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
向从业人员通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向从业人员通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公司事故隐患排查,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治理的监督管理,减少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公司财产保障,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加油站向从业人员通报隐患排查与治理情况的管理工作。
三、组织架构四、分工与职责1、加油站主要负责人负责整个加油站事故隐患通报管理工作;2、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将事故隐患及时上报主要负责人或进行通报;3、各班组主管负责对本班组的事故隐患进行上报和通报;4、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及时了解事故隐患情况及防范措施。
五、通报流程及程序1、一般事故隐患:各班组主管在一小时内向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口头汇报,8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安全管理人员将事故隐患核实后及时通报给各班组。
2、较大事故隐患:发现事故隐患人必须立即报告安全管理人员,由安全管理人员核实隐患后立即报告负责人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治理进行通报;3、重大事故隐患:发现事故隐患人(班组主管、安全管理人员)可跳级在第一时间向主要负责人汇报,主要负责人书面向上级公司领导汇报,并在加油站内进行公示。
六、通报时间1、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部隐患与治理情况的通报与公示;2、对重大隐患的治理应立即采取通报全体员工进行公示七、通报的形式和内容1、事故隐患通告方式:当面口头汇报、传达和书面告知;2、通报内容包括:隐患名称、部位、隐患风险等级和整改难易程度;3、检查通报:主要负责人每次开展隐患排查检查后要及时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明确隐患名称、风险等级、部位、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等。
4、各班组接收到通报后及时组织员工学习。
5、重大隐患处理: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不能在立即完成整改治理,应在隐患部位设立告知牌,内容包括事故隐患风险等级、状态、可能导致的后果及防范措施、隐患整改时间、责任人和验收责任人等,对有外部车辆和人员容易进入的部位要设置隔离保护措施,并通知全体员工及安排专人进行看护,防止外来人员进入造成事故。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第一条为规范和指导煤矿企业(含煤炭为非主营业务的企业)和煤矿(包括生产、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煤矿)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构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防范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煤矿企业和煤矿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二)事故隐患分级管控标准和机制;(三)风险预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记录报告、安全监控、督办验收等工作机制;(四)信息管理体系;(五)资金保障、通报监督、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保障制度。
第三条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包括一些煤矿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下同)到每位作业人员,覆盖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明确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本单位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上报和督办、验收等工作的责任部门。
将所属煤矿整体对外承包或托管的煤矿企业,应当在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承包(托管)合同中约定本企业和承包(承托)单位在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面的责任,督促承包(承托)单位按规定定期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第四条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分级管控机制,根据事故隐患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和治理难度等制定本企业(煤矿)的事故隐患分级标准,明确负责不同等级事故隐患的治理、督办和验收等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第五条煤矿应当建立预防事故隐患产生的工作机制,在采掘活动开始前和安全条件、生产系统、设施设备等发生较大变化时,组织安全、生产和技术等部门对涉及到的作业场所、工艺环节、设施设备、岗位人员等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辨识,识别可能导致事故隐患产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汇总分类和危险程度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作业人员,预防事故隐患产生。
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
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一、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降低事故风险,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特制定本通报制度。
本制度旨在及时向从业人员通报各类事故隐患,提醒员工加强安全防范,确保生产安全。
二、通报内容1. 事故类型: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人员伤害等。
2. 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设备缺陷、操作不当、安全意识薄弱等。
3. 事故影响:描述事故对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人员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4. 隐患情况:列举事故隐患的具体表现,包括设备故障、操作规程不规范、安全设施不完善等。
三、通报方式1. 内部公告:通过企业内部公告系统发布事故及隐患通报,确保所有员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2. 会议传达: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通报近期发生的事故及隐患,提醒员工加强安全防范。
3. 现场提示:在生产现场张贴事故及隐患提示,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4. 电话沟通:对未能在会议上了解事故及隐患的员工,进行电话沟通,告知相关信息。
四、责任与义务1. 员工有责任关注通报的事故及隐患,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防范措施的实施。
2. 员工有义务对事故及隐患提出改进建议,积极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3. 员工应遵守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五、监督与考核1.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事故及隐患通报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2. 员工对事故及隐患的反馈将成为安全管理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对积极提出改进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
3. 对于未能及时关注通报内容、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员工,将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罚。
六、总结与改进1. 定期总结通报内容,分析事故及隐患的共性因素和个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关注行业动态和法律法规变化,及时调整通报内容,确保制度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3. 加强与其他企业的沟通交流,借鉴优秀经验,提高本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其他制度相冲突时,以本制度为准。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原名称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下统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实施监管监察,适用本规定。
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四条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事故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的管理机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并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隐患排查治理的落实。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
第六条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互联网+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推进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构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和国有资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全资、控股)公司(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集团公司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实施监管检查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依据《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5号)执行。
其他单位的重大事故隐患依据行业规定的重大事故隐患认定标准执行。
一般事故隐患分为:A级、B级、C级。
A级:危害较为严重,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大于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一般事故隐患;整改难度、费用较大,用时较长、反复出现的需多个部门配合或者需上级单位协调解决的一般事故隐患;B级:经济损失大于1万元(含1万元)但小于10万元的一般事故隐患;C级:危害较轻,经济损失小于1万元的一般事故隐患。
第四条各二级公司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管主体,负责监督检查所属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协调解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三级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编制隐患排查标准清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二)明确单位负责人、各业务部门(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班组负责人和具体岗位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三)保障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专项资金;(四)对从业人员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技能教育和培训,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台账,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并向从业人员通报;(六)定期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七)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当及时如实向上级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范文
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范文一、事故隐患报告制度范文:凡在生产、工作、生活中发现隐患的员工,应及时向上级报告,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
下面是事故隐患报告制度的范文:一、报告内容:1. 隐患的具体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性质、危害程度等;2. 隐患可能引发的后果及对员工的伤害程度;3. 我们在发现隐患时所采取的措施。
二、报告方式:1. 口头报告:如果发现的隐患比较紧急或者需要立刻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可以通过口头报告快速通知上级;2. 书面报告:为了保证上级能够充分了解隐患的情况、掌握详细的信息,员工需要书面报告隐患的详细情况。
三、报告的时效性:1. 发现隐患后,必须立即报告或者进行紧急处理;2. 如果隐患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应当及时书面报告,并在报告中注明处理进展情况。
四、报告保密:1. 报告人的身份及相关信息应对外保密,避免泄露报告人的个人信息;2. 对于恶意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等违反职业道德的报告行为,应依据公司规定进行追责。
五、鼓励举报奖励制度范文:为了积极激励员工发现隐患并及时上报,公司设立了举报奖励制度。
以下是举报奖励制度的范文:一、奖励条件:1. 员工在工作中发现隐患,及时向上级或相关部门报告;2. 报告的隐患属实,经过调查核实后确认。
二、奖励方式:1. 提供奖金:奖励一定金额的奖金,具体金额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危害程度来确定。
奖金将直接发放给举报人;2. 表彰奖励:为举报人颁发荣誉证书,表彰其积极上报隐患、保护员工权益的行为。
三、奖励程序:1. 员工发现隐患后,十日内向上级或相关部门书面报告;2. 公司责任部门对报告的隐患进行调查核实,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3. 若举报属实,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发放奖励。
四、奖励保密:举报人的隐私和相关信息应严格保密,避免泄露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以保护其权益。
以上是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的范文,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通报制度
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通报制度一、引言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
为了加强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和意义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通报的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提高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效率和效果,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通过统计分析通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事故隐患,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三、统计分析内容(一)事故隐患分类统计按照事故隐患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统计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情况统计,包括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进度、整改效果等方面。
(三)事故隐患治理资金使用情况统计对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包括资金来源、资金用途、资金使用效果等方面。
(四)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对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事故隐患治理前后的安全生产状况、事故发生率、事故损失等方面。
四、统计分析方法(一)数据收集通过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现场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收集事故隐患相关信息。
(二)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分析,形成统计分析报告。
(三)统计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隐患基本情况:事故隐患分类、数量、分布情况等;2. 事故隐患整改情况: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进度、整改效果等;3. 事故隐患治理资金使用情况:资金来源、资金用途、资金使用效果等;4. 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事故隐患治理前后的安全生产状况、事故发生率、事故损失等;5. 存在问题及建议: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事故隐患通报制度(六篇)
事故隐患通报制度1.目的为加强公司事故隐患监督和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安全生产法》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应于公司事故隐患从业人员的通报管理工作。
3.职责3.1安全管理部总体负责全公司事故隐患通报管理工作。
3.2各部门(车间)负责将事故隐患及时通报。
3.3从业人员及时了解事故隐患情况及预防措施。
4.通报程序4.1一般事故隐患。
隐患发生部门(车间)负责人在一个工作日内向公司安全管理部汇报,安全管理部应当将事故隐患汇总后及时下发各部门(车间)。
4.2重大事故隐患。
隐患部门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公司总经理汇报,书面向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并在公司进行公告公示。
5.通报的形式和内容5.1事故隐患通告:主要分为:电话、口头传达和书面告知。
主要通告的内容包括:隐患名称、部位及隐患的整改难易程度及紧急程度。
____公告栏:应在厂区门口设立隐患排查情况公告栏,及时对每次隐患排查情况及每月全公司隐患汇总台账进行公告,公告内容包括:隐患名称、部位、照片、可能导致的后果、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等。
5.3重大事故隐患告知牌:应在重大事故隐患部位设立事故隐患告知牌,内容如下:(一)事故隐患等级、状态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二)隐患防范措施;(三)隐患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和验收责任人。
____公示公告牌。
重大事故隐患应在厂区醒目的位置设置公告公示牌,公示企业重大隐患名称、部位可能波及范围及预防措施等内容。
6.考核6.1隐患发生部门(车间)对发现的隐患故意隐瞒不报,扣除每月部门(车间)安全绩效奖,如果事故后果严重,承担相应的法律法规责任。
6.2安全管理部门未按本制度及时通报事故隐患,扣除当月安全绩效奖,并责令整改。
事故隐患通报制度(二)为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贯彻落实《____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____省人民____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____决定》、《鸡西市人民政府____鸡西市煤矿“一通三防”安全责任事故行政处理暂行规定____》、《鸡西市人民政府____鸡西市煤矿安全事故行政处罚和事故追究制度____》等文件要求,为认真落实各项岗位责任制,做到事故超前预防,减少煤矿事故发,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鸡西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制定监狱煤矿安全重大隐患排查,整改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条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条例》,于2010年3月31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公布。
特此公告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一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及时有效地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存在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停止使用等措施进行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确定重大事故隐患的具体标准,国家有规定的,依照国家规定执行;国家没有规定的,由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当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协调解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将事故隐患监督管理工作列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用于依法应当由政府治理的事故隐患。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煤炭、消防、交通、建设等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以下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安全生产警示通报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3. 及时发现、报告、整改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4.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各级管理人员及外协单位人员。
四、制度内容(一)安全生产警示通报原则1. 及时性: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安全隐患时,应及时上报,不得隐瞒、迟报。
2. 实事求是:通报内容应客观、真实,不得夸大或缩小事实。
3. 严肃性:对安全生产事故或安全隐患的通报,要严肃对待,严格追究责任。
4. 整改性:对通报的问题,要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二)安全生产警示通报范围1.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事故。
2. 一般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人员轻伤或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事故。
3. 安全生产隐患: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
4. 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
5. 其他需要通报的安全生产相关信息。
(三)安全生产警示通报程序1. 事故或隐患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处置。
2. 事发单位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要求填写《安全生产事故或隐患报告表》。
3.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核实情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事故或隐患的性质、影响程度,决定是否进行通报。
5. 通报内容包括:事故或隐患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处理措施及责任人等。
6. 通报方式:通过企业内部公告、会议、文件等形式进行。
(四)安全生产警示通报要求1. 通报内容应完整、准确,不得遗漏关键信息。
2. 通报要及时,确保各级人员了解事故或隐患情况。
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
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是企业或单位针对可能影响员工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各种隐患情况,通过适当的方式将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的一种制度。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及单位建立一种安全、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通报制度的核心思想是将事故隐患和安全信息传达给从业人员,使他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认识到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因素,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通报制度的实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如内部公告、会议通报、通知邮件、安全培训等,不仅可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还可以保证传达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提高通报效果和实施效果。
通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要点:首先,明确制度的目的和依据。
明确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依据可以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规定。
其次,确定通报的内容和范围。
通报的内容应该是能够影响员工安全和生产环境的各种隐患情况,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的故障、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工艺流程的不合理等。
再次,明确通报的渠道和方式。
通报的渠道和方式要根据企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确定,如内部公告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站或公告栏进行发布,会议通报可以通过工作会议或安全会议进行传达,通知邮件可以通过内部邮件系统进行发送,安全培训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进行开展等。
最后,要加强通报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通报制度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监督机制,如设置通报责任人或通报委员会,确保通报事宜的及时、准确和全面传达,同时对通报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纠正和改进通报制度。
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通报制度
安全生产通报制度一、制度简介为了进一步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的安全稳定,强化对安全事故的预防与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与技能,保护企业人身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生产生活区域、车间和办公区域等场所。
二、通报制度1. 通报内容(1)通报事故: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必须通报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详细报告事故的情况、原因和相关的处置措施。
(2)通报隐患:发现或存在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重大安全隐患,必须通报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详细报告隐患的情况及处理措施。
2. 通报程序(1)发现安全事故或安全隐患后,当值班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人员报告。
(2)在核实了事故或隐患后,主管人员应在1小时内向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
(3)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或隐患性质及时召开应急工作会议,制定处置方案和措施,及时组织落实。
3. 通报内容(1)通报事故:包括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事件处理和纠正措施以及对责任人的追究和处罚等内容。
(2)通报隐患:包括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隐患处置情况以及对责任人的追究和处罚等内容。
三、评议通报当天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隐患,由公司生产管理部门或安全环保管理部门对处理情况及时进行评议通报。
对及时处置安全事故以及发现、报告隐患的人员,进行表扬并奖励,以激励广大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由于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原因引发事故或隐患,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的,由公司安全环保管理部门和生产管理部门联合成立专项调查组进行深入调查,并依法进行纪律处置和追究刑事责任。
四、责任(1)公司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相关制度的宣传和落实。
(2)相关部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3)各岗位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
五、制度保障为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公司将通过日常管理、培训、考核及各类会议等途径,加强对本制度的宣传和落实。
2024年事故隐患通报制度模版(三篇)
2024年事故隐患通报制度模版纳雍县沙田煤矿 ____年____月____日纳雍县沙田煤矿事故隐患通报制度为进一步强化矿井事故隐患的监督管理,有效减少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界定1. 安全科全面负责全矿范围内的事故隐患通报管理工作。
2. 各单位承担将事故隐患信息及时、准确通报至相关部门的责任。
3. 全体从业人员需积极关注并及时了解事故隐患的详细情况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通报流程1. 一般事故隐患的通报:隐患发生单位负责人需在事故隐患发现后的一个工作日内,向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书面或口头汇报。
安全管理部门应将收集到的事故隐患信息进行汇总,并迅速下发至各相关单位。
2. 重大事故隐患的通报:隐患发生部门负责人需立即向矿长进行口头汇报,并随后提交书面报告至县安监部门。
同时,在矿区内显著位置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公示,以增强全员的警惕性。
三、通报形式与内容1. 事故隐患通告:采用电话、口头传达及书面告知等多种方式进行。
通告内容需明确隐患名称、具体部位、整改难易程度及紧急程度等关键信息。
2. 检查通报:煤矿每次完成隐患排查检查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需及时下发检查情况通报。
通报内容应详尽包含隐患名称、部位、危害程度、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及预计完成时间等要素。
各单位在接收到通报后,需组织员工进行深入学习,确保隐患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重大隐患告知牌:针对不能在短期内治理完成的重大事故隐患,煤矿需在隐患部位显著位置设立告知牌。
告知牌内容需清晰标注事故隐患等级、当前状态、可能导致的后果、已采取的防范措施、预计整改时间、责任人及验收责任人等信息。
四、奖惩机制1. 对于故意瞒报或不报事故隐患的单位,将依据矿内相关规章制度对单位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若因此导致事故发生的,还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隐患排查治理公示通报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公示通报制度
一、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减少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和安全与职业病危害防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暂行规定,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公示通报管理工作。
三、职责
1、安全管理部总体负责事故隐患公示通报管理工作;
2、安全管理部负责按时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从业人员公示通报;
3、从业人员及时了解事故隐患公示通报情况及事故隐患防范措施。
四、公示通报形式和内容
1、由安全管理部负责通过风险预控管理平台或国煤郑州协同管理平台C6系统向从业人员公示通报矿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公示通报内容应包括隐患名称、整改措施、整改标准、整改资金、整改单位、整负责人、整改时间,逾期罚款,整改情况、复查人等;
2、每次开展隐患排查检查结束后及时将排查结果整理出并予以公示通报,各责任单位接收到公示通报结果后,认真组织本单位人员按期落实整改到位。
五、奖惩
凡被公示通报的安全与职业病危害防治隐患,相关责任单位未在
规定时间内落实整改到位的,将按照矿井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处罚,对隐患落实整改工作不重视或因整改不到位而造成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将对单位负责人严肃处理。
事故隐患通报制度范文(5篇)
事故隐患通报制度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为了确保公司的安全生产,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隐患,加强安全意识和管理,公司决定建立事故隐患通报制度,具体内容如下:一、通报的对象通报对象主要包括公司所有员工、承包商、供应商等与公司有工作关系的单位和人员。
二、通报的过程1.任何人发现或接到有关事故隐患的线索或信息,应立即向所在部门或上级报告,同时向安全部门进行通报。
2.安全部门收到报告后,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3.核实结果应由安全部门进行审核,并向公司领导及时汇报。
4.经过审核和汇报后,安全部门将向相关部门下发通报。
三、通报的内容通报的内容主要包括:1.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环境。
2.事故隐患可能引发的影响和危害。
3.对应的整改建议和措施。
四、通报的周期通报制度将按照以下周期进行执行:1.每周一次的例行通报,主要对上一周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通报。
2.对于紧急且危害性较大的事故隐患,将立即通报,并采取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五、通报结果的追踪和落实1.通报的结果应由各相关部门进行追踪和落实,确保事故隐患得到及时解决。
2.针对通报结果追踪的不到位或未及时落实的情况,将进行相应的问责和处理。
六、通报制度的评估和改进1.公司将定期评估通报制度的实施效果,收集各方反馈意见。
2.根据评估结果和意见,对通报制度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调整。
以上即为公司建立的事故隐患通报制度的范文,希望大家能够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共同努力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谢谢!事故隐患通报制度范文(2)【事故隐患通报制度】一、引言事故隐患通报制度是为了确保安全生产,防范事故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而制定的重要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有效提升组织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部门、岗位和员工。
各部门和岗位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开展事故隐患的通报、查处、整改和反馈。
三、通报程序1. 事故隐患发现:任何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事故隐患,应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
事故隐患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事故隐患报告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管理,有效地控制和排查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依照《____安全生产法》、劳部发(____)____号《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重大事故隐患,是指企业的生产、运输、使用、存储过程中安全装备、安全设施不完善;安全制度、安全措施不健全;不落实或违____、行业、企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规定,有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第三条事故隐患的分级事故隐患共分为A、B、C、D四级。
A级隐患为影响程度特别重大级(对应国家劳部发(____)____号《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的"重大事故隐患"),或解决难度最大级,其它B、C、D级依次递减。
按可能造成的伤亡程度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对应的A、B、C、D级事故隐患分别是:A级。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____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以上的事故隐患。
(属国家级重大隐患) B级。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____人或重伤____人以上的伤亡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以上,____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C级。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重伤事故或____人以上的轻伤事故,或直接经济损失____万元(含)以上,____万元以下的事故隐患。
D级。
其它微小事故隐患。
第四条拓博昊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经理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生产副总负责重大及以上(A、B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措施的编制;各个车间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A、B、C级)排查与管理;安全生产部和公司工会____负责安全隐患(A、B、C级)排查与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2024年事故隐患通报制度范文(四篇)
2024年事故隐患通报制度范文一、人身事故报告1. 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组长进行事故报告。
随后,班组长需负责主持事故的调查与分析工作,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处理意见,最终将相关材料报备至厂(队)长及专职安全员处进行备案。
2. 当发生人身轻伤事故时,事故单位的相关当事人或现场目击者需迅速向班组长报告。
班组长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厂(队)的专职安全员。
专职安全员在获取报告后,需立即向单位的安全监察部门进行上报。
安全监察部门需与事故所在单位协同,在指定时间内(原文未具体说明,需补充具体时间)整理出事故快报,并经单位领导审批签字后,报送给公司的安全监察部门。
此后,由公司组建专门的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与处理。
3. 若发生人身重伤事故,事故现场的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所在单位及安全监察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保护事故现场。
所在单位的经理及安全监察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或传真向公司本部及当地劳动安全监察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同时,所在单位的安全监察部门需在四小时内提交书面快报至上述部门。
4. 严重未遂事故的报告程序,参照重伤事故的相关规定执行。
5. 当发生人身死亡或重大伤亡事故时,除需遵循重伤事故的报告程序外,公司安全监察部门还需联合事故所在单位,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出书面报告,并呈报公司总经理进行签发。
随后,在指定时间内(原文未具体说明,需补充具体时间)向上级主管单位的安全监察部门及当地劳动安全监察部门进行报告。
二、设备事故报告1. 当发生记录设备事故时,事故当事人或所在班组应立即向所在车间或厂(队)长及专职安全员报告,并同时通知安全监察部门。
安全监察部门在接到报告后,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并在指定时间内(原文未具体说明,需补充具体时间)向所在单位总经理报告相关情况。
2. 若发生一般设备事故,所在单位的副(总)经理应立即向公司安全监察部门进行报告。
3. 当发生重大设备事故时,事故单位需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或传真向公司副(总)经理及安全监察部门进行报告。
2024年事故隐患通报制度(四篇)
2024年事故隐患通报制度为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并严格遵循《____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____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____的决定》、《鸡西市人民政府____鸡西市煤矿“一通三防”安全责任事故行政处理暂行规定____》及《鸡西市人民政府____鸡西市煤矿安全事故行政处罚和事故追究制度____》等文件的指示精神,确保岗位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实现事故的超前预防与煤矿事故的有效减少,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及《鸡西市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此制定监狱煤矿安全重大隐患排查及整改责任追究制度。
一、重大安全隐患的界定重大安全隐患与一般安全隐患的区分标准,严格依据《鸡西市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进行明确界定。
二、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实施三级排查制度:煤矿企业当班安全管理人员需对井上、下所有生产环节及作业地点进行全面排查;驻矿安全监督员每日对所派驻矿井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矿井则需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其中重点矿井必须每日进行排查。
各级排查需详细记录隐患情况,一旦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紧急措施,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对于排查不认真、监察不到位、徇私舞弊或未及时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的行为,将处以一百元至五百元的罚款。
若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煤矿企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考核办在考核中却未能发现,将对考核办主任及各级监察人员处以一百元至五百元的罚款。
三、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与跟踪煤矿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及煤矿企业在检查中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制定整改方案并上报审批,经公司批准后方可实施整改。
整改工作由驻矿安全监督员现场监督执行。
重大安全隐患的验收采用验收单制度,所有参与验收人员均需签字确认。
整改完成后,由煤矿矿(井)长、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联合验收,并上报验收申请及验收单,待验收合格并取得开工手续后,方可恢复生产。
事故隐患通报制度范本(4篇)
事故隐患通报制度范本尊敬的全体员工:为了加强我们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公司决定全面推行事故隐患通报制度。
现将该制度的具体内容通报如下,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并按照执行。
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对事故隐患的监管和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行政人员、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等各个部门和岗位。
三、通报要求1.每位员工应当积极配合公司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上报。
2.发现事故隐患后,要立即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并录入公司的事故隐患通报系统。
3.事故隐患通报应包括隐患发现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内容,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应急措施建议等。
4.对于复杂和紧急的隐患,需要立即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对于严重的隐患,应当立即暂停有关工作,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通报奖励1.对于及时上报事故隐患的人员,公司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2.被通报的事故隐患得到解决后,发现隐患的员工将得到相应的奖励或者奖金。
五、通报追责1.对于故意瞒报事故隐患的人员,将依据公司相关制度予以纪律处分。
2.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隐患,在责任划分上将给予相应人员严肃追责。
六、通报效果评估公司将定期对事故隐患通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整改和完善。
希望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事故隐患通报制度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能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特此通知。
公司安全管理部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事故隐患通报制度范本(2)为加强公司事故隐患监督管理,减少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职责1、安检科负责全公司事故隐患通报管理工作。
事故隐患通报制度
事故隐患通报制度
是一种组织机构或企业内部建立的制度,旨在及时、准确地将事故隐患报告、通报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防范。
事故隐患通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通报的范围:明确哪些类型的事故隐患应被通报,可以包括人身安全隐患、环境污染隐患、财产安全隐患等。
2. 通报的程序:规定通报事故隐患的流程和环节,包括事故隐患的发现、报告、汇总和通报的程序,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3. 通报的内容:通报应包括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况、影响范围、可能的危害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等信息,以便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4. 接收通报的部门和人员:明确接收通报的部门和人员,包括相关领导、安全监管部门、内部安全部门等,并明确他们的职责和权限。
5. 通报的反馈和处理:规定接收通报部门和人员应及时反馈通报的情况,并协助处理事故隐患的整改和防范工作。
通过建立事故隐患通报制度,可以实现对事故隐患快速响应和处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减少潜在的事故风险,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鞍山市金昌环化科技有限公司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
二O一五年一月十日
事故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制度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事故隐患监督管理,减少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隐患向从业人员通报的管理工作。
三、职责
1、安全管理部门总体负责全公司事故隐患通报管理工作。
2、各车间负责人将事故隐患及时通报。
3、从业人员及时了解事故隐患情况及防范措施。
四、通报的程序
1、一般事故隐患:
隐患发生车间负责人在8小时内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汇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将事故隐患汇总后及时下发各车间。
2、重大事故隐患:
隐患发生车间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向总经理汇报,书面向区安监部门汇报,并在公司内进行公示。
五、、通报的形式和内容
1、事故隐患通告:
主要分为电话、口头传达和书面告知。
主要通告的内容包括隐患名称、部位、整改难易程度及紧急程度。
2、检查通报:
公司每次开展隐患排查检查后及时以安环名义下发检查情况通报,内容包括隐患名称、部位、危害程度、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等。
各车间接收到通报后组织员工及时学习。
3、重大隐患告知牌:
公司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且不能在短期内治理完成应在隐患部位设立告知牌,内容包括事故隐患等级、状态、可能导致的后果、防范措施、隐患整改时间、责任人和验收责任人等。
六、奖惩
1、隐患发生车间对发现的隐患故意瞒报不报,对车间负责人按照公司制度严肃处理,发生事故后果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安全管理部门未按照本制度及时通报事故隐患,按公司制度给予考核,并责令立即整改。
七、本制度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