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认识的基础、本质和结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划清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界限,懂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掌握认识发展的辩证规律,坚持正确的认识路线,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教学难点:由思维的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

教学时间:8学时

“认识论”(epistemology)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是“知识”“和”“学说”两个词的结合,意思是关于知识的学说,认识论就是关于认识的理论,是以人的认识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理论。在哲学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认识论,今天我们所学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言,在经典著作中,在我国的学术界,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

(1)广义的理解

广义的说,整个哲学都有认识论意义,就是说全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都是认识论问题,都具有认识论的意义,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world outlook)和方法论(methodology),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一个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无产阶级,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指导人们认识和实践的科学,都具有认识论的意义。

第二,实践性(practice)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

第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认识论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二者关系的第一方面,即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认识论首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方面,即二者有无统一性的问题,是认识论所直接解决的问题。

因此,就广义而言,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都具有认识论的意义,那么如何从狭义上来理解认识论呢?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问题:

(2)对认识论的狭义理解

从狭义方面来理解,认识论可以作为哲学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认识论仍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也就是关于以人的认识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理论。它所研究问题:认识的对象和来源,认识的动力和内容,认识的能力和限度,认识过程和形式,认识的一般方法和发展规律,认识的可靠程度和检验标准,以及认识

的作用和目的等。由于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决,出现了各种认识的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正确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都是狭义的认识论,不能包括哲学的全部内容,同样,正确回答这些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也不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内容。所以,狭义地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只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革命的反映论

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1.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materialism)的认识路线,就是坚持从物质到感觉和思想(from matter to feeling and thought)的根本观点,正确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2.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idealism)认识路线,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质(from feeling and thought to matter)的观点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世界是意识的产物,这种认识论,就叫做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在哲学史上,一切唯心主义认识路线都是先验论、与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相对应,它也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的先验论(apriorism)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科学的可知论

1.不可知论(agnosticism)

不可知论的共同特点就是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统一性,世界是不能认识的,至少是不能充分认识的。这在古代表现为怀疑论(skepticism)。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克拉底鲁认为事物变动不居无法把握,他说对什么都说不出正确的东西来,因为当一个人张口说话时,这个人想说的东西正在消失,由其它东西代替了。结果说什么都不符和现实,我国先秦哲学家庄周(约前369——前286)讲了一个寓言故事,说有一次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当时不只自己是庄周了。到了醒后才知道自己不是来蝴蝶是庄周。他由此就搞不清楚了。究竟是庄周梦到自己成了蝴蝶?还是庄周就是蝴蝶做梦的问题?这很可笑,表现为怀疑论论。

古代的这种怀疑论,到了近代就变成不可知论的哲学派别。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休谟(Hume)和德国的康德(Kant)。休谟认为,人只能知道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否存在客观世界,是无法知道的。

康德(1724——1804)就受了很大的影响。但康德稍有不同,其不同就在于他承认感觉之外有客观世界,叫做“自在之物”,“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而产生了感觉。

从这一点来看比休谟进了一步。但是他和休谟一样,把感觉看作屏障,认为人的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就不能认识“自在之物”了。

2.可知论(Knowability)

在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世界可知性,都是可知论者。就是说,不光唯物主义者从反映论的基本前提出发,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就是一部分唯心主义者,也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世界”,对这个世界也是能够认识的。所以,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部分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坚持了可知论的观点,在不同程度上对不可论进行批判。

总之,哲学史上大多数可知论者都对不可知论进行了批判,但是,都没有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因为它们不了解社会实践对批判不可知论的决定意义,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科学地揭示可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充分地论证了世界的可知性,才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那么辩证唯物主义如何批判不可知论,使其成为科学的可知论呢?

3.辩证唯物主义对不可知论可批判:

(1)运用了科学实践的(scientific practical)观点。

第一,只有实践才能使我们的感性知觉的正确性受到确实可靠的检验。

第二,实践可以创造出人工的认识手段,以弥补人的感觉器官之不足。

第三,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思维,能够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个别中认识普遍、从有限中认识无限。

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并不是说我们已经认识了一切。恰恰相反,我们认识的东西只是沧海之一粟。但是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东西,决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现在还没有认识的,将来一定能认识,人们的认识能力将无限地向前发展。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科学的可知论。

(2)运用了辩证法的(dialectical)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在科学实践观点的基础上运用了辩证法的观点,揭示了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过程,全面的论证了世界的可知性,从理论上批驳了不可知论。

正是由于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实践的观点、辨证的观点,批判了不可知论,正确解决了思维和存在,客观过程和主观认识同分析的关系,成为科学的可知论,才细致批判了不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这是我们要划清第二个界限。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theory of reflection)

1.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唯物论的认识论的两个根本缺陷

(1)不了解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缺乏辨证的观点没有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

总之,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由于上述两个根本缺陷就使它成为直观的,消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