取景构图的要素和方法
如何正确利用取景器的方法
![如何正确利用取景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7f745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4.png)
如何正确利用取景器的方法
利用取景器拍摄照片是摄影中的重要技巧之一。
以下是一些正确利用取景器的方法:
1. 对准目标:将取景器对准您想要拍摄的目标,确保目标位于取景器的中心或其他适当的位置。
2. 注意构图:使用取景器来帮助构图,将元素放置在画面中的适当位置。
考虑线条、对称、平衡和其他构图原则。
3. 焦点对准:利用取景器来对焦,确保目标清晰锐利。
使用取景器可以更准确地对焦,尤其是在强光或其他条件下难以看清屏幕的情况下。
4. 避免抖动:当使用取景器时,将相机稳定在眼睛上方,以减少抖动。
使用合适的姿势和稳定的支撑可以帮助您获得清晰的照片。
5. 注意边角:确保您的目标或主题不被取景器的边角遮挡。
在取景器中观察整个画面,以确保不会丢失重要的细节。
6. 考虑纵横比:取景器通常是基于相机的纵横比设计的。
如果您计划以不同的纵横比拍摄照片(例如,宽屏或方形),请记得在后期处理中进行裁剪。
这些是使用取景器时的一些基本技巧。
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利用取景器来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
拍风景的8个摄影技巧
![拍风景的8个摄影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14806f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2.png)
拍风景的8个摄影技巧
拍摄风景是摄影爱好者最常尝试的一种摄影类型,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包括如何捕捉最美的光线和最具艺术性的构图。
以下是8个拍摄风景的技巧,帮助你提高你的风景摄影水平。
1.选择正确的光线。
光线是拍摄风景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尤其是在拍摄日出和日落时。
建议提前计算好日出和日落时间,来捕捉拍摄当日最柔和的光线。
2.使用三脚架。
使用三脚架可防止相机移动或晃动,保持拍摄的稳定,同时也允许你更精确地调整构图。
3.执行前景规划。
直接拍摄天际线可能会显得单调。
想办法将一些接近镜头的对象,如花草或建筑物,放在前景中,以增加照片的深度和兴趣。
4.利用加边光线。
在特别光亮的环境拍摄时使用滤镜,可以防止光线过度暴露而损坏你的照片,同时也可以增加景深的感觉。
5.利用反光水面。
如果周围有池塘或湖泊等反光水面,不妨将它们纳入构图,为照片增加更多兴趣。
6.考虑HDR/长时间曝光。
高动态范围(HDR)和长时间曝光之类的技术能够为你捕捉一些你眼睛不能完全观察到的细节和颜色。
7.掌握景深。
懂得控制景深可以使你的照片更加具有层次感和现实感。
8.执行后期处理。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进行后期处理是消除照片缺陷和增强照片色彩的必要步骤,因此建议你掌握图像编辑工具的使用技巧。
取景构图知识点总结初中
![取景构图知识点总结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b903777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8.png)
取景构图知识点总结初中一、取景构图的概念和意义1. 取景构图是指摄影中对于所要拍摄的主题进行取景和构图的过程,它能够决定照片的美感和表达效果。
2. 取景构图能够通过合理的构图使画面更加美观,突出主题,增强表现力,使照片更有吸引力。
二、构图原则1. 主体突出原则。
在构图过程中要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重心位置,以保证主体在画面中引人注目。
2. 重点突出原则。
在构图中要通过突出某些重点来引人注目,可以通过对比明暗、颜色、对焦等手段来突出重点。
3. 构图简洁原则。
构图应该尽量精炼,去掉繁杂的元素,让画面更简洁,更有力量。
4. 重心平衡原则。
在构图中需要注意画面的重心平衡,避免画面偏重或者失去平衡感。
5. 对角线原则。
在构图中可以利用对角线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使画面更加有趣。
三、构图要素1. 主体。
主体是照片的重点,构图时需要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重心位置,并突出主体的特点。
2. 背景。
背景是主体的环境,构图时需要注意背景的整体感和与主体的协调性。
3. 前景。
前景是构图中对留白的利用,能够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4. 光线。
在构图中需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弱,合理利用光线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四、构图的方法1. 九宫格法。
将画面划分为九等份,在主体的四分之一或者交叉点的位置放置主体,可以增强画面的动态感和立体感。
2. 黄金分割法。
将画面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进行划分,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线的位置,能够增强画面的美感和稳定感。
3. 对称构图。
将画面分为左右对称或者上下对称的构图方式,能够增强画面的平衡感。
五、构图的实践1. 在实践中要多加观察和思考,学会发现周围的美丽和精彩。
2. 多加练习,通过拍摄不同的主题和场景来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3. 多参加摄影活动和比赛,和他人交流学习,增加自己的经验和见识。
总之,取景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决定照片的美感和表达效果。
希望初中学生们通过学习取景构图的知识,能够提高自己的摄影技能和审美能力,拍出更加美丽和精彩的照片。
摄影中的构图原则与技巧
![摄影中的构图原则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4134a4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b.png)
摄影中的构图原则与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捕捉瞬间的画面,以视觉的方式展示出来。
构图就是如何将主题、元素与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构图原则与技巧在摄影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构图原则与技巧。
一、视觉重点视觉重点是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也是观众眼睛会自然停留的地方。
通过合理设置视觉重点,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和吸引力。
例如,在风景摄影中,可以用一棵突出的树或者一个明亮的色块作为视觉重点,对比出其他元素的次要性。
二、对称与平衡对称和平衡是构图中常见的手法,可以使照片呈现出稳定和和谐的感觉。
通过将主体放在中央,两侧元素一左一右呈现对称的布局,或者通过在照片中增加相似的元素,都能达到对称与平衡的效果。
三、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一种数学比例,在构图中使用黄金分割可以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和动态感。
将画面按照黄金分割比例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将主体放在其中一个重要的交叉点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有趣。
四、线条与透视线条在构图中起着引导观众目光和增加画面层次的作用。
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都可以被用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强照片的构图效果。
同时,利用透视关系可以营造出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五、前景与背景前景与背景的组合可以使照片更具层次感和深度。
通过在前景增加一些细节元素,可以使画面更加有趣,同时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背景的选择也很重要,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背景来突出主题,并增加画面的氛围。
六、光影的运用光影是摄影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表达方式。
通过合理运用光线的方向和强度,可以改变画面的明暗对比,突出主题。
同时,利用光线的投射和反射,可以创造出有趣的阴影和光斑,增加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以上只是构图原则与技巧中的一部分,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熟练掌握这些原则与技巧是提升自己摄影水平的关键。
构图不仅仅是机械式的套用,更需要摄影师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尝试,摄影师可以根据主题和创意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创作出独具个性的精彩作品。
取景拍摄的技巧
![取景拍摄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a5c52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0.png)
取景拍摄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取景拍摄的技巧:
1. 视角选择:尝试不同的视角,如低角度拍摄,可以突出被拍摄对象的高度和力量感;高角度拍摄,则可以营造一种俯瞰的感觉。
2. 对称与不对称:利用对称构图可以创造一种平衡和稳定感,而利用不对称构图可以营造一种独特与活跃感。
3. 用线条引导视线:利用直线或曲线的线条元素,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体或创造一种动态感。
4. 利用自然光:在室外拍摄时,选择适合光线的时间和角度,可以创造柔和的光影效果或利用阳光来突出被拍摄对象。
5. 利用背景: 注意背景的选择和处理,避免与主体产生干扰,或利用背景元素来丰富画面。
6. 捕捉关键时刻: 预留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捕捉关键时刻,例如动态的跳跃、飞溅的水花等。
7. 找到独特的角度: 寻找不常见的角度和拍摄点,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8. 利用对比: 利用色彩、明暗、大小等方面的对比,可以突出主题的重要性或创造戏剧性效果。
9. 遵循构图规则: 遵循一些基本的构图规则,如黄金分割、对角线等,可以提高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10. 实践与尝试: 最重要的是不断实践和尝试,不断尝试不同的技巧和风格,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摄影技术。
掌握风光摄影构图取景要诀 轻松拍出大师级作品
![掌握风光摄影构图取景要诀 轻松拍出大师级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9c52fcd36137ee06eff91877.png)
掌握风光摄影构图取景要诀轻松拍出大师级作品风景摄影构图取景是指摄影师通过对眼前景象的组织、提炼,使之恰当地传达出个人的感受和观点。
影响取景效果的要素有拍摄距离、拍摄视角和拍摄方向。
拍摄视角影响拍摄景物的气势拍摄视角不同,会引起物体在画面呈现上的形状变化、景物气势的变化等。
平视拍摄多用于表现亲切、自然的画面效果;仰视拍摄一般用于强调和夸张拍摄景物的高度,但拍摄时容易引起变形;俯视拍摄多用于表现、交代拍摄景物的全貌及其所处周围环境。
仰视角度突出表现胡杨高大、挺拔的特点【焦距:24mm 光圈:f/5.6快门速度:1/160s 感光度:ISO 100】运用相似与变化把握画面节奏感在摄影创作中,摄影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安排空间的虚实交替,以及元素之间的疏密变化,或相似元素之间长短、曲直、大小的渐进式变化,使作品具有一定节奏与韵律感。
以河滩上的石头为元素,使其石头呈现为近大远小,画面节奏感、形式美感十足【焦距:18mm光圈:f/8快门速度:1/10s感光度:ISO 100】与其他构图手法相比,节奏更有活力,即使平淡的拍摄主题,一旦有了某种节奏就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利用黄金分割突显画面视觉中心在风光摄影中,黄金分割对于构图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黄金分割比能够用于确定画幅比例,如竖画幅的高8 与宽5 或横画幅高5 与宽8,从而使画面看上去更协调、美观。
其次,由于风光摄影常需要拍摄有天空、水面、地面的场景,因此利用黄金分割比,可以确定地平线或水平线的位置,如拍摄水面在画面中占5,天空占8;或者地面占8,天空占5,这取决于要在画面中表现的重点。
最后,利用黄金分割点,可以确定画面中视觉焦点的位置,通常应该放置在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上。
上面的2张照片虽然拍摄的主体不同,但在构图时均将主体安排在了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
这两张照片展示了如何利用黄金分割点来安排地面或水面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
合理处理画面空间保持均衡感在拍摄风光照片时,处理好画面的均衡感很重要,均衡的画面从视觉上给人稳定感、平稳感。
拍摄风景照片的五个关键要素
![拍摄风景照片的五个关键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3be585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11.png)
拍摄风景照片的五个关键要素风景摄影是一门追求美感和艺术性的摄影形式,通过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画面。
然而,要拍摄出令人满意的风景照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将介绍拍摄风景照片的五个关键要素,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一、构图构图是风景摄影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在构图时,可以运用以下几个技巧:1. 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将主题放在其中一个交叉点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有层次感。
2. 前景:在画面中加入一个有趣的前景,可以增加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3. 对称和平衡:利用对称和平衡的原则,使画面更加稳定和和谐。
二、光线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对于风景摄影来说尤为重要。
光线的选择和运用可以改变照片的氛围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关于光线的要点:1. 黄金时段:黄金时段是指日出和日落前后的时间段,此时的光线柔和而温暖,可以给照片带来柔美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感。
2. 阴天:阴天的光线柔和均匀,适合拍摄细节丰富的风景,如花朵、树叶等。
3. 反差:利用光线的反差可以突出画面中的主题,增加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三、焦距焦距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视觉效果。
以下是一些关于焦距的要点:1.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广阔的风景,可以捕捉更多的景物和景深。
2.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处的景物,可以突出主题并拉近距离。
3. 定焦镜头:定焦镜头可以提供更好的画质和更大的光圈,适合拍摄细节丰富的风景。
四、景深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
在风景摄影中,合理运用景深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以下是一些关于景深的要点:1. 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主题清晰,背景模糊,突出主题。
2. 小光圈:小光圈可以使整个画面清晰,适合拍摄细节丰富的风景。
3. 调整焦点:根据画面的需要,调整焦点来控制景深。
五、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风景摄影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后期处理,可以进一步提升照片的质量和表现力。
摄影取景的基本要点
![摄影取景的基本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0e8c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4.png)
摄影取景的基本要点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合理的取景可以有效地传达摄影师的意图和情感。
以下是摄影取景的基本要点,希望对摄影爱好者有所帮助。
1. 视角选择:摄影取景的第一要点是选择合适的视角。
视角的高低和角度的选择都会对照片的效果产生影响。
例如,低角度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威严感,而高角度则可以展示被摄物体的整体特征。
2. 对焦点确定:对焦点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确定对焦点,可以使被摄物体清晰突出,并将其他元素虚化,从而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3. 色彩搭配:色彩是摄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色彩搭配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冷色调可以传达出安静和冷静的感觉,而温暖色调则可以营造出温馨和欢乐的氛围。
4. 光线利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合理利用光线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效果。
例如,利用侧光可以产生明暗对比,增强照片的层次感;而背光则可以营造出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5. 构图构思:构图是摄影中的重要要素,它决定了画面的整体布局和平衡。
常用的构图方法包括规则三分法、对角线构图和黄金分割法等。
通过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吸引力。
6. 背景选择:背景是摄影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但它对照片的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背景可以使被摄物体更加突出,并与主题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画面效果。
7. 瞬间抓拍:摄影是记录瞬间的艺术,抓住瞬间的精彩瞬间是摄影师追求的目标。
因此,摄影取景的要点之一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反应能力,及时捕捉到那些瞬间的美丽瞬间。
8. 情感表达:摄影是一种富有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摄影取景可以表达出摄影师对被摄物体的情感和感受。
因此,在取景时要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写作,使照片富有情感,并使观众感到仿佛是真人在叙述。
摄影取景是一门技巧和艺术的结合,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
希望以上的要点能够对摄影爱好者有所启发,并在摄影创作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摄影取景技巧
![摄影取景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beefad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7.png)
摄影取景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影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取景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摄影取景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拍出更好的照片。
1. 视角选择:摄影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视角来改变照片的效果。
低角度拍摄可以突出被摄对象的威严和庄重,高角度拍摄则可以呈现出被摄对象的柔和和温馨。
此外,还可以尝试斜角度的拍摄,增加照片的动态感。
2. 光线利用:光线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合理利用光线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层次感。
拍摄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段,如黄金时间(早上和傍晚的阳光柔和),或者利用逆光或侧光拍摄,增加照片的艺术感。
3. 前景布局:在构图时,通过合理安排前景物体,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前景物体,如树木、建筑物或者其他景物,使照片更加丰富和有趣。
4. 对焦技巧:对焦是摄影中重要的技巧之一。
摄影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对焦点和对焦方式来突出被摄对象。
可以使用单点对焦或者连续对焦模式,确保被摄对象清晰锐利。
5. 线条引导:利用线条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照片更加有吸引力和有层次感。
可以选择一些明显的线条,如道路、河流或者建筑物的线条,或者通过构图来创造线条效果。
6. 背景选择:合理选择背景可以使照片更加突出被摄对象。
可以选择简洁干净的背景,避免杂乱的元素干扰观众的视线。
此外,还可以利用背景的颜色和纹理来增加照片的艺术感。
7. 对称与平衡:对称和平衡是构图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对称或平衡效果的元素进行拍摄,使照片更加稳定和和谐。
8. 运用颜色:颜色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来增加照片的艺术感和情感表达。
可以选择一些明亮鲜艳的颜色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或者选择一些冷暖色调来营造不同的氛围。
9. 利用空间:合理利用空间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和动态感。
可以利用前景和背景的空间关系来构图,增加照片的视觉效果。
10. 运用对比:对比是摄影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可以通过对比明暗、大小、形状等不同的元素来增加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
摄影构图技巧与原则大全
![摄影构图技巧与原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ef052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6.png)
摄影构图技巧与原则大全摄影构图是指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合理地安排和布局图像元素,使照片具有艺术性和吸引力。
在摄影中,构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决定照片的效果和观感。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摄影构图技巧和原则,希望对您的摄影创作有所帮助。
一、对角线法则对角线法则是指将图像划分为两个对角线,然后将主要的图像元素放在对角线上,利用对角线的动感和平衡感来增强照片的吸引力。
对角线法则可以让照片具有更多的层次和动态感,让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二、黄金分割法则黄金分割法则是指将画面分割成长方形的两个部分,比例约为1:1.618,然后将主要的图像元素放在边界交叉点上。
黄金分割法则可以使照片更具平衡感和美感,使画面更加和谐,吸引观众的眼球。
三、对称与平衡对称与平衡是指在构图过程中,通过将图像元素垂直或水平对称排列,使画面更加稳定和平衡。
对称与平衡可以使照片具有更强的整体感和观赏性。
四、前景的运用在摄影中,通过在画面前景中加入一些图像元素,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合理运用前景可以使照片更具立体感和丰富性。
五、线条的运用线条在摄影构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和增强照片的动感。
通过运用直线、曲线等各种线条形式,可以使照片更富有变化和韵律感。
六、颜色的运用颜色是摄影构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通过合理运用颜色的对比、搭配和协调,可以增加照片的情感表达力和视觉冲击力。
七、光线的运用光线是摄影构图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可以对照片的效果和氛围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利用自然光、人工光等各种光线形式,可以使照片更具立体感和表现力。
八、重点突出在摄影中,通过将一个或几个主要的图像元素放在画面中心或者其他显眼的位置,可以使其在视觉上更加突出。
重点突出可以使照片更具焦点和吸引力。
九、取景角度摄影的取景角度是影响照片呈现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可以使照片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观感。
综上所述,摄影构图技巧和原则是摄影创作中必备的基础知识。
摄影构图取景技巧
![摄影构图取景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76cc63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5.png)
摄影构图取景技巧摄影是一门将现实世界映射到画面中的艺术,而构图与取景则是摄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技巧。
合理的构图和取景可以使照片更加吸引人,展现出摄影师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摄影构图取景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提升自己的摄影技能。
一、三分法构图法三分法构图法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构图技巧之一。
将画面想象成九等分的网格,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的交叉点上放置被摄物体,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有层次感。
通过将主题物体放在网格的交叉点上或者沿着网格线摆放,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吸引力和动感。
二、对角线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是通过将被摄物体放置在画面的对角线上,使画面更具引导线条和动态感。
在构图时,我们可以选择将主体物体沿着对角线方向摆放,或者使用背景元素和边框等来突出对角线的引导作用。
这种构图方法通常可以营造出紧张、有趣甚至神秘的氛围。
三、前景元素增强层次感在构图中,添加适当的前景元素可以给画面增加层次感和深度。
这些前景元素可以是树木、建筑物、花朵等,通过将它们放置在画面前方,可以在构图上创造出立体感和透视感。
对前景元素进行合理处理,有时还可以用来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更加吸引人。
四、运用对比增加张力对比在摄影中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
通过将不同的元素、颜色或者纹理对比放置,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利用明暗对比、大小对比、颜色对比等方式来增加画面的张力和吸引力。
对比性强的画面常常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运用线条引导视线线条在摄影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
合理利用线条的方向、形状和长度等特征,能够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动感。
水平线条可以传达出安宁、稳定的感觉,而垂直线条则能够突出力量和冲击。
同时,曲线线条也能够产生柔和和流动的效果,赋予画面更多的动感和韵律。
总结:在摄影中,构图和取景技巧是重要的创作手段。
通过合理运用三分法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增加前景元素、增加对比和利用线条引导视线等技巧,可以使照片更有吸引力、更具感染力。
5-2(构图)
![5-2(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9d3fc512a300a6c30c229f63.png)
• 通过观察图片来发现线条、几何形状和平衡 的力量,能够培养你一双艺术之眼。
9、避免合并
• 我们是以三维的角度观察事物,因此你很容易将视 线聚集在主要的物体上,根本没有看到背景。
• 这是一个有趣的图片,但是当我们把人部分分割出来或者修整 他们的头和脚,我们才发现犯了边缘合并的错误。这经常是由 于相机取景器背后摄影者的眼睛对此做出的错误安排。要避免 边缘合并,取景器后的那双眼睛要平直向前看,调整画面的格 局,在每个人周围都留下一点空间。
适当的头顶空间可以 平衡画框上部的“拉 力”,使得人物在画 框中的位置给人以稳 定、舒适的感受。
头顶空间缺乏
如果没有适当的头顶空 间,(特别是中、近景) 人物会在画框中显得很 “挤”,头部粘在上面。
• 5、构图中利用心理补足(适用小景别) 心理补足:指人们在自己脑海里将那些无法真 正在屏幕看到的信息,通过联想予以补充的过程。 “窥一管而知全豹” 在艺术创作(包括文学、雕塑、绘画等等)中 经常利用人的这种心理,通过有效地展现部分信 息,勾起人们无限放大的想象力去扩大作品在心 中的影响。
• 紧密合并可能不会引起极度反感,但是他们能把你 的注意力从兴趣中心点引开。紧密合并是指物体或 者线条距离主体太近。在这个例子里,球和伞尖就 是紧密合并。
• 让我们来纠正这些合并。使用低角度拍摄,我们只 使用一个简单的道具。保证飞盘和卡伦的脸离得足 够远,避免另一个紧密合并。
讨论
• 这张图片标题是《午后 聊天》,摄影者以一种 简单、平衡的构图来安 排主体。他也很好地运 用了斜线。当然我们要 记住,这仅仅是法则, 因此你可以遵循它,甚 至打破它来创作好的图 片。
B
黄金分割点
C A
C:B=B:A
• 在视觉造型艺术(美术、摄像、摄影)中,经常运 用黄金分割点进行完美的图象构图:将主体放于画 面水平线的黄金分割点处。
摄影风景构掌握风景摄影中的构要点和取景技巧
![摄影风景构掌握风景摄影中的构要点和取景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1e6e5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5.png)
摄影风景构掌握风景摄影中的构要点和取景技巧摄影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表现形式,而风景摄影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风景摄影通过捕捉大自然的美丽与壮丽,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而要拍摄出令人赞叹的风景照片,掌握构图的要点和取景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一、构图要点1. 选择主体:在进行风景摄影时,选择一个明确的主体是关键。
主体应当是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可以是一个建筑物、一座山峰、一株树木或者一片湖泊等等。
通过突出主体,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
2. 三分法则:三分法则是常用的构图技巧,将画面平分为九个等分格子,然后将主体放在其中的一个交叉点上或者沿着其中一条线进行布局。
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有序,让观众的视线更自然地注视主体。
3. 前景的运用:在风景摄影中,合理运用前景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透视感。
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元素,如花朵、树枝或者岩石等,将其放在画面前方,通过前景与远处景物的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4. 深度的表现:为了展现风景的广阔和远近的感觉,摄影师可以通过合理运用景深来表现。
较大光圈可以使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强调主体的重要性;较小光圈可以使画面整体清晰,展现远处景物的细节,突出广阔的景象感。
二、取景技巧1. 视角的选择:寻找一个合适的视角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如仰视、俯视、低角度或者高角度等,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拍摄对象,同时也要留意背景和构图的变化。
2. 利用光线:光线是摄影的灵魂,也是风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选择合适的拍摄时间,例如黄金时间(日出和日落前后)或者蓝小时(日落或日出后的一段时间),可以获得柔和的光线和绚丽的色彩。
3. 注意天气状况:天气对于风景摄影也有很大的影响。
除了晴天的蓝天白云和日出日落的美景外,阴天、雨天等特殊的天气条件下也可以拍摄到独特的氛围和效果。
不同的天气带来不同的光线和气氛,需要摄影师有所把握。
4. 加入人文元素:风景摄影中加入一些人文元素可以使照片更具有情感和故事性。
摄像构图的知识点总结
![摄像构图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f579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5.png)
摄像构图的知识点总结一、构图的基本概念:1. 构图是指在取景器内界定拍摄范围,进行视觉组合和布局,达到画面呈现的一种方式。
2. 构图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角线、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不对称构图、平面构图、点构图等。
二、构图的基本原则:1. 主题:构图要突出主题,让主题在画面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2. 简洁:简洁的构图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图片的吸引力。
3. 对比:对比可以增加画面的张力,更好地表现主题。
4. 节奏:构图的节奏感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使得画面更具有动态。
5. 剪裁:合理的剪裁可以去除多余的杂物,使画面更干净利落。
三、构图的基本要素:1. 画面边界:画面边界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2. 前景、中景和远景:合理使用前景、中景和远景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3. 对角线:对角线是构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动态感。
4.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的黄金法则之一,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美感。
5. 对称和不对称构图:对称和不对称都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四、构图的实践技巧:1. 视角的选择:合理选择拍摄的视角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
2. 光线的运用:合理运用光线可以使画面更丰富多彩。
3. 色彩的运用:合理运用色彩可以制造画面的氛围。
4. 焦距的选择:不同焦距的选择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感。
5. 镜头的选择:不同镜头的选择可以使画面更具有个性。
五、构图的实例分析:1. 风光摄影:风光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大自然的壮美。
2. 人物摄影:人物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突出主题的个性。
3. 静物摄影:静物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静物的美感。
4. 动态摄影:动态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动态的美感。
六、构图的审美标准:1. 美感:构图要让人看后有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悦。
2. 艺术性:构图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使人有审美的激情。
3. 创意:构图要有一定的创意,使人有新的感受。
七、构图的思考:1. 主题:拍摄前要明确主题,以便更好地构图。
摄影构图和取景的技巧
![摄影构图和取景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c15275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6.png)
摄影构图和取景的技巧摄影构图和取景的技巧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家用相机在自动曝光、自动调整色彩、自动调整白平衡、自动对焦方面,均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按说只要拿起相机就能拍出好照片了,可是为什么我们身边还常常有拿着高级相机,却拍出照片很业余的“摄影师”呢?在一般情况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摄影者忽略了构图和取景上的注意事项。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照片的取景怎样才能拍出一张主题明确、安排合理、宾主位置得当的照片呢?想知道这点,我们得了解取景的基本要求。
取景,通俗地说就是你通过照相机的取景器,观察、选取景物。
取景直接反映出你的整体素养,体现你认为大千世界中什么是美、什么是有趣、什么更有意义。
那么,怎样的取景才算是比较妥当的呢?妥当的取景至少要达到这样两个要求:首先拍摄者应明确拍摄的主题是什么;其次,通过取景框截取的景物,是由线条、块面、明暗等组成的。
你可以通过改变拍摄距离、变换角度、运用光线,使原来并不起眼的线条、块面、明暗,拍摄得悦目动人,将原来杂乱的影景物,组合得井然有序。
(体现明暗)一幅好的照片,只能有一个中心,其他景物都是为了说明、烘托中心的。
取景时,我们要尽力设法突出和强调这个中心,做到有主有次,主次分明。
这个中心可以是一个或一组人,也可以是一件事或一组物。
拍摄者面对纷繁复杂的景物,要能抓住中心,大胆舍弃一切不必要的东西。
摄影和画画一样,应当讲究画面布局。
通过布局安排,使照片的画面表现得章法井然,主题突出。
自然界的景物与照片上反映出来的景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然界的景物是个大世界,人们可以移动视线观察它的任何一个角度,而照片有限的画面只能通过你甄选,拍摄到其中的一个。
因此,拍摄者应努力在有限的取景框中,进行布局,创造意境,达到突出主题、主体的要求,使之具有代表性。
从取景范围上来说,可以分为全景、中景与特写。
全景,就是展现景物全貌的。
拍一张人物的全身像,就是人物的全景,通过这张人物的全身像,能比较全面的了解被拍摄者的基本特征。
摄影艺术的构图与角度选择
![摄影艺术的构图与角度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2a4681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6.png)
摄影艺术的构图与角度选择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捕捉瞬间,传达视觉冲击力和情感。
在摄影过程中,构图和角度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能够决定照片的质量和表达效果。
本文将探讨摄影艺术中的构图原则和角度选择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提升自己的拍摄水平。
一、构图原则构图是指在取景框内安排元素的过程,通过合理地布局各个元素,使照片具有美感、层次感和视觉冲击力。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构图原则:1. 第三法则:将取景框分为九等分的网格,通过将主体放置在网格交叉点处或线条上,能够使画面更加平衡和有序。
这种构图方式被称为“黄金分割法”。
2. 对角线法则:将画面对角线上的元素放置在画面中心,会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这种构图方式被称为“对角线法”。
3. 对比法则:通过在构图中引入对比元素,如明暗对比、颜色对比、大小对比等,能够增加画面的张力和吸引力。
4. 眼线法则:在构图中引入引导线,如河流、道路、建筑物等,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强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二、角度选择技巧角度选择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选择相机的位置和角度,从而改变照片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方式。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角度选择技巧:1. 俯拍:从上方向下拍摄被摄体,可以突出被摄体的轮廓和纹理,营造一种俯瞰感,常用于风景和建筑摄影。
2. 仰拍:从下方向上拍摄被摄体,可以使被摄体显得更加庄重和威严,常用于人像摄影。
3. 平拍:与被摄体保持水平,以正视角度进行拍摄。
这是最常用的拍摄角度,适用于大部分场景和被摄体。
4. 倾斜拍摄:将相机倾斜一定角度,能够增加照片的动感和创意性,常用于拍摄运动、舞蹈等有活力的场景。
5. 鸟瞰拍摄:从高处向下俯视被摄体,可以呈现出独特的视角和全景感,常用于拍摄城市、自然风景等场景。
通过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角度选择,摄影师能够呈现出多样化的照片效果,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
结语:构图和角度选择是摄影中不可忽视的两个关键因素。
通过合理地构图和选择合适的角度,摄影师能够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和表达力的照片。
摄影美学造型取景的原则
![摄影美学造型取景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5d03fa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f.png)
摄影美学造型取景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突出主题:在摄影中,突出主题是首要原则。
通过选择合适的构图、光线、色彩等手段,使主题在画面中占据显著位置,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传达摄影师的意图和情感。
2. 简洁原则:简洁是摄影构图的重要原则。
通过去除画面中无关紧要的元素,使主题更加突出,画面更加简洁明了。
简洁的构图能够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主题更加鲜明。
3. 完整原则:在摄影中,完整性也是重要的构图原则之一。
摄影师需要确保拍摄的对象完整无缺,避免画面中被拍摄的对象残缺不全或者被切掉一部分,从而影响画面的完整性和视觉效果。
4. 比例和透视原则:在摄影构图中,比例和透视是两个关键因素。
通过调整相机角度和拍摄距离,可以使被拍摄的对象在画面中呈现出合适的比例和透视感。
同时,通过使用不同焦段的镜头和调整相机角度,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透视效果,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感。
5. 色彩和光线原则:在摄影中,色彩和光线是重要的表现手段。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光线,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和视觉效果。
例如,暖色调可以传达温暖、热情和活力,而冷色调则传达出冷静、沉稳和神秘感。
同时,合适的光线条件也能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例如逆光可以营造出轮廓效果,而顺光则能表现出被拍摄对象的细节和质感。
6. 纹理和质感原则:在摄影中,纹理和质感是重要的表现元素之一。
通过拍摄具有纹理和质感的物体或表面,可以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性。
例如,拍摄粗糙的表面可以营造出硬朗和沧桑的氛围,而拍摄光滑的表面则能表现出柔和和细腻的质感。
以上是摄影美学造型取景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摄影师创造出更加优美的作品,表达出摄影师的情感和意图。
拍摄风景的构与氛围
![拍摄风景的构与氛围](https://img.taocdn.com/s3/m/53b886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7.png)
拍摄风景的构与氛围摄影是通过镜头捕捉美丽瞬间的艺术形式,而在拍摄风景时,构图和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拍摄风景时如何处理构图和氛围,以获得令人赞叹的照片。
一、构图1. 利用第三法则:在构图时,将画面分成九等分,将主体对象放置在交叉点上,这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法则,可以增加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2. 多角度拍摄: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景物,尝试换个角度拍摄,寻找不同的构图方式。
例如,蹲下来拍摄地平线,或者爬上高处俯瞰整个风景,都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3. 前景层次感:在风景照片中增加前景物体,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使照片更加生动有趣。
二、氛围1. 光线:光线是创造氛围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拍摄风景时,要注意观察光线的变化,选择最能突出题材氛围的拍摄时间段。
例如,在黄昏或黎明时分,阳光迎面照射下的风景会更加温暖和梦幻。
2. 色彩和对比度:通过调整照片的色彩和对比度来增强风景的氛围,可以使画面更饱满和吸引人。
例如,在编辑时,增加一些暖色调和调整对比度,可以创造出一种宁静或浪漫的氛围。
3. 天气与季节:天气和季节的变化也会对风景的氛围产生重要影响。
在晴朗的日子拍摄的风景会更加明亮和清晰,而雨天或雪景则会带来一种神秘或安静的氛围。
三、技巧与注意事项1. 使用三脚架:为了获得更清晰和稳定的风景照片,使用三脚架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低光条件下或使用长曝光时间时,三脚架可以帮助防止照片模糊。
2. 注意细节:在拍摄风景时,注意观察画面的各个细节。
消除杂乱的物体或垃圾,确保画面整洁有序。
同时,留意天空的云朵形状、水面的倒影等细节,可以为照片增添更多亮点和魅力。
3. 拍摄角度: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来表达风景的氛围。
例如,从地面往上照射可以强调宏伟和壮观,而在低角度拍摄则可以强调空间感和广阔。
4. 合理利用滤镜:适当使用滤镜可以增加照片的表现力和氛围。
例如,偏振镜可以增加画面的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中性密度滤镜可以在大光照差的情况下平衡亮度。
镜头取景基本操作方法
![镜头取景基本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3012a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8.png)
镜头取景基本操作方法
镜头取景是电影摄影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摄影师选择何时、何地以及怎样的角度来拍摄特定的场景。
以下是镜头取景基本操作的一些方法:
1. 视角选择:根据故事情节和要传达的信息,选择适当的视角。
低角度可让被拍摄对象显得庄重或威严,高角度则可强调拍摄对象的渺小或无助。
2. 位置选择:确定摄像机的位置,包括拍摄的高度和相对于被拍摄对象的角度。
可以选择靠近被拍摄对象拍摄,以捕捉更多细节,或通过远离被拍摄对象来强调其环境。
还可以尝试不同的角度和距离,以获得不同的拍摄效果。
3. 主体与背景:将被拍摄对象与背景进行有意识的组合,以创造出令人愉悦、吸引人的画面。
可以通过调整焦距、景深和光线等因素来强调主题并模糊或突出背景。
4. 运动与稳定:选择摄影机的运动方式,决定拍摄时是静止、跟踪、推进还是运动。
运动可以增加视觉效果和动感,而静止可以帮助观众专注于被拍摄对象。
5. 焦距选择:通过调整摄影机的焦距,可以改变拍摄对象的视觉比例和景深。
广角镜头可以捕捉更大的画面,长焦镜头可以放大并细节化被拍摄对象。
6. 规则的运用:了解摄影中的一些规则,如黄金分割、对称性和重复,可以帮
助创造出更吸引人的画面构图。
7. 灯光控制:了解如何利用灯光来增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并通过调整光线的亮度、色调和方向来强调或隐藏被拍摄对象的某些方面。
总之,镜头取景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过程,需要摄影师根据自己的审美和故事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拍摄技巧和方法来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
摄影取景的三要素
![摄影取景的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8ffcfe0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2.png)
摄影取景的三要素对于同一景物,因拍摄点不同,在画面上的效果就完全不同。
这种拍摄点的不同,我们给它归结为三个方面,即“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三者的结合,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拍摄角度。
某种意义上说,取景就是拍摄位置的选择。
1.不同的摄距与画面效果摄距的不同带来画面景别的不同变化,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的表现力。
①远景有一个远的山水背景,人物很小,被摄景物范围广阔深远。
远景以表现风光和场景的气势为主,强调景物的整体结构,而忽略细节。
远景表现场面气势②全景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以人为主的全景画面能看到人物全身,并带有一定的环境。
全景擅长表现主要被摄对象的全貌及其所处的环境特点。
相对来说,全景比远景有更明显的主体。
远景与全景要求景深较大。
全景展示主体全貌及环境特点③中景取人物的半身或大半身,面部表情比较清晰。
用以表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偏重于动作姿势和人物的情感交流,中景以情节取胜。
中景展示情节交流④近景突出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和精神面貌,人物以胸部以上为主。
对人物的神态或景物的主要面貌作细腻刻画,在表现动作姿态的同时,更偏重于表现内心情感与脸部表情。
表现中景与近景时,背景可略虚。
⑤特写以表现人物的脸部及其他局部为主,或对景物的某一局部进行集中突出的再现,比近景刻画更细腻,展现细部结构更突出,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脸部以抓表情为主,表达内心活动和情感流露;手、足的动作姿势,均在于传神。
特写画面以小见大,意境深邃。
大特写强调突出平时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局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以上景别,可用同一焦距镜头选择不同距离摄取,在同一个拍摄距离上,利用不同焦距的镜头,也可获得相似的效果。
但画面中前后景物的透视变化,与移动拍摄距离时的景物透视变化不一样,带有各焦距段镜头的透视表现特点。
特写强调视觉冲击力2.不同的方向与画面效果①正面方向表现主体正面形象,表现对称美。
产生平稳、庄重、威严、静穆之感,人物显得亲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学者常豸巳的亳瘸
①人物太小、占画面篇幅太少,使人分不清拍摄主体是风 光还是人物。②被摄景物重叠不当,被摄人物与树干或电线杆 成一条垂直线好似人头上长出一棵树。⑧车、马等动体前方没 留空间,紧靠画框边缘使人有撞墙或堵得慌的感觉。④画面景 物安排过于均衡,使人感到呆板、不活泼。⑥被摄人物头或脚 不全或紧顶画框使人感到极不舒服。⑥相机没端平,地平线、 水平线倾斜,使人有欲塌、欲倒、欲翻的感觉。⑦背景杂乱冲 淡了主体。⑧千遍一律缺乏个性,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xj200406032.aspx
可以加强被摄主体与其他景 物之间的透视感,纵深感。⑧ 改变景物问的虚实状况。利用 大光圈小景深,将对光主焦点 描准前景某主体效果是后景 虚化,描准后景某主体效果是 前景虚化,描准中景某主体效 果是前后景虚化。④利用对焦 准确与否和光线的作用还可 以部分改变被摄景物的形状 和影调效果。这一条应用的人 较少,如:逆光拍摄夕阳照射 下的水波纹,偏红的色光照射 薯到水面,描准水波对焦过程中 j将会有不同形状的水波光点
取景构图的
要素和力
/柳欣/
摄影者根据自己的创意和作品主题画面表现的需要,为了 更好地突出主题和拍摄主体,在按动快门前把镜头前面各种景 物有选择地合理的按排在画面上,同时通过光线和附加镜的运 用、色调的处理,抓取最佳瞬间定格画面,这样的过程叫取景 构图。一幅摄影作品画面构图如何,有没有表现力,直接关系 到作品的质量和成败。好的构图原则应该是画面简洁,主题和 主体要突出,表现形式多样化、个性化,具有吸引力。构图属 于艺术范畴,了解构图要素,掌握构图的方法,提高构图水平 对艺术摄影创作,提高作品质量意义重大。
突破平凡 国际先进
镇江金星电光源有限公司
本公司专业生产照相机闪光灯用电压指示氖灯,引进先进技术,消除黑暗效应新技术,高可靠。按直流启辉电
压分:190V、200V、210V、220V、230V、240V、250V、260V、270V、280V、290V等,外型有圆头、尖头, 管径分巾4mm、巾5mm等,并可生产特殊规格品种,欢迎垂询。
万方数据
。J-2。影
茹篱鑫≤题Bc z叫s删机62
构麟的方法
充分利用物距、角度与高度 物距是指相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在使用同一焦距镜头的 前提下,相机与被摄物近,成像大,取景范围窄;相机与被摄 物远,成像小,取景范围宽。角度是指以被摄主体与拍摄者之 间所形成的前后侧等方向。细说有3600方位可供选择,具体 哪个角度好主要根据表现主体和构图的需要而定。高度是指相 机在被摄主体上方照(俯拍)、下方照(仰拍)、还是与被摄主体同 一高度平视拍摄。一般而言俯拍有利表现宽广、开阔,对某个 体的表现有眇小的感觉。而仰拍有利表现高大、当你在画面中 展示某建筑物如塔、烟筒、电线杆的高大形象时尽量用仰拍。 充分发挥镜头的功能 镜头的种类很多,有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微 距及近摄镜头、鱼眼镜头等。要根据不同的拍摄目标、拍摄条 件、拍摄用途选择使用。镜头的焦距、有效孔径、光圈等对被 摄主体成像大小、视角宽窄、对被摄物体的透视关系直接发生 影响,这些影响将成为我们构图和艺术创作手段。 ①改变拍摄主体与环境所占画面的比例。用同一焦距的镜 头在同一条件下拍摄,主体与环境的变化是反比同步的。环境 背景占画面范围大,主体所占范围就小;环境背景占画面范围 小,主体所占画面范围就大。改变镜头焦距可以在改变环境背 景的比例变化、主体大小或在不变化主体大小的情况下变化环 境背景比例。②改变被摄主体与其他景物问的透视关系。如: 用长焦距镜头可以使被照广角镜头就
形状线条是组成形状的基本条件,形状是一条封闭的曲 线。长方形、正方形、金字塔三角形能给人一种稳重、安定的 感觉。如果是上宽下窄的形体会给人一种不稳或危险的感觉。
图I 以框式视觉为主要特征的构图
圆形如月亮、太阳、球体能激发出全部、圆满、完成的想象。 拍摄时注意不同的物体形状与不同的光线相结合,其效果是完 全不同的。如果拍摄以形状为构图首要因素时,运用正面光、 逆光比侧光效果要好。
颜色与色调 世界万物本来就是五颜六色,再加上现在基 本都是彩色摄影,因此颜色、色调自然就成为构图的要素之 一。不同的颜色能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联想。如:红色给人以热 情、温暖、诚挚的性格,另外还有危险、恐怖、动乱的感觉; 橙色有热情、温暖的感觉,又有光明活泼的性格;黄色有明快、 壮丽、辉煌、活泼的性格;青色有高洁、沉静、安宁的性格; 绿色有和平、宁静、理想、希望、生命活力的性格;蓝色有冷 淡、理智、无限、平静的’性格;黑色有黑暗、阴郁、恐怖感觉, 另有安静、庄重的性格;白色有明亮、坦率、纯洁、爽朗的性 格;色彩的这种情感性质和表现特性历来被艺术家所重视。无 论在绘画还是摄影作品中都有一种基调,也称色调。色调一般 分三种,一是以红黄颜色为主的叫暖调,二是以蓝紫颜色为主 的叫冷调,如果两者兼有之,比较均恒叫做中间调。
地址:镇江市江南桥北金江乡
邮编:21 2002
网址:WWW.on—jxdz.com
电子信箱:mjs@cn—jxdz com
电话/传真:0511—5518518
联系人:谢小姐手机:013906100919(马先生)
万方数据
取景构图的要素和方法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柳欣
照相机 CAMERA 2004(6)
渗爹鞲濑翰霉繁鬻麟麟雾萎霎淼震霎茎 。出现,其画面效果远远超过肉 萋眼感观,正因为如此我们强调
特别强调变焦镜头在取景 构图中的优势,那就是方 便快捷。如28~200mm 变焦头含盖了广角、标 头、望远三种定焦头。
充分利用各种附加镜 增距镜能增加镜头 的焦距。近摄镜、近摄接 圈实际也是改变镜头焦 距,达到微摄目的。各种 滤光镜、偏振镜,能消除 光斑、改变色调,都能在 影调构图中发挥作用。 在画面表现形式中 的常用方法 一是突出法。所谓突 出主要是突出作品主题, 即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什 么,传达一种什么思想, 表达一种什么情感,好比 文章的主题思想。在反映 主题的画面中要突出最 能说明主题的主体景物, 在主体景物中还要突出主要部位。比如:在以群体人物为拍摄 主体时,要突出能反映人物间相互关系的情节瞬间。在以单个 人物为拍照主体时要突出姿势、表情、神态。在以人物特写为 拍照主体E],-J-就要突出眼晴、以眼传神。要做到突出,一定要注 意被摄主体要占据画面一定比例,占据画面显著位置,占据画 面醒目地方。用醒目的色彩去表现,用吸引人的线条去引导。 二是对比法。比如:常用的虚与实的对比、大与小的对比、动 与静的对比等。使被摄主体景物实,其他景物画面虚;使被摄 主体景物大其他景物小;使被摄主体景物动(演员在表演),其 他景物静(围坐一圈在观看)。对比的方法很多,如:远与近、 疏与密、简与繁、明与暗、冷与暖、曲与直、钢与柔等等在画 面构图的表现形式中都是富于表现力的成功做法。
构图的要素
构图的要素主要有线条、形状、外观、格式、质感、颜色、 影调、空间等等,是多方面的,不是单一的。只不过是从不同 角度说话,从不同侧面研究而已。面对镜头前一大堆景物,各 种要素都会涉及到,你想侧重运用那种要素完成你的构图,运 用中要从客观条件和画面表现的需要出发。
线条在画面构成中,在现实生活中到处能见到线条,有 横线条、竖线条还有斜线条以及不规则的各种弯曲线条。你想 通过线条在构图中强化你的作品的主题DS?那你就要注意观察 不同形状的线条。水平线隐喻着宁静;垂直线表示高傲或尊 贵;对角线和斜线可诱发移动感;不规则的杂乱线条能给人一 种心烦无序的感觉,粗线条比细线条更有份量。构图中要借助 线条表现情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