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蜀相》对比阅读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陆游的《书愤》一诗,完成后面试题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①。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空自许③,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④,千载谁堪伯仲间⑤?
[注]①中原北望:即北望中原。气:壮志。 ②楼船:指南宋战船。瓜洲渡:又作瓜州,在今江苏扬州境内,长江北岸 ,大运河入长江处。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金人犯瓜州……铁骑奄至江 上”。铁马:指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当秦 咽喉,扼川陕交通孔道,是当时宋金交界的关隘重镇。“楼船”二句写陆 游早年的经历。 ③ “塞上”句是说空自期许为可以保卫国家的万里长城。南朝宋文帝时 ,名将檀道济因遭疑被杀,檀临死前脱帻投地说:“乃复坏汝万里长城! ” ④出师一表: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前给后主上奏章中述伐魏的 决心,称为《出师表》。名世:名传后世。 ⑤伯仲间:伯仲,原指兄弟次第,长为伯,次为仲,后用以指相差不远的 关系、地位或次序等。这句是说千载之下,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呢? 5
尾联包含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千载谁 堪伯仲间",一个反问句即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他国无门而 主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7 ,体现了诗人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
阅读陆游的《书愤》一诗,完成后面试题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①。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空自许③,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④,千载谁堪伯仲间⑤?
感情基调。颔联用六个名词组成,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
画面,这联承接"气如山",将诗人的报国愿望渲染得更加鲜明
,再次突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首联相比,悲愤之情更加强
烈。颈联从回忆到现实,诗意转为悲凉,一"空"一"已"互为映
衬,有着无限沉痛与悲愤。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
,死而后已,悲愤中蕴藉着豪壮之情。
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世事多艰。理想
被现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得粉碎。
(2)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
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
阅读陆游的《书愤》一诗,完成后面试题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①。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空自许③,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④,千载谁堪伯仲间⑤?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 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报国无门,功业无成。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 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呈现 出来的。
6
阅读陆游的《书愤》一诗,完成后面试题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①。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空自许③,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④,千载谁堪伯仲间⑤?
2、诗歌当中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尤其是起句、结句与诗的主旨、意
境的关系。请解释此诗起句和结句的意思,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3、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 仲间"两句诗?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实际
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
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
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
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8
阅读陆游的《书愤》一诗,完成后面试题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①。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空自许③,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④,千载谁堪伯仲间⑤?
3
《书愤》整体感知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其时诗 人61岁。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 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 ,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前两 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 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铁马 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 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 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 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这首诗的基调是悲 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上 句"那知"一词写出了诗人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艰"字 有艰难的意思,直接道出诗经历的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 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这两个词语暗含着对投降派迫 害忠臣、阻挠北伐卑劣行径的斥责。它是诗人"愤"的根源。下 句一个"气如山"表达出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让我们看到一个 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青年形象。
《书愤》一诗抒发了诗人既"悲愤"又"豪壮"的思想感情,诗
人是怎样将这两种感情抒发出来的?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全诗虽通篇不见"愤"字,但细细品味,其愤慨之情无
处不在。首联回忆过去,塑造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暗写其欲
图恢复失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
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出了诗题中的"愤"字,形成了全诗的
书 愤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世味年来薄似沙,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比 较 阅 读
1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书”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 之情。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 立业之愿。
2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报国欲死无战场
9
阅读陆游的《书愤》一诗,完成后面试题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①。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空自许③,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④,千载谁堪伯仲间⑤?
5、试分析本诗中的对比手法艺术。
答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
来(1)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