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知识要点
西方文化概论考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一、爱琴文明:是指发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国,在公元前17-15世纪达到鼎盛。
文化学家与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二、荷马史诗:是指古希腊时期荷马创作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作品,作品将英雄传说与神界故事糅杂在一起,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它表现了从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以及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肯定人的力量和尊严的人文精神。
三: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四、希腊悲剧:它反映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
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肯定和赞美之中,这是一种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人定胜天)。
肉体和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典仪式。
它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
悲剧的主题反映的是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命运”)的紧张关系。
代表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
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士兵参军是为了财产而非国家和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
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
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
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五、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具有什么深刻寓意?“命运”是指某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
《西方文化概论》笔记一、古希腊罗马文化(一)爱琴文明1克里特爱琴海世界在文化方面表现出普遍的相似性、同源性。
优良的海洋环境、贫瘠的土地资源使克里特居民更热衷于航海业、商业,吸收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化成果。
自公元前三千纪末开始,受西亚野蛮民族、北部印欧语诸游牧部落侵犯,开始文化交融。
米诺斯文明于约公元前2500年出现于克诺索斯地区,前17世纪“前15世纪达到鼎盛时期,确立了海上霸权,宫殿建筑、艺术创造空前繁盛(尤其是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物产精美,于前15世纪左右迅速衰亡。
2.迈锡尼迈锡尼文明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克里特文明融合的结果,是爱琴文明的苟延残喘的孑遗,位于伯罗奔尼撒平原东北角,由阿开亚人(印欧语系民族)建立,于前16世纪成为希腊和爱琴海地区的文明中心。
文化成就较克里特大为逊色,以修建巨石城堡、狮子门著称,开始崇拜奥林波斯神族诸神,阿开亚人对爱琴海地区的征服活动构成希腊英雄传说的历史原型。
前12世纪末被多利亚人(来自北方的印欧语系民族)摧毁,爱琴海地区陷入长达三个世纪的“黑暗时代”(“英雄时代”),文明湮灭在蛮族愚昧的习俗和暴戾的野性之中,野蛮粗犷的多利亚人在爱琴文明的亡灵感召下逐渐步入文明时代。
3.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克里特神话优雅精巧、扑朔迷离。
印欧语游牧者从亚欧大陆进入希腊半岛时只带来一些零散的神祇传说。
阿开亚人很早就崇拜奥林波斯诸神,迈锡尼时期出现了粗犷勇武的英雄传说。
多利亚人崇拜赫拉克勒斯。
希腊神话的系统化改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黑暗时代”末期的游吟诗人。
希腊神话传说包含了埃及、巴比伦、赫梯等神话的神秘主义,爱琴海世界的古朴,北方印欧入侵者的粗犷勇武。
奥林波斯神话的内容是战争与享乐,人神同形同性。
希腊神话从扑朔迷离、源流繁杂到彼此贯通、融为一体的演化过程是对迈锡尼时期和“黑暗时代”希腊民族大融合的观念形态反映。
不同神族的战斗揭示了印欧游牧者对爱琴海世界血与火的征服活动。
4.赫西俄德的《神谱》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构成了哲学和科学产生前人们唯一的世界观。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
雅典人的城邦生活
1、雅典的政治改革过程: • 开明贵族德拉古在公元前621 年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对贵族的权利进行了适当的 限制; • 梭伦又在公元前594年进行了 更为彻底的政治改革,通过 法律的形式废除了债务奴隶 制,设置了四百人会议和公 民陪审法庭;
立法者梭伦
• 继梭伦之后,僭主庇 西特拉图和民主派领 袖克利斯梯尼又先后 进行了政治改革,基 本确立了雅典的民主 制度,摧毁了传统贵 族依凭的氏族秩序;
总结
• 公元前26—公元前16世纪,优雅的克里特 人建立了米诺斯文明。 • 公元前16—公元前12世纪,豪迈的阿卡亚 人建立迈锡尼文明。 • 公元前12—公元前8世纪,野蛮的多利亚人 导致黑暗时代。
二、希腊神话与传说
(一)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
1、希腊的含义 古代希腊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 至多是个民族或文明区域的名称。作为欧洲文明的发 源地,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地理范围主要指以 巴尔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的希腊本土为中心,北及黑 海沿岸,南达北非的埃及地区,东至亚洲西部的小亚 细亚,西至地中海的亚平宁半岛、西西里、马赛利亚 (今法国的马赛),直达伊比利亚半岛最南端与非洲 隔海相望的直布罗陀海峡。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化
第一节 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
爱琴海文明在古代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一、爱琴文明的发展演化
(一)米诺斯文明
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西方文明最 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 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 公元前2500年前后,在克里特岛 中央的克诺索斯地区出现了米诺 斯文明,公元前17世纪达到顶峰。 到了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一场突 如其来的灾难使得灿烂的米诺斯 王国迅速衰亡。
3、系统叙事诗与希腊悲剧
西方文化(概论2
封建社会的金字架式等级结
• 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封建制,它由 “宗主”(Suzerain)或“领主”(lord)与“封臣” (Vassal)之间的层层分封的金字塔形结构所组成
• 这种封建关系中,国王名义上拥有封邑的所有权,封臣只 具有租借权,但是实际上封臣在封邑中拥有绝对的权力。作 为这个封建关系金字塔的地基而支撑着整个塔身的,就 是 封邑中的农奴
(四)修道运动
修道院
• 把繁华的世俗生活和肉体欲望当作魔鬼的陷阱的观点, 驱使许多向往崇高道德境界的基督徒隐遁到人迹罕至的荒 野中去苦修,结果就导致了独身、贫穷、禁欲和修道运动 的出现
• 修道运动的创始者是公元3-4世纪的埃及人安东尼,他 20岁时因有感于耶稣让财主变卖财产分给穷人的劝勉,弃 家到尼罗河畔的德巴意旷野隐修
• 早期的大学都是隶属于教会的,管理者是教堂和修道院 的教士或僧侣,教师通常是地位较低的教士
• 到了十三世纪。学者的地位与官吏、教士鼎足而三了。 13世纪托钵僧团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大学的发展
(三) 中世纪的哲学
圣奥古斯丁
安瑟伦
阿奎那
• 与希腊哲学不同,中世纪的西方哲学从来就没有获得过 独立的地位,它所讨论的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基督 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因此,哲学家们的抽象思想如果不 能成为正统基督教信仰和教义的理论根据,就一定会成为 滋生各种异端观点的温床
• 西方早期修道运动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推本尼狄克(约 480—550年),公元530年,本尼狄克创建了著名的蒙 特·卡西诺修道院,并为该院起草了“本尼狄克教规”
三 基督教与日尔曼蛮族
(一) 罗马帝国时期的日尔曼人
法兰克人(日尔曼人的一支)制造的铁制武器
西方文化概论 第一讲: 关于文化、西方文化及其他
主 讲:孟 节 省
第一讲 关于文化、西方文化及其他
这一讲属于导论,我们的课叫“西方文化概论”,导论主 要围绕文化、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概论展开。主要讲以下几个 问题: 一、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文化? 二、什么是文化? 三、什么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其精神。 四、学习西方文化的有关问题。
几十年前,有人讲了一个笑话,说的是国际联盟曾以 “大象”为题,悬赏征文。英国人做的事《英国治下的非 洲的猎象事业》;法国人作的是《象的恋爱论》;意大利 人马上就哼了《象啊,象啊„„》的诗歌;德国人提笔就 写思辨性很强的《关于象之研究》;苏联人写的是《俄罗 斯之象—世界之最》;中国人写的是《象群的“伦理纲 常”》;美国人写的是《“象”与“驴”之战》(“象” 为共和党象征,“驴”为民主党象征);波兰人则写了一 篇政论——《波兰的主权与象之关系》。 这则笑话维妙维肖地表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国 民性格、精神风貌、思维习惯、生活情趣和他们当时在世 界中的地位,这就是文化。
二、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词源学解释
从词源学上看,“文化”一词含有人类劳动、 改造、加工、区别于自然并驾驭自然的意义。这 个词汇来自拉丁文,本意指耕种、加工、照料、 栽培。今天,人们一般是在人的文化水平、教育 程度、思想修养的意义上运用它。
在中国文字中,“文”是相对于“野”而言的。所谓 “野”,就是未经文明之风吹拂的原始状态。这种状态可 以理解为没文化,也可以理解为野蛮、粗鲁、冲动、无理 性等行为和心理。“文”在中国文字里面,本意为“纹”, 即纹路、纹理、花纹等,强调的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人为 地加工和处理。“化”即“华”,做动词用,即“美化” 的意思。《易传》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就是这个意思。“文化”二字连用,引申到 社会领域,则是教化之意。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说 苑·指武篇》:“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 加诛。”后来,五融在《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写到: “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道。”从这两个最古老的用 法上看,中国最早的“文化”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的 意思。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讲
爱琴文化成就:
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航海业基本成型,为 古希腊古典时期的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 艺术创作上:壁画、雕刻和建筑水平很高; 神话观念:泥版文书中已有古希腊神话的雏形。 对于古希腊精神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米诺斯神话、阿卡亚人对宙斯及奥林匹斯神族 的崇拜及其英雄传说。
2、黑暗时代(B.C.1100-B.C.750) 多利亚人南侵,摧毁了迈锡尼文明。 3、古风时代(B.C.750-B.C.500) 希腊各奴隶制城邦兴起,古希腊文明走向复苏。 4、古典时代(B.C.500-B.C.338) 古希腊奴隶制经济 空前繁荣 5、希腊化时代(B.C.338-B.C.30) “希腊化”指希腊文化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展,它的直接结果是 希腊文化向东方那个各地区的传播和渗透。古希腊文明走向衰 败。同时出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希腊化时代,希腊人从城 邦走向了世界,打破了狭隘的城邦界限,开阔了视野,产生种 族平等观念,成为世界主义的滥觞。
2、政治 (1)城邦国家的兴起 城邦: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 城邦与公民:主权在民思想的源头; 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是希腊奴隶制 文化在政治上的一大特色。也是古代希腊人在政 治文化方面对人类做出的一大贡献,它成为今天 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 经历了四个阶段:君主政治、贵族政治、僭主政治 和民主政治。
系统叙事诗
以英雄和神话传说为内容,盛行于荷马和赫西俄德之后 的时期(与前7世纪-前6世纪),较著名的有《塞浦路斯 之歌》、《埃提奥皮斯》、《小伊里亚特》、《特洛伊 失陷记》和《归来》。 填补和充实了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作品中的忽略处和空 缺处。因此与荷马史诗及其神谱成为古希腊悲剧和文学 作品的重要题材来源。 系统叙事诗把某些英雄的家族历史和不幸遭遇当做叙述 的主题,并且开始明显的突出命运和神谕的重要性,从 而具有了最初的悲剧色彩。
《西方文化概论》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克里特与迈锡尼从历史渊源上来看,西方文明最初的发源地可以追溯到位于爱琴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
文化学家和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一起统称为爱琴文明。
克里特的居民热衷于航海业和商业。
灿烂辉煌的克里特文明本身是埃及、西亚、小亚细亚以及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氤氲化生的结果。
爱琴文明至少存在了1300多年的时间。
到了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灿烂的米诺斯王国迅速衰亡。
就在克里特文明衰落的同时(或者稍早一些时候),在希腊本土上出现了另一个新兴的文明形态——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是由一支来自北方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阿卡亚人所建,实际上是北方游牧文化与克里特文明相融合的结果。
而那些自称为阿卡亚人的游牧征服者,就是最初的希腊人。
到了公元前12世纪末期,一种来自北方的更野蛮的印欧语系游牧入侵者多利亚人冲入了希腊半岛,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并且使爱琴海地区陷入了长达三个多世纪的“黑暗时代”。
在经历了300多年的“阵痛”之后,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一个崭新的希腊城邦文明崛起于爱琴海世界。
二、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早在希腊入侵者到来之前,爱琴海上克里特文明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有的随着克里特文明的毁灭而消失了,另一些则在迈锡尼时期与阿卡亚人的神话传说相融合。
有的神话内容,显然是与埃及和地中海世界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公元前二千纪初叶或中叶,当野蛮的印欧语游牧者从亚欧大陆进入希腊半岛时,他们带到希腊来的仅仅是一些非常简单而零散的神祇。
到了迈锡尼时期,克里特的优雅精巧和扑朔迷离的神话开始被粗犷勇武的英雄传说所取代,这些英雄传说是对阿卡亚入侵者的丰功伟绩的一种夸张式的渲染和回忆,同时也于其中揉杂了地中海地区(包括小亚细亚、西亚、埃及和克里特)流传已久的神话传说。
荷马史诗中所歌颂的正是阿卡亚人的那些以征服和宴饮而著称的神与英雄。
西方文化概论
(二)文化概念: 无论在中外都没有确定的定义。 在最广义上,它被用来指称人的一切行为,除了像 笑话和排泄等自然现象,发生哎哎人身上的所有活 动都是文化活动。 狭义上,常常只用来指称个人的道德和知识修养。 我们指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的高级精神 活动及其产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 交……”,概括地说,就是指宗教、哲学、科学和艺 术等领域。 (三)世界上两大(东西)文化系统 西方文化系统:起源于 古希腊罗马和古希伯来( ” 两希”文化) 东方文化系统:起源于中国和印度
古希腊人是“爱智”的,追求超越的理想,对纯粹 只是充满神圣渴望,都热衷于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以寻找有关真善美的普遍原则,因为长期思考,古 希腊在理论方面大有建树。
特洛伊战争(木马屠城)
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 为起因,希腊军进攻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
古希腊神话
迷宫里的米诺陶诺斯
宗教意识浓厚,民族凝聚力强
大卫
大卫和他的儿子所罗门在位时期(公元前10133-前 933年),是希伯来文化的黄金时期。大卫王死后, 其儿子所罗门王继位。他在耶路撒冷兴建了犹太教 的神殿。耶路撒冷由此成为希伯来民族心目中的宗 教中心,“圣城”的地位从此确立。从该圣殿的建 成到它的毁灭在希伯来民族的历史上被称为“第一 圣殿时期”。
宙斯,希腊神话中的至高神,万神 之王,主管天空,第三代神王。极 为好色,常背着妻子赫拉与其他女 神和凡人私通,私生子无数
阿波罗,古希腊神话中 最著名的神祇之一,希 腊神话中十二主神之一, 是宙斯与暗夜女神勒托 所生之子。他掌管音乐、 医药、艺术、寓言,是 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 也是最美最英俊的神祇, 同时是男性美的典型。
古罗马文化特征
西方文化概论重点整理
西方文化概论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长篇叙事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为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
《伊利亚特》描写希腊人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战争第十年的故事。
《奥德赛》描写伊萨卡国王、远征洛伊的将领奥德修斯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荷马史诗不仅是古代欧洲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而且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早期历史的珍贵史料。
2、尼西亚公会议: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敕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公元325年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会议,即尼西亚会议。
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辩和皇帝的最终裁决,确定了圣子与圣父本体同一的正统教义,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基督教内部的分歧和分裂。
3、爱琴文明: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古代文明的总称,是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是指爱琴海区域公元前3000后半期—公元前12世纪的出现青铜文化。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迈锡尼两大中心,这一时期,原始氏族制度逐步解体,奴隶制国家随之产生,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成为目前已知的欧洲古文明的渊源。
4、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许多不同种族、民族、地区的神话传说相互混杂和历史演化的结果,是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
希腊神话是古希腊宗教的组成部分之一。
5、赫西俄德的《神谱》:赫西俄德他在《神谱》这首长诗中把民间流传的纷繁凌乱的原始神话缀集为具有内在一致性和连贯性的体系神话,将一幅清晰明白的神族血缘谱系和人间英雄根源呈现于后世人们的眼前。
它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它通过神系的生殖原则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第二,它蕴含着一种以自我否定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思想。
6、希腊悲剧:希腊悲剧基本上取决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
从剧情上看,希腊悲剧与此前的系统叙事诗所表现的古老家族的不幸遭遇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反映了那些显贵家族内部的伦理冲突。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笔记
1.文化的概念及构成内容概念:,文化是人类社会具有独立特性的综合体系,它主要包括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态和精神组织形态三个大的层次。
这三个大的层次是互相关联的。
它也就必然是人类的行为与精神活动的总体。
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文化总体性构成的观念。
文化体系的构成:1、各国与各民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及其风俗习惯。
2、社会生产类型,指文化类型的主要生产方式,即是工业文化、农业文化、渔猎文化等。
3、国家政治机制,包括国家政体与国体、国家法律制度、政府机构等。
4、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
5、文化的精神取向,主要是宗教信仰、思想观念、文化逻辑与民族精神、道德评价等。
2.斯巴达城邦与雅典城邦在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比较斯巴达政治(1)王权统治时期较长,以后则以贵族寡头政治为主,对外实行军事扩张(2)议事会:包括国王在内的30人,主要是贵族掌权,向大会提出建议并宣布休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全体公民都有权利参加,仅有表决权(3)实行三等级制:公民(斯巴达人)、奴隶(希洛人)、商人(皮里啊西人)(4)实行严格的军事制度,力量强大,基本控制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经济(1)以农业经济为主,重农抑商,规定斯巴达人不得经商(2)农业经济为主、物产丰富,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3)实行土地与奴隶国有制文化(1)文化落后,在哲学、诗歌、戏剧与艺术领域都没有重要贡献,与同时期是我雅典城邦不可同日而语(2)生活简朴,英勇善战,在战争中从不恐惧,视死如归雅典政治(1)制定法律划分阶层:贵族、农民、手工业者。
只有贵族可以从政,充当官职(2)奴隶与异邦人地位低下(3)维护民主,英勇善战经济(1)雅典一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但工商业极为发达,是地中海地区的货物运转中心(2)公民生活简朴,贫富差距不大文化(1)雅典人热爱艺术,在建筑与雕塑方面的建树十分突出(2)社会思想活跃,产生了一大批哲学家与思想家(3)并不意味着雅典人堕落或懦弱,而是勇气惊人3.罗马的建立过程,经历了那些时代及灭亡的直接与更本原因建立: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来到亚平宁半岛开拓殖民,建立了大量城邦,统称为“新城”,所以城邦中罗马城邦最为强大,后来发展成为罗马帝国,接续了古希腊文化,与希腊一起成为西方文明的起源。
西方文化概论第一章-第一节1古希腊罗马文化
第一节 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
一、爱琴文明的发展演化
爱琴文明:爱琴海是位于希腊与小亚细亚之间 的地中海的一部分,西方文化的最初发源地位于爱 琴海沿岸地区,希腊文化的源头——米诺斯文明以 及其后出现的迈锡尼文明均产生于此,后人将这两 大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一)米诺斯文明
米诺斯文明: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在 位于爱琴海南端入口处的克里特岛,出现了西方 最早的文明。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 的大约五百年间,该文明达到顶峰。现代学者用 传说中克里特统治者米诺斯的名字为之命名,即 米诺斯文明。
②两种文明之间也具有差异性:米诺斯文明 表现出更高的艺术审美天赋和创造力,迈锡尼文 明则更具尚武精神。
(四)爱琴海文明的历史意义
尽管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没有对后 来欧洲的价值观和成就发挥直接的影响,但 是它们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①以后的希腊人保留了一些迈锡尼文明 中的神祗(如宙斯、赫拉和波塞冬等)和 英 雄(如阿伽门农、阿喀琉斯、奥德修等), 为希腊文学中的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提供了 宝贵的资源。
1、米诺斯文明的起源 它是埃及、西亚、小亚细亚以及来自北 方的游牧民族等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
2、米诺斯文明的毁灭 ①强烈的地震 ②希腊北部阿卡亚人的入侵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大约在公元前2200年,讲最原始希 腊语的印欧人入侵希腊半岛。由于贸易关系,这些民 族的文化发展逐渐受米诺斯克里特的影响。人们根据 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200年希腊的主要城市迈锡尼 的名称,将这些民族的文明命名为迈锡尼文明。
②后来的希腊人对体育和艺术的热爱、乐 观入世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的度量衡制度也 许都是从迈锡尼文化中来的,虽然这些联系仍 不确定。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2、希腊神话中的三代神王分别是乌兰诺斯、克洛诺斯、宙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是雅典娜,美神是阿佛洛狄忒,酒神是狄俄尼索斯。
3、关于希腊神话与传说的最著名的史诗是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而对众神的源流谱系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则是赫西俄德的神谱。
4、在希腊神话中,真正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决定性力量是潜藏在诸神背后的命运。
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典型地表现在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悲剧故事中。
5、希腊宗教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而整个希腊文化的个性特征就是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
6、与奥林匹斯神话相对立的希腊民间神秘祭叫做酒神节。
7、西方的历史之父是希罗多德,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哲学之父是泰勒斯。
8、在希腊城邦时期因其思想的超越性而殉道、并且成为后来整个西方文化的“圣人”的是苏格拉底;希腊最杰出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柏拉图,他的哲学体系通常被称作理念论;希腊哲学和科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
9、在罗马的早期扩张中罗马与它在地中海地区的头号劲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艰苦的战争,这些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
10、罗马共和国末期,骑士集团结成了反对罗马元老院的“前三头同盟”,该同盟的缔结者是克拉苏、庞培和凯撒;罗马历史上的“后三头同盟”是指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之间的同盟。
11、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敕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325年,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会议,即尼西亚公会议。
12、基督教虽然脱胎于犹太教,但是二者在文化特点上却迥然而异,一般说来,犹太教拘泥于外在的律法,而基督教更侧重内在的信仰。
13、从弥赛亚运动的末世论到救赎说的发展,是基督教最终摆脱犹太教而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的重要标志。
14、《圣经》中的“旧约”是指梅瑟在西乃山上代表全体犹太人与上帝所订立的和约;“新约”则是指耶稣在十字架上代表全人类与上帝所订立的和约。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汇总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汇总西方文化概论复习汇总:知识点梳理与解析引言西方文化概论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了解西方文化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课程内容,对西方文化概论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解析。
主题词汇总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涉及众多主题词,以下是对部分关键词的汇总:1、古希腊文明:包括神话、哲学、艺术、政治制度等方面。
2、古罗马文明:包括建筑、法律、文学、宗教等方面。
3、中世纪文明:包括基督教文化、封建制度、骑士精神等方面。
4、文艺复兴:包括人文主义、艺术风格、科学进步等方面。
5、启蒙运动:包括理性主义、自由主义、科学思想等方面。
6、现代主义:包括文化、艺术、文学、建筑等方面。
7、后现代主义:包括解构主义、消费文化、多元文化等方面。
核心思想分析每个主题词都代表着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它们的核心思想也是理解课程内容的重点。
以下是对部分关键词核心思想的解析:1、古希腊文明:强调人类智慧和自由,倡导民主和人的尊严。
2、古罗马文明:注重秩序和法律,强调国家意识和公共利益。
3、中世纪文明:强调信仰和神秘主义,重视教会和封建等级制度。
4、文艺复兴:推崇人文主义和古典文化,倡导自由和创新。
5、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自由主义,推动科学和进步。
6、现代主义:追求创新和个性化,关注科技和工业发展。
7、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的局限性,倡导多元文化和反讽。
历史渊源了解每个主题词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是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对部分关键词历史渊源的梳理:1、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繁荣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之间,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2、古罗马文明: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文明,从公元前753年罗马建城开始,经历了共和国和帝国时期,形成了独特的罗马文化。
3、中世纪文明: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经历了黑暗时期、封建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了独特的基督教文化。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总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一三大文明系统三大文明系统其一是地中海文明系统,其二是西欧文明系统,其三是东欧文明系统。
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大致分为的几大阶段最早产生的是爱琴文明,这是希腊罗马文明的前奏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希腊以奴隶社会为主的城邦制度形成,进入古希腊城邦时期;公元前4世纪前期,希腊文明开始衰落。
希腊的近邻马其顿人兴起,希腊受到马其顿人统治。
公元前2世纪中期,罗马帝国征服马其顿,受马其顿统治的希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三古希腊的主要城邦在众多城邦中,最具特色的有两种:斯巴达城邦与雅典城邦,它们是希腊两种城邦、两种社会政治类型的典型代表。
四从东西方文化关系而言,对希腊人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希腊与波斯之间的战争。
五罗马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时代,罗马大帝国时代六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和评价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特点七西方文明不是一个绝对的统一体,所以英国哲学家波特兰罗素等人人为西方文明有三种重要精神:古希腊精神、基督教宗教和科学技术观念。
我们人为,这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主义观念的,西方文化从历史发展来看,的确是多种精神所汇集起来的,它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只有一两种观念来代表西方文化的整体,虽然是简明的,但必然是有偏颇之处。
所以只能说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流之一,不能用希腊文明来取代整个西方文化的概念。
八古希腊文化给西方文化带来的贡献体现在哪里科学意识(数学,几何,哲学,逻辑学)民主制度对艺术的尊崇(悲剧,史诗,雕刻…)九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带来的贡献体现在哪里法律人文主义十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贡献体现在哪里人道主义上帝的信仰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国家的概念十一科学技术对西方文化的贡献体现在哪里16世纪之后,近代科学技术在欧洲产生17世纪之后,欧洲自然科学取得丰硕成果近代自然科学的崛起迅速推动西方向现代化发展十二西欧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的特点1 西欧封建社会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多元化的政治经济局面,这是法兰克大帝国之后,西欧多个古代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复习提纲1
西方文化概论(赵林)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爱琴文明(克里特与迈锡尼)的发展演化(一)米诺斯(克里特)文明1.出现:2.*发展:3.结论:(二)*迈锡尼文明二、希腊神话与传说(一)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1.形成和代表:2.实质:(二)希腊神谱(谱系分明)(三)★《神谱》的文化学意义(四)★荷马史诗与“系统叙事诗”1.荷马史诗:2.“系统叙事诗”:第二节:希腊城邦文化一、希腊城邦制的发展演变(一)希腊城邦的崛起与殖民1.城邦的发展:2.城邦及城邦与殖民地关系的特点:(二)早期希腊城邦的政治变革1.城邦及城邦政治状况:2.直接民主制:3.君主→僭主→民主:(三)斯巴达的政治文化(四)雅典的政治与文化:(自由精神、宽容气氛)1.直接民主制的实质:2.雅典辉煌的精髓:(五)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1.早期分离主义的产生原因及破坏:2.希波战争:3.伯罗奔尼撒战争:二、城邦时代的希腊文化(一)希腊的宗教生活1.概况:2.奥林匹斯神话与酒神节的狂欢秘祭:(二)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1.概况:2.★希腊悲剧与近代悲剧的区别:(三)希腊喜剧的“后现代”意义1.概况:2.★意义:(四)希腊哲学的发生与演化1.起源与概况:2.唯物主义代表及米利都学派的贡献:3.唯心主义:(五)希腊的科学(特点):1.早期的希腊科学很难与哲学相区别:2.希腊的实验科学与当时的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六)希腊文化精神1.成就:2.特点:三、城邦文化的衰落与希腊化时代(一)雅典民主制的蜕变(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二)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1.亚历山大帝国:2.“希腊化”:3.希腊化的特点和成果:(三)希腊文化精神的凋敝1.总括:2.具体表现:第四节:罗马帝国的兴衰一、罗马帝国的兴衰(一)罗马的起源1.构成:罗马纳人、塔提恩人(萨宾人)、卢克伦人(二)罗马帝国的扩张(共和国和帝国两个阶段)(三)*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1.王政时期:2.罗马共和国:3.罗马帝国:(四)*凯撒与奥古斯都(五)*罗马帝国的衰亡1.罗马的衰亡过程:2.★军队的性质的蜕变:(公民兵制→募兵制→雇佣军)二、★罗马文化的特征(一)希腊人与罗马人(二)*罗马英雄主义的盛衰(三)罗马的宗教1.罗马宗教的概貌:2.罗马宗教的发展演化:3.★希腊宗教与罗马宗教之比较:(四)罗马的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1.哲学:2.文学:3.艺术风格:4.科学:(五)罗马法1.发展过程:2.内容:3.法律规范的范围:4.影响:(六)*罗马世风的腐化第二章: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第一节:基督教的早期发展一、基督教的“两希”传统(一)律法主义的犹太教1.基督教渊源:2.犹太历史:3.犹太教的“摩西五经”(“律法书”):4.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的区别:(二)耶稣与基督教1.产生:2.发展:(三)基督教与犹太教1.基督教跟犹太教的区别:2.犹太教与基督教特点的具体表现:3.派别:(四)基督教与希腊哲学1.奥尔弗斯教2.毕达哥拉斯主义3.柏拉图哲学4.斯多葛主义(五)“基督教的真正父亲”1.表现:2.贡献:二、基督教与罗马帝国(一)*苦难的历程1.时间:2.殉道精神:(二)基督教的合法化与国教化1.“长期和平时期”:2.最后的迫害3.君士坦丁与《米兰敕令》4.负面效果与教义分歧5.国教化(三)*基督教与异教文化(四)修道运动1.产生:2.目的:3.过程:4.结论:三、基督教与日耳曼蛮族(一)*罗马帝国时期的日耳曼人(二)蛮族大入侵与罗马帝国的灭亡1.过程:2.蛮族入侵的原因:3.结果:(三)日耳曼蛮族对基督教的皈依1.蛮族的皈依:2.北非教会的退出:第二节: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一)封建制与庄园经济1.封建制:2.豁免权:3.农奴:4.庄园经济:5.结果:(二)修道院经济1.崛起:2.结果:3.发展:4.结论:(三)西欧封建社会的生活状况1.表现:2.原因: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格局(一)“十字架”与“宝剑”(教俗之争)1.原因及表现:2.过程:(二)“阿维农之囚”与罗马教会的衰落1.背景:2.“阿维农之囚”:(1305-1377年)3.罗马教会的衰落:4.教会衰落的原因:(三)*十字军东征1.背景:2.十字军东征的实施:3.实质:三、西欧封建社会的文化状况(一)*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二)教会与大学1.产生:2.特点:(三)中世纪的哲学1.发展与概貌:2.教父哲学:3.经院哲学:(四)骑士文学、哥特式建筑1.*骑士文学2.哥特式建筑四、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衰落(一)信仰的松懈与道德的沦丧(赎罪方式的改变)(二)教会的堕落(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三)宗教裁判所1.产生过程:2.迫害对象:(四)★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1.基督教文化的本质特点:2.痛苦和矛盾的原因:第三章:西方近现代文化第一节:文化大变革的滥觞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一)*中世纪文化与近代文化的历史分水岭(二)文艺复兴(意大利)1.“文艺复兴”(Renaissance):2.表现及后果:3.范围:(文学艺术)4.★特点:5.局限:(三)人文主义1.来源和创始:2.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3.发展方向:(四)人文主义与罗马教会1.目的:2.存在理由:(五)*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二、★宗教改革(日耳曼)(一)★改革原因:(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三)英国的宗教改革1.新教及其流派:2.英国宗教改革:3.改革成功的原因:4.内容:5.发展:6.最终形成:(伊丽莎白时代)(四)加尔文的宗教改革1.简介:2.改革措施:3.加尔文派与路德派的区别:4.加尔文派的禁欲主义:4.*再洗礼派:(五)★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1.★定位:2.★成就:3.★意义:(宗教和世俗两方面)4.弊端:(六)共产主义理想的起源1.表现:2.路德与闵采尔的区别:3.影响:第二节:新视域与新背景一、地理大发现及其后果(一)航海活动的时代背景和初始动机1.时代背景:2.航海动机:(二)航海活动的发展过程1.序幕:葡萄牙王子——亨利(西非南部)2.葡萄牙的航海:3.西班牙的航海:4.瓜分世界的最早协议:(三)*海外扩张与殖民主义二、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一)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1.王朝国家:2.民族国家:3.★民族国家的特点:(二)“★势力均衡”与大国兴衰1.★特点:多元格局2. 15~16世纪的西、法、英3. 17世纪的荷、英、法(三)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帝国1.奥斯曼土耳其:江河日下2.俄罗斯帝国:蒸蒸日上三、★从宗教专制(战争)到宗教宽容(一)★“反宗教改革运动”与宗教战争1.★“反宗教改革运动”——罗马教会自身的改革运动2.宗教战争:(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与宗教宽容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定位: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和精神:3.★宗教宽容:第三节:理性时代与启蒙运动一、“天才世纪”的文化成就(一)怀疑主义与经验主义(二)科学理性的勃兴(三)自然神论与古典主义1. 17世纪的信仰状况“2.自然神论及其特点:(四)古典主义(五)人性的觉醒1.原因:2.结果:自然秩序和天赋观念二、现代化转型的完成(一)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1.表现:2.结果:(二)基督教信仰与在西方现代文化中的意义(三)西方的政治文化变革(四)*西方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格局1.*经济状况:2.*国际格局:(五)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1.浪漫主义:2.批判现实主义:(六)西方现代科技的巨大成就与精神苦恼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化第一节:爱琴文明与希腊神话传说一、爱琴文明(克里特与迈锡尼)的发展演化(一)米诺斯(克里特)文明1.出现:前2500年,克里特岛克里特(米诺斯)文明以及后来的迈锡尼文明统称爱琴文明。
西方文化概论
的结果。而那些自称为阿卡亚人的游牧征服者,
就是最初的希腊人。
迈锡尼文明虽然在文化上对克里特文明多有
借鉴,但是在文化成就方面却比后者大为逊色。
迈锡尼文明因为修建一种规模宏伟的巨石城 堡和狮子门而著称,这种被称为“库克罗比亚” (Cyclopean)的巨石建筑据说是由希腊神话中的
前12世纪-前8世纪:黑暗时代(多利亚人)
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神谱
前8世纪-前4世纪:希腊城邦时代
城邦民主政治、希腊哲学、希腊悲剧和喜剧等
二、希腊神话传说的源流
希腊神话传说以形态优美、谱系分明而著称, 它是许多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神话传说相互混杂和
历史演化的结果。
早在希腊入侵者到来之前,爱琴海上克里特
2、北方游 牧民族神话的 影响(战神、 征服者)
3、巴比仑神话 的影响(神谱)
以上谈到的各种神话传说最初是彼此独立和
形态各异的,通过人为的系统化改造过程而最终 形成统一的神谱和英雄传说,而这种系统化改造
工作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黑暗时代”
末期的那些游吟诗人,如荷马和赫西俄德等人。
三、赫西俄德的《神谱》
总之,呈现于后世人们面前的那个美丽而明晰
的希腊神话传说是历史融合的结果,在它之中,既
包含着东方――埃及、巴比伦、赫梯等――神话的 神秘主义色彩,也包含着爱琴海世界的古朴特色, 同时又融入了北方印欧语入侵者的粗犷勇武风格。
希腊神话主要是地中海神话与北方印欧语 神话相融合的结果
1、埃及宗教
的影响(如迷 宫、半人半兽、 斗牛、能工巧 匠)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1.“西方文化":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近代理性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现当代的非理性文化。
2。
什么是爱琴文明?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化,先后形成了两大中心: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因此通称克里特一迈锡尼文化。
3. 神话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又称《奥德修纪》4.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神人同形同性”5。
神普作者:赫西俄德.《神谱》的文化学意义第一,通过生殖原则反映了朴素的宇宙起源论和自然演化观。
这对古希腊自然神学和自然哲学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第二,蕴含了以否定性为动力的社会进化机制。
(中国则讲究子承父业,连续性肯定性的进化机制。
)6。
神话人物太阳神爱与美神酒神战神天神智慧女神缪斯女神古希腊神话阿波罗阿佛洛狄忒狄奥尼索斯阿瑞斯宙斯雅典娜卡莫拉姊妹古罗马神话阿波罗维纳斯玛尔斯朱庇特弥涅尔7.宗教:多神教,酒神崇拜8。
第十位文艺女神:萨福寓言:《伊索寓言》9.梭伦立法意义:打击了氏族贵族制度,为雅典从贵族政治发展为奴隶主民主政治创造了条件。
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制的逐步完善。
伯利克利立法:民主制的黄金时期10。
对雅典城邦民主制的评价1。
贡献(1)为以后西方代议制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反对强大而专制的国家制度,重视公民的个人权利和政治权利,重视个人思想独立.2.局限:(1)范围有限:只针对雅典的自由民中成年男性,排除女性、外邦人、奴隶。
(2)操作过程中的客观限制11.传统的宗教庆典活动:来自酒神祭祀12.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希腊三大柱式: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科林斯式,集中表现在雅典卫城建筑群,最为著名的是以祀奉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雕刻艺术:米隆《掷铁饼者》菲狄亚斯,雅典娜神像,帕特农神庙和装饰,波力克利特《持矛者》人本主义哲学:柏拉图:“理念化”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诗学》唯物主义历史学:“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波战争史》《历史》又名“谎言之父”第二章1. 古罗马的文化特征(1)受扩张的影响,具有世界性.(2)实用功利主义是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早期功利主义与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联系在一起,构筑了古罗马悲壮、崇高和理想化的英雄主义;后期功利主义堕落为物欲主义。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1、宗教裁判所:13~19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
旨在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
4、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
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5、希腊化:是指希腊文化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展,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希腊文化向东方各地区的传播和渗透,这种传播和渗透是卓有成效。
6、修道运动:随着基督教的国教化,到了4世纪末,基督徒已经在罗马人口中占有多数。
主教们开始为它的纯洁而忧虑。
修道运动的最初是真诚的基督徒面对罗马世界中普遍的堕落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洁身自好的应战状态,它的本义是为了维护基督教道德的严谨性和纯洁性。
基督教的圣徒们为了上帝的缘故而折磨自己的肉体,以独身、清贫、禁欲和脱离尘世的沉思冥想来与骄奢淫逸的罗马生活方式抗衡。
8、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本人的善行得到拯救。
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神学思想,它的基本内容是:只有信仰才是得救(称义)的唯一根据;“因信称义”思想的意义在于,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各种善功称义思想针锋相对,反对通过买卖赎罪券等活动来达到称义目的的虚伪主张。
9、至尊法案:1534年11月由英国国会通过,宣布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不仅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宗教上的最高统治者,英国所有教会不再听罗马教皇的指挥,确立了英格兰唯一的教会——安立甘教会。
它标志着英格兰教会与罗马教会的正式决裂,由此揭开了英国宗教改革的帷幕。
10、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One Greek CultureI. Fill in the blanks:1.European culture is made up of many elements, two of these elements are considered to be more enduring and they are the Greco-Roman(希腊罗马的)element and the Judeo-Christian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element.2.Greek culture reached a high point of development in the 5th century.3.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4th century B. C., all Greece was brought under the rule of Alexander, king of Macedon.4.In 146 B. C. the Romans conquered Greece.5.Revived in 1896, the Olympic Games have become the world’s foremost amateur sports competition.6.Ancient Greeks considered Homer to be the author of their epics.7.The Homer's epics consisted of Iliad and Odyssey .8.The Iliad deals with the alliance of the states of the southern mainland of Greece, led by Agamemnon in their war against the city of Troy.9.The Odyssey deals with the return of Odysseus after the Trojan war to his home, island of Ithaca.10.The representation form of Greek Democracy is citizen-assembly.(公民大会)11.Of the many lyric poets of ancient Greece, two are still admired by readers today: Sappho and Pindar.12.Sappho was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lyric poet of ancient Greece.13.Pindar is best known for his odes celebrating the victories at the athletic games, such as the 14 Olympic odes.14.The three great tragic dramatists of ancient Greece are Aeschylus, Sophocles, and Euripides.15.Aeschylus wrote such plays as Prometheus Bound, Persians and Agamemnon.16.Sophocles wrote such tragic plays as Oedipus the King(俄狄浦斯王), Electra(伊莱克特拉(谋杀其母及其情人者), and Antigone.Oedipus complex(恋母情结)and Electra complex(恋父情结) derived from Sophocles’ plays.17.Euripides(欧里庇得斯)wrote mainly about women in such plays as Andromache, Medea, and Trojan Women.edy also flourished in the 5th century B. C.. Its best writer was Aristophanes, who has left eleven plays, including Frogs, Clouds, Wasps and Birds.19.Euripides _ is the first writer of "problem plays".20.Herodotus(希罗多德)is often called ―Father of History‖. He wrote about the wars between Greeks and Persians.21.Thucydides(修西得底斯)described the war between Athens and Sparta and between Athens and Syracuse, a Greek state on the Island of Sicily.22.Pythagoras(毕达哥拉斯)was a bold thinker who had the idea that all things were numbers.23.Pythagoras was the founder of scientific mathematics.24.Heracleitus(赫拉克利特) believed fire to the primary element of the universe, outof which everything else had arisen.25.The greatest names in European philosophy are Socrates, Plato and Aristotle.26.In the 4th century B. C., four schools of philosophers often argued with each other, they are the Cynics(犬儒学派), the Sceptics(怀疑论学派), the Epicureans(伊壁鸠鲁学派), and the Stoics(斯多葛学派).27.Euclid(欧几里得) is well-known for his Elements《几何原本》, a textbook of geometry.28.To illustrate the principle of the level, Archimedes is said to have told the king: ―Give me a place to stand, and I will move the world.‖29.Greek architecture can be grouped into three styles: the Doric (多利安式)style 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masculine style; the Ionic(爱奥尼亚式)style 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feminine style; and a later style that is called the Corinthian(科林斯式)style.30.The Acropolis at Athens(雅典卫城)and the Parthenon(万神殿) are the finest monument of Greek architecture and sculpture in more than 2000 years.II. Multiple choices:1.Which culture reached a high point of development in the 5th century B. C.?A. Greek CultureB. Roman CultureC. Egyptian CultureD. Chinese Culture2.In _______ the Roman conquered Greece.A. 1200B.C. B. 700 B. C. C. 146 B.C.D. The 5th century3.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ks described the war led by Agamemnon against the city of Troy?A. Oedipus the KingB. IliadC. OdysseyD. Antigone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plays written by Aeschylus?A. AntigoneB. AgamemnonC. PersiansD. Prometheus Bound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plays written by Sophocles?A. ElectraB. AntigoneC. Trojan WomanD. Oedipus the King6.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play written by Euripides?A. AntigoneB. PersiansC. ElectraD. Medea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greatest tragic dramatist of ancient Greece?A. AristophanesB. EuripidesC. SophoclesD. Aeschylus8.Who ever said that ―You can not step twice into the same river.‖?A. PythagorasB. HeracleitusC. AristotleD. Plato9.Who was the founder of scientific mathematics?A. HeracleitusB. AristotleC. SocratesD. Pythagoras10.Who is chiefly noted for his doctrine that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A. ProtagorasB. PythagorasC. PyrrhonD. EpicurusChapter Two Roman CultureI. Fill in the blanks:1.The burning of Corinth in 146 B. C. marked Roman conquest of Greece, which was then reduced to a province of the Roman Empire.2.The Roman writer Horace said: ―Captive Greece took her rude conqueror captive‖.(大意是:征服者反而被被征服者所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