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审判程序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民事诉讼程序》课件

《民事诉讼程序》课件

案例二:特殊程序案例
总结词
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监护权纠纷的特殊程序案例
详细描述
本案例涉及一起未成年人监护权纠纷,原告与被告之间就 未成年人的监护权归属发生争议,需要通过特殊程序解决 。
总结词
法院启动特殊程序,指定临时监护人
详细描述
由于本案涉及未成年人权益,法院启动特殊程序,指定临 时监护人负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法院还要 求双方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据。
判决的执行是确保判决得 到实际履行的关键环节。
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 、拍卖等强制措施来执行 判决,确保当事人的合法 权益得到保障。
ABCD
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 内履行判决内容,否则可 能会面临强制执行等措施 。
执行过程中应当遵循法律 规定的程序和原则,确保 执行的公正、公平和合理 。
05
民事诉讼的特别程序
总结词
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胜诉,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详细描述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被告提供的证据更加充分,因此判决 被告胜诉,确认被告为未成年人的合法监护人,并要求原 告承担相关费用。
案例三:执行案例
总结词
一起涉及财产执行的民事诉讼案例
详细描述
本案例涉及一起涉及财产执行的民事诉讼,原告与被告 之间因合同纠纷产生争议,经过民事诉讼程序后需要执 行判决。
时判决。
04
民事诉讼的判决与执行
判决的作
01
判决是法院对民事案件 进行审理后作出的权威 性判定,具有法律效力 。
02
判决应当根据事实和法 律,遵循公正、公平、 合理的原则。
03
判决应当明确、具体, 易于理解,能够有效地 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
04
判决应当及时作出,确 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 到及时保障。

《民事诉讼法》课件

《民事诉讼法》课件

执行措施和执行救济
要点一
执行措施
为了保障生效法律文书的顺利执行,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一 系列的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拍卖、变卖、限制出境 等。这些措施旨在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保护申请执行 人的合法权益。
要点二
执行救济
当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 救济措施。例如,当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时,申请执行 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其转移行为;当被执行人拒不 履行义务时,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违法时,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 人民法院申请复议等。
现代民事诉讼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民事诉讼法的理念和制度也在 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民事诉讼法更加注重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 法权益,强调程序公正和司法独立。
民事诉讼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与民法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与民法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关系。民法规定了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而 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实现这些权利义务的诉讼程序和制度。
性质
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是公法的一 种,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 障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民事诉讼法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民事诉讼法
在古代,民事诉讼法尚未形成独立的法律部门,民事诉讼程序通常包含
在民法等实体法中。
02 03
近代民事诉讼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事诉讼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了独立的民事诉讼 法。1806年的法国民事诉讼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独立的民事诉讼法典 。
法院调解原则
总结词
法院调解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应当根据自愿、合法原则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 ,解决纠纷。

民事诉讼案件审判程序PPT课件

民事诉讼案件审判程序PPT课件
4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22三简易程序的特点一起诉方式简便事叐理案件的程序简便三传唤当亊人和通知其他诉讼参不人的方式简便四实行独仸制审判五开庭审理的程序简便六丼证期限和审结案件的期限较短23第三节第三节第事审程序第事审程序上诉案件的裁判上诉案件的裁判上诉案件的审理上诉案件的审理上诉的提起和叐理上诉的提起和叐理一一第事审程序概说第事审程序概说24一第事审程序概说一第事审程序的概念第事审程序也称上诉审程序是指当亊人丌服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撤销或发更原判决或裁定上一级人民法院据此对案件进行审理和作出裁判所适用的诉讼程序
.
37
第四节 再审程序
一 再审程序概说
二 当事人申请再审
三 人民法院决定再审
四 人民检察院抗诉引起再审
五 再审案件的审理和裁判
.
38
第四节 再审程序
一、再审程序概说
(一)再审和再审程序的概念
再审,是指人民法院对裁判已经发生 法律效力的案件再一次进行审理并 重新作出裁判的诉讼活动。
再审程序,是指为了纠正生效裁判中 的错误而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与作 出裁判的诉讼程序。
.
13
(三)延期审理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确定了案件的审理日 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法 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使开庭审理无法如期或继 续进行,而将开庭审理日期推延的制度。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 理由没有到庭的;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 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延期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

民事诉讼法课件(PPT53页)

民事诉讼法课件(PPT53页)

行为(动词)
开始并影响诉讼程序 (起诉、应诉、反诉、上诉等)
请求
愿望或想法 (名词)
提出实体请求 (诉讼请求、和解等)
• 几个概念的区别 • 1、诉与诉讼 • 2、诉与起诉 • 3、诉与诉讼请求
• (二)诉的特征 • 1、主体特定
诉是发生在争议当事人之间的。因此任何人(包括组 织和法人)都有可能成为诉的主体
A、甲的主张是诉讼标的的变更
B、甲的主张是诉讼请求的变更
C、甲的主张是诉讼理由的变更
D、甲的主张是原因事实的变更
• 例题3
张兰起诉陈刚要求解除双方的婚姻 关系,并平均分割双方的财产(房屋 一套、存款10万)。本案中诉的主体、 诉讼标的、诉讼标的物、诉讼请求分 别是什么?
• (四)诉的种类
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不同,可以把诉分为三种
民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目录
• 《程序的正义与诉讼》(增补本),(日)谷口安平 王 亚新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当代法学名著译丛),(日) 棚濑孝雄 著,王亚新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范愉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 《民事裁判方法》,杨立新 著,法律出版社 • 《诉讼外纠纷解决法》(民事诉讼法学精粹译丛),(日)
2、诉的标的(注意:它与诉讼标的物的区别) 诉的标的是指存在于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并请求法院
予以裁决的民事法律关系。即要求法院裁决的对象(诉的 标的也叫诉的客体,就是双方是基于什么而发生争议的)
3、诉的理由 诉的理由是指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得以成立的依据,
包括事实理由和法律理由。
• 诉的标的与诉的标的物的区别
变更之诉与确认之诉和给付之诉的关系

《民事诉讼法》PPT课件

《民事诉讼法》PPT课件

完整版ppt
9
(一)级别管辖
❖ 案例2:原告李某于1991年6月10日向某市中级人民 法院递交起诉状称:被告宋某于1986年11月租用原 告房屋二间,每月租金200元,租期3年。现租期已 过,原告要求被告迁出,收回房屋自用。中级人民 法院告知原告本院对本案无管辖权,没有受理原告 的起诉,让其到区人民法院起诉。王某想不通,认 为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员水平高,更能公正审理案 件,区法院的审判员水平不高,不愿去区法院起诉。
老同事、老朋友或者与当事人有某些恩
怨关系的人员等。回避的方式有两种:一
是当事人申请回避。这须在案件的辩论
结束以前提出,包括口头方式和书面方
式。二是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或其他人
员自行回避。法律对自行回避无时间限
制。但依诉讼法理,自行回避须在判决
作出以前。
完整版ppt
8
四、管辖
❖ (一)级别管辖 ❖ (二)地域管辖 ❖ (三)移送管辖 ❖ (四)指定管辖
❖ 问题:本案应由哪级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对 级别管辖是如何划分的?
❖ 小结]管辖权的规定,其完整依版p据pt 是审判权合理分工,充10 分实现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级别管辖的划分,就
分析与答案
❖ 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我国人民法院的设
置分为四级,即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
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这四级人民法院都有
❖ 1、保障平等诉讼权利 ❖ 2、自愿合法调解 ❖ 3、辩论 ❖ 4、处分 ❖ 5、支持起诉
完整版ppt
3
三、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
❖ 1、两审终审
❖ 2、合议
❖ 3、 回避
❖ 所谓“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 公正审理的”包括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或者与

全文解读民事诉讼法内容ppt资料

全文解读民事诉讼法内容ppt资料
民事诉讼法
PPT课件为远近模板原创作品,(LHJ+FH X)联 合出品 ,欢迎 付费下 载使用 ,未经 许可, 请勿转 让。谢 谢!
——学习解读2023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 PPT课件为远近模板原创作品,(LHJ+FH X)联 合出品 ,欢迎 付费下 载使用 ,未经 许可, 请勿转 让。谢 谢!
学习解读2023年新修订的的《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四是积极对接国际规则。注重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将国际规则有机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诉讼制
度,通过构建公正、高效、便捷的涉外民商事诉讼制度,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全球争议解决领域的吸引力,
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PPT课件为远近模板原创作品,(LHJ+FH X)联 合出品 ,欢迎 付费下 载使用 ,未经 许可, 请勿转 让。谢 谢!
学习解读2023年新修订的的《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
(二)民事诉讼法非涉外编的主要修改内容
1.扩大回避适用范围。对照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
法》,扩大回避适用范围,将法官助理、司法技术人员纳入回避适用的对象。保障当事人申请回避权的全 PPT课件为远近模板原创作品,(LHJ+FHX)联合出品,欢迎付费下载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让。谢谢!
学习解读2023年新修订的的《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的主要内容
3.丰富涉外送达手段,切实解决制约涉外审判效率的瓶颈问题。在充分保障受送达人程序权利的前 提下,优化涉外送达制度,回应中外当事人对程序效率的迫切需求,提升我国涉外争议解决机制的国际吸 引力。适度穿透法人或非法人组织面纱,增加相关自然人与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之间替代送达的适用情形。

民事诉讼法PPT课件

民事诉讼法PPT课件
28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 只有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法庭在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 时,才能适用简易程序。简易程序只适用于审理事实清楚、 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
下列5类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适用: • ·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 • ·发回重审的案件; • ·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案件; • ·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
2
学习目标
• 知识的掌握
• 1.民事诉讼与诉讼法的概念。 • 2.民事诉讼中的管辖、证据、诉讼保障等基本制
度。
• 3.普通、简易、二审、再审和执行程序的主要规 则。
• 技能的提高
• 1.熟练掌握各诉讼程序的主要规定,能够草拟经 济案件起诉状、答辩状,提高民事诉讼法的实际 运用能力。
• 2.能够灵活运用诉讼法规则,分析和处理经济纠 纷实务,有效地解决民商事纠纷。
17
六、民事诉讼保障制度 P293-295
民事审判程序的运作,一般表现为当事人的起
诉和应诉、举证、辩论,法院的受理、审理、职权 调查核实证据和裁判等环节,一审、二审和再审程 序都是如此。但程序进行过程中,常常还需要其他 一些制度作为保障,使程序顺利启动和顺利进行, 这就是民事诉讼保障制度。主要包括
在审级制度之外又设立了特殊的救济程序,即再审 程序。民事非争议案件的审判程序,根据我国民事 诉讼法规定,包括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 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 执行程序是保障当事人之间被确认的权利义务关系
得到实现的程序。
19
普通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民事争议案件时通常 适用的审判程序,也即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一般民事争议 案件的正规审判程序。在第一审民事争议案件中,除了简 单的民事案件外,其他案件都要依照普通程序进行审理。

民事诉讼法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民事诉讼法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7
四、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
所谓民事程序选择权,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规定 的范围内自主选择纠纷解决方式以及在纠纷解决 过程中选择相关程序事项的权利。民事程序选择 权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为满足当事人的个性化 的利益需要而设计的制度。
民事程序选择权直接源于程序主体性原则。所 谓程序主体性,是指当事人在纠纷过程中应当居于 主体而不是客体的地位,诉讼的进程应主要由当事 人的诉讼行为济,是指依靠社会力量(第三者)来解决 纠纷的机制。调解(诉讼外调解)与仲裁是社会救 济的主要类型。
调解,是指第三者(调解人)依据一定的社会规 范,如习惯、道德、法律等,对纠纷当事人双方进 行劝说、沟通,促成当事人双方相互谅解和让步, 从而解决纠纷。
仲裁,又称“公断”,是指民事主体在纠纷发生 之前或者纠纷发生之后达成协议,或者根据有关法 律的规定,将纠纷提交给中立的民间组织予以审理, 由其作出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
11
(二)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
在民事诉讼法学领域,根据当事人和法院在诉讼程序的启动 和继续、裁判对象的确定、证据资料的来源等方面的不同作用, 通常将当今世界有代表性的民事诉讼模式分为当事人主义与职 权主义两种模式。
(三)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评价与完善
1991年之前,我国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在诉讼过程中,始终 起着主导的作用,对诉讼的开始、发展和终结,具有绝对性的意 义。因此,我国的民事诉讼模式属于职权主义的诉讼模式。在审 判实践中,这一诉讼模式对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避免当事人运 用诉讼技能误导法官,实现实体公正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 逐渐暴露出法官权力滥用、当事人的程序权益保障不足、开庭 审理形式化、诉讼不经济等较为明显的缺陷。
4
(三)公力救济
公力救济,是指利用国家公权力来解决民事纠 纷的机制。就民事纠纷而言,民事诉讼是最主要的 公力救济机制。除民事诉讼外,民事纠纷的公力救 济方式还包括行政裁决。

民事诉讼法课件

民事诉讼法课件

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 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移送管辖是指法院受理案件后 ,发现自己对该案没有管辖权 ,将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 审理。
指定管辖是指上级法院根据法 律规定,指定其辖区内的下级 法院对某一案件进行审理。
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都应当遵 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 保案件得到公正、及时的处理 。
坚持调解与判决相结合的 原则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 愿与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 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02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CHAPTER
合议制度
01
02
03
合议制度
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 由审判员和陪审员组成合 议庭来审理民事案件的一 种合议制度。
合议庭组成
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 成,其中审判员至少三人 。
上诉和再审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 以提起上诉,对二审判 决不服可以申请再审。
执行
执行申请
01
由当事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

执行措施
02 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对被执行人
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
执行中止和终结
03
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中止执行或者终结执行的,应
当由法院裁定。
执行措施和手段
第一审简易程序
适用范围
简单民事案件,标的额较小的 案件。
起诉与受理
简化起诉程序,法院可以口头 起诉。
审理方式
独任制,一个审判员审理案件 。
庭审程序
简化庭审程序,不受普通程序 限制。
第二审程序
上诉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审理范围

民事诉讼法完整ppt课件全套教学ppt教程

民事诉讼法完整ppt课件全套教学ppt教程

(二)特点: 1、民事诉讼具有纠纷解决的法定性。 2、民事诉讼具有纠纷解决的广泛性。 3、民事诉讼具有纠纷解决的被动性。 4、民事诉讼具有纠纷解决的权威性。 5、民事诉讼具有严格的程序性。
二、民事诉讼模式
(一)民事诉讼模式的含义及意义 (二)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 所谓当事人主义,是指诉讼程序的启动和继续主要由当事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
(一)概念: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 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 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诉讼是由诉讼活动和诉讼关系两方面的内容构成的。诉讼 活动能够产生、变更或消灭诉讼关系,而诉讼关系又通过 诉讼活动表现出来。
,民事诉讼法呈现出宪法化的特点:宪法明确地规定了民 事诉讼的一些基本原则、当事人的程序基本权和法院的审 判权;民事诉讼法严格遵从宪法的精神、原则和规范,是 对宪法原则的具体实践。在此意义上,可以将民事诉讼法 称为“被适用的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 法律效力。在民事诉讼法中如何充分实践宪法的精神、原 则和规范,是完善民事诉讼制度所面临的问题。无论是民 事诉讼目的的确立、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构建,还是当事 人诉权和程序基本权的保障,都应当贯彻宪法的要求。
现而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法律。 区别:
1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2基本原则不同 3审理方式不同 4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高于民事案件 5执行方式不同
四、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 1、诉讼主体不同。 2、举证责任不同。 3、审理方式不同。
二、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一)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它是指纠纷主体 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达到维护自己的权益。自 力救济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民事纠纷的处理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民事诉讼审判程序
第一节 民事诉讼普通程序 第二节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 第三节 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 第四节 民事诉讼再审程序
*
1
第一节 普通程序
一、普通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普通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审理 第一审民事案件通常所适用的程序,也是民事 案件的当事人进行第一审民事诉讼通常所遵循 的程序。
原告刘元平诉被告黄文刚归还欠款一案,
在审理中,原告刘元平突然患病死亡, 于是人民法院中止诉讼,等待继承人参 加诉讼。在中止诉讼期间,人民法院经 多方查证,始终未发现原告有继承人, 于是人民法院终结了诉讼。终结诉讼6个 月后,自称是原告刘元平兄长的名叫刘 元安的人突然来到法院,要求法院恢复 诉讼,自己以继承人身份参加诉讼。 【问题】法院能否恢复诉讼程序?
*
16
案例2
2006年8月9日,原告陈文清向人民法院诉称: 被告陈肖宇的牛车往地里运肥时,经过他的承包 地,损坏了他地里的庄稼,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要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经济损失3000元。 被告陈肖宇辩称:牛车拉肥往田里运是事实,但 没有经过原告的承包田,更不要说损坏原告田里 的庄稼,并向人民法院提供了证人。 法院立案后,经过调查和庭审查明,庄稼的损失 系刮大风造成,并非被告牛车运肥时造成,遂裁 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问题】法院裁定驳回原告起诉是否正确?
*
12
第一节 普通程序
六、诉讼中止和诉讼终结 (一)诉讼中止
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因出现法 定事由而使本案诉讼活动难以继续进 行,受诉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本案诉讼 程序的制度。
*
13
(二)诉讼终结
诉讼终结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于法定 的原因使诉讼无法继续进行或进行下去 没有意义,从而结束诉讼程序的一种法 律制度。
*
17
案例3
肖晓红和韩大才系青年夫妻,二人因一时斗气,肖
晓红起诉到法院要求与韩大才离婚。某市区法院 经过审理判决准予原告肖晓红和被告韩大才离婚。 被告韩大才不服一审判决,认为其夫妻一时斗气 发生纠纷,夫妻感情并未破裂,提出上诉。市中 级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对双方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 工作。肖晓红在其同学、亲友的劝说下,表示不 离婚。一天,二人同时来到市中级法院,找到办 理该案的审判人员说明情况,并同时申请撤回上 诉和起诉。 【问题】如果你是承办法官,你是否同意他们撤 回上诉和起诉?
(二)开庭审理的程序
1、庭审准备
2、法庭调查
(1)当事人陈述;(2)出示证据和质证
3、法庭辩论
4、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三)法庭笔录
(四)审结期限
*
9
第一节 普通程序
五、撤诉、缺席判决和延期审理 (一)撤诉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到判决宣 告前,原告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撤诉权是与起诉权相对应的一种诉讼权利, 撤诉是当事人自由处分自己诉讼权利的一 种体现。
*
6
第一节 普通程序
三、审前准备程序 (一)审前准备程序的概念和作用 审前准备程序,也称审理前的准备,是指人民法
院受理案件后至开庭审理之前为开庭审理所进 行的一系列诉讼活动。 作用: 1、审前准备程序使当事人了解对方掌握的证据 和对案件事实的看法,为参加庭审作好充分准 备,充分发挥当事人在庭审中的作用 2、人民法院通过审前准备程序,特别是争点整 理和证据交换,对案件事实和争执的问题有了 初步了解,更好地发挥庭审的功能,提高诉讼 效率,保障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益价值的实现
1)有适格的原告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 诉人民法院管辖
(2)起诉的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9条规定,起诉方式以 书面起诉为原则,以口头起诉为例外。
*
4
(二)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和受理 1、对起诉的审查 (1)审查起诉的内容 审查起诉的形式要件 审查起诉的实质要件,即民事诉讼法第
*
10
(二)缺席判决
缺席判决是相对于对席判决而言。
它是指人民法院在一方当事人无故拒不 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情况 下依法审理后所作出的判决。
*
11
(三)延期审理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确定了案件的审理期 日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法 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使开庭审理无法如期或继 续进行,而将开庭审理期日推延的制度。
*
7
(二)审前准备程序的内容 1、在法定期间内及时送达诉讼文书 2、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议庭的组成
人员 3、指定举证时限 4、组织当事人交换证据 5、审核诉讼材料,整理争点 6、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7、追加当事人
*
8
第一节 普通程序
四、开庭审理
(一)开庭审理概说
1、开庭审理的含义和意义
2、开庭审理的任务、方式和地点
*
18
案例4
2002年3月12日,卫双武因做服装生意缺
钱,向谢洪刚借款10000元,并书写了借
据,载明年息为20%。后来,卫双武因一
场火灾将全部服装烧毁,无力偿还谢洪刚
的借款。谢洪刚虽然多交催要,但均因卫
双武无力偿还而作罢。2005年4月,谢洪
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卫双武立即
归还借款。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卫双武突
然患病死亡。经查明,卫双武系独身,没
普通程序的基本特征:
1、基础性
2、完整性
3、独立性
4、适用的广泛性
*
2
第一节 普通程序
二、起诉和受理
(一)起诉
1、起诉的概念
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 议时,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方式予以司 法保护的诉讼行为。*Biblioteka 32、起诉的条件和方式
(1)起诉的条件
108条规定的起诉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2)审查起诉的期限
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审查期限为7日。
*
5
2、立案受理
根据最高法院《民诉法适用意见》的规 定,对几种特殊案件,人民法院应予受 理。
人民法院受理原告起诉后,产生以下法 律后果:
(1)受诉法院取得对该案的审判权
(2)确定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3)诉讼时效中断
*
14
(三)诉讼终结裁定的效力
诉讼终结的原因出现时,人民法院应当作 出终结诉讼的裁定。
诉讼终结的裁定一经送达当事人,即发生 法律效力,当事人既不得上诉,也不得 申请复议。
诉讼终结的法律后果:
1、人民法院不再对案件进行审理;
2、当事人不能基于同一事实、同一理由 就同一诉讼标的再行起诉。
*
15
案例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