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精神疾病管理PPT参考幻灯片
2024版严重精神障碍培训完整ppt课件
![2024版严重精神障碍培训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29ca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e.png)
治疗原则
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和生 活方式调整。
诊断标准
根据躁狂和抑郁发作的严重程度、持 续时间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进行诊断。
抑郁症
症状表现
包括情绪低落、兴趣丧失、 活力减退、睡眠障碍等。
诊断标准
根据症状表现、病程及对 社会功能的影响进行诊断。
治疗原则
以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为 主,辅以生活方式调整和 社交技能训练。
严重精神障碍培训完 整ppt课件
目录
• 严重精神障碍概述 • 常见严重精神障碍类型 • 评估与诊断方法 • 治疗与管理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家属参与和患者自我管理教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 01
严重精神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一类具有严重社 会功能损害、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 的精神疾病。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介绍了严重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等,并探讨了相关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评估
重点讲解了严重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以及病程等, 同时介绍了常用的评估工具和方法。
治疗与管理
系统介绍了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常用药物及心理治疗等方法, 以及患者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代谢性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如糖尿病、肥胖等,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如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等,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如便秘、肠梗阻等,影 响患者营养吸收和身体
健康。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
评估患者风险
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
重型精神病患者的管理ppt课件
![重型精神病患者的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ae891767ec102de3bd8910.png)
3
富士康科技集团今年以来发生12起 员工坠楼事件,共造成10死2重伤
富士康集团发生员工连续坠楼事件“是快速工业
化、城市化、现代化转型期出现的特殊问题”。 从个体看,这些年轻员工思想观念不成熟、心理 比较脆弱、压力调节能力不够; 从企业看,富士康集团的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等 问题容易使问题和情绪产生“叠加效应”; 从社会层面看,社会服务、关爱、支持、援助不 够。
• 精神病(psychosis)特指具有幻觉、妄想或明显的精神运
动兴奋或抑制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最典型的精神 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重性躁狂症和抑郁症。因此精神病 只是精神障碍中的一小部分。
13
1.精神障碍总患病率
精 神 障 碍 患 病 情 况
1982年中国12个地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 口中精神障碍(不包括神经症)时点患病率10.54‰,终生患病率为 12.69‰(陈昌惠,1986)。 1993年来用相同方法和标准在其中7个地区进行的第二次调查, 时点患病率为11.18‰,终生患病率为13.47‰(表1)
概 念
系统工程
21
让我们了解精神卫生知识
22
社区精神卫生基本方法
۞常用流行病学描述、观察及实验研究的方法 ۞评定量表是精神卫生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工具
23
精神卫生评定量表的分类
1 2 3 按内容 按方法 诊断量表和症状量表 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
按研究对象 成人、儿童、老年量表
4
按量表的功能
抑郁量表、焦虑量表和躁狂
11
1958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 治工作会议,全国建立62所精神病院 1982年,全国12个单位组成协作组实施 了第一次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ppt课件 ppt课件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ppt课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d494c714791711cd791792.png)
ppt课件
12
O 1.辖区精神患者的信息情况(把底摸清)
O 2.辖区内的监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
O 3.辖区安全防范,主要由辖区派出所、村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 院共同管理,但要多系统信息交换,才能保障。
ppt课件
13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通知开展患者管理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表1-4复印件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ppt课件
7
O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ppt课件
8
O 一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严重,尤其在急性发病 期需要尽快尽早进行救治,否则有可能危害个人及 他人。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发病报告,对优先提供救 治服务十分必要。
O 二是对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 安全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发病报告,有助 于卫生、民政、残联及社区治安管理等部门加强合 作,共同对患者进行救治、帮扶和管理,有助于最 大限度减少此类患者对他人及社会的危害,保护公 共安全。
50
飘扬的绿丝带— 中国精神卫生标志
谢谢!
ppt课件
51
ppt课件
1
一、目前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报告和出院信息的情况; 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病报告和出院信息的流程; 三、我市肇事肇祸案件调查情况; 四、制度汇编。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严重精神疾病管理培训ppt课件
![严重精神疾病管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be89a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5.png)
进行体格检查和心理评估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 心理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
误诊与鉴别诊断
避免误诊
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误诊时有发 生。医生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 识,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对于类似的精神疾病,需要进行鉴别 诊断,以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这 需要医生对各种精神疾病有深入的了 解和认识。
严重精神疾病管理培训
目
CONTENCT
录
• 严重精神疾病概述 • 严重精神疾病的识别与诊断 • 严重精神疾病的治疗与管理 • 严重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严重精神疾病的社会支持与关怀 • 培训总结与展望
01
严重精神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严重精神疾病是指影响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精神障碍,导致患者 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受损。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 理解,减少歧视和排斥,为患者创造一个友善的社 会环境。
社区康复与关怀服务
建立社区康复中心,为患者提 供康复训练、技能培训、就业 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恢复社 会功能。
加强社区关怀服务,为患者提 供生活照顾、日常护理等服务 ,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开展社区宣传活动,普及精神 卫生知识,提高公众对精神疾 病的认知和理解,促进社会对 患者的接纳和关爱。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多学科的合作,形成综合治疗 和管理模式,提高治疗效果和 管理水平。
应对复发风险
精神疾病的复发风险较高,未 来需要更加重视预防复发的工 作,包括定期评估、调整治疗
方案等措施。
个人行动计划与实践
知识
继续深入学习精神疾病的相关 知识,了解最新治疗和管理方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规范课件(PPT3)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工作规范课件(PPT3)](https://img.taocdn.com/s3/m/bc51e15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2.png)
•引言•严重精神障碍概述•管理工作规范•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目录•心理干预技巧与方法•社区康复资源整合与利用•总结与展望01引言目的和背景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肇事肇祸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课件内容概述02严重精神障碍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分类根据症状表现和治疗方式的不同,严重精神障碍可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严重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等。
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诊断依据严重精神障碍的诊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及心理评估结果。
医生需详细询问患者及家属的病史,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并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
03管理工作规范建立患者档案登记报告制度信息保密030201患者登记与报告制度1 2 3个体化治疗定期随访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相结合治疗与随访管理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家属参与04药物治疗及注意事项常用药物介绍及作用机制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或5-羟色胺受体,减少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增加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改善抑郁症状。
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焦虑、紧张和恐惧等症状。
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可稳定患者情绪,减少情绪波动。
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心境稳定剂药物治疗原则与策略01020304个体化治疗足量足疗程单一用药定期评估处理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副作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等。
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认识和自我监测能力。
常见副作用包括口干、便秘、头晕、嗜睡等,多数副作用轻微且可逆。
严重副作用如恶性综合征、粒细胞缺乏症等,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
副作用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生化指标和药物副作用情况。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ppt课件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ffaa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4.png)
副作用识别与处理方法
01
常见副作用
包括口干、便秘、头晕、嗜睡等,多数患者能够耐受并逐渐适应。
02
严重副作用
如出现恶性综合征、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03
副作用处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副作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
药物或给予对症治疗等。同时,患者应定期接受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
分类
根据症状表现和治疗方式的不同,重性精神疾病可分为以 下几类
精神分裂症
以幻觉、妄想等症状为主要表现,患者常出现明显的思维 障碍和社交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
以情感高涨和情感低落交替出现为主要特征,患者情绪波 动大,易出现冲动行为和自伤行为。
抑郁症
以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活力减退等症状为主要表 现,患者常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
家庭治疗在重性精神疾病中应用
家庭环境改善
01
指导家庭成员改善家庭环境,减少应激源,提高患者的心理舒
适度。
家庭沟通技巧
02
培训家庭成员有效的沟通技巧,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支
持。
家庭参与治疗
03
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
帮助。
其他心理干预手段介绍
艺术治疗
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帮助患者表达内心情感,缓 解心理压力。
早期识别与干预
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和社区 工作者,提高他们对精神 疾病的识别能力,及时发 现并干预潜在患者。
早期诊断与干预治疗
专业医疗机构合作
与精神专科医疗机构建立 合作关系,为患者提供专 业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标准化诊疗流程
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流程, 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 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培训教程(ppt 45页)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培训教程(ppt 45页)](https://img.taocdn.com/s3/m/838abea7f78a6529657d531b.png)
• 疑病妄想:病人毫无根据的认为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 病,是不治之症。通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 学检验,都不能纠正病人的这种病态观念。常见于精神分 裂症,抑郁症,脑器质性精神病。 (在非专科医院比较常 见)
2
思维障碍
3
情感障碍
4
意志行为障碍
(一)感觉障碍及知觉障碍
• 感觉障碍 1 感觉过敏 2 感觉减退
3 感觉倒错
• 知觉障碍
1 错觉 2 幻觉
4 内感性不适
感觉障碍
1
感觉过敏
2
感觉减退
3
感觉倒错
4
内感性不适
感觉过敏
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异常增高。 常见于神经衰弱,癔症。
感觉减退
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异常下降。 常见于癔症。
• 影响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病人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 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均受外力的干扰、控制、支配 、操控、或者认为有外力刺激自己的躯体,产生了种种不 舒服的感觉。病人对这种体验往往解释为是受某种仪器( 如电子计算机、脑电波等)的影响。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妄想的分类
• 夸大妄想:病人总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大,什么事情都能胜 任。言语常常留露出夸大的色彩。(如认为自己是亿万富 翁拥有世界上所有的钱、是联合国领导人等)常见于精神 分裂症和躁狂症的患者。
几种工作中常见的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中断:病人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 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或言语突然停顿。这种思 维中断并不受病人意愿的支配,可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ppt课件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bea719a58da0116d174951.png)
➢ 精神分裂症 ➢ 分裂情感性障碍 ➢ 偏执性精神病 ➢ 双相(情感)障碍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发病报告的患者诊断 不局限于此6种
5
6
7
二、服务内容
(一)患者信息管理 2、全面评估: (1)全面了解患者基本信息 (2)首次随访评估
8
二、服务内容
(一)患者信息管理 3、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主要检查是否存在严重的躯体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 、高血压、脑卒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等。
20
4、社会功能
个人生活料理 家务劳动 生产劳动及工作 学习能力 社会人际交往
(1好、2一般、3较差)
21
5、服药情况
用药依从性 1按医嘱规律用药 2间断用药 3不用药 4医嘱勿需用药
□
药物不良反应 1无 2有
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四版)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 (第三版)与(第二版)主要不同点
1、名称不同: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 2、危险性评估: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持械 3、随访间隔:2周/2周/3月-- 2周/1月/3月 4、指标:考核指标—工作指标 5、工作指标:管理率/规范管理率/稳定率—规范管理率
33
检查有无危重 情况发生
对患者进行危 险性评估
检查患者的精 神症状
– (1)督促服药 – (2)健康教育 – (3)康复训练 – (4)心理支持
31
5.失访处置
32
二、服务内容
• (四)健康体检 • 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或)患者本人同意后,
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 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 图。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PPT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第三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be4b8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a.png)
随访日期 本次随访形式 若失访,原因
如死亡,日期和原因
年 月日
1门诊 2家庭访视 3电话
□
1外出打工 2迁居他处 3走失 4 连续3次未到访 5 其他 □
死亡日期
年月日
死亡原因
1 躯体疾病 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②肿瘤 ③心脏病 ④脑血管病 ⑤呼吸系统疾病 ⑥消化系统疾病 ⑦其他疾病 ⑧不详
□ 2 自杀 3 他杀 4 意外 5精神疾病相关并发症 6其他 □
□
睡眠情况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
饮食情况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
个人生活料理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
家务劳动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
社会
功能
生产劳动及工作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9此项不适用
□
情况
学习能力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
社会人际交往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
危险行为
1轻度滋事 次 2肇事 次 3肇祸 次 4其他危害行为 次 5自伤 次 6自杀未遂 次 7无
每次剂量 mg
每次剂量 mg 每次剂量 mg 每次剂量 mg 每次剂量 mg 每次剂量 mg
关于用药依从性
◦ “规律”为按医嘱用药, ◦ “间断”为未按医嘱用药,用药频次或数量不足; ◦ “不用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 “医嘱勿需用药”为医生认为不需要用药。
关于药物不良反应
既往史
手 术 1无 2有:名称①
时间
/ 名称② 时间
□
个人基本信息表 来自《居民健康 档案》,新版在 血型、文化与职 业等有所修订。
外 伤 1无 2有:名称①
时间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优秀课件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b72ecd10a6f524cdbf8536.png)
重 性 精 神 疾
精
精
神
神
卫
疾
生
病
问
是一种影响认知和 情感功能的、已可 建立诊断的状态, 包括心境障碍(如 抑郁)和精神病性
病
题
障碍(如精神分裂
症)(欧洲的精神
卫生)
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
3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内容
一、服务对象 二、服务内容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五、考核指标 六、附件
8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内容
二、服务内容--随访评估--危险性评估(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 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 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 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若危险性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 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 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 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
15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内容
二、服务内容--分类干预 –其它要求
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 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 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Hale Waihona Puke 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
4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内容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PPT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17426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c.png)
双相障碍
患者会出现情绪波动大, 时而极度兴奋,时而又陷 入抑郁,可能出现冲动行 为和思考障碍。
抑郁症
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 兴趣丧失、精力减退等症 状,患者可能产生自杀念 头,甚至有自杀行为。
疾病影响与负担
影响
重性精神疾病不仅对患者本身造 成极大的痛苦,还会对家庭和社 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如医疗费用 、护理成本、失业率上升等。
Part
02
重性精神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常出现幻觉、 妄想、行为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分类
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分为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症等几大类,每类疾病有其独特的 症状和表现。
症状与表现
01
02
03
精神分裂症
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 障碍、情感淡漠、行为异 常等,患者可能对现实世 界产生错觉或歪曲认识。
Part
05
信息管理系统在重性精神疾病 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发展前景
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 断发展,信息管理系统将更加智 能化,能够自动分析数据、预测
趋势,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移动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管 理系统将更加注重移动端的开发, 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管理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 理(信息管理系统培训班)
• 引言 • 重性精神疾病概述 • 信息管理系统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应
用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的策略与实践 • 信息管理系统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发
展前景
目录
Part
01
引言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ppt课件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ae84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c.png)
• 引言 • 严重精神障碍概述 • 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 严重精神障碍的管理策略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严重精神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 理障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 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 奏的加快,严重精神障碍的发 病率呈上升趋势。
配合治疗。
心理治疗需要多次进行,每次 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患者
产生疲劳和抵触情绪。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生活方式调整等,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 疗。
物理疗法如电休克疗法、光疗法等,可缓解部分症状,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改善睡眠、增加运动、调整饮食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 质量。
04
严重精神障碍的管理策略
社区管理
01
02
03
社区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社区居民对严重精神 障碍的认识,减少歧视和 排斥。
社区筛查与登记
建立社区筛查和登记制度, 及时发现和记录精神障碍 患者情况,为后续治疗和 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社区康复服务
提供康复训练、心理咨询、 生活技能培训等多元化服 务,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 能。
案例总结
总结康复训练在管理治疗中的效果和作用, 强调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治疗管理的挑战与问题
诊断与分类问题
药物治疗副作用
目前对于严重精神障碍的诊断和分类存在 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给治疗和管 理带来了困难。
许多精神障碍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但 药物副作用如体重增加、代谢紊乱等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
严重精神疾病管理培训课件
![严重精神疾病管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1b1e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b.png)
心理治疗与管理
心理治疗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 动力疗法等,帮助患者理 解疾病,改善情绪和行为。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供 情感支持,增强患者自信 心。
心理康复
通过心理治疗和护理,促 进患者心理康复,提高生 活质量。
社会康复与管理
社会支持
家庭干预
建立患者支持网络,提供就业、教育、 社交等方面的支持。
监督与评估
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定期 评估和监督,确保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
05
权益保障
患者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
精神卫生法
01
规定了精神障碍患者在医疗、康复、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
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残疾人保障法
02
将精神疾病纳入残疾人范畴,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与其他残
严重精神疾病管理培训 课件
目 录
• 严重精神疾病的概述 • 严重精神疾病的识别与诊断 • 严重精神疾病的治疗与管理 • 严重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 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保障 • 严重精神疾病管理的未来展望
严重精神疾病的概述
01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严重精神疾病是指精神症状严重 、导致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严重受 损、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干预的 精神障碍。
访谈法
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 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家族 史等信息,以便做出初步判断 。
量表评估
使用专业量表对患者的精神状 况进行评估,如BPRS、MMPI 等,以量化评估患者的症状程 度。
辅助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生理指标 检测、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更 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诊断标准与流程
疾人同等的权益保障。
严重精神疾病管理培训课件ppt(2018.2)
![严重精神疾病管理培训课件ppt(2018.2)](https://img.taocdn.com/s3/m/a4ad2c072af90242a895e5cb.png)
随访病情不稳定又变成2周内随访,如果已经
稳定,则2015年2月31日随访 。
逻辑错误及漏项
基本信息表、补充信息表、知情同意书 上的诊断必须一致,且不能漏项。
随访表中上次随访症状如果比后面随访 症状少,那么在后面随访表中治疗效果 就不能写好转。
与公安信息交换
3-5级患者信息,乡级每月交换、县级每季度与同 级公安部门交换。
病情基本 稳定患者
病情稳定 患者
病情不稳定 患者
(1)病情不稳定患者。
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
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
处理:对症处理后转诊,2周内随访,每季度至少2次随 访。 (注意: 一定填写转诊单,同时在随访表中是否转诊一
定要选是,同时每月10日前将本辖区上月3-5级患者信息
场合,针对财物 何暴力行为,或者
或人,不能接受 纵火、爆炸等行为,
劝说而停止。包 无论在家里还是公
括自伤、自杀;
共场合。
自知力:是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 识能力。
自知力完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
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
为需要治疗。
自知力不全: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
用药情况:填写患者实际使用的抗精神病药 物名称、用法和用量。
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填写医 生开具的患者需要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名 称、用法和用量。
康复措施:根据患者此次随访的情况,给出应采取 的康复措施。 下次随访日期: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下次随访时间, 并告知患者和家属。
病情分类及干预
在家居住
门诊
家庭 访视
电话
(三)患者随访管理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随访管理与指导
4 不同类别患者随访要求 4.1 病情稳定患者
病情稳定患者,指危险性评估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 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 定,无其他异常的患者。 要求:继续执行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制定的治疗 方案,3个月时随访。 4.2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
5
随访管理与指导
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工作相结 合,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防人员或签约家庭医师在精神科医师的指导 下,对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并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患者开展随访服务。鼓 励有条件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承担辖区患者社区随访服务。对首次随 访和出院患者,应当在获取知情同意或获得医院转介信息后的10个工作 日内进行面访。
3
患者的发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合政法、公安等部门,每季度与村(居)民委 员会联系,了解辖区常住人口中重点人群的情况,参考精神行为异常识 别清单,开展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精神行为异常识别清单包括: (1)曾在精神科住院治疗;(2)因精神异常而被家人关锁;(3)无故 冲动,伤人、毁物,或无故离家出走;(4)行为举止古怪,在公共场合 蓬头垢面或赤身露体;(5)经常无故自语自笑,或说一些不合常理的话; (6)变得疑心大,认为周围人都针对他或者迫害他;(7)变得过分兴 奋话多(说个不停)、活动多、爱惹事、到处乱跑等;(8)变得冷漠、 孤僻、懒散,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9)有过自杀行为或企 图。 对于符合上述清单中一项或以上症状的,应当进一步了解该人的姓 名、住址等信息,填写精神行为异常线索调查复核登记表,将发现的疑 似患者报县级精防机构,并建议其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的 患者,告知后直接纳入社区管理。首次随访及病情需要时,由精防人员 与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民警等关爱帮扶小组成员共同进行,充分告 知患者本人和监护人关于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服务的内容、权益和义 务等。
7
随访管理与指导
2 随访形式 随访形式包括面访(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家庭访视等)和电话随
康复措施、躯体情况、生活事件等。随访结束后及时填写严重精神障碍 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于10个工作日内录入信息系统。其中危险性评估 分为6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 但没有打砸行为;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 止;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包括自伤、自杀);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 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6
随访管理与指导
1 知情同意 对已建档患者,精防人员应当向患者本人和监护人宣传参与严重精
神障碍管理治疗服务的益处,讲解服务内容、患者及家属的权益和义务 等,征求患者本人和(或)监护人意见并签署参加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 疗服务知情同意书。对于同意参加社区服务管理者,由精防人员定期开 展随访服务。对于不同意参加社区服务管理的患者,精防人员应当报告 关爱帮扶小组给予重点关注并记录;关爱帮扶小组应当对患者信息予以 保密。严重 Nhomakorabea神障碍管理
1
概念
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 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 务的精神障碍。
服务对象为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 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六种严重精神 障碍的确诊患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 第二项情形并经诊断、病情评估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限于上述六种 疾病。
4
登记报告与建档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接收由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来的严 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卡或出院信息单。对本辖区患者,及时建立或补充 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含个人基本信息表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 充表),10个工作日内录入信息系统。对于住址不明确或有误的患者,5 个工作日内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协助查找,仍无法明确住址者将信息转 至县级精防机构。 对于辖区筛查确诊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建立或补充居 民个人健康档案,10个工作日内录入信息系统。
访。精防人员应当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社会功能、家庭监护能力等情况 选择随访形式,因精神障碍评估缺乏客观检查指标,面见患者才能做出 更为准确的评估,原则上要求当面随访患者本人。随访要在安全地点进 行,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同时注意随访时的方式方法,保护患者及家庭 隐私。
8
随访管理与指导
3 随访内容 包括危险性评估、精神症状、服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社会功能、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指危险性评估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 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的患者。要求:首先,了解患者是否按医 嘱规律服药,有无停药、断药现象。其次,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 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精防人员应当联系精神科医 师,在其指导下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 对症治疗的措施,2 周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者,可维持目前治 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未达到稳定者,应当建议其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 复诊或请精神科医师结合“精防日”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访患者,对 精防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并调整治疗方案,1个月时随访。
第三十条 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
(一)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
(二)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
2
职责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 区卫生服务站。主要职责: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严重 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内容,包括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并建立居 民健康档案,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分类干预、健康体检等;配合政法、 公安部门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疑似患者筛查,将筛查结果报告县级精防机 构;接受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技术指导,及时转诊病情不稳定患者;在上 级精防机构的指导下开展辖区患者应急处置,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 展应急医疗处置;组织开展辖区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政策宣传活动;优 先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家庭医师签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