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辩证法笔记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启蒙辩证法》对大众文化批判

1、定义。

大众文化兴起的早期主要是一种广场文化,服务于社会的中下阶层,正如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提出的文化的“大传统”(主要在学校)和“小传统”(主要在乡村生活中)说,早期的大众文化因此就是指乡村文化和民间文化。但霍阿的大众文化概念异质于通常意义上的大众文化,而特指资本主义社会新科技革命后,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而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为载体、以服务大众之名而受资本家操纵的大众文化,因此他们是在否定的意义上界定大众文化的,大众文化在他们那里“被描述为与新的再生产技术一起出现的大众艺术,以及垄断组织的娱乐工业组成的制度性组合”。阿多诺后来就《启蒙辩证法》正式出版时用“文化工业”代替该书草稿中的大众文化概念进行了解释,“我们为了从一开始就避免与此一致的解释,就采用‘文化工业’代替了它。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把它与文化工业区别开来”

2、背景

(1)资产阶级统治策略的改变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延续,(2)其空间环境和具体诱因则是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宣传和美国的文化统治,这构成了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典型的发生学语境。

3、特点

“文化工业”以大众文化的形态出场,大众文化也呈现出商品化、标准化、平面化及强迫性四大特征。

(1)商品化:大众文化与资本的逻辑和市场原则相结合,表明文化不仅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且向经济和生产领域滑动;文化成为商品,表明了资本的逻辑对于大众的双重控制,即不仅仅局限于大众政治生活层面的统治,而且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渗透。“文化工业”使大众文化成为“公平的交易”,大众文化不断商品化、技术化。

(2)标准化:文化商品在科学技术作用下,标准化的生产带来了更多利润,从而不断实现量化生产。大众文化的量化原则,造成了文化商品的雷同性和同质化,文化的高雅与低俗的区分消失了,人们的文化欣赏能力相对下降到同一水平;量化原则同时也造就了人们装饰的同一性和生活的同一性,使大众的日常生活格式化。

(3)平面化:文化艺术领域大规模机械复制时代,致使文化“震惊”效果的消解、文化艺术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差异的式微、艺术品“灵韵”和独创性的消失。同时,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混乱”僭越了传统艺术品真实风格与伪造风格的区别而造就了“风格统一体”,文化的图式化使其外在的目的性超越其内在目的性,艺术的自律原则被他律原则所取

代,最终使大众文化丧失了否定性力量,进入没有任何情感表达的“荒漠”和“零度”。

(4)强迫化: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和娱乐性。轻松艺术不断排斥严肃艺术的空间,文化与娱乐活动深层结合,从而成为一种消费文化。娱乐的防范社会的作用,它像悲剧一样实现对大众的情感净化,完成对大众内心世界的彻底剥夺。

4、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1)“文化工业”促使总体性社会的形成。大众文化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逻辑实际上是资本的逻辑的体现,资本成为文化背后的“绝对的主人”,并向一切社会领域渗透,从而使大众文化发挥了其“夷平”的力量。随着大众性与文化性的双重丧失,大众文化不断与统治共谋,成为葛兰西意义上的同一性社会的文化霸权,以大众“同意”的形式实现资本主义的软性强制,从而表明大众面临的新的物化境遇。(2)意识形态化的途径

首先,技术理性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化的前提。技术理性是一种工具主义的、实用主义的、肯定主义的理性,它致使人们思维程式化。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从对自然的控制走向对人的控制的技术理性,在资本的驱使下向文化领域渗透,使得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相融合。

其次,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化的中介和载体。电影、

电视的出现和媒介时代的来临,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宣传提供了有利的媒介环境,科技革命的带动和传媒业的发展,为政治对于大众传媒的控制、从而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化开辟了道路。因为“国家社会主义者很清楚,如果说出版印刷可以带来宗教改革,那么,无线电广播则完全可以缔造他们的事业”。

再次,快乐机制的建立是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化的方式。晚期资本主义的快乐机制是由广告宣传、明星引导,再由影视有组织地不断重现生活的虚假幸福图景和肯定现状的娱乐活动而给大众带来的视听快感,大众文化也沦为服务于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

(3)实现方式。

首先,大众文化具有肯定现实的维护功能大众文化作为一种资产阶级主导和掌控的文化,本质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其次,大众文化具有操纵功能,这体现了大众文化的欺骗性。大众文化把资产阶级的利益表达以真理的影像呈现在公众面前,把大众文化的服务主体说成是大众性的,从而对大众进行意识形态操纵。资产阶级得以“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大众文化对资本主

义现实有时采取非批判的批判性,即对现实制度的一些枝节上的不合理性进行指认,从而给人以一种批判的幻像,不断遮蔽着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这种教化就是将人非人化,从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把人训练成机器”最后,大众文化具有整合功能。大众文化借助于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文化的形式实现对大众的软性强制,这种整合的目标就在于对大众的同化,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模式化的世界,从而标志着一体化的、同质化的文化操纵社会的来临。

5、大众文化对人的异化。

其一,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由生产合理化走向生活合理化,人的生活原则被生产原则取代,生产原则和工具理性拓展至人的日常生活,导致人在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的共同异化。

其二,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在表面上缓解了对工人身体的摧残和奴役,实际上是把人束缚在机器上,使人成为机器是附属物,并通过大众文化不断驯服大众放弃抵抗意识,从而使人在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双向异化。

其三,资本主义早期社会对人的操控主要在公共领域,在工人工作、集会时对人进行宣传和灌输;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的触角通过大众传媒深入到私人领域,人的娱乐和休闲无不充斥着意识形态的东西,这表明人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异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