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期与城市环境期末考试整理

合集下载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 讲义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 讲义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保护》讲义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象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其生态系统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首先,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系统。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中的植被、水体等自然要素往往被大量的建筑物、道路和基础设施所取代。

这使得城市的自然生态功能受到极大的削弱,生态平衡容易被打破。

其次,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口密度极高。

大量的人口集中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对资源的需求和废弃物的产生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这给城市的资源供应和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再者,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城市需要从外部输入大量的食物、能源和原材料,同时向外部输出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这种高度依赖外部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模式,使得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低。

另外,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

城市中的植物和动物种类往往比较单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较弱。

二、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空气污染是城市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之一。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导致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水污染也是城市环境中的突出问题。

城市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生存受到威胁,甚至影响到城市的饮用水安全。

固体废弃物污染同样不容忽视。

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产生的大量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滋生细菌、传播疾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噪声污染在城市中也越来越严重。

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各种噪声源交织在一起,给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此外,城市的热岛效应也日益明显。

由于城市中建筑物密集、道路硬化面积大、植被覆盖率低等原因,城市内部的温度往往高于周边郊区,形成热岛,对城市的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课后期末答案尔雅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课后期末答案尔雅

1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城市污染B、交通拥堵C、城市问题D、城市环境恶化我的答案:C2城市的构成要素有一定的地理范围、城市人口和()。

A、城市文化B、城市历史C、城市建设D、城市环境我的答案:A3经济学观点认为()是城市经济组织的基础。

A、生产资料所有制B、劳动分工C、分配制度D、经济制度我的答案:B4社会学认为城市是()的产物。

A、社会分工B、历史发展C、人类活动D、人类属性我的答案:D5生态学认为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环境是城市的()。

A、无生命环境部分B、后天形成环境部分C、非自然环境部分D、人为环境部分我的答案:A6帕克1925年提出“城市生态学”之后()成为了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的研究中心。

A、城市环境B、城市生态系统C、城市系统D、城市人文环境我的答案:B7最早提出“城市生态学”概念的人是英国学者帕克。

()我的答案:×8城市既是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生态文明的发源地。

()我的答案:√9行政管理学派将城市看做是行政单元。

()我的答案:√10心理学将城市看作是一种心理状态。

()我的答案:×绪论二1城市化的标志主要体现在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非农业人口和()。

A、城市文明现代化B、城市环境现代化C、城市居民方式现代化D、城市文化的发展我的答案:C2城市系统是以一定环境条件为背景的,以()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的综合体。

A、人B、经济C、政治D、聚居我的答案:B3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是()。

A、大学B、公园C、湖泊D、商场我的答案:D4土地作为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之一分为自然状态土地和()。

A、人为改造土地B、建筑用土地C、城市用地D、脱离自然状态的土地我的答案:C5一般人们将城市生态系统划分为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三个亚系统。

A、经济生态B、心理生态C、人群生态D、文化生态我的答案:A6城市生态系统的三个亚系统组成一个相互依存、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三)_真题-无答案(4)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三)_真题-无答案(4)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三)(总分111,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生态学由德国生物学家( )于1869年首次提出。

A.赫克尔 B.伯恩C.坦斯利 D.林德曼2. 种群具有( ),反映了生物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特征。

A.共同性和相似性 B.程序性和规律性C.完整性和统一性 D.关联性和复杂性3. 生态系统一词由英国植物学家( )于1935年提出。

A.赫克尔 B.坦斯利C.罗斯 D.林德曼4.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0.14%B.能量只能朝单一方向流动,是不可逆的C.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D.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不高,在2.5%~10%之间,平均约7%5. 著名的“十分之一定律”,由美国生态学家( )于1942年提出。

A.林德曼 B.帕克C.坦斯利 D.赫克尔6. 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层次上,根据( ),可将循环分为气相循环、液相循环和固相循环三种。

A.物质参与循环时的时间 B.能量流的方向C.物质参与循环的先后顺序 D.物质参与循环时的形式7. 生态系统服务中的( )是指由生态系统获取的非物质益惠。

A.供给服务 B.文化服务C.支持服务 D.调节服务8. 在生态系统服务项目中,岩石风化和有机质积累则是生态系统服务中的( )。

A.水调节 B.气体调节C.气候调节 D.土壤形成9. 关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性能的基本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作为进化的整体,是生产服务性功能的源泉B.系统服务性能与生态过程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 C.自然生态系统是多种性能的转换D.生态系统服务性能是主观的存在10. 对自然生态亚系统、经济生态亚系统、社会生态亚系统三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B.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基础,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C.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社会生态亚系统是命脉,自然生态亚系统是主导D.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社会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经济生态亚系统是主导11.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城市生态与环境考试试题

城市生态与环境考试试题

城市生态与环境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于以下哪个方面?A. 城市建设的规划与管理B. 城市人口的增长与管控C. 城市环境的保护与改善D. 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竞争2.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关于城市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绿地主要用于美化环境,对生态效益较小B. 城市绿地只包括公园和植物园C. 城市绿地能够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促进居民身心健康D. 城市绿地对降低气温和改善空气质量没有作用3. 下列哪个因素是城市土地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A. 城市垃圾处理不当B. 工业废水排放超标C. 城市集中供暖导致大气污染D. 城市火灾造成烟尘污染4. 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城市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A. 增加城市道路宽度,增加车辆通行效率B. 提高交通运输设施的能源效率C. 增设停车位,鼓励居民购买私家车D. 减少公共交通工具的投入5. 城市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环节,下列哪种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最友好?A. 埋填B. 焚烧C. 堆肥D. 导入其他地区处理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绿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________。

2. 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并合理利用________资源。

3. “三废”是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________、废水和废气。

4. 城市雨水的合理利用可以降低城市的________。

5. 城市空气质量通常由________和细颗粒物浓度等指标来评估。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写“对”,错误的填写“错”。

1.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

2. 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3. 在城市中种植大量乔木可以改善城市微气候。

4. 城市交通拥堵会导致车辆排放的污染物增加。

5. 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期末考试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期末考试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2016期末考试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期末考试(20)姓名:xxx班级:2班成绩:92.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现代城市生态设计原理不包括()。

(1.0分)0.0分A、遵循合理的生态位B、生态审计设计原理C、经济与自然相容原理D、民众广泛参与我的答案:D2影响种群密度的四个基本参数为()。

(1.0分)1.0分A、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B、出生率、死亡率、低龄率、老龄率C、流动率、固定率、迁入率、迁出率D、流动率、固定率、低龄率、老龄率我的答案:A3游憩空间定额法提出,城市绿底的人均规划指标不低于没人()平方米。

(1.0分)1.0分A、3B、6C、9D、12我的答案:C4当特定区域的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该区域已进入了老龄社会。

(1.0分)1.0分A、5%B、7%C、10%D、13%我的答案:C5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球表层的空间中水圈的()的总称。

(1.0分)0.0分A、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水体周围环境B、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溶解物C、地表水、水中悬浮物、水体周围环境D、地表水、水中悬浮物、溶解物我的答案:A6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功能的大小决定于最弱的系统,这个体现了()。

(1.0分)1.0分A、生态位的原理B、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原理C、食物链的原理D、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原理我的答案:D7居住小区绿化的原则中,()强调重视小区环境的文化内涵。

(1.0分)0.0分A、实用性B、独特性C、经济性D、艺术观赏性我的答案:B8人口压力系数理论中,用来计算人口压力系数的是()。

(1.0分)1.0分A、现实人口数和人口增长率B、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C、现实人口数和人口承载力D、出生率和人口承载力我的答案:C9现代城市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要求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四、简答(3×5分)1、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⑴城市拥挤⑵住房紧张⑶城市基础设施滞后(4)环境污染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⑴环境污染引起中毒⑵环境污染致癌⑶环境污染引起突变和畸变③对人的心理影响2、试述城市生态系物质代谢的特征进入城市物质有天然输入和人工输入。

其中一部分在市内不发生变化,仅作为流通物质或商品保持原形在输出城市或保留城市中,另一部分很快被使用而改变其形态。

3、城市生态规则应遵行那些原则?①整体优化②协调共生③功能高效④趋适开拓⑤生态平衡⑥保护多样性⑦区域分异4、什么是“生境”?试述城市生境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联系。

答:生境是生物有机体(个体、种群或群落)占据的空间范围内全部环境条件的总称。

城市中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改变了土地的性质,同时对他的环境条件,包括小气候、土壤、水文等产生影响,加强了城市生境的分化。

5、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答:①城市生态系统中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群,人口发展代替或限制了其他生物的发展②人是城市的操纵者和生产者,有事顶级消费者③是调节者有事被调节者6、试述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答:城市人口规模和结构从数量和组成上反映了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特征和作用,前者反映城市规模的主要标志之一;后者表明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7、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特征有哪些?(1)以城市功能布局为基础形成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基本构架(2)功能混合的旧城区或规模较小的城市形成一种混合的社会空间结构(3)单位的空间格局决定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空间布局8、城市生态系统的调控原则有哪些?(1)多种效益的统一(2)生态合理性与生产可行性的统一(3)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组合(4)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重视多样性9、城市地质再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1)地震灾害(2)崩滑流灾害(3)地面变形灾害(4)风沙尘暴灾害(5)地下水污染灾害(6)海平面上升灾害10、城市景观规划工作一般分哪几个景观层次?(1)城市总体景观(2)城市区域景观(3)城市局部景观11、发展城市生态农业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合理调整农业结构(2)综合整治农业环境工程(3)生态农业基地建设(4)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1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1)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需要有一个人工管理完善的物质输送系统,以维持其正常机能。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考试 95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考试 95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期末考试(20)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现代城市环境规划的原则不包括()。

(1.0分)1.0分∙A、保护城市特色,满足城市功能需求∙∙B、全面规划,突出重点∙∙C、扬长避短,合理优化∙∙D、超前规划,迅速推进∙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规划设计应该包括()等三个环节。

(1.0分)1.0分∙A、文化特点、可行性、设计对象∙∙B、简易性、可行性、设计对象∙∙C、文化特点、可行性、逻辑性∙∙D、简易性、可行性、逻辑性∙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3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包括()。

(1.0分)1.0分∙A、社会发展指标∙∙B、经济发展指标∙∙C、资源与环境发展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人口压力系数理论中,用来计算人口压力系数的是()。

(1.0分)1.0分∙A、现实人口数和人口增长率∙∙B、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C、现实人口数和人口承载力∙∙D、出生率和人口承载力∙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5城市人口承载力的特点之一是()。

(1.0分)1.0分低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高承载力∙∙B、仅需要低投入维持∙∙C、依赖农业生态系统∙∙D、确定性高∙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考虑政府的意见而规划的绿地,体现了()因素对广场设计的影响。

(1.0分)1.0分∙A、广场的功能和性质∙∙B、政策∙∙C、拟建广场原有的自然环境∙∙D、社会经济条件∙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7当特定区域的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该区域已进入了老龄社会。

(1.0分)1.0分∙A、5%∙∙B、7%∙∙C、10%∙∙D、13%∙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8计算出各类生态规划指标的最小极限值,即能够保持系统生态平衡的最小值是()。

(1.0分)1.0分∙A、游憩空间定额法∙∙B、生态因子地图法∙∙C、生态要素阈值法∙∙D、生态收益调节法∙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9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的特点不包括()。

城市生态学复习试题2023年修改整理

城市生态学复习试题2023年修改整理

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四周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刻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

生物圈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部分称为生物圈,由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组成。

生物群落:指一定空间内全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同住结合,他们之间构成一定的相互关系。

演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或者说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所取代的过程。

原生演替: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演替。

种群: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那个限度。

都市生态学:市生态学是依照生态学研究都市居民与都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位:是指一种群在群落中与其他种群在时刻、空间上的相对位置及其机能的关系。

植物区系:是指一定地区范围内全部植物的分类单位,包括所有的科、属、种的鉴定,并对他们的地理成分和历史成分进行分析。

归化植物:区内原无分布,而从另一地区移入的种,且在本区内正常繁育后代,并大量繁衍成野生状态的植物。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进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都市人口容量:一个都市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

生态流:反映生态系统中生态关系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信息交流、价值增减以及生物迁徙等的功能流。

都市生态评价: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及法定的生态环境标准,对拟评价都市的生态与环境状况进行单要素与综合要素评价以及对今后进展趋势进行预测的过程。

都市生态系统结构::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大概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阻碍的过程。

生态规划:指运用生态学原理,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进展的一种区域进展规划方法。

《生态环境规划》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环境规划》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42)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2.环境系统3.环境容量4.环境承载力5.环境承载量6.环境评价7.环境预测8.水污染控制系统9.水污染控制单元10.水环境容量11.清洁生产12.人为大气污染源1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14.土地利用15.土地利用规划16.固体废弃物17.工业固体废物18.容量总量控制19.生态修复20.生态城市21.循环经济22.乡镇环境规划23.生态城市费用最小分配原则24. A-P值法25.噪声26.酸雨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

2.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3.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我。

4.我国环境总量控制可分为、、三类。

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

6.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主要有、、、以及。

7.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8.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9.大气污染预测包括、。

10.水污染预测包括、。

11.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有、、、、、。

12.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有、。

1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步骤分为:、、、、。

14.土地利用规划按时间期限可分为、和。

15.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方法包括、、和。

16.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具体步骤、、和。

17.生态城市的内涵表现在、、、。

18.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19.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法。

2020年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真题精选

2020年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真题精选

2020年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真题精选[判断题]1、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人口、资源、环境等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参考答案:对[判断题]2、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主要强调城市的环境与生态,不强调研究与周围农村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错[判断题]3、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位是根据自然属性确定的。

参考答案:错[判断题]4、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侧重于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研究和城市动植物与城市居民、城市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

参考答案:对[判断题]5、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中,强调生态与人口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错[判断题]6、森林的健康指数不一定大于草地。

参考答案:对[判断题]7、现代国家的生态规划主要是指对老城区的改造。

参考答案:错[判断题]8、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系统的子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人口生态系统四个方面。

参考答案:错[判断题]9、生态设计要体现多样性、保证生态功能最大化以及以人为本。

参考答案:对[判断题]10、城市化程度越高,人口的流动程度越高。

参考答案:对[判断题]11、广场上的植物就想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或围墙一样,具有界定空间的功能。

参考答案:对[判断题]12、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中作为观赏、组景、分割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木本植物。

参考答案:错[判断题]13、自然生态系统必需是适宜于生物生存的。

参考答案:对[判断题]14、相较于乡村植被,城市植被在人工的影响下结构更为复杂。

参考答案:错[判断题]15、现代城市绿化建设要求加强立体绿化,避免绿化结构单一和物种单一。

参考答案:对[单项选择题]16、城市生态学概念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于()年提出。

A.1911B.1917C.1925D.1929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7、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A.高度人工化B.以人为主体C.功能不完整D.自我维持能力强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18、下列规划中属于生态城市规划框架下的专项规划的是()。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名词解释1、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

包括资源,技术,污染2、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

3、水污染综合整治: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4、环境效应: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力作用于环境后所产生的正、负效果在环境系统中的响应。

5、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的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的界面所组成的。

这几个圈层交接的界面里有生命在其中积极活动,所以称之为生物圈。

7、人类生态系统:是指居民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加工、改造二建造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

8、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9、城市污染源:指城市内产生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的设备、装置、场所和单位。

10、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11、信息传递(信息流):指生态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及生命成分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形式。

12、城市生产功能: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利用域内外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及其他资源,生产出各类“产品”(包括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的能力。

13、环境区划:是根据特定区域环境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把该区域的环境空间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地域单元的一项综合性的环境分类活动。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2016期末考试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2016期末考试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2016期末考试答案游憩空间定额法提出,城市绿底的人均规划指标不低于没人()平方米。

(1.0分)1.0分∙A、3∙∙B、6∙∙C、9∙∙D、12∙我的答案:C4当特定区域的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达到(),该区域已进入了老龄社会。

(1.0分)1.0分∙A、5%∙∙B、7%∙∙C、10%∙∙D、13%∙我的答案:C5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球表层的空间中水圈的()的总称。

(1.0分)0.0分∙A、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水体周围环境∙∙B、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溶解物∙∙C、地表水、水中悬浮物、水体周围环境∙∙D、地表水、水中悬浮物、溶解物∙我的答案:A6在一个生态系统里面,功能的大小决定于最弱的系统,这个体现了()。

(1.0分)1.0分∙A、生态位的原理∙∙B、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原理∙∙C、食物链的原理∙∙D、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原理∙我的答案:D7居住小区绿化的原则中,()强调重视小区环境的文化内涵。

(1.0分)0.0分∙A、实用性∙∙B、独特性∙∙C、经济性∙∙D、艺术观赏性∙我的答案:B8人口压力系数理论中,用来计算人口压力系数的是()。

(1.0分)1.0分∙A、现实人口数和人口增长率∙∙B、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C、现实人口数和人口承载力∙∙D、出生率和人口承载力∙我的答案:C9现代城市环境规划的指导思想要求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1.0分)0.0分∙A、政治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B、政治建设、人文建设、环境建设∙∙C、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D、经济建设、人文建设、环境建设∙我的答案:D10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标准主要考量()个方面。

(1.0分)1.0分∙A、6∙∙B、7∙∙C、8∙∙D、9∙我的答案:C11我国城市生态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1.0分)1.0分∙A、城市化水平的增长与绿地面积不足的矛盾日益扩大∙∙B、城市生态绿底分布不平衡∙∙C、建设资金少于管理资金∙∙D、城市生态绿化总体水平不高∙我的答案:C12因子生态学理论主要应用于()。

城市生态学期末复习

城市生态学期末复习

前言城市化(urbanization)—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 —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是以城市空间范围内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联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由于人是城市中生命成分的主体, 因此也可以说,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城市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应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系统组成成分间和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系统结构,调节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一根据各类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可以把它们区分为:生产者(producer)、消费者(consumer)和分解者(decomposer)\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基本功能,即物质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十分之一定律——无论是初级生产还是次级生产过程,能量在传递或转变中总有一部分被耗散,通过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量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研究表明,食草动物摄食量中仅有10%~20%的能量转变为次级生产量。

R.L.Linderman (1942)通过大量的野外和室内实验,得出各营养级间能量转化效率平均为10%,这就是生态学中的所谓“十分之一定律”。

能量金字塔——食物链中上一个营养级总是依赖于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而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能满足于上一个营养级有限的消费者需要,致使营养级的能量呈阶梯状递减,于是形成了底部宽顶部窄的宝塔状,称作“能量锥体”或“能量金字塔”(energy pyramid)。

演替的三个特征(Odum,1971)(1)演替是群落发展的有顺序过程,它有规律地向一定方向发展,因而是能预见的;(2)演替是由于物理环境改变的结果,但演替是受群落本身控制的;(3)演替一般以稳定的生态系统为发展的顶点,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常拥有最大的生物量和生物间共生功能。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环境考考试(最新版).doc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环境考考试(最新版).doc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环境考考试(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多项选择题 以下环境影响因素中,火电厂主要是( )对环境的影响。

A.二氧化硫 B.废水 C.一氧化碳 D.煤灰 E.有毒固体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在二氧化硫的防治中,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下列选项中( )不是。

A.燃料脱硫 B.采用除尘装备 C.利用低硫的燃料 D.烟气脱硫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十分之一定律”是由美国生态学家( )于1942年提出的。

A.赫克尔 B.AC 坦斯利 C.林德曼 D.罗斯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本题答案:4、单项选择题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指有机化合物引起的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天然的有机化合物的是()。

A.黄曲霉素B.油脂C.洗涤剂D.蛋白质本题答案:5、多项选择题城市生态系统是由城市人类及其生存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的统一体,其中城市生存环境是由()组成的。

A.不同的人口结构的城市居民B.自然环境C.经济、社会文化环境D.不同的劳力结构的城市居民E.技术物质环境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一般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一级子系统(亚系统),社会生态亚系统不包括()。

A.基本人口B.工业C.抚养人口D.服务人口本题答案:7、多项选择题个体与种群各自具有既相互联系又互为区别的特征,以下属于个体生物特征的有()。

A.出生B.出生率C.发育D.年龄结构E.数量变化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在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再循环的几条主要途径中,()是在人为状态下进行的,并且其作用在加强,对生物圈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期末考试97分卷子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期末考试97分卷子

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1现代城市生态设计概念强调根据场地的()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植物材料。

(1.0分)1.0分∙A、经济条件∙∙B、社会条件∙∙C、人口条件∙∙D、生态条件∙我的答案:D2我国现阶段绿化过程中黄土不露地、见缝植绿等情况主要体现了()问题。

(1.0分)1.0分∙A、城市化水平的增长与绿地面积不足的矛盾日益扩大∙∙B、城市生态绿底分布不平衡∙∙C、建设资金少于管理资金∙∙D、城市生态绿化总体水平不高∙我的答案:D3关于我国城市绿化的现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分)1.0分∙A、我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不断减少∙∙B、我国城区公共绿地面积不断减少∙∙C、现阶段我国城市绿化发展较快的是屋顶绿化和室内绿化∙∙D、我国现阶段绿化的督查工作属于园林局负责我的答案:C4城市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

(1.0分)1.0分∙A、系统分析∙∙B、时间分析∙∙C、定量分析∙∙D、数据分析∙我的答案:A5居住区道路绿地的功能是()。

(1.0分)1.0分∙A、防护绿化美化∙B、用作居住区公园∙∙C、欣赏和游憩∙∙D、分割联系空间∙我的答案:D6下列()不属于城市规划图。

(1.0分)1.0分∙A、战略规划图∙∙B、实施图∙∙C、可用建设图∙∙D、精准评价图∙我的答案:D7下列规划中属于生态城市规划框架下的专项规划的是()。

(1.0分)1.0分∙A、功能区分规划∙∙B、生态建设战略∙∙C、经济布局规划∙∙D、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我的答案:D8下列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分析方法中,说法错误的是()。

(1.0分)1.0分∙A、需要有步骤地收集信息∙∙B、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C、仅需要对系统的行为发展做出评价∙∙D、该方法最后一步需要对系统做出适当调整∙我的答案:C9城市生态敏感分析属于城市社会区分析规划中的()方法。

(1.0分)1.0分∙A、城市生态调查∙∙B、数学分析法∙∙C、城市生态决策分析∙城市生态评价∙我的答案:D10环境承载力包括()。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环境测考试题模拟考试卷.doc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环境测考试题模拟考试卷.doc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生态与环境测考试题模拟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我国在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过程中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下列各项中的( )项不是。

A.由于一些项目的评价质量不高,常常带来不应有的纠纷或损失,使提高评价质量成为改进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关键环节 B.公众参与尚未引起各地的充分重视 C.评价过于超前 D.由于许多地方过于强调城市功能分区,规划灵活性得不到落实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城市的稀缺性指城市在多个( )因素方面的稀缺和紧缺特征。

A.社会环境 B.经济环境 C.自然环境 D.政治环境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生态学最早是由( )于1869年提出的。

A.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 B.德国生态学家奥德姆 C.美国生物学家帕克 D.中国环境学家曲格平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本题答案:4、单项选择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主要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包括近30种化学元素,其中主要的是碳、氢、氧、氮和磷五种,它们构成全部原生质的()以上。

A.94%B.95%C.96%D.97%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城市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城市自然条件B.城市政治条件C.城市要素条件D.城市经济技术条件本题答案:6、多项选择题城市污染源是指城市内产乍污染物的设备、装置、场所和单位,根据分布特点可分为()。

A.脉冲式污染源B.工业污染源C.固定性污染源D.移动性污染源E.持续式污染源本题答案:7、多项选择题固体废物是指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被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按化学性质划分,可分为()。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试题库+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试题库+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试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由房屋、建筑物和设施组成的环境被称为()。

A、人工环境B、次生环境C、社会环境D、自然环境正确答案:A2、小区的绿化树种要易养活、易维护、造价低体现了小区绿化的()原则。

A、实用性B、艺术性和观赏性C、经济性D、人本性正确答案:C3、居住区道路绿地是绿化系统中的“线”它起到连接、导向、分割和()的作用。

A、节点B、疏通C、交叉D、围合正确答案:D4、城市的构成要素有一定的地理围、城市人口和()。

A、城市建设B、城市环境C、城市历史D、城市文化正确答案:D5、城市生态系统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专家评估法、层次分析法和()。

A、成分分析法B、主成分分析法C、效应分析法D、因果分析法正确答案:B6、城市水环境是指一个城市所处的地球空间中水圈的所有水体、水中悬浮物和()的统称。

A、水中动植物B、水中微生物C、有机物D、溶解物正确答案:D7、生态学认为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环境是城市的()。

A、人为环境部分B、非自然环境部分C、后天形成环境部分D、无生命环境部分正确答案:D8、帕克1925年提出“城市生态学”之后()成为了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的研究中心。

A、城市人文环境B、城市系统C、城市环境D、城市生态系统正确答案:D9、人口城市化的途径有城市人口再繁殖和()。

A、城乡差异缩小B、户籍制度改革C、农村人口涌入到城市D、城市化围扩大正确答案:C10、对比研究是将()不同的城市进行对比进而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

A、规模B、发展程度C、城市化D、人口密集程度正确答案:C11、一般人们将城市生态系统划分为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三个亚系统。

A、心理生态B、人群生态C、经济生态D、文化生态正确答案:C12、下列不属于生态园林工程的构成的是()。

A、地物B、各类植物C、生态化工程D、各类生物正确答案:D13、环境承载力中的自然资源要素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

(完整版)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答案

(完整版)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答案

adAl l∙A 、交通拥挤∙B 、人口众多∙C 、污染严重∙D 、自然环境丰富∙A 、1911∙B 、1917∙C 、1925∙D 、1929∙A 、地理、人口、环境∙B 、经济、人口、环境∙C 、地理、人口、文化r s o ∙D 、经济、人口、文化∙A 、人类∙B 、环境∙C 、经济∙D 、文化∙A 、城市规模的扩大∙B 、城市基础建设提升∙C 、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非农业人口∙D 、城市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A、城市系统∙B、城市环境系统∙C、城市循环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A、高度人工化∙B、以人为主体∙C、功能不完整∙D、自我维持能力强∙A、综合性∙B、系统性∙C、实时性∙D、实用性∙A、功能区分规划∙B、生态建设战略∙C、经济布局规划∙D、城市基础设施规划∙A、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B、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规律∙C、物质输出输入的不均衡规律∙D、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A、经济地位∙B、政治地位∙C、政府∙D、自然环境∙A、生态位的原理∙B、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原理∙C、食物链的原理∙D、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原理s o ∙A 、环境承载力∙B 、环境生态位∙C 、环境循环链∙D 、环境消解度∙A 、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B 、统计资料和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C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资料相结合∙D 、对比研究和定位研究相结合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adAl l∙A 、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B 、统计资料和现场观测资料相结合∙C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资料相结合∙D 、对比研究和定位研究相结合∙A 、理论分析∙B 、个案分析∙C 、定性分析∙D 、定量分析e an dAl th∙A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B 、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C 、对比研究和定位研究∙D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A 、20世纪60年代∙B 、20世纪70年代∙C 、20世纪80年代∙D 、20世纪90年代∙A 、底特律学派∙B 、旧金山学派i n h r be∙C 、芝加哥学派∙D 、波士顿学派∙A 、我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在不断减少∙B 、我国城区公共绿地面积不断减少∙C 、现阶段我国城市绿化发展较快的是屋顶绿化和室内绿化∙D 、我国现阶段绿化的督查工作属于园林局负责∙A 、城市化水平的增长与绿地面积不足的矛盾日益扩大∙B 、城市生态绿底分布不平衡∙C 、建设资金少于管理资金n dAth n g∙D 、城市生态绿化总体水平不高∙A 、城市化水平的增长与绿地面积不足的矛盾日益扩大∙B 、城市生态绿底分布不平衡∙C 、建设资金少于管理资金∙D 、城市生态绿化总体水平不高∙A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B 、制定可行的、超前的城市总体规划∙C 、提高绿底生态效益的效率∙D 、加大绿底建设资金的投入e an dA l t h∙A 、绿化阶段∙B 、彩化阶段∙C 、艺术化阶段∙D 、生态化阶段∙A 、自然、经济、人文∙B 、政治、经济、人文A∙C 、自然、经济、社会∙D 、政治、经济、社会∙A 、人工控制∙B 、自然控制∙C 、社会控制∙D 、经济控制∙A 、系统分析th∙B 、时间分析∙C 、定量分析∙D 、数据分析∙A 、专家评估法∙B 、层次分析法∙C 、主成分分析法∙D 、时间轴分析法∙A 、概念模型∙B 、数学模型∙C 、仿真模型∙D 、沙盘模型n dA∙A 、活力和生产力∙B 、组织指数∙C 、容纳指数∙D 、弹性指数∙A 、澳大利亚∙B 、新加坡∙C 、乌克兰∙D 、加拿大l t h∙A 、生物生产总量∙B 、生物生产方式∙C 、生物生产能量∙D 、生物生产面积∙A 、德国∙B 、法国∙C 、日本∙D 、意大利【单选题】生态足迹分析法的理论依据是人类可以确定()。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1题,每题1分,共91分)1.下列不属于居住区中心绿地的是()。

A、小游园B、居住区组团绿地C、欣赏和游憩区D、居住区公园正确答案:B2.的生态规划体现在二纵、四横和()三个方面。

A、五地B、四水C、三湖D、四林正确答案:D3.城市土壤的地表封闭会显著增加城市径流,造成()。

A、有机质含量低B、土壤水库功能失效C、洪涝灾害D、土壤污染正确答案:C4.某一特定区域生长的植物种类的总称称作()。

A、植物种落B、植物群落C、植物区系D、植物种系正确答案:C5.富人区绿地建设完善,贫民区、边缘不发达工厂区绿地分布少体现了()的问题。

A、绿地规划不完善B、绿地建设不完善C、绿地布局不健全D、绿地分布不平衡正确答案:B6.在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下列不属于需调查、评估和预测的生态要素是()。

A、气象水文B、人口分布C、地理环境D、空气质量正确答案:B7.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生态与环境的美化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

A、文明的进步B、城市文化的传承C、人类健康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正确答案:C8.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要拟定城市园林规划的各项指标,并对城市绿地系统所期望的()进行评估。

A、环境效益B、景观效益C、经济效益D、生态效益正确答案:C9.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生态学为指导,通过对城市复核生态系统进行规划,确保自然平衡和(),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A、资源保护B、生态平衡C、城市化均衡D、发展平衡正确答案:A10.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是()。

A、公园B、商场C、大学D、湖泊正确答案:B11.生态功能指数中的结构指数包括人口结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

A、城市居民B、城市绿化C、城市服务D、城市系统结构正确答案:B12.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层次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

A、功能规划B、层次规划C、结构规划D、详细规划正确答案:D13.生态足迹模型主要用于计算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物的生存环境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生物栖息地周围与之相关的理化因素总和,即物理环境(又称非生物环境);二是生物环境,包含活有机体的环境,由影响动植物生存和繁衍的其他生物所组成。

对物理环境,可以将其概括为能量环境和物质环境两部分,它们是生物生存环境的重要基础。

2,生物的物质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土壤圈组成,它们具有两个明显特征:其一是空间性,即提供了生物栖息、繁衍、生长的场所;其二是营养性,即提供了生物生长发育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3,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岩石圈这几个圈层交接的界面组成的。

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的界面里有生命在其中积极活动,所以称为生物圈。

4,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简答):一,综合作用。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

二,主导因子作用。

诸多因子中,有一个生态因子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成为主导因子。

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四,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五,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5,生态因子作用的规律(简答):一,限制因子规律。

在诸多因子中使生物的耐受性接近或达到极限时,生物的生长、生殖、活动及分布等直接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成为限制因子。

二,最低量定律。

与系统论中的水桶原理涵义一致,即一个由多块木板做成的水桶,木桶的装水量由最短的那块板限制。

三,耐受性定律。

不同生物对一个相同因子有不同的耐受极限,同一生物在不同阶段对同一个因子也有不同的耐受极限。

6,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式:一,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增长。

二,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

图P207,生态位(名词):生态位生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既表示生存空间的特性,也包括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的特性,如能量来源、活动时间、行为及种间关系等。

8,边缘效应(名词):交错区或两个群落的边缘和两个群落的内部核心区域,环境条件往往有明显的区别,在群落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较之群落有所增加,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9,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指系统内所包括的若干类相互联系的各种要素。

生态系统由两大部分、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两大部分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也称之为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或生命成分和非生命成分;四个基本部分是指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和非生物环境。

其中前三者属于生命成分部分,后者为非生命成分部分。

10,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简答)。

一,生物生产。

包括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过程和次级生产过程。

二,能量流动。

三,物质循环。

四,信息传递。

11,一般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

(填空)12,芝加哥学派的城市模型图解。

a,同心圆理论;b,扇形理;c,多核理论。

P5313,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简答)一,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

二,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规律。

三,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

四,物质输出输入的动态平衡规律。

五,互相适应与补偿的协调进化规律。

六,环境资源的有限规律。

14,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简答)。

一,城市生态位原理。

城市生态位是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找良好的生态位是人们心理生理的本能,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客观规律。

二,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越多样,其抗干扰能力越强,越容易保持动态稳定状态。

三,食物链(网)原理。

四,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

五,最小因子原理。

六,环境承载力原理。

包括资源承载力、技术承载力和污染承载力。

15,能源类型及特点。

一次能源又称原生能源,指太阳能、生物能、核能、矿物燃料、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日常生活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均属此类。

除少数可直接利用外,大多数需要加工或者转化后才能使用。

二次能源又称此生能源,是指原生能源经过加工转化的能量形式,如电力、柴油、液化气等。

可更新能源又称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生物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以再生,不会枯竭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又称非再生性能源,是指埋藏在低下的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在内的化石能和以铀、锂、铌、钒为原料的核能等能源。

16,城市生态系统问题的实质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平衡。

17,城市生态问题。

一,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二,土地占用和土壤变化;三,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四,用水短缺和水污染;五,人口密集与绿地奇缺。

18,城市生态规划概念。

城市生态规划时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

19,城市生态规划目标。

一,致力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二,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三,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0,城市生态规划原则。

一,自然原则,又称自然生态原则;二,经济原则,又称经济生态原则;三,社会原则,又称社会生态原则;四,系统原则,又称复合生态原则。

21,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个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22,生态城市的衡量标志。

一,高效益的转换系统;二,高效率的流转系统;三,高质量的环境状况;四,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系统;五,高质量的人文环境;六,高水平的管理功能。

23,生态城市建设内容。

一,确定人口适宜容量;二,研究土地利用适宜性程度;三,推进产业结构模式演进;四,建立市区与郊区的复合生态系统;五,防治城市污染;六,保护城市生物;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4,城市生态调控原理。

一,高效的功能原理。

包括1,循环利用原理;2,开拓边缘原理;3,共生原理。

二,最优的协调原理。

包括1,最适功能原理;2,最低限制因子原理。

25,放射线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核污染实例,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

26,核污染的来源包括强电场,短波超、短波,微波辐射,电子游戏机干扰,视频端显示器,移动电话。

27,世界十大污染公害中哪五个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选择一个详细描述)一,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5-12月,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

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

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

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

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三,多诺拉烟雾事件。

四,伦敦烟雾事件。

五,四日事件。

28,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来源:矿业固废,工业固废,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污泥。

危害:占用城市用地,影响市容,二次污染(水、气、土壤),危害人体健康。

29,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一,物理法:压实、破碎、分选。

二,化学法————。

三,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

方法包括堆肥化,沼气化等。

四,热处理:高温破坏改变固体废物组成结构,包括焚化、热解、湿式氧化及焙烧,烧结等。

30,影响大气环境的因素(除人为有害气体的排放外)一,气象因素。

包括风和湍流,温度层结,辐射与云。

二,地理因素。

包括地形和地物的影响,局地气流的影响(海陆风、山谷风、城市效应)。

论述31,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方面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建议还是看书吧)物质循环的特点:一,城市生态系统所需物质对外界有依赖性。

二,城市生态系统物质既有输入又有输出。

三,生产性物质远远大于生活性物质。

四,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流缺乏循环。

五,物质循环在人为状态下进行。

六,物质循环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物。

能量流动特点:P95 (不想打了~)32,信息化在城市系统中的应用。

(P104)一,信息化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举例二,信息化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举例三,信息化在通信方面的应用。

举例四,信息化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

举例33,中国城市发展和规划中城市环境问题的哪些方面应加强和特别考虑。

P203 一,全国范围环境问题分析。

1,先天脆弱,易于失衡。

2,长期生态失调,灾害频繁。

3,生态环境失调,资源相对贫乏(包括水资源问题和土地资源问题)。

4,生态支持系统恶化(包括森林锐减,草原承载过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耕地被占)。

5,各类污染严重。

二,沿海地区环境问题。

1,沿海地区环境特点。

(海域广阔,资源丰富,高度开发,人口过密,生态环境退化)。

2,沿海地区五大环境问题(酸雨加剧,赤潮猛增,乡镇企业污染加重,人地矛盾尖锐,面临海平面上升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