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经济学分支。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需求与供给- 需求: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 供给: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 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市场价格通过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来决定。
需求法则- 需求法则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价格弹性- 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消费者行为- 效用:消费者从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度逐渐减少。
生产者行为- 成本: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的资源的货币价值。
- 边际成本:生产额外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增加的成本。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没有交易成本,没有进入和退出壁垒。
- 垄断竞争:许多卖家,产品略有差异,存在一定程度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 寡头垄断:少数几个大卖家,产品可以是同质或有差异,存在进入壁垒。
- 垄断:单一卖家,产品独特,存在很高的进入壁垒。
市场效率- 帕累托效率:在没有使任何人变得更糟的情况下,无法使任何人变得更好的状态。
- 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如外部性、公共品、信息不对称等。
外部性- 正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额外的利益,而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 负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损害,而没有支付相应的成本。
公共品-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无法阻止任何人使用,且一个人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
信息不对称- 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差异,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 生产者剩余: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之间的差额。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价格达到均衡状态。
微观观经济知识点总结
微观观经济知识点总结1. 市场结构在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参与者的数量和规模、市场内部的竞争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寡占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有很多卖方和买方,产品没有差异性,参与者都是价格接受者,市场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
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难以对产品定价,只能接受市场价格。
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买方,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能够通过垄断价格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获取超额利润。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参与者面临的竞争相对较弱,市场价格会偏高,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
寡头市场是指市场上有几个大型卖方或买方,并且市场份额较为均衡,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竞争。
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但由于市场份额不够分散,价格竞争的空间有限。
寡占市场是指市场上有少数几个卖方或买方,并且几个主要卖方或买方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优势。
这种市场结构下,参与者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但是市场份额不够分散,价格竞争的空间有限,市场价格相对较高。
2.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供给量。
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包括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随价格变化的关系,通常表现为价格上升时需求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上升的负相关关系。
供给曲线表示的是生产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随价格变化的关系,通常表现为价格上升时供给上升,价格下降时供给下降的正相关关系。
市场价格和供给量的确定则是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处。
在市场经济中,当市场供求出现变化时,市场价格和供给量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当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时,市场价格也会上升,供给量也会随之增加,直到市场再次达到供需平衡。
3. 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所追求的目标。
在微观经济学中,企业利润最大化是通过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实现的。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各个个体(如家庭、企业、市场)的经济行为和决策的学科。
西方经济学对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供给和需求:供给是指在市场上出售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市场上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上的价格和数量。
供给和需求曲线可以通过考虑价格、产品的边际效益和成本等因素来进行分析。
2.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的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边际成本是指生产或消费一单位的商品或服务所需的额外成本。
理性经济人是通过比较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的。
3.理性选择:理性选择是指在面对有限资源时,个体会根据其个人利益来做出最佳的选择。
这种选择依赖于个人的偏好和目标,以及个人对不同选择的评估。
4.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各个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关系。
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
每种市场结构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影响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因素。
5.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指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的资源和付出的代价。
生产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与产量无关的成本,变动成本是指与产量成正比的成本。
理解生产成本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产和决策。
6.效率和福利:效率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生产或消费。
效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
技术效率是指在给定的资源使用下,生产达到最大化;经济效率是指在市场上资源配置达到最佳。
7.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对除了参与者之外的其他人造成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是正的(益外部性)或负的(成本外部性)。
外部性可以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实现社会最优。
8.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对所有人都是非排他性使用的,即一个人使用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量。
公共物品的供给存在困难,因为人们可以以自由骑功利之所以造成了公共物品的不足,政府通常需要提供公共物品。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个别经济单位(个人、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对市场的影响。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供给指的是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指的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和交易量。
当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时,价格下降;当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时,价格上升。
2.弹性:弹性是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需求的价格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供给的价格弹性衡量了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
弹性的高低影响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3.成本与收益:生产者决策的核心是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收益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确定的,生产者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来确定生产量。
4.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或消费量对总效益的影响。
当边际效益递减时,增加产量或消费量带来的额外效益逐渐减少。
生产者在决定产量时要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消费者在决定消费量时也要考虑边际效用。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数量和竞争程度的决定因素。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价格和市场效率。
6.外部性:外部性指的是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人或企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没有通过市场价格体现出来。
外部性可以是正向的,如教育的外部效应;也可以是负向的,如环境污染。
外部性会导致市场无法达到最优状态,需要政府干预来修正。
7.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它们的使用不会排除其他人的使用,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
公共物品通常由政府提供,因为私人企业没有动力提供这种物品。
8.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经济效率的情况。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微观经济学成为了经济学中不可或缺的分支之一。
微观经济学涉及到供需、价格、市场、生产、成本、效益等多个方面,对于企业经营者、政府管理者和普通公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本人从微观经济学中总结出来的几个知识点:1.供需理论供需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也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制度。
供与需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市场关系。
供给与需求的变动通过价格机制得到调节,即市场行为的调节主要依靠物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涨落,将供需行为的关系表现在价格上。
当需求增加时,经济主体会以更高的价格来求购更多的货物或服务。
供应商随即延伸生产线,增加供应量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当供应量增多,价格趋于下降,与此同时,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也越来越低。
最终,当供需相等时,市场将达到均衡状态,即价格、数量、消费/生产等各方面得到了平衡。
2.市场结构理论市场结构指的是市场上存在的,厂商数量、规模、产品差异、市场完全配对等多个方面的区别。
市场结构是指由不同的供货企业组成的市场的特定组织形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产品基本相同,供需量较小,价格处于市场规律调节下,产生的利润非常低;垄断市场则是厂商数量少,市场上产品差异大,厂商可以独自决定售价等各种细节。
3.成本与效益分析成本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核心,也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
企业生产活动中所投入的资源与投产的货物和服务所取得的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成本与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能够合理地评估价格水平和销售量,以达到最大的效益。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方面。
固定成本指的是企业的租金、房屋、设备等一些无法随消费量变化而改变的固定支出;变动成本则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消费量成正比的支出。
效益分析也包括供应商和买方两方面。
供应商应该考虑如何最大化收益,而买方应该考虑如何以最低的价格获取所需要的服务或物品。
微观经济学总结(平狄克)
第一章绪论经济学得两个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得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工人与投资者得行为-—以及由这些个体组成得市场本身得行为微观经济学还特别关注经济个体之间怎样通过互动形成更大得经济单位——市场与行业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得分支,主要研究总量经济指标,诸如国民产出得水平与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微观经济学就是关于如何配置稀缺资源得学科微观经济学得主题有权衡取舍、价格得作用与决定机制、市场得核心作用、理论与模型实证分析:描述因果关系得分析(客观)规范分析:解析“应该如何”一类问题得分析(主观)市场:买方与卖方得集合,通过她们实际或潜在得相互作用来决定一种或多种商品得价格市场界定:确定一个具体得市场应包括哪些买者、卖者以及产品范围套利:在一个地方低价买进,然后在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得行为完全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得市场,没有任何买者或卖者能够影响价格市场价格:竞争性市场中通行得价格市场范围:市场得边界,既包括地理得边界,又包括就产品范围而言得边界名义价格:未经通货膨胀调整得绝对价格实际价格:一种按照总体价格指标衡量得价格,就就是通过膨胀调整后得价格实际分析中,我们应该利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或生产者价格指数把名义价格转换成实际价格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衡量总体价格水平得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衡量半成品与批发品得总体价格水平得指标章节练习:1、人们常说,一个好得理论就是可以用实证得、数据导向得研究来加以证伪得。
试解释为什么一个不能用经验事实来验证得理论不就是一个好理论。
2、下面两个陈述哪个就是实证分析,哪个就是规范分析?这两类分析有什么不同?A、汽油配给制(为个人每年购买得汽油量设置一个最大限额)就是一个糟糕得社会政策,因为它阻碍了竞争性市场体系得运转.B、由于汽油配给制而境况变差得人要多于因此而境况变好得人。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1第一章导言一、经济学Economy,一词有节约之意。
N.G.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说: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经济学无疑是关于经济的学问。
而经济问题总面临着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即任何社会或个人总无法得到其想要的一切。
这就引发了一个稀缺的问题。
稀缺性(Scarcity)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的资源。
经济活动就是人们克服稀缺性的活动,经济学当然就是关于资源稀缺性的学问。
萨缪尔森:“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并在不同集团之间分配这些产品(的学科)。
”曼昆: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牛津经济学辞典》:Economics:一种有关稀缺的资源如何被或应该被分配的研究。
总之,经济学就是关于人们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的一门学科。
经济包括经济主体和市场。
经济活动中的主体(Economic Agents)是作出最优化的选择或经济决策的一方。
基本经济主体包括:居民户(Households)、厂商(Firms)、政府(Goverments)。
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就是市场。
市场是任何一种方便于买卖的安排。
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是产品和劳务买卖的市场。
要素市场是各种生产要素买卖的市场。
生产要素是经济中的生产性资源,分为劳动、土地、资本。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与消费、收入分配、就业、货币、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国际贸易等经济学表述方法分为实证的和规范的两种。
以实证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即关于“是什么”的表达。
以规范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即关于“应该是什么”的表述。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是把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与劳务的过程。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也就限制了所能生产的结果,即,能生产某一数量和不能生产某一数量。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表示了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之间的界线。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人假设: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供给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
市场机制与价格机制: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价格可以自动调节供给与需求,使市场达到平衡。
边际分析:包括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是指增加(或减少)消费一个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效用的增量;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则指出,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行为:生产者会根据成本来制定价格,以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同时,生产者还会根据生产效率来决定生产规模。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当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能会采取干预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
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等内容。
请注意,这里提供的知识点总结只是微观经济学的一部分,而微观经济学本身是一个广泛且深入的学科领域。
因此,为了全面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建议参考专业的经济学教材或咨询经济学专家。
大一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等)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决定市场价格和产量的经济学分支。
2. 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在特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特定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3. 市场均衡:当市场上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4. 弹性:弹性是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反应敏感程度的指标。
包括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交叉弹性和收入弹性。
5. 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等。
6. 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函数、边际产出递减原理、规模报酬、生产者均衡等。
7. 成本理论:包括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概念,以及各种成本曲线的形状和性质。
8. 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商品是同质的,买卖双方都是完全理性的,市场信息是完全透明的,进入和退出市场的障碍为零。
9. 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垄断、寡头竞争和垄断竞争三种形式。
10. 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
11. 收入分配: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收入的分配。
12. 福利经济学:研究如何通过政策干预提高社会福利,包括帕累托效率、公平与效率的权衡等。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价格是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确定的,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变动较大,则称之为弹性的;如果变动较小,则称之为不弹性的。
价格弹性有助于理解市场变动和政策影响。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中会追求最大化效用。
马歇尔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认为,随着消费增加,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说人们对每个额外单位的消费都会感到越来越少的满足感。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固定设备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费用。
了解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决策和市场竞争分析。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竞争的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在完全竞争市场,存在许多卖家和买家,没有单个市场参与者可以控制市场价格。
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卖家,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来操纵市场。
6.垄断力:垄断力指的是一个企业或市场对价格和产量的控制能力。
垄断力强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和减少产量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能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发生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下。
这时,政府可能需要干预来修正市场失灵。
8.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研究不同个体或群体在经济中获得收入的情况。
收入分配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社会福利和最低工资等手段来调整。
9.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价格和分配资源。
然而,市场机制并不完美,政府可能需要干预来调整市场失灵或实现公共利益。
政府干预可能包括价格管制、补贴、税收和监管等。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1.市场供求:市场供求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供应曲线表示企业对产品的供应意愿,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意愿。
市场均衡发生在供求曲线交叉点,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指市场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供应弹性衡量了企业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3.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描述如何将输入转化为产出的关系。
它显示了不同输入对产出的影响,并通过边际产品表示每个额外的输入对产出的贡献。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6.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有许多小型买家和卖家,产品是标准化的,市场价格由供求决定。
7.垄断市场: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供应者,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产量来影响市场。
8.垄断竞争市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许多相对小型的供应商,他们生产的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9.寡头垄断市场: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市场由少数几个大型供应商主导,他们可以通过协调定价来控制市场。
10.不完全信息:在经济活动中,信息的不对称性会导致市场出现问题。
卖方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这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
11.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不直接参与该交易的其他个人或企业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失衡。
1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可被免费使用且无法排他性使用的物品,无法通过市场供给机制进行有效供应。
13.税收和补贴:税收是政府收取的对于商品或服务销售额的一种费用,补贴是政府的支付给企业或个人的一种款项。
税收和补贴可以影响市场均衡,改变消费和生产决策。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市场上参与交易的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市场上参与交易的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2.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时所产生的效益或成本的变化。
边际效应是理解个体决策的基础,也是理解市场行为的基础。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互动方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价格、生产量和资源配置等方面。
4.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商品或服务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中间弹性。
了解价格弹性有助于企业制定定价策略和市场预测。
5.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所需的资源和费用。
生产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租金和管理费用;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费用。
了解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
6.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是研究企业如何在市场中做出决策的过程。
企业行为包括生产决策、定价决策、投资决策和营销决策等。
企业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最大化利润、提高效率和适应市场需求。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品、不完全竞争和不对称信息等。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例如通过征税、补贴和监管等措施。
8.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学科。
福利经济学研究如何在市场和政府干预之间平衡,以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最优组合。
9.个体决策:个体决策是指个体经济主体在面对稀缺资源时如何做出最佳选择的决策过程。
个体决策包括了效用理论、边际效用和收入效应等的应用。
10.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消费行为。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供给是生产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2.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在市场均衡点,价格和数量被决定。
3.弹性:需求或供给的弹性衡量了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高表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需求弹性低表示消费者对价格不太敏感。
4.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当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理性的消费者或生产者会停止增加或减少其行为。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其中一种行动而放弃的最佳替代行动的成本。
考虑机会成本能帮助人们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浪费或不公平分配。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问题、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等。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价格和数量的确定。
8.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理论。
它考虑政府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并研究公共政策的效果。
9.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过程中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帮助生产者决定最有效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使用。
10.成本理论:成本理论研究生产过程中成本的决定因素。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它们的变化会影响生产者的决策。
11.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研究社会中各个经济主体收入的分配情况。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关注点。
12.进步性税收和累进性税收:进步性税收是指税收在收入较高的人身上征收的税款比例大于在收入较低的人身上征收的税款比例,累进性税收是进步性税收的特殊形式。
以上是对微观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系中个体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个体决策者的选择、资源配置和市场结构等问题。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包括需求和供给、市场均衡、弹性、成本、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等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商品价格上升;当需求减少或供给增加时,商品价格下降。
需求和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价格、收入、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影响等。
2.市场均衡在市场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交汇点即为市场均衡点。
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超过需求;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超过供给。
市场均衡也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达到,通过价格调整引导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使市场自发达到均衡状态。
3.弹性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如果价格弹性小于1,说明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
收入弹性衡量了需求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弹性的大小影响着市场的供需关系和定价策略。
4.成本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支出。
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房租和固定设备的折旧费用;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企业要最大化利润,需要在成本和产量之间找到平衡点,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
5.生产者行为生产者的行为受到市场结构、技术水平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面对规模经济和边际成本等问题时,通过产量调整来优化利润。
在垄断市场上,企业面对价格歧视和产品差异化等问题时,通过价格策略和广告宣传来增加市场份额。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和市场的经济行为的学科,它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按照条理清晰地展开介绍。
1.供求理论供求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供求理论研究了商品和劳动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价格和数量。
供给指的是供应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劳动力的数量,而需求则指的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动力的数量。
通过供求关系,市场价格最终会在供求曲线的交汇点上形成。
如果供大于求,价格会下跌;如果供小于求,价格会上涨。
2.弹性在供求理论中,弹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供给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而供给弹性衡量了供应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概念对于预测市场变化与政策制定非常重要。
3.市场结构微观经济学还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对价格与数量的影响。
竞争市场、垄断市场以及寡头市场都是市场结构的不同类型。
在竞争市场中,有很多卖家和买家,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
在垄断市场中,存在一家或几家卖家,它们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来影响市场。
在寡头市场中,几家大公司控制着市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制约。
4.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了生产理论,它研究了如何最大化生产力和利润。
生产函数描述了如何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而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则描述了增加一单位产品的成本与收益。
这些概念对于企业决策和资源分配至关重要。
5.成本理论成本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研究了企业产出所需要的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成本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而变动成本则是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了解成本理论有助于企业做出更好的生产决策。
6.连锁反应在微观经济学中,连锁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
它描述了一个经济事件如何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例如,一家公司降低产品价格可能引发其他公司的价格战,或者政府的货币政策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等。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1.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是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将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中的竞争程度。
完全竞争市场下存在许多买家和卖家,没有个体的市场力量影响价格。
垄断市场下只有一个卖家,可以控制价格和供给。
其他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3.弹性:弹性是个体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短期内不变的成本,例如租金和工资;变动成本是根据生产数量的变动而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和劳动力。
5.效用与边际效应:效用是个体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的度量。
边际效应是指个体通过增加或减少使用或购买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而产生的额外满足度。
6.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生产函数表示输入因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边际生产力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输入因素所产生的额外产出。
7.利润最大化:生产者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利润最大化发生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
生产者需要考虑不同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竞争环境。
8.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可能的市场失灵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竞争。
9.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研究个体和社会收入如何分配的经济学。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受到工资、利润和利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10.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通过立法、监管和纳税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方式。
政府干预的原因包括解决市场失灵、促进资源分配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个体和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1.市场需求与供给-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的变化与价格弹性等概念密切相关。
-供给曲线表示生产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出售的商品数量,供给曲线的变化与价格弹性等概念密切相关。
-市场平衡在需求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处,市场价格和数量等因素决定市场的均衡状态。
2.市场结构和行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特点是有很多买家和卖家,没有垄断力量,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等在市场竞争中决定。
-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特点是只有一个卖家,有很大的垄断力量,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等由垄断者决定。
-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特点是由少数几个卖家垄断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
3.供给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与生产数量无关,如租金、折旧等;可变成本随生产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如原材料、人力成本等。
-厂商的生产决策基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边际成本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能获得的收益。
4.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外部性指市场交易行为对非直接参与者产生的外部效应。
正外部性有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负外部性对社会福利产生损害。
-公共物品是指消费不排他且无法排斥他人消费的商品,给私人企业提供公共物品存在困难,需要政府提供。
-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市场垄断者,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政府通过反垄断法和监管机构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5.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买卖劳动力的市场。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
-资本市场是指买卖资本的市场。
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资本市场的利率水平。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资源的买卖市场。
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土地市场的地租水平。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的重点知识总结,重点掌握市场需求与供给、市场结构和行为、供给与生产成本、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以及生产要素市场等内容,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和相互关系,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微观经经济学总结
第一章一、经济学研究重点:〔稀缺——选择——决策〕1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展选择的科2.经济学研究主体〔个人——企业——政府〕二、.微观〔个人或家庭—资源配置—价格〕1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1)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居民户、厂商〕(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2.微观经济学的根本假设:〔1〕市场出清〔2〕完全理性〔3〕完全信息3.微观经济学的根本容〔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4〕分配理论〔5〕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三、宏观〔政府—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四、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两大根本问题1.资源配置问2.资源利用问题五、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1.均衡分析法2.边际分析法六.西方经济学的开展史1、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国富论"〕2、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经济学原理"〕3、宏观经济学〔凯恩斯〕4、新古典综合派〔萨谬尔森〕二市场均衡理论〔供求关系〕一、需求理论〔需求函数—需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定理〕1、需求: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商品量。
2.需求表:*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3 需求函数:(1)Qd = f〔P〕(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2)Qd = α-β〔P〕(线性需求函数)4 需求曲线:5 需求定理:(1)需求定律Ⅰ: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商品的需求量随价格的上涨而减少,随价格的下降而增加注意:吉芬物品〔P增→Q增〕〔英国土豆〕(2)需求定律Ⅱ:在价格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与需求量成同方向变动。
即需求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需求量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注意:①正常商品: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正方向变动的商品。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一、需求与供给1.需求的弹性: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变化,需求可以分为完全弹性需求、完全不弹性需求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需求。
2.供给的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变化,供给可以分为完全弹性供给、完全不弹性供给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供给。
3.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价格和数量都确定下来,并且不存在供需失衡情况。
市场均衡由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确定。
二、市场结构1.垄断: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几个卖方控制市场的情况。
垄断市场上的卖方能够通过控制价格和供给量来影响市场的行为和价格水平。
2.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上仅有少数几个卖方控制市场的情况,他们的行为也能够影响市场的行为和价格水平。
3.完全竞争: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许多卖方和买方,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没有一家企业能够通过调整价格和供给量来影响市场的行为。
4.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多个卖方和买方,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多,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能够通过调整产品差异化、广告宣传等手段来影响自己的市场地位。
三、价格与边际效益1.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对个体效用或利润的影响。
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则表明,随着消费或生产量的增加,边际效益会递减。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弹性的大小,需求和供给可以分别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
3.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买方的需求弹性、价格敏感程度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对不同买方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四、消费者行为1.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通过边际效用的比较来决定最大化自己的总效用。
根据边际效用的递减原则,消费者倾向于先满足基本需求,再增加对其他需求的追求。
2.效用弹性:效用弹性是指对需求变化的敏感程度。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重点_(考试必备)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得基本概念第一节微观经济学得特点1微观经济学得研究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就是研究单个消费者与单个生产者得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就就是研究单个市场得价格得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就就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得价格得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得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2微观经济学得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第二节需求曲线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得该商品得数量。
它包括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两层含义。
少其中一项就不能算做需求2需求函数:就就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得需求数量与影响该需求数量得各种因素之间得相互关系公式Qd=f(P)(P:商品得价格;Qd:商品得需求量)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Qd=α-β•P(α、β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得需求曲线为一直线需求曲线特征: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值,她们都表示商品得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得关系(吉芬物品除外)3需求定理:指商品得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得互为反方向得变化关系。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曲线得形状就就是向右下方倾斜得第三节供给曲线1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得该种商品得数量。
它包括供给意愿与供给能力两层含义,少其中一项就不能算做供给。
2供给函数:就就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得供给数量与影响该供给数量得各种因素之间得相互关系公式Qs=f(P)(P:商品得价格;Qs:商品得供给量)当供给函数为线性函数时Qs=-δ+γ•P(δ、γ常数),该函数所对应得供给曲线为一直线供给曲线特征:向右上方倾斜,即供给曲线得斜率为正值。
她们都表示商品得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得规律。
3供给定理:指商品得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得互为同方向得变化关系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曲线得形状就就是向右上方倾斜得,供给与价格为正向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价会增大总收益。
当需求单位弹性时,总收益最大。
这一关系可用于解释增产不增收或谷贱伤农的现
象。当一种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时,供给增加会导 致价格大幅度下降,从产量的增加反而会使总收益 减少。
微观经济学
消费者剩余等于消费者愿意支付最大数额减去实
际支付的数额。它衡量交换给消费者带来的经济福 利。 生产者剩余等于生产者实际收到的数额减去愿意 接受的最小数额。它衡量交换给生产者带来的经济 福利。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衡量交换给社会带 来的经济福利。它最大的状态是资源配置有效的状 态。竞争的均衡状态是社会福利最大和的状态。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任务:从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推导需 求线。
微观经济学
消费者的问题是一个选择问题。 我们用效用函数或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偏好,
即消费组合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排序。 用效用代表消费组合所带来的满意程度的大小, 那么,效用U依赖于消费组合中各种商品的数量, 这个依赖关系被称作效用函数,记作U=U(x,y)。 其他不变,x增加1单位所带来的效用被称作边际 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一种物品的数量增 加,每增加1单位所带来的满足即效用递减。
微观经济学
最高限价是政府规定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得超过某
个水平。 最高限价的后果有:短缺、货币的配给功能失灵、 排队、配额、黑市、更高的黑市价格、更多歧视、 质量下降、黑市交易、变相涨价、从局部限价到全 面管制、腐败、资源浪费、收入分配不公。
微观经济学
交易税是对某种商品的交易征税。 征税的后果: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比原来高,生产
微观经济学
社会经济问题是合作和分工条件下协调人们的生
产和消费活动的问题。资源配置机制要回答的问题 是如何告诉生产者人们需要什么和如何保证生产者 服从消费者的需要。价格机制既是一个信息传递机 制,又是一个奖惩机制。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 供求分析的应用
本章任务:用经济学的概念理解一些经 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长期内,资源的自由流动使竞争行业中典型厂商
的利润为零。这被称作零利润原理。 在典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 P=MR=LMC=SMC=LAC=SAC.
微观经济学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
本章任务:理解不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 的行为。
微观经济学
垄断是指一种产品或服务只有一个卖者。唯一的
卖者被称作垄断者。 垄断的成因是进入市场的各种障碍。 垄断者面对向下倾斜的市场需求,价格取决于他 的产量,所以垄断者是价格决定者。 一般来说,垄断者面对的边际收益线位于需求线 是下方而且比需求线更为陡峭。 在需求线是线性的情况下,边际收益线在横轴上 的截距正好是需求线在横轴上的截距的二分之一。
微观经济学立在厂商的利润 最大化决策之上。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家构造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目的是使单
个厂商成为价格接受者。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就是使单个厂商无法影响价 格的条件:很多小规模生产者、产品同质、资源自 由流动即厂商自由进出市场和信息完美。由于单个 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其每增加1单位产量的收益就 等于价格。 竞争厂商所面对的边际收益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就是价格线,也被称作厂商面对的需求线。
边际替代率MRSXY
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移动,即增加一种物品的数
量,同时减少另一种物品的数量,可以称作在保持 效用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
增加1单位X可以替代Y的数量被称作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可以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来解释。
MRSXY=MUX/MUY=PX/PY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任何社会都必须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和如何分配问题的决策机制。不同社会可 以不同方式回答这些问题。资源配置机制正是回答 这些问题的方式。 经济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什么 样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利于分工发挥作用,从而促进 人类社会的发展。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家如何思考经济现象呢?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理性的人。理性只不过意味着有
目的和知因果,不意味着聪明,也不意味着知识渊 博。 经济学的分析是边际分析。 经济学的一个常用分析方法是均衡分析方法。均 衡状态是没有调整趋势的静止状态。 当然,经济学家分析均衡状态的目的是以它为参 照来理解动态的市场过程。 主流经济学的体系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
经济成本等于显成本加上隐成本。 会计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 厂商的产量决策准则是利润最大化。按照边际分
析方法,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 本,即MR=MC。
微观经济学
为了说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决策,我们必须
微观经济学
垄断者按照MR=MC决定其产量。然后,他沿着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均衡价格
本章任务:理解市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微观经济学
物物交换中,价格是交换比率。但间接交换和货
币的出现使得货币之外的各种物品有了货币价格。 我们要分析的货币价格的决定。 我们用需求描述一个市场中全体买者的意愿。需 求是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 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的从高到低排序,是每一价格 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即需求量,是需求 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及进入这个行业。 经济亏损情况下的产量也可能是最优产量,是因 为短期内现有厂商无法马上退出这个行业。 根据厂商的短期产量决策准则,P=SMC,只要价 格不低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对于每一给定的 价格,厂商总是沿着SMC决定其产量,而且当价 格上升时,厂商的产量沿着SMC增加。 所以,SMC位于AVC最小值点之上的部分正是单 个厂商的短期供给线。
当产量增加时,可变成本增加的快慢就是需要的
劳动投入L增加的快慢。
当边际产量递增时,即边际成本递减;当边际产
量递减时,边际成本递增。与倒U型的边际产量线 对应的是U型的边际成本线。边际成本递增的背后 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微观经济学
U型的边际成本线决定了U型的平均可变成本线。 平均总成本等于平均固定成本加上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也是U型的。
而且边际成本曲线总是通过平均成本、平均可变
成本曲线的最小值点。
微观经济学
规模报酬描述的是所有的要素都以相同比率变化
时产量的变化。 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要素增加 的倍数。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要 素增加的倍数。常数规模报酬是指产量增加的倍数 正好等于要素增加的倍数。 假定要素价格和技术不变,规模报酬递增时,边 际成本递减,最终导致平均成本递减。常数规模报 酬意味着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 意味着边际成本递增和平均成本递增。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意味着,边际替代率等
于市场价格比率。
MRSXY=PX/PY
微观经济学
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当PX下降时,预算线旋转向外旋转,最优
消费组合随着移动走过的路径被称作价格消 费曲线或价格扩张路径,
对X的需求量随X的价格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就是对X的需求曲线。
微观经济学
第五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微观经济学
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差异的消费组合所组成无差
异曲线。在有效用函数的情况下,无差异曲线就是 等效用曲线。 全体无差异曲线组成无差异曲线图。 正常的无差异曲线有四个性质:负斜率、每一个 消费组合都落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相交和凸向 原点。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反映的是消费者的多样性。
微观经济学
本章任务:说明典型成本曲线的形状及 其相互关系,为分析厂商的产量决策做 好准备。
微观经济学
经济成本、会计成本
企业的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成本。 会计成本仅仅计算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或资源的
支出,即显成本。 一项生产活动的经济成本包括这项生产活动中占 用的全部稀缺资源。其中有些是买来或租来的,形 成显成本即会计成本;有些是企业(家)原本有的, 虽说没有在本期发生支出,但它们的占用损失了在 其他用途本来可以获得的收益,即有机会成本。这 些成本形成隐成本。
说明厂商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本章的任务是说 明典型成本曲线的形状。
厂商的调整分为短期调整和长期调整。短期内,
有固定生产要素;长期内,没有固定生产要素。
在假设两种要素L和K的情况下,短期就是K保持
不变和L可变的时期。
微观经济学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其他不变,L增加1单位所导致的产量增加被称作
边际产量。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随着一种要素的数 量增加,其他条件不变,边际产量最终递减。
微观经济学
需求关系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描
述。 向下倾斜的需求线的背后是需求规律。 需求的变动是指需求曲线的移动,不同于需求量 的变动。 需求的决定因素有:消费者偏好、收入、相关商 品的价格、人口、预期和政策。
微观经济学
我们用供给描述卖者的意愿。供给是一定时期内,
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即供给价 格的从低到高排序,是每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 意出售的数量即供给量是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者收到的价格比原来低,交易量变小。 当需求较缺乏弹性时,交易税更多地由买者承担; 当供给较缺乏弹性时,交易税更多地由卖者承担。 通过买者和卖者的行为调整,交易税的影响会扩 散到经济的其他地方。另外,征税活动本身也是有 成本的。征税还导致其他非生产性的活动,导致资 源浪费、犯罪、腐败等。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在短期内,厂商按照MR=SMC的准则决定产量。
由于MR=P,所以厂商的决策准则变成了P=SMC
当价格高于平均总成本的最小值时,厂商有正的
经济利润;
当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的最小值时,厂商有零经
济利润;
当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的最小值时,厂商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