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康复农场建设的实施方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精神康复中心实施方案

精神康复中心实施方案

精神康复中心实施方案一、前言。

精神康复中心是为了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康复而设立的专业机构。

在实施精神康复中心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二、康复服务内容。

1. 专业医疗服务,精神康复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医生、康复治疗师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2. 心理辅导,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病情,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3. 康复训练,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职业技能培训、社交技能培训等,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生活。

4. 社会支持,建立患者互助小组,开展社会支持活动,帮助患者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增强社会融入感和归属感。

5. 康复环境,营造舒适、温馨的康复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人文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

6. 康复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康复方案,根据精神疾病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明确康复目标和服务内容。

2. 营造良好环境,优化康复中心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营造温馨舒适的康复环境,提供贴心的服务。

3. 建立专业团队,招聘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康复治疗师,建立科学的医疗和康复团队,确保康复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4. 开展康复活动,根据康复方案,开展针对不同患者的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社会支持等活动,帮助患者全面康复。

5. 定期评估调整,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四、总结。

精神康复中心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服务,建立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建立专业的医疗和康复团队,确保康复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通过不懈的努力,帮助精神疾病患者重新融入社会,实现精神康复的目标。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一、背景介绍康复农场是一个为身心障碍人士提供康复和休闲的场所。

通过与农业相结合的活动,身心障碍人士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并享受到与大自然接触的乐趣。

为了更好地满足康复农场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促进身心障碍人士的康复和自我发展;2.提供一个与大自然互动的平台,增强身心健康;3.培养身心障碍人士的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4.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休闲场所。

三、活动内容1. 农业体验活动通过参与农业活动,身心障碍人士能够接触到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种植体验:在康复农场中指定区域内,提供各种蔬菜和花卉的种植区域,邀请身心障碍人士亲手参与种植活动,包括挖沟、撒种、浇水等。

•农产品采摘:定期组织身心障碍人士进行农产品采摘体验,让他们亲身感受种植的成果,并帮助他们理解农产品的生产流程。

2. 动物疗愈活动接触动物可以带来情感上的愉悦和安抚,对身心障碍人士的康复非常有益。

•动物抚摸体验:引入一些温顺的动物,如兔子、小狗等,让身心障碍人士与动物进行近距离接触和抚摸,增强情感交流。

•动物治疗课程:与专业动物治疗师合作,进行一系列针对身心障碍人士的动物治疗课程,包括饲养、喂食和训练等,以提升他们的生活技能和自信心。

3. 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创作有助于身心障碍人士释放情感、培养想象力,增强自我表达能力。

•画画工作坊:定期组织艺术家为身心障碍人士开设绘画工作坊,教授基础绘画技巧,并为他们提供艺术创作的平台。

•手工制作课程:组织手工制作课程,如陶艺、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培养身心障碍人士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实施计划1. 阶段一:筹备阶段•确定康复农场的场地和设施需求;•招募专业人员包括农艺师、动物治疗师和艺术家;•采购农业设备和动物供养物资;•制定康复农场的安全管理计划。

2. 阶段二:活动推广和开展•设计和制作宣传资料,包括宣传册、海报等;•在社交媒体平台和当地社区发起宣传活动;•安排定期的农业体验、动物疗愈和艺术创作活动;•建立相应的活动档案和参与者反馈机制。

—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

—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

一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一、目标设定1.提高早期发现率,确保患者在发病初期就能得到及时治疗。

2.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3.完善康复体系,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支持。

二、工作重点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大众对精神病的认识。

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电视、广播、社区活动等,普及精神病知识,消除社会对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2.建立健全患者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

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治疗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便于跟踪管理和康复评估。

3.推进医联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势互补,提高服务质量。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专业素质。

加大对精神科医生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同时培养一批专业的康复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

三、具体措施有了目标和工作重点,下面就是具体措施:1.开展早期筛查,提高发现率。

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发现潜在患者,及时干预。

2.加强患者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掌握自我调适方法。

3.完善康复体系,提供全面支持。

建立康复中心,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康复训练、职业康复等一站式服务。

5.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

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增强自信心。

6.加强政策支持,为患者提供保障。

推动政策制定,确保患者享受到应有的医疗、教育、就业等权益。

四、评估与反馈1.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机制,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3.定期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4.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情况,争取更多支持和帮助。

五、这一年,我们将全力以赴,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注意事项:1.避免患者信息泄露。

在建立患者档案和开展工作时,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确保患者隐私不受侵犯。

精神病防治康复实施方案

精神病防治康复实施方案

精神病防治康复实施方案按照中国残疾人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以及“遵义市残联2008年工作安排意见”精神,结合我县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实际,特制定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为使我县精神残疾人得到更好的康复服务,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使我县广大精神病患者有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通过“十一五”期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开展,精神病人的监护率达到90%,显好率达到60%,社会参与率达50%,肇事率下降至0.3%,调查检出率达到6‰。

二、主要措施1、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

2、组织管理成立以县民政、卫生、残联和相关精防医生为成员的县精神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负责对全县精神残疾人康复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1)民政部门及时收容和治疗社会上无法定抚养人和瞻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精神病患者,在医疗、康复、就业、扶贫救济、社会服务等方面对贫困精神病患者予以扶助。

(2)卫生部门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内容,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组织所属精神卫生机构及各级医务人员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康复训练。

(3)残联做好宣传、发动、组织、服务工作。

组织精神病患者治疗后的康复训练,配合卫生、民政等部门,对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救助,维护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组织乡镇(区)残联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统计。

三、提供精防康复服务以精神卫生机构为依托,以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发挥村卫生室和精神病院的作用,从而形成住院、门诊、家庭病床、家庭看护相互配合的治疗系统。

多方筹措资金,加强精神病康复机构建设。

利用社区服务设施,对精神病人开展心理疏导、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康复活动。

对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

将贫困患者纳入定期免费服药范围,对特别贫困的急发性精神病住院患者实施救助,并填写《“十一五”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登记表》和《“十一五”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住院登记表》。

精神残疾康复实施方案

精神残疾康复实施方案

精神残疾康复实施方案精神残疾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庭都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精神残疾康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推进精神残疾康复工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的康复服务体系。

这包括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康复服务网络,涵盖社区康复、机构康复和家庭康复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

同时,要加强康复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康复服务。

其次,我们要加强康复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的精神残疾康复设施相对匮乏,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因此,需要加大对康复设施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康复机构和康复中心,提供更好的治疗和康复条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康复技术的创新和研发。

通过引进先进的康复技术和设备,提高康复治疗的水平,不断提升康复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要加强对康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让更多的康复人员掌握先进的康复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康复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康复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精神残疾康复工作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同时,也要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康复教育,增强他们的康复意识,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康复工作中来。

最后,我们要加强康复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的康复保障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保障和服务。

同时,也要加大对精神残疾康复工作的投入,提高康复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

总之,精神残疾康复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精神残疾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帮助他们重返社会,重获新生。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推进精神残疾康复工作,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目标1. 提升康复农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 促进残障人士的康复与融入社会;3. 增进残障人士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了解和沟通;4. 推广康复农场的康复理念和模式。

二、活动时间本次活动拟于2022年3月15日-3月30日举行,共计16天。

三、活动地点康复农场将在本次活动期间向社区开放,地点为康复农场所在地的公共开放区域。

四、活动内容1. 开放康复农场康复农场将在活动期间开放给社区居民参观,让他们了解康复农场的运营模式、康复设施以及残障人士参与农业生产的情况。

2. 农产品展销康复农场将展示在农场自主生产的农产品,并举办展销活动,届时社区居民可以购买到新鲜的有机农产品。

3. 农耕体验活动在康复农场开辟一片农田,为社区居民提供农耕体验活动。

他们可以参与到整个农作物的种植、收割等环节中,亲身体验农耕的乐趣。

4. 技能培训康复农场将组织残障人士和社区居民参加各类技能培训课程,如农业技术、养殖技术、烹饪技能等,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5. 健康体验活动组织残障人士和社区居民一起参加各类健康体验活动,如瑜伽、登山、远足等,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素质。

6. 康复讲座邀请专业康复专家为社区居民讲解康复知识,提供康复指导,帮助他们拥有更全面的健康认知。

7. 文艺演出组织残障人士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文艺演出,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创造力,让公众了解残障人士的潜力和价值。

8. 互动游戏组织残障人士和社区居民一起参与互动游戏,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推动社区的融合发展。

五、活动宣传1. 在社区宣传栏、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上发布活动海报和广告,提前宣传活动信息和时间;2.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活动宣传,邀请知名博主或公众人物进行推荐和分享;3. 在各大学校、商场、社区中心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展台,展示康复农场的成果和活动内容。

六、活动支持1. 寻求政府支持,并争取相关项目资金的赞助;2. 合作相关机构和企业,提供场地和赞助;3. 邀请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参与活动,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高压工作环境,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中。

因此,康复农场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心理康复方式,通过自然的农业环境和户外活动,能够帮助人们减轻心理压力、调整心态,达到康复的效果。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就是为了有效利用农场的资源和环境,组织有针对性的康复活动,帮助参与者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身心的修复和调整。

二、目标群体1. 健康人群:希望通过户外活动和自然环境的放松,提升身心健康。

2. 心理康复群体:需要专业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的人群。

3. 老年人群:提供参与农事活动的机会,增加社交、锻炼身体、丰富退休生活。

4. 青少年群体:通过参与农场活动,培养责任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自信心。

五、康复农场的基本规划1. 选择合适的场地:康复农场一般会选择在自然环境好、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的地方,以方便参与者的活动和放松。

2. 设施和设备:需要提供基本的设备和设施,如农具、农工作服、休息室、卫生设施等。

3. 安全和环保:农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农业环保措施必须做好,确保参与者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4. 活动内容:根据参与者的需求,设计农场活动内容,包括农事体验、户外运动、心理康复课程等。

六、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1. 农事体验活动利用农场的资源和环境,开展农事活动,包括耕种、种植、收割等,通过参与者亲身体验农事劳动,感受农作物的生长和自然的美好,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压力。

2. 心理康复课程邀请专业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组织心理康复课程,包括心理疏导、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调节训练等,帮助参与者了解和掌握心理康复的方法和技巧。

3. 青少年特色活动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特色的康复农场活动,包括团队合作挑战、农夫体验营、植物栽培比赛等,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4. 老年健康养生活动为老年人群体提供适合他们的康复农场活动,如健康养生讲座、生态观光旅游、庄园采摘等,让他们享受自然的乐趣,增强身体健康和心理愉悦。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与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城市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导致了很多人身心疲惫,容易产生身心健康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康复农场活动应运而生。

康复农场活动通过将农场环境和农事工作结合起来,提供身心康复的机会,帮助人们放松心情,调整身心状态,恢复健康。

康复农场活动的意义在于传递健康的生活理念,促进人们关注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参与农事活动,增强体力,放松心情,舒缓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帮助人们摆脱疲劳和焦虑,提升身心健康水平。

同时,康复农场还提供空气新鲜、食材健康的有机农产品,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饮食选择。

二、活动目标1.提高参与者身心健康水平:通过参与农场活动,增强体力,放松心情,改善心理状态,帮助人们摆脱疲劳和焦虑。

2.促进社交和人际交往:康复农场提供了一个共同参与的平台,参与者可以与其他人交流、互动,增进友谊,提高社交能力。

3.传递农业文化:通过农事体验,向参与者传递农业文化知识,增加对农业的了解和认识。

4.提供健康的食材选择:康复农场生产有机农产品,帮助人们选择更健康、环保的食物。

三、活动内容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康复农场活动将包括以下内容:1.农事体验:参与者可以亲身参与农田种植、农作物收割等农事活动,体验田间劳动的乐趣和辛苦,增加体力锻炼,放松心情。

2.农产品加工体验:参与者可以学习和参与农产品的加工过程,如果蔬加工、食品制作等,了解农产品的加工与保存知识。

3.农业科普讲座:康复农场会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农业科普讲座,向参与者介绍农业文化、环保农业技术等知识,增加对农业的了解。

4.农村游览:活动期间,参与者还可以游览周边的农村风景,了解农村文化,感受乡村风情。

5.健康饮食讲座:康复农场活动还将举办健康饮食讲座,介绍健康的饮食搭配和食材选择,帮助参与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四、活动大纲1.活动时间:康复农场活动将在周末或假期进行,每次活动持续一天或两天。

2.参与人员:康复农场活动面向所有关注健康生活的人群,无年龄、性别限制。

精神康复园艺活动策划方案

精神康复园艺活动策划方案

精神康复园艺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精神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精神健康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如何帮助精神康复患者重建自信,增强生活能力,是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园艺活动因其对心灵的滋养和身心的调和有着独特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康复领域。

因此,我们有必要举办一场专门面向精神康复患者的园艺活动,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重建自我价值。

二、活动目的1. 帮助精神康复患者锻炼身心,促进康复。

2.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生活能力。

3. 促进社会对精神康复患者的关爱和包容。

4. 创造一个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环境。

三、活动对象本次活动主要面向精神康复患者及其家属、社区义工等相关人员,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精神康复工作。

四、活动内容1. 园艺技能培训:邀请专业园艺老师进行园艺技能培训,教授植物养护、园艺美化等相关知识。

2. 园艺心理疗法:安排心理医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参与者释放压力,增强自信。

3. 园艺作品展示:为参与者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展现他们的园艺成就。

4. 园艺小品表演:组织园艺小品表演,将园艺活动与艺术表演相结合,为大家呈现一场视觉盛宴。

5. 亲子共学园艺活动:邀请精神康复患者和家属一起参与园艺活动,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增强家庭支持。

六、参与方式1. 个人报名参加:对精神康复患者开放报名,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活动的人,可以报名参加。

2. 团体报名参加:社区、医院等相关机构可以组织精神康复患者批量报名。

3. 志愿者报名参加:邀请社会志愿者参与活动组织,为患者提供服务和帮助。

七、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本次活动将于每年春季举办,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地点:活动地点选择在靠近自然风景的郊区或者公园,能够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园艺条件。

八、预期效果1. 帮助精神康复患者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

2. 增强康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3. 增进社会对精神康复患者的理解和关爱。

精神康复农疗制度内容

精神康复农疗制度内容

精神康复农疗制度内容精神康复农疗制度是指将农业活动纳入精神康复治疗的一种方法。

它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结合专业的康复治疗方法,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身心健康的康复环境和机会。

该制度旨在通过农业劳动、自然环境和社交互动等多种元素,促进患者的康复和自我成长。

精神康复农疗制度的核心理念是将农业活动视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农场环境中,患者可以参与各种农业活动,如种植、养殖、耕作等,通过亲近自然和劳动的方式,有助于调整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改善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

农场提供了一个正常的社交环境,患者可以与其他参与者互动,建立支持和理解的人际关系,促进康复。

精神康复农疗制度不仅提供体力上的锻炼,也为患者提供认知和情感上的发展机会。

在农场中,患者需要学习农业知识和技能,了解作物生长和动物繁衍的过程,培养观察力和耐心。

患者还可以通过与动物互动,感受到养护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培养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些经历有助于患者树立积极的态度和目标,增强自我意识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精神康复农疗制度还能够提供灵感和创造力的培养。

农场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和艺术表现的机会,患者可以通过美化农场环境、创作艺术作品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

这种创作过程不仅有助于情绪的释放和调整,还能够培养患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天赋,激发患者的潜能和创造力。

精神康复农疗制度是一种结合农业劳动和专业治疗的创新方法,通过农场环境提供身心康复的机会和资源。

它通过农业活动、自然环境和社交互动等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和自我成长,提高生活质量,为精神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康复试点工程实施方案范本

康复试点工程实施方案范本

康复试点工程实施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康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目前我国的康复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国决定开展康复试点工程,以探索符合国情、适应市场需求的康复服务模式。

二、项目目标1. 通过康复试点工程,探索符合国情、适应市场需求的康复服务模式;2. 建立健全的康复服务体系,提高康复服务的品质和水平;3. 推动康复产业的发展,为康复服务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

三、项目内容康复试点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试点地区: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作为试点,以满足不同地区的康复需求;2. 建立康复服务中心:在试点地区建立康复服务中心,包括物理治疗、职业康复、心理咨询等多个服务项目;3. 推动康复产业发展:促进康复产业发展,培育康复产业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康复专业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引进,提升康复服务的专业水平;5. 完善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的康复服务体系,实现康复服务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四、项目实施方案1. 项目启动阶段:成立康复试点工程实施小组,明确项目的整体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确定试点地区和康复服务中心的建设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和预算安排;2. 康复服务中心建设:根据试点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康复服务中心的具体规划和建设方案,包括场地选址、设施建设、设备采购等工作;3. 康复服务项目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需求,确定康复服务中心的服务项目设置,包括物理治疗、职业康复、心理咨询等多个服务项目;4. 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康复专业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5. 促进康复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康复产业的发展,提高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6. 完善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康复服务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机制,推动康复服务的体系化和专业化发展。

五、项目预期效果1. 实施康复试点工程可以提高康复服务的品质和水平,满足不同地区的康复需求;2. 建立健全的康复服务体系可以促进康复产业的发展,为康复服务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可以提升康复服务的专业水平,满足不同群体的康复需求;4. 促进康复产业发展可以提高康复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康复服务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5. 完善康复服务体系可以推动康复服务的体系化和专业化发展,满足广大患者的康复需求。

精神病康复农场建设的实施方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精神病康复农场建设的实施方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洞口县关于建设精神残疾农疗康复站的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精神残疾人为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以开展规范化康复服务活动为契机,推动全县精神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

二、实施步骤(一)2012--2014年建设1个容纳300--500人的精神残疾人县级农疗康复站(精神病康复农场);(二)2012完成项目建设的规划论证、选址征地、落实建设经费。

(三)2013开始动工兴建,2014年底竣工,2015年春开始使用。

(四)精神病康复农场在行政上、业务上归属于洞口县精神病医院管理,其人员由精神病医院统一管理,派遣,劳动待遇与精神病医院相同。

三、建站要求精神残疾农疗康复站(以下简称精神病康复农场)是立足于我县的农业大县、农村精神残疾人为主实际情况、训练指导精神残疾病人从事农村劳动康复服务的场所。

(一)精神残疾农疗康复站建设规范:1、生活、休闲娱乐区用房(指居住使用面积)可以容纳300--500人面积一栋。

精神病康复农场精神残疾人平均每人1~2平方米。

全封闭式大楼,要求通风良好、简单、实用、安全。

2、办公、康复训练、治疗区大楼一栋。

全封闭式大楼,平均每人1~2平方米,要求安全实用。

3、农疗区(农场):结合本地区以农村精神病人为主、精神疾病病情的特点,建设集浅水养殖、养猪、种菜、种植中药材等。

农场、生活、休闲娱乐区、办公、康复训练、治疗区各自用围墙隔开,围墙高至少3米,墙面光滑。

(1)生活、休闲娱乐区。

精神残疾病人数每层居住50人以上,每间住房5人,居住相对集中,每间用房面积40~60平方米,便于集中管理。

(2)办公、康复训练、治疗区。

每层设康复管理人员1名、专(兼)职康复员4名、康复协调员1 名,心理治疗师1名,药剂师1名;配置康复训练器具16~20件(价值1.5万元),护理人员8人,安全保卫员4人。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1. 引言康复农场活动是为康复人群提供机会参与农场活动,通过农事劳动和与大自然互动,增强身心健康,促进康复过程。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康复农场活动的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内容、实施步骤以及预期效果等方面。

2. 活动目的•提供康复人群参与康复农场活动的机会,提升其身心健康。

•通过与大自然互动,促进康复人群与环境的融合。

•培养康复人群的农业兴趣和技能,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

•打造一个康复农场社区,提供互助支持和交流平台。

3. 活动内容3.1 农事劳动康复人群将参与各种农事劳动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耕种、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收获等。

参与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农事劳动任务,并根据专业人士的指导和监督进行实施。

3.2 自然疗法康复农场活动将提供自然疗法,包括森林浴、植物疗法、动物疗法等,通过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促进康复人群的身心健康。

参与者可以在农场的绿地中散步、欣赏花草树木,与农场的动物互动,体验自然疗法的力量。

3.3 康复讲座和培训康复农场将定期组织康复讲座和培训,邀请专家和医生为参与者讲解康复知识和技巧。

讲座内容涵盖康复理论、康复技术、康复心理学等方面,帮助参与者更好地了解自身康复需求,并提供相关的康复指导和培训。

3.4 交流和互助康复农场活动将提供交流和互助平台,为康复人群搭建康复社区。

参与者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获得互助支持和精神慰藉。

此外,农场还可以组织康复人群之间的合作活动,加强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施步骤4.1 筹备工作•确定康复农场的地点和面积。

•聘请专业人才,包括农业专家、康复专家、心理咨询师等。

•购买农具、种子和动植物等农场经营所需的物资。

•确定活动的时间表和参与者的招募渠道。

4.2 活动准备•清理农场并进行土壤改良。

•搭建休息区、讲座场地和活动区域等设施。

•开展康复讲座和培训的准备工作,包括邀请专家、准备讲义和教具等。

•制定安全和紧急救援计划。

4.3 活动实施•根据事先确定的时间表和活动内容进行实施。

精神康复医院建设实施方案

精神康复医院建设实施方案

精神康复医院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

精神康复医院是为了满足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康复需求而设立的专业医疗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精神康复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就精神康复医院的建设实施方案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二、建设目标。

1. 提高康复效果,通过建设精神康复医院,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率,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恢复。

2. 提升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和康复服务,满足社会对精神康复的需求。

3. 加强专业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精神康复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三、建设内容。

1. 建立完善的医疗设施,精神康复医院应当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确保为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诊疗服务。

2. 完善的康复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项目,包括心理疏导、职业康复、社会融合等,满足患者的不同康复需求。

3. 健全的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医院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精神康复医院的规划方案,包括建设地点、规模、投资等。

2. 筹集资金,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助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确保医院的建设资金充足。

3. 确定建设单位,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口碑的建设单位进行精神康复医院的建设。

4. 开展建设工作,按照规划方案,有序推进医院的建设工作,确保质量和进度。

五、建设效果。

1. 提升患者满意度,精神康复医院的建设将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医院的社会声誉。

2. 促进社会稳定,精神康复医院的建设将有助于减少精神疾病患者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3. 提高医疗水平,精神康复医院的建设将提高整个医疗行业的水平,促进医疗服务的进步和发展。

六、总结。

精神康复医院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过本文的实施方案,相信可以为精神康复医院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为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做出更大的贡献。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

康复农场活动方案策划一、活动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康复农场活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康复农场活动是一种结合农业体验和康复理念的活动,旨在提供一个恢复身心健康的场所,通过农业体验和自然环境的疗愈作用,帮助参与者达到康复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1.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通过康复农场活动,参与者可以融入自然环境,享受种植、养殖等农业体验带来的快乐和放松,从而减轻压力,舒缓疲劳,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2.培养环保意识:康复农场活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参与者在活动中将亲身参与到农业种植、养殖等环节中,从而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促进社交互动:康复农场活动为不同年龄、背景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参与的平台,参与者可以通过互动交流,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增进友谊。

三、活动内容1.农业体验活动:包括植物种植、动物饲养、农产品加工等,参与者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并学习到相关知识。

2.自然疗愈活动:包括散步、瑜伽、冥想等,参与者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疗愈效果。

3.环保教育活动:通过工作坊、讲座等形式,向参与者普及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4.团队协作活动:包括农场任务、团队游戏等,通过团队合作,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和协作能力。

四、活动流程1.活动前期准备:–确定活动场地:选取具备适宜环境和条件的场地作为康复农场。

–策划活动内容:根据参与者需求和活动目的,设计康复农场活动内容,确定主题和形式。

–确定活动时间和人数:根据场地容量和参与者情况,确定活动时间和参与人数限制。

2.活动开展:–分组介绍和热身活动:参与者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互相介绍并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农业体验活动:参与者分组轮流进行农业体验活动,包括种植、养殖等。

–自然疗愈活动:参与者进行自然疗愈活动,如散步、瑜伽、冥想等,放松身心。

–环保教育活动:组织环保教育活动,如工作坊、讲座等,向参与者普及环保知识。

精神疾病人康复救助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精神疾病人康复救助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精神疾病人康复救助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71号)和《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切实有效的帮助解决精神病人长期服药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和负担,减轻患者家庭困难,降低社区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内容和申请条件(一)精神病社区个案管理(包括对重性精神病人进行筛查与评估并建立个案,对个案管理服务对象每季度进行一次入户追踪随访和开展社区转介服务,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建立应急处置方案并配合相关部门加强管理。

)申请条件:具有深圳户籍和残疾证,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病人。

(二)精神(癫痫)病人免费服药(包括组织发药、对病人实施常规检查、开展服药疗效评估等)申请条件:具有深圳户籍和残疾证的低收入精神病人。

二、资助名额和标准(一)精神病社区个案管理:资助名额为600名。

资助标准:每人每年不超过1100元。

(二)精神(癫痫)病人免费服药:资助名额为1000名。

资助标准:每人每年不超过2400元(含常规检查费400元,服药疗效评估200元)。

三、资助药品常用的精神科药物:58种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硫必利、硫利哒嗪、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帕利哌酮、哌甲酯、五氟利多、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哈力多);丙咪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马普替林、多塞平、曲唑酮、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复方氟哌噻吨、米氮平、噻奈普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安非他酮、舒肝解郁胶囊、坦度螺酮、度洛西汀、瑞波西汀;碳酸锂、苯妥英钠、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托吡酯、拉莫三嗪、加巴喷丁;苯巴比妥、阿普唑仑、地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硝西泮、劳拉西泮、唑吡坦、坦度螺酮、丁螺环酮、咪达唑仑、苯海索、东莨菪碱(针剂)。

常用的精神科辅助药物:16种维生素C、维生素B族、普萘洛尔、异丙嗪、苯海拉明、鲨肝醇、肌苷、葡醛内酯、九味肝泰胶囊、联苯双酯滴丸、酚酞片、谷维素、吡拉西坦、吡硫醇、石杉碱甲、复方丹参片。

某县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

某县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

2018年某县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某县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云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XX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及《XX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的总体要求,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残联、卫生、公安、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完善以精神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为技术支持、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专业化服务积极参与的综合性精神病卫生防治康复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扩大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覆盖面,逐步将防治工作重点转移到基层,进一步提高精神疾病就医率,降低复发率,使我县精神病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满足社会需求。

二、重要意义按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全国精神病患者病发率为12.3‰,XX县有精神病患者约4500人,其中办有残疾证的1077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加大,精神疾病患病率与日俱增,加之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与歧视,给早期发现和治疗增加了难度,导致残疾率增高;患者家属耻感普遍,将患者关锁导致病情加重、治疗耽误;精神疾病患者复发率高,许多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因为经济压力不堪重负,造成因病致贫,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为此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对减轻病人痛苦和家庭负担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目标任务在辖区内对精神病患者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从18年到18年止,使精神病患者检出率达6‰、监护率达90%、显好率达60%、肇事率下降到0.5%以下。

---XX—XX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

---XX—XX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

***XX—XX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今明两年我区全面开展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根据《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十五”实施方案》、《**省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十五”实施方案》,借鉴**街道精防试点工作经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与任务(一)在**街道的精防普查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全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具体目标任务是:精神病患者检出率5‰左右,监护率达到90%,显好率达到65%,社会参与率达到55%,肇事率下降到3‰以下。

(二)建立政府牵头,残联协调,卫生唱戏,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全社会参与的精防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精神病人监护、家访、家庭病床和工(农)疗站、康疗站,***福利院等康复系统。

(三)完善以医疗卫生机构为骨干,社区、村居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

防治机构,区级医院务必要设立精神病防治门诊部,力求我区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的人群覆盖面达95%以上。

二、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6月20日—7月31日)主要任务是:1、建立组织。

各镇(街道)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设立精防办;确定专(兼)职精防医生,村、居成立一级精防组织。

2、动员大会:7月20日在**街道召开精防工作动员大会及现场会。

3、宣传发动。

印发宣传资料,通过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开展精防工作宣传,确保精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4、骨干培训。

7月9日—7月31日由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技术指导小组对镇(街道)及村精防人员进行精防知识与技术培训。

(二)实施阶段(8月1日—11月30日)1、线索调查。

由村干部、村级残疾人联络小组根据线索调查问卷认真负责地进行筛选,对可疑人员名单逐一填写线索调查登记表,检出可疑人数应在本村总人数的10‰以上。

2、入户调查。

区精防技术指导组对登记的可疑患者逐一进行入户调查,作出诊断。

农疗康复计划书

农疗康复计划书

农疗康复计划书1. 引言农疗康复计划旨在利用农业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康复方法,帮助人们恢复身心健康。

这个计划的目标是为那些在城市生活中因压力和紧张而受到身心健康问题困扰的人们提供一个放松、治愈的环境。

2. 背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焦虑。

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在繁忙的城市中,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的发生,如焦虑症、抑郁症和睡眠障碍等。

因此,寻找一种自然的康复方法来释放压力、恢复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农疗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康复方法。

通过接触大自然、参与农业活动和享受田园风光,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焦虑和压力,改善心情和睡眠质量。

因此,我们决定提出这个农疗康复计划,为那些需要恢复身心健康的人们提供一个机会。

3. 目标农疗康复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参与者恢复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提供一个放松、治愈的环境,减轻参与者的压力和焦虑。

2.通过农业活动与大自然接触,提高参与者的心情和睡眠质量。

3.促进社交互动,增强参与者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4.加强参与者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环境教育。

4. 方案农疗康复计划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农场选址选择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农场作为康复中心的基地。

确保周围环境安静、空气清新,有大面积的绿地和农田。

4.2 农业活动为参与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农业活动,如种植蔬菜、果树,养殖动物等。

这些活动将帮助参与者与自然互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3 休闲活动安排一些休闲活动,如露天野餐、户外瑜伽等。

这些活动将帮助参与者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4.4 社交互动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如农田音乐会、农业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参与者有机会结识新朋友,增强人际关系。

4.5 环境教育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向参与者介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知识。

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参与者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5. 实施计划农疗康复计划的实施计划包括以下几个阶段:5.1 筹备阶段确定农场选址,并进行必要的规划和准备工作,如购买农业设备和物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洞口县关于建设精神残疾农疗康复站的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精神残疾人为本,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以开展规范化康复服务活动为契机,推动全县精神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实现。

二、实施步骤(一)2012--2014年建设1个容纳300--500人的精神残疾人县级农疗康复站(精神病康复农场);(二)2012完成项目建设的规划论证、选址征地、落实建设经费。

(三)2013开始动工兴建,2014年底竣工,2015年春开始使用。

(四)精神病康复农场在行政上、业务上归属于洞口县精神病医院管理,其人员由精神病医院统一管理,派遣,劳动待遇与精神病医院相同。

三、建站要求精神残疾农疗康复站(以下简称精神病康复农场)是立足于我县的农业大县、农村精神残疾人为主实际情况、训练指导精神残疾病人从事农村劳动康复服务的场所。

(一)精神残疾农疗康复站建设规范:1、生活、休闲娱乐区用房(指居住使用面积)可以容纳300--500人面积一栋。

精神病康复农场精神残疾人平均每人1~2平方米。

全封闭式大楼,要求通风良好、简单、实用、安全。

2、办公、康复训练、治疗区大楼一栋。

全封闭式大楼,平均每人1~2平方米,要求安全实用。

3、农疗区(农场):结合本地区以农村精神病人为主、精神疾病病情的特点,建设集浅水养殖、养猪、种菜、种植中药材等。

农场、生活、休闲娱乐区、办公、康复训练、治疗区各自用围墙隔开,围墙高至少3米,墙面光滑。

(1)生活、休闲娱乐区。

精神残疾病人数每层居住50人以上,每间住房5人,居住相对集中,每间用房面积40~60平方米,便于集中管理。

(2)办公、康复训练、治疗区。

每层设康复管理人员1名、专(兼)职康复员4名、康复协调员1 名,心理治疗师1名,药剂师1名;配置康复训练器具16~20件(价值1.5万元),护理人员8人,安全保卫员4人。

精神专科医师4--6名,用房每间面积20~40平方米。

设站长1名,副站长2名,后勤保障员2--4名,负责整个精神病康复农场的日常运作。

(3)农疗区(农场)。

占地面积约15-20亩,设立水产养殖区,动物养殖区,中药材种植区,遵循因地制宜,简单易学、易操作的原则,便于精神残疾病人有兴趣参与。

农疗区设农疗培训师4名,兽医1名。

以上人员均需要取得相应的执业(从业)资质及敬业精神,各类人员的职责及管理规章制度,另行制定,并且报请县卫生局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批准。

工程设计、建设由具备相应设计、建设资质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设计、建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工程招标。

(二)设施要求1、建在洞口县精神病医院管理下的农疗康复站挂“洞口县精神病康复农场”标识牌,(可中英文对照)。

2、洞口县精神病康复农场或康复站,应有卫生部门核发的《非营利性医疗执业许可证》和市县卫生行政部门与残联核发的《精神残疾人康复站认证书》,同时具有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3、精神残疾人康复融入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有“康复服务”,工作服务对象有“精神残疾人”。

墙上有《精神残疾人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一览表》、《康复员职责》和《康复服务内容》等。

4、档案、表卡、记录规范。

⑴精神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康复需求调查表、康复服务记录、康复服务评估);⑵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档案(表一至表六);⑶成年智力残疾人康复训练档案;(4)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机构用表);(5)转介、转诊服务登记表;(6)康复服务日志;(7)社区康复资源调查表;(8)康复知识普及档案;5、有简易适用的康复训练器具。

6、有精神康复知识普及读物和康复训练丛书。

7,可以向公众定期开放,讲授精神卫生相关知识,接收社会志愿者为精神残疾人提供的生活服务。

四、制度职责(一)精神病康复农场工作职责精神病康复农场工作由农场主任负责领导,康复员(康复医生)、康复协调员(残协专职委员)、残疾人亲属和志愿者等负责具体实施。

其职责是负责进场的精神残疾人在康复站的管理和康复服务工作,确保本县内有康复需求的精神残疾人得到切实有效的康复服务,按照精神康复工作内容和程序组织实施,指导精神残疾人康复训练,规范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

(二)精神病康复农场康复工作制度1、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目标要求,制定本县精神残疾康复工作目标,实施康复服务。

2、坚持公益性原则,对精神残疾人、老年人、智力残疾病人实行免费康复服务。

3、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康复需求筛出率达60%以上,并对有康复需求的精神残疾人、老年人、智力残疾病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

4、为精神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知识普及、简易康复技术培训、简易训练器具制作、辅助器具服务和咨询、转诊转介、信息等康复服务,并如实做好记录,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

5、精神病康复农场全天候为残疾人、老年人、智力残疾病人提供康复训练服务。

6、培训精神残疾人及亲属,指导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工作。

7、设立心理咨询室,广泛开展宣传,备有康复知识普及读物,向社会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实施残疾儿童早期干预。

8、管理、填写、保管各类残疾人康复档案、表卡等。

(三)康复员(康复协调员)工作职责1、在站长领导的下,负责辖区的康复服务工作,负责康复站康复训练器具、办公设备等日常管理、维护、保养工作。

2、接受上级康复工作指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的监督、检查、指导、培训和考核。

3、定期参加康复工作会议,汇报情况,交流经验,研究问题,接受工作任务。

4、负责精神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规范填写各类康复档案、记录、表卡、日志等。

5、在社区康复站、残疾人家庭对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

包括功能训练、心理辅导等,每次约30~60分钟,了解家庭训练员工作情况,进行指导;了解精神残疾人训练后反应及要求,如实记录训练情况。

6、向精神残疾人及亲属进行宣传,鼓励和帮助精神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

向残疾人及亲属传授康复训练方法,指导家庭康复训练。

7、提供康复咨询和转诊、转介等康复服务。

8、参加康复技术培训,掌握精神残疾人康复实用技术。

(四)康复员条件与业务素质1、热爱残疾人康复事业,有爱心和奉献精神。

2、经县精神病医院业务培训,由县卫生局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清楚精神残疾人基本状况和康复需求。

4、清楚工作职责和康复服务内容。

5、掌握康复训练技术和方法,能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按残疾人需求提供康复服务。

6、能规范填写和使用各类残疾人康复档案。

7、了解与残疾人社区康复相关的政策及社会康复资源。

(五)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及精神科医师均需要取得国家认可的执业证书,无执业资格者不得上岗执业。

分别在其执业注册范围内执业,对于其管理参照精神卫生机构相应专业人员的管理进行。

(六) 精神康复奖惩激励制度1、精神残疾人康复训练按规定标准,给予康复训练经费补贴。

2、精神残疾人工作者(康复管理员、康复员、康复协调员)康复服务工作成绩突出的,享受年终各类评先、评优和表彰、奖励等。

3、为康复对象提供良好服务,得到辖区精神残疾人充分认可的,年度评比获得优秀的社区康复站,给予奖励。

4、对康复训练与服务不到位,康复管理混乱、长时间关门,康复器具无故损坏、丢失,辖区精神残疾人意见多的部门,予以口头批评、限期改正、通报批评、追究领导责任,造成损失的按规定赔偿。

(七)康复器具管理制度1、各级政府出资采购的康复训练器具、办公设施、图书档案资料等资产(简称康复器具),产权为县残联,使用权为精神病康复农场。

2、使用单位的康复器具全部到位后,建立康复器具账簿,并与市县残联和市残康办签订《社区康复站康复器具使用管理协议书》一式三份,市残康办一份、县残联一份、使用单位一份。

3、采购的康复器具按照《招标采购合同》,由生产厂家或销售公司负责三包。

4、建立康复器具维修基金。

保证保修期后的康复器具正常磨损的维修、保养。

维修基金按每年每站康复器具总价值的3%,由县残联和精神病康复农场按1:1比例从年度康复经费中列支,设专用账户统一保管。

5、康复器具丢失、非正常损坏,由责任人按采购价格或维修价格赔偿。

6、康复器具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对管理维护不当、无故拖延修理、丢失未及时补充,造成后果的,上级主管部门要追究使用单位领导和负责人的责任。

五、服务规范康复服务是指在政府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针对精神残疾人的基本康复而提供的经济、有效、及时、方便的综合性服务,旨在帮助广大残疾人改善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

(一)康复服务内容1、精神康复医疗服务:根据精神残疾人的功能状况、康复需求及家庭经济条件,依托精神病康复农场,为残疾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和转诊服务等。

2、训练指导服务:在康复医疗机构、农场康复站或残疾人家庭,为需要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

3、心理疏导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精神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为精神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精神残疾的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辅助用具服务:根据各类精神残疾人的需要,提供辅助器具信息、选购、租赁、使用指导和维修等服务。

6、咨询转介服务:掌握本地康复资源,根据残疾人在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心理支持、辅助器具以及在全面康复领域等方面的不同需求,联系有关机构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转介,做好登记,进行跟踪服务。

(二)入出站(场)的精神残疾人的标准1、所有入场的精神残疾人需要经过本县精神病医院由县卫生局指定的2名以上精神专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评估残疾等级,只有社会功能严重损害者方可以免费入场。

持有残联颁发的残疾等级证者仅供参考。

2、入场标准:(1)孤僻、懒散,个人生活需人督促下进行。

(2)与任何人少有往来接触。

(3)以阴性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

(4)排除冲动伤人毁物行为者,符合独自开放式住院的条件。

(5)患者本人须签署入场知情同意书。

(6)智力残疾者入场必须至少1名监护人陪同。

(7)排除肢体重度残疾、个人日常生活难以自理者入场。

3、出场标准(以下情形之一者)(1)个人生活基本自理,被动参加农疗活动。

(2)被动参加社交活动。

(3)本人强烈要求出场者。

(4)监护人认为可以出场者。

(5)经县卫生局指定的评估医师认为可以出场的。

(6)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需要治疗者。

(7)精神病性症状变化,出现冲动伤人毁物行为者。

(8)入场的精神残疾人外走不归72小时者视为自动出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