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羊病百治不如一防(预防),百防不如一抓(抓膘)

合集下载

夏季羊病防控措施

夏季羊病防控措施

夏季羊病防控措施夏季是羊病高发季节,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容易导致羊只感染各种疾病。

为了保障羊只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可行的防控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夏季羊病的防控方法,旨在帮助养殖户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羊病。

一、合理饲养管理1.饲料合理搭配夏季羊只的饲料搭配应以绿饲料为主,如新鲜草、青贮饲料等。

同时,要合理增加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比例,以满足羊只的营养需求。

此外,定期清理饲槽和饮水设备,保持食物和水源的清洁卫生。

2.合理喂养夏季羊只喂养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时供水:夏季天气炎热,羊只需大量饮水以保持体温平衡,预防脱水和中暑。

应确保水源充足,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槽干净。

(2)科学喂草:让羊只充分采食新鲜、绿嫩的饲草,增加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有助于促进瘤胃的功能,提高消化能力。

同时,定期更换饲料,避免发霉变质的饲料给羊只带来细菌感染。

(3)注意消暑降温:在饲养场所设置遮荫措施,可有效降低高温对羊只的不适,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疫苗预防疫苗预防是羊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根据羊只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常见的一些必备疫苗有疯牛病疫苗、白血病病毒疫苗等。

在接种疫苗前,应咨询兽医师,并按照兽医师的指导进行操作。

三、定期驱虫夏季气温升高,对于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定期驱虫是羊病防控的重要环节之一。

驱虫可以选择化学驱虫药物或中草药驱虫。

使用化学驱虫药物时,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用药,并注意防止药物残留。

对于有机养殖的羊只,可以考虑使用中草药驱虫方法,以避免化学残留。

四、排除疫源为了防止羊病的传播和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排除潜在的疫源。

首先,定期检查羊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患病个体,并迅速进行隔离和治疗。

其次,及时清理环境卫生,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定期对养殖场所进行清理消毒,做好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

五、定期体检定期对羊只进行体检,有助于发现患病个体,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羊病的预防措施

羊病的预防措施

羊病的预防措施羊病预防的总体措施羊在生活过程中所发生的疾病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其性质分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和产科病以及中毒病、普通病。

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侵入羊体而引起的。

病原微生物在羊体内生长繁殖,释放出大量的毒素或致病因子,使羊发病,如不及时防治,常引起大批死亡,或生产力严重下降。

羊发生传染病后,病原微生物从其体内排出,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给其他的羊,造成疫病的流行。

有些急性或烈性传染病,可以使羊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寄生虫病是由于寄生虫(如蠕虫、昆出、原虫寺)寄生于羊体内。

当寄生虫寄生于羊体时,通过虫体对羊的器官、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夺取营养或产生毒素,使羊消瘦、贫皿、宮养不良、生产机能下降者可导致死亡。

寄生虫病与传染病有相似之处,即具有侵袭性,使得多数羊发病。

某些寄生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开不业于传染病,也对养羊业造成严重威胁。

普通病是指除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外的疾病。

包括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和代谢及中毒性疾病。

普通病不具有传染性或侵袭性,多为零星发生,但羊误食某些有毒牧草或毒物,也会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羊病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开展防疫检疫、定期驱虫、预防中毒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将饲养管理工作和防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防病灭病的良好效果。

一、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体抗病能力首先,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养羊户应选健康的良种公羊和母羊,以提高羊的品种和生产性能,増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俗话说“体弱百病生”。

引进种羊时对引入的羊一定要仔细做好检疫、预防接种和隔离饲养观察,确保羊群健康安全,防止因引入新羊带来病原体。

饲料的品质要优良、无毒无害、无霉变和无污染,饲草饲料合理搭配,更换饲草饲料要逐渐过渡,不可突然更换。

其次,合理组织放牧。

最好是编群组织放牧,合理利用草场,减少牧草的浪费和羊感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机会,应推行划区轮牧制度。

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羊是我国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在农村地区被广泛饲养。

由于高温多湿的环境和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导致羊容易发生多种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

加强羊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羊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帮助养殖户更好地保护羊的健康。

一、定期免疫注射定期免疫注射是羊疾病预防的一个重要措施。

疫苗可以有效地提高羊的免疫力,防止多种传染病,如口蹄疫、疯牛病、细菌性痢疾等。

养殖户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养殖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并按照要求进行规定的注射程序。

只有做到定期的疫苗注射,才能有效地减少羊的疾病发生率,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羊疾病的关键。

养殖户应该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消毒,及时清理干净羊舍和饮水设施,保证羊圈的通风和排水条件良好。

要严格控制粪便积累的情况,实行定期清理和堆肥处理。

通过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三、科学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羊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养殖户应该根据羊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饲养条件,合理确定饲料配方和饲养量,避免饲料浪费和过度喂养。

要注意羊群的分群饲养,根据羊的品种、年龄和生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管理。

定期对羊进行常规体检,排除隐藏病患,加强对羊群的监测和管理。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羊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严格控制疾病传播严格控制疾病传播是预防羊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养殖场中,养殖户应该严格隔离患病羊只,及时发现疾病症状的羊只进行隔离检疫。

要定期对外来人员和物资进行严格检疫,避免引入新的病原体。

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羊只的个别防护,如定期消毒羊只的嘴和蹄部,保证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严格防止交叉感染。

通过严格控制疾病传播,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的扩散和传染。

五、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是预防羊疾病的长效措施。

养殖户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养殖技术水平,了解最新的养殖技术和疾病预防知识。

羊病的防制措施

羊病的防制措施

羊病的防制措施一、搞好饲养管理,增强个体的抗病能力。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遵守原则: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污水和冰冻水,使用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养羊,发酵床菌种在发酵分解粪便过程中生成的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够有效抑制有害细菌的滋生,使羊膘肥体壮,提高个体的抗病能力。

二、搞好环境卫生,圈舍做好清毒工作。

圈养羊应保持圈舍、场地和用的卫生。

经常清扫圈舍。

同时定期用消毒药(如:百毒杀、易克林惠昌消毒液等到高效低毒药物)对圈舍场地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

三、有计划地搞好免疫接种工作。

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羊传染病菌的重要措施。

目前预防羊主要传染病菌的疫苗有以下几种:1、无毒炭疽芽苗用于预防羊炭疽。

绵羊皮下注射0。

5毫升,注射后14天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一年。

(此苗不能用于山羊)2、破伤风明矾沉降类霉素用于预防破伤风。

羊颈部皮下注射0。

5毫升,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持续4年。

3、绵、山羊痘弱毒冻干苗用于预防绵、山羊痘。

接瓶签上的头数应用,每头份用0。

5毫升生理盐水稀释;每只羊皮内注射0。

5毫升(不论大小瘦弱、怀孕均可同量)。

注射后5-8天肿胀,硬结,5-10天逐渐消失。

注射后4-6天可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1年。

4、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羔羊痢疾)三联四防苗用于预防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

干粉苗:用20%铝胶盐水溶解不论羊只年龄大小均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湿苗(又称羊四联苗):应用前摇均后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免疫期6个月。

5、中口型口蹄疫天活疫苗用于预防羊O型口蹄疫。

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2毫升,羔羊每只1毫升。

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

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用肾上腺素救治。

免疫接种对体质健壮的成羊会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对幼羊,体弱或患慢性疾病的羊效果不佳。

而对于怀孕母羊,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羊,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和疫苗反应等有时会引起流产、早产,影响胎儿发育和免疫效果不佳。

养殖技术-怎样预防羊病

养殖技术-怎样预防羊病

养殖技术-怎样预防羊病
羊病的防治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防疫、检疫工作,坚持定期驱虫和预防中毒等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
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增强羊的体质,提高生产性能,也是防疫灭病的基础。

搞好清洁卫生,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清除外界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作用,减少机体感染机会,这是防疫灭病的的关键。

还可以通过预防接种使机体获得免疫力,这是防疫灭病的重要手段。

只有三者密切结合,互相促进,才能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

2、严格执行检疫、消毒制度
通过检疫,可以及早发现疫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做到就地控制和扑灭,防止疫病蔓延。

消毒是用各种方法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虫卵对羊的危害,是预防和消灭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消毒时可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要求选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如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热消毒法。

消毒对象包括棚圈、粪便、土壤、尸体、衣物等。

3、有计划地定期预防接种和驱虫药浴
预防接种和驱虫药浴,是每年羊群防疫工作最重要的两项工作。

只有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适时地进行免疫接种;在驱虫药浴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准确的配制药液浓度,才能有效地控制羊群疫病的发生。

羊病的预防与治疗

羊病的预防与治疗

羊病的预防与治疗羊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防疫、检疫工作,坚持定期驱虫和预防中毒等项综合性防治措施。

一.加强饲养管理养羊业要逐步做到饲养管理科学化。

应根据农牧区草场的不同情况,按羊的品种、年龄、性别的差异,分别进行编群放牧。

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划区轮牧制度。

当冬季牧草营养下降或放牧采食不足时,必须进行补饲。

特别是对那些幼龄羊、怀孕和泌乳期的成年羊补饲尤为重要。

种公羊在配种期间应采取舍饲方式,按饲养标准饲养,以保证较高的营养水平。

对剪毛、配种、产羔、断乳和分娩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时间安排应尽量缩短,以增加有效放牧时间。

为了提高羊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防治因羊只的流动而带入病原,要选择健康的良种公母羊,坚持自繁自养。

二.环境卫生与消毒为了净化周围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和传播的机会,对羊的圈舍、活动场地及用具等,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粪便及污物要及时处理,防止饲草发霉变质,尽量保持新鲜、清洁、干燥;固定牧业井,或以流动的河水作为饮用水,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自动卫生饮水处,以保证饮水的卫生。

此外,还应注意消灭蚊蝇等,防止鼠害。

消毒的目的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羊体表面及用具上的病原微生物和冲卵、幼虫。

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或减少传染病和寄生虫的发生与流行。

1.羊舍消毒先彻底清扫,然后使用消毒液将畜舍的天棚、墙壁、饲槽、地面洒匀喷湿。

一般情况下每年可按2次消毒(春秋各一次)。

对产房在产前产后以及产羔高峰时应进行多次消毒。

病羊舍、隔离舍的出入口应设置浸有消毒液的麻袋片或草垫。

常用消毒液有10%-20%石灰乳、5%-20%漂白粉溶液、2%-4%氢氧化钠溶液、5%来苏水、0.1%-0.5%过氧乙酸、20%牧草灰水和4%福尔马林等。

2.地面土壤消毒对羊舍和病羊停留过的地面,应铲除表土,清除粪便和垃圾,堆积发酵,或予以焚烧(停放过炭疽病羊尸的场所)。

小面积的土壤消毒,可用2%-4%氢氧化钠溶液、0.1%-0.5%过氧乙酸、10%-20%漂白粉溶液或10%-20%的石灰乳等。

小型养羊场的四大问题

小型养羊场的四大问题

小型养羊场的四大问题牛羊价格近两年不乐观,尤其是羊价格大幅下降,但是贴吧里还是活跃着非常多的人,而且是规模不大的散养户,那么,在散养羊群的养羊场,一般会有哪些问题呢?可以看看下面,自查下,看看能不能对上号**、舍不得用精料养羊生产上流行的谚语:“百治不如一防(预防),百防不如一抓(抓膘)”,“羊以瘦为病”,“病由膘瘦起,体弱百病兴”,“营养不良是百病之源”。

充分说明羊群营养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及羊病预防的重要性。

尤其是养育肥羊,如果不舍得用精饲料,满足不了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就会造成出栏时间长、体弱多病、出肉率低等问题,**终导致养殖利润不高。

第二、不注重环境卫生传统的牧民养羊的管理通常是粗放简单,环境污秽潮湿脏乱,这不但使蚊蝇等昆虫大量繁衍,而且会滋生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还会污染羊的饲料和饮水,从而导致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大规模养羊要重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经常清扫地面,更换垫草,并且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羊的圈舍清洁、干燥和卫生,羊的粪便和污物要堆积发酵。

第三、不注重消毒牧民圈养的羊舍地面,墙面,围栏上,还有羊的运动场地,以及羊常用的器具,机械设备都要进行定期的消毒。

一般情况下,每周都要消毒一到两次。

如果有疫情的情况下,每周要消毒3至4次**为适宜。

常用的消毒药物要定期交换使用。

效果更佳。

第四、不注重驱虫羊群经常易患有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影响养羊生产的一个重要隐患。

一般羊患有寄生虫病,表现为羊消瘦,羊的发育受阻,生长缓慢。

繁殖能力大大下降。

严重的还会导致羊死亡。

民间谚语理论真,草饱料肥水精神,自古延用到如今,六畜本是人所饲,全凭责任来喂养,一分付出一份获,羊肥体健理当然,偷懒反被偷懒误,偷工减料羊不肥,只要我们理念正,羊只用水要保证,清理水槽要干净。

饲养程序要照办,少喂勤添六七遍,消毒清扫圈要干。

科学管理是关键,四勤留心羊常看,体弱病者分群养。

春夏秋冬有暑寒,夜眠之前草上栏,吃饱喝好御风寒。

马无夜草不得肥,羊无夜草栖难眠,实干苦干加巧干。

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羊疾病是指发生在羊体内的各种疾病,它的种类很多,如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疾病等。

这些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控制,将给羊的生长和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确保羊的健康,保障羊群的生产效益,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控制措施,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羊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羊群管理制度要想做好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的羊群管理制度。

包括羊群的登记、分类管理、种羊的选配、饲养制度的制定等。

对于不同疾病的防控,需要有专门的防疫措施和监测机制。

二、加强羊群的日常管理羊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定期的清洁消毒、饲料的合理搭配、饮水的卫生保障、羊圈的隔离和通风保持以及兽医的定期巡视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加强对常见疾病的防治针对羊的常见疾病,比如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布氏杆菌病等,需要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如定期对羊圈进行消毒、对疑似患病的羊进行隔离、定期给羊进行预防接种等。

四、加强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寄生虫病是羊群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它的传播途径多样,如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

对于不同寄生虫病,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如对羊进行驱虫、减少放牧时间、改变放牧地点等。

五、饲料和饮水的质量保障饲料和饮水的质量对羊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确保饲料的卫生质量和合理搭配,同时也要保障饮水的卫生干净。

在饲养中需要定期清理饮水设施、保持饲料库的干燥通风、严格把关饲料的质量。

六、加强兽医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兽医人员是羊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最新的防疫技术和知识。

加强对兽医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疫意识和技术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七、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疾病隐患至关重要。

只有在早期发现疾病,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控制疫情的蔓延。

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充分的组织协调、科学的管理、精细的操作和及时的预警。

羊病怎么预防和治疗

羊病怎么预防和治疗

羊病怎么预防和治疗1、饲养管理:要使羊的抗病能力得到增加,使羊的身体状态保持膘肥体壮,饲养管理应该严格遵守原则,不可以给羊提供发霉变质的饲料。

2、圈舍管理:要及时对圈舍进行清扫,使圈舍拥有干净卫生的环境。

3、免疫接种:无毒炭疽芽苗能够预防羊炭疽,破伤风明矾沉降类霉素能够预防破伤风,绵羊、山羊痘弱毒冻干苗可以预防绵羊、山羊痘。

一、羊病怎么预防1、饲养管理要增加羊的抗病能力,使羊保持膘肥体壮的状态,使饲养管理严格遵守原则,不能饲喂发霉变质饲料,不能使羊饮用污水和冰冻水。

2、圈舍管理要保证圈舍环境的干净卫生,要经常清扫圈舍,做好圈舍的清毒,集中粪便、尿等污物,将其堆积发酵30天左右。

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要定期使用高效低毒消毒药物。

3、免疫接种(1)无毒炭疽芽苗可以预防羊炭疽,给绵羊皮下注射,用量为0.5毫升,注射完成后14天就会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时间是一年,注意苗不能给山羊使用。

(2)破伤风明矾沉降类霉素可以预防破伤风,给羊颈部皮下注射,用量为0.5毫升,产生免疫力的时间是1个月后,免疫时间是1年,第2年要再注射1次,免疫时间能够持续4年。

(3)绵、山羊痘弱毒冻干苗可以预防绵、山羊痘,应用时要按接瓶签上的头数,稀释时每头份要用0.5毫升生理盐水。

每只羊皮内注射的用量是0.5毫升,羊的个体大小瘦弱,怀孕都可以同量。

注射后5-8天带有肿胀、硬结,逐渐消失在5-10天。

注射后4-6天就会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时间是1年。

(4)羊三联四防苗可以预防的羊病是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

其中的干粉苗,要用20%铝胶盐水溶解,不管羊只年龄大小,都要皮下或肌肉注射,用量是1毫升,14天就会产生免疫力,免疫时间是1年。

湿苗也叫做羊四联苗,使用之前要摇均,随后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用量为5毫升,免疫时间是6个月。

(5)中口型口蹄疫天活疫苗①可以预防羊O型口蹄疫,使用时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用量2毫升,羔羊每只用量1毫升。

【养羊】养羊人一定要重点预防这几类羊病

【养羊】养羊人一定要重点预防这几类羊病

养羊人一定要重点预防这几类羊病!如果发现你的羊群里几只生病的羊表现相同的症状而且病羊数还在增加,你就得长点心了,你就该考虑是不是传染病呢?甭管它是不是传染病,先隔离了再说,否则损失惨重可就追悔莫及了,等确定不是传染病后再解除隔离。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传染病防治:魏氏梭菌类病:常见的有三联四防病,即由魏氏梭菌引起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

此类疾病多由魏氏梭菌引起,魏氏梭菌属革兰氏阳性菌,治疗可选用青霉素、磺胺嘧啶、土霉素等。

关于魏氏梭菌小编就不赘述了大家问度娘查书都可以了解。

母羊在产前一个月注射三联疫苗可以大大降低羔羊患病的概率,新生羔羊出生15-30日龄注射三联疫苗。

布鲁氏杆菌病:俗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所以养殖中应格外注意,布氏杆菌属革兰阴性菌,羊感染后母羊发生流产,公羊发生睾丸炎,部分羊发生关节肿大,人患病与羊类似,还伴有身体无力,故人的布病又称“软病”。

布氏杆菌体外生存能力弱,一般消毒药很快将其杀死,不耐高温60-70℃就可将其杀死。

布病原则上只防不治,一经发现即刻淘汰。

引进羊只时一定要做布病的凝集检测,检测阴性才可引进,布病多发区应定期(建议每年一次)检测及时淘汰。

预防布病可注射布病疫苗,但在疫苗免疫期将无法做布检。

所以疫苗的注射当灵活掌握。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患病羊死亡率极高,2007年由境外传入我国西藏地区,于2013年在我国大规模爆发,主要发生于羊只流动频繁的地区,如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地。

发病羊只有发热,腹泻严重,口腔溃疡,支气管肺炎(类似羊支原体肺炎)等症状出现,不同型不同症状。

此病重在预防可以注射小反刍疫苗,治疗则可采用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配合使用进行治疗。

羊痘:由痘病毒引起,病死率在30%左右,病羊体温高达41-42℃,痘疹多发于皮肤、黏膜无毛或少毛的部位,开始为红斑,后变为丘疹,最后变为水疱、脓疱,有的羊可以自愈,有的则继发感染患病。

关于养羊防病的知识

关于养羊防病的知识

关于养羊防病的知识
养羊防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驱虫:每年要进行两次驱虫,春秋两季各一次,育肥羊在育肥开始时进行驱虫。

驱虫药物种类很多,现在广泛使用的药物是丙硫咪唑片和阿维菌素片,最好搭配使用,先用一种驱虫药,15天后再用另一种驱虫药再驱虫
1次。

驱虫在早晨空腹进行,按羊体重每10公斤用药1片,吃药后勿进食,待6小时后可先给羊饮水再进食,这样效果更好。

2. 预防疫病:为防止疫病传染,应对羊舍内外一定范围以及常用设施、用具定期进行消毒,同时要给羊注射预防疫病的疫苗。

要养成定时观察羊群状态的习惯,发现病羊及时诊治,做到防患于未然。

3. 搞好清洁卫生:保持牧场卫生,消灭鼠害、兽害、消除尸体、兽骨、铲除毒草,不到下湿地放牧;保持羊舍、运动场清洁干燥,经常打扫,定期消毒,粪便、污物应经常清除并发酵处理;保证羊体卫生,每年定期给羊药浴,防止外寄生虫病的发生。

4. 严格执行检疫、消毒制度: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通过检疫,可以及早发现疫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做到就地控制和扑灭,防止疫病蔓延。

检疫是对羊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抽检化验,及时发现病羊,进行隔离治疗或处理,清除传染源。

5. 有计划地定期预防接种和驱虫药浴:预防接种和驱虫药浴是每年羊群防疫工作最重要的两项工作。

以上是养羊防病的一些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预防养羊基地中羊病的发生和解决措施

如何预防养羊基地中羊病的发生和解决措施

如何预防养羊场中羊病的发生和解决措施羊病发生的原因造成羊群疾病的病因可分为两种,分别是:微生物性因素和非微生物性因素。

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1.非微生物性因素这类羊群疾病是普通的疾病,危害性并不大,不会造成疾病大面积传染。

大多是因为管理饲养不当导致羊群患病。

非微生物性疾病包含众多种类:有内科病,营养代谢疾病和中毒性疾病。

内科病大多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则主要是因为营养物质不均衡造成的,出现中毒性疾病则大多是羊只误食了各种有毒物质造成的。

2.微生物性因素微生物性因素患病的风险比较高,因为此类疾病通过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微生物引发的。

在羊群中具有传染性和侵袭性,容易造成大量羊群生病,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主要表现出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对出现会导致寄生虫大量吸取羊机体内的营养,并分泌出各种毒素。

导致发育不良和贫血等,甚至死亡。

羊发生疫病的主要类型1.羊肠毒血症:该病主要是羊在感染了魏氏梭菌不同血清型菌株而出现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其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羊在吃饲草以及喝水过程中都有可能得病。

而且,各年龄段的羊都可能染病。

相对来讲,一年以内的羔羊容易致死。

对这类疫病,主要的防治手段为:为每一个个体注射羊快疫以及羔羊痢疾等疫苗。

2羔羊痢疾:该病是新生羔羊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很容易导致大量的羔羊短时间内染病。

并且,很难得到及时补救。

防治措施:主要是为羔羊注射羔羊痢疾疫苗。

3.附红细胞体病:该疫病主要是附红细胞导致的,其传染对象既包括人也包括畜,主要表现为:贫血、发热以及黄疸等。

4.羊消化道线虫病:羊胃肠中经常会寄生多种线虫,其为羊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从症状上并不具有明显差异,所以,统称为消化道线虫感染。

5.螨病:当痒螨寄生在羊的体表时,就会引起所谓的羊螨病。

其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导致羊群出现感染,并造成羊群的不良后果。

羊疫病的综合预防解决方案1.自繁自养,注重饲养管理质量饲养员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对羊群的精神、食欲以及粪便等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羊病预防技术要点(上)

羊病预防技术要点(上)

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在养羊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逐步提高的情况下,羊业生产中存在的舍饲羊饲养密度大、运动量减少等问题导致羊群发病率升高等现象,给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是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在养羊过程中应坚持科学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卫生,搞好检疫、防疫工作,坚持定期驱虫,从而有效预防羊病发生。

一、羊场管理按品种、性别、大小、年龄等合理分群,不同饲养阶段科学配比饲粮,提供充足优质的饲料,不喂不洁或发霉变质饲料。

增加羊群的运动量,增强和提高羊群的抗病能力。

俗话说“羊儿壮,百病传不上。

”舍饲非育肥羊要每天定时在舍外运动2小时以上。

生产场区门口设立消毒池、紫外线灯,进入羊场应更换衣鞋;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羊只及人员流动,及时隔离病羊并淘汰病、老、弱羊,从而防止病原传入或扩散。

二、科学消毒做好日常消毒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首先每天要清扫圈舍、运动场,清洗食槽等用具,然后用消毒药液定期消毒。

产房在产前、产后和产羔高峰期要多次消毒,在安全浓度下可带羊一起消毒。

1.消毒剂的选择 可选用生石灰,10%~20%石灰乳液,5%~10%漂白粉液,0.5%~1.0%菌毒敌液(农乐、弄福、菌毒灭等),0.5%~1.0%三氯异氰尿酸纳液(强力消毒灵、灭菌净抗毒威),0.5%过氧乙酸液,0.1%新洁尔灭液,福尔马林液等作为消毒剂。

2.圈舍或用具消毒 新购进的羊只在进入羊舍之前,先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液熏蒸消毒羊舍。

福尔马林液用量为每立方米空间20~50毫升,先将等量水加入福尔马林中,再将25~50克高锰酸钾加入福尔马林中使其产热蒸发;消毒时密闭羊舍12~24小时,然后通风24小时以上。

用10%~20%羊病预防技术要点(上)·疫病防控·2021.0438养重于防,防重于治。

39 养防并举,综合防治。

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养殖世界·动物门诊·生石灰溶液、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或喷雾消毒圈舍的地面、墙壁和顶棚、食槽等场所和用具,消毒时密闭2~3小时,然后通风,清洗食槽等饲养用具,洗去消毒剂及其气味。

【养羊】日常养羊有没有必要做预防保健

【养羊】日常养羊有没有必要做预防保健

日常养羊有没有必要做预防保健
我相信养殖户最担心的就是羊只生病,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羊群的感染,如果没有做好防预和治疗,会造成羊群的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养羊户一定要知道预防羊群生病的方法。

做好日常的防治措施、平时做好预防减少羊病发生。

不要总是等到羊病发生去治疗。

到那时花的钱就不是一星半点的、上千的药费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我们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平时羊没病就不需要预防了。

你觉得呢?
在平时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性羊常发病、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比如打疫苗、在饲料或者饮水里面投放预防性药物、我们也不需要天天饲喂、可以一个月喂一星期就可以、这样有效地避免羊病的发生、投入的成本也不算大。

比如羊咳嗽喘气可以选择麻杏石甘散+盐酸多西环素粉拌料效果更好。

羊腹泻拉稀可以用益肠康或者香葛止痢散等止泻药物拌料,预防效果更佳。

夏季羊易上火引发口疮、羊痘等病可以用清瘟败毒散、板清颗粒、黄芪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拌料预防。

所谓“百治不如一防”,养殖户该如何做好防疫方案,帮你整理好了

所谓“百治不如一防”,养殖户该如何做好防疫方案,帮你整理好了

所谓“百治不如一防”,养殖户该如何做好防疫方案,帮你整理好了大家都知道养羊在于预防,如果防疫上做得不到位,很有可能给我们的养殖带来灭顶之灾。

可是防疫看似简单,却还有大部分人都做错了。

那么羊的防疫有哪些?该怎么做呢?第一点,我们看看羊必须要做的防疫有哪几种?1、三联四防:正确做法是在母羊产前20天,羔羊出生后15天内就可以注射了。

我们拉回家的羊,无论买之前做了还是没做,我们都要及时地补打。

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

2、羊痘疫苗:预防羊痘病毒的疫苗,如果不进行提前的预防,一旦发病很难治疗,同时这种病毒也可传染给人,危害非常的大。

所有的羊每年在3、4月份都要防疫。

注射后5天左右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3、传胸疫苗:山羊烂肺病又称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疾病,大家千万不要忽视了。

所有的6月龄以上的羊都要防疫,14天后产生免疫力。

4、羊口蹄疫疫苗也就是五号病疫苗:它的症状和口疮很相似,主要是口腔溃烂,羔羊无法进食,严重者出现其他器官的病变,最后导致其死亡。

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

5、小反刍兽疫疫苗:常被人称作是羊瘟,一旦传染,发病率极高,死亡很大。

大家再做一次免疫也不多余。

注射后7天左右产生免疫力。

一、山羊伪结核病山羊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

病羊逐渐消瘦,衰弱,呼吸加快,时有咳嗽,最后死亡。

预防平时须搞好羊群卫生工作,皮肤破伤应注意及时处理。

发现病羊及时隔离治疗。

二、传染性脓疮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瘤状厚痂为特征。

该病在羊群中常可连续危害多年。

治疗可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2%的龙胆紫、碘甘油或5%的土霉素软膏,每天涂抹1~2次。

对病重者还应对症治疗。

流感病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呼吸急促(每分钟120次左右),体温40.5℃。

治疗每天上午用复方氨基比林20毫升,下午用安乃近20毫升肌肉注射,连用两天,另加地塞米松10毫升注射。

日常养羊过程中的防与养

日常养羊过程中的防与养

日常养羊过程中的防与养咱们在养羊的过程中啊,很多时候都把给羊治病放在了首位,等羊出现了各种病,才开始焦急,寻找以及束手无策。

你要说给羊看病并不是一个技术,那是扯淡,但是咱们养羊养羊,其实主要的重点还是在于养。

咱们的那句老话,“百治不如一防,百防不如一养”看透了这句话,咱们养羊路也就通顺了。

其实从羊得的各种病咱们可以看出来,并不是说羊不好养,而是在平常的饲养过程中,咱们不注重给羊补充一些营养。

比如说母羊的产前产后瘫痪,这一类呢还是比较常见的,就是母羊在怀孕后期以及哺乳小羊羔的时候缺乏葡萄糖以及钙。

再比如羊光吃不长啦,这一类就是有虫,如小羊羔经常拉稀啊,这一类就是环境卫生没达到,或者母羊身上有炎症,传染给了小羊羔。

下面呢,咱们主要说一下在日常养羊过程中的防与养。

首先,咱们来说防。

一说到这个预防呀,大部分都会想到这个疫苗,其实疫苗只是预防的一种。

当然啦,像这个疫苗呀,咱们该做的还是必须要做,这是咱们养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但是咱们今天所讲的预防呢还有其他几点。

第一个呢就是做好环境卫生,卫生不做好的话,地面容易潮湿,容易滋生细菌,羊得病的几率呢也是比较高的。

第二个就是消毒。

消毒也是一种很好的预防羊疾病的手段,毕竟给羊场做消毒呀,花不了几个钱,都是一些便宜实惠的东西,比如火碱,石灰以及各种农药。

下面呢,咱们来说一下养。

有些人觉得养羊其实很简单,搞些草,搞一些精料一喂就行了。

其实说实话,养羊确实挺简单的,但简单的基础是呀,你一定要给羊的营养搭配要合理。

不能长期的喂单一的农作物秸秆或者精料,这样不利于羊的生长以及繁殖。

草料尽量多样化,精料呢,一定要合理搭配玉米,麸皮,豆柏,羊的预混料,盐,小苏打,以及维生素。

其次呢,个人感觉养羊咱们要尽量的还原羊的生活习惯,如果说有能力的话,尽量给羊建设一个运动场,当然,如果你放养的话,运动场可以忽略。

毕竟运动有益健康,不仅对人有效,对羊也是一样的。

养羊还有一个关键点呢,就是观察。

吃的好羊病就少,防大于治,做好防疫消毒养羊才有保障!羊病综合诊断和治疗!

吃的好羊病就少,防大于治,做好防疫消毒养羊才有保障!羊病综合诊断和治疗!

吃的好羊病就少,防大于治,做好防疫消毒养羊才有保障!羊病综合诊断和治疗!羊舍、运动场、饲料加工间、仓库、设备、用具等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规模较大的羊场,尤其是集约化、规模化羊场可设专门的兽医隔离区,包括兽医室、隔离舍、尸体处理室等,这些建筑均应设在下风向及地势较低的地方,远离健康羊舍,以免疫病传播。

1.认真做好春季疫苗注射接种防疫工作。

接种疫苗种类包括(三联四防、口蹄疫、羊痘等)2. 定期驱虫。

体内外虫可用:阿福丁、害获灭、伊维菌素注射。

体内虫可用百虫净口服。

3. 羔羊下痢时可对症治疗,脱水时补充液体(水、矿物质、糖、维生素等)4. 羊得肺炎时,可用'青霉素40-60万单位或链霉素50-80万单位,对肉羊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2次。

或者20%磺胺嘧啶钠20-30毫升,每天注射2次,连用3-5天。

小反刍兽疫疫苗(必做)用于预防羊的小反刍兽疫(也就是羊瘟),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为每毫升含1头份于羊颈部皮下注射。

免疫持续期为36个月(小羊羔建议2个月以上做预防,孕羊个人不建议使用羊痘疫苗(必做)预防山羊痘和绵羊痘,每头份0.5ml生理盐水稀释后,在尾巴根内侧或者股内侧,皮内注射,注射后4到6天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2个月(小羊羔一个月后可以接种,建议2个月才做)。

羊三联四防疫苗(必做)用于预防羊瘁狙,羊快疫,肠毒血症和羔羊痢疾,干粉苗的话,用20%铝胶盐水溶解,每只5ML皮下或肌肉注射,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3月和9月两次接种,羊羔虽然说15天就可以接种,建议稍微迟一点(因为母羊注射的话,有抗体),2个月后注射好一点,孕羊产前一个月可以注射(半个月内要下小羊羔的不建议注射),不得擅自加大剂量,最好选择天气好一点的日子进行预防接种!疫苗一定要正规,做之前要小规模做应激试验,没问题才大群预防接种(很重要,特别不能保证疫苗性能的情况下),疫苗储存的时候看说明是冷冻还是冷藏,稀释后当日用完,余下的隔日不要再使用,预防接种完后勤观察羊群,每只羊体质不一样,一定会有应激反应,多准备些肾上腺素,强心羊感冒的治疗原则解热镇痛、祛风散寒、抗菌消炎羊感冒治疗方案羊感冒如何治疗呢?对于羊感冒的治疗方法,遵循:解热、镇痛、祛风、散寒为原则,对确诊感冒的羊只,可以选用百分三十安乃近注射液20ml,或者复方氨基吡啉注射液是10ml,或者复方大青叶注射液8ml,或者柴胡注射液液8ml肌内注射,并配合使用链霉素、青霉素或者头孢等抗生素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病百治不如一防(预防),百防不如一抓(抓膘)
在养羊生产中,常常会发生各种羊病,一般可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和中毒性疾病。

而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传播力强,群发率高,危害性大,严重的影响着羊群的健康。

因此在发展养羊生产的同时,必须首先做好羊疫病的预防工作。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清洁卫生:“羊以瘦为病”,“病由膘瘦起,体弱百病兴”,这是人所共知的几句谚语。

加强饲养管理,可以增强羊的体质,提高生产性能,也是防疫灭病的基础。

搞好清洁卫生,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清除外界环境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作用,减少机体感染机会,这是防疫灭病的关键。

还可以通过预防接种使机体获得免疫力,这是防疫灭病的重要手段。

只有三者密切结合,互相促进,才能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

要保持牧场卫生,消灭鼠害、兽害、消除尸体,兽骨,铲除毒草,不到下湿地放牧;保持羊舍、运动场清洁干燥,经常打扫,定期消毒,粪便、污物应经常清除并发酵处理;保证羊体卫生,每年定期给羊药浴,防止外寄生虫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检疫、消毒制度: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通过检疫,可以及早发现疫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做到就地控制和扑灭,防止疫病蔓延。

检疫是对羊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抽检化验,及时发现病羊,进行隔离治疗或处理,清除传染源。

新购入的羊只检疫化验后,证实无病方可入群,防止疫病传入。

消毒是用各种方法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虫卵对羊的危害,是预防和消灭疫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消毒时可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要求而选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如物理消毒灭菌、化学消毒法和生物热消毒法。

消毒对象包括棚圈、粪便、土壤、尸体、衣物等。

(3)有计划地定期预防接种和驱虫药浴:预防接种和驱虫药浴,是每年羊群防疫工作最重要的两项工作。

只有按着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适时地进行免疫接种;在驱虫药浴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准确的配制药液浓度,才能有效地控制羊群的疫病发生。

防疫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羊体的健康状况、药品质量、操作技术和防疫密度。

兽医防治的一条重要经验是:
“百治不如一防(预防),百防不如一抓(抓膘)”。

充分说明羊群营养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及羊病预防的重要性。

—en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