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建筑的意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建筑的意匠

——几何与空间序列

何为“意匠”?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是“指诗文绘画等的构思设计”。这是一个起源于诗文绘画的概念。但艺术大都要经过构思设计的过程,那么把它用到建筑上时我姑且把它理解为建筑的构思设计。但这有点笼统。课本第七章有更详细的解释:“建筑意匠”就是探讨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尤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有哪些是相对稳定的,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文化意识影响了以至决定了古建筑设计的结果,这些影响又是怎样转化为建筑的规则与设计过程的。这个概念更具体了,我理解为不是笼统地研究构思设计,而是研究一些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建筑构思设计的过程,规则及结果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几何”呢?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起源于数学领域的概念。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是“研究空间的结构和性质的一门学科”。这里的“空间”当然是指数学范畴上的抽象的空间,如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空间。而我们建筑中的“空间”是具体的,实在的,可感知的。那么把“几何”放到建筑意匠中该怎么理解呢?是指单个建筑的形式中的几何关系,还是多个建筑之间的几何秩序,还是空间序列的几何关系?我没有找到确切的定义。只是课本讲几何关系与均衡对称秩序时有这么一段话:

“木构建筑的平面形状,除了表达与天有关的建筑及园林可用圆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矩形或矩形的组合。这样在多数重大建筑群中,就呈现一种以简单的矩形并通过轴线均衡对称关系组成院落及

院落群的几何秩序。将其称之为几何关系,是因为一旦这种关系中某种要素越过了几何秩序中的界限,例如在社稷坛中,五色土的东西南北的不同颜色的土超过了划定的界限,或周围的围墙距离中轴线不等,就破坏了这种秩序,并使建筑群所要表达的意义受到严重伤害。”

也就是说和天有关的建筑采用圆形是一种几何关系,轴线对称均衡布局是一种几何关系,围墙到中轴线的规定距离也是一种几何关系。因此我姑且理解成建筑意匠里的几何关系既可指单个建筑的几何形式也可指建筑群布局中的几何关系,但更侧重讨论于后者。并且这种几何关系某些时候变成了一种秩序或是约定俗成的规律,要是破坏了这种几何关系,建筑所要表达的意义或社会等级制度就会被破坏。

总的来说,在我看来,用一种不太准确的通俗说法说就是这篇文章里要讨论的是在相对稳定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中国古建筑的几何形式与布局的几何关系都成了什么样子,设计过程又是怎样的。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远古的人类对无法预测的神秘的太空有一种敬畏的心理,把天看成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长期思考着天与人的关系。也由此想象出了一大批代表着天的意志的神灵,祈求通过与神灵对话来获得天的指示。于是便产生了“天意”,“天命”等概念。并且认为人伦规范,等级制度等都是天规定的,是宇宙间的规律,人要是违反了这些规律便会遭到天的惩罚。在对天感到敬畏的同时,人也在不断探索天与人的关系,并渴望与天协调合一。因此在世俗生活里常能看到“天”的

影子。如古时候人们喜欢在天上划分一个个星宿,就像人在地上划分州郡一样,并以州郡在国中的位置寻求天上星宿为其对应物。汉代四象瓦当的顺序也是北玄武南朱雀东青龙西白虎,而“汉并天下”居中,由此来表示皇权的高高在上。

事实上,古代和天有关的建筑大都是很重要的建筑,如祭坛,宗庙等。而宫廷建筑也是强烈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皇帝自称“天子”,住在最高的宫殿里,其余民间的建筑不得高于皇宫的建筑,否则就是僭越,企图通过和作为万物主宰的天联系在一起来强化皇权的威严。

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建了大量的坛庙,祭祀建筑作为与神明对话的场所。由于天的威严,这些建筑的等级几乎和皇宫建筑一样高,往往主殿的屋顶可采用黄色琉璃瓦。同时又由于天圆地方,高处有神灵等观念的影响,这些建筑的台基总是建得很高,又或者是选址选在很高的山上。如楚王的“三休台”,北京天坛,武当山上的道教建筑。其中天坛的台基是方形的,建筑平面则是圆形的,以表示天圆地方的概念。天坛四周的围墙的长度及其到中轴线的距离都是有明确规定的,若打破了这一秩序,建筑所要表达的寓意便会受到破坏。

天人合一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人伦观念和等级秩序中,而这些又会被反映在建筑上,故等级最高的宫廷建筑总是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课本第七章有这一例子:

“隋大兴及以后都城常斟酌地势尽量将宫城置于城北,与天上的紫微垣相呼应,称之为紫禁城,且又以承天,朱雀等命名门阙·······”

宫中主殿总是位于中轴靠北的位置,坐北朝南,台基做得最高,其余建筑不得高于主殿,以体现天子的地位。在命名上也和天地有关,如“坤宁宫”,“乾清宫”等。长沙开福寺的大雄宝殿也是做的最高的,采用歇山顶,黄色瓦。而两旁的禅堂,客堂均用绿瓦。

二.物我一体的自然观的影响

在欧洲文明中自然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出现在矛盾关系中,而在中国,人与自然追求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人应该尊重自然规律,认为人类与花鸟虫鱼等都是从属于物质世界体系的,是处于同一层次的。《正蒙·大心篇》有云: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闻见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

《正蒙·乾称篇》有云: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指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

那些只以个体之我为我的人,是因为所见所闻桎梏了他的心,而圣人则能破除桎梏,以天下之物与己为一体。所以圣人应该是“我之体即宇宙之体,我之性即宇宙之性”的。

由这些资料看来,物我一体已经成为了圣人的衡量标准之一,是仁人志士所追求的境界。它意味着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博爱。园林建筑的几何关系里这种思想体现的最多。

中国园林的空间序列本身就像一幅长轴式山水画卷,随着游人的游览缓缓展开。不像西方园林那样追求人工雕琢的美,中国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追求步移景变。而且每栋建筑都能在不错的角度看到外面的景色,甚至运用借景手法,将室外空间的景色引入室内,促进内外空间渗透,人造建筑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在起名上也往往和自然景物联系在一起,如

物我一体的思想在开福寺也有所体现。左右对称的钟鼓楼被水环绕着,人造的小道曲曲折折的通向湖中的亭子。中轴线上的兰若阿真殿,大雄宝殿和毗卢殿间均以小庭院分隔。室内外空间有较好的渗透。三.阴阳有序观念的影响

阴阳有序观念是人们观察周围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后得到的一种认识。倾向于把一些相对的事物如水火,山水,天地,高低,南北等划分阴阳。阴阳秩序的观念又和礼制对社会等级制度的维护要求结合起来并逐渐被纳入到规范文化中去。这些思想反映到建筑上表现在建筑的方位有主有从,构成环境的各要素既相互依存又分主次关系。阴阳秩序在建筑上的影响感觉大多都与等级制度紧密相连,渗透到等级制度的方方面面。

如《礼记》中对坛台使用的堂做了规定:“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子诸侯台门”。对不同等级的建筑的用材,开间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古时候的四合院里祖父母总住在第二进正中的主要房间里,长子则住东厢房,女儿住后罩房,这反映了一个家庭中的等级秩序。也反映出面南为贵,东西中以东为上,以中为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