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 量 控 制 点 成 果 表03

合集下载

测量控制成果表

测量控制成果表

3+840~6+180调整为上0+000~上2+340,10+000~13+780调整为 +120。
Hale Waihona Puke 测量控制成果表水准点 P BM1 BM2 BM3 BM4 BM5 BM6 BM7 BM8 BM9 BM10 BM11 BM12 BM13 BM86 BM87 BM88 BM89 BM90 BM91 BM92 BM93 BM94 BM95 BM96 BM97 BM98 BM99 BM100 P1 高程 385.551 383.700 383.440 382.433 381.600 381.644 381.094 379.156 379.186 378.981 378.470 374.645 375.122 373.502 374.122 372.169 372.746 372.236 370.426 369.993 371.284 370.916 370.058 370.842 368.929 369.580 370.595 369.450 367.918 365.573 9944.268 10000.000 1004.487 1000.000 X 5000.000 4979.516 5000.903 Y 20000.000 20004.344 19973.181
注:野外标注桩号3+840~6+180调整为上0+000~上2+340,10+000~13+780调整为 上2+340~上6+120。
测量控制成果表
备 滚水坝右坝肩 滚水坝下游田坎上 干0+025渠顶上 干0+600附近(菜顶湾) 干1+436(龙石4社) 干1+900附近 干2+340附近 干3+000附近 干3+500附近 干3+830附近(岔堰) 上0+476外石头上 上1+060附近石头上 上1+460附近石头上 上2+010附近石头上 上2+340黄角树脚石头上 上2+640附近石头上 上2+940附近石头上 上3+160附近石头上 上3+460附近石头上 上3+740附近石头上 上3+940附近石头上 上4+100附近石头上 上4+440附近石头上 上4+860附近河沟石头上 上5+120附近房角梯步石头上 上5+640附近水池角石头上 上5+700附近石头上 上5+880附近石头上 上6+120附近石头上 蓄水池处 注

CL03使用说明书

CL03使用说明书

CL-03智能测力仪使用说明书本仪器能够把测得的力值数据由单片机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数字化处理,可配套用于各种压力机、试验机的显示控制部分,用途广泛。

九、主要技术参数额定工作电压:~380V±10%V,50Hz工作环境温度:0~40℃功耗:≤30VA外形尺寸:360*140*210(开孔尺寸345*125)印纸尺寸:57mm仪表保险丝:8A十、功能简介1时间显示:年、月、日、时、分2试件截面代号设定:1----用于截面为100mm×100mm的立方体抗压试件2----用于截面为150mm×150mm的立方体抗压试件3----用于截面为200mm×200mm的立方体抗压试件4----适用于任意截面的抗压试件5----用于截面为150×150×550mm的抗折试6----用于截面为100×100×400mm的抗折7----用于截面为40×40×160mm的抗压试8----用于截面为70.7×70.7的立方体抗压试3 数据存储:本仪器具有数据记忆的能力。

本仪器编号为000~9998#,每组测试单元包括3或6个测试值及强度平均值。

十一、安装与操作1、打印纸的安装方法介绍如图所示第一步骤:打开打印机盖,并把打印纸放进卷纸仓中,同时将打印纸穿出打印机盖,打印纸正反位置不要放错。

第二步骤:把橡皮滚轴装入对应的卡口处。

第三步骤:调整橡皮滚轴位置,用力按住橡皮滚轴,同时拉动打印纸,检查其是否正常转动。

第四步骤:按装完成后,盖上打印机盖,并测试正常打印。

2.钟设定:次使用时或使用较长时间后,应对本机的时钟进行检查设置,正常使用时无须设定。

按“时钟”键,仪表显示如:窗1显示:“—2010”,表示年,窗2显示:“02-25”表示月、日。

如果不正确可输入数字键修改闪烁位,按“退出”键移动闪烁位,修改完年月日后按“确认”键,仪表:窗1显示:“---08”表示小时。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控制测量技术要求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

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

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1.收集资料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

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

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

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2.2原有地形图是否与现有地物、地貌相一致,着重踏勘增加了哪些建筑物,为控制网图上设计做准备。

RTK测量技术规范

RTK测量技术规范
只设置一个基准站,并通过数据通信技术接收广播星历改正数的 RTK 测量技术。 3.6 网络 RTK Network RTK
指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多个基准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进行连续跟踪观测,通过这些站 点组成卫星定位观测值的网络解算,获取覆盖该地区和该时间段的 RTK 改正参数,用于该区域 内 RTK 测量用户进行实时 RTK 改正的定位方式。
7 仪器设备的要求 .................................................................10
8 资料提交和成果验收 ..............................................................1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实时动态测量(RTK) Real Time Kinematic
RTK 测量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 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3.2 天线高 Antenna Height
观测时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3.3 基准站 Reference Station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314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CH/T 200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建设规范 CH 8016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 3 术语
1
CH/T 2009-2010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测绘局、国家测绘局重庆测绘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骆光飞、杨洪、葛中华、廖振环、闻洪峰、李凉、胡有顺。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负责解释。

RTK测量技术规范

RTK测量技术规范
a}在获取测区坐标转换参数时,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参数。 b}在没有已知转换参数时,可以自己求解。 c)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如 1954 年北京坐标系、1980 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独 立坐标系)转换参数的求解,应采用不少于 3 点的高等级起算点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起算点应 分布均匀,且能控制整个测区。
5 RTK控制测量 .....................................................................4
6 RTK地形测量 .....................................................................8
7 仪器设备的要求 .................................................................10
8 资料提交和成果验收 ..............................................................11
CH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 技术规范
2010-03-01 发布
国家测绘局
2010-05-01 实施 发布
CH/T 2009-2010


前 言…………………………………………………………………………………………………..I
前 言 ...........................................................................2
只设置一个基准站,并通过数据通信技术接收广播星历改正数的 RTK 测量技术。 3.6 网络 RTK Network RTK

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

XXX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本工程XX路(XX北路)北起XXX大街,南至XX北路,道路全长约 1.39km,宽42m。

XXX路北起黄堂东路,南至XXX大街,道路全长约0.43km,宽20m。

XX路(XX路)西起XX路,东至XX路,全长约0.15km,宽38m。

XXX路(XX 路)北起XX大道,南至XX大道,道路全长约1.24km,宽16m。

纵三路(XXX 路)北起XXX路,南至XX路,全长约1.92km,宽16m。

纵一路(XX路)北起XX路,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0.38km,宽16m。

XXX路(XX路)北起XX路,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0.37km,宽16m。

工程范围沿线相交道路主要有:XXX大街、XXX路、XXX路、XXX路(XX 街)、XXX路(XXX路)、XX路、XX大道(XX大街)、XX路、XX路(XX 路)、XX路(XX街)、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路)、XX大道。

1、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主干路,南起XX北路,经现状XX路、跨越XX河,北至XXX大街,设计起点桩号为QD XX K0+000,设计终点桩号 ZD XX K1+390.110,全长 1390.110m。

全线共设 3 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 R1=2100m、R2=1000m、R3=20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50km/h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2、XX路:本次招标的XX路为南北向城市支路,南起XX路,经XX路、XX东路、XX路、XX路、XX大道、XX路、XXX路,XXXX南路,设计起点桩号为 QD XX K0+000,设计终点桩号ZD XX K1+940.210,全长1940.210m。

全线共设6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R1=150m、R2=R3=R4=400m、R5=300m、R6=500m,线形指标满足设计速度20km/h 规范要求的不设超高和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要求。

像控点测量检查记录表abcd类

像控点测量检查记录表abcd类

像控点测量检查记录表abcd类篇一:控制点测量检查记录表abcd类是一种用于记录和控制点测量检查的表格,通常用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其他空间数据分析工具中。

该表格通常包括测量结果的详细信息,如测量点的位置、测量方法、测量精度等。

以下是创建控制点测量检查记录表abcd类的一般步骤和示例数据:1. 创建表结构创建一个控制点测量检查记录表的abcd类需要包括以下字段:- id: 主键,用于唯一标识每个记录。

- control_point: 测量点的名称或坐标系名称。

- measurement: 测量方法或测量工具的名称。

- measurement_unit: 测量方法或测量工具的单位。

- result: 测量结果,如位置、经度、纬度、高度等。

- location: 测量点的实际位置信息。

2. 示例数据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数据,用于演示控制点测量检查记录表的abcd类的基本结构:```id control_point measurement measurement_unit result location ----------------------------------------------------------------1 [测量点1] [测量工具1] [位置1]2 [测量点2] [测量工具2] [位置2]3 [测量点3] [测量工具3] [位置3]4 [测量点4] [测量工具4] [位置4]```在这个示例中,有四个测量点,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并记录了它们的实际位置信息。

3. 字段的含义和扩展除了字段名称外,还需要了解每个字段的含义和可能的扩展。

例如,“control_point”字段可能包括测量点的名称或坐标系名称,具体取决于使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同时,“result”字段可能包括测量结果的详细信息,如位置、经度、纬度、高度等,具体取决于测量方法。

4. 使用示例以下是使用示例,演示如何使用控制点测量检查记录表的abcd类:```# 读取数据df = pd.read_csv("control_point_测量_check.csv")# 检查数据是否符合预期print(df.head())# 创建新的记录df["location"] = df["control_point"].apply(lambda x: x.iloc[0]) df["result"] = df["control_point"].apply(lambda x: x.iloc[1])# 打印新的记录print(df.head())```在这个示例中,我们读取了一个名为“control_point_测量_check.csv”的CSV文件,并创建了一个新的记录,将测量点的名称和位置信息更新为实际位置。

宜宾市控制点测量成果测绘报告

宜宾市控制点测量成果测绘报告

宜宾市控制点测量成果测绘报告高程控制网,是指利用各类仪器、技术和方法进行高程控制网的获取,包括:一维地理信息系统、二维高程模型,三维影像地图。

三维坐标系,是利用电脑高精度自动进行三维坐标转换,并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定点的三维形状、位置等信息。

其测绘成果是以计算机为工具计算出的二维空间上(或空间上)各种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其运动轨迹。

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圆的轮廓和周围一圈环形的环。

它有两种作用:一是通过这个圆可以用数字地形图来表示物体之间的距离;二是通过投影可以表明物体之间可能存在的水平或垂直距离。

因此如果我们能获得整个地球上所有物体都是圆的平面图,那么对于地球上任何物体都是三维立体了,但不能通过投影进行定位和测量,这样做出来的结果与原始记录可能有一定差距。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整个地球上所有元素进行三维建模来完成定位和测量。

如在我国东北地区使用卫星导航系统就为该方法提供了便利。

在我国南方地区使用 GPS等测量仪器可以使该方法得到应用。

(1)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国家、省测量控制网的高程值,其精度要求与使用常规光学摄影测量法相当;测量控制网是我国地理空间信息系统(GIS)建设中重要体系之一,其任务是获取全国统一高程数据并绘制控制网。

在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将国家高程定位中心确定在测绘地理信息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

国家大地坐标系为: GNSS (欧洲导航卫星组织),地球坐标系为: GNSS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lobal Star Navigation System),大地坐标系为: GNSS参考坐标系(大地水准面坐标系为: GNSS基准面坐标系由四个等腰三角形构成)以及各等腰三角形之间的相对误差等第(三)项:水平距离精度和倾斜角度、测距精度等第(三)项:倾斜角精度和平移位置精度等第(三)项: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角精度和平移角精度等第)以及全等角坐标系(平移角精度等第)、高程基准等第、全站仪仪点等第)和经纬仪等第等等有关第(五)项:高程基准等第;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第。

《B.1.2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报验表》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

《B.1.2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报验表》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

《B.1.2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报验表》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位置、高程、角度、距离等进行测量所得到的数据和成果。

这些测量成果为工程施工提了重要的技术依据,是确保建筑物质量、安全和功能的重要手段。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报验表》是施工单位报送项目监理机构对施工控制测量成果及保护措施进行审查的用表。

一、法律法规依据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第5.2.5条: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复核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测量成果及保护措施,签署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报送的施工测量放线成果进行查验。

2、《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在监理人的义务条款中关于监理的工作内容包括:查验施工承包人的施工测量放线成果。

3、《工程测量通用规范》第2.3.1条:工程测量任务实施前,应进行项目技术设计,并形成项目技术设计书或测量任务单。

项目技术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应根据项目合同及其约定的技术标准,确定项目任务以及成果的内容、形式、规格、精度和其他质量要求。

⑵应确定项目实施所用技术标准、作业方法、仪器设备、软件系统以及质量控制要求。

⑶应优先利用已有控制测量成果。

已有控制点使用前,应对其点位及平面坐标、高程进行检查校核。

4、《工程测量通用规范》第2.3.2条:工程测量所用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⑴需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进行检定,并应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⑵仪器设备应进行校准或检验,当仪器设备发生异常时,应停止测量。

⑶软件系统应通过测评或试验验证。

二、涉及测量人员岗位资格的相关规定1、《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停止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统一考核发证工作的通知》(建办人(2018)60号)规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和职业资格清理规范相关要求,按照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反馈意见,经研究决定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停止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统一考核和发放《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考核合格证书》。

控制测量成果报告

控制测量成果报告

控制测量成果报告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裕华路110kV地铁站输变电工程控制测量技术成果报告XXX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段项目经理部2014年12月测量技术成果报告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校核:编写:主要参加人员:XXXXXX张进XXX报告编制单位:XXX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段项目经理部目录1.1工程概况1.1.1地理位置裕华路110kV地铁站输变电工程电力地道为裕华路110kV主变电站配套电缆通道,裕华路110kV主变电站由留村、仓丰两座城市电网高压变电站引入两路110kV电源。

220kV留村站出线,留村站至闽江道已有地道160米。

沿闽江道向西至京珠高速东侧新修暗挖地道,留村—珠峰大街2.2×2.45地道1415米,断面为2.2×2.45米;珠峰大街—京珠高速地道1035米,断面为1.9×2.2米;由闽江道沿京珠高速东侧至裕华路主变电站,新修1回预制直埋沟,长约1170米。

220kV仓丰站出线,仓丰站出线沿仓丰路、裕祥路、南二环至雅清街为已有隧道,长度约4900米,自雅清街沿南二环北侧、东二环西侧至槐安路新修隧道长约2830米,断面为2.2×2.45米;沿槐安路北侧、至京珠高速东侧新修隧道长度约1540米,1.9×2.2米;施工井及通风井采用旁引式。

由槐安路与京珠高速交口向北沿京珠高速东侧至海世界变电站,新修1回预制直埋沟,长约1570米。

电力隧道路径平面位置图见图2.1。

1.1.2新建电力隧道及施工井概况留村-闽江道:已有地道长约160米在建。

闽江道-京珠高速东侧:新修地道长约2450米,以珠峰大街为界,珠峰大街以东至留村站口地道断面 2.2×2.45米,长约1415米,珠峰大街以西至高速公路东侧地道断面1.9×2.2米,长约1035米。

闽江道-海天下(留村直出):新修地道直埋沟(跨路预埋直径2米混凝土管)总计1170米。

[qc成果]提高工程测量施工精度_secret

[qc成果]提高工程测量施工精度_secret

*****QC小组成果材料提高天津**新城围海造地工程施工测量精度小组所在单位:****航道局有限公司小组名称:*****天津**新城围海造地工程项目经理部测量QC小组提高天津**新城围海造地工程施工测量精度1、工程概况天津**旅游区**新城围海造陆项目造陆区一期围堤、吹填及软基处理工程中,监理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网点图形分布呈南北走向,且分布情况近似于一条南北直线,图形强度差。

而施工区在测量控制网点的东侧,最远端离控制点的直线距离近4km。

在前期勘察过程中发现,临近施工区的兄弟单位在验收的时候没有通过验收,结果发现是高程差了30cm左右,后来分析原因是他们的测量人员做控制测量时只是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上做点校正,且采集数据时间仅为15s。

2、QC小组简介本项目QC小组于2010年3月15日成立,小组注册号为2010—03。

小组成员共5人,平均年龄26岁,均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程度。

小组成员均受过全面质量管理教育。

小组活动13次,活动时间累计78小时。

于2010年6月25日结束。

小组成员情况见表1。

表1 QC小组成员情况表3、选题理由公司这几年的业务中围海造地工程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而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围海造地工程的施工测量中也大量的引入先进的GPS—RTK技术。

RTK 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测量人员的专业技能有了新的要求,而公司有GPS—RTK控制测量经验的测量人员不足。

在大面积的陆域测量工作中,高程测量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在以往的工程中,大部分使用的是RTK做平面控制,而高程控制要结合水准仪来实施,这样就没有充分发挥RTK的施工测量效率。

为了充分发挥RTK在围海造陆工程中平面和高程控制施工测量的要求,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确保围堰工程、吹填工程以及软基处理工程的施工偏差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也为解决项目测量人员前期工程施工控制测量工作经验不足,为此项目部成立了以《提高天津**新城围海造地工程施工测量精度》为题的QC活动小组,并展开活动。

水准平差报告

水准平差报告
3.4396
PM205-3
0.0002
0.7785
0.0019
4.2181
PM205-3
0.0019
4.2181
PM207-1
0.0005
-1.3407
0.0018
2.8774
PM207-1
0.0018
2.8774
PM110-1
0.0005
1.2481
0.0017
4.1255
PM110-1
0.0017
闭合差统计报告
[高差观测成果表]
测段起点号
测段终点号
测段距离(m)
测段高差(m)
DBWH05
PM201-1
370.7000
0.3650
PM201-1
PM202-1
241.8000
-0.0430
PM202-1
PM202-2
144.4000
-0.6736
PM202-2
PM203-1
168.9000
0.3798
282.6000
1.2476
PM110-1
DBWH03
924.0000
-0.2790
[高程平差结果表]
点号
高差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中误差(m)
平差后高程(m)
备注
DBWH05
0.0000
3.3500
已知点
PM201-1
0.0006
0.3657
0.0012
3.7157
PM201-1
0.0012
4.1255
DBWH03
0.0015
-0.2775
0.0000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表附件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表附件

XYXX项目勘测和初步设计编制地形测量技术报告XXX公司二○一九年十一月XYXX项目勘测和初步设计编制地形测量技术报告工程名称:XYXX项目勘测和初步设计编制测量单位:XXX公司资质等级:JIAJI证书编号:555报告编写:44校对:33审核:22审定:11XXX公司二○一九年十一月目录1任务来源及工程概况 (1)1.1任务来源 (1)1.2测区概况 (1)1.3主要完成工作量 (1)1.4工期安排 (1)1.5人员、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1)2执行的技术标准和采用的坐标系统 (2)2.1基本技术标准 (2)2.2坐标高程系统 (2)3已有资料情况 (2)4作业过程 (2)4.1控制测量 (2)4.1.1E级GPS测量 (2)4.1.2导线测量 (3)4.2地形图测量 (3)4.2.1地形图测量的实施 (3)4.2.2地形图测量内业成图 (4)5质量控制 (4)6提交成果 (4)7附件 (4)附件1、控制点成果表 (4)附件2、1:500数字地形测量成果图 (5)I1任务来源及工程概况1.1任务来源通过中标,我单位(XXX 公司)承担XYXX 项目的勘测和初步设计编制工作。

接到中标通知后我院组织测量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及时开展地形测量工作。

地形测量工作内容包括项目控制测量、1:500带状地形测量等内容。

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提供现状地形的基本情况等。

1.2项目概况工程项目位于XXC。

项目作业区处于城市中心建筑群区,地物多,交通繁忙且路边慢车道上停满车辆,通行通视条件差,测量工作难度大。

结合现场情况,测量复杂程度定为中等。

项目区域位置及项目用地范围红线见下图:图1-1项目区域图1.3主要完成工作量表1-1主要完成工作量表序号工作项目数量单位序号工作项目数量单位11:500数字地形测图 5.42平方公里2E 级GPS 控制点测量26点3图根控制测量600点1.4工期安排表1-2工期调度表序号作业内容时间1中标2019年9月29日2踏勘2019年9月30日3工作联系请示函批复2019年9月30日4控制布设及地形测量2019年10月1日~10月30日5内业2019年10月5日~10月31日6提交成果2019年11月15日1.5人员、仪器设备投入情况表1-3人员投入表分工投入组数(组)投入人数(人)备注项目组36包含质检1人外业组1224内业组1212投入总人数42表1-4设备投入表设备类型设备名称产地/品牌/型号数量购买时间性能状况设备类型设备名称产地/品牌/型号数量购买时间性能状况常用设备计算机中国22014性能稳定运行快喷墨绘图仪美国/惠普/HP1050C12009激光打印机美国/惠普/P100822009测量设备GPS接收机中国/南方/S86.201322015检定合格、性能稳定GPS-RTK中国/南方/S86.20131+12015全站仪瑞士/徕卡/TS06plus122015其他1部工程车Nissan12004良好2执行的技术标准和采用的坐标系统2.1基本技术标准a)《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b)《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c)《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d)《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规程》(GB/T14912-2017);e)《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2007)。

测绘综合能力精度指标表格及记忆口诀

测绘综合能力精度指标表格及记忆口诀

重力梯度 2 5
国家 300 200 省级 100 50 市级 30 20 航空摄影测量旁向相邻平面控制点的航线跨度 比例尺 航线数 1:500 1:1000 1:2000 4-5 4-5 5-6
平均重力异常分辨率“ 平地丘陵 山地高山 5*5 15*15 2.5*2.5 5*5 2.5*2.5 山地高山 mm 0.55 0.8
1:5 万 1:2.5 万 E F 面积精度 2 图上面积/mm <20 50-100 100-400 400-1000 1000-3000 3000-5000 >5000
1:1 万 G
1:5 千 H
0.30 0.15 三 间距未超过 50m 的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超过 D ( mi 0.02mi D) 海控导线限差: (附和导线 H123,B321 不管 721,闭合导线边和长全是 10) 附和导线 闭合导线 等级 导线全长/km 边数 导线全长/km 边数 H1 30 7 H2 20 20 10 10 HC 10 10 10 10 注:结点与高级点、结点与结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符合导线规定长度的 0.7 倍 海控点平面控制基本要求和投影分带规定 比例尺 S 最低控制基础 直接用于测量 投影 S>5000 国家四等点 H1 海控一级点 高斯(1.5°带) 5000≥S>1:1 万 H1 海控一级点 H2 海控二级点 高斯(3°带) S≤1:1 万 H2 海控二级点 Hc 测图点 高斯(6°带) S≤1:5 万 墨托卡 水深测量定位点的点位中误差:大于 1:5000 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图上 1.5mm,小于(含)1:5000 大于 1:10 万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图上 1.0mm,小于 1:10 万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实地 100m。 海控点和测图点的基本精度指标 限差项目 H1 H2 H2 HC 测角中误差‘ (5111) ±5 ±10 ±10 ±10 相对相邻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m(255) ±0.2 ±0.5 ±0.5 测距相对中误差(525) 1:50000 1:25000 1:25000 1:25000 1:10000 比例尺地形图 1 交会点最大互差/m 小于 1:10000 比例尺地形图 2 海洋测量主要平面控制点相对精度 1/10 万, GPS 定位误差 0.1m, 次级点相对精度 1/1 万, GPS 定位误差 0.5m。 GPS 水准联测高等级已知高程控制点至少 4 个或不少于 1/5 个新布设点 《海道测量规范》 水深测量极限误差 (置信度 95%) 海底地形图等高线要求 2351 等于 3451,2% 比例尺 基本等高距/m 测深范围 Z/m(2351) 极限误差/m(3451) 1:1 万 5 0<Z≤20 ±0.3 1:2.5 万 10 20<Z≤30 ±0.4 1:5 万 20 30<Z≤50 ±0.5 1:10 万 40 50<Z≤100 ±1.0 1:25 万 50 Z>100 ±Z*2% 1:1000000 2000 米以下 200,2000 米以上 500 电子海图编辑比例尺范围 标志 航海用途 编辑比例尺 1 综述 S≤1:100 万 2 一般 1:50 万≥S>1:100 万 3 沿海 1:15 万≥S>1:50 万

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设计说明书

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设计说明书

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查设计说明书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查一、检查程序控制测量成果检查程序:二、检查内容、方法控制测量(平面、高程)成果检查内容如下:●数据质量,包括数学精度、观测质量、计算质量●点位质量,包括选点质量、造埋质量●资料质量,包括整饰质量、资料完整性㈠平面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含GPS)检验所需要提取的样本成果资料清单(1)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2)原始观测数据,原始观测数据转换的RINEX格式数据,观测手簿;(3)网平差报告;(4)成果表;(5)平差、计算说明(或包含在技术总结中);(6)布网图;(7)点之记、托管书(如设计书有要求);(8)仪器检定资料;(9)收集的起算点成果资料(成果表、点之记或点位说明等)。

2、检查方法2.1数据质量2.1.1数学精度(1)对照技术设计书、成果表、技术总结认定检查点位中误差与规范及设计书的符合情况(2)对照技术设计书、成果表、技术总结认定检查边长相对中误差与规范及设计书的符合情况2.1.2 观测质量(1)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和检验(仪器鉴定资料);●GPS接收机的鉴定:标称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温度计等。

(2)观测条件的合理性(打开观测记录数据可检查或利用TEQC软件进行检查)●接收机设置的正确性:如采样间隔、静态观测方式或其他方式;●观测时接收卫星数量≥4;●PDOP值(≤6)。

(3)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打开观测记录数据可检查或利用TEQC软件进行检查,也可以在TGO1.62中导入原始观测数据RINEX格式逐点进行检查)●是否采集了足够的数据(星历文件)及观测时间;●每颗星的连续观测时间;接收机之间的有效的同步观测时段长度;●重站率(≥1.6)。

(4)观测成果的规范性(打开观测记录数据、记录手簿可检查):●是否正确地量取天线高并正确、规范地记录;●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温度、气压、湿度等的量取和记录;●是否正确绘制测站环视图;●是否按要求记录卫星失锁状况等;●是否按要求转换为标准的RINEX数据格式存档。

控制测量(复测)成果报审表

控制测量(复测)成果报审表

B.1.2.3
承包单位:合同号:
项目监理机构:编号:B.1.2.3-
控制测量(复测)成果报审表
致:(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于年月日完成了工程控制网的第次复测工作,复测结果显示:
1、
2、
详见附件:
1、控制点成果汇总表
2、控制网复测测量报告
施工项目经理部(章):
项目经理(签字):年月日监理意见:
我方于年月日对的工程控制网复测工作进行了检测,我方测量成果显示平面控制点较差最大点为:,较差为:mm;高程较差最大点为:,较差为:mm;测量结果显示,同意/不同意施工单位采用的《控制点成果汇总表》中的测量成果。

附:1、控制测量复测成果表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年月日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年月日测监中心意见:
我方于年月日对的工程控制网复测工作进行了检测,综合施工、监理、测监中心三方复测数据知:
1、测量方法、技术要求、仪器设备等满足/不满足规范及工程需要;
2、资料、测量成果、各项限差、较差满足/不满足规范要求;
同意/不同意施工单位采用的《控制点成果汇总表》中的测量成果。

附:1、控制网复测综合分析报告
测监中心(章):
测量专业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测监中心负责人(签字):年月日项目公司建设管理部审核意见:
测量工程师(签字):年月日
管理部主任(签字):年月日
注:1、此表用于对施工控制网的定期复测,如有控制网点变更,必须在业主批准后方可使用新的测量成果;
2、此表一式三份,加盖公章后由施工、监理、测监中心分别存档;。

RTK测量技术规范

RTK测量技术规范

1 范围 ............................................................................3
2 引用标准 ........................................................................3
CH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
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 技术规范
2010-03-01 发布
国家测绘局
2010-05-01 实施 发布
CH/T 2009-2010


前 言…………………………………………………………………………………………………..I
前 言 ...........................................................................2
只设置一个基准站,并通过数据通信技术接收广播星历改正数的 RTK 测量技术。 3.6 网络 RTK Network RTK
指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多个基准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进行连续跟踪观测,通过这些站 点组成卫星定位观测值的网络解算,获取覆盖该地区和该时间段的 RTK 改正参数,用于该区域 内 RTK 测量用户进行实时 RTK 改正的定位方式。
5
CH/T 2009-2010
d)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对起算点进行可靠性检验,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 进行多种点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和优选。 5.2.6 RTK 平面控制点测量基准站的技术要求应满足:
a)采用网络 RTK 测量时,基准站网点的设立要求按 CH/T 2008 的要求。 b)自设基准站如需长期和经常使用,宜埋设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 c)自设基准站应选择在高一级控制点上。 d)用电台进行数据传输时,基准站宜选择在测区相对较高的位置。 e)用移动通信进行数据传输时,基准站必须选择在测区有移动通信接收信号的位置。 f)选择无线电台通信方法时,应按约定的工作频率进行数据链设置,以避免串频。 g)应正确设置随机软件中对应的仪器类型、电台类型、电台频率、天线类型、数据端口、蓝 牙端口等。 h)应正确设置基准站坐标、数据单位、尺度因子、投影参数和接收机天线高等参数。 5.2.7 RTK 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的技术要求应满足: a)网络 RTK 测量的流动站获得系统服务的授权。 b)网络 RTK 测量流动站应在 CORS 网的有效服务区域内进行,并实现数据与服务控制中心的 数据通讯。 c)用数据采集器设置流动站坐标系统转换参数,设置与基准站的通信。 d)RTK 测量流动站不宜在隐蔽地带、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观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