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翻译

合集下载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赏析 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赏析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於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译文:我看李将军,老实敦厚,像个下人,不善言辞。

可在他死的那一天,天下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哀。

李将军忠实的品格,得到了士大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树下却被人踩出了一条小路。

”王勃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让天下人无不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李将军之命艰。

李将军真有这么命背吗,答案是否定的。

李广的出身可谓光环绕身。

名将李信后人,世代骑射,李广骑射更是世上无双。

按我们今天的说法,那就是妥妥的官二代,学霸一枚;更甚之,称其为名将之后,学霸之花也不为过。

这么好的一把人生牌,谁摸到了谁激动。

汉文帝都叹息道:李广,人才啊,可惜生不逢时。

汉景帝时,汉匈之间时有战斗,李广不负韶华,对匈奴作战异常猛敢,以致大臣们都担心的向汉景帝建议:“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恐亡之。

”如此努力的官二代,学霸,怎么就落得没有一点战绩,最后悲剧谢幕呢?我们先来看看李广的首秀之战。

跟随周亚夫平定吴楚叛军时,李广战功最大,而且夺下对方战旗。

可以说这一战李广扬名立万,达到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连权倾天下的梁王都对他垂涎,为拉拢他,私下授了李广将军印。

李广竟然接受了。

吃皇帝的粮,领国家的军,竟然接受外人的印。

按我们今天的说法,这就是明显的吃里扒外,李广从此被汉景帝疏远,终其一朝,再无所建树。

汉武帝时,李广王者归来。

汉武帝左右皆曰:“广,名将也”。

大有:“为人不识李将军,纵称英雄也枉然”的味道。

汉武帝求贤若渴,立马重用。

铅华划过,李将军归来仍是少年吗?非也。

史记记载,李广治军极其简易,无所禁,士卒都愿意跟随李广,而不愿意跟随其他治军严厉的将领。

虽然司马迁极力为李广辩白,这样治军打仗也没出大问题,而且士卒乐为其死。

高中语文 文言文《李将军列传》原文与译文

高中语文 文言文《李将军列传》原文与译文

《李将军列传》原文与译文原文: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徒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

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译文: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

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做过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

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

李将军列传原文加翻译

李将军列传原文加翻译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2.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

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

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

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3.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4.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李将军列传》全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全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全文翻译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

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做过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

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

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虏获多,做了汉朝的中郎。

李广的堂弟李蔡,也作了郎官,他们都是武骑常侍,俸禄八百石。

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到孝景帝初登位,李广任陇西都尉,后调为骑郎将。

吴楚起兵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

在昌邑城下,夺取敌人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

但因梁王授下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没有给予封赏。

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

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伏本领高查强,屡次与敌虏肉搏,恐怕会失去世他。

”于是调他为上郡太守。

后来转任边郡太守,曾为陵西、雁门、代郡、云中太守,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天子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整训士兵,抗击匈奴。

一次,这位宦官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

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宦官,那几十名骑兵也被射杀将尽。

宦官跑到李广跟前,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人。

”李广于是带一百名骑兵,急追这三个人。

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走了几十里。

李广命令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并亲自射击那三人,结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

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数干骑兵。

他们看见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

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驰转回。

李广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就全完了。

现在我们若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为大军来诱敌,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

”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许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

《李将军列传》全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全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全文翻译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

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做过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

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

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虏获多,做了汉朝的中郎。

李广的堂弟李蔡,也作了郎官,他们都是武骑常侍,俸禄八百石。

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到孝景帝初登位,李广任陇西都尉,后调为骑郎将。

吴楚起兵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

在昌邑城下,夺取敌人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

但因梁王授下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没有给予封赏。

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

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伏本领高查强,屡次与敌虏肉搏,恐怕会失去世他。

”于是调他为上郡太守。

后来转任边郡太守,曾为陵西、雁门、代郡、云中太守,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天子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整训士兵,抗击匈奴。

一次,这位宦官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

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宦官,那几十名骑兵也被射杀将尽。

宦官跑到李广跟前,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人。

”李广于是带一百名骑兵,急追这三个人。

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走了几十里。

李广命令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并亲自射击那三人,结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

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数干骑兵。

他们看见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

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驰转回。

李广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就全完了。

现在我们若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为大军来诱敌,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

”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许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

李将军列传原文加翻译

李将军列传原文加翻译

4.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
6.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颍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到景帝即位后,李广任陇西都尉,又改任骑郎将。吴、楚七国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从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了敌人的军旗,立功扬名。可是由于梁孝王私自把将军印授给李广,回朝后,朝廷没有对他进行封赏。调他任上谷太守,匈奴每天都来交战。典属国公孙昆(hún,魂)邪(yé,爷)对皇上哭着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己仗恃有本领,屡次和敌人正面做战,恐怕会失去这员良将。"于是又调他任上郡太守。以后李广转任边境各郡太守,又调任上郡太守。他曾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太守,都以奋力作战而出名。
10.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史记·李将军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篇传。

载于《史记》。

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位悲剧英雄的形象。

下⾯是分享的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史记·李将军列传》原⽂ 作者:司马迁 李将军⼴者,陇西成纪⼈也。

其先⽈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丹者也。

故槐⾥,徙成纪。

⼴家世世受射。

孝⽂帝⼗四年,匈奴⼤⼊萧关,⽽⼴以良家⼦从军击胡,⽤善骑射,杀⾸虏多,为汉中郎。

⼴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百⽯。

尝从⾏,有所旻陷折关及格猛兽,⽽⽂帝⽈:“惜乎,⼦不遇时!如令⼦当⾼帝时,万户侯岂⾜道哉!” 及孝景初⽴,⼴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下。

以梁王授⼴将军印,还,赏不⾏。

徙为上⾕太守,匈奴⽇以合战。

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李⼴才⽓,天下⽆双,⾃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於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後⼴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

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战为名。

匈奴⼤⼊上郡,天⼦使中贵⼈从⼴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将骑数⼗纵,见匈奴三⼈,与战。

三⼈还射,伤中贵⼈,杀其骑且尽。

中贵⼈⾛⼴。

⼴⽈:“是必射雕者也。

”⼴乃遂从百骑往驰三⼈。

三⼈亡马步⾏,⾏数⼗⾥。

⼴令其骑张左右翼,⽽⼴⾝⾃射彼三⼈者,杀其⼆⼈,⽣得⼀⼈,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以为诱骑,皆惊,上⼭陈。

⼴之百骑皆⼤恐,欲驰还⾛。

⼴⽈:“吾去⼤军数⼗⾥,今如此以百骑⾛,匈奴追射我⽴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军诱,必不敢击我。

”⼴令诸骑⽈:“前!”前未到匈奴陈⼆⾥所,⽌,令⽈:“皆下马解鞍!”其骑⽈:“虏多且近,即有急,柰何?”⼴⽈:“彼虏以我为⾛,今皆解鞍以⽰不⾛,⽤坚其意。

”於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马将出护其兵,李⼴上马与⼗馀骑饹射杀胡⽩马将,⽽复还⾄其骑中,解鞍,令⼠皆纵马卧。

《李将军列传》翻译及注释

《李将军列传》翻译及注释
辞:
固自辞于大将军
固:
或失道
或:
单于遁走
遁:
南绝幕
幕:
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遗: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
传曰
传:
下自成蹊
蹊:
《李将军列传》注释
广家世世受射
受:
单于素闻广贤
素:
得李广必生致之
生致:
络而盛卧广
络:
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睨:
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暂:
鞭马南驰数十里
南:
广行取胡儿弓
行取:
广居右北平
原文
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译文
匈奴派了几百骑兵追捕他,李广一边跑一边拿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所以得以逃脱。
原文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译文
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是“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了他数年,不敢进右北平。
中石
辄:总是
广之将兵
将:率领
见敌急
见:看见
见敌急
急:逼近
度不中不发
度:推测
诸将多中首虏率
率:军令
异道
异:分开
广为圜阵外向
圜:通“圆”
广为圜阵外向
阵:阵势
胡虏益解
益:更加
胡虏益解
解:通“懈”,松懈
会日暮
会:碰上
益治军
益:更加
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是:此
直贯胡骑
直贯:一直穿过
译文
军中没有向导,迷失道路,延误了约定与大将军会师的时间。大将军和单于接战,单于逃跑,没能俘获而回。大军南归横渡沙漠,遇到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见过大将军,回到军中。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李将军列传》译文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李将军列传》译文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翻译]《李将军列传》译文篇一: 《李将军列传》译文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作者:司马迁文本译文原文文本[1/10] 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

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做过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

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

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虏获多,做了汉朝的中郎。

李广的堂弟李蔡,也作了郎官,他们都是武骑常侍,俸禄八百石。

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徒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到孝景帝初登位,李广任陇西都尉,后调为骑郎将。

吴楚起兵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

在昌邑城下,夺取敌人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

但因梁王授下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没有给予封赏。

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

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伏本领高查强,屡次与敌虏肉搏,恐怕会失去世他。

”于是调他为上郡太守。

后来转任边郡太守,曾为陵西、雁门、代郡、云中太守,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

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李将军列传原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原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原文翻译李将军列传原文翻译《李将军列传》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

文章叙事突出重点,多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将军列传原文翻译,欢迎查看。

李将军列传原文广既从大将军青①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②军,出东道。

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

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而是时公孙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

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

”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南绝幕③,遇前将军、右将军。

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

大将军使长史持鞴醪④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吾今自上簿。

”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李将军列传》注释:①大将军青:即卫青,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②右将军:主爵赵食其时为右将军;③南绝幕:绝,横渡;幕,通“漠”,沙漠。

李广原文及翻译

李广原文及翻译

李广原文及翻译《李将军列传》,传记名篇。

西汉司马迁作。

载于《史记》。

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李广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广(又名:李将军列传)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司马迁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徒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

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李将军列传翻译

李将军列传翻译

李将军列传李广将军,是陇西成纪人。

李广家世世代代学习射箭的技能。

元光六年,李广从王尉调为将军,出兵雁门攻击匈奴。

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部队,活捉了李广。

单于一向听说李广贤能,下令说;“一定把李广活着送来!”李广当时受伤生病,匈奴骑兵就把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里躺着。

走了十几里,李广装死,瞥见旁边有一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跃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顺势推下匈奴少年,夺下他的弓,鞭马向南奔驰几十里,又遇到他残余的部队,便领着进入关塞。

匈奴派了几百骑兵追捕他,李广一边跑一边取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所以得以逃脱。

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是“汉朝的飞将军”。

躲避了他数年,不敢进右北平。

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来是石头。

于是又重射,始终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

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就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

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

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

他射箭的办法是,见到敌人逼近,不在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一发箭敌人立即应弦倒下元朔六年,李广再担任后将军,跟从大将军卫青的军队出定襄,击匈奴。

各位将领大多因立功而被封侯,而李广军无功而还。

此后两年李广凭借郎中令身份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张骞率领一万骑兵与李广一起出征匈奴,走不同的路线。

李广部队前进了数百里时,匈奴左贤王带领四万名骑兵将李广部队包围。

李广的士兵们都非常害怕,李广就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先入敌阵探察敌情。

李敢率几十名骑兵,冲人敌阵,直贯匈奴的重围,抄出敌人的两翼而回。

回来后向李广报告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

”李广的军士听了才安定下来。

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四外抗敌。

匈奴猛攻汉军,箭如雨下,汉兵死伤过半,箭也快射光了。

李广就命令士兵把弓拉满,但不要发射,李广亲自用强弩“大黄”射杀匈奴裨(副)将,射杀了多人,匈奴兵进攻势头渐渐减弱。

李将军列传全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全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秦国的王族、大臣都向秦王政进言:“诸侯各国的人来投效秦国,大多不过是为了替其君主在秦国游说离间罢了,请下令把一切外来的客卿统统驱逐出去。

”当时,李斯也在提名被逐之列。

于是他向秦王上书说: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

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

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

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

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

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如今陛下得到昆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之类宝物,悬挂夜光珠,佩带太阿剑,驾乘纤离马,建置翠凤旗,树立灵鼍鼓。

这么多的宝贝,秦国不出产一样,而陛下却喜欢它们,是什么缘故呢?倘若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使用,那么就是夜光玉壁不能装饰宫廷,犀角、象牙制成的器具不能作为玩物,郑、魏之地的美女不能进入后宫,而駃騠好马不能充实宫外的马圈,江南的金锡不能使用,西蜀的丹青不能绘画。

倘若用来装饰后宫、充任堂下、赏心快意、怡目悦耳的一切,必须是出产于秦国的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用宛珠装饰的簪子、缀有珠玑的耳饰、细缯素绢的衣裳、织锦刺绣的服饰就不能进呈到大王面前,而时髦优雅、艳丽多姿的赵国女子就不能侍立在身旁。

《李将军列传》课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课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课文翻译《李将军列传》课文翻译引导语:《李将军列传》是司马迁写的,那么有关《李将军列传》的课文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徒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

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而去。

高中语文文言文《李将军列传》原文与译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李将军列传》原文与译文

《李将军列传》原文与译文原文: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徒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

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译文: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

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做过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

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

李将军列传 翻译

李将军列传 翻译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天子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整训士兵,抗击匈奴。

一次,这位宦官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

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宦官,那几十名骑兵也被射杀将尽。

宦官跑到李广跟前,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人。

”李广于是带一百名骑兵,急追这三个人。

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走了几十里。

李广命令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并亲自射击那三人,结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

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数干骑兵。

他们看见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

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驰转回。

李广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就全完了。

现在我们若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为大军来诱敌,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

”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许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

”于是匈奴骑兵就没敢袭击。

有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军出阵监护他的兵卒,李广上马与十几名骑兵奔驰前去射杀了这个匈奴白马将军,然后又返回到他的骑兵中间,解下马鞍,命令士兵把马放开,随便躺卧。

这时刚好天黑,匈奴兵始终觉得很奇怪,不敢出击。

夜半时,匈奴兵还以为汉军有伏兵在旁边准备夜间袭击他们,而全部撤走了。

天亮,李广回到大军驻地。

大军不知李广在哪里,所以没有派兵去接应。

过了四年,李广从王尉调为将军,出兵雁门攻击匈奴。

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部队,活捉了李广。

单于一向听说李广贤能,下令说;“一定把李广活着送来!”李广当时受伤生病,匈奴骑兵就把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里躺着。

走了十几里,李广装死,瞥见旁边有一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跃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推下匈奴少年,夺下他的弓,鞭马向南奔驰几十里,又遇到他残余的部队,便领着进入关塞。

李将军列传的文言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的文言文翻译

李将军列传的文言文翻译《李将军列传》的文言文翻译如下:李将军广,陇西成纪人。

他的先祖是李信,秦朝时任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

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

到了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匈奴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中郎。

李广的堂弟李蔡,也作了郎官,他们都是武骑常侍,俸禄八百石。

后来李蔡累积功劳至二千石。

元狩二年(前121)李广受命为将军,升为骑都尉,调拨给他部下归自己统领的骑兵,翻越后将军的驻地镇守右北平。

元狩四年(前119),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大举出击匈奴,深入单于王庭。

广既没有遇到好时机,又没有遇到死神,所以没有能够为国争光。

辗转返回各郡,调任为前将军。

单于派数百名骑兵四面埋伏,李广和赵食其被匈奴俘虏。

在解救战中,李广派骑兵从两旁冲出包围圈,李广被救出来。

过了很久,得知部队平安无事,就向南回到右北平,因为触犯了军事法令被判罪,按刑当斩,于是用钱赎了罪,死里逃生。

此后不久,郎中令石建死了,文帝召令李广代理郎中令的职务。

元狩六年(前117),带兵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

出塞后不久,遇上单于兵团十余万人相抵抗。

卫青令李广所部并入右将军的部队,从右翼行军出塞。

出塞后很远就遭遇敌军,汉军非常苦战。

然而因路径迷失无法与大军汇合,所以射杀匈奴使者数人。

军队返回汉朝塞外边疆。

按汉朝法律被判为死罪逃亡。

家居数年后去世。

广很廉洁,得到的赏赐常常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

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先喝;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不去先吃;因此士兵们都很爱戴他,乐于为他效劳。

身居高官,不忘本色。

爱惜士卒,但是被士卒所负累以致功绩少有败退。

士卒因此也都不肯效力尽力作战。

事奉孝武帝刘彻四十年作代郡、雁门、云中太守等职郎中令、陇西都尉等职务,代行郡太守之职权而受君命节制所部。

后来调任后将军。

赵破奴两起两落并最终全军覆没的经验教训使太史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将领在作战时发挥的作用之重要: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译文

李将军列传原文及译文

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使大军伏马邑旁谷,而广为骁骑将军,领属护军将军。

是时,单于觉之,去,汉军皆无功。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

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于是至汉,汉下广吏。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高中语文文言文《李将军列传》原文与译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李将军列传》原文与译文

《李将军列传》原文与译文原文: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徒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

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译文: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

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做过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

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

苏教版选修《8、李将军列传》原文及译文、知识点

苏教版选修《8、李将军列传》原文及译文、知识点

《李将军列传》原文: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里,徒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徙为上谷太守。

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而去。

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李将军列传》译文: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

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做过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

他们老家在槐里,后迁徙到成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陵到了壮年,被选拔为建章监,监督羽林军的骑兵。李陵善射,爱士卒。皇帝认为李家世代为将,派李陵统 率八百骑兵。李陵曾深入匈奴境内二千多里,过了居延察看地形,没有发现敌人而回来。朝廷拜他为骑都尉,带领丹阳的楚人五千,在酒泉、张掖教练射术,驻屯防 卫匈奴。数年后,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攻打祁连天山的匈奴右贤王,而派李陵带领射手、步卒五千人,出居延以北约千余里,打算分散匈奴的 兵力,不让匈奴集中兵力对付贰师。李陵到指定日期撤兵回来,而单于用八万兵围击李陵的部队。李陵部队五千人,兵矢已尽,士卒死亡过半,而所杀伤的匈奴兵也 达万余人。他们边退边战,连战八天,往回走,离居延不到百余里了,匈奴堵住狭谷截断了归路。李陵部队粮食缺乏而救兵不到,匈奴猛烈攻击,招降李陵。李陵 说:“我没有面目回报皇帝了。”就投降匈奴。他的部队全军覆没。残部分散逃回汉朝的四百余人。单于得到李陵以后,因向来听说过他家声名,战斗中又见他勇 敢,就把女儿嫁给李陵为妻而给予高贵的地位。汉朝听说这事,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儿全家都杀了。从此以后,李氏名声败落,而陇西士人曾在李氏门下作过宾客 的,都因而引以为耻了。
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任俸禄两千石的官四十余年,家里 没有剩余的钱财,他始终不谈家产的事。李广身材高大,臂膀象猿一样,他的善射也是天赋。虽然子孙或别人向他学,但谁也不能赶上他。李广口舌笨拙很少说话, 与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阵势,比赛箭射的远近,饮酒专以射箭作游戏,一直到死。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 饭,他不吃饭。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他射箭的办法是,见到敌人逼近,不在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一发箭敌人立即应弦倒 下。因此,他带兵出击多次被围困受辱,射猛虎也被虎扑伤。
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是“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了他数年,不敢进右北平。
李广出外打猎,看见草中的石头,以为是虎就射去,箭头没入石中,近看原来是石头。于是又重射,却再不能射进石头里了。李广所在的郡,听说有虎,他常自己去射。他在右北平射虎,虎曾跳起来抓伤过他,李广也终于把虎射死。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天子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整训士兵,抗击匈奴。一次,这位宦官带了几十名骑兵,纵 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宦官,那几十名骑兵也被射杀将尽。宦官跑到李广跟前,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人。”李广于 是带一百名骑兵,急追这三个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并亲自射击那三人,结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 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数干骑兵。他们看见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驰转 回。李广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就全完了。现在我们若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为大军来诱敌,必然不敢来袭 击我们。”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许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 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于是匈奴骑兵就没敢袭击。有个骑白马 的匈奴将军出阵监护他的兵卒,李广上马与十几名骑兵奔驰前去射杀了这个匈奴白马将军,然后又返回到他的骑兵中间,解下马鞍,命令士兵把马放开,随便躺卧。 这时刚好天黑,匈奴兵始终觉得很奇怪,不敢出击。夜半时,匈奴兵还以为汉军有伏兵在旁边准备夜间袭击他们,而全部撤走了。天亮,李广回到大军驻地。大军不 知李广在哪里,所以没有派兵去接应。
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他的先祖名李信,秦朝时做过将军,就是追获燕太子丹的那位将军。他们老家在槐 里,后迁徙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虏获多,做了 汉朝的中郎。李广的堂弟李蔡,也作了郎官,他们都是武骑常侍,俸禄八百石。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因而文帝说:“可 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
过了很久,孝景帝死,武帝即位。左右大臣认为李广是名将,于是将他从上郡太守调为未央宫卫尉,而程不识 也调为长乐宫卫尉,程不识从前与李广都当边郡太守,屯兵驻防。出击匈奴时,李广的部队没有严密的编组和队列阵势,只选择有水草的地带驻扎,在宿地,人人可 以自便,夜晚不打更巡夜,幕府公文簿册很简单,不过也派哨兵远出侦察,部队从未遇到危险。程不识就要求严格部队编组和扎营布阵,晚上打更巡夜,士吏办理公 文表格必须清楚明细,全军不得休息,这样也未曾遇到危险。程不识说:“李广治军非常简单省事,然而敌人如突然袭击他,他就无法阻挡了;可是他的土卒也很安 逸痛快,都乐意为他去死。我抬军虽然繁忙,但敌人也不能侵犯我。”这时汉朝边郡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然而匈奴怕李广的谋略,士卒也大多乐于跟随李广而以 跟随程不识为苦。程不识在孝景帝时因为几次直谏调任太中大夫,他为人清廉,认真执行朝廷的法令条文。
到孝景帝初登位,李广任陇西都尉,后调为骑郎将。吴楚起兵叛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 楚叛军。在昌邑城下,夺取敌人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但因梁王授下授给他将军印,还师后,没有给予封赏。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典属国公 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伏本领高查强,屡次与敌虏肉搏,恐怕会失去世他。”于是调他为上郡太守。后来转任边郡太守,曾为陵西、 雁门、代郡、云中太守,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
此后两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大举出击匈奴。李广多次自己请求出征,天子以为李广年老,不允许;过了好久又答应了他,派他做前将军。这一年,是元狩四年。
李广随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出塞以后,卫青捉到俘虏知道了单于居住的地方,就亲自率领精兵去追赶,而 命令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的部队合并,从东路出兵。东路稍微绕远,而大军行军途中水草也少,势必不能集结赶路。因此李广就亲自请求说:“我部是前将军,现在 大将军竟调开我走东路,再说我从年轻时起就和匈奴作战,今天才得到一个机会和单于直接对敌,我愿居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大将军卫青也是密受武帝的告 诫,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派他与单于对敌,怕达不到原来的期望。而这时公孙敖新失掉侯位,作为中将军随从大将军,大将军也想让公孙敖与自己一同对 付单于,所以调开前将军李广。李广当时知道这个情况,亲自向大将军表示坚决拒绝调动。大将军不听,派长史下文书给李广的幕府,说:“急速带领部队按照文书 中的指示去办。”李广没有辞别大将军就出发,他十分恼怒地到军部,带领士卒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军从东路进军。军中没有向导,迷失了道路,延误了约定与大将军 会师的时间。大将军和单于接战,单于逃跑,没能得到战功而回。大军南归横渡沙漠,遇到前将军和右将军。李广见过大将军,回到军中。大将军派长史拿干粮和酒 送给李广,并问李广、赵食其二人的迷路情况,卫青打算上书给天子详细汇报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催李广的幕府接受传讯。李广说:“众位校尉没 有罪,是我自己迷路,现在我自己去接受讯问。”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李广从年轻到现在,和匈奴打了大小七十多仗,这一次幸而随大将军出征和单于接战,可 是大将军调我部走绕远的路,而且又迷了道,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再说我李广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之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李广的军士、 大夫等全军都哭了。百姓听说李广死,无论认识或不认识他的,无论年老的或年轻的都为他流泪。右将军赵食其独自被送交执法官审处,判处死罪,出钱赎罪成为平民。
过了不久,石建死,于是皇上召令李广代替石建作郎中令。元朔六年,李广又任后将军,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 出定襄,抗击匈奴。许多将领杀敌斩首的数目符合朝廷奖励的规定,因功封侯,而李广的部队没有功劳。过两年,李广作郎中令带领四千名骑兵出右北平,博望侯张 骞带领一万名骑兵和李广一同去,各行一路。走了大约几百里,匈奴左贤王带领四万名骑兵包围李广。李广的军士都恐慌,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向敌人驰去。李敢 独自带领几十名骑兵冲去,一直穿过匈奴骑兵的包围圈,抄过敌人的左右两翼再回来,他向李广报告说:“敌人很容易对付啊!”这样军心才安定下来。接着李广布 成圆形阵势,所有的人都面向外,匈奴猛烈攻击,箭如雨下,汉兵死亡过半,汉军的箭将要用尽。李广就命令士兵拉满弓不发箭,李广亲自用大黄强弩射敌人的裨 将,射杀数人,敌人攻势逐渐减弱。这时天刚黑,将吏士兵都面无人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更加努力整顿军队。军中从此更佩服他的勇气了。第二天,再奋力作战, 博望侯的军队也来到,匈奴军队就解围而去。汉军因疲劳,不能追击。这时李广几乎全军覆没。收兵回去。按汉朝法律:博望侯行军迟缓未能在约定日期到达,判处 死罪,出钱赎为平民;李广所立的军功和应得的罪罚相抵,没有封赏。
转眼之间,李广已在家居住了几年,李广与前颍阴侯的孙子一起隐居在蓝田南山射猎。有一天夜间他带一名骑 从出去,与人在乡下饮酒,回来走到霸陵驿亭,霸陵尉喝醉了,呵斥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骑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 前任பைடு நூலகம்呢!”便让李广住在亭下。过了不久,匈奴入侵杀了辽西太守,打败韩安国将军,韩将军调任右北平后病死,于是武帝下诏拜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就请霸 陵尉同去,到军中就斩了他。
后来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单于,派大军埋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里,而由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统领。这时单于发觉了这个策略,就撤走,汉军都没有立功。
过了四年,李广从王尉调为将军,出兵雁门攻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部队,活捉了李广。单于一向 听说李广贤能,下令说;“一定把李广活着送来!”李广当时受伤生病,匈奴骑兵就把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几里,李广装死,瞥见旁边有一匈奴 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跃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推下匈奴少年,夺下他的弓,鞭马向南奔驰几十里,又遇到他残余的部队,便领着进入关塞。匈奴派了几 百骑兵追捕他,李广一边跑一边取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所以得以逃脱。于是回到京师,汉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吏判决李广折损伤亡人马 多,又被匈奴活捉,依法当斩,经纳粟赎罪,成为平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