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关系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笔记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笔记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笔记
河南方言是中国汉语方言之一,分布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一些区别。
以下是一些河南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语法方面的区别:
1. 词汇方面
- 河南方言中有很多方言词汇,与普通话不同。
例如,“家伙”在普通话中表示“人”,但在河南方言中表示“东西”;“走油”在普通话中表示“发炎”,但在河南方言中表示“油炸”。
- 河南方言对一些词汇进行了简化和省略。
例如,“吃饭”在普通话中是“吃饭”,但在河南方言中可以简化为“饭”。
2. 语法方面
- 河南方言在语序上比普通话更加灵活。
例如,在普通话中,“我吃饭”比“饭我吃”更加常见,但在河南方言中,“饭我吃”更加常见。
- 河南方言中有一些词语在表达上与普通话不同。
例如,“厉害”在普通话中表示“凶猛”,但在河南方言中表示“能力强”。
- 河南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语法结构。
例如,“不叫”表示“不叫做”,“不喊”表示“不叫做”。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和语法方面都有一些区别,需要学习者进行专门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
在学习和运用河南方言时,需要注意方言词汇和语法结构,并进行专门的学习和练习。
汉语方言七大类
汉语方言七大类
1.官话:官话是中国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北京话是其代表方言之一。
官话在明清时期成为中国官方语言,其流行范围逐渐扩大,成为今天全国通用的语言。
2. 湖南话:湖南话是中国南方方言的代表之一,也是汉语方言中的主要分支之一。
湖南话在湖南省及周边地区广泛使用,包含多种方言亚类。
3. 粤语:粤语是中国南方方言的另一种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及周边地区。
粤语有着自己独特的发音、语法和词汇,是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的主要方言。
4. 客家话:客家话是中国南方方言的另一大分支,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省份。
客家话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渊源,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之一。
5. 吴语:吴语是中国东南方言的一种,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
吴语有着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是中国文化名城苏州和杭州等地的代表语言。
6. 河南话:河南话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代表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
河南话有着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四川话:四川话是中国西南方言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及周边地区。
四川话有着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特点,是川渝文化的代表之一。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
林慧杰
目录
CONTENTS
1 河南方言的简介 2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
河南方言
135%
河南方言,大部分属中原官话区,河南方 言实际上就是古代的官话,也就是古代的 普通话,是古代使用最多的语言,但是目 前的使用人口正在大幅减少。 主要是指流行于河南及河南周边地区。由 于河南人口众多,历来的政治、战争、经 济、运动原因,人口的流动性导致河南境 内以外的很多地区也有大量以河南话为主 通话的差别主要存在 于三个方面:语音;词汇;语义
语音方面的差别
• 语调方面的差别 • 语音方面的差别
• 主要是音调的区别,河南 • 河南方言 另一个发音中与
话一般没有二、三声的音 普通话差异较为明显的是
调,多以一声和四声发音。 河南人通常不分平翘舌,
• 普通话 河南话 • 平声 平声 如:天,砖
• 灶火屋 就是普通话“厨 房”的意思。
• 不老盖儿 是普通话“膝 盖”的意思,这里的 ‘不’读作阳平。
• 但是河南方言中的词汇差 别并不是词形上的差异。 方言中独有的词汇一般是 口语中的自造词。
河南方言在意义方面的变异
• 中(zhō ng)“中”的声 调读作上声或阳平,是 “成、行或 好”的意思。
将zhi, chi, shi, ri,都统一的 发成平舌音;如;吃饭(ci), 知识(zi, si)
• 上声 去声 如:油,轮 • 另外河南方言中连读现象
• 入声 平声 如:岛,鸟 很多,比如一个(yuo),两个
• 去声 入声 如:县,慢 (lia);三个(sa)
词汇方面的差别
• 河南方言中有一些独有 的词汇:‘俺’在使用 中河南人指的是我们, 复数,不用来指我。同 理‘恁’是你们,复数. 例如:谷堆那儿 不是指 地点而是指动作,是普 通话“蹲下”的意思。
河南话语调公式
河南话语调公式普通话和河南话的字、词发音一致,声调不同。
以普通话ma的拼音为例,一到四声分别是妈麻马骂。
普通话一声字妈=河南话三声字马。
普通话二声字麻=河南话一声字妈。
普通话三声字马=无对应。
普通话四声字骂=河南话二声字麻。
再以普通话da的拼音为例,一到四声分别是哒达打大。
普通话一声字哒=河南话三声字打。
普通话二声字达=河南话一声字哒。
普通话三声字打=无对应。
普通话四声字大=河南话二声字达。
由此可知,规律如下。
普通话一声=河南话三声。
普通话二声=河南话一声。
普通话三声在河南话发音里无对应,不用标记。
普通话四声=河南话二声。
但是,河南话里有一些特殊的方言词语,在普通话里没有同音对应的词语,甚至没有对应的汉字,转换成普通话时,必须用一些完全不同音的词语来代替。
如河南人嘴里的“胳老肢儿”,在普通话里只能说“腋下”,河南人说的“鹤上”,只能用同音字代替,表达的意思是“夜里”或者“晚上”。
河南人学习普通话时最大的障碍,在于那些不符合声调转换规律的特殊字。
比如“锋”、“峰”、“蜂”等字,河南话读第四声,许多人在说普通话时会很“自觉”地把它们转换成第二声,但实质上,在普通话里这几个字都读第一声。
最常见的是“题”字。
这个字在我们的课堂上用得特别多,但有许多老师把它读错了,读成了“tǐ”。
这个字在河南话中读第一声,按规律,确实应该读第三声,但这是个规律以外的话,它的正确读法是“tí”,第二声。
还有一些很特殊的字,河南话跟普通话的声调完全一样,比如“阿”字,河南话读第一声,普通话里还读第一声。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河南方言是中国方言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与普通话有很多不同之处。
下面是河南方言词汇和普通话的异同之处:
1. 发音差异:河南方言的发音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
比如,普通话中的“鱼”发音为/yú/,而在河南方言中发音为/nyu/。
2. 词汇差异: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上也存在差异。
比如,普通话中的“吃饭”在河南方言中可以说成“食饭”。
3. 词序差异:河南方言的词序通常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比如,在普通话中,“我吃饭了”可以说成“我吃了饭”,而在河南方言中可以说成“我了吃饭”。
4. 词缀差异:河南方言中常常使用词缀来表示不同的意思。
比如,河南方言中的“啦”可以用来表示频率或者助词,而在普通话中不常使用。
5. 语法差异: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语法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比如,在河南方言中表示否定可以使用“不是”的形式,而在普通话中则使用“不”。
河南方言和普通话在发音、词汇、词序、词缀和语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异同之处。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然56个民族就会有56种方言。
在中国的很多地区的方言中都存在儿化现象,自然河南方言中也是存在儿化现象的。
对于河南方言中儿化现象的研究是文化领域的瑰宝性研究,这个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宣传河南方言中的地方文化。
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对河南方言的儿化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河南方言儿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区域性以及其内在文化市场导向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河南方言;儿化现象;文化内涵一、河南方言历史成因关于每一段方言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然而总是需要很多方面的信息加以佐证才可以实现,对于河南方言成为一种历史性的成因完全是在于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而来的。
河南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夏朝统治时期是将统治中心放在了现今的河南省西部,当时夏朝使用的语言是华夏语,这种语言带有很强的语言特色。
后到了商朝,商朝使用的语言是华夏语系的东夷语,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和民族汉化的流传,逐渐形成现在河南省使用的方言官话。
这种语言风格逐渐被东周推广出去,形成官方使用语言。
《诗经》中表现是出来的就是一种大雅的语言风格。
后来孔子游历各地,在各地区进行游学,将现在的河南话普及到各个地区,河南官话在当时可谓盛其一时。
现在的河南话中属于我国众多方言中的一种,但是也是极具特色的,儿化现象也是存在于我国众多方言表现形式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形式的特色多是采取图表的形式进行区分的。
二、河南方言儿化词的词类儿化现象是一种比较普遍化的现象,就是在词语的后面添加一个“儿”字但又自己不形成独立的音节,是与前面词的音节组成一个新的音节,使前面的韵母带上“儿”的语音特点。
是一种习惯性的发音,也有时候表示一种带有感情的表达。
不过每个地区的方言不同,每个方言的儿化也是不同的,所以儿化所也有不同的含义。
这里主要分析河南方言的儿化。
(一)名词的儿化1.普通名词的儿化河南方言的普通名词的儿化一般是直接在名词后面加“儿”,没有实质含义只是一种习惯性的表达方式,这一点与普通话还是一样的,例如:“花儿”、“鸡儿”等2.物质名词的儿化物质名词是指那些不能区分是不是实物的个体。
河南话的语系归属及其特点
河南话的语系归属以及其特点201621023038 李晨燕汉语国际教育1602班河南话和普通话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当然也有所不同,首先从归属上来说,河南话隶属于中原官话,河南话是中原官话的代表,河南话主要特点是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因此大多数中国人都能完全听懂河南话,因为河南话与现代普通话的主要区别在于声调的差别,而河南话的专用语很少,中原官话是中原民系和关中民系的母语,汉语官话的一个分支,是以洛阳雅言为核心的中国历代标准音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和发展。
我的家乡在洛阳,洛阳话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语言之一,古代洛阳话做为“国语”在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卓著的贡献。
也就是古代的标准普通话,皇亲贵族等上层人士均以会说洛阳话为荣,认为这是尊贵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十分显赫。
由于汉字作为汉语的载体,是夏、商时期在中原地区形成和成熟的,所以其读音就反映了中原音。
想学会汉字就必须学会读音,于是“读书音”就形成了。
周朝时期,殷商贵族集中在成周,向他们学汉语,因此中原音的传统就被代代传承了下来。
南北朝时期,尽管当时是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但北魏孝文帝为了保护、推广“洛阳普通话”,他毅然迁都洛阳,要求其他少数民族和鲜卑族都穿汉服、学汉语,不但进一步确认了“洛阳音”为标准音,而且直接影响了隋唐的“正音”。
中原官话区包括15个小片,兖菏片,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汾河片,安新片范围广泛,地域多样。
中原官话最常见的调值类型阴平24、阳平42、上声54(55)和去声312,,大部分河南方言的声母跟普通话十分接近,一般在20个左右,其中,晋语区普遍缺少zh、ch、sh、r,豫西三门峡保留有声母ng。
河南话和普通话在词源方面存在着差异,对古语词的继承程度的不同;河南话有一些专用语是普通话没有的。
河南话承传了许多古语词,而且大多是普通话中没有或不常用的。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
方言词——论河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异同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同一个民族的各种地方方言和这个民族的共同语言,一般总是表现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语言特色。
一般情况下,民族共同语言总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例如汉民族共同语言,即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统一,人民政治经济文化需要发展,需要统一的民族共同语,因此在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
会后经各方研究,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
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互相对立的。
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是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
共同语言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从汉语方言中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的。
而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也都吸收了一些普通话的成分,日益向普通话靠拢。
尽管如此,方言仍会长期存在,作为一个地区的交际工具而发挥作用。
在方言地区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以利社会交际,“推普”的任务是要使方言地区的人民学会说全民族共同使用的普通话,那么推广普通话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方言词是一个方言地区在长期使用方言过程中形成的一类词,是一个地区鲜明的标志。
方言词一方面指流行在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遍通行的词,例如东北话中的“埋汰”,河南方言里的“中”;另一方面指普通话里从方言中吸收进来的词,这类被普通话所吸收的词是得到大家普遍认同的词,例如粤语里的“埋单”。
方言的地区有大有小,有很狭小的地区所使用的方言词也叫土语词。
普通话中语音词汇语法有和方言词相同的部分,但是却有更多不同的部分。
这里我想就词汇部分谈一下普通话与我所在方言区(河南方言郑开片)中词语的异同。
论普通话与方言的互构
论普通话与方言的互构近年来,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成为社会学者和语言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普通话在语言沟通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但方言依然扎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本文将从互构的角度探讨普通话和方言的相互影响及其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重要性。
一、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普通话和方言是中国国家标准语在不同语言地区和语言群体中的表现形式。
普通话是汉语和中国各民族共同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在国家公务和正式场合中必须使用。
方言是地方上使用的语言,是语言地区内各种语言群体之间通信的方式之一。
普通话和方言在语言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普通话注重语音、语调和语法等方面的规范化,方言则更注重方言特色和韵律的表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普通话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但方言在地区间交流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依然存在。
二、普通话和方言的互动关系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二者并不是处于孤立状态。
普通话向方言施加了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使得方言的某些语音和语调已经走向普通话规范化的方向。
例如,粤语和闽南语已经造成了国内的语言影响,但是对于方言而言,普通话对音、声、调的影响也很深刻,方言在中文的演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方言中的许多用语和句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普通话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美感。
很多地方语言甚至已成为了普通话中的常用语言,如山东话的“豁子”、“菜鸟”、江浙话的“关键时刻”、“搏成一番事”等,在普通话中已经成为备受欢迎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三、普通话与方言的互构与中国文化传承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互动不仅仅是语言形式和技巧的交流,它们的互构还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它所包含的民间音乐、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各种文化元素都深受人民喜爱,而这些文化元素通过普通话的传播和推广得以传播和流传。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
河南方言与普通话河南方言与普通话摘要: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历史状况和自然地理环境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不同地域里,汉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而形成了互有差异的方言。
汉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汉语发展到现在,已有了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但仍然存在着相当分歧的方言。
这种分歧既表现为不同方言之间的分歧,也体现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在语音、语汇及语法三方面的差异河南方言任然属于北方的地方话。
用词和普通话的区别不像南方的那么明显,语速也不快。
主要是音调的区别,河南话一般没有二、三声的音调,多以一声和四声发音。
音调感没有普通话平仄变化那么明显,声调很平实,没有过多变化。
以前总有老乡谈到,觉得河南话在方言里还是比较好听懂的,其实我觉得这个也是相对而言。
对于北方人可能没什么大问题,尤其是山东安徽人,这两年在上海见安徽打工的多了,觉得哪跟河南话又大区别嘛。
当然我说的是皖北,其实离豫东南很近的,甚至比信阳人的口音还要接近中北部的河南话;当然对于南方人来说,可能就有困难了,因为里面还是有不少的方言词汇的,有些词汇是北方通用的,有些就只是河南方言中特有的了,虽然这些词汇也常用普通话中对应的词汇表达出来并且不那么蹩脚,可能毕竟还是没有地道的中原词汇用得典型。
说到一个意思用普通话词汇和方言特有词汇都能表达的问题,想起了以前自己定义的两个词汇:豫式普通话与普通式河南话。
这俩词汇一样可以推广到其他方言中去。
所谓豫式普通话比较好理解,就是说得不是很标准的带有河南口音的普通话;普通式河南话可能有些人不理解这个意思——经常有些河南同胞在与外省人交流聚会的时候,被邀请亮亮自己的家乡话,这时候出口的往往就是普通式河南话——是个中国人基本就能听懂,不是说河南话说得不标准,而是像前面提到的,把一些方言特有的词汇用通用词汇替代,口音,当然还是正宗的中原腔。
其实,所谓普通式河南话在我没有出门求学以前就领略过,中学时的一些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因为文章里嘛,一般不大可能有什么方言词汇出现的(怕是书面表达不出来),也算字正腔圆的河南话,相比之下日常生活中的腔调就比较溜滑圆润了。
掌握河南话与普通话的词语转换方式及发音规律-普通话论文-语言学论文
掌握河南话与普通话的词语转换方式及发音规律-普通话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我国汉语的方言历史悠久,不同地域的人口聚居就有可能产生相应的方言,正如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中所说: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固常然也。
河南话属北方方言之一,除河南省域外,也包括周边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等省份中接近河南的一些地域。
大家从豫剧中听到或学到的河南话,它只是为追求舞台效果,为切合字正腔圆而做了艺术加工的,其实这种带有拖腔、尾音又稍微挑个弯的话并不是真正生活中的河南话。
在全国各类方言中,河南话听起来虽然发音较重,却比较接近普通话。
但是接近并不等于完全相同,河南人要想说好普通话,也必经过一定的训练。
河南人练习普通话,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河南话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别是说好普通话的前提河南话虽然接近普通话,但是主要差别还是在发音上。
特别是河南地处中原,人口上亿,而且18个地级市又有着不同的方言,单从发音上讲,各地老方言中,怪冷生僻的特色就较为浓厚。
因此,要想说好普通话,必须先了解一下河南话与普通话的主要发音差异。
第一个明显的差异是,在河南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里,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与普通话有着明显的不同。
有些县市虽然也分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但在z,c,s与zhi,chi,shi 的读音r,常把声母是z和zhi的都读作声母z,即把资与支都读作资的音;把声母c和chi的都读作声母c,即把操与钞都读作操的音;把声母s和shi的都读作声母s,即把僧与生都读作僧的音。
如新安、孟津、洛宁等地。
有些县市没有舌尖后音,舌尖后音的字多成舌尖前音,zhi,chi,shi 的读音便是z,c,s,常把支、持、师读作子、此、思等字的读音。
如信阳等地。
有些县市根本就没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而混同于舌面音。
常把舌尖前音紫、粗、死读作舌面音纸、初、使。
如安阳、汤阴等地。
第二个明显的差异是,在n,1的读音上,河南许多地区的方言与普通话存在不同。
河南永城方言和普通话声韵调的比较
河南永城方言和普通话声韵调的比较永城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和普通话相比在声韵调方面都有所不同,尤其在声调方面,差别较大,但有较强的对应关系。
永城市下辖条河、龙岗、苗桥、蒋口等乡镇,东北、中西部和西南部乡镇之间的声韵有差别,本文就本人所在乡镇——中西部的蒋口镇及周围乡镇语音的声韵调与普通话加以比较,并且不考虑老派与新派的区别。
一、声母方面的异同永城话共有23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与普通话比较见下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永城话的声母比普通话的声母多了[]和[],前者是舌面前鼻音,并且由于受韵母的影响,[]的实际读音经常是腭化音;后者是舌尖中鼻音,如“儿、而、耳”等字的声母。
(一)永城话的声母[]和[]与普通话声母的对应关系:1.普通话声母读为[n]的字在永城话中一部分仍读[n],如脑、挠、那、拿、农、弄等字;一部分念为[],如年、粘、女、鸟等字。
变化的规律:古代泥组声母,在现代开口呼和合口呼前保持[n]的读音,在齐齿呼和撮口呼前就变为[]。
道理是[n]的发音部位本是舌尖中,[i][y]是舌面前元音,和[i][y]相拼被[i][y]同化,往前靠,变成了[]。
2. 普通话中的韵母为单韵母缘牧],如“而二儿耳饵贰”都读为[ ]。
(二)除了声母[]和[]外,虽然其它的声母永城话和普通话都相同,但有些相同的字的声母永城话和普通话不同,如:1.2.在永城话中,平舌音和翘舌音是分的,基本和普通话一致,但有个别字例外,如“蚕”字,在永城方言中,作为一种生物的名称时声母为[ts羃,作为一种植物的果实名称时读[tЯ]。
类似的只存在个别情况的还有一个属于声调方面的差别,就是“肚”字,如果是说动物身体的一部分,读为[tu213],若指人的身体的一部分,则读为[tu33]。
总的来看,永城话和普通话的语音在声母方面差别不是很大。
二、韵母方面的异同永城话共有37个韵母,不包括儿化韵。
比较表2、表3可以看出,普通话中的韵母[u玁]在永城话读为[uN],如“嗡”字,另外“努”字的韵母也读为[uN],而“弄”字的韵母在永城话中反而变为[玁]。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关系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关系普通话是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河南话属于北方话,与普通话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
语音包括“音”和“调”两个要素。
在3500个常用汉字中,情况大致如下:1. 音调完全相同的有50个,占1.4%;2. 音相同,调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有3150个,占90.0%;3. 音相同,调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有100个,占2.8%;4. 音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有140个,占4.0%;5. 音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有30个,占0.9%;6. 音调变化无明显规律的有30个,占0.9%。
分别举例说明如下:一、音调完全相同的如:他、她、它(tü) 役、毅、疫、邑、译、肄、逸(yå) 哥(ɡý) 阁、格(ɡã)博、搏、驳(bè) 及、级、吉(jæ) 结(jiã) 把(bǎ) 华(huá) 国(ɡuè) 职、执(zhæ) 菊、鞠(jú) 福(fú) 答(dá) 竹(zhú) 必(bå) 与(yǔ) 粒(lå) 叔(shū) 术(shù) 丛(cènɡ) 刊(kün) 绍(shào)二、音相同,调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以“马、妈、骂、麻”为例。
这四个字在河南话中(以郑州、开封一带的语音为代表)分别是“第1声、第2声、第3声、第4声”,而在普通话中分别是“第3声、第1声、第4声、第2声”。
对应起来就是:河南话普通话第1声→第3声第2声→第1声第3声→第4声第4声→第2声所以,这个对应规律不妨称为“3142律”。
(下面用─、/、√、\分别表示第1、2、3、4声)如:河南人忠厚老实勤劳善良聪明智慧勇敢坚强河南话:\\\/√─ \\\√ \/\√√——/\普通话:///─ \√ ///\/—/\\√√—/三、音相同,调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1.第一声变第二声如:仆(pū→pú) 扛(künɡ→kánɡ) 焚(fýn→fãn) 儒(rū→rú)2.第一声变第四声如:腹(fū→fù) 档(dünɡ→dànɡ) 设(shý→shâ) 悼(düo→dào) 隘(üi→àå) 3.第二声变第三声如:北(bãi→bþi) 法(fá→fǎ) 塔(tá→tǎ) 铁(tiã→tiþ) 骨、谷(ɡú→ɡǔ) 曲(qú→qǔ) 尺(chæ→chǐ) 乙(yæ→yǐ) 渴(kã→kþ) 甲(jiá→jiǎ) 轨(ɡuæ→ɡuǐ) 冶(yã→yþ)4.第二声变第四声如:末、莫、沫(mè→mç) 蜜、密、秘(mæ→må) 灭、蔑(miã→miâ) 木、目(mú→mù) 质(zhæ→zhå) 若、弱(ruè→ruç) 畜、蓄(xú→xù) 纳、捺(ná→nà) 妇、复、付(fú→fù) 恶(ã→â) 各(ɡã→ɡâ) 辣、蜡、腊(lá→là) 力、立、栗(læ→lå) 袜(wá→wà) 握(wè→wç) 物(wú→wù) 列、烈、裂、猎(liã→liâ) 鹿、录、陆(lú→lù) 率、律、绿(lǘ→lǜ) 洛、落、络、骆(luè→luç) 怯(qiã→qiâ) 月、越、悦、阅、奥(yã→yâ) 叶、页、业、腋、液(yã→yâ) 入、褥(rú→rù) 日(ræ→rå) 召(zháo→zhào) 赠(zãnɡ→zânɡ)5.第三声变第二声如:娱、愉、舆(yǔ→yú) 什(shþ→shãn)6.第四声变第一声如:猫(mào→müo) 孵、敷(fù→fū)四、音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1.河南话中凡是由声母z、c、s与韵母i、û 拼成的音节,z、c、s一律相对应地换成j、q、x。
河南方言发展的趋势
河南方言发展的趋势河南方言是中国汉语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
河南方言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流动和信息交流的增加,河南方言也在不断演变和变异。
本文将分析河南方言的发展趋势,并从音韵、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音韵层面的趋势:在音韵方面,河南方言存在着以下几个趋势。
1. 汉语普通话的影响:随着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河南方言的音韵系统逐渐受到普通话的影响。
一些普通话中的发音特点渗透到河南方言中,比如一些浊音的化浊、声母的变化等。
2. 地域差异的消失:随着人口流动和信息交流的增加,河南方言各地区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少。
这种趋势使得河南方言逐渐向一个统一的方言演变,出现地域差异减少的情况。
3. 声母的变异:在河南方言中,部分声母的发音存在变异现象。
随着社会发展和语言环境的变化,一些声母的发音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g”、“k”等发音可能会趋向其他方言中相近的发音。
二、词汇层面的趋势:河南方言的词汇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趋势。
1. 文化交流的影响: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加,河南方言吸收了大量外来词汇。
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外来词汇进入河南方言,丰富了方言的词汇系统。
2. 方言词汇的减少:随着人们对普通话的使用习惯,一些常用的方言词汇逐渐被普通话所取代。
这种现象导致方言词汇的减少,一些方言特有的词汇逐渐边缘化。
3. 方言特色的保留:尽管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河南方言仍然保留有一些独特的词汇,这些词汇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这些方言特色的词汇在河南地区仍然广泛使用,并且在一些特定场合和社交圈子中得到保留和弘扬。
三、语法层面的趋势:在语法方面,河南方言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量词的使用:河南方言中的数量词在使用上可能与普通话存在差异。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一些特殊的数量词用法逐渐被普通话所取代,河南方言的数量词使用方式可能会趋向普通话。
关于普通话与河南话联系的论文
关于普通话与河南方言联系的论文作为河南人我们都从小说着河南话,当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听老师讲课发现老师所说的话是普通话,并且惊讶的发现我们所说的河南话与普通话有很多相似之处,很容易说出来。
这些说明什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联系呢?现在让我们认识下河南话的历史和普通话的形成。
河南省地处中原,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
郑州、洛阳、开封、安阳、商丘、许昌等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地理文化优势,河南方言在民族共同语基础方言的形成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其语音也被称为中原音、中州音、汴洛音,在汉语史上有重要地位。
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文化,通行于某一地域的方言自然就反应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
方言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是民族、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演变和发展的结果。
然而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以北方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的官方语言和普及语言。
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
并且经过投票确定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我们了解了普通话与河南话的历史与形成,但是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河南话与普通话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词前者具有地方性,后者具有全民性。
但是,两者在其发展中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同时并用,彼此消长。
现在的21世纪的现代化发展迅速,中国各地的交流日益频繁,这就意味着我们之间的交流需要一个媒介,那就是普通话。
因此普通话的推广在今日已经普及,而我们的河南话在正式场合中已经很难看到它的身影,消长情况可想而知。
2.方言发展为普通话。
河南省的历史在前面我已经有所介绍,大家都知道河南地位自古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比较重要的,河南话在中国的发展史上也是必不可少的,普通话的形成里面有河南话的因素在里面,也因此我们对于普通话的学习,较为容易。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河南话和普通话都是中国的语言,在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方言和口音。
河南话是河南
省的方言,普通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以下是河南话和普通话的区别。
1. 发音不同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发音有很大的区别。
如河南话中的“发”的“发”字一般读为“雅”,在普通话中则读作“发”。
而普通话中的“衣”字发音像“你”,而在河南话中
则读音相近,类似于“衣”。
2. 语法不同
河南话的语法与普通话也不同。
例如在河南话中,动词放在句尾,而在普通话中,动
词通常放在句中。
另外,河南话中有很多固定的词语和习惯用法,与普通话有所不同。
3. 词汇差异
河南话与普通话之间还存在一些词汇上的差异。
例如,河南话中的“后天”词语在普
通话中一般是“大后天”的概念。
而在河南话中,“老人”一般指的是祖父母,而在普通
话中“老人”则指年长的人。
4. 地域差异
河南话和普通话之间也存在一些地域差异。
由于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与周边省市相邻,所以河南话受到了周边口音的影响,比如陕西、山西等方言的影响。
而普通话则是全
国通用的语言,受到了各地方言和官方语言的影响。
总结
河南话和普通话存在很多差异,包括语音、语法、词汇、地域差异和礼貌用语等方面。
要想学好河南话,需要对这些差异有足够的了解,并能灵活运用。
同时,如果要与更广泛
的人群交流,学习普通话也是非常必要的。
学河南话的简单方法
学河南话的简单方法
河南话是中国普通话和方言融合而来的一种语言,它深受河南人民的喜爱。
学会河南话,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河南文化,还可以丰富语言结构,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学习河南话的简单方法。
首先,要学好河南话,需要坚持读河南方言书籍和文章。
只有掌握了河南话的语法、音韵特点以及常用词汇,才能更好地驾驭这种语言。
因此,我们需要多读一些河南话的书籍和文章,以便丰富词汇量,并且多记一些让自己喜欢的词组,记住之后就能更加熟练地运用。
其次,要学好河南话,也要多与河南人交流。
河南方言传统上都是口语,所以要能掌握河南话的规则,就需要多与河南人交流。
比如说,我们可以跟河南朋友聊天,多读一些河南方言的文章,也可以听一些河南方言的音乐或广播节目,尽可能多地接触河南方言,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河南话。
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河南话。
如今,网络上有许多跟河南话学习有关的网站,我们可以按照课程学习河南方言,也可以收听河南话课堂。
当然,还可以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学习河南话,不仅可以学习更多的河南话词汇和表达方式,而且可以节省学习时间,更有效地掌握河南话。
最后,学习河南话一定要坚持不懈。
只有经常背诵和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河南话。
当然,学习河南话也需要耐心和毅力,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把河南话学得熟练。
以上就是学习河南话的几个简单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认真掌握河南话,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河南文化,还可以拓宽思维,增长见识,提升个人能力。
河南话半熟的意思
河南话半熟的意思一、什么是河南话?河南话,也称为中原官话或豫语,是中国汉语方言之一,在河南省及其周边地区广泛使用。
河南话属于北方官话的分支,与普通话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一些独特的词汇、发音和语法特点。
二、河南话的特点1. 发音特点河南话的发音与普通话有所不同,其中最为特别的是发音中的舌尖音与齿龈音的区别。
在河南话中,舌尖音与舌尖前音(齿龈音)分别被称为“翘舌(qiáo tǔn)”和“软舌(ruǎn shé)”,这种发音特点使得河南话听上去更加独特。
2. 词汇特点河南话中有着许多与普通话不同的独特词汇,这些词汇代表了河南地域文化的特色。
例如,“差点”在普通话中表示“差一点”,而在河南话中则表示“几乎”;“儿子”在普通话中称为“érzi”,而在河南话中则简化为“er”。
3. 语法特点河南话的语法也有其独特之处。
例如,在普通话中动宾结构为“主语 + 谓语 + 宾语”,而在河南话中宾语会放到谓语的后面。
另外,河南话中的否定形式也与普通话不同,使用“不”和“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否定。
三、河南话半熟是什么意思?“河南话半熟”是一个常用的俚语,它的意思有两种解释。
1. 说话不利落“河南话半熟”第一个含义是指一个人说话不利落或不流利。
这可能是由于河南话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导致说河南话的人在使用普通话或其他方言时表达不够流利。
2. 没有说出想要表达的意思“河南话半熟”的另一个含义是指一个人没有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
这可能是由于思维敏捷度不够、词汇量有限或使用了不太确切的词汇等原因导致的。
四、河南话半熟的原因1. 方言影响河南话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这使得讲河南话的人在使用普通话时可能会感到不够流利。
另外,由于长期使用河南话,人们可能对其他方言的表达方式不够熟悉,导致表达时不够准确。
2. 口语习惯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口语习惯,河南话也不例外。
口语习惯的不同可能导致人们在表达时使用了一些不太常见的词汇或语法结构,从而使得表达不够准确或流利。
河南普通话
河南普通话同样是普通话,语音、词汇、词义、语法结构基本一致,而词汇却有所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本原因是河南话与普通话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对于作为方言的河南话来说,如果不加以保护和改进,最终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因此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去爱护它。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方言。
如北京话、东北话、广东话、山西话等等,但也都各有千秋,风格迥异。
但每个人只能学好一种方言,否则就会闹笑话。
比如说,北京话,很多人并不知道你问的是哪个地方,哪个方位的事情,别人也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
所以当有客人到我们家做客时,妈妈便对爸爸说:“他来咱家看老丈人啦!”而实际上,我们指的是另一个人。
弄得我们满头雾水。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某些词和名称连用,甚至张冠李戴。
例如:喊姑——娘——妈——儿子;叫亲爹——小孩儿——爷爷;骂乌龟——王八蛋——绿毛龟;晚上吃玉米——吃早餐。
我们经常把南和北连用,还会混淆概念,产生误解。
如:一只大黄牛过马路,正好被一辆汽车撞死了。
本来应该是汽车撞死的它,而硬生生的说成是大黄牛撞死的它。
就拿家乡人来说吧,别看都是河南的,但口音就相差太远了。
别说你的邻居不知道你来自哪里,恐怕你到火车站都找不到北。
“喂,这不是常宽吗?真是好久没见了啊!”一位叔叔向一位衣着破旧,神色焦急的中年男人说道。
“哎呀,常叔啊,现在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咋就认不出我来了呢?”那个男人先是一惊,紧接着说道。
“哈哈,就你那模样,谁还认得出你啊!快给我开门,我有事找你!”那个男人显然被常叔的话吓了一跳。
“您稍等,我这就给你开门!”为了避免意外发生,常叔让我叫他常爷爷。
这位男人身高约170cm,[gPARAGRAPH3]s层衣服裹着瘦弱的身躯,脚穿一双满是泥巴的解放鞋。
“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几个月前,我们还一起喝过酒呢!”“哎呀,叔叔,咱俩谁跟谁啊!你今天咋这么客气啊!”常叔故作吃惊状,表示十分惊讶。
“怎么回事啊?我怎么想不起来了呢?”常叔也装糊涂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话与普通话的关系
普通话是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河南话属于北方话,与普通话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
语音包括“音”和“调”两个要素。
在3500个常用汉字中,情况大致如下:
1. 音调完全相同的有50个,占1.4%;
2. 音相同,调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有3150个,占90.0%;
3. 音相同,调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有100个,占2.8%;
4. 音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有140个,占4.0%;
5. 音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有30个,占0.9%;
6. 音调变化无明显规律的有30个,占0.9%。
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音调完全相同的如:
他、她、它(tā) 役、毅、疫、邑、译、肄、逸(yì) 哥(ɡē) 阁、格(ɡé)博、搏、驳(bó) 及、级、吉(jí) 结(jié) 把(bǎ) 华(huá) 国(ɡuó) 职、执(zhí) 菊、鞠(jú) 福(fú) 答(dá) 竹(zhú) 必(bì) 与(yǔ) 粒(lì) 叔(shū) 术(shù) 丛(cónɡ) 刊(kān) 绍(shào)
二、音相同,调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
以“马、妈、骂、麻”为例。
这四个字在河南话中(以郑州、开封一带的语音为代表)分别是“第1声、第2声、第3声、第4声”,而在普通话中分别是“第3声、第1声、第4声、第2声”。
对应起来就是:
河南话普通话
第1声→第3声
第2声→第1声
第3声→第4声
第4声→第2声
所以,这个对应规律不妨称为“3142律”。
(下面用─、/、√、\分别表示第1、2、3、4声)
如:河南人忠厚老实勤劳善良聪明智慧勇敢坚强
河南话:\\\/√─ \\\√ \/\√√——/\
普通话:///─ \√ ///\/—/\\√√—/
三、音相同,调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
1.第一声变第二声如:
仆(pū→pú) 扛(kānɡ→kánɡ) 焚(fēn→fén) 儒(rū→rú)
2.第一声变第四声如:
腹(fū→fù) 档(dānɡ→dànɡ) 设(shē→shè) 悼(dāo→dào) 隘(āi→àì) 3.第二声变第三声如:
北(béi→běi) 法(fá→fǎ) 塔(tá→tǎ) 铁(tié→tiě) 骨、谷(ɡú→ɡǔ) 曲(qú→qǔ) 尺(chí→chǐ) 乙(yí→yǐ) 渴(ké→kě) 甲(jiá→jiǎ) 轨(ɡuí→ɡuǐ) 冶(yé→yě)
4.第二声变第四声如:
末、莫、沫(mó→mò) 蜜、密、秘(mí→mì) 灭、蔑(mié→miè) 木、目(mú→mù) 质(zhí→zhì) 若、弱(ruó→ruò) 畜、蓄(xú→xù) 纳、捺(ná→nà) 妇、复、付(fú→fù) 恶(é→è) 各(ɡé→ɡè) 辣、蜡、腊(lá→là) 力、立、栗(lí→lì) 袜(wá→wà) 握(wó→wò) 物(wú→wù) 列、烈、裂、猎(lié→liè) 鹿、录、陆(lú→lù) 率、律、绿(lǘ→lǜ) 洛、落、络、骆(luó→luò) 怯(qié→qiè) 月、越、悦、阅、奥(yé→yè) 叶、页、业、腋、液(yé→yè) 入、褥(rú→rù) 日(rí→rì) 召(zháo→zhào) 赠(zénɡ→zènɡ)
5.第三声变第二声如:
娱、愉、舆(yǔ→yú) 什(shě→shén)
6.第四声变第一声如:
猫(mào→māo) 孵、敷(fù→fū)
四、音的变化有统一规律的
1.河南话中凡是由声母z、c、s与韵母i、ü 拼成的音节,z、c、s一律相对应地换成j、q、x。
如:
挤(zi→ji) 千(ciɑn→qiɑn) 修(siu→xiu) 精(zinɡ→jinɡ) 秋(ciu→qiu) 须(sü→xü)
2.河南话中的韵母ê,要换成e、o或ɑi。
如:
德(dê→de) 特(tê→te) 勒(lê→le) 扼(ê→e) 革、隔(ɡê→ɡe) 客(kê→ke) 吓(hê→he) 伯(bê→bo) 迫(pê→po) 百(bê→bɑi) 拍(pê→pɑi) 麦(mê→mɑi)
3.河南话中的韵母üo,要换成üe或iɑo。
如:
学(xüo→xüe) 觉(jüo→jüe) 略(lüo→lüe) 药(yüo→yɑo) 脚(jüo→jiɑo)
4.河南话中的音节lui,一律换成lei。
如:
磊垒类泪儡雷擂累镭蕾
5.河南话中的音节kuo是一个特殊的音节,由它拼成的“棵、科、颗、课”四个字,读音要变成“ke”;“阔、廓、扩、括”四个字的读音不变,但是,调要从第二声变成第四声。
五.音的变化只对部分字有规律的
1.u变ou。
如:
某、谋(mu→mou) 轴(zhu→zhou) 否(fu→fou)
2.uo变ɑo。
如:
勺(shuo→shɑo) 烙(luo→lɑo) 凿(zuo→zɑo)
3.ei变i。
如:
笔、彼(bei→bi) 坯、披(pei→pi)
4.zh、ch、sh分别变成z、c、s。
如:
粽(zhonɡ→zonɡ) 责、泽、择(zhê→ze) 册、厕、策、测(chê→ce)色、涩(shê→se) 森(shen→sen) 所(shuo→suo)
六.音调变化无明显规律的如:
跃(yǎo→yuè) 乐(luó→lè) 劣(lué→liè) 拟(yì→nǐ) 嫩(lǔn→nèn) 您(nēn→nín) 摄(nié→shè) 血(xié→xuè) 撮(zuō→cuō) 殊(chū→shū) 佛(fù→fó) 捕(pū→bǔ) 深(chén→shēn) 墨(méi→mò) 和(huò→hé) 倾(qiōnɡ→qīnɡ) 痹(pì→bì) 沸(fù→fèi) 痴(zhǐ→chī) 剖(páo→pōu) 波(pó→bō) 闰、润(yǔn→rùn) 酝酿(wénrānɡ→yùnniànɡ) 虐、疟(yuó→nuè)经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河南人说普通话,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说容易,是因为有90% 的字,音相同调的变化有规律,比较容易
掌握;说难,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规律,使人误认为它对所有的字都管用,而不知道还有10% 的字不受这个规律制约,才会在不知不觉间出了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时不时地总会出点错的原因。
比如,下面这句话:“你托我办的那件事儿,等我一有功夫就去找他。
”
前面的“你托我办的那件事儿,等我一有功夫就去找”都符合“3142律”,可是,当说到最后一个字“他”的时候,不知道这个字的音和调,在河南话和普通话中都完全相同,仍然按照“3142律”把“他”说成“tǎ”,一下子就露了馅。
由此看来,河南人要想说好普通话,在实践中不知不觉间掌握了“3142律”固然重要,弄清楚其余五种特殊情况也不可轻视。
当然,学说普通话不仅有语音方面的问题,还有词汇和语气方面的问题,不过弄清楚语音方面的一些规律也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多说多实践固然很需要,知道哪儿容易出错,多注意点儿就可能会少走一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