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沙漠中的绿洲-2

合集下载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绿洲的含义及形成原因;2.了解绿洲在沙漠中的意义;能力目标:1.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热情。

二、教学重点1.绿洲的含义和形成原因;2.绿洲在沙漠中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如何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1.引入T: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沙漠中的绿洲。

在沙漠中,绿洲是一片绿色的宝地,是一种很珍贵的资源。

请问,绿洲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T: 绿洲是指在沙漠中,由于天气条件或人工灌溉等因素,使水源得以存在,土地上长有植物的一个绿色地带。

大家知道,沙漠是一片荒凉的土地,当我们走在沙漠中,我们会发现没有生命和希望,但是绿洲给了我们希望,给了我们生命。

2.讲解T:那么,绿洲是如何形成的呢?(学生回答)T: 沙漠中的绿洲主要是由于水源的存在和土地的肥沃所形成的。

在沙漠中,有些地方的地下水源比较丰富,人们可以从地下水井中取水灌溉种植植物。

同时,沙漠地区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极低,但是植物根系的真菌有助于土壤的有机质增加。

这样,就能形成绿洲。

T: 现在,大家知道了绿洲的形成原因。

绿洲虽然只占沙漠的一小部分,但是它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作用。

T:请问,绿洲在沙漠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T: 首先,绿洲可以提供水和食品。

绿洲中的水源很重要,不仅可以使农作物生长,还可以让人们饮用水,这对于沙漠中的居民非常重要。

T: 其次,绿洲对于保护生态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沙漠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绿洲中的植物可以防止沙漠的风蚀,保持生态平衡,同时,生态平衡也使得沙漠中的动物种群得以生存。

T: 最后,绿洲还是人们居住和活动的地方。

沙漠中的居民在绿洲中种植粮食和养殖牲畜,生活和繁衍下去。

3.互动T: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利用绿洲呢?(学生回答)T: 好的,让我来补充一些。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

2. 激发学生对沙漠和绿洲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沙漠和绿洲的定义。

2. 讨论沙漠和绿洲的特点和差异。

教学活动:1. 引入课程,向学生介绍主题《沙漠中的绿洲》。

2. 引导学生思考沙漠和绿洲的概念,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沙漠和绿洲的了解。

3. 展示一些沙漠和绿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4. 引导学生讨论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5.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本课程的目标和重要性。

第二章:沙漠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沙漠的生态环境和特点。

2. 掌握沙漠中的生物和植物适应策略。

教学内容:1. 介绍沙漠的气候和环境特点。

2. 探讨沙漠中的生物和植物适应策略。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让学生简要描述沙漠和绿洲的特点。

2. 向学生介绍沙漠的气候和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沙漠的严酷条件。

3. 展示一些沙漠中的生物和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适应策略。

4. 引导学生了解沙漠中的生态系统,讨论沙漠中的食物链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5.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沙漠中生物和植物的适应能力。

第三章:绿洲的形成和特征教学目标:1. 了解绿洲的形成和特征。

2. 掌握绿洲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探讨绿洲的形成原因和条件。

2. 描述绿洲的特征和生态系统。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让学生简要描述沙漠的生态环境。

2. 向学生介绍绿洲的形成原因和条件,让学生了解绿洲的特殊性。

3. 展示一些绿洲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绿洲的特征和生态系统。

4. 引导学生讨论绿洲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例如提供水源、生态系统平衡等。

5. 总结本章内容,强调绿洲的独特性和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四章:绿洲的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绿洲的利用和保护。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内容:1. 探讨绿洲的利用方式,例如农业、旅游业等。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15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15篇

沙漠中的绿洲教案15篇沙漠中的绿洲教案1一、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指读课题,学生齐读):沙漠中的绿洲。

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你们都学得非常认真,今天老师带来了礼物,奖励你们看一组图片,想看吗?(课件)3、看了这些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绿树成阴、鲜花遍地、万紫千红、五颜六色、绿意盎然、景色宜人……)指好“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地上开满了鲜花。

4、看了这些画面,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5、老师还带来了一组图片,想看吗?(课件)6、看了这些画面,你能用词语或句子来说说吗?7、看了这些画面,此时,你的心又是情怎样的?8、老师告诉你们,其实这两副图指的是同一个地方——阿联酋(课件)只是一开始你们看到的是现在的阿联酋,后来看的是以前的阿联酋,看到这儿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板书:?二、精读感悟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写出变化原因的一句话。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齐读。

“侍弄”是什么意思?再加上“”说明什么?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2、默读课文2-6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十分?把有关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3、交流(1)第2自然段说明理由:迪拜人民十分爱惜花草树木,所以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

你能读好这一段吗?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迪拜的美吗?(2)第3自然段“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老师知道你们课前还查了很多资料,你知道阿联酋人民培育一棵树花了多少代价吗?你觉得这个代价大吗?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指的读好“很大的”)在我们国家,培养一个孩子也不过这些费用。

所以说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同学们,阿联酋人民是花了很大的代价去培植树木的,可见他们侍弄花草树木非常。

你能通过朗读告诉老师吗?“他们从国外买来……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泥土也要买吗?(原来,这里是沙漠……)水也要买吗?(水是咸的)快速浏览这一段,找出动词。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沙漠中的绿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课文。

作者向我们具体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白茫茫的沙漠中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积极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美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在以文章的重点句段为载体来加强训练,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诵读感悟语言,体验情感,运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形象、直观地感受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懂得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沙漠中绿洲》(齐读课题)。

2、播放视频。

仔细观看,用你积累的词语或优美句子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美丽的风光不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是阿联酋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这里曾经是一片沙漠。

说到沙漠,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展示阿联酋沙漠的图片,结合课文说一说这里沙漠的特点。

(教师相机板书:恶劣咸而板结不毛之地)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这块不毛之地变得这么美丽的?沙漠中的绿洲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跟随作者去阿联酋寻找答案。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出示图片。

沙漠中的绿洲2

沙漠中的绿洲2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
原先这里是-----,现在这里------。
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 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 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 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 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鲜花遍地,绿树成阴
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土地 荒凉、贫瘠。不生
默读课文,画出阿联酋人 民是怎样创造奇迹把沙漠变 成绿洲的句子,圈出重点词, 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 买来 买来 买来 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 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 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在这里,培育一棵树 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 个孩子。
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园 ▲ ▲ ▲ 林工人高兴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 看,它们更漂亮了!” ▲
仔细观察照片,以“迪拜街头的风光” 为题写一段话。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
绿树成阴、鲜花遍地、郁郁葱葱、青翠欲滴 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生机勃勃、清澈见底
迪拜的街头风光
走在迪拜的街头,我看到那平坦宽阔的柏油大道直通远方,似乎与大海 相连。 街道两边绿化带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花草。绿化带旁边一座座鳞次栉比的 摩天大厦拔地而起,插入云霄。各种各样楼房数不胜数,一幢挨着一幢挤满 了城市,好一派迷人的景象。 我继续走着,来到了迪拜的中心公园。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由草 地组成的绿海,碧绿一片,格外壮观;一棵棵大树就像一位位绿色卫士,护 理着环境,绿化着领土。可以说,这儿就是植物的海洋。在这里地上没有一 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在草地上行走。 我们接着向着公园的深处走去,只见一股股银白色的喷泉源源不断地从 地下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中喷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美不胜收。 我不由地想起地下的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此刻也正源源不断把水送到花草 树木的根部,让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娇。 池塘之中有一个用铜做的小地球,可能是提醒阿联酋人民要保护地球, 保护自然环境的吧!在风中,人们在小草身上浇的水洒落下来,小草也好像 被此感动,而感谢阿联酋人民呢! 夜幕初临,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池塘中,宛如无数条银蛇在游动。 走在迪拜的街头,你全然不知道这绿洲以前是一片不毛之地,这是阿联 酋人民创造的奇迹。 啊!沙漠城市迪拜——好美!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沙漠和绿洲的基本概念。

2. 引发学生对沙漠中绿洲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沙漠和绿洲的定义。

2. 讨论沙漠中绿洲的形成原因。

教学活动:1. 引入沙漠和绿洲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是什么。

2. 讲解沙漠和绿洲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3. 提问学生,让他们思考为什么沙漠中会有绿洲的存在。

第二章:沙漠生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沙漠生态的特点。

2. 引导学生认识沙漠中的植物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教学内容:1. 介绍沙漠生态的基本特点。

2. 探讨沙漠中的植物和动物如何适应干旱和高温的环境。

教学活动:1. 展示沙漠生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沙漠中的植物和动物。

2. 讲解沙漠生态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沙漠中的生存挑战。

3. 举例说明沙漠中的植物和动物如何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的节水能力和沙漠动物的夜行性。

第三章:绿洲的形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洲形成的自然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绿洲形成的影响。

教学内容:1. 讲解绿洲形成的自然原因,如地下水、河流和山脉的影响。

2. 探讨人类活动对绿洲形成的影响,如灌溉和城市化。

教学活动:1. 展示绿洲形成的原因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下水、河流和山脉对绿洲的重要性。

2. 讲解绿洲形成的自然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绿洲的影响。

3.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如何影响绿洲的形成,如灌溉系统的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第四章:绿洲的生态价值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洲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绿洲对人类和生物多样性的贡献。

教学内容:1. 介绍绿洲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 探讨绿洲对人类和生物多样性的贡献,如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教学活动:1. 展示绿洲生态价值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绿洲对生态系统的贡献。

2. 讲解绿洲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绿洲对人类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沙漠和绿洲的基本概念。

引起学生对沙漠中绿洲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沙漠和绿洲的定义。

沙漠中的特殊生态环境。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沙漠和绿洲的基本概念。

图片展示法:展示沙漠和绿洲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利用图片展示沙漠和绿洲的对比,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沙漠和绿洲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1.4.2 讲解讲解沙漠和绿洲的定义,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介绍沙漠中的特殊生态环境,如耐旱植物和动物的适应策略。

1.4.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为什么绿洲会在沙漠中形成。

分享讨论结果,总结绿洲形成的原因。

1.4.4 总结总结沙漠和绿洲的特点,强调绿洲在沙漠中的特殊性。

第二章:沙漠中的生态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沙漠中的特殊生态环境。

培养学生对沙漠生物适应能力的理解。

2.2 教学内容沙漠中的气候特点。

沙漠生物的适应策略。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沙漠中的气候特点和生物适应策略。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沙漠生物的适应实例。

2.4 教学步骤2.4.1 复习复习上一章的内容,回顾沙漠和绿洲的关系。

2.4.2 讲解讲解沙漠中的气候特点,如高温、干旱等。

讲解沙漠生物的适应策略,如节水、耐旱等。

2.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沙漠生物的适应实例,如沙漠植物的根系和叶片的特殊结构。

分析沙漠动物的适应策略,如沙漠狐狸的夜行性和节约水分的生活方式。

2.4.4 总结总结沙漠中的特殊生态环境和生物的适应能力。

第三章:绿洲的形成与维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绿洲的形成原因和维持机制。

培养学生对绿洲生态系统的认识。

3.2 教学内容绿洲的形成原因。

绿洲的维持机制。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绿洲的形成原因和维持机制。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绿洲的重要性。

3.4 教学步骤3.4.1 复习复习前两章的内容,回顾沙漠和绿洲的关系以及沙漠中的生态环境。

(赛课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沙漠中的绿洲》第2课时

(赛课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沙漠中的绿洲》第2课时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

2、体会阿联酋人民是如何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

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答)《沙漠中的绿洲》。

二、学习第一段1、课件出示沙漠图。

2、阿联酋的沙漠是什么样的?给人什么感觉?(荒凉)3、文中哪些词告诉了我们?(引导学生抓住“到处”“白茫茫”体会广阔无垠的沙漠荒凉的景象)4、课件出示绿洲图过渡:可就在这片荒凉的沙漠中,却有着星罗棋布的绿洲。

这绿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建成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第二、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1、学生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2、绿洲是什么样的,谁找到答案了?指名答。

3、师出示重点句“这里绿树成荫……行走。

”这里的环境怎么样?师板书:良好哪些词可以看出来?指名答,师相机板书:绿树成荫鲜花遍地4、我们来欣赏一下绿洲的风景好吗?播放课件,伴乐欣赏风景如画的绿洲景象。

欣赏完风景后同学们有什么感触?指名答。

5、再出示重点句“这里绿树成荫……行走。

”谁想读读这些句子,把绿洲的美读出来?谁能读得更美?6、粗红线画出第二句“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花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阿联酋人民非常珍爱花草树木)谁来读读这句话?谁能读得更珍爱一些?7、请爱美的女生伴乐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那么,绿洲是怎么建成的呢?8、指名答。

9、阿联酋人民为什么要买土、买水、买树苗和花草呢?指名答,课件出示重点句“原先……不毛之地!”原先这里的环境怎样?师板书:恶劣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指名答,师相机板书:咸而板结不毛之地谁来读读这句话?还不够恶劣,谁再读读?10、沙漠环境那么恶劣,要建设绿洲真是——(学生答)困难重重。

幼儿园中班语文《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文《沙漠中的绿洲》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文《沙漠中的绿洲》教案教案名称:《沙漠中的绿洲》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沙漠和绿洲的含义,理解沙漠中出现绿洲的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沙漠和绿洲的基本概念。

2. 分析沙漠中出现绿洲的原因。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让更多的沙漠变为绿洲。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沙漠和绿洲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引入主题——《沙漠中的绿洲》。

二、讲解新课(20分钟)1. 解释沙漠和绿洲的概念:沙漠是指降雨稀少,气候干燥,植物稀疏的地方;而绿洲是在沙漠中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形成的一片有水源和植被的区域。

2. 分析沙漠中出现绿洲的原因:主要因为地下的水源。

雨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当地下水上升到地面时,就形成了绿洲。

3. 举例说明沙漠中的绿洲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三、课堂活动(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学生扮演沙漠,一部分学生扮演绿洲,模拟沙漠中出现绿洲的过程。

2. 让学生想象自己是生活在沙漠中的人,他们会如何保护和利用绿洲?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沙漠和绿洲的关系,以及绿洲的重要性。

2. 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沙漠变成绿洲?”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作业布置:回家后,画一幅关于沙漠和绿洲的画,并写一段话描述画面的内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要注意将环保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责任感。

18沙漠中的绿洲

18沙漠中的绿洲

18沙漠中的绿洲1. “沙漠中的绿洲”指的是阿联酉的城市,文中重点介绍了迪拜这个城市。

“不毛之地”、“咸而板结”等词让我们感受到那里的环境十盈劣,但是并没有吓倒阿联酉人民。

“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这句话既说明在那里培育一棵树十分困难,也让我们感受到阿联酉人民对环境的重视。

正是因为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所以沙漠才会被改造生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美丽城市,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文中最能体现阿联酉人民侍弄花草非常精心的小事例是园林工人给树木花草“洗脸”。

2. 《沙漠中的绿洲》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酉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丁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 “绿树成阴鲜花遍地”没有……更没有”体现了人们对花草树木的珍爱。

因为阿联酉人民不惜一切代价营造绿洲,所以说“在阿联酉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白花花的盐碱”硬硬的壳”不毛之地”说明了沙漠环境的恶劣,也说明建设绿洲困难之巨大。

三个“买来”以及“挖痍尘”埋下”说明了建设绿洲的艰巨和复杂,代价之昂贵,也说明了阿联酉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之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坚定。

4. 阿拉伯朋友的一句“人类有了绿洲、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说出了阿联酉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改造环境的目的。

5. 园林工人的两个“不”字,首先是否定了作者问句中的意思。

作者用的是反问句,意思是“地下有自然水管,就不要浇水了。

”园林工人认为这是不对的。

然后他用具体的劳动过程,还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明浇水是为了让花草更干净、更漂亮,而这单靠地下的自然水管是做不到的。

这也充分说明了阿联酉人民侍弄花草树木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

教案《沙漠中的绿洲》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沙漠和绿洲的定义及其特点。

激发学生对沙漠中绿洲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沙漠和绿洲的定义及其特点。

沙漠中绿洲的形成原因。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了解沙漠和绿洲的特点。

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沙漠和绿洲的概念。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向学生提问:“你们对沙漠和绿洲有什么了解?”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沙漠和绿洲的认知。

1.4.2 讲解:简要介绍沙漠和绿洲的定义及其特点。

解释沙漠中绿洲的形成原因。

1.4.3 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沙漠中绿洲的意义和价值。

邀请各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二章:沙漠的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沙漠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2.2 教学内容:沙漠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了解沙漠的特点。

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沙漠的概念。

2.4 教学步骤:2.4.1 复习: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对沙漠和绿洲的概念。

2.4.2 讲解:详细讲解沙漠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2.4.3 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沙漠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邀请各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三章:绿洲的定义和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绿洲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3.2 教学内容:绿洲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了解绿洲的特点。

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绿洲的概念。

3.4 教学步骤:3.4.1 复习:简要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对沙漠和绿洲的概念。

3.4.2 讲解:详细讲解绿洲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3.4.3 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绿洲对人类和环境的意义和价值。

邀请各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四章:沙漠中绿洲的形成原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沙漠中绿洲的形成原因。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明白得重点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候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教学重点阿联酋人民花专门大的代价种植花草及精心侍候花草的壮举。

教学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阿联酋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对比导入1、板书:沙漠。

出示沙漠课件,看到沙漠,你会想到哪些词语?(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印象中的沙漠是什么模样?)2、在那个不毛之地生活的人们最期望什么?板书:绿洲。

明白得“绿洲”的意思,出示绿洲的图片,生谈谈看到的绿洲是什么模样?3、找出文中描写沙漠和绿洲的句子或词语。

分两组对比读出这两个句子表达的不同环境。

相机明白得“不毛之地”。

你情愿生活在沙漠依旧绿洲?4、是啊,如此恶劣的沙漠环境,我们每个人都会望而却步,但在亚洲西部的茫茫沙漠中就有如此一个国家,出示课件“阿联酋:西亚国家,全称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地势多为海拔200米以上的荒漠。

气候炎热干燥,年降水量仅75毫米左右。

所处的沙漠是盐碱地,一样植物是无法生长的,那儿几乎不长任何庄稼。

因此把那儿称作——不毛之地,能够说那儿的自然环境专门——恶劣。

师:确实是在这8.36万平方千米的沙漠中,生活着190万人口,你能想象到他们生活得如何样吗?那么他们如何才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呢?过渡:阿联酋人民是如何样把沙漠建筑成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绿洲来的?就让我们到其中的一个绿洲——迪拜去找找缘故吧!请大伙儿读第3自然段。

二、感受壮举1、出示一: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1)从哪里看出代价大?(2)从三个“买来”体会到什么:能够看出他们投入了专门大的财力。

我们这边种树只需要买花草树苗,而在迪拜,除了买花草树苗,连泥土、灌溉用的淡水都需要买,要从国外进口这么多材料,费用是多么昂贵啊!出示二:接着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案.doc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案.doc

《沙漠中的绿洲》第二课时教材简析:《沙漠屮的绿洲》是苏教版(国标木)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屮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的体裁为访问记。

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课文图文并茂,展示出迪拜的美丽风光与沙漠绿洲的整体面貌,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好教材,也是使学生认识改造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好体例。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木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耍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体会阿联酋人民是如何在沙漠中建造绿洲的。

教学难点:借助文中的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认识排比句,了解排比的作用,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初步感“访问记”这一文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齐读课题。

2.下面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老师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

提醒:提笔即是练字时,注意写字的姿势,一笔一划把字写正确, 写端正。

不毛之地精心侍弄绿树成阴①请同学们对照黑板上这三位同学写的,检查一下自己书写的是否正确。

②“侍”是我们这篇课文中耍求会写的一个生字,哪位同学给我们分析一下怎样才能把它写美观呢?(左窄右宽,左低右高;三横长短不一,屮间一横最长。

)师范写,提醒:单人旁起笔一撇稍长,垂诙竖短小冇力;“寺”的土字头竖笔起笔要高,长横是这个字的主笔,也是关键笔画,起笔紧靠单人旁两笔交叉之处,与单人旁形成穿插,左低右高,寸字竖钩的钩与单人旁屮的竖笔的末端遥相呼应。

这样,这个字就可以写漂亮了。

请同学们在纸上临写两遍。

让我们把这三个词语一起再读一遍。

2018年沙漠中的绿洲 第2课时-文档资料

2018年沙漠中的绿洲 第2课时-文档资料

沙漠中的绿洲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理解、运用文中词句,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读课文回顾旧知,进入课文情境二、指导细读第一段细读第一段读中体会品味课文提出自读要求:(1)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读后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2)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重点抓住“不是……而是……”“到处”“白茫茫”)(3)你还读懂了什么?从哪里可看出来?(抓住“白”与“绿”的对比,体会。

结合理解:“星罗棋布”并指导说话)(4)指导朗读(重点词语要重读)自读课文,思考老师的问题。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注意练习朗读通过重点词句,细细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意识与能力2、指导细读第二自然段细读第二自然段(1)激疑:沙漠中的绿洲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沙漠中的绿洲又是怎么来的呢?(2)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想想你看到了什么?能介绍一下吗?(3)学生交流(4)自由读二自然段,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的,边读边找出描写迪拜美的句子。

(5)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用赞美、佩服的语气)思考老师的问题;欣赏图片,用心观察并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图片内容;讨论交流,读读、画画。

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老师指导,练习朗读多种形式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体地位3、指导细读第3自然段细读第3自然段(1)质疑:学了第三自然段后,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5)师引读:同学们,你们知道植物生长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6)出示沙漠图瞧!这样的环境书上用了一个词语不毛之地(结合理解)师:但是,这样恶劣的环境,阿联酋人民退缩了吗?(7)结合理解:纵横交错(8)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一流自然段,边读边做上记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 18、沙漠中的绿洲
第1课时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活学生已有的积累,交流对沙漠的认识;围绕
文章中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

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通过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形成保护绿地,爱
护树木的习惯。

理解:“沙漠”、“绿洲”进行对比、辨析,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简单运用:运用关联词说话。

复杂运用: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体会阿
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创见:把学习本文后的一些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下来,也可以写一写以后的打算或自己的设想。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体会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教学过程
关注差异
一、复习检查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霎()时 恶劣() 侍()弄 适()宜 良()好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过渡:从哪里可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他们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二、精读一、二自然段,了解“沙漠”、“绿洲” 1、教师:“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可以用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来描绘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自己读全文。

3、交流“沙漠”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
白茫茫一片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 教师相机板书: 环境十分恶劣
(2)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

教师:阿联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3)指导读好句子
A 、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 、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4、交流说说“绿洲”是什么样的
(1)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出示句子:
“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2)这个地方美吗?谁能读出它的美? (3)那些词语更能突出它的美?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
(4)这么美的地方同学们想在这个地方居住吗?(想)所以,现在的阿联酋具有良好的生存环境。

板书:良好的生存环境
(5)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阿联酋,看看有那些变化?
出示图片,生做对比性的回答。

(6)过渡:看见这么美的地方,老师也想去了,可是工作很忙呀!要是在附近的话,我到想去看看,如果将来你们能建设出这么没的地方老师一定去。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成良好的生存环境的,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起绿洲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再去文中寻觅寻觅,用自己的方式画出相关的语句。

三、学习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

㈠老师这儿有一句话,想请同学们来读读,谁想来?
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1.指名读。

2.阿联酋人民为什么会把花草树木当孩子一样爱护呢?(师相机板书:当孩子一样)他们花了那些代价?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出示句子:
“这里的没一株小树,没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养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


⑴指名读这两句话。

⑵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看出什么?
阿联酋人民为了建设自己的家园付出了很多,花了很大的代价。

这些环境是建设是来之不易的,所以他们会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这些花草树木。

⑶是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好好的去珍惜,那我们就来美美的把它读出来。

(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⑷前不就我们学校为了创建省实验小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的很多的环境布置,希望同学们也像阿联酋人民一样爱护我们的校园。

过渡:阿联酋人民为了美化自己的生存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他们怎能不精心侍弄这些花草树木呢?(师相机板书:精心侍弄)这里的“侍弄”大家懂吗?(理解侍弄的意思)
3.阿联酋人民是怎样侍弄花草树木的?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出示句子:
⑴“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

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得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


指名读。

那些词语更能突出阿联酋人民对树木花草的精心侍弄?
突出“适宜”和“纵横交错”
困难是巨大的;建设绿洲的代价是巨大的,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
③谁能用“适宜”和“纵横交错”各说一句话?。

板书:花大代价培植
出示:适宜在我的房间里有一张适宜……
纵横交错扬州的交通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
师生联系造句。

⑵“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指名读。

⑶生:园林工人每天给它们浇水。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出示:“霎时,一阵雨雾从空中洒下来,把树叶、草和花上的尘土淋得干干净净。

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

园林工人高兴到笑了,做了个洗脸的动作,说:‘你看,它们更漂亮了!’”
指名读。

引读句子。

⑷阿联酋人民就是这样爱护花草树木的,爱护自己的家园,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
出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学生齐读这句话。

⑸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建立了像迪拜这样美的沙漠绿洲,非常的了不起,在阿联酋是不是就单单只有一座绿洲呢?(不是)从那里可以看出来?(星罗棋布)
四、小结。

所以,从2000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了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地方。

我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体会?
五、课外延伸。

1.再次收集一些关于阿联酋的新闻报道或相关资料。

2.课后小练笔。

把学习本文后的一些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下来,也可以写一写以后的打算或自己的设想。

板书设计:
沙漠中的绿洲
恶劣良好
咸而板结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鲜花遍地
像爱孩子一样
花大代价培植
教后反思:(片段反思、错例分析或教学随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