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消毒机使用时间登记表

合集下载

内镜室感染管理工作手册

内镜室感染管理工作手册

医院内镜室感染管理工作手册科室:日期:填表说明一、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认真记录和填写。

二、本手册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手册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

三、如遇医院感染管理特殊情况需记录,可记录于备注页。

四、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要针对科室感染发生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手卫生督查情况、质量考核情况等召开会议;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自查+上级检查)存在的问题,要在本季度小组会议上作出小结,并提出整改措施。

五、科室组织的相关学习,要有讲义。

六、手卫生上报由蓝蜻蜓院感监测系统直接填报,本手册不再填写。

目录1.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1)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2)3.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4)4.内镜室感染管理工作考核评分表 (6)5.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 (9)6.季度科室感染知识学习、培训记录 (15)7.季度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会议记录 (16)8.职业暴露登记表 (23)9.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25)10.备注页 (27)附件:1.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图 (28)2.职业暴露报告流程图 (29)3.感染病例报告与控制制度 (30)4.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流程图 (32)5.隔离标识及使用说明 (33)6.常见多重耐药菌株名称与缩写 (34)7.多重耐药菌患者预防控制流程图 (35)8.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36)9.医疗废物处置流程 (37)备注:科室其它感染管理工作资料目录1.使用中消毒剂登记及监测记录本2.紫外线灯管使用及强度监测记录本、空气消毒机使用登记本3.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4.《感染监控简讯》及有关医院感染相关书籍、学习材料、文件、通知等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名单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一、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记录表册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记录表册
当班责任人: 填表人:
伤害类型:
1=交通事故 2=跌伤(跌、摔、滑、绊) 3=被下落物击中(高处落下物)
4=锐器伤(刺、割、扎、划) 5=钝器伤(碰、砸)
6=烧烫伤(火焰、高温固/液体、化学物质、锅炉、烟火、爆竹炸伤)
7=溺水(经医护人员救治存活)8=动物伤害(狗、猫、蛇等咬伤、蜜蜂、黄蜂等刺蜇)
9=窒息(异物,压、闷、捂窒息,鱼刺/骨头卡喉)
年 月
食物
类别
细粮
杂粮
糕点
干豆类
豆制品
蔬菜总量
绿橙蔬菜
水果
乳类
蛋类
肉类



食油
数量(g)
二、营养素摄入量
热量
蛋白质
(克)
脂肪
(克)
视黄醇当量
(微克)
维生素A
(微克)
胡萝卜素
(微克)
维生素B1
(毫克)
维生素B2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毫克)

(毫克)

(毫克)
(千卡)
(千焦)
平均每
人每日
DRIs
2.某病患病率=(某病患病人数/检查人数)×100%。
表3传染病发病统计表
托幼机构名称:
年份
月份
在册
儿童数
传染病发病数
各类传染病发病人数
手足
口病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猩红热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痢疾
麻疹
风疹
传染性肝炎
其他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医院供应室感控登记本

医院供应室感控登记本

医院供应室感控登记本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登记本使用单位:xxxxx医院()科起止时间:201年月日至201 年月日管理要求:本资料由护士长负责保存并交接保存期限三年以上记录要及时、准确、齐全、规范字迹清晰、工整、无涂抹、签全名科室空气消毒设备基本情况登记科室其它感控器材设备配备基本情况登记( )室紫外线空气消毒监测登记3( )室空气消毒机消毒登记含氯消毒液使用及浓度监测登记医疗废物转移单交接登记(科室)高压灭菌(物品)监测指示卡粘贴使用说明:一、需做特别消毒登记的传染病及特殊感染性疾病1鼠疫2霍乱3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4细菌性痢疾5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6 伤寒和副伤寒7艾滋病8淋病和梅毒9脊髓灰质炎10白喉11流行性出血热12狂犬病13钩端螺旋体病14布鲁菌病15结核16、非典、甲流等其他传染病17破伤风18气性坏疽19碳疽20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性疾病二、发现上述病人应立即采取转院—传染病医院、转科—传染科、转病房—单间隔离或同病种病人住同一病房隔离,转院、转科、转病房均需对病人已污染过的区域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做好随时消毒及终末消毒处理并做好登记工作三、本记录单按单病人追踪记录,其消毒原因指: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消毒对象指:病房空气、物表、地面、被服、器械、敷料、设备器材,要求记录详实、具体;消毒因子:消毒用品名称。

特殊感染器械敷料消毒处理记录(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登记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一、基本资料锐器伤发生日期:20 _ 年__ 月_ 日;记录编号_______注: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健康安全,请务必遵照锐器伤处理流程;。

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使用管理制度

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使用管理制度

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使用管理制度
1、科室必须有专人负责消毒机的保养和维护,认真学习每台消毒机的《使用说明书》,并妥善保存。

2、安装、使用和维护消毒机之前,科室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必须掌握该产品的适用环境、使用体积、工作环境条件与保养维护。

未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者不得操作使用。

3、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可以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的尘埃,并可将进入消毒机的空气中的微生物杀死。

该消毒机对人安全,允许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4、每次消毒将“消毒时间”、“累积使用小时数”等记录在《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使用登记表》上。

5、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在消毒过程中应关闭门窗,进出风口严禁有物品遮挡,尽可能减少室内人员数量,护士负责监督实施。

6、每2-4周清洗过滤网一次、每月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使用频次增加、使用时间延长、环境尘埃多等情况时应增加清洁次数,并做好记录;清洗过滤网时水温不得超过40℃,且禁用毛刷刷洗,以免损坏滤网,正常情况下,过滤器连续使用周期为一年。

7、正常情况下紫外线灯管使用寿命为5000小时(详见说明书),如果空气监测不合格,排除其它原因的话,立即更换灯管。

8、清洗与更换部件时应在设备科的技术指导下,注意安全,必须切断电源进行操作;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与设备科联系,不得私自拆卸消毒机;清洁过滤网时要先切断电源,并严防机器进水。

护士长定期
检查机器工作状态,确保使用安全。

设备科至少每半年检查维修消毒机一次并有记录。

9、负离子发生器每月用柔性干布清除出风口机壳附近的尘埃。

10、各科室新安装的空气消毒机必须索取说明书,并认真阅读。

消毒隔离执行登记表

消毒隔离执行登记表

日期项目500mg/L含氯消毒液浓度监测一般诊疗物品碘伏酒精快速手消毒剂无菌包无菌持物钳、罐消毒容器终末处理多重耐药消毒隔离执行者护士长消毒要求1、消毒剂浓度为含有效氯制剂500mg/L。

桌面、地面、床单位每日湿式清洁两次,有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擦拭。

感染高风险科室地面、物表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

2、一般诊疗物品消毒:(1)体温计(腋表):用75%乙醇浸泡30分钟,干燥保存。

(2)血压计、听诊器: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3)输液泵、监护仪、血糖仪、血压计、听诊器、病历夹、计算机键盘、鼠标、空气消毒机、直饮水机、治疗室和处置室水池、电话、治疗车、诊疗工作台、仪器设备台面、平车、救护车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或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4)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吸引器管道:耐热耐湿器具送消毒供应中心高压蒸汽灭菌;不耐热耐湿的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后干燥保存。

3、碘伏/酒精(50ml)开启后使期限用7天。

4、快速手消毒剂开启后使用期限1个月.5、无菌包开启后使用期限24小时。

6、无菌持物钳、罐(干)每4小时更换。

7、消毒容器:如体温计泡盘等每周更换2次,消毒液每日更换并监测浓度。

8、终末处理:床单位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必要时再使用床单位消毒机消毒。

9、多重耐药菌接触隔离的基本要求:(1)患者单间隔离或同种病原体感染者收治一室,床头有隔离标识。

条件限制时实施床旁隔离,确保病床之间间隔>1.1米。

床边备快速手消剂、隔离衣。

(2)严格执行手卫生。

(3)实施分组诊疗、护理,所有诊疗物品专用。

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天使用后须消毒。

(4)病室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表、设备等每日进行清洁和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

使用过的抹布、拖把必须用1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消毒处理。

医疗垃圾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装,用防渗密闭容器转运(病人所产生的所有垃圾均视为医疗垃圾)。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消毒隔离措施落实登记表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消毒隔离措施落实登记表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消毒隔离措施落实登记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消毒隔离措施落实登记表填表说明1.在所有进行操作前面“□”中打“√”或“×”(防护用品、终末消毒除外)。

2.防护用品(填序号):①外科口罩;②手套;③护目镜;④隔离衣。

3.隔离: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进行简单隔离,条件限制时,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最低要求做到床旁隔离,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分组护理。

4.接触隔离标识:蓝色(病员一览表、病历夹、床头卡)。

5.室内空气:无人情况下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照射时间≥30min。

有人情况下使用空气消毒机,使用空气消毒机按产品使用说明使用。

5.消毒剂选择:医疗用品、物体表面、室内地面、卫生洁具消毒使用500mg/L含氯消毒片。

6.消毒方式:体温计、止血带、拖布、抹布为浸泡,其余为擦拭,作用时间>30min。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

7.废物管理:隔离的多重耐药感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感染性废物,必须按照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双层黄色垃圾袋鹅颈式打包,并贴上标识。

8.被服及病床隔帘管理:双层黄色塑料袋密封后贴上标识送洗衣房按规范处理。

9.仪器设备诊疗用品: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止血带等。

10.物体表面:床缘、床旁桌、床旁椅、设备带、门把手等。

11.能固定使用的诊疗用品(如体温计、听诊器等)应专人专用。

12.每张表格登记一位患者,同一住院时期内的反复感染可记录在同一表格内。

13.解除隔离后必需及时记录。

14.患者出院后需对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填序号):①空气消毒;②地面物体表面;③仪器设备诊疗物品表面;④床单位;⑤被服及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

15.被芯、枕芯、褥子、床垫灯不能水洗的物品使用臭氧消毒机消毒。

节后复工前/后厂区消毒杀菌记录表

节后复工前/后厂区消毒杀菌记录表

节后复工前/后厂区消毒杀菌记录表节后复工前/后厂区消毒杀菌记录表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厂区名称责任人:XXX项目:节后复工前/后厂区消毒杀菌为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经过XXXX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综合安排和相关标准要求,特进行节后复工前/后厂区的消毒杀菌工作,现将具体操作记录如下:1. 消毒杀菌日期:XXXX年XX月XX日操作人员:XXXX消毒剂使用情况:消毒剂名称:XXXX消毒剂用量:XX升使用方法: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指导,将消毒剂稀释至标准浓度后,使用喷雾器或拖把进行喷洒或擦拭。

消毒范围:XX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餐厅、更衣室、洗手间等。

消毒时间:XX时XX分至XX时XX分备注:记录消毒剂使用情况、使用方法和范围,以及消毒操作所涉及的时间。

2. 消毒杀菌日期:XXXX年XX月XX日操作人员:XXXX消毒剂使用情况:消毒剂名称:XXXX消毒剂用量:XX升使用方法: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指导,将消毒剂稀释至标准浓度后,使用喷雾器或拖把进行喷洒或擦拭。

消毒范围:XX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餐厅、更衣室、洗手间等。

消毒时间:XX时XX分至XX时XX分备注:记录消毒剂使用情况、使用方法和范围,以及消毒操作所涉及的时间。

3. 消毒杀菌日期:XXXX年XX月XX日操作人员:XXXX消毒剂使用情况:消毒剂名称:XXXX消毒剂用量:XX升使用方法: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指导,将消毒剂稀释至标准浓度后,使用喷雾器或拖把进行喷洒或擦拭。

消毒范围:XX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餐厅、更衣室、洗手间等。

消毒时间:XX时XX分至XX时XX分备注:记录消毒剂使用情况、使用方法和范围,以及消毒操作所涉及的时间。

4. 消毒杀菌日期:XXXX年XX月XX日操作人员:XXXX消毒剂使用情况:消毒剂名称:XXXX消毒剂用量:XX升使用方法: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指导,将消毒剂稀释至标准浓度后,使用喷雾器或拖把进行喷洒或擦拭。

院内感染控制登记表(大)

院内感染控制登记表(大)

填 写 说 明1、表中所有的项目,有关科室都要逐一填写,不能遗漏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其余项目划“√”选择登记。

2、擦拭紫外线灯管,测试紫外线强度,更换紫外线灯管,清洗消毒机滤网,测试臭氧浓度,更换消毒机紫外线灯管都需要记录并且重新开始计时。

做了哪一项就在上面的相应栏目里勾画哪一项,再在下面的日期栏里划勾。

3、普通30W紫外线灯管使用前需要测试强度,使用中每半年监测一次。

灯管强度低于70uv/cm2时需更换灯管。

紫外线灯管寿命800-1000h。

每周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

使用环境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60-80%。

环境温湿 度60-80%。

环境温湿度不在此范围的要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不在此范围时要适当延长消毒时间(一般照射时间≥30min)。

4、臭氧消毒机消毒空气时间为30min,臭氧浓度20mg/m3;消毒物表时间为60-120min,浓度为60mg/m3。

环境相对湿度≥70%。

机内紫外线灯管寿命为7000h(厂家说明臭氧寿命为5000h)。

5、“空气、物表”消毒栏,斜线上为消毒时间,斜线下划勾表示物表擦拭消毒及拖地,每页末累计计时一次。

病房消毒一栏中,斜线上写当天消毒房间的总时间。

6、“手卫生”栏目中,本科室按照“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来选择,做了哪一项就在上面栏目的相应项目上划勾,再在下面的表格里逐日划勾表示。

7、“更换消毒液”栏目中,若是更换酒精,则在当日格子上面写J,下面划勾;同理,含氯消毒液写L,戊二醛写W表示。

“监测消毒液浓度”也如此表示。

8、“监测”一栏目在监测当天填写。

院感防控运作登记本科室 ___________成都送子鸟不孕不育医院二○一 年。

治疗室消毒登记表实用文档

治疗室消毒登记表实用文档
上饶市中医院康复科治疗登记表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
项目
日期
项目
日期
经管治疗师签字:常Fra bibliotek清洁、消毒、空气监测、紫外线灯时间监测记录本
日期
物表
地面
空气
紫外线灯使用时间(h)
执行人签字
备注:物表每日常规清洁两次,操作前后用消毒剂擦拭台面、治疗车、治疗盘;地面常规湿式清扫每日两次,遇污染随时消毒;空气每日定时通风,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1小时。清洁消毒措施落实后由操作者在相应的格内划“√”。
治疗室消毒登记本
治疗室消毒登记表
科室:年月
日期
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空气消毒
物品表面
地面
室内通风
操作者
备注:物品表面每日常规清洁2次,操作前后用消毒剂擦拭台面、治疗车、治疗盘,地面常规湿式清扫每日2次,遇污染随时消毒,空气每日定时通风,动态消毒机消毒1次,每次1小时。清洁消毒措施落实后由操作者在相应的格内划“√”。

口腔科环境物表、仪器设备、空气清洁消毒登记表 (2)

口腔科环境物表、仪器设备、空气清洁消毒登记表 (2)

2017口腔科环境物表、仪器设备、空气清洁消毒登记表
口腔科科室
物表地面、空气清洁消毒登记本
填表说明:
每日工作:
1.诊断室、候诊室、处置室的物体表面、台面及地面,每日湿式清洁2次,消毒一次。

消毒方法:含氯消毒液500mg/L、75%酒精、消毒湿巾湿拖或擦拭消毒,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以上进行消毒。

2、各种运行中的仪器设备(如:牙科综合治疗椅、洁牙机等)每人使用后湿式清洁,消毒一次。

消毒方法:含氯消毒液500mg/L、75%酒精、消毒湿巾擦拭消毒,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以上进行消毒。

3、使用中的血压计、听诊器、血糖仪等使用后湿试清洁,消毒一次。

消毒方法:含氯消毒液500mg/L、75%酒精、消毒湿巾擦拭或浸泡30分钟消毒,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以上进行消毒。

4、痰盂每日上午、下午诊疗结束后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以上浸泡30分钟备用。

5、浸泡消毒物品:正畸塑料开口器、塑料托盘、面罩、护目镜等。

浸泡方法: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分钟,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晾干备用。

消毒液每日监测浓度,每周更换一次,遇污染时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以上进行浸泡消毒。

备注:
1.已执行在选项中打“√”,未执行打“X”。

质控人员每日进行督查并签名。

2017口腔科环境物表、仪器设备、空气清洁消毒登记表
2.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年更换一次,空气消毒机每年检修一次,由院感科负责,资料数据由院感科保存。

口腔科物表地面、空气清洁消毒登记表年月。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方法正式版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方法正式版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方法正式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常用物品及环境清洁消毒登记本(急诊科2021年度)常用物品及环境清洁消毒方法一、处置室、换药室、治疗室、检查室的物体表面及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每日湿式清洁,当物体表面和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再清洁与消毒,可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二、普通病室的物体表面和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每天湿式清洁,遇明显污染时去污、清洁再消毒。

感染高风险部门的所有物体表面和地面每天湿式清洁,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擦拭消毒。

(按医院感染的风险程度,感染高风险科室包括:手术室、产房、ICU、新生儿室、人流室、门诊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科、感染疾病科门诊等。

)三、体温计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后先清洁,再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四、血压计及袖带保持清洁,每周清洗。

被血液体液污染时随时清洗并消毒,血压计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血压计袖带用500mg/L含氯消毒浸泡消毒)。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专人专用,每周清洁消毒2次或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五、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输液泵、微量泵等仪器设备等常规保持清洁,使用后可使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仪器表面。

六、吸引装置、吸氧装置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后拆卸到最小单位,引流瓶先清洁,再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晾干备用;流量表、压力表用75%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备用。

七、洁具分区按颜色使用,使用后统一清洗,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八、被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结核等病原体及细菌芽孢污染时,应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日常消毒登记表

日常消毒登记表

日常消毒登记表在公共卫生管理中,日常消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旨在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防止疾病的传播。

为了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日常消毒登记表。

日常消毒登记表应详细记录每次消毒的时间、地点、使用的消毒剂、执行人员等信息。

这些信息是确保消毒工作执行的关键。

每次消毒后,都应立即在登记表中做好记录。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些区域需要更频繁地消毒,以及哪些消毒剂对某些特定病原体更有效。

执行人员的信息也应被记录在登记表中。

这包括他们的名字、职务和方式。

如果在消毒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迅速找到相关负责人,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这也为培训和人力资源计划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登记表还应包括消毒剂的详细信息,如品牌、类型、浓度和使用方法等。

这有助于确保消毒剂的正确使用,避免可能的错误或浪费。

同时,如果消毒剂需要定期更换或储存,这些信息也可以帮助我们确保其有效性。

通过对日常消毒登记表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消毒工作的整体执行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数据调整消毒频率,优化资源分配,甚至预测可能的疾病传播。

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现有的消毒程序是否有效,以及是否需要改进或更新。

日常消毒登记表是公共卫生管理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详细记录消毒过程的信息,我们可以确保消毒工作的有效执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甚至通过数据分析来预防疾病传播。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日常消毒登记表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公共卫生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措施来执行。

微生物消毒灭菌是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通过微生物消毒灭菌,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菌的传播和感染,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消毒灭菌的方法、应用及重要性。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热力消毒、紫外线消毒、电离辐射消毒等。

热力消毒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高温杀死细菌和病毒。

紫外线消毒则利用紫外线照射微生物,破坏其DNA结构,使其死亡。

电离辐射消毒则是利用高能射线照射微生物,使其失去活性。

科室清洁消毒灭菌登记本

科室清洁消毒灭菌登记本

XX医院科室清洁消毒灭菌登记本科年填写说明:1、我院参考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规章、规范及标准;传染病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医务护理院感相关规定要求;制定本登记手册,科室按照年度登记,由责任医护人员保存,资料可追溯三年,科室认真填写,纳入科室质量持续改进考核及目标考核体系。

各科室认真学习参考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消毒,特殊情况消毒登记参考消毒技术规范。

2、相关术语: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疮;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3、管理要求:严格按照我院各项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管理。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b)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及安全。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先去除污染,再清洁消毒4、监测要求:应定期对消毒工作进行检查与监测,及时总结分析与反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登记本

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登记本

河源市人民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登记本科室普儿科年度2016目录1、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 (1)2 23 34 556 67 78 8、9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一、监测频率:普通科室为每季度的第一个月监测,重点科室每月监测。

二、培养基配送时间: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二(请各科室配合做好签收工作)。

三、标本的采样与送检及接收时间12、采样后4h内送检,若样本保存于0~4时间为每天8:30~11:30时和14:30~17:00四、采样的注意事项12、物表取341。

七、各科室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见附表2。

八、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使用的采样器材一览表,见附表3。

九、医院各区域空气净化方法及净化效果监测见附表4。

十、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液、内镜消毒效果监测见附表5。

附表1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计划安排表备注:1、空气培养计划具体到室(间),如换药室或1号手术间。

2、物体表面计划具体到何地何种物表,如换药室治疗台台面或护士站电脑键盘。

3、医务人员手具体到数目,如1位护士的手。

4、其它应具体到名称及数目。

附表2各科室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表附表3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使用的采样器材一览表附表4医院各区域空气净化方法及净化效果监测表备注:1、根据《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要求制定。

2、空气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

附表5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液、内镜消毒效果监测表备注:根据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要求制定。

年月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登记表年月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质量改进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