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作文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教学案例评析

一篇文章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或个性,势必离不开具体的材料,它不仅是文章表现主题的支柱,还是文章表情达意的需要。因此,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选材的优劣,决定着作文水平的高低,那么如此选材?陈佳老师的课,给我很大的启示。

(1)点拨写作技巧

新课标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其中“精要有用”,强调了写作知识讲授的“质”和“量”,是指非讲不可且十分有用的知识。用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王洪伟教授的话来说,就是那些意义理解性的知识,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综观陈佳老师的作文课,老师的指导基本上遵循了“精要有用”的原则,都是围绕“如何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母亲的品质、个性,如何通过多角度的选取材料,使母亲的形象更丰满”来作知识讲授和写作指导的。通过选材方面的指导,学生知晓了选材方面的具体方法和策略。而且陈老师有别于一般老师,她不是一开始就滔滔不绝地传授这些技巧,而是先让学生回顾初二下册已学习的课文中,有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并说明理由,再根据学生所提及的这个人物,启发学生思考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所用的方法。在切入正题后,让学生用关键词列提纲的形式罗列我的母亲的故事,学生在初次“下水”时,自然茫然不知所措,所举的事例大都雷同,角度比较单一,多数是母亲对我关爱方面的事例,这时老师及时相机点拨,通过回忆胡适的《我的母亲》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母亲的形象,这时学生恍然大悟,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从同一角度选取多个材料,人物形象显得单薄,从不同的角度来选取材料,人物形象就丰满。陈老师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妈妈的特征。如妈妈的秘密、口头禅,工作、嗜好,对我、对家人、对朋友……紧接着第二次让学生筛选自己选择的母亲的事例,再由代表发言,这时经过学生筛选、修改后的故事明显有了很大的提升。如先前那个发言的学生,不仅选择母亲为女儿付出,精心缝毛衣普通事例,还选取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生病住院奶奶,给奶奶喂饭的典型事例,体现妈妈的对我的关心爱护,也体现了妈妈孝顺的好品质,修改后母亲的形象显得更丰满了。如果选材只停留在选取典型材料上,学生提升的空间不是很大,所以陈老师又出示作家陈彤、史铁生、莫言的典型实例,通过名家的实例来启发学生,可以在普通的故事中,展示个性化的人物形象,独特的情感体验,特殊的故事背景,从而让平淡的事例变得丰富起来。

陈老师的这堂课设计得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本次作文注意之点的强调和以学生的及时评价或启导,课末对整堂课的总结,也都显示出了老师在知识指导上的重要作用。

(2)鼓励提取积累

有否生活积累,能否有选择地提取生活积累来作为写作的材料,都决定着作文的成败优劣。其实,大部份同学虽然也有材料的积累,但由于缺少观察生活的意识,对拥有的材料没能整理加工,未能挖掘其精神内涵,甚至对亲历的事情无法感知,更谈不上有什么感受了。因此,想办法鼓励学生有选择地提取并讲出自己的积累,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认识生活、感知生活能力的好方法。在课堂上,由于要发言,学生对材料就必须有选择地提取,对所积累的材料就必须再分析、再认识,直到筛选出能表现主题和反映母亲精神风貌和个性的最佳材料。在学生

发言前后,陈老师都是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素材,及时给予肯定,然后进一步启发引导,在自然而然中传授选材的技巧,所以学生越到后面的展示越精彩,掀起了整堂课的高潮。另外从这堂课学生提取、讲述的故事来看,学生认识生活和感知生活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已经掌握了选材的一些基本方法,也认识了材料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

(3)注重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形式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主动进取的思想,还可以为班级学生创造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为达到共同提高的终极目标奠定基础。

这堂作文指导课就恰当地采用了合作学习形式,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启发学生讲出各自积累的写作材料的教学活动,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主动探究热情,发言者必须精选自己的积累,讲出来的材料才会是最精彩、最典型的,才能与人分享,给人启迪。其次,每人讲几个母亲的故事,四人为一小组学生互相交流,这就扩大了同学的视野,丰富了同学们的积累,为大家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实例,使大家受益,资源得以共享,当然这也给胆小内向的同学一次充分交流的机会。再如要求从小组中推荐一名发言者,必须经过小组的分析、比较、商讨和修正等活动,就是一次小范围的合作学习。各小组代表的展示,更是一种大范围的合作学习机会。这些大小范围的合作学习,为学生写好这次作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此外,确立了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陈老师只是充当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整堂课始终坚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推进,也是这堂课的鲜明特色。

名师上的课,自然可供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但任何一堂真实的课,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会留下一点小小的遗憾,这就给我学习研究、再次修改和完善的机会。如:用关键词的形式来写母亲的故事,学生容易泛泛而谈,不妨改为“用简洁的语言或几句话罗列母亲的故事”。另外,聆听了城关中学赵方喜老师的作文讲座《教材文本资源再运用》,使我受到启发,觉得陈老师对课本资源的利用还可充分一些。如《藤野先生》在当时日本举国上下对中国留学生歧视的背景下,而藤野先生对来自弱国学生一视同仁,突出他没狭隘的民族偏见,这就是特殊的时代背景烘托了人物形象。《我的母亲》胡适的母亲对儿子的严格和慈爱放在一起,表现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将母亲对两个嫂子和浪人五叔不同态度对比,表现宽容,但又有刚性的另一面,这就是人物的对比映衬突出了母亲的形象。赵方喜老师说得好:“利用课内文本资源,能够找到写作触发点,将学生的相关生活激活;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写作的章法,训练思维,不断拓宽写作内容。”是的,课本的例子是鲜活的写作范本,我觉得要多给学生模仿学习、大胆创新实践的机会。

附:

以下是我班学生的优秀习作(在遣词造句方面与城里的学生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些学生在选材方面有独到之处。这也可能是受到名师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做的改良尝试吧。)

我的母亲

平湖南市中学初二(1)班范依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