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上学期零月考 历史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零月考 历史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零月考历史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30题共45分。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右图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变化的描述,该时期是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C.秦汉三国 D.两晋南北朝2.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中,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对这里的“民主”理解最准确的是A. 人民主权B. 以民为主C. 为民之主D. 民为邦主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4.毛泽东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这表明他认为:A.分封制优于郡县制 B.郡县制优于分封制C.儒家远比法家高明D.法家才是思想正统5.《汉书·武帝纪》记载:“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比侯矣。

”这在当时的最主要影响是A.郡、国之间的矛盾B.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D. 推动小农经济的迅速发展6.郑樵在《通志.氏族略.氏族序》中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

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也。

”谱学的兴盛说明:①家族制度受宗法制的影响②门阀士族势力强大③社会等级森严、流动性差④行政管理系统发达: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制8.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命题、制卷:向拥军 xx年10月22日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试卷由自己保存研习。

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史举要》中说“他们一部分是从旧贵族下降而来,大部分则由庶人上升而成。

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工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纷纷要求参加政治活动。

此外,还有以当兵为职业的‘武士’,又有所谓‘隐士’和‘任侠’之士。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士是分封制下的血缘世袭的统治阶层B.士是各阶层的分化集结而派生出的一个知识分子阶层C.士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士的形成标志着早期血缘政治制度的瓦解2.如下图是西汉初年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

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吸取前朝教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巩固了刘姓王朝统治D.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背离,容易造成了地方割据势力3.柏扬在《中国人史纲》中说“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非常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

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

只有尚书省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没有象国会之类或象罗马元老院之类会议性质的制衡机构。

”这说明A.三省体制不利于提高中央集权制度的职能B.三省体制不能真正地制约皇权C.三省体制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明,权力不清D.三省体制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资金广泛的流通、企业在所有人之外雇佣经理、技术上的全面合作三个条件一经展开,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把它们向历史里退化的推回去。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含解析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含解析

2021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含解析【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考查。

试题重点考查:汉到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宋明理学、罗马法、启蒙思想、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列强侵华、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变迁、新民主主义革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全球化、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文化的演变、城市化问题、宗教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是份基础能力考查的好试卷。

第I卷(选择题140分)一.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区别最大的是A.中央机构的设置 B.地方制度C.皇帝权力D.根本目的【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地方制度【答案解析】B 解析:汉承秦制,中央机构、皇帝权力、根本目的都基本上相同,只是在地方上有所不同。

而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秦汉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14. “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出现著名的商帮D.坊市格局明确,官府严格管理商业活动【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经济·商业发展【答案解析】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宋代”“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

B、C都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不符合宋代的情况,排除;D项“坊市格局明确”是唐代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排除。

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正确判断分析。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1-2022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每题4分,共140分。

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相应位置)24.“(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25.史学胃吕思勉认为:“自泰统一全国起至东汉分裂以前止,这一时期是中国初入平民政治的时代。

”此“平民政治”在当时指A.分封制B.军功授爵制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26.“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草野的意思)望之起家,簪绂(显贵的意思)望之继世。

孤寒失之,其旗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唐摭言》中这段评论主要揭示科举制的实行A.极大地巩固了唐朝的统治B.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C.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平等D.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27.王国维曾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

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

”材料实质上揭示出A.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B.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C.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D.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28.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

“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

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29.《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来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xx、12历史试题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反映的是A.“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 B.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D.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2.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

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

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

”这段话A.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C.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3.近代中国一学者在介绍某个西方国家时说:“未有统领(国家元首),先有国法。

”该西方国家是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4.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他把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

其中第三阶段可能最适合A.秦始皇统一前的中国B.清朝1840年以后的中国C.远古传说时期的中国D.秦朝到明朝时期的中国5.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三种:①“冲击——反映”模式②“侵略——革命”模式③“早期启蒙”模式。

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A.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明中后期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明中后期C.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D.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6.右图是美国大众性期刊《时代周刊》1972年某期的一幅封面画,画中文字意为“为了和平去北京”,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

江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9.“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假设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公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A.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 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
C. 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开展与交流
D. 文化开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开展。材料中的信息“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根本上差异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统一现象,根据所学可知它与政治统一的趋势是同步的,故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未表达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故C项错误;B项错误,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开展。所以答案选D。
D. 加大“关市之征〞成为共识
【答案】B
【解析】
“修道途,便关市〞说明修筑道路便于市场开展,“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说明减轻关税便于统一市场形成,故B正确;A只是材料中局部信息,排除;长途贩运材料没有表达,故C错误;D中成为“共识〞显然说法错误,不符合材料信息。
8.有学者认为: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寡廉鲜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即要求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这说明程朱理学
13.以下图是?人民日报?不同历史时期与援助有关的报道的占比柱状图。以下解读合理的是
A. 60年代报道情况可能受“一边倒〞政策的影响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

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量的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直接派人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

”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2. 水排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冶铁工作效率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其后来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这一品种是A.白瓷 B.青瓷 C.秘色瓷 D.青花瓷3.下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A.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 B.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4.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

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

”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秦朝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时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唐高祖时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宋代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A.秦统一使用的圆形方孔钱成为后代铸造货币的基本样式B.汉武帝的货币政策是针对王国问题提出来的,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开元通宝”是以年号命名的货币,改变了以重量命名的传统D.宋代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不是全国通用货币6.地区建置沿革和机构的设置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出卷人:党军红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每题1.5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其中“天定”的是( )A.殷周成败 B.嫡庶亲疏 C.分封远近 D.爵位高低2、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

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

这表明( )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 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C.“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D.“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3、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

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4、《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 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5、美国1787年宪法以分权与制衡为出发点,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

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④总统与内阁之间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鸦片战争后,钦差大臣耆英认为英国人“以通商为性命,准其贸易则恭顺如常,绝其贸易则骄骞难制,故自明至今,羁縻夷人皆借通商为饵”。

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 100分)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A.盐铁官营制度B.重农抑商政策商帮的出现C.商帮的出现D.“海禁”政策2、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

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A.上海工业化一瞥B.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3、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③传染疾病的肆虐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4、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这样的改变始于A.古希腊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 D.宗教改革5、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此“原理”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右图是北6、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的文明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研究历史7、美国《时代周刊》在1984年4月30日的杂志封面(图5)。

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I)

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I)

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试题(I)(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1、先秦盛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政权借助族权B.封建等级森严C.中央集权确立D.社会分工明确2、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史的等级制度时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下列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①西周实行宗法制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③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思想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所谓“天”就是天理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4、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该材料中的习俗()A.起源于明朝中期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C.受外来文化影响D.受宗法制的影响5、“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

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A.推动社会结构转型B.以维持秩序为目的C.强化了周王的权威D.本质上是爵位之争6、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

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

这说明秦汉新爵制()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7、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A.铁犁牛耕+庄园经济+贵族政治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B.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官僚政治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C.男耕女织+城市商业+垂直管理体制+宗法和礼乐制度D.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分封制度体系+大一统思想观念8、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中美两国展示了各自的代表性展品(见下表)两国代表性展品的差异说明了()C.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D.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根本不同9、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11、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

江西省2021版高三上月考三文综历史试卷C卷

江西省2021版高三上月考三文综历史试卷C卷

江西省2021版高三上月考三文综历史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春秋时期,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A . 提倡一夫一妻B . 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C . 维护宗法制度D . 规范诸侯们的婚姻2. (2分)(2020·四川模拟) 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以后大量商品开始用银计价,嘉靖、万历年间的工资、田赋、盐课、关税、官府收入、外贸交易都大量用银。

这反映出()A . 白银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B . 明代已经出现货币经济C . 银本位货币制度逐渐形成D . 传统货币制度己经崩溃3. (2分) (2016高二上·大庆期中) 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以来,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

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

”这里的“实践”主要是指()A . 确立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 . 遵从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C . 改革科举取士的内容和形式D . 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4. (2分) (2018高三下·顺德模拟) 沪、汉两地行会组织形式构成表根据表格可以推断()A . 同业竞争的加剧导致沪、汉两地乡谊瓦解B . 落后的行会组织阻碍沪、汉两地经济发展C . 鸦片战争后,沪、汉两地城市化基本同步D . 鸦片战争后,沪、汉两地城市化进程加快5. (2分)(2018·浙江模拟) 陈旭麓先生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这一“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开始”是指()A .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振兴中华”B .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公车上书”C . 资产阶级革命派成立中国同盟会D . 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科学与民主6. (2分)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下列三位历史人物的图片,并将他们归为一类。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A.井田制的瓦解B.中央集权受到冲击C.百家争鸣的出现D.儒家成为主流思想13.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14.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15. 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象说明了()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洋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16.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 表示因果关系)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划线部分应该是()A.辛亥革命B.中共的诞生C.国民大革命D.抗日战争17. “‘中国专制说’源自欧洲,代表的是西方人的中国观,这个观点在近代传入中国,便被国人广泛传播”。

“这个观点”被国人认同并较大规模传播应开始于()A.鸦片战争期问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国民革命期间18. 1928年5月10日《大公报》刊登了明星啤酒公司的广告:“国货啤酒,商标马棋,中西医士,迭经化验,众口一词,卫生妙剂,功能杀菌,开胃健脾。

”结合时代背景,对以上文字认识正确的有()①提倡国货是当时的社会思潮②时值民族工业的春天,中国企业以广告的形式扩大销路③说明西方文明的传入,推动了中国人饮食的变化④民族工业的活跃,部分地得益于当时政府鼓励工商业的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19.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第6集团军总司令扬爱源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侯锡该材料可以说明()A.国民党军队全力承担太原会战的作战任务B.新四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和领导C.国共两党在两个战场的积极配合D.八路军在正面战场曾作出重大贡献20. 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

江西省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班、奥赛班、文补,含解析)

江西省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班、奥赛班、文补,含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零班、奥赛班、文补,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据《礼记·礼运》记载,孔子曾经感叹“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是谓小康。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从大道之行到大道既隐,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沦丧,是历史的倒退,孔子对此感到忧虑B. 从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反映了井田制的瓦解,私有制的确立,实际上是历史的进步C. 据《礼记·礼运》判断,三代是孔子向往的大同之世D. 据《礼记·礼运》判断,夏朝已进入了小康之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是谓大同。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是谓小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体现了夏朝时期进入了小康之世,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可知,体现的是禅让制的体现,而材料“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体现的是世袭制的体现,材料内容体现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没有反映社会道德的沦丧,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的瓦解在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没有体现三代是孔子向往的大同之世问题,故C选项错误。

2.西周时,周王通过婚姻关系与异姓诸侯建立血缘联系。

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

这反映了A. 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相对加强B. 忠孝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C. 分封制度与大宗小宗的结合D. 王权与神权形成紧密联系【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通过婚姻关系建立起来的血缘联系,配合分封制,使周的异姓诸侯和同姓诸侯,同为周王的亲戚,有益于密切分封制下中央和地方联系,所以A项正确;这只是一种政治统治手段,是家国一体的做法,与“忠孝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不同,B项错误;大小宗指的是同一宗族内部,不适用于异姓诸侯,C项错误;材料只有血缘关系,没有与神权联系,D项错误。

江西省上高二中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

江西省上高二中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新人教版

2021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本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科举制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2、古代历史上,共和制只是存在于城邦国家,一旦地域扩展,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就会开展成帝制。

古代罗马就是一个例子。

既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又要在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对此提供了解决方法的首先是〔〕A. ?权利法案?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D. ?1787年美国宪法?3.?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假设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4.据?西阳杂俎?记载:“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鲤公,卖者杖六十。

〞据材料推断该“国朝〞是〔〕A.秦朝B.西汉C.唐朝D.清朝5、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

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开展成反比。

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开展。

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科学技术开展,妇女思想解放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土6.宋太祖时期规定,由刑部复核各地重大案件;宋太宗时,在中央设审刑院,各地重大案件,先由大理寺断定,再报审刑院评议成文,上奏皇帝。

2021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普通班)缺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普通班)缺答案

2021年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普通班)缺答案注意: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C.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形成一个世界体系D.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2.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

”这番话反映了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D.冷战局面开始出现3.《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③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④美国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4.1949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指出:“在今日的欧洲,世仇完全不合时宜了,我决心使德法关系成为我政策的核心。

”这番话强调A.德法应吸取多次战争的教训B.德法联盟是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C.德法关系决定欧洲的形势D.德法和好是时代的需要5.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中说道:“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

”当时冲击世界两极格局的新力量是①西欧的联合②日本的重新崛起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④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猖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I)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I)

一、选择题。

(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24.一份考古发掘报告说:“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是一个如真人尺寸大小的铜像,他有一张瘦削的脸,脸上有巨大的眼睛;另外还有41个大小不一的青铜铜像,其中有一些还戴着黄金面具。

其宗教活动和商朝以及周朝初期的情况判然有别”。

根据这份考古报告,学者可以做怎样的合理推测?A.证明夏朝文明曾经存在 B. 宗教仪式始于周朝后期C.古代中国文明的多元性 D. 铜像制作技术较商周高25.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由于作战失利。

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B.公元前4世纪前后雅典政治腐败,矛盾激化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D.雅典民主完全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26.《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

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

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一篇。

请问此一时期黄河安流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A.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D.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27.三国时期,孙权要吕蒙多读书,吕蒙读了一段时间后,鲁肃对吕蒙关于时局的分析,大为钦佩,并说吕蒙“非复吴下阿蒙”。

根据以上所述,请问孙权要吕蒙读什么书?A.《诗》、《书》、《易》、《礼》、《春秋》,这些基础典籍,属于学者必读B.《孙子》、《左传》、《史记》、《汉书》等典籍,培养见识与能力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D.《周易》、《老子》、《庄子》,了解这些最近风行一时的学说思想28. 十九世纪前期,英国对美国、中国的贸易情况,以下何者叙述最为恰当?A.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棉花卖至中国B.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C.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鸦片卖至中国D.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棉花卖至中国29.一位西方人记录他在中国旅行的见闻,指出:“这个城中,男女比例为1:2,很多人新近才从外地迁来,与我先前看到的中国城市不同。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不全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答案不全

24.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礼仪与政治分离B.从人治到法治C.国家管理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基25.宋代徽人“族人业无所就,令可治生理财。

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

”这表明当时A.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B.血缘关系是徽商集团纽带C.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D.重农抑商观念已经被打破26.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

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A.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B.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C.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27.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40年(1949—1989)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几度大起大落,可表述为如下公式:“突进→不平衡增长→暂停调整→新突进……”。

建国后第一次经济“突进”的特点不包括A.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D.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并举28.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

”民国初年,这种杜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A.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29.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记载有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雅典青年,政治、经济和法律权利受到一定限制。

他们的誓词中有:“我将永远服从那些合理地进行统治的官员,服从现行法律和将在未来被制定出来的合理法规。

2021年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套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

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13.图7是xx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邮票,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该邮票主要反映了A.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B.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D.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14.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

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l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

唐在年龄规定方面的这种变化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轻徭薄赋B.重男轻女C.尊老爱幼D.唯才是举15.据《清朝通典》记载:“我朝削除故明宗室禄田,令与民田一例起科(征税)。

其废藩田产号为更名地者,皆给于民,而薄其征敛。

”清朝的这一政策实际上是A.对明末农民“均田免粮”成果的否定B.对降清明朝藩王的优待C.加重对耕种明朝藩王土地农民的剥削D.承认耕种明朝藩王土地的农民拥有所有权16.晚清大臣陈炽指出:“中国官商情形隔膜,动以崇本抑末之说,视商人之盈亏成败,漠然不加喜戚于其心。

持此以与泰西各国通商,如下驷弩骀追踪骐骥,必使中国盈天下无一富商。

所有利权皆归彼族,上下交困,仰人鼻息以为生。

”这说明他A.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是国家根本B.对商人的传统认识有所变化C.同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D.反对外国商人在中国投资设厂17.《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其中每小题1分,共50分)1.西周以来继承制度规定: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而清朝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

这一变化表明A.分封制的瓦解 B.宗法制的影响削弱C.中央集权的强化 D.清朝彻底改变了王位世袭制2.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内外朝制3.《禹鼎》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

这反映了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4.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

下列对下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5.“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

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

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

……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

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政治基础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6.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信丰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卷三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所谓“王道”就是高高在上而君临一切的意思,“道”是儒家学说的仁义之道。

对“王道”理解正确的是A.孟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B.孟子主张“为政以德”C.孟子的仁政理想最终指向“王道”D.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2.传统中国以控制民生经济命脉和“利出一孔”的政策设计等实现利益整合,以体制化的科举选官和基层宗法治理实现组织整合、以“家国同构”“尊君”和“民本”相统一的儒家政治伦理实现文化整合,以存在严重结构性缺陷的法律实现薄弱的法制整合,以一以贯之的强力与暴力实现阶段性的强制整合。

这些整合A.维持了农业帝国的超稳定结构与秩序B.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完全控制C.促使了中国社会各社会阶层趋于固化D.推动了各地文化交流与语音文字统一13.会馆自永乐年间出现于京师之后,逐渐衍生出包括官绅试子会馆、工商性会馆以及移民会馆在内的多种形式,在整合流动性人口方面发挥了官府一直想有所为而无能为之的功能。

明清时期的会馆A.适应了明清时期土地租佃式经营盛行的需要B.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取代私营手工业主导地位C.是政府利用公权力禁止民间自我管理的体现D.体现官本位社会官方力量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力4.梭伦改革开启了这样一种观念:“基于同意的统治取代了基于强制的统治,矗立于尖端之上的金字塔,又被安放于它的地基。

”与此相关的是梭伦改革A.建立了公民大会B.实行陶片放逐法C.维护了贵族利益D.废除债务奴隶制5.古代学者依靠直观感受和哲学思辨对自然界提出种种猜测,近代以来的科学依靠实验来检测和发展科学理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推动B.新教伦理初步形成C.资本主义兴起D.人文主义开始出现6.1688━1783年期间,英国社会流动日益加剧。

贵族的衰落常常把他们的儿子推入工商业领域,这样,贵族后代变成了商人,出身贫寒的人通过学徒制上升为企业主,甚至成为绅士,英国社会上层和中间阶层中有些人逐渐向工资劳动者靠拢,农村家庭农场主的破产和消失更是不计其数,他们多数转化为工资劳动者,逐渐向无产阶级过渡。

这种社会结构A.利于英国开展工业革命B.否定了光荣革命的成果C.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7.美国制宪者们采取了权力分化的手段,使其不完全掌握在任何一方,从而避免了“多数人的暴政”。

制宪者们在宪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纵向和横向分权的措施,它们通过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纵向分权和联邦内部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横向分权来限制政府的权限,约束政府的行为。

这部宪法A.建立起邦联制B.制约权力、平衡利益C.实现人民主权D.符合卢梭的政治理念8.在近代机器生产和工业品大量输入的冲击下,江南农村部分传统手工业逐渐陷入困境,相关的市镇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或被迫转型。

……进入20世纪前期,亦即清末至203年代,随着近代工商业进一步向内地扩散,江南市镇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变革进一步展开,部分市镇开始由传统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转变。

这种变化说明A.江南经济区域分工加强B.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9.庚子之役的惨败,使清政府深刻认识到,洋务运动以来徒学“西艺之皮毛”,未学其“富强之始基”,以致强敌压境,无力抵御,因而企图通过改革政治,以求自强之路。

1901年1月,光绪帝通谕京内外,变通政治,以图自强。

清末“新政”A.完全否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是对甲午战争失败的直接反应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社会基础10.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在课程设置上,以中学课程设置为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理化、法制理财,共12门课,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

由此可知这场教育改革A.实现了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目的B.带有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特点C.近代自然科学教育不受重视D.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11.1920年,梁启超说:“欧洲为什么有社会主义?是由工业革命孕育出来……在没有工业的中国,想要把他们悉数搬来运用……最苦的是搔不着痒处……进步有等级,不能一蹴而就。

”梁启超A.质疑否定西方资本主义文明B.坚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道路C.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回归儒学传统,挽救人类文明12.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启动经济改革计划。

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制定的兵工整理计划,对全国的兵工厂提出了三个原则: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

这些措施A.为坚持抗战提供一定物质基础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推动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D.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恢复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5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

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在炎热的季节,几个小时就足以令牛奶变质。

因此,几百年中,被称为“白肉”的牛奶和奶酪是穷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有钱人对其敬而远之,经常食用乳制品甚至被认为是贫困的标志。

19世纪早期,工业化使职业妇女数目增加,母乳喂养的减少相应增大了人们对牛奶的需求,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乳制品行业的繁荣。

1871年,巴斯德灭菌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牛奶的安全程度,奶制品的消费更加旺盛。

19世纪末期,肉类消费需求量的提高间接地带动了乳业农场的发展。

火车的出现使得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

20世纪,冰箱的普及使得奶类的保存更便利。

第一次爆发使得牛奶制品的市场需求猛增,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问题;各国的农业产区纷纷响应号召,大量生产乳品罐头;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日益增长。

加之这一时期也正是营销学和广告宣传学出现的时候,三者的结合,将牛奶塑造成了一种“完美食物”。

1906年,美国通过第一部《食品和药品法》,包括牛奶在内的食品、药品有了统一的质量检验标准。

1943年又通过立法,专门拨款开展学生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

1954年,时任法国国民议会主席的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宣布:每个小学生每天将可以享受一杯加糖牛奶,好让他们“读书更用功,身体更结实、强壮、充满活力”。

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要求每所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必须包括牛奶。

1961年国际牛奶联合会(即IDF)将每年5月第三周的周二定为“国际牛奶日”。

——摘编自武锐、邸笑飞《被神化的牛奶》等(1)根据材料,指出牛奶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牛奶流行的主要科技成果,说明牛奶在哪些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换日益扩大,金属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大量出现。

但由于当时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诸侯国各自为政自行铸币,货币的地域性十分明显,各诸侯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及制造工艺水平悬殊,计算单位也差异甚大,币制极为混乱。

由于币制的极不统一严重阻碍了赋税征收、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

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

秦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锰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尽管秦行基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摘编自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1)根据材料,指出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

7(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币制改革的影响。

1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在1978年4月建立起共产主义政权之后,推行了一套仿效苏联的改革政策,违背了阿富汗社会文化传统,激起国内的普遍反抗。

阿富汗政府紧急请求苏联派兵帮助镇压,经反复考虑,苏联的基本态度是不直接出兵阿富汗。

但1979年阿富汗发生的反共产主义起义迫使苏联政府正式讨论出兵阿富汗的问题,克里姆林宫在犹豫中否定了出兵的设想,但阿明上台后的一系列离心倾向引起了苏联的忧虑,而阿明杀死塔拉基使形势恶化了,在克格勃和国防部的推动以及冷战思维的指导下,克里姆林宫领导人担心失去阿富汗,又要维护苏联的大国地位,最终走上了出兵道路。

苏军侵阿8年多,伤亡3.5万人,耗资多达400亿美元,背上了沉重包袱而狼狈不堪。

同时国际舆论强烈谴责苏联侵略行为。

1980年1月,联合国全体紧急特别会议通过要求苏军从阿撤军的协议。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苏联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后,终于作出撤军的决定。

——摘编自李琼《从犹豫到出兵:1978-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决策探析》等(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出兵阿富汗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最终撤军的原因16.材料李时珍,字东壁,蕲删人,好读医书。

医家《本草》,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

唐苏恭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又增一百二十种,至刘禹锡、唐慎微辈,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繁,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

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国,次以集解说其出产、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书成,将上之朝,时珍遽卒。

未几,神宗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

其子建元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摘编自张廷玉《明史·方技传》(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朝以前“医家《本草》”的发展状况以及李时珍的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时珍能够取得重大医学成果的原因。

三、论述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下表所示。

9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参考答案1.C【分析】【详解】材料介绍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可以看出王道思想是一种儒家的仁义思想的有一种体现,他的所有思想都是为了达到最终的王道,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孟子主张的使用一种开明的君主制;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说法与孟子的思想不符。

2.A【解析】材料叙述了中国古代整个社会的实际运作形式和体现出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