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人员不安全行为知识培训ppt课件
14
不安全因素
• 一、人员的不安全因素(7个基本因素) 1)操作不安全性(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 2)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 3)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 4)决策失误; 5)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带病工作、酒后工作、 疲劳工作等); 6)工作中心里异常(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里 等); 7)人员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19
1、一般措施
案例启发 献身说法
企业文化 管理者以身作则
家属参与 说服帮教 思想政治工作 说服教育
一般控制与管理措施
通报、公示
目标激励
奖励、惩罚
教育、培训
20
2、分类管理控制措施
5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
• 根据行为主体在行动之前是否意识到自己行动的危 险性,可以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两类。
–一类是行动之前行为主体没有认识到自己行动的危险性,可以 称之为非故意(无意)违章行为; –另一类是行动之前行为主体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行动的危险性, 但仍然采取该行动,可以称之为故意(有意)违章行为。
人员不安全行为知识培训
维修中心一厂修复车间
1
人的不安全行为
• ——海因里希法则介绍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Heinrich's Law)又称“海因 里希安全法则”、“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或 “海因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 希提出的300∶29∶1法则。海因里希法则是海 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 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 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 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 的隐患。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 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 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原理课件第2章-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
操作失误: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失误,是人失误的 基本类型;
制造失误:制造过程中技术参数不符、用料错误、不符合 图纸要求等;
维修失误:错误地拆卸、安装机器、设备等维修保养失误; 检查失误:漏检不合格的零部件,或把合格的零部件当作
不合格处理; 储存、运输失误:没有按照厂家要求那样储存、运输物品。
心理状态 软件状态
生理的(Physiological) 身体的(Physical) 病理的(Pathological) 药理的(Pharmaceutical) 心理的(Psychological) 社会心理的 (Psychosocial)
SHELL模型
标准 程序 规程
设备 工具 用品
第二节 人失误致因分析
人失误致因分析
Russell Ferrell :作为事故原因的人失 误的发生,可以归结到下述三个方面的 原因
超过人的能力的过负荷 与外界刺激的要求不一致的反应 由于不知道正确方法或故意采取不恰当
的行为
人 失 误 致 因 分 析
影响个人能力的因素
硬件状态
生理状态 身体状态 病理状态 药理状态
遗漏或遗忘(Omission) 做错(Commission)
弄错 调整错误 弄颠倒 没按要求操作 没按规定时间操作 无意识的动作 不能操作
进行规定以外的动作(Extraneous Acts)
按生产阶段的人失误分类
设计失误:在工程或产品设计过程中发生的人失误,如设 计计算错误、方案错误等;
第二章 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
第一节 人失误概述
统计分析用事故连锁模型
不安全状态 起因物 加害物 事故
管
物
理
失
人
误
不安全行为
制造失误:制造过程中技术参数不符、用料错误、不符合 图纸要求等;
维修失误:错误地拆卸、安装机器、设备等维修保养失误; 检查失误:漏检不合格的零部件,或把合格的零部件当作
不合格处理; 储存、运输失误:没有按照厂家要求那样储存、运输物品。
心理状态 软件状态
生理的(Physiological) 身体的(Physical) 病理的(Pathological) 药理的(Pharmaceutical) 心理的(Psychological) 社会心理的 (Psychosocial)
SHELL模型
标准 程序 规程
设备 工具 用品
第二节 人失误致因分析
人失误致因分析
Russell Ferrell :作为事故原因的人失 误的发生,可以归结到下述三个方面的 原因
超过人的能力的过负荷 与外界刺激的要求不一致的反应 由于不知道正确方法或故意采取不恰当
的行为
人 失 误 致 因 分 析
影响个人能力的因素
硬件状态
生理状态 身体状态 病理状态 药理状态
遗漏或遗忘(Omission) 做错(Commission)
弄错 调整错误 弄颠倒 没按要求操作 没按规定时间操作 无意识的动作 不能操作
进行规定以外的动作(Extraneous Acts)
按生产阶段的人失误分类
设计失误:在工程或产品设计过程中发生的人失误,如设 计计算错误、方案错误等;
第二章 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
第一节 人失误概述
统计分析用事故连锁模型
不安全状态 起因物 加害物 事故
管
物
理
失
人
误
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共68张PPT)
(5)没有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无护栏或护栏损坏
到操作室开车加料,当加第五斗料时,发现电流偏离经查发现,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在无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冒险作业。
安全管理不到
6操作错误(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错误) 在无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冒险作业。
住,看样子人还有一点知觉,并有呼吸,身上也没有出多少 血,但脸色苍白,喘气比较大。然后秦秀华马上出去拿把刀 子来把谭朝清被传动轴缠住的衣服割断。此时已到场的厂长
叫来车子立即与秦秀华一起将谭朝清送到塘下医院抢救,这
时120车也到塘下医院了。经医院进行全力抢救无效,谭朝清 于当天上午8时许死亡。
3、现场调查 调查组成员对事故发生现场进行堪查,发现打卷机的传
工,汉族,男,42岁,贵州省湄潭县抄乐乡干溪村桥上 组人。 1、企业情况
瑞安市瑞兴紧固件厂创办于2003年9月,系独资个体 企业,前身为瑞安市带钢有限公司,占地面积亩,企 业总资产约50万元,现有员工30人,多数系外来职工。 该厂创办几个月来,产值还不到10万元。
2、事故经过 2004年3月20日上午7时上班后,该厂带钢打卷机操作工
•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 用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所用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物的不安全状态释义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照明光线不良、照度不足 通风不良或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 风流断路,停电听风时爆破作业 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爆破作业 瓦斯超限 其他
开动、关 停机器时 未给信号
事故原因分析
①乙违章操作,开机前完全没有想到还有人仍在清扫
《人的不安全行为》课件
详细描述
员工可能由于缺乏安全教育和培训, 或者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而忽略安 全规定和操作要求。这种意识上的缺 失可能导致不安全的习惯和行为,增 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04
人为失误与不安全 行为的关系
人为失误的概念
总结词
定义清晰,描述准确
详细描述
人为失误是指在生产、工作、管理等过程中,由于人的因素而导致的事故或事故隐患。人为失误可以表现为操作 不当、判断失误、违反操作规程等行为。
人为失误的分类
总结词
分类全面,逻辑清晰
详细描述
人为失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感知失误、判断失误、行为失误、技能失误和知识失误。 感知失误是指对事物的感知不准确或错误;判断失误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行 为失误是指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技能失误是指技能不足导致的失误;知识失误则是由于
知识储备不足或过时而导致的失误。
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开展专项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水平。
建立安全培训档案,对员工的培训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持续 性。
制定并执行安全规定
制定完善的安全规定 和操作规程,明确员 工的安全职责和操作 要求。
建立安全规定执行情 况的监督检查机制, 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 行为。
加强安全规定的宣传 和培训,确保员工了 解并掌握规定内容。
总结词
缺乏安全培训
详细描述
该工厂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对操作规程不熟 悉,导致操作失误。
总结词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详细描述
工厂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人 的不安全行为。
案例二:某航空公司的飞行事故
总结词
飞行员失误造成的失控
01
详细描述
02 某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在起飞过
员工可能由于缺乏安全教育和培训, 或者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而忽略安 全规定和操作要求。这种意识上的缺 失可能导致不安全的习惯和行为,增 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04
人为失误与不安全 行为的关系
人为失误的概念
总结词
定义清晰,描述准确
详细描述
人为失误是指在生产、工作、管理等过程中,由于人的因素而导致的事故或事故隐患。人为失误可以表现为操作 不当、判断失误、违反操作规程等行为。
人为失误的分类
总结词
分类全面,逻辑清晰
详细描述
人为失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感知失误、判断失误、行为失误、技能失误和知识失误。 感知失误是指对事物的感知不准确或错误;判断失误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行 为失误是指操作过程中的失误;技能失误是指技能不足导致的失误;知识失误则是由于
知识储备不足或过时而导致的失误。
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开展专项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水平。
建立安全培训档案,对员工的培训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持续 性。
制定并执行安全规定
制定完善的安全规定 和操作规程,明确员 工的安全职责和操作 要求。
建立安全规定执行情 况的监督检查机制, 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 行为。
加强安全规定的宣传 和培训,确保员工了 解并掌握规定内容。
总结词
缺乏安全培训
详细描述
该工厂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对操作规程不熟 悉,导致操作失误。
总结词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详细描述
工厂安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人 的不安全行为。
案例二:某航空公司的飞行事故
总结词
飞行员失误造成的失控
01
详细描述
02 某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在起飞过
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
加强监控和预警
通过安装监控设备、传感器等手段,对重大风险点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防止事故的发生。
04
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的 实践方法
制定明确的安全目标和指标
制定明确的安全目标和指标,确 保员工了解组织对安全的要求和
期望。
确保安全目标和指标具有可衡量 性、可达成性和可考核性,以便 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和
原因
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通常与人 的心理、生理和环境因素有关,如疲 劳、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培训和经验、 操作规程不完善等。
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培训不足、文 化氛围不良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人失误 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人的行为受到个人认知、情感、价值 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人失误与 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也可能与个人的性 格、态度和行为习惯有关。
强调安全责任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建立安全责任制,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自 己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强化安全培训和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指导书,并定期进行培训和 考核。
开展应急演练
模拟突发事件,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行业标准和地方规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 作规程。
严格执行制度和规程
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各项制度和 规程得到有效执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控
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估,确定重大风险和重点监控对 象。
通过安装监控设备、传感器等手段,对重大风险点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防止事故的发生。
04
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的 实践方法
制定明确的安全目标和指标
制定明确的安全目标和指标,确 保员工了解组织对安全的要求和
期望。
确保安全目标和指标具有可衡量 性、可达成性和可考核性,以便 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和
原因
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通常与人 的心理、生理和环境因素有关,如疲 劳、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培训和经验、 操作规程不完善等。
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培训不足、文 化氛围不良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人失误 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人的行为受到个人认知、情感、价值 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人失误与 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也可能与个人的性 格、态度和行为习惯有关。
强调安全责任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建立安全责任制,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自 己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强化安全培训和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指导书,并定期进行培训和 考核。
开展应急演练
模拟突发事件,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行业标准和地方规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 作规程。
严格执行制度和规程
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各项制度和 规程得到有效执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控
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估,确定重大风险和重点监控对 象。
安全原理第3章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
– 随机失误往往是不可预测、类似情况下不重复的
系统失误(System Error)
– 系统失误是由于系统设计方面的问题或人的不正 常状态引起的失误
– 类似的条件下失误可能发生或重复发生 – 两种情况:
工作任务的要求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 操作程序方面的问题
偶发失误(Sporadic Error)
– 偶发失误是一些偶然的过失行为
3.1.2.2按表现形式的人失误分类
遗漏或遗忘(Omission) 做错(Commission)
– 弄错 – 调整错误 – 弄颠倒 – 没按要求操作 – 没按规定时间操作 – 无意识的动作 – 不能操作
进行规定以外的动作(Extraneous Acts)
3.1.2.3按生产阶段的人失误分类
– 人们的行为反映其上级的态度,如果凭直感来解 决安全管理问题,或靠侥幸来维持无事故的记录, 则不会取得长期的成功。
– 惯例的编制操作程序的为和人失误区别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人失误不一定直接导致事故。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体是事故现场的人员; 人失误的主体可以是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
设计失误:在工程或产品设计过程中发生的 人失误,如设计计算错误、方案错误等;
操作失误: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失误, 是人失误的基本类型;
制造失误:制造过程中技术参数不符、用料 错误、不符合图纸要求等;
维修失误:错误地拆卸、安装机器、设备等 维修保养失误;
检查失误:漏检不合格的零部件,或把合格 的零部件当作不合格处理;
本能与感情。追求快感而避免不快是人 的本能。当得到快感时大脑活动兴奋; 当遇到不快时大脑活动受抑制;在恐惧、 愤怒、焦虑等场合大脑可能出现空白。
黑田模型
记忆
系统失误(System Error)
– 系统失误是由于系统设计方面的问题或人的不正 常状态引起的失误
– 类似的条件下失误可能发生或重复发生 – 两种情况:
工作任务的要求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 操作程序方面的问题
偶发失误(Sporadic Error)
– 偶发失误是一些偶然的过失行为
3.1.2.2按表现形式的人失误分类
遗漏或遗忘(Omission) 做错(Commission)
– 弄错 – 调整错误 – 弄颠倒 – 没按要求操作 – 没按规定时间操作 – 无意识的动作 – 不能操作
进行规定以外的动作(Extraneous Acts)
3.1.2.3按生产阶段的人失误分类
– 人们的行为反映其上级的态度,如果凭直感来解 决安全管理问题,或靠侥幸来维持无事故的记录, 则不会取得长期的成功。
– 惯例的编制操作程序的为和人失误区别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人失误不一定直接导致事故。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体是事故现场的人员; 人失误的主体可以是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
设计失误:在工程或产品设计过程中发生的 人失误,如设计计算错误、方案错误等;
操作失误: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失误, 是人失误的基本类型;
制造失误:制造过程中技术参数不符、用料 错误、不符合图纸要求等;
维修失误:错误地拆卸、安装机器、设备等 维修保养失误;
检查失误:漏检不合格的零部件,或把合格 的零部件当作不合格处理;
本能与感情。追求快感而避免不快是人 的本能。当得到快感时大脑活动兴奋; 当遇到不快时大脑活动受抑制;在恐惧、 愤怒、焦虑等场合大脑可能出现空白。
黑田模型
记忆
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培训课件.pptx
30
良好的个性,正确的态度和 动机,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分配工作时,关键岗位上不要安排 个性有缺陷的人单独工作。他人指 导。
4.1 人的行为概述
4.31、.4 人的行为的退化
人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下才能达到最佳行为。人的 行为具有灵敏性和灵活性,因此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人的行为在比较宽的环境条件下会出现一种缓慢而微 妙的减退。
生产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安全
一、人的行为概述
4、生产过 程中人的不 二、人的行为失误
安全行为
三、人的可靠性研究简介
35
4.2 人的行为失误
4.2.1 概述 1、人失误?
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 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操作者/生 产过程中/ 直接
? 人的不 人的不 人
照事物本身发展规律进行逻辑抽象,用简单明了的形 式表达出来,作为事故分析和预测的基础,这种形式 就是事故模式。逻辑框图。
43
4.2 人的行为失误
2、瑟利的事故决策模式
在事故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决策包括三个过程:人 对危险的感觉过程、认识过程以及行为响应过程。若 处理正确,就可以避免事故和损失;否则,会造成事 故和损失。
4.1.4 不安全行为的心理与生理因素分析
1、情绪水平失调
外部 刺激
情绪 激动
外部表现 内部表现
意识范围变窄 判断力下降 失去理智和自我克制能力
27
4.1 人的行为概述
启示
行为要与情绪水 平相匹配
不同性质的劳动要求不同的 情绪水平。脑力劳动要求较 低的情绪水平;体力。
改变外界刺激 可以改变情绪 的倾向和水平
安全行为
三、人的可靠性研究简介
良好的个性,正确的态度和 动机,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分配工作时,关键岗位上不要安排 个性有缺陷的人单独工作。他人指 导。
4.1 人的行为概述
4.31、.4 人的行为的退化
人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下才能达到最佳行为。人的 行为具有灵敏性和灵活性,因此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人的行为在比较宽的环境条件下会出现一种缓慢而微 妙的减退。
生产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安全
一、人的行为概述
4、生产过 程中人的不 二、人的行为失误
安全行为
三、人的可靠性研究简介
35
4.2 人的行为失误
4.2.1 概述 1、人失误?
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 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操作者/生 产过程中/ 直接
? 人的不 人的不 人
照事物本身发展规律进行逻辑抽象,用简单明了的形 式表达出来,作为事故分析和预测的基础,这种形式 就是事故模式。逻辑框图。
43
4.2 人的行为失误
2、瑟利的事故决策模式
在事故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决策包括三个过程:人 对危险的感觉过程、认识过程以及行为响应过程。若 处理正确,就可以避免事故和损失;否则,会造成事 故和损失。
4.1.4 不安全行为的心理与生理因素分析
1、情绪水平失调
外部 刺激
情绪 激动
外部表现 内部表现
意识范围变窄 判断力下降 失去理智和自我克制能力
27
4.1 人的行为概述
启示
行为要与情绪水 平相匹配
不同性质的劳动要求不同的 情绪水平。脑力劳动要求较 低的情绪水平;体力。
改变外界刺激 可以改变情绪 的倾向和水平
安全行为
三、人的可靠性研究简介
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培训课件
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 为培训课件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3
第一节 防止人失误
路漫漫其悠远
•
防止人失误
从三个阶段采取措施防止人失误: 控制、减少可能引起人失误的各种原因
因素,防止出现人失误;
在一旦发生了人失误的场合,使人失误
不至于引起事故,即使人失误无害化;
在人失误引起了事故的情况下,限制事
故的发展、减小事故损失。
可以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或关键事件法
等方法进行。
路漫漫其悠远
•
人员定向分析
在工作定向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从事该职业人员
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所负责任,知识
水平,技术水平,创造性,灵活性,体力消耗 ,训练和经验等八个方面的情况。
定性地和定量地确定人员的生理、心理特征。
在生理方面分析人员的性别、年龄、健康状
性质等特征,确定职业对人员的具 体要求。
分析人员的生理、心理特征,确定
人员适合于什么职业。
职业适合性分析包括工作定向分析
和人员定向分析两方面的工作。
路漫漫其悠远
•
工作定向分析
确定职业的特性,如工作条件,工作空
间,物理环境,使用的设备、工具,操 作特点,训练时间,判断难度,安全状 况,作业姿势,体力消耗等特性。
路漫漫其悠远
•
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
用机器代替人 冗余系统
二人操作,核对系统(Check System) 人机并行 审查
耐失误设计(Foolproof)
利用不同的形状或尺寸防止安装、连接操作失误 采用联锁装置防止人员误操作 采用联锁装置使人失误无害化
路漫漫其悠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3
第一节 防止人失误
路漫漫其悠远
•
防止人失误
从三个阶段采取措施防止人失误: 控制、减少可能引起人失误的各种原因
因素,防止出现人失误;
在一旦发生了人失误的场合,使人失误
不至于引起事故,即使人失误无害化;
在人失误引起了事故的情况下,限制事
故的发展、减小事故损失。
可以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或关键事件法
等方法进行。
路漫漫其悠远
•
人员定向分析
在工作定向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从事该职业人员
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所负责任,知识
水平,技术水平,创造性,灵活性,体力消耗 ,训练和经验等八个方面的情况。
定性地和定量地确定人员的生理、心理特征。
在生理方面分析人员的性别、年龄、健康状
性质等特征,确定职业对人员的具 体要求。
分析人员的生理、心理特征,确定
人员适合于什么职业。
职业适合性分析包括工作定向分析
和人员定向分析两方面的工作。
路漫漫其悠远
•
工作定向分析
确定职业的特性,如工作条件,工作空
间,物理环境,使用的设备、工具,操 作特点,训练时间,判断难度,安全状 况,作业姿势,体力消耗等特性。
路漫漫其悠远
•
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
用机器代替人 冗余系统
二人操作,核对系统(Check System) 人机并行 审查
耐失误设计(Foolproof)
利用不同的形状或尺寸防止安装、连接操作失误 采用联锁装置防止人员误操作 采用联锁装置使人失误无害化
路漫漫其悠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最危险的隐患课件
人的不安全行为,大多有悖于社会的认同的规章制度。因此,出台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制度并使之有效地执行,必定能促进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调节。
一是必须要有激励机制;激动又增强自尊心和荣誉感,激发和鼓励人避免不安全行为。这种激励,不仅要有精神上的,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宣扬荣誉、提高兴趣、鼓励参与、树立榜样等,还应有物质上的激励,如设立安全生产奖,安全结构工资、安全抵押金法等。
人在疲劳状态下,易引起心理活动变化,注意力不集中,感觉机能弱化,操作准确度下降,灵敏度降低,反应迟钝,造成动作不协调,判断失误等,从而引发事故。
四是制度调节;要想有效做好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调节,借助于合理的规章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从管理学角度看,作为社会人,自然要接受被社会认同的规章制度的约束。
三是麻痹心理;具有麻痹心理者,或认为是经常干的工作,习以为常,不感到有什么危险;或没有注意反常现象,照常操作:还有的则是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沿用习惯方式作业,凭“老经验”行事,放松对危险的警惕,最终酿成事故。
四是捷径心理;具有捷径心理的人,常常将必要的安全规定、安全措施、安全设备当成完成任务的障碍,如为了节省时间而擅闯危险区,为了方便操作拆掉安全装置的。这种心理造成的事故,在发生事故中占很大比例。
二是要建立惩罚制度;进行纪律调控,加大处罚力度,利用纪律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带来的危害给予必要的惩处,以便使之警醒而不再做出不安全的行为。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利用管理手段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政策法规的控制、安全生产权力的使用、人员集体的压力等管理手段,对人的行为都有很强的约束力。只要使用得当,就可以有效促进人的而不安全行为的心理调节。
又如努力改善生产施工环境,尽可能消除如黑暗、潮湿、闷热、噪音、有害物质等恶劣环境对操作者的不良的心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干扰,使操作者身心愉快地去工作。
一是必须要有激励机制;激动又增强自尊心和荣誉感,激发和鼓励人避免不安全行为。这种激励,不仅要有精神上的,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宣扬荣誉、提高兴趣、鼓励参与、树立榜样等,还应有物质上的激励,如设立安全生产奖,安全结构工资、安全抵押金法等。
人在疲劳状态下,易引起心理活动变化,注意力不集中,感觉机能弱化,操作准确度下降,灵敏度降低,反应迟钝,造成动作不协调,判断失误等,从而引发事故。
四是制度调节;要想有效做好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心理调节,借助于合理的规章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从管理学角度看,作为社会人,自然要接受被社会认同的规章制度的约束。
三是麻痹心理;具有麻痹心理者,或认为是经常干的工作,习以为常,不感到有什么危险;或没有注意反常现象,照常操作:还有的则是责任心不强,得过且过,沿用习惯方式作业,凭“老经验”行事,放松对危险的警惕,最终酿成事故。
四是捷径心理;具有捷径心理的人,常常将必要的安全规定、安全措施、安全设备当成完成任务的障碍,如为了节省时间而擅闯危险区,为了方便操作拆掉安全装置的。这种心理造成的事故,在发生事故中占很大比例。
二是要建立惩罚制度;进行纪律调控,加大处罚力度,利用纪律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带来的危害给予必要的惩处,以便使之警醒而不再做出不安全的行为。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利用管理手段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政策法规的控制、安全生产权力的使用、人员集体的压力等管理手段,对人的行为都有很强的约束力。只要使用得当,就可以有效促进人的而不安全行为的心理调节。
又如努力改善生产施工环境,尽可能消除如黑暗、潮湿、闷热、噪音、有害物质等恶劣环境对操作者的不良的心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干扰,使操作者身心愉快地去工作。
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行为
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分为两类: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
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明知故犯的行为,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因缺乏知识和技能而导 致的行为
产生原因
生理因素:疲劳、疾病、药物等影响人的生理状态,导致失误和不安全行为。
心理因素: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经验、判断力差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失误 和不安全行为。
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的案 例分析
第五章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某工厂操 作工在生产过程中 未按规定操作,导 致机器故障,造成 人员伤亡。
案例二:某高速公 路上一辆货车因超 速行驶,与前车追 尾,造成重大交通 事故。
案例三:某医院护 士在给病人输液时 ,因疏忽大意,输 错药液,导致病人 死亡。
案例四:某建筑工 地工人不慎从高处 坠落,造成严重伤 亡事故。
注意力不集中
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的表现:疏忽、遗忘、迟缓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疲劳、分心、缺乏经验 注意力不集中的后果:增加事故风险、降低工作效率 应对措施:保持充足的精力、减少干扰因素、提高专注力
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的预 防措施
第三章
提高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安 全意识。
建立安全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 安全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事后处理与总结
及时报告:在发生失误或事故后, 应立即向上级或相关部门报告,以 便及时采取措施。
纠正措施: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 效措施,纠正失误或不安全行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调查分析: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 分析原因,明确责任。
总结经验教训:对事故进行总结, 吸取教训,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 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分为两类: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
有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明知故犯的行为,无意识的不安全行为是因缺乏知识和技能而导 致的行为
产生原因
生理因素:疲劳、疾病、药物等影响人的生理状态,导致失误和不安全行为。
心理因素: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经验、判断力差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失误 和不安全行为。
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的案 例分析
第五章
典型案例介绍
案例一:某工厂操 作工在生产过程中 未按规定操作,导 致机器故障,造成 人员伤亡。
案例二:某高速公 路上一辆货车因超 速行驶,与前车追 尾,造成重大交通 事故。
案例三:某医院护 士在给病人输液时 ,因疏忽大意,输 错药液,导致病人 死亡。
案例四:某建筑工 地工人不慎从高处 坠落,造成严重伤 亡事故。
注意力不集中
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的表现:疏忽、遗忘、迟缓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疲劳、分心、缺乏经验 注意力不集中的后果:增加事故风险、降低工作效率 应对措施:保持充足的精力、减少干扰因素、提高专注力
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的预 防措施
第三章
提高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安 全意识。
建立安全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 安全工作,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事后处理与总结
及时报告:在发生失误或事故后, 应立即向上级或相关部门报告,以 便及时采取措施。
纠正措施: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 效措施,纠正失误或不安全行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调查分析: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 分析原因,明确责任。
总结经验教训:对事故进行总结, 吸取教训,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 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案例分析22页PPT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案例分析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2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2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人的失误与不安全行为
2.1人失误概述
1.人失误定义 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
或超出了可按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从系统可靠性的角度,人作为系统元素也有个可
靠性的问题。当人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没 有实行规定的功能时,则称发生了人失误。
1
2.人失误的性质 约翰逊(W.G.Johnson)认为: (1)人失误是进行生产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
其所处的外界条件。因为,对于相同的外界刺激,不同的 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问的反应。
7
2.莱文行为原理模型
Bf(P,E)
即,人的行为B(Behavior)是变量“人”P(People)和“环 境”E(Environment)的函数。
8
根据上述模型,鹤田提出了事故发生的模型为:
Af(P,E)
2
3.人失误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其主要区别如下: (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人失 误不一定直接导致事故。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主体是在事故现场的人员,一 般是生产操作者;人失误的主体可以是不在工作岗位的 人员、如设计者、制造者、维修者、管理者等。 (3)防止不安全行为采用3E原则中的教育和强制比 较有效;防止人失误采用3E原则中的工程技术和教育比 较有效。 (4)人的不安全行为本身往往是错误的(有意识的) ; 人失误时行为本身往住不错(无意识的) ,而是进行过 程中偏离了预定的目标。 实际中,某些不安全行为也是人失误的特例。
11
3.1 桥本模型 从生理、心理机制的角度描述了信息处理这一心理
学过程。
12
13
3.2 人的计算机模型
从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描述人的信 息处理过程
输入装置
输入CPU
新CPU
输出CPU
输出装置
记忆单元
旧CPU
内脏
图2-3 “人的计算机”
14
人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是有生 命的系统。
包括生产作业条件,作业性质、机械、设备特性, 以及人际关系。
10
3. 信息处理过程模型
1960年,韦尔福德(A.T.Welford)根据人的认识、行 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的信息处理过程:
输入 → 处理 → 输出 输入是人经过感官接受外界刺激或信息的过程; 处理是大脑把输入的刺激或信息进行选择、比较、判 断和记忆,作出决策; 输出是通过运动器官和发言器官把决策付诸实现的过 程。
诺尔曼(Norman)认为,生命系统具有目的、愿望和动 机,能选择有趣的任务以及与目的有关的行为,可以适时 地开始或结束有关的活动。因此、在考察人的信息处理过 程时,尚需考虑情绪、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1)生物节律。当疲劳出现时,植物神经催促大脑休 息。
(2)本能与感情。当人得到快感时大脑活动兴奋;当 遇到不快时大脑活动受抑制;在恐惧、愤怒、焦虑等场合 大脑可能出现空白。
15
3.3 黑田模型 黑田把人的信息处理过程概括为:知觉、选择、
比较、判断、记忆、决策和操作七个环节,此外个人 态度制约选择、判断和决策环节,最终影响人的信息 处理过程。
109bit/s
知
选
觉
择
记忆 比较
1020bit
102bit/s
107bit/s
判
决
操
断
策
作
个人态度
图2-4 黑田模型
16
4. 选择、记忆和决策
3
4.人失误的分类
人失误
按人失误原因分 类
按人失误的表现分 类
按人失误发的阶段分类生 的
随系偶
机统发
失 误
失 误
失 误
遗
做 规定
漏 或 遗
错 以外 动作忘设来自操制维
检
贮
运
计
作
造
修
查
存
输
失
失
失
失
失
失
失
误
误
误
误
误
误
误
工作任 务的要 求超出 人的能 力范围
操作程 序方面 的问题 力范围
弄
调
没
错
查
按
错
要
误
求
操
作
没 按 规
无 意
不 能
定 时 间
识 动
操 作
操 作
作
4
驾驶操作的人员行为模型与人误分析 驾驶过程体现为一个复杂的人- 机交互过
程,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始终处于一个高速变化的 系统中,必须对所采集的大量道路、环境及车辆等 信息进行快速的筛选、分析并作出准确的判断,从 而采取及时有效应对措施,其操控行为可用驾驶 员认知响应模型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驾驶员的 认知响应行为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感知:即对输入信号的探查和对刺激物的识别; ②认知判断,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 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决策; ③响应,即实施相应的响应行为(Response) 。这一 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将导致人误发生,并
5
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图1 驾驶员认知响应模式
6
2.2 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1.人的行为原理 人的原理:包括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文化原理
及社会学原理等。 早期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 即,S(刺激) → R(反应)模式。 但是, S → R模式不能很好地说明个体的心理状态及
可以测定失误率。 (2)工作条件可以诱发人失误,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来
防止人失误较对人员进行说服教育、训练更有效。 (3)某一级别人员的人失误,反映较高级别人员的职
责方面的缺陷。 (4)人们的行为反映其上级的态度,如果凭直感来解
决安全管理问题,或靠侥幸来维持无事故的记录,则不会 取得长期的成功。
(5)惯例的编制操作程序的方法有可能促使失误发生。
式中: A代表事故,则事故的发生是出于人的因素和环
境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
9
➢ 人的因素是人的行为的内因。 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处理。 人对外界刺激的处理称做信息处理。 个人经验、技能、素质、性格等长时期内形成的特
性,以及人的疲劳、兴奋等状态,影响人的信息处理过 程。 ➢ 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的外因。
4.1 选择 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以约每秒 10 9 比特的速度向大
脑中枢神经传递。另一方面,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最大仅 为每秒10 比特左右。在大脑中枢处理之前要对感官接受 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即对接受的信息进行选择。
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人通过注意来选择输入信息。 莫瑞(Moray)认为,注意包括6种功能: (1)选择性。 (2)集中性。跟踪某种特定的对象而排除无关的信息; (3)搜寻。从一些信息中搜寻出一部分信息; (4)激活。应付一切可能出现的刺激; (5)定势。接受特定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6)警觉。对当前没被选择的强大的刺激或信息仍保持 警觉。
2.1人失误概述
1.人失误定义 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
或超出了可按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从系统可靠性的角度,人作为系统元素也有个可
靠性的问题。当人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没 有实行规定的功能时,则称发生了人失误。
1
2.人失误的性质 约翰逊(W.G.Johnson)认为: (1)人失误是进行生产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
其所处的外界条件。因为,对于相同的外界刺激,不同的 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问的反应。
7
2.莱文行为原理模型
Bf(P,E)
即,人的行为B(Behavior)是变量“人”P(People)和“环 境”E(Environment)的函数。
8
根据上述模型,鹤田提出了事故发生的模型为:
Af(P,E)
2
3.人失误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其主要区别如下: (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人失 误不一定直接导致事故。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主体是在事故现场的人员,一 般是生产操作者;人失误的主体可以是不在工作岗位的 人员、如设计者、制造者、维修者、管理者等。 (3)防止不安全行为采用3E原则中的教育和强制比 较有效;防止人失误采用3E原则中的工程技术和教育比 较有效。 (4)人的不安全行为本身往往是错误的(有意识的) ; 人失误时行为本身往住不错(无意识的) ,而是进行过 程中偏离了预定的目标。 实际中,某些不安全行为也是人失误的特例。
11
3.1 桥本模型 从生理、心理机制的角度描述了信息处理这一心理
学过程。
12
13
3.2 人的计算机模型
从认知心理学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描述人的信 息处理过程
输入装置
输入CPU
新CPU
输出CPU
输出装置
记忆单元
旧CPU
内脏
图2-3 “人的计算机”
14
人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是有生 命的系统。
包括生产作业条件,作业性质、机械、设备特性, 以及人际关系。
10
3. 信息处理过程模型
1960年,韦尔福德(A.T.Welford)根据人的认识、行 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的信息处理过程:
输入 → 处理 → 输出 输入是人经过感官接受外界刺激或信息的过程; 处理是大脑把输入的刺激或信息进行选择、比较、判 断和记忆,作出决策; 输出是通过运动器官和发言器官把决策付诸实现的过 程。
诺尔曼(Norman)认为,生命系统具有目的、愿望和动 机,能选择有趣的任务以及与目的有关的行为,可以适时 地开始或结束有关的活动。因此、在考察人的信息处理过 程时,尚需考虑情绪、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1)生物节律。当疲劳出现时,植物神经催促大脑休 息。
(2)本能与感情。当人得到快感时大脑活动兴奋;当 遇到不快时大脑活动受抑制;在恐惧、愤怒、焦虑等场合 大脑可能出现空白。
15
3.3 黑田模型 黑田把人的信息处理过程概括为:知觉、选择、
比较、判断、记忆、决策和操作七个环节,此外个人 态度制约选择、判断和决策环节,最终影响人的信息 处理过程。
109bit/s
知
选
觉
择
记忆 比较
1020bit
102bit/s
107bit/s
判
决
操
断
策
作
个人态度
图2-4 黑田模型
16
4. 选择、记忆和决策
3
4.人失误的分类
人失误
按人失误原因分 类
按人失误的表现分 类
按人失误发的阶段分类生 的
随系偶
机统发
失 误
失 误
失 误
遗
做 规定
漏 或 遗
错 以外 动作忘设来自操制维
检
贮
运
计
作
造
修
查
存
输
失
失
失
失
失
失
失
误
误
误
误
误
误
误
工作任 务的要 求超出 人的能 力范围
操作程 序方面 的问题 力范围
弄
调
没
错
查
按
错
要
误
求
操
作
没 按 规
无 意
不 能
定 时 间
识 动
操 作
操 作
作
4
驾驶操作的人员行为模型与人误分析 驾驶过程体现为一个复杂的人- 机交互过
程,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始终处于一个高速变化的 系统中,必须对所采集的大量道路、环境及车辆等 信息进行快速的筛选、分析并作出准确的判断,从 而采取及时有效应对措施,其操控行为可用驾驶 员认知响应模型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驾驶员的 认知响应行为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感知:即对输入信号的探查和对刺激物的识别; ②认知判断,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 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决策; ③响应,即实施相应的响应行为(Response) 。这一 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将导致人误发生,并
5
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图1 驾驶员认知响应模式
6
2.2 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1.人的行为原理 人的原理:包括生物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文化原理
及社会学原理等。 早期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 即,S(刺激) → R(反应)模式。 但是, S → R模式不能很好地说明个体的心理状态及
可以测定失误率。 (2)工作条件可以诱发人失误,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来
防止人失误较对人员进行说服教育、训练更有效。 (3)某一级别人员的人失误,反映较高级别人员的职
责方面的缺陷。 (4)人们的行为反映其上级的态度,如果凭直感来解
决安全管理问题,或靠侥幸来维持无事故的记录,则不会 取得长期的成功。
(5)惯例的编制操作程序的方法有可能促使失误发生。
式中: A代表事故,则事故的发生是出于人的因素和环
境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
9
➢ 人的因素是人的行为的内因。 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处理。 人对外界刺激的处理称做信息处理。 个人经验、技能、素质、性格等长时期内形成的特
性,以及人的疲劳、兴奋等状态,影响人的信息处理过 程。 ➢ 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的外因。
4.1 选择 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以约每秒 10 9 比特的速度向大
脑中枢神经传递。另一方面,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最大仅 为每秒10 比特左右。在大脑中枢处理之前要对感官接受 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即对接受的信息进行选择。
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人通过注意来选择输入信息。 莫瑞(Moray)认为,注意包括6种功能: (1)选择性。 (2)集中性。跟踪某种特定的对象而排除无关的信息; (3)搜寻。从一些信息中搜寻出一部分信息; (4)激活。应付一切可能出现的刺激; (5)定势。接受特定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6)警觉。对当前没被选择的强大的刺激或信息仍保持 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