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b9eda19ec3d5bbfc0a7426.png)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资源环境的观念能力目标收集整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资源环境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本质。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近年来,尽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但要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大气、水、土壤治理……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
中央环保督察、“水十条”“土十条”、史上最严环保法……在已有举措基础上,2018年新亮相的环保税、新扩围的水资源税试点、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措施,向世界展现中国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思考:“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提示: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要直面发展挑战,采取切实措施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环保问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一)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1.活动——探究与分享P75-76:阅读材料,分析数据,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2.小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二)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1.材料呈现: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带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人口过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给流入地的资源、环境、住房、交通、劳动力成本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设计(2课时)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设计(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365d36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6.png)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美丽中国的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美丽中国的含义、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公民责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环境资源观念和生态保护意识,但对美丽中国的内涵和建设路径的认识尚不深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关注到环境问题,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分析。
此外,部分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有限,影响了他们在环保实践中的行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美丽中国的含义,认识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公民责任,提高法治观念。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美丽中国的含义及其内涵。
2.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公民责任。
3.引导学生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美丽中国的魅力,增强环保意识。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提高法治观念。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环保案例、美丽中国的图片和视频等。
2.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美丽中国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美丽中国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一正视发展挑战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一正视发展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1c3566f7eefdc8d376ee32d7.png)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正视发展挑战一、导入: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比如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面对挑战,我们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蓝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一节正视发展挑战,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严峻形势。
(展示学习目标)二、共同探究: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一)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1.图片:这组图片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师:(人多-人口问题已成为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我国更不例外,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多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而严峻的人口问题会加重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2.图表说明什么?阅读教材第75-76页“探究与分享”。
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3.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二)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1.材料呈现: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带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人口过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给流入地的资源、环境、住房、交通、劳动力成本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交通拥堵”“停车难”“房价飞涨”“入园入托难”“垃圾围城”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也给流出地带来了人才流失、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社会问题。
思考:对人口问题的严峻性,你是怎么认识的?师生共同总结:(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7ae9823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b.png)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6.1正视发展挑战1、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2、我国的人口特点(1)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2)新特点: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城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3、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原因?①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③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劳动力人口结构失衡等问题日益严峻。
劳动力人口状况的变化势必对劳动力供给、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社会保障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4、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意义?①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②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③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5、我国为什么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全面二孩政策?①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②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③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④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6、面对人口老龄化,我们应该怎么做?(1)国家:①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②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③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障覆盖范围,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④积极发展符合老年人特点的知识和经验密集型产业,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2)社会:弘扬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爱的社会氛围(3)家庭:成年子女要自觉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7、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臭氧层破坏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酸雨蔓延⑤森林锐减⑥土地荒漠化⑦大气污染⑧水污染⑨海洋污染⑩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8、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①资源日益短缺②环境污染严重③生态系统退化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9、我国的资源现状?①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②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③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10、我国资源问题的形成原因?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②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③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11、我国资源问题的危害?①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②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12、我国的环境现状?①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13、我国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14、我国环境问题的危害?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②严重破坏生态平衡③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5、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意义?①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②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③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④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6、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①人口的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压力②资源的过度消耗制约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③环境的恶化制约人口的发展,也影响资源的开发利用17、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九上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b9e086df02768e9950e7389c.png)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1.【正视发展挑战】①中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
面对挑战,中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积极调整人口政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滋养一代又一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儿女。
共筑生命家园,有你也有我!②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生命家园,让人民更富裕,让国家更富强,让中国更美丽。
2.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人口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②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Why影响①国际视角: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形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③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How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②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我国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资源环境面临危机】①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6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6课《建设美丽中国》精品ppt教学课件
![6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6课《建设美丽中国》精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0c8e238762caaedc33d42c.png)
2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1.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材料呈现: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 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快递业的包装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 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瓦楞纸箱)、胶带以及内部 缓冲物(填充物)等七大类。2016年,我国快递业包装物共消 耗快递运单约312.8亿枚、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 封套约34亿个、包装箱约37亿个、胶带约3.3亿米……这些不可 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胶带,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万吨。
“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
新课讲解
1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我国人口的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 本特点。
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 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 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某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表
材料呈现: 对两幅图表你有 什么认识?
2.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有什么意义
(1)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 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我国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 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 发展。
探究与分享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看出我国近年来劳动力人口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注:当65岁以上老 年人口占人口总数 7%时,即意味着这 个国家或地区已处 于老龄化社会。
2.实行计划生育原因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 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 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重要国情。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 问题。
【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bbe72336dd3383c4ba4cd21b.png)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1.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1)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3)新的特点:人口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2.我国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3)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现状及其特点)(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5.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cd433a26925c52cc5bf84.png)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本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近年来,尽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但要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大气、水、土壤治理……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
中央环保督察、“水十条”“土十条”、史上最严环保法……在已有举措基础上,2018年新亮相的环保税、新扩围的水资源税试点、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措施,向世界展现中国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无疑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
思考:“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教师总结: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要直面发展挑战,采取切实措施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环保问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一)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1.阅读教材第75-76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阅读材料,分析数据,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3.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二)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1.材料呈现: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带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人口过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给流入地的资源、环境、住房、交通、劳动力成本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交通拥堵”“停车难”“房价飞涨”“入园入托难”“垃圾围城”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也给流出地带来了人才流失、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社会问题。
2.思考:对人口问题的严峻性,你是怎么认识的?3.师生共同总结:(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优质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优质课教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1ff4aa29866fb84ae45c8dba.png)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共筑生命家园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知道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道路的要求,知道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建设生态文明,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养成低碳环保、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科学的环境发展观。
二、重点难点1、重点建设生态文明。
2、难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三、课时计划1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诗文朗诵《饮酒.其五》、《天星桥》1、活动目的: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感受大自然呈现给人们的美丽画卷。
2、活动方式:邀请两位同学有感情朗诵。
教师:请大家闭上双眼,跟我一起欣赏美诗文朗诵。
学生A: 《饮酒.其五》学生B:《天星桥》教师:感谢两位同学把我们带入如此美妙的意境。
在刚刚的两篇美文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此处学生自由发言,点到即可,言之有理都可给予肯定。
)学生回答示例:学生A: 幽静的山谷、茂密的丛林、潺潺的溪水、飞鸟的鸣叫、美丽的大自然!学生B:山青水绿、鸟语花香、奇山怪石……教师:这就是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这正是大自然呈现给人类最美丽的画卷。
这也正是当前咱们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和谐画面。
然而,环境资源问题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却屡次制造悲剧!20世纪世界十大环境公害(PPT展示)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杀人雾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骨痛病事件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86年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活动探究一:《伦敦“杀人雾”事件》教师:接下来,请大家观看短片,让我们一起回顾1952年的伦敦“杀人雾”事件。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探究以下两个问题,时间为两分钟,讨论完指定问题发言人。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cd433a26925c52cc5bf84.png)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1 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本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近年来,尽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但要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大气、水、土壤治理……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
中央环保督察、“水十条”“土十条”、史上最严环保法……在已有举措基础上,2018年新亮相的环保税、新扩围的水资源税试点、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措施,向世界展现中国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无疑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
思考:“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教师总结: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要直面发展挑战,采取切实措施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环保问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一)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1.阅读教材第75-76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阅读材料,分析数据,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3.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二)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1.材料呈现: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带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人口过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给流入地的资源、环境、住房、交通、劳动力成本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交通拥堵”“停车难”“房价飞涨”“入园入托难”“垃圾围城”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也给流出地带来了人才流失、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社会问题。
2.思考:对人口问题的严峻性,你是怎么认识的?3.师生共同总结:(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整理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8e93e78bd63186bcebbc6b.png)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1. 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的人口现状及特点(1)人口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重要国情)(2)特点:①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②其他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原因及取得的成效(1)原因: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成效: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
4.生育政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5.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导致人口结构不合理、造成青壮年劳动力短缺、造成国家医疗及养老成本增加、加重了子女的经济负担、影响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6.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应该怎么做?(1)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养老模式,将家庭养老模式与社会养老模式结合起来。
(2)社会:宣传和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3)子女:孝敬父母,成年子女要自觉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4)老年人:积极增加养老储蓄;坚持锻炼身体,减轻子女的负担。
7.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8.我国的资源现状及具体表现(1)资源现状: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下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下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40600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f.png)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下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下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教材,主要讲述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公民如何履行环保责任,建设美丽中国。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环保行为。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保知识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更加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履行环保责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掌握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环保行为,自觉履行环保责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公民如何履行环保责任。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环保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履行环保责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环保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方便学生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环境问题的图片,如雾霾、水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提问:“你们认为我国的环境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5分钟)呈现环保案例,如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等。
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公民是如何履行环保责任的。
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公民的行为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履行环保责任?如何倡导身边的人一起参与环保?”让学生结合案例,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考点梳理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初中毕业道德与法治总复习精讲 考点梳理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48dd26f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a.png)
【热点素材】,2022 年 7 月 7 日上午,咸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举行生态环境专题学习会议,咸宁市委书记要求,要在建设美丽咸宁、 推动绿色崛起①上下功夫。树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②,坚持节约优 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 代化。树牢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流域 思维,加快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③,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优美的生态环 境。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④,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 展之路,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3)危害(影响):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 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 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4)警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 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6.我国的环境现状、形成原因、危害及警示。(为什么要重视环境问 题?)(P79~80) (1)现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 观,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2)形成原因: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 护的关系;②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 多重叠加效应。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计划生育 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2.(易错点)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 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3.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易 错点)
4.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生态态良良好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a573fc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4.png)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归纳(一)正视发展挑战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
(3)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新的特点: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
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4.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意义?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5.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意义?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6.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7.为什么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8.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一些地方、一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九上《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九上《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https://img.taocdn.com/s3/m/ee58c1e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d.png)
九上《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一、重点知识强化记忆(结合课本 15-20 分钟记忆以下基本知识点)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P742.我国人口基本特点:人口大,人口偏低。
P753.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
4 针对我国的人口国情国家坚持的基本国策。
P745.针对我国的资源环境国情国家坚持的基本国策。
P746.针对我国的土地国情国家制定了的基本国策。
P807.贯彻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P84.坚持战略。
8.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总体上资源,我国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P78生态环境形势仍。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各类问题时有发生。
P799.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威胁着人民的和身体健康。
P7910.追求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P8111.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4(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以为基础,以为准则,以、为目标。
(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的基本国策。
(3)贯彻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P8412.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坚持P8613.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的方针是:优先、优先,为主。
P8614.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倡导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P86 15.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怎样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P84--87(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的关系。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富国,坚持。
(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方式。
(4)要严守消耗上限、质量底线、保护红线。
坚持节约保护的基本国策(5)要建设、社会。
(两型社会)16.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怎样的?P85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改善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检测巩固1 .(2021·菏泽)下列有利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合理措施有①进一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努力采用新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②坚决杜绝使用燃油汽车,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③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同时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新能源④禁止广大农村居民用木柴烧火做饭,一律使用电器或燃气做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1·威海)威海于2021 年7 月1 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
1.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
(1)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3)新的特点:人口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2.我国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3)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现状及其特点)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5.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
(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6.我国的环境形势是什么?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7.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8.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9.我国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方式?
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
10.如何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1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
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清;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3.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14.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积极同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等等。
2.“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分别指什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绿水青山指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金山银山指经济发展。
资源和环境制约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能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条件。
因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