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纤维瘤病
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与间质瘤CT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156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与间质瘤CT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罗崇军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intra-abdominal aggressive fibromatosis,IAF)是临床之中较为少见的严重病症。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和少见性,较为容易同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相混淆,一旦误诊对于患者影响很大。
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甚至很多影像学检查也不容易区分,这就增加了诊断之中的难度。
而两种疾病的治疗以及康复却是完全不同的方向,所以一旦误诊误治,会影响最终的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效果。
因此保障疾病的有效诊断是很有必要。
CT影像检查技术作为目前较为有效的诊断方式,应当深入进行两种疾病的影像学区分,以此保障患者的准确治疗。
一、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概述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即是硬纤维瘤。
通常是在肌腱组织的深处才会出现克隆性纤维母细胞增生,是较为严重的恶性肿瘤疾病。
随着病症的发展还可能影响筋膜以及骨骼,但是只是向周围各软组织进行浸润影响,不会出现转移,患处容易反复出现,影响各重要脏器组织。
此类疾病通常是根据其出现的不同位置进行划分,分为腹外型、腹壁型以及腹内型。
本次研究的IAF即是腹内型是最为少见的一种表现,其中主要成分在介于成纤维细胞瘤与纤维肉瘤之间,由于顽固复发以及恶变的特点,通常只能使用手术局部扩大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目前虽然没有较为明确治疗方式也无有效的分期系统,但是能够明确的是除去手术之外还依靠放疗或者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术中应当保持在切缘为阴性,以控制疾病反复出现为主,并且可以选择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干扰素或者细胞毒药物进行病情的抑制。
二、间质瘤概述GIST其实就是人体胃部里面长出的肿瘤,不过通常是出现在胃肠壁里边。
GIST能够生长在我们消化道的任何部位,通常见于胃部以及小肠之中。
很多患者对于疾病认知不够深刻,可能会担心GIST是恶性的肿瘤,实际上GIST还是呈良性居多。
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及文献复习
头颈部侵袭性纤维瘤病1例及文献复习李正强; 刘曙光【期刊名称】《《口腔疾病防治》》【年(卷),期】2018(026)009【总页数】6页(P592-597)【关键词】头颈; 肿瘤; 纤维瘤病; 临界瘤; 侵袭性; 复发【作者】李正强; 刘曙光【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广东广州5102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8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又称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id-type fibromatosis)、韧带样瘤(desmoid tumor)、分化良好的非转移性纤维肉瘤(well-differentiated nonmetastasizingfibrosarcoma)、Ⅰ型纤维肉瘤(gradeⅠfibrosarcoma),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良性间质病变,起源于肌肉、筋膜、腱膜等结构[1],可表现为局部侵袭性生长,易局部复发,但无远处转移能力,其生物学行为和组织病理学表现介于良性纤维性病变和纤维肉瘤之间[2]。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年高发,无性别差异。
根据发生部位,AF分为三型:腹外型、腹壁型和腹内型。
腹外型发生在肩部、背部、四肢以及头颈部。
头颈部青少年侵袭性纤维瘤病较为少见,国内报道较少,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于2017年8月收治1例发生于颈部的AF患者,现就该病例的特点进行报告并复习相关文献,对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探讨。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3岁,主诉因“右颈部无痛性肿物半年余”入院。
入院查体:右侧颈上部皮肤稍隆起,皮温色泽正常,可触及一大小约3.5 cm×2.5 cm×3.0 cm肿物,前界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前2.5 cm处,后界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后1.0 cm 处,上界达乳突,下界位于下颌下缘所在平面,表面光滑,活动度差,质硬,无触痛。
入院前B超检查提示:右侧颈部皮下实质团块,待排良性间叶组织来源肿瘤。
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诊断与治疗PPT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的诊断 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的治疗 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的预后和复发
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患者的生活护理和 心理支持
临床表现
皮肤病变:皮肤出 现红色或紫色结节, 表面光滑,质地柔 软
眼部病变:眼球突 出,眼睑肿胀,视 力下降
骨骼病变:骨骼畸 形,关节疼痛,活 动受限
预防复发的措施
定期复查:定期 进行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 以监测肿瘤的复 发情况
药物治疗: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 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化疗、靶向治 疗等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合理饮 食、适当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态 等
避免接触致癌因 素:避免接触可 能诱发肿瘤复发 的因素,如辐射、 化学物质等
免疫组织化学:纤维瘤细胞表达 Vimentin、CD34等标记物
组织病理学:纤维瘤细胞增生,细 胞核分裂活跃
基因检测:检测到NF1基因突变或 缺失
鉴别诊断
皮肤病:如湿疹、皮炎等,需要与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进行鉴别 肿瘤性疾病:如神经纤维瘤病、血管瘤等,需要与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进行鉴别 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需要与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进行鉴别 其他疾病:如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需要与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进行鉴别
感谢您的观看
生活护理指导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 的作息、饮食和运动
学习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 管理能力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
并处理疾病
朋友保持联系,获得心理支持
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保持心 情愉快
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 养摄入
参加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和 社交能力
翼腭凹侵袭性纤维瘤病诊治探讨
[ 键 词 ] 翼 腭 凹 ; 袭 性 纤 维瘤 病 ; 术 ; 关 侵 手 放疗
, 4 1 5hHo il Z agh u 3 3 0 , 咒 t s t , h nzo 6 0 0 凡 觎 Poic, hn ) 7 pa r n e C ia v
【 btat Obet e T vsgt t cdne cncl n et i , ahlg aueadt a n o ages e A s cl r jci : oi et a ei iec, l i i s t n p t oi f tr n et t f grsv v n i eh n i a ma f ao o ce r me i i oas f rm t i A ) a te eda dn c g n M e o : T esm t b o s( F th a n ekr i . h eo t d h h y po m, dans n et et f n aeo Fi i oi adt a n ecs f g s r m oo A n
罗艳 荣 , 志 亮 许
( 放 军 第 一 七 五 医 院 五 官科 , 建 漳 州 3 3 0 ) 解 福 6 0 0
[ 摘要】 目 的 : 讨 颌 面 颈 部 侵袭 性 纤 维 瘤 病 (grs v f rm ts , F 的发 病 情 况 、 床表 现 、 理 特点 及 治 疗 选 探 ages e bo a i A ) i i os 临 病 择 。 方法 : 过对 1 翼 腭 凹侵 袭 性 纤 维 瘤 病病 例 的 深入 分 析 , 通 例 并结 合相 关 文 献 综 述 , 加深 对 此 病 例 相 关 情 况 的认 识 。结 果 : 病 例 因 A 本 F位 置 深 , 犯 范 围 广 , 近 颈 椎 、 内动 脉 及 颅 底 , 未 能 完全 扩 大 切 除 病灶 , 侵 邻 颈 故 结合 术 后 放 疗 ,
侵袭性纤维瘤病
增强后无或轻度强化,是该病重要特征,而以细胞成分 为主的区域,呈等T1、稍长T2信号,明显强化;
④ 易侵犯邻近神经血管鞘膜,表现为肿瘤与神经、血管间
脂肪信号消失,血管变形、狭窄。
影像学表现
CT:肿瘤呈稍低密度伴条片状稍高密度,增强后稍低密
切缘阴性。
因较高的术后复发率须采取放化疗、NSAIDs、SERMs、
TKI等辅助治疗,术后放疗可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但术 前放疗尚未证明能提高手术切缘阴性率。
术后平均复发率为24%~77%,切缘阳性是术后复发的独
立影响因素。
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 躯干或肢体触及边界不清 、质硬无波动且不能推动的无痛
性肿块,皮肤正常,多无淋巴结肿大,生长缓慢,少数有 疼痛和压迫症状,症状与肿瘤所在部位、大小、周围结构
和神经等受累有关,应注意患者是否合并FAP及Gardner综
合征。
介于成纤维细胞瘤与纤维肉瘤之间,恶性倾向表现为侵袭 性生长及术后顽固复发,复发灶病理及影像特征多与原发 灶相同,但生长更迅速,侵犯范围更广泛,罕见恶变为纤
度区渐进性明显强化,稍高密度区轻度强化。
稍高密度区与MRI低信号区相对应→胶原纤维 稍低密度区与稍长T2信号区对应→成纤维细胞、成肌纤
维细胞
女性,31岁,腹壁型AF
女性,25岁,腹外型AF
神经纤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也可出现短T2信号区,
鉴别诊断
但神经纤维瘤一般境界清晰,无侵袭性生长;而恶性纤维组 织细胞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囊变、出血和坏死
女性,49岁,体检发现盆腔占位
侵袭性纤维瘤病(AF)
也称硬纤维瘤、韧带样瘤,是一种少见的生长缓慢的间叶组
韧带样纤维瘤病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④ 影像学表现
CT
➢ 软组织肿块,密度等或稍低于肌肉密度,肿块内高密度区可能代表胶原纤维基质,低 密度区代表瘤内粘液。
➢ 增强后大部分肿块呈轻中度强化(持续性或进行性延迟强化),主要因为DTF由梭形 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间质组成,且病灶内均为细小毛细血管而无粗大的血管,对比 剂进入瘤内的速度慢。
韧带样纤维瘤病 (Desmoid-type fibromatosis,DTF)
概述
又称侵袭性纤维瘤病,肌肉腱膜纤维瘤病,是纤维母细胞克隆性增生性病变,位于深部软 组织,以浸润性生长和易局部复发为特征,但不转移。2013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归 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为中间型(具有侵袭性)。
治疗
手术完整切除(达病灶边缘2-3cm)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高(14%-37%)。
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随诊、激素治疗、细胞毒性药物、分子靶向治疗等。对于不 能手术切除、切除不完整或术后复发患者可行放化疗或系统治疗。
生物学行为介于纤维瘤与纤维肉瘤之间,是种交界性的软组织肿瘤。影像表现与软组织恶 性肿瘤或炎性病变相似,术前准确诊断有一定难度。
① 发病机制与流行病学特点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创伤及手术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见于家族性发病者,Gardner综合征患者伴有此类病变,尤其是肠系膜纤维瘤 病; 内分泌因素:腹部病变经常发生于妊娠期或妊娠后妇女; 创伤及手术因素:可能对发病有促进作用。
➢ 肿瘤坏死少见。
③ 临床表现及分型
病灶多位于深部软组织,质硬,少数伴疼痛。以腹壁肌层受累最常见,局部浸润性生长, 生长速度缓慢(但术后复发多生长迅速)。术后易于局部复发,但不易向远处转移。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特征
M R If a u e fa g e sv i o a o i e t r s o g r s ie fbr m tss
ZH U id n,L We — a Bi g r n n — o g,ZH OU Ji — i,SU J n la g n we i i n
De a t n f Ra ilg p rme t d oo y,Th e ta s ia f Lih i o eC n r lHo p t lo s u ,Lih i h ja g 3 3 0 s u e in 2 0 0,P. C ia Z R. h n
pa int ih pa h og o d a te s w t t ol y pr ve ggr s i e fbr m a oss we ean l z d r t o pe tv l . Re u t T h a s s w e e i r a e sv i o t i r a y e e r s c i e y s ls e m s e r nta b—
条 状 无 强 化 稍 低 密 度 区 。 结论 侵 袭 性 纤 维 瘤 病 的 MR 表 现 具 有 一 定 特 征 性 , I MRI 查 对 该 病 有 较 高 的诊 断 价 值 。 检
【 键词】 纤维瘤病 , 关 侵袭 性 ; 共 振 成 像 ; 理 学 , 床 磁 病 临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 4 . R7 8 6 R4 5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69 1 ( 0 2 0 — 3 9 0 1 0 —0 1 2 1 ) 81 5 — 4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侵 袭 性 纤 维 瘤 病 的 MR 特 征 。方 法
对 1 i例 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的侵 袭 性 纤 维 瘤 病 MRI 象 进 行 征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分析
4 Wi c e . a t r a 1 M . E d c i e . k n N T t e s l H l n orn
可采 取 放射 治疗 或药 物治 疗 。放 疗 的有 效 性 目前仍 有争 议 ,部 分病 例
1 1 1 5 4-4.
4 张禹, 朱友志, 康健 , D I 等. w 结合常规 1 朱莉莉, . 姚伟武, 李文彬, M I 等.R在侵袭 1. M 在 侵 袭 性 纤 维瘤 病诊 断 中的作 用 R I 性纤维瘤诊 断中的应 用 [] 上海交通 J. 肿 瘤 多 发 生 于深 部 , 且 与 周 围神 []放射学实践,0 02 ( :2- 2. J. 21, 54 46 49 ) 大学学报 医学版, 08 2: 12. 20, 82— 3 5 陈远钦. ’ 肾上腺神经纤维瘤一 e we hui MH D B ma ,e al 经 、 管、 血 骨膜 粘连 , 关系 密切 , 故 2. Ni u n s , e W, ot A t , 1.陈金勇,
一
步巩 固疗 效 ,减少 残 留和 的 临床 .
干 预 策 略 及 疗 效 侵 袭 性 纤 维瘤 病 是较 难 进行 彻底 根 治 ,治疗 后 易 复发 。手 术切 除是 首选 方法 ,由于
学实践, 01 2 ()4 75 0 21,6 5: 9- 0 . 1.江波, 3 杨献峰, 赖英荣, 肢体软组织 等. 侵袭性纤维瘤病组 织病理特征 的 M R I 研究 [ 中华放射学杂志, 09 4 ( : J. J ] 2 0,32 )
7. 8
p 1 p [ ] C a t o n e o o y o i J . 1n G e tr 1 ss i sr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磁共振表现
此病 年 发 病 率 为 3 10 0 0 4 10 0 0 其 中女 性 居 多 。 /000 ~ /000 , 好发 年龄为 2~3 5 5岁 , 中 大 多 数 发 生 于 青 春 期 到 4 其 O岁 。多 数 情 况 下此 病 是 偶 发 的 。此 病 与 腺 瘤 样 息 肉病 及 加 德 纳 综 合 征, 染色体 52 即 q2变 性 引 起 的 腺 瘤 样 结 肠 息 肉 ( C) 因 突 AP 基
・
影 像 动 态
・
侵 袭 性 纤维 瘤 病 的磁 共 振 表 现
侵 袭 性 纤 维 瘤 病 是 一 种 罕 见 的 问 质 良性 肿 瘤 , 织 学 特 征 组 是 成 纤 维 细 胞 和 成 肌纤 维 细 胞 增 殖 . 有 产 生 细 胞 间 胶 原 的 特 并 点 。一 般 来 说 , 织 学 上 表 现 为 纤 维 组 织 增 生 , 括 良性 纤 维 组 包 增 生 病 和 恶 性 纤 维 肉瘤 。 按 其 定 义 , 具 不 转 移 的 特 点 , 点 其 这
2 磁 共振 表 现 .
方式 及 原 发 病 灶 经 常 复 发 . 具 备 部 分 恶 性 的 特 点 多 发病 灶 也 也 经 常 出 现 。 此 肿 瘤 在 所 有 脉 冲 序 列 上 以 低 信 号 为 主 的 表 现 具有 其 特 征性 , 没 有 特 异 性 。影 像 学 检 查 的 主 要 作 用 是 术 前 但 评 估 复发 可 能 性 或 评 估 非 手 术 治 疗 时 的疾 病 进 展 程 度 。
此 病 几 乎 任 何 解 剖 区 域 都 可 能 累 及 , 据 临 床 表 现 , 者 根 患 年 龄 和 疾 病 进 程 可 以把 纤 维 瘤 分 为两 类 。 表 浅 型 的 纤 维 瘤 生 长 缓 慢 , 灶 一 般 小 于 5c 极 少 向 深 病 m, 处 浸 润 。而 发 生 在 深 部 组 织 的 病 灶 , 特 征 为 生 长 快 速 , 积 其 体 大 , 疗 后 复 发 率 高 。侵 袭 性 纤 维 瘤 会 累 及躯 干 和 四 肢 。 13 治 88
中国近20年侵袭性纤维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诊疗分析
中国近20年侵袭性纤维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诊疗分析黄飞龙;邱法波;张晓锋;孙大伟【摘要】目的分析中国近20年侵袭性纤维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诊疗经验.方法通过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多家中文数据库,检索中国近20年有关侵袭性纤维瘤的文章,总结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诊治经验.结果中国近20年共报道侵袭性纤维瘤969例,男女比例约为1∶1.71,平均年龄29岁,高发于10 ~40岁;42.31%分布于华北地区,33.23%分布于华东地区;首发症状中81.23%为无痛或痛性肿块,13.86%为肿瘤压迫引起功能障碍或疼痛;术前诊断为侵袭性纤维瘤仅86例(8.88%),27例于术前行穿刺活检,确诊为侵袭性纤维瘤15例(55.56%);655例施行根治性手术,95例行姑息性手术,52例术后行放疗,15例于明确诊断后放弃治疗;766例报告随访结果,其中于2个月~8a内复发188例,复发率24.54%.结论侵袭性纤维瘤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地区,发病率较低;以无痛或者痛性肿块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形式,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以肿瘤一期根治性切除为主,放疗是有效的辅助方法.【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3(053)024【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侵袭性纤维瘤病;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作者】黄飞龙;邱法波;张晓锋;孙大伟【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9侵袭性纤维瘤亦称硬纤维瘤、韧带样瘤,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软组织肿瘤,1838年Muller首次提出并命名;因其显示正常的有丝分裂及不专一的临床特点,一直被认为是良性疾病。
但该病具有局部侵袭性,即使广泛切除也易局部复发,使其治疗成为一难题。
目前,国内尚缺乏侵袭性纤维瘤的流行病学资料。
2011年2~10月,我们复习了中国近20年的文献资料,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诊治经验。
肠系膜韧带样纤维瘤病1例
肠系膜韧带样纤维瘤病1例发布时间:2021-11-09T07:44:06.91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7期作者:陈帅陈浩男王长友[导读] 韧带样纤维瘤病(DTF)又称为侵袭性纤维瘤病(AF),带样瘤,是一种起源于间充质细胞系的纤维肌肉肿瘤。
陈帅陈浩男王长友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韧带样纤维瘤病(DTF)又称为侵袭性纤维瘤病(AF),带样瘤,是一种起源于间充质细胞系的纤维肌肉肿瘤。
它们可能发生在几乎所有的软组织间隙。
原发性小肠韧带样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给普通外科医生带来了特殊的挑战。
我们报告一例42岁男性,因小肠韧带样纤维瘤病继发腹痛3个月。
腹部增强CT显示中下腹有一个20厘米长的肿块。
患者成功地接受了择期剖腹探查和小肠肿物切除术。
最终病理显示肿块是小肠的原发性韧带样纤维瘤病。
他的术后恢复过程顺利。
至今,他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疾病复发的证据。
由于原发性小肠韧带样纤维瘤病的罕见性质,特此报道。
关键词:韧带样纤维瘤病,韧带样纤维瘤病,小肠系膜 1背景肠系膜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它是纤维瘤病的一部分,通常起源于腹膜后或小肠肠系膜,在出现症状前可达10厘米[1]。
我们报告一例罕见的巨大肠系膜纤维瘤病,直径达20厘米。
2 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因“间断性下腹痛3月余,加重1天”于2020年7月3日入院。
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疼痛,呈间断性钝痛,未予诊治,1天前疼痛加重,伴恶心、呕吐,故来院就诊。
查体:腹膨隆,中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中下腹可触及30cm×30cm肿物,质韧,肠鸣音可。
腹部增强CT提示:腹腔混杂密度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供血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相连,范围约17cm×9cm×20cm,与周围肠管及腹膜分界不清。
行剖腹探查、小肠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距屈氏韧带150cm处空肠有一肿物,大小约20cm×20cm×10cm,质韧,光滑,活动度可,与小肠系膜粘连。
髂腰肌侵袭性纤维瘤病一例
3 分 析 与 讨 论
文 章 编号 : 1 6 7 1 — 1 2 4 6 ( 2 0 1 3 ) 2 3 - - 0 1 5 0 - - 0 2
患者 , 女, 2 0岁 , 主因“ 左侧髋关 节出现屈 曲并 渐进性加 重 半年 , 左下腹疼痛两月” 人 院。 患者于本次人 院前半年无明显诱 因出现髋关节 屈曲 , 无 明 显疼 痛 , 无 发热 、 寒战 , 无恶 心 、 呕吐 , 无腹泻 、 腹胀 , 无 里急后 重, 无血便 、 黑便 , 无尿频 、 尿急 、 尿痛 , 无血尿 , 行走不受 影响 。 因无特殊不适 患者未做任何检查和处理 , 而后症状进行性加重 , 但膝关节屈伸正常。入 院前两月患者行走 困难 , 且 出现左 下腹 疼痛 , 疼痛呈持续性 , 活动时加重。病程中大 、 小便正 常, 未出现 过恶心、 呕吐、 腹胀 。
胞瘤 和恶性的纤 维肉瘤之间 , 可局部复发而不发生 转移。此病
的共 同特点有 : ( 1 ) 分化 良好 的纤维母 细胞增生形成 ; ( 2 ) 肿瘤 没有包膜 而浸 润性生长 ; ( 3 ) 增生的纤 维母 细胞境界清楚 , 无 异
型性 , 呈束状排列 ; ( 4 ) 细胞核染 色呈点彩状 , 有小核仁 , 有核分
侵袭性纤维瘤病中CTNNB1基因突变与复发的相关性
网络出版时间:2021-3-635:08网络出版地址:https://ki.ueVkcms/561—34.1473.R.20214362.0910.020.html 侵袭性纤维瘤病中CTNNB1基因突变与复发的相关性陈修文,罗森源,汤显斌,王铁延,王莉,黄育刚摘要:目的分析CTNNB1基因在侵袭性纤维瘤病中的突变 情况,探讨其与肿瘤复发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45年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的32例CTNNB1突变阳性侵袭性纤维瘤病,采用免疫组化和PCRWanyer测序法分别检测B-cateuio蛋白表达和CTNNB1基因突变状态,分析侵袭性纤维瘤病局部复发的可能因素。
结果32例侵袭性纤维瘤病中女性26例,男性6例;其中5例发生于腹壁45例发生于腹壁外,5例发生于腹腔内及肠系膜。
免疫组化标记侵袭性纤维瘤病中B-cateuio的阳性率为84.4%,以核表达为主,部分伴有胞质着色。
不同CTNNB1基因突变 类型之间B-cate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4.45)。
不同CTNNB1基因突变位点在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发生部位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4.45)。
32例中14例患者首次术后出现复发,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T-NNB1突变位点可能与肿瘤局部复发相关(P<4.05)o结论CTNNB1基因突变是侵袭性纤维瘤病中较为常见的分子病理事件,不同肿瘤突变位点可能与局部肿瘤复发有关。
关键词:侵袭性纤维瘤病;B wateuio;CTNNB1;复发中图分类号:R7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41-7369(246543-4337-04Poi:14.13315/hi./cep.2021.03.024侵袭性纤维瘤病又名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或韧带样瘤,是一种发生于筋膜、肌腱膜或深部软组织的纤维性肿瘤,由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过度增生形成。
目前认为该病为中间性肿瘤,由于肿瘤周围界限不清,常向周围邻近组织浸润性生长,不易切除干净,极易复发⑴o已有文献报道, Bwateuio蛋白核阳性和CTNNB1基因突变可用于侵袭性纤维瘤病与其它梭形细胞病变的辅助鉴别诊断,而两者与侵袭性纤维瘤病局部复发的关系在国内少见报道。
侵袭性纤维瘤病
新药研发与治疗策略
01
02
03
靶向治疗
针对侵袭性纤维瘤病相关 基因突变和信号转导通路 的异常激活,开发靶向药 物进行治疗。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 的识别和攻击能力,开发 免疫治疗药物和策略。
联合治疗
结合手术、放疗、化疗等 多种治疗手段,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 、基因突变、慢性炎症等因素有 关。
发病机制
涉及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 胞增殖、凋亡、细胞外基质重塑 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和大小,可能出现 相应的局部症状,如疼痛、肿胀、压 迫等。
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 诊断进行确诊。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肿 瘤的大小和位置,病理学诊断可明确 肿瘤的性质。
侵袭性纤维瘤病
目CONBiblioteka ENCT录• 侵袭性纤维瘤病概述 •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治疗 •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预防与护理 • 侵袭性纤维瘤病的研究进展
01
侵袭性纤维瘤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侵袭性纤维瘤病是一种软组织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生长的特点 。
特点
与良性纤维瘤相比,侵袭性纤维瘤病具有更高的复发率和潜在的 恶性转化风险。
100%
扩大切除术
切除肿瘤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正 常组织,以降低复发风险。
80%
截肢术
对于无法彻底切除的肿瘤或威胁 患者生命的肿瘤,采取截肢术以 去除病灶。
其他治疗方式
放疗
通过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适 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 。
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预防和措施PPT
什么是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结节、肿块、或者肿胀,可能 伴随疼痛或其他不适。
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什么是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 发病机制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该病的确切发病机制,遗传因 素和环境因素可能共同作用。
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生长速度决定最佳方案 。
怎样管理和治疗? 后续随访
定期随访以监测病情进展和可能的复发,确保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
怎样管理和治疗? 家长教育
教育家长如何识别症状并何时寻求医疗帮助,以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家长在儿童健康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谢谢观看
研究仍在持续,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病因。
为何需要预防?
为何需要预防? 影响
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可能影响儿童的生活质 量,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和长期影响。
为何需要预防?
遗传因素
了解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病例,可能会提高病 发风险,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和预防 。
遗传咨询可以帮助家庭更好地理解风险。
及时的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何时进行筛查?
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通过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进行视觉检查和必要的影 像学检查来评估肿瘤的性质。
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活检以确认诊断。
如何进行预防?
如何进行预防?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对于高危婴儿, 确保及时发现任何异常变化。
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如何进行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为何需要预防?
提高意识
提高公众和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 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
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如何诊断鉴别,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常见检查:
*以上是对于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易混淆疾病。
*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如何鉴别?:
*一、鉴别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应该做哪些检查,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侵袭性婴儿纤维瘤病”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纤维瘤病诊治进展
纤维瘤病诊治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来源于纤维组织的肿瘤,其发病率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几乎可见于全身各部位。
局部浸润性生长、较少发生远处转移、高复发率是其显著特点。
【关键词】纤维瘤病;诊治;综述纤维瘤病又称为侵袭性纤维瘤病、硬纤维瘤、韧带样瘤、纤维组织瘤样增生、肌腱膜纤维瘤、软组织韧带样纤维瘤等,是一种发生于肌肉、腱膜、深筋膜而富于胶原纤维成分的纤维组织肿瘤,容易发生局部浸润, 较少发生远处转移和高复发率是其显著特征。
2002年WHO 软组织肿瘤分类中将其归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病的诊治取得了较大进展。
1 病因及发病目前该病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表明遗传易感性、外伤和激素等因素与其发生、发展有关;肿瘤解剖位置、首次手术切除范围、术后放化疗可能与复发有关。
目前国内外一致认为下列两个因素与纤维瘤病发病密切相关:(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该病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发生率为4 %~13 %[1]。
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中其发生率可高达3.5%~32%, 而Gardner’s 综合征患者同时发生该病概率高达29%[2]。
(2)雌激素水平:妊娠时体内高浓度的雌激素水平及口服避孕药均会加速肿瘤的生长,已有实验证实雌激素造模成功;抗雌激素治疗对肿瘤恢复有益,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阴性者抗雌激素治疗仍有效果。
其他因素如遗传学研究中发现其发病与8号染色体三体、20号染色体三体、APC基因突变、β2catenin 基因突变有关[3]。
2 临床表现纤维瘤病好发生在肌肉、腱膜和深筋膜等处。
习惯上将其分为三类:腹外型,腹壁型,腹内型。
发生于四肢比躯干常见,儿童患者好发于四肢, 而成年患者好发于躯干。
发生于腹内的肿瘤可发生于小肠系膜,也可发生于结肠系膜、胃结肠韧带、大网膜及后腹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此外,Wnt信号通路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 重要作用,其中,APC抑癌基因和β-catenin基因异常可 能为Wnt信号通路异常的启动事件和关键。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
• 躯干或肢体触及边界不清 、质硬无波动且不能推动的无 痛性肿块,皮肤正常,多无淋巴结肿大,生长缓慢,少数 有疼痛和压迫症状,症状与肿瘤所在部位、大小、周围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影像学表现
• CT:肿瘤呈稍低密度伴条片状稍高密度,增强后稍低密
度区渐进性明显强化,稍高密度区轻度强化。
• 稍高密度区与MRI低信号区相对应→胶原纤维 • 稍低密度区与稍长T2信号区对应→成纤维细胞、成肌纤 维细胞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女性,31岁,腹壁型AF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女性,25岁,腹外型AF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女性,49岁,体检发现盆腔占位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侵袭性纤维瘤病(AF)
• 也称硬纤维瘤、韧带样瘤,是一种少见的生长缓慢的间叶
组织源性肿瘤,起源于肌肉、筋膜或腱膜,由增生的成纤 维细胞、成肌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组成。具有进行性侵犯 周围肌肉软组织,局部复发倾向,无转移的特点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鉴别诊断
• 神经纤维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也可出现短T2信号区 , 但神经纤维瘤一般境界清晰,无侵袭性生长;而恶性纤 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常见囊变、出血和坏死
• 软组织肉瘤:易囊变坏死,对周围结构多为推挤移位
• 结外淋巴瘤:发生于肌肉者罕见,结合临床病史 • 骨化性肌炎:CT上多见分层样、蛋壳样骨化影 • 胃肠道间质瘤:好发于中老年,可有囊变、坏死及钙化,多 与胃肠关系密切
• 占软组织肿瘤的3%及全部恶性肿瘤的0.03%,任何年龄均
可发病,青春期~40岁高发,女性多见。多为单发,可发生
于身体任何部位,儿童好发于四肢,成年好发于躯干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发病机制
•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外伤、手术、内分泌、结缔组织
生长调节异常等因素有关。FAP患者发病率较高,约10% 的患者为Gardner综合征肠外表现的一部分。
① 好发于肌肉或肌间隙内,长轴与肌纤维走行一致,呈分
叶状、爪状浸润周围组织; ② 无包膜,无囊变、坏死、出血,无钙化、脂肪及瘤周水 肿,一般无骨质破坏,偶有黏液样变性; ③ 瘤体内胶原纤维为主的区域T1、T2呈条带状双低信号 ,增强后无或轻度强化,是该病重要特征,而以细胞成 分为主的区域,呈等T1、稍长T2信号,明显强化; ④ 易侵犯邻近神经血管鞘膜,表现为肿瘤与神经、血管间 脂肪信号消失,血管变形、狭窄。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治疗及预后
• 手术切除是治疗AF最有效的方法,但因其无包膜及浸润 性生长特点,术中很难明确肿瘤边界,故主张切缘距肿 瘤2~3cm,将受累肌肉、腱膜、骨膜及骨质一并切除以
确保切缘阴性。
• 因较高的术后复发率须采取放化疗、NSAIDs、SERMs 、TKI等辅助治疗,术后放疗可显著降低局部复发率,但 术前放疗尚未证明能提高手术切缘阴性率。 • 术后平均复发率为24%~77%,切缘阳性是术后复发的独 立影响因素。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行截肢手术
腹壁型:好发于育龄女性,继发于妊娠及手术,肿瘤多位 于腹直肌鞘内,或切口瘢痕内,绝 经后部分可自行消退 腹内型:好发于肠系膜、后腹膜及盆腔或大网膜、胃结肠 韧带,可包绕肠襻或胃,常与FAP、 Gardner综合征相关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影像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
• MRI是本病检查和随访的首选方法。
构和神经等受累有关,应注意患者是否合并FAP及
Gardner综合征。 • 介于成纤维细胞瘤与纤维肉瘤之间,恶性倾向表现为侵袭 性生长及术后顽固复发,复发灶病理及影像特征多与原发 灶相同,但生长更迅速,侵犯范围更广泛,罕见恶变为纤
维肉瘤,尚无淋巴系统或血行转移报告。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分型
• 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腹部外型(50%~60%)、腹壁型(约25%) 和腹内型(约15%)。 腹外型:好发于颈肩部、胸壁和下肢,累及关节者甚至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