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课件:让硬币浮起来 PPT课件
《让硬币浮起来》PPT课件大班科学
实验目的
了解硬币的材质和特性
掌握浮力原理
学会使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探究硬币是否能浮起来
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材料
硬币
记录表
水
容器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材料
观察硬币在水中的状态
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与结论
硬币浮起来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硬币之所以能浮起来是因为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实验步骤:再次放入水中
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硬币浮沉的原因
实验步骤:准备材料、进行实验、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硬币在水中漂浮,在盐水中下沉
分析原因:水的密度小于硬币的密度,盐水的密度大于硬币的密度
结论:通过实验,幼儿可以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硬币在水中会浮起来,这是因为水对硬币产生了浮力作用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硬币
硬币的材质:金属,具有重量和稳定性
硬币的形状:圆形,具有较好的浮力
硬币的大小:直径约为2cm,厚度约为1cm
硬币的图案:不同面额的硬币具有不同的图案和文字
水盆或水桶
用途:用于盛放水,进行硬币浮起来的实验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实验的意义与价值
拓展与延伸
了解浮力的概念
浮力应用:船只、气球等水上交通工具
浮力影响因素:物体形状、密度和液体密度
浮力产生原因:液体压强和重力作用
浮力定义: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
探究硬币在水中的浮沉现象
硬币的材质和重量
结论分析和讨论
水的密度和浮力
《让硬币浮起来》课件大班科学
《让硬币浮起来》课件大班科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力的世界》第三节《浮力小实验》。
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介绍,让硬币浮起来的实验操作,以及相关物理原理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并了解其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及让硬币浮起来的实验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让硬币浮起来的物理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硬币、水、玻璃杯、吸管等),PPT课件。
学具:实验报告单,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和一枚硬币,提问:“你们觉得硬币会浮起来吗?如果会,应该怎么做呢?”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浮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物体浮沉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演示如何让硬币浮起来,并讲解其中涉及的物理原理。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浮力概念2. 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3. 物理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思考并尝试其他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探索多种可能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浮力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具与学具准备4. 教学难点与重点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创设悬念:教师展示硬币和装满水的玻璃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硬币能浮起来吗?如果可以,那应该怎么做呢?”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课件.
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大班科学活动的《让硬币浮起来》。
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硬币的浮力原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硬币的浮力原理。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硬币的浮力原理。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硬币、水、盆、吸管、积木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枚硬币、一杯水、一张吸管、一块积木。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硬币,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硬币的形状、大小、重量等特征。
2.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硬币的浮力原理,让幼儿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的关系。
3.实验: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硬币在水中的浮力情况,让幼儿通过实验,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的关系。
4.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硬币浮力原理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七、作业设计1.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硬币的浮力原理。
答案:硬币的浮力原理是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密度有关。
2.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进行一个关于浮力的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和感受记录下来。
答案:幼儿需要和家长一起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需要对本次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看幼儿是否掌握了硬币的浮力原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其他物体的浮力原理,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硬币的浮力原理。
幼儿园公开课课件让硬币浮上来
幼儿园公开课课件让硬币浮上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水》,详细内容为“让硬币浮上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浮力,探索如何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物体在水中浮起来的条件。
2.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让硬币浮上来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浮力的概念,探索使硬币浮上来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碗、水、硬币、吸管、盐、肥皂水等)、PPT课件。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浮力现象,如轮船、鸭子、皮球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它们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2. 探索浮力奥秘(5分钟)讲解浮力的概念,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让硬币浮上来?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实验:将硬币放入盐水中,观察硬币是否能浮上来。
解释原理:盐水的浮力大于清水,所以硬币能浮上来。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实验:每组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尝试让硬币浮上来,如加入肥皂水、吸管吹气等。
6. 拓展延伸(5分钟)讨论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使硬币浮上来的方法:盐水、肥皂水、吸管吹气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如鸭子在水中游、轮船在水上行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幼儿了解了浮力现象,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可能对实验步骤掌握不熟练,需要教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让幼儿尝试制作简单的浮力装置,如小船、气球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优质课件《让硬币浮起来》
幼儿园优质课件《让硬币浮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领域实验活动教材第四章《神奇的浮力》,详细内容围绕让硬币浮起来的实验展开。
主要涉及浮力原理、物体密度与浮沉条件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原理,知道物体密度与浮沉条件的关系。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原理的应用,让硬币浮起来的实验操作。
难点:物体密度与浮沉条件的理解,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硬币、水、玻璃杯、吸管、盐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提出问题:“如何让硬币浮起来?”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讨论。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浮力原理、物体密度与浮沉条件的关系,为实验操作做好理论铺垫。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演示如何将硬币放入水中,并加入盐使硬币浮起来,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尝试让硬币浮起来,并记录实验结果。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组展示实验成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经验。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浮力原理2. 物体密度与浮沉条件3.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与家长一起,尝试用其他物品进行浮力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填写记录表,描述实验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实验兴趣浓厚,但在操作过程中对浮力原理的理解仍有不足,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物体在盐水中的浮沉现象,拓展幼儿的科学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让硬币浮起来》精品课件大班科学
《让硬币浮起来》精品课件大班科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浮力》,具体内容为第2节《让硬币浮起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浮力的基本概念,掌握物体浮沉的原理,学会运用浮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浮力的定义,掌握物体浮沉的条件,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简单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现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物体浮沉的条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硬币、玻璃杯、水、盐、吸管等),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硬币,提问:“大家知道硬币能浮在水面上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 基本概念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浮力的作用。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硬币在不同条件下的浮沉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物体浮沉条件: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浮在液体表面;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沉入液体底部。
七、作业设计(1)为什么轮船能浮在水面上?(2)为什么在死海里游泳不会沉下去?2. 答案:(1)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的平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在死海里游泳不会沉下去,是因为死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掌握了物体浮沉的条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大班科学《让硬币浮起来》课件
大班科学《让硬币浮起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的第三章“浮力与沉浮”中的第二节“让硬币浮起来”。
详细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物体浮沉条件的探索,通过实验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及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物体浮沉的基本条件。
2. 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探索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物体浮沉条件的探索。
教学难点:让硬币浮起来的实验操作及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硬币、水、玻璃杯、吸管、盐等),PPT。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轮船、救生圈等浮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2. 浮力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浮力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浮力的作用。
3. 物体浮沉条件探索(15分钟)4. 让硬币浮起来实验(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加入盐、改变硬币形状等方法,尝试让硬币浮起来。
5.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让一艘沉没的船浮起来?6.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浮力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概念2. 物体浮沉条件3. 让硬币浮起来实验方法及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如何用实验方法验证物体浮沉条件?2. 答案:(1)如轮船、救生圈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了浮力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浮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船舶设计、水上运动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发现更多有趣的浮力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让硬币浮起来实验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浮力现象,确保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浮力的存在。
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课件.
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浮力与沉浮》,详细内容围绕“让硬币浮起来”这一主题展开。
主要学习硬币在不同环境下的浮沉现象,探讨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掌握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及其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硬币、水、盐、糖、吸管、玻璃瓶等),课件。
学具:实验器材(硬币、水、盐、糖、吸管、玻璃瓶等),记录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硬币在水中浮起来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讲解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让硬币浮起来的原理。
3.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分组实验,尝试让硬币浮起来,并记录实验结果。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及原理。
六、板书设计1. 让硬币浮起来2. 内容: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及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简笔画记录本节课的实验过程。
(2)请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见学生作业。
(2)示例:轮船、救生圈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以及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浮力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其他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
2. 例题讲解中浮力与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的关系。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让硬币浮起来》课件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让硬币浮起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探索水的奥秘》,详细内容为让硬币浮起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物体浮沉的条件,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观察硬币浮起来的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材料(硬币、水、塑料杯、肥皂水、吸管等)、PPT、黑板。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材料,每组一个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塑料杯,杯中装有水,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特性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接着提出问题:“你们觉得硬币能浮在水面上吗?”引发幼儿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硬币浮起来的实验过程,讲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硬币在不同条件下的浮沉情况,记录实验结果。
4. 分享交流(10分钟)教师提问:“为什么硬币在肥皂水中能浮起来?”引导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6.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除了硬币,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物体浮起来的方法吗?”激发幼儿思考和创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让硬币浮起来2. 板书内容: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物体浮沉条件:1. 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浮在液体表面。
2. 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沉入液体底部。
3. 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硬币浮起来请同学们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1)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使硬币浮起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让硬币浮起来》课件 (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让硬币浮起来》课件 (一)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科学教育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一部分,《让硬币浮起来》是一堂富有趣味性的科技课,引导幼儿通过实验了解水的浮力和物体的密度。
下面将从课前准备、课堂实践、后续延伸等方面介绍这节课的设计与实施。
1. 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需准备好科技课的教学材料,如硬币、杯子、水、纸巾等;了解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实验过程,并了解幼儿的学习背景和科学知识水平,做好适当的课前准备。
2. 课堂实践(1)观察硬币在水中的浮沉情况:让幼儿通过直接观察、触摸、感受硬币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引导幼儿认识水的浮力和物体的密度。
(2)实验硬币浮起来的原因: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通过实验探究硬币浮起来的原因,并在实验中体验和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
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逐步引导幼儿发现硬币浮起来的原因。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硬币可以浮在水面上?”孩子们可以猜测是不是因为硬币轻,或者是因为水比较浅。
接着,教师可以给予一些辅助信息,如让幼儿比较一下硬币和水的重量、杯子中的水有多深等等,帮助幼儿逐渐认识到水的浮力和密度是硬币能够浮起来的重要原因。
(3)总结与归纳:在实验完成后,教师需要及时对幼儿进行总结与归纳,了解孩子们对实验结果的理解和感受,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科学认知。
3. 后续延伸为了加深幼儿对水的浮力和物体的密度的理解,教师在相关的主题活动中应该适当地引入这些概念,例如在艺术课上,可以让幼儿感受颜色、纹理和密度等对色彩构成的影响;在音乐课上,可以通过听声音的比较与鉴别来帮助孩子们理解音乐的音高和音量等概念。
这些活动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综上所述,《让硬币浮起来》是一节富有趣味性的科技课,它通过实验引导幼儿了解水的浮力和物体的密度,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乐学科学、探究实验。
在课前准备、课堂实践、后续延伸等方面,教师都需要认真地策划和安排,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幼儿园公开课课件让硬币浮上来
幼儿园公开课课件让硬币浮上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水》,详细内容为“让硬币浮上来”。
通过实验,引导幼儿探索水的表面张力,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知道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原理。
2. 能通过观察、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水的表面张力,让硬币浮上来的原理。
重点:通过实验,观察硬币浮上来的现象,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碗、硬币、水、洗洁精、棉签等)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满水的碗和一枚硬币,提问:“你们觉得硬币会沉到水底吗?有没有办法让硬币浮上来呢?”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幼儿了解水的表面张力,演示如何用洗洁精和棉签让硬币浮上来。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尝试让硬币浮上来,并记录实验过程。
4. 分享交流(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用洗洁精,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让硬币浮上来?鼓励幼儿课后继续探索。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让硬币浮上来2. 板书内容:水的表面张力物体浮沉原理实验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其他方法让硬币浮上来,记录实验过程。
2. 答案:幼儿可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家长等方法,寻找其他让硬币浮上来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能迅速掌握要领,但也有部分幼儿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液体(如盐水、糖水等)的表面张力,了解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理解水的表面张力及物体浮沉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
幼儿园公开课课件让硬币浮起来
幼儿园公开课课件让硬币浮起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神奇的浮力》,详细内容为让硬币浮起来的实验。
通过该实验,让幼儿了解浮力的概念,探索物体浮沉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物体浮沉的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
重点:让幼儿掌握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硬币、玻璃杯、吸管、水、盐、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硬币,提问:“大家知道硬币会游泳吗?”激发幼儿好奇心,为新课做铺垫。
2. 新课讲解(1)介绍浮力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浮力。
(2)讲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硬币会沉入水底。
3. 例题讲解教师演示如何让硬币浮起来,并解释其中的原理。
4.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尝试让硬币浮起来。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让幼儿分享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6. 拓展延伸讨论:除了用盐,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硬币浮起来?六、板书设计1. 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物体浮沉原理: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浮力小于重力,物体下沉;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悬浮。
3. 让硬币浮起来的方法:在水中加入足够的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其他方法让硬币浮起来。
(1)在水中加入糖、味精等物质。
(2)将硬币放在纸上,用吸管吹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了解他们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热气球能升空?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让硬币浮起来参考范本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探索哪些物体更容易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一元硬币、泡沫盘子、积木、薄纸板、塑料瓶盖、大树叶、记号笔(以上物品人手一份);2、装有清水的大盆4个,干抹布8块;3、记录表(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操作兴趣。
1.教师:(出示一元硬币)这是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这枚硬币放进水盆里,它会沉下去还是会浮起来?(幼儿讨论。
)2.教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会浮起来,有的说会沉下去。
到底会怎样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二、讨论1、我们大家都看到了,硬币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样了?(沉下去了。
) 那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呢?2、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回答。
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三、动手操作,大胆尝试。
1、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
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几种材料,让我们来看看是些什么?(一一出示材料并让幼儿了解其名称。
)2、猜一猜,在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在你觉得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材料下面打“√”。
(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3、动手操作。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来试试吧,看谁能使硬币浮起来。
提醒幼儿注意几点要求:(1)每组一个大脸盆,玩的时候,不能挤,更不能抢,要互相谦让,遵守纪律,因为我们马上要成为小学生了。
(2)注意别把水洒到桌上或地上。
(3)每一种材料都要试一试,将用过的材料和未用的材料分开摆放,同时看看成功了没有?等所有的材料都试过后,在记录表“结果”一栏后面记录,在成功了的材料下面打“√”。
4、幼儿进行尝试,动手操作。
四、交流,分享1、请1—2名猜想与实际操作结果都一致的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表(同时展示记录表),让他们说说,是用什么材料,想了什么办法让硬币浮在水面上的?2、合作探索(1)只使用一种材料(泡沫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