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S治疗方案参考

合集下载

TMS-神经元导融修复疗法

TMS-神经元导融修复疗法

TMS—神经元导融修复疗法长期以来,癫痫由于病因的复杂性、治疗的长期性及易复发性被视为不治之症,世界各国医学界人士为寻求彻底治愈癫痫之法,进行了长期、艰难的探索,却一直收效甚微。

2001年5月,在国际癫痫病理学研究委员会(Patholog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pilepsy)主持下,专门成立全球首个“癫痫病病理研究攻关小组”和“癫痫病理学实验资料库”,致力于癫痫疾病临床科研科学与防治。

由来自、美国、法国、中国、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的神经内科专家、癫痫临床治疗和研究领域60余位医学专家、研究人员组成了癫痫病攻关团队,从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组织细胞学、病因学、经络学、神经学、实验病理学、易感基因等学科对癫痫病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2005年,国际癫痫治疗最新技术——“TMS—神经元导融修复疗法”确立它独有的治疗理念和康复体系,也经近万例癫痫患者康复验证了其临床效果。

在世界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

2010年8月,该技术经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中国癫痫协会的论证,全面正式引进到我国,武警天津总队医院作为该项技术首批试点医院,该疗法强势突破了癫痫难治的屏障,完成了狙击癫痫的最致命一击,彻底终结了癫痫难诊断难治愈的千年困扰!“TMS—神经元导融修复疗法”,是人类医学史上又一大变革,是人类征服癫痫顽疾又一壮举,给广大癫痫患者的康复带去了“希望曙光”。

针对接受该项技术治愈患者跟踪回访、观察5年,临床应用癫痫患者逾万例,其显著疗效得以充分验证。

该疗法是全球首个全数字化治疗技术,是目前科技含量最高、涉及学科最多、应用技术最广、治疗效果最好的癫痫病治疗方法,避免了长期服药对肝、肾等器官造成的损伤和记忆力的下降,打破了以往单一性、局限性治疗癫痫的现状,改变了癫痫病发作持续性、反复性和长期性的历史。

该技术一经推向临床应用,其独特的机理和神奇的疗效迅速引起广大患者及神经科专家的极大反响,好评如潮,掀起一股猛烈的癫痫治疗“风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誉为“新世纪癫痫康复的现代武器”,“癫痫治疗技术中的【奇葩】”!2011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健康促进会和中国癫痫协会(EA C)的协调下,继加拿大、英国、新加坡之后,我国对于TMS—神经元导融修复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也得到了众多临床医师推崇,同样也得到广大癫痫患者的广泛赞誉。

TMS治疗方案设计参考

TMS治疗方案设计参考

TMS治疗处方参考一,怎样选择和确定治疗方案:1,明确诊断:详细体检,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CT/MRI)、生化检查、神经功能影像学检查(fMRI/PET),电生理检查,(MEP、EEG、EMG、SEP)等检查确定病变部位、性质、神经网络回路,了解病程病因病理。

2,明确TMS参数对于皮质可塑性调节机理,高频高强度刺激(>5Hz)和间歇性Theta 爆发刺激(iTBS)可兴奋大脑皮质,产生长时程增强(LTP)的可塑性变化,刺激部位脑血流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增加,刺激回路垂体神经内分泌相关激素增加,细胞内钙离子增加,磷酸激酶增加,DNA转录增加,多种蛋白合成增加,促进突触连接功能和神经网络形成。

低频低强度刺激和cTBS作用相反,可治疗皮质某些功能区亢进性疾病。

3,刺激参数主要为:强度、频率、刺激时间、间歇时间、重复次数(总的刺激时间和刺激脉冲个数),以上参数组成不同的刺激序列和刺激方案。

(见表1)其中的花样刺激模式是2005年以后新方法,刺激量小,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刺激方法。

值得临床治疗优先考虑。

4,根据检查、诊断结果,确定治疗的观察指标、量表,比较疗效。

一般年轻、病程短、病情轻、没有明显的器质性改变,治疗时间、治疗次数可缩短。

而年老、病重、遗传性、器质性、药物难治性、慢性疾病可增加刺激量和治疗时间。

每次治疗不超过30分钟,避免治疗适应和效果饱和。

疗程太短则疗效不能巩固。

5,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带耳塞,预防听觉受累,如出现头痛、恶心等副作用,可减少刺激量和治疗时间。

万一诱发癫痫,马上停止治疗,保护病人不要受伤,一般不用抗癫痫药物,可自行恢复。

目前没有诱发多次癫痫的报道。

二,常见疾病治疗处方参考:1,抑郁症:低频刺激右侧额叶背外侧(LDPFC),高频刺激左LDPFC。

(图1)2,狂躁症、焦虑症、强迫症:高频刺激右侧LDPFC,双侧运动皮质。

3,精分症:改善阴性症状,高频刺激左LDPFC或圆线圈刺激前额中部4,精分症:治疗幻听、耳鸣,低频刺激左颞顶叶5,孤独症(自闭症):低频刺激左LDPFC,高频刺激前额叶中部6,老年性痴呆:高频刺激双侧LDPFC7,帕金森病:高频刺激左LDPFC,低频刺激患侧运动皮质(M1),高频刺激健侧M1区8,肌张力异常、不自主抽动:低频刺激患侧皮质运动区。

TMS临床参数

TMS临床参数

rTMS简单原理及常规治疗方法参考线圈刺激人体局部,产生感应电流作用于神经胶质细胞,重塑大脑皮质局部或整体神经网络功能的良好工具,TMS可以影响脑代谢和神经电活动,改变皮质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改善神经生化递质异常,局部脑区异常,功能连接异常等病症。

精神分裂症(阳性幻听)部位:前额(DLPEC);运动阀值:测强度:运动阀值*(1-1.2)频率:1HZ ;刺激时间:10S;等待时间:5S序列数:80次阴性:(失眠)部位:前额(DLPEC);运动阀值:测;强度:阀值*(1-1.2)频率:10HZ;刺激时间:4S;等待时间:56S刺激次数:20次抑郁症:部位:左前额叶背外侧;运动阈值:测;强度阀值*(1-1.2)频率: 10 HZ; 刺激时间:4S; 等待时间:56S 总时间:20分钟800个脉冲一周五次,,连续3-6周,总共做15-30次。

运动阀值靶点:两耳尖顶中点,旁开四公分为刺激靶点,线圈与头部中线成45度角人站到被试后边。

MEP操作方法:记录点近端(—);参考远端(+)增益:1mV ; 刺激量:60-80mA; 治疗强度:阀值的0.5-0.9倍时间基值:50ms语言功能区定位参数:频率:20HZ ;刺激时间:2s; 等待时间:15s ; 总时间:40个串刺激强度:阈值的50/60/70/80%癫痫治疗常见参数和部位:频率:0.3HZ/0.5HZ/0.9HZ ;500个串;阈值的100% ;连续5天治疗四周部位:顶区皮层、癫痫灶附近治疗方法参考:治疗疗程:3-6周,每周5次;治疗频率5-20HZ;持续时间:2-10秒;治疗强度:阈值*(1-1.2)倍;20-75个刺激train;时间间隔:20-30s;单次时间:20-60分钟。

记录经颅磁刺激治疗

记录经颅磁刺激治疗

记录经颅磁刺激治疗记录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及其效果1. 引言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经颅磁刺激通过产生磁场刺激大脑皮层,可以改变神经元的活动,进而影响神经网络的功能。

本文将对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详细记录。

2. 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领域2.1 抑郁障碍经颅磁刺激治疗已被证实在抑郁障碍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刺激前额叶皮层,能够调节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研究发现,经颅磁刺激治疗与抗抑郁药物相比,具有快速起效和副作用少的优势。

2.2 精神分裂症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它通过刺激顶叶或颞叶皮层,可以减少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与药物治疗相比,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负性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2.3 脑卒中康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重组,增强受损脑区的功能。

通过刺激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突触的改建,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语言和认知功能。

3. 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疗效3.1 抑郁障碍的治疗效果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抑郁障碍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一项meta分析研究发现,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达到48.2%的缓解率和38.8%的缓解持续率。

经颅磁刺激治疗还显示出对抑郁障碍的持久疗效,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3.2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在阳性症状、负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方面均有改善。

该治疗还与较少的药物副作用相关。

3.3 脑卒中康复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康复。

一项系统回顾研究发现,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

TMS治疗方案参考

TMS治疗方案参考

TMS治疗处方参考一,怎样选择和确定治疗方案:1,明确诊断:详细体检,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CT/MRI)、生化检查、神经功能影像学检查(fMRI/PET),电生理检查,(MEP、EEG、EMG、SEP)等检查确定病变部位、性质、神经网络回路,了解病程病因病理。

2,明确TMS参数对于皮质可塑性调节机理,高频高强度刺激(>5Hz)和间歇性Theta 爆发刺激(iTBS)可兴奋大脑皮质,产生长时程增强(LTP)的可塑性变化,刺激部位脑血流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增加,刺激回路垂体神经内分泌相关激素增加,细胞内钙离子增加,磷酸激酶增加,DNA转录增加,多种蛋白合成增加,促进突触连接功能和神经网络形成。

低频低强度刺激和cTBS作用相反,可治疗皮质某些功能区亢进性疾病。

3,刺激参数主要为:强度、频率、刺激时间、间歇时间、重复次数(总的刺激时间和刺激脉冲个数),以上参数组成不同的刺激序列和刺激方案。

(见表1)其中的花样刺激模式是2005年以后新方法,刺激量小,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刺激方法。

值得临床治疗优先考虑。

4,根据检查、诊断结果,确定治疗的观察指标、量表,比较疗效。

一般年轻、病程短、病情轻、没有明显的器质性改变,治疗时间、治疗次数可缩短。

而年老、病重、遗传性、器质性、药物难治性、慢性疾病可增加刺激量和治疗时间。

每次治疗不超过30分钟,避免治疗适应和效果饱和。

疗程太短则疗效不能巩固。

5,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带耳塞,预防听觉受累,如出现头痛、恶心等副作用,可减少刺激量和治疗时间。

万一诱发癫痫,马上停止治疗,保护病人不要受伤,一般不用抗癫痫药物,可自行恢复。

目前没有诱发多次癫痫的报道。

二,常见疾病治疗处方参考:1,抑郁症:低频刺激右侧额叶背外侧(LDPFC),高频刺激左LDPFC。

(图1)2,狂躁症、焦虑症、强迫症:高频刺激右侧LDPFC,双侧运动皮质。

3,精分症:改善阴性症状,高频刺激左LDPFC或圆线圈刺激前额中部4,精分症:治疗幻听、耳鸣,低频刺激左颞顶叶5,孤独症(自闭症):低频刺激左LDPFC,高频刺激前额叶中部6,老年性痴呆:高频刺激双侧LDPFC7,帕金森病:高频刺激左LDPFC,低频刺激患侧运动皮质(M1),高频刺激健侧M1 8,肌张力异常、不自主抽动:低频刺激患侧皮质运动区。

TMS治疗方案范文

TMS治疗方案范文

TMS治疗方案范文TMS(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节疗法,通过刺激大脑特定区域来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TMS 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设计的,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TMS治疗方案。

首先,在进行TMS治疗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理评估、身体状况评估和神经系统评估等。

评估结果将为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基础。

接下来,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确定刺激脑部特定区域的位置。

常见的刺激区域包括左前额叶皮质(DLPFC)、左侧颞顶交界区(lTPJ)和右侧脑背侧前额叶皮质(rDLPFC)等。

然后,医生会设定刺激参数,包括刺激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目标,不同的刺激参数可能会被选择。

一般情况下,刺激强度为100%的个体协定百分比(MT)以下,频率为10Hz,持续时间为20分钟。

在开始治疗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治疗说明,告知治疗的作用、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并取得患者的同意。

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坐在一个舒适的座椅上,将一个细长的线圈放在头皮上,与TMS设备相连接。

治疗时,设备会发出电磁脉冲,通过线圈传输到特定脑区,刺激神经元的活动。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持续监测患者的症状和身体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患者通常可以在治疗后立即离开,没有需要恢复期的副作用。

总的来说,TMS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药物干预的神经调节疗法,适用于各种精神疾病的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刺激特定区域的神经元活动来调节大脑功能。

尽管TMS治疗较为安全,但在进行治疗之前仍需进行全面评估,并告知患者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将持续监测患者的症状和身体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TMS

TMS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
• 高频(>5Hz)刺激左侧DLPFC——缓解情绪低落, 精神动力缺乏 • 低频(≤5Hz)刺激右侧DLPFC——缓解紧张、担 心、烦躁、入睡困难 • 评估:HAMA,HAMD • 事件相关电位:MMN,N100,N200,P3a,P3b等
精神分裂症的rMTS治疗
• 阴性症状——前额皮质活动度减低
• 阳性症状(顽固性幻听)——左右侧颞回区和 左侧颞顶区活动增强
其他应用
• 儿童孤独症——双侧背外侧前额叶
• 癫痫——EEG定位病灶 • 脑外伤后认知功能 • 帕金森氏症
睡 眠
• 非快眼动(NREM)睡眠和快眼动(REM)睡眠 • NREM睡眠分为阶段一(S1)、阶段二(S2)、 阶段三(S3)、阶段四(S4) • 各阶段大致比例:S1:5%、S2:50%、S3和S4各 10%、REM睡眠:25-30% • NREM睡眠——生长发育;REM——学习、记忆、 情绪调节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MTS)
• 以固定频率和强度连续作用某一脑部区域的 TMS • 重要参数:刺激频率(低频:1Hz;高频:520Hz)及强度(80%-120%MT) • 应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焦虑 障碍,孤独症,强迫症,帕金森氏症,癫痫等
焦虑障碍的rMTS治疗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前额叶皮质活跃
妇产科的心理问题
• 好发时期:青春期、生育期、围绝经期及绝经 后 • 常见疾病:绝经问题、妇科肿瘤及妇产科手术 后、生育问题、月经问题 • 心理因素:产后心理“退化”现象、不孕的心 理问题、pocs,经前期综合征
心脏疾病与心理疾病
• • • • 心理问题是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心脏疾病经常导致心理疾病 心脏疾病与心理疾病有很多共同表现 诊疗过程与纠纷问题

经颅磁刺激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经颅磁刺激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经颅磁刺激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近年来,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然而,随着对该技术的进一步深入探索,也暴露出了一些技术挑战,如定位精度、深度刺激、可重复性等方面存在一定难题。

针对这些挑战,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经颅磁刺激技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首先,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定位精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人体头骨和脑组织的复杂结构,精确定位目标区域成为一项技术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利用结构磁共振成像(Structur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sMRI)等影像学技术,将个体解剖结构与标准脑图像进行配准,实现特定区域的精确定位。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时三维定位系统等方法,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提高刺激的效果。

其次,经颅磁刺激技术的深度刺激问题也是一项困扰科研人员的挑战。

由于磁场的传导受限性,目前的经颅磁刺激技术主要用于刺激脑表浅区域,而对于深层脑区的刺激效果相对较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通道刺激的方法,通过在不同位置同时施加刺激,以增加刺激能量的传递深度。

同时,一些新型刺激线圈的设计,如“深部磁刺激线圈”(Deep TMS Coil)等,也被用于提高深层脑区的刺激效果。

另外,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可重复性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个体差异以及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同样的刺激参数在不同个体或不同时间的效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提高技术的可重复性,研究人员探索了不同的刺激参数调节策略,并对个体的生理特征进行个性化分析,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刺激。

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动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还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一种基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的实时反馈控制系统被提出,通过监测脑电信号的变化,使刺激参数能够根据个体的脑活动实时调节,提高技术的效果和适应性。

TMS经颅磁刺激技术

TMS经颅磁刺激技术

TMS经颅磁刺激技术是MOGT六大核心技术之一,全称“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简称TMS),是一种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疗法,是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焦虑、抑郁、失眠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

TMS技术在临床上对儿童认知、言语功能,改善情绪和抑郁、失眠、自闭症、儿童癫痫、肌无力、脑卒中、多发性抽搐、脑性瘫痪等儿科顽疾,疗效获得普遍认可,获得全世界大多数国家药监局和卫生部门的许可,其中包括要求最为严格的美国联邦药监局(FDA)、欧洲CE认证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有效性和安全性都非常确切。

【摘自发育行为网】TMS经颅磁刺激技术档案:【治疗类别】小儿精神类疾病【主治病种】睡眠障碍、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多动症、抽动症等【治疗对象】 3-18岁儿童、青少年【治疗目标】促进健康的神经递质的分泌,替代药物,实现放松、愉悦情绪。

【诊疗范围】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婴幼儿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免疫性疾病,如睡眠障碍、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多动症、抽动障碍等语言发育迟缓等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技术原理TMS共有三种主要的刺激模式:单脉冲TMS(sTMS)、双脉冲TMS(pTMS)和重复性TMS(rTMS)。

每种刺激模式分别与不同的生理基础及脑内机制相关。

新一代立体定位式TMS 整合fMRI结果,极大地提高TMS刺激部位的准确性,精确控制刺激大脑的深度而准确调节刺激强度。

重复经颅刺激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它的刺激频率而分别达到兴奋或抑制局部大脑皮质功能的目的。

高频率、高强度rTMS,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总和,导致刺激部位神经异常兴奋;低频刺激的作用则相反,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衡来治疗小儿神经性疾病。

TMS的治疗原理实质上是通过颞部向颅骨传递特殊专利波形,直接刺激主管心理及情绪活动的大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系统,促使其分泌释放能够调节个体情绪与认知的各种神经介质,增加5-羟色胺、内啡肽、褪黑素的释放,增强γ-氨基丁酸的浓度。

经颅磁刺激(TMS)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

经颅磁刺激(TMS)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

经颅磁刺激(TMS)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经颅磁刺激(TMS)基本原理经颅磁刺激(TMS)就是利用时变磁场在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流,进而改变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来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

以固定频率和强度连续作用某一脑区的经颅磁刺激,称之为rTMS。

磁刺激与失眠相关的基础研究1. 增加诱导入睡和睡眠深度有研究者将自行研制的模拟脑电的低频脉冲磁场发生装置耦合入猫的脑内诱导其入眠,结果表明:这种诱导磁刺激有显著的促进入眠作用。

新近的研究表明:rTMS能够增加健康人睡眠慢波的波幅,从而增加睡眠深度,有助于机体恢复,同时对增加记忆有所帮助。

说明磁刺激作用于人类和实验动物皆可促进入眠,且机制可能相似。

2. 磁刺激影响免疫系统有研究报告睡眠和人类免疫系统之间关系密切。

在不引起发热和神经内分泌明显改变的前提下小剂量注射内毒素诱导产生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可以增加飞快眼睡眠(REM)质量;如果剂量至引起发热和明显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则会严重影响睡眠的连续性。

说明细胞因子有可能在急性免疫反应和生理状态下均参与了睡眠的调节。

而研究表明磁场可以促进荷瘤小鼠IL-1、IL-2的产生,抑制IL-8产生及肿瘤细胞的增殖。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系统产生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物质,磁场通过促进或抑制它产生发挥调节免疫细胞活性的作用。

3. 磁刺激影响褪黑素的分泌褪黑激素(MT)可广泛调节神经系统钙离子活动、神经元兴奋性和神经递质的代谢,同时对维持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MT参与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因其起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已应用于临床。

尽管不推荐作为催眠药物来使用,但可以应用于改善时差症状和催眠时相延迟综合征(DSPS)。

研究发现磁场暴露亦能影响人体PG的MT合成和分泌,同时调节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和乙酰胆碱(ACh)的浓度,对机体正常睡眠觉醒周期和生理功能具有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TMS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机理之一就是通过磁刺激调节MT的合成和分泌,从而调节人体生物钟的功能。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和失语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那么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如何呢?一、丁苯酞注射液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丁苯酞,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减轻脑组织水肿等作用。

丁苯酞注射液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栓塞等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在临床应用中,丁苯酞注射液还可以减轻脑梗塞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TMSTMS即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节技术,通过产生磁场来刺激大脑皮层神经元,从而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

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受损脑区的神经元活性,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言语能力。

三、临床效果近期有研究对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纳入了100例急性脑梗死后出现运动性失语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

其中一组采用了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另一组采用了常规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组的患者运动功能和言语能力明显改善,康复速度较快,治疗效果显著。

而常规治疗组的患者康复速度较慢,一些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进一步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组的患者在脑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四、临床意义丁苯酞注射液联合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该治疗方法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尚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来验证治疗效果,以及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估。

也需要加强对该治疗方法的疗效机制的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

tms康复医学科评定

tms康复医学科评定

tms康复医学科评定
TMS康复医学科评定
TMS(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康复医学科评定是一种通过磁刺激大脑皮层来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该评定方法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就TMS康复医学科评定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介绍。

TMS康复医学科评定的原理是利用外部磁场对大脑皮层进行非侵入性刺激,从而调节神经元的活动,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通过定位、频率和强度的调节,可以有针对性地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帕金森病、脑卒中后遗症等。

TMS康复医学科评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单脉冲TMS、重复脉冲TMS 和连续脉冲TMS。

单脉冲TMS可以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提供重要信息,重复脉冲TMS可以持续刺激大脑皮层,促进神经元再生和突触连接,连续脉冲TMS则可用于长期康复治疗。

TMS康复医学科评定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研究表明,TMS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恢复。

此外,TMS还可以用于治疗癫痫、焦虑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

TMS康复医学科评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完善,
相信TMS康复医学科评定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最新TMS+行为干预治疗PTSD

最新TMS+行为干预治疗PTSD

最新TMS+行为干预治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由战争、恐怖袭击、暴力犯罪、事故和自然灾害等创伤经历引起的与焦虑相关的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包括4个明显的簇:1)以噩梦、闪回或侵入性记忆的形式对创伤事件的侵入性再体验;2)避免与创伤相关的刺激;3)消极认知与情绪;4)过度兴奋的症状,如夸张的惊吓反应、愤怒爆发、睡眠紊乱和持续的警报反应准备。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既普遍又使人衰弱。

虽然深度经颅磁刺激(dTMS) 治疗PTSD已显示初步疗效,暴露疗法仍然是最有效的,尽管有限。

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与消退学习有关,提示同时进行mPF C刺激可能会增强暴露疗法。

经颅磁刺激已被批准并作为一种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和强迫症的独立方法用于治疗,但最近的研究表明,经颅磁刺激与行为疗法协同使用可增强其疗效,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Moshe Isserles等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使用dTMS联合一个简短的暴露程序对PTS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

125例门诊患者在暴露创伤后,随机分为两组。

12个疗程在4周内进行,主要终点改变在5周临床医生管理的PTSD量表的DSM-5评分。

该临床研究不包括生物标志物。

在第5周,两组患者的PTSD量表(DSM-5)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d TMS组的改善(16.32)小于假dTMS组(20.52;p=0.027)。

9周时,两组患者的PTSD量表DSM-5评分均有持续改善,但dTMS评分(19.0)与假dT MS评分(24.4;p=0.024)。

临床医生对深经颅磁刺激(dTMS)和假治疗组进行了DSM-5 PTSD 量表(CAPS-5)评分。

在这项首次针对PTSD患者的多中心对照dTMS研究中,观察到了两种明显的效果。

首先,在两组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迅速和显著改善,并在治疗后4周持续有效。

第二,与研究假设相反,接受重复超短暴露结合假刺激的组比接受同样暴露并接受主动dTMS治疗的组改善更明显。

非入侵性脑部刺激技术--经颅磁刺激TMS

非入侵性脑部刺激技术--经颅磁刺激TMS

刺激强度
特点:刺激面积大,适用于初 学者和神经检测
特点:聚焦性好,刺激面积小, 操作要求高,适用于定位比较 严格的功能区刺激。
TMS治疗原理及作用
生理作用 生化作用 治疗作用
生理作用
产生运动 诱发电位
调节皮层 兴奋性
影响 皮层活动
目前研究最为成熟的 生理效应。比较重要的
应用是进行中枢神经传导速 度的测量,另一个是评价运 动皮层兴奋性,通过测量 TMS运动阈值,衡量运动 皮层的兴奋程度。
刺激线圈与刺激部位可视 化,精准刺激到功能区。
TMS参数意义
刺激频率
➢ 高频增强神经细胞代谢 ➢ 低频抑制神经细胞代谢
刺激部位
➢ 基于大脑皮层体表定位法 ➢ 辅助定位刺激系统,如导航刺激系
统,结合MRI或CT图像
刺激强度
➢ 机器输出强度和施加刺激强度 ➢ 线圈尺寸(直径)越小,强度越高 ➢ 治疗强度参考运动阈值(MT)
痫发作者; ➢ 睡眠剥夺、时差未恢复、醉酒、过度疲劳者; ➢ 怀孕; ➢ 严重心、肺、肾功能衰竭者; ➢ 婴幼儿; ➢ 恶性肿瘤者。
TMS的临床应用
精神心理 科
康复医学 科
神经外科
神经内科 儿科
物质成瘾
精神、心理科
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幻听、失眠……
神经内科
帕金森、神经性耳鸣、神经性疼痛、癫痫……
21世纪脑科学研究四大核心技术
fMRI
功能性磁共振
TMS
经颅磁刺激
➢ 无痛
➢ 无损伤 PET 正电子发射成像 ➢ 操作简便
➢ 安全可靠
MEG 脑磁图
单脉冲sTMS:多用于常
规生理检查,诱发电位上。
刺激 模式
双脉冲成对刺激pTMS:

tms康复医学科评定

tms康复医学科评定

TMS康复医学科评定介绍TMS(经颅磁刺激)康复医学科评定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的方法。

它利用磁场通过头皮刺激大脑区域,从而改变神经元活动。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包括康复训练和痛觉管理等。

康复医学科评定的目的TMS康复医学科评定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并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通过刺激特定脑区,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反应和感觉反应等。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康复潜力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功能障碍。

康复医学科评定的步骤TMS康复医学科评定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术前准备在进行TMS康复医学科评定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康复目标。

医生还需要评估患者的适应症和安全性。

有些患者可能有禁忌症,如心脏起搏器或金属植入物。

2. 头皮标记在评定之前,医生需要确保正确标记患者的头皮上的特定脑区。

这可以通过放置特定的标记物(如小金属片)在头皮上完成。

标记物的选择根据所需刺激的脑区而定。

3. 磁刺激评定在进行磁刺激评定之前,医生通常会给患者戴上耳塞,以减轻刺激对听觉系统的干扰。

然后,医生会将TMS设备放置在患者头部上方的特定位置,以刺激目标脑区。

刺激一般以单脉冲或连续刺激的形式进行,医生会记录患者的反应,如肌肉收缩、知觉感觉等。

4. 数据分析和解读医生会对评估期间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这包括评估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等。

医生会将这些数据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并根据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医学科评定的应用TMS康复医学科评定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的治疗中。

1. 中风康复中风后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TMS康复医学科评定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受损脑区的功能,并指导康复训练。

通过刺激健康脑区,TMS可以促进大脑的重新组织和恢复功能。

2. 运动障碍康复TMS康复医学科评定在运动障碍康复中也有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MS治疗处方参考一,怎样选择和确定治疗方案:1,明确诊断:详细体检,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CT/MRI)、生化检查、神经功能影像学检查(fMRI/PET),电生理检查,(MEP、EEG、EMG、SEP)等检查确定病变部位、性质、神经网络回路,了解病程病因病理。

2,明确TMS参数对于皮质可塑性调节机理,高频高强度刺激(>5Hz)和间歇性Theta 爆发刺激(iTBS)可兴奋大脑皮质,产生长时程增强(LTP)的可塑性变化,刺激部位脑血流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增加,刺激回路垂体神经内分泌相关激素增加,细胞内钙离子增加,磷酸激酶增加,DNA转录增加,多种蛋白合成增加,促进突触连接功能和神经网络形成。

低频低强度刺激和cTBS作用相反,可治疗皮质某些功能区亢进性疾病。

3,刺激参数主要为:强度、频率、刺激时间、间歇时间、重复次数(总的刺激时间和刺激脉冲个数),以上参数组成不同的刺激序列和刺激方案。

(见表1)其中的花样刺激模式是2005年以后新方法,刺激量小,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刺激方法。

值得临床治疗优先考虑。

4,根据检查、诊断结果,确定治疗的观察指标、量表,比较疗效。

一般年轻、病程短、病情轻、没有明显的器质性改变,治疗时间、治疗次数可缩短。

而年老、病重、遗传性、器质性、药物难治性、慢性疾病可增加刺激量和治疗时间。

每次治疗不超过30分钟,避免治疗适应和效果饱和。

疗程太短则疗效不能巩固。

5,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带耳塞,预防听觉受累,如出现头痛、恶心等副作用,可减少刺激量和治疗时间。

万一诱发癫痫,马上停止治疗,保护病人不要受伤,一般不用抗癫痫药物,可自行恢复。

目前没有诱发多次癫痫的报道。

二,常见疾病治疗处方参考:1,抑郁症:低频刺激右侧额叶背外侧(LDPFC),高频刺激左LDPFC。

(图1)2,狂躁症、焦虑症、强迫症:高频刺激右侧LDPFC,双侧运动皮质。

3,精分症:改善阴性症状,高频刺激左LDPFC或圆线圈刺激前额中部4,精分症:治疗幻听、耳鸣,低频刺激左颞顶叶5,孤独症(自闭症):低频刺激左LDPFC,高频刺激前额叶中部6,老年性痴呆:高频刺激双侧LDPFC7,帕金森病:高频刺激左LDPFC,低频刺激患侧运动皮质(M1),高频刺激健侧M1区8,肌张力异常、不自主抽动:低频刺激患侧皮质运动区。

9,癫痫:低频刺激病灶区或M1区。

10,偏头痛:低频刺激枕叶视觉皮质区或高频刺激左LDPFC11,顽固性神经性慢性疼痛、纤维肌痛、内脏痛:高频刺激单侧(左)M1区,低频刺激外周患侧神经根、高频刺激左LDPFC,低频刺激右LDPFC12,中风,缺血性脑梗塞、偏瘫:高频刺激患侧病灶附近,低频刺激健侧M1区,外周功能性磁刺激。

刺激外周神经带动瘫痪肌收缩。

13,中风引起的偏侧视觉忽略:低频刺激健侧枕叶视觉皮质。

14,中风引起的失语症:低频1Hz刺激右侧布洛卡对应区。

15,中风引起的吞咽障碍:低频刺激健侧Cz前2-4cm外侧4-6cm下颌舌骨运动区16,脊髓损伤:高频刺激脊髓损伤相关皮质运动区和受损下端神经根。

17,脊髓损伤并发症,胃肠功能障碍、便秘:高频T9、l3相继刺激,促进肠蠕动。

18,脊髓损伤并发症,排尿障碍:高频刺激骶部神经根。

19,脊髓损伤并发症,呼吸困难:高频刺激C6-C7增加吸气,T9-T10增加呼气。

20,脊髓损伤并发症,肌痉挛、萎缩、预防深部静脉血栓,高频刺激周围神经。

21,睡眠障碍:低频刺激顶叶Cz后1cm,或右侧LDPFC,高频刺激左LDPFC。

22,成瘾性疾病:可卡因、酒精:高频刺激右LDPFC。

香烟、尼古丁:高频刺激左LDPFC。

三.详细处方:1,抑郁症: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RMT 频率Hz串时间s串间歇s脉冲总数(个)治疗时间m(分钟)次/周疗程周1常规左额叶背外侧 56-8 2常规右额叶背外侧 5-102-51000-2000 20-3056-8花样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AMT丛内频率丛内脉冲丛间频率串时间S(秒)串间歇s(秒)脉冲总数治疗时间m(分)次/周疗程周3cTBS右额叶背外侧50Hz 35Hz 2060600-9002-3 54-6 4iTBS左额叶背外侧50Hz 35Hz 28 600-9003-554-6参考:如下单侧低频刺激右侧额叶背外侧和TBS可作为一线方案。

根据病情、病人耐受性、副作用、治疗效果调节参数2,狂躁症、焦虑症,强迫症::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RMT 频率Hz串时间s串间歇s脉冲总数(个)治疗时间m(分钟)次/周疗程周1常规右额叶背外侧201-430-56800-2000 20-3054-6花样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AMT丛内频率丛内脉冲丛间频率串时间S(秒)串间歇s(秒)脉冲总数治疗时间m(分)次/周疗程周2iTBS右额叶背外侧50Hz 35Hz 28 600-9003-552-4 3,精分症:改善阴性症状皮质抑制SP减小,运动阈值MT减小,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频率串时间串间歇脉冲总数治疗时间次/周疗程RMT Hz s s(个)m(分钟)周1常规左额叶背外侧10-201-48-301000-200020-30 54-6 2常规额叶中线F3F410-201-410-56 1000-200020-30 54-6圆形线圈花样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AMT丛内频率丛内脉冲丛间频率串时间S(秒)串间歇s(秒)脉冲总数治疗时间m(分)次/周疗程周3iTBS左额叶背外侧50Hz 35Hz 28 600-9003-554-6 4,精分症:治疗幻听耳鸣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RMT 频率Hz串时间s串间歇s脉冲总数(个)治疗时间m(分钟)次/周疗程周1常规左颞顶叶TP3 51-4花样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AMT丛内频率丛内脉冲丛间频率串时间S(秒)串间歇s(秒)脉冲总数治疗时间s(秒)次/周疗程周2cTBS左颞顶叶TP350Hz 35Hz 2060600100 51-2发病机理之一:可能是NMDA受体调节异常,神经网络连接异常,神经网络监视异常引起5,孤独症(自闭症):孤独症3岁前出现症状,基本临床特征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普遍性发育障碍。

发现皮质功能柱细胞多,体积小。

可能是抑制性GABA能神经元过多,记忆、计算等某些局部网络发达,而远程多网络联系不足。

人的大脑是一个动态结构,可刺激大脑皮质抑制GABA神经元,可用圆形线圈,选择低频或cTBS,选择额叶、顶叶皮质。

减少多动症、减少发脾气和感觉超负荷、减少重复行为,改善大脑不同区域的同步工作,使患者容易坐卧、听话服从。

高频刺激额叶内侧区,能改善社交困难。

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RMT 频率Hz串时间s串间歇s脉冲总数(个)治疗时间m(分钟)次/周疗程周1常规左额叶背外侧1101-31000-200020-30 56-8 2常规双额叶中间10 1-530-551000-2000 20-3056-8花样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AMT丛内频率丛内脉冲丛间频率串时间S(秒)串间歇s(秒)脉冲总数治疗时间m(分)次/周疗程周3cTBS左额叶背外侧50Hz 35Hz 2050600-9001-2 54-6 4iTBS双额叶中间50Hz 35Hz 28 600-9003-554-6 6,老年痴呆:刺激双侧前额背外侧都可以提高图片命名能力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RMT 频率Hz串时间s串间歇s脉冲总数(个)治疗时间m(分钟)次/周疗程周1常规左额叶背外侧10-208-501000-200020-30 56-8 2常规右额叶背外侧10-208-501000-2000 20-3056-8花样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AMT丛内频率丛内脉冲丛间频率串时间S(秒)串间歇s(秒)脉冲总数治疗时间m(分)次/周疗程周3iTBS左或右额叶背外侧50Hz 35Hz 28 600-9003-554-6 7,帕金森病: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RMT 频率Hz串时间s串间歇s脉冲总数(个)治疗时间m(分钟)次/周疗程周1常规健侧脑M1区 56-8 2常规患侧脑M1区 5-102-51000-2000 20-3056-8 3常规左侧额叶背外侧201-310-50 1000-200020-3054-6花样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AMT丛内频率丛内脉冲丛间频率串时间S(秒)串间歇S(秒)脉冲总数治疗时间s(秒)次/周疗程周4iTBS左额叶背外侧50Hz 35Hz 28 60019054-6 8,肌张力异常(dystonia)及抽动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RMT 频率Hz串时间s串间歇s脉冲总数(个)治疗时间m(分钟)次/周疗程周1常规患侧脑M1区 5-102-51000-2000 20-3056-8 9,癫痫: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RMT 频率Hz串时间s串间歇s脉冲总数(个)治疗时间m(分钟)次/周疗程周1常规颞叶病灶处 56-8 2常规病灶侧M1区 5-102-31000-2000 20-3056-8花样刺激部位刺激量丛内丛内丛间串时间串间歇脉冲治疗时间次/周疗程模式AMT频率脉冲频率S(秒)s(秒)总数m(分)周3cTBS颞叶病灶处50Hz 35Hz 2050600-9002-3 54-6 4cTBS病灶侧M1区50Hz 35Hz 2050 600-9002-354-6 10,偏头痛: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RMT 频率Hz串时间s串间歇s脉冲总数(个)治疗时间m(分钟)次/周疗程周1常规左额叶背外侧 56-8 2常规视觉皮质区 5-102-5800-1000 20-3056-8花样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AMT丛内频率丛内脉冲丛间频率串时间S(秒)串间歇s(秒)脉冲总数治疗时间s(秒)次/周疗程周3iTBS左额叶背外侧50Hz 35Hz 28 60019054-611,治疗顽固性神经性慢性疼痛、纤维肌痛、内脏痛: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RMT 频率Hz串时间s串间歇s脉冲总数(个)治疗时间m(分钟)次/周疗程周1常规单侧(左)M1运动皮质10-2010-581000-200020-30 56-8 2常规疼痛部位对应的神经根 5-102-51000-2000 20-3056-8 3常规左额叶背外侧2010-581000-200020-30 56-8 4常规右额叶背外侧 1 5-102-51000-2000 20-3056-812,中风:(缺血性脑梗塞、偏瘫)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RMT 频率Hz串时间s串间歇s脉冲总数(个)治疗时间m(分钟)次/周疗程周1常规患侧中央前回M1区 56-8 2常规健侧中央前回M1区 8-102-51000-2000 20-3056-8花样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AMT丛内频率丛内脉冲丛间频率串时间S(秒)串间歇s(秒)脉冲总数治疗时间s(秒)次/周疗程周3cTBS健侧脑M1区50Hz 35Hz 40060040 54-64iTBS患侧脑M1区50Hz 35Hz 28 60019054-65,另外可在外周刺激患侧肢体的神经根,颈丛,腰丛,或绕神经、胫神经等,频率20-50Hz,秒3-10秒13,中风后视觉忽视: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频率串时间串间歇脉冲总数治疗时间次/周疗程RMT Hz s s(个)m(分钟)周1常规健侧枕叶视皮质 56-8花样模式刺激部位刺激量AMT丛内频率丛内脉冲丛间频率串时间S(秒)串间歇s(秒)脉冲总数治疗时间s(秒)次/周疗程周2cTBS健侧枕叶视皮质50Hz 35Hz 40060040 54-614,脊髓损伤(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减少受损脊髓神经死亡,促进损伤部位神经轴索再生,促进芽枝和突触生长和功能重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