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案例
企业文化案例:海尔激活休克鱼
海尔兼并红星,就是这样派了三个人去,没有增加一分钱的投资, 没有换一台设备,主要是去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文化氛 围,灌输并实践海尔的生产经营理念,输出海尔的企业文化。结 果是,兼并的当月即1995年7月,亏损了700万元;8月、9月仍然 亏损,但亏损额大大减少;10月达到盈亏平衡;11月赢利15万元, 年底完全摆脱贫困。红星厂救活了!被救活了的红星厂的职工们, 牢固树立了“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产品”的经营理念,他们开 始把目光投向市场,决心开发出多种多样的产品,使本厂没有淡 季。“小小神童”洗衣机就是填补淡季的产品。它是针对夏季的 上海市场而设计的,因为上海人很喜欢清洁,每天都要洗衣服, 而一般的洗衣机都太大,夏天的衣服比较少,很需要“小小神童” 这种体积比较小、耗水和耗电都比较少的洗衣机。“”小小神童 一生产出来就往上海送。果然不出红星厂的设计人员所料,一上 市就大受欢迎。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结果,在过去认为是淡季的日子了,红星厂的生产已经忙不过来 了。 原本属于休克鱼的红星厂,被海尔激活以后,也开始为吃其他休
问题讨论: 海尔最终激活了红星厂,试分析, 海尔是如何依靠其独特的企业文化来激 活红星厂的?
在当时的红星厂里,退回来的大量洗衣机堆积在仓库里。所有的销 售人员都在家里呆着,工人没有活干,发工资的钱也没有。红星厂 的一些人找到海尔总部要钱。张瑞敏对他们说:“钱肯定不给。你 们的货物都套到商场上去了,要想办法把货款要回来发工资,现在 虽然是淡季,但从海尔的理念来看,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 产品。如果你思想处在淡季,就会把消极等待的行为看承是正常的; 如果你认为没有淡季,就会创造出一年四季都一样卖得很好的产品 来。树立了这样的观念,什么事情干不成呢?于是,他们以山东潍 坊市作为试点,派人去催要货款。潍坊的商家说:“不行,你们厂 有很多产品质量太差,都积压在仓库里,要钱的话,这些问题得先 解决。”派去的人在总部的支持下,就以海尔的名义作出担保: “第一,以后给你们的产品肯定不会再有质量问题。第二,原来有 问题的产品全部收回,如果你们不放心的话,现在就可以把这些产 品收回来当场销毁。”商场的人感动了,说:“行了,有了这些担 保就信任你们了,你们也不必在这里销毁,拿回去处理吧。”这样 就把货款拿回来了。潍坊的试点成功以后,立即推广,红星厂的推 销人员全派出去催收货款,缓解了资金困难。
海尔成功的案例
海尔成功的案例【篇一:海尔成功的案例】【篇二:海尔成功的案例】海尔成功案例分析范文一:海尔的成功海尔,2010年6月新获《福布斯》好评,用户至上成就国际品牌。
于是我想在这里说点什么。
海尔的成功不是吹的,确实是有原因。
一个企业做大了,是有很多的原因,和一个人成功一样,运气是很大的成份,然而一个大企业坚持下去,能做得更好,那需要是成熟的管理思想,是远见卓识,我感觉到管理思想的成熟和做好企业的远见卓识。
一个企业要做好,首先是要培养一大批适合企业发展的人,一个制造企业,需要纪律、忠诚、上进心以及员工做好镙丝钉的心态。
那些自以为是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人是不适合这样的企业。
海尔的培训就是要磨掉一些年轻大学生浮躁的东西,我相信是很有用,虽然海尔有很高的流动率,这并不错,海尔已经做大了,慕海尔之名而来的人肯定很多,这些人中,是否都是踏踏实实能把事情做好,能融入到海尔这个集体中去,肯定不是所有人,不适合海尔怎么办?可以走人,当然不能让海尔适应他们。
海尔的培训进行了教育、筛选、淘汰,很好。
这样远比一些企业进了一批大学生,就呆下来,甚至一些人把学校那种虚浮的风气也带进来,影响了企业的氛围要好。
我认为,企业的发展有两个阶段,小企业需要的不是制度,而是领导者的魅力,因为制度肯定有另一面,就是不灵活,就是消解人们的协作精神,而小企业可以不依靠制度,只依靠领导的示范力量和人格魅力,领导大家齐心合力奋斗,过于烦琐的制度只能增加麻烦,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举一个小例子,一个才办两年小企业,有员工迟到,领导一定要批评他,罚他20元钱,他会说昨天我加班到8点,有没有加班费。
没有,那么领导可以装作不知道,迟到多了,提醒一下就可以。
最可怕的是有这样老板,加班我不管,那是你工作你没做好,迟到违反制度不行,那员工再也不会为单位的事,不计报酬去努力了。
企业做大了,领导的人格魅力就没作用了,他不可能影响到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员工。
企业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那需要的就是制度。
服务型制造的案例
服务型制造的案例那我给你讲个海尔的例子吧。
你知道,海尔以前就是个传统的家电制造企业,就一门心思地生产冰箱、洗衣机啥的。
但是呢,人家现在玩起了服务型制造,可就不一样喽。
比如说海尔的定制化冰箱。
以前都是厂家生产啥,消费者就买啥,现在呢?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制冰箱。
你家人口多,想要个超级大冷藏室放蔬菜水果和各种剩菜剩饭的,行嘞,海尔就给你安排。
你要是个红酒爱好者,想要个专门能精确控温的酒柜式冰箱区域,海尔也能搞定。
这就不再是单纯地把冰箱卖给你,而是先了解你的需求,然后根据你的需求去制造冰箱,这服务是不是很贴心?再说说苹果吧。
你看苹果的产品,iPhone、iPad啥的。
苹果的App Store就是服务型制造的一个超棒体现。
苹果公司造手机和平板,但是光有这些硬件可不行啊。
他们搞了个App Store,这就相当于一个软件大超市。
一方面,它给那些软件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把自己开发的软件卖给苹果用户,这就是在为开发者服务啦。
另一方面呢,苹果用户可以在这个App Store里找到各种各样的软件来满足自己不同的需求,什么拍照修图的、学外语的、玩游戏的,应有尽有。
这就使得苹果的硬件设备因为有了这些软件服务而变得更加有价值。
苹果公司可不仅仅是制造手机和平板,还在制造一种围绕这些设备的软件服务生态,这就是典型的服务型制造。
而且苹果的售后服务也很厉害,你要是手机有点小毛病,拿去苹果店,人家店员态度好得很,还能给你一些使用手机的小建议,让你更好地利用苹果手机的各种功能。
这就是把制造和服务的各个环节都打通了,让消费者觉得买苹果的产品,不光是买个硬件,还买了一整套的优质服务呢。
海尔案例分析
一、海尔营销案例(电器行业)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经过19年的持续发展,现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
1984年海尔只生产单一的电冰箱,而目前它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
海尔的产品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
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
2004年4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海尔排在第95位,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
2003年12月,全球著名战略调查公司Euromonitor公布了2002年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排序,海尔以3.79%的市场分额跃升至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
2004年8月号《财富》中文版评出最新“中国最受赞赏的公司”,海尔集团紧随IBM中国有限公司之后,排名第二位。
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产品属于白色家电。
作为在白色家电领域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海尔有许多令人感慨和感动的营销故事。
1996年,一位四川成都的一位农民投诉海尔洗衣机排水管老是被堵,服务人员上门维修时发现,这位农民用洗衣机洗地瓜,泥土大,当然容易堵塞。
服务人员并不推卸自己的责任,而是帮顾客加粗了排水管。
顾客感激之余,埋怨自己给海尔人添了麻烦,还说如果能有洗红薯的洗衣机,就不用烦劳海尔人了。
农民兄弟的一句话,被海尔人记在了心上。
海尔营销人员调查四川农民使用洗衣机的状况时发现,在盛产红薯的成都平原,每当红薯大丰收的时节,许多农民除了卖掉一部分新鲜红薯,还要将大量的红薯洗净后加工成薯条。
但红薯上沾带的泥土洗起来费时费力,于是农民就动用了洗衣机。
更深一步的调查发现,在四川农村有不少洗衣机用过一段时间后,电机转速减弱、电机壳体发烫。
向农民一打听,才知道他们冬天用洗衣机洗红薯,夏天用它来洗衣服。
这令张瑞敏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发明一种洗红薯的洗衣机。
海尔的企业管理案例
海尔的奥秘一、东方神话“没有海尔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是海尔的一段广告词,这使人联想到“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的广告词,一片蔚蓝色的工业园区和一群身着巨著色工装的人们,使人想到在蓝色大海里畅游的鱼儿。
“以永远的忧患意识追求永远的活力”,通过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海尔已是一个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品牌价值77.36亿元,仅次于红塔山和长虹的巨人。
但是海尔并不满足,其扩张之路仍然在继续。
二、扩张的基础“资本”是船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资本是船。
”没有船,只能涉水过河,有了船,则可以载着“父老乡亲”一起过河。
船小一点,载“街坊四邻”,船大一些,载“千家万户”,大、再大,就可以载“五湖四海”了。
“海尔号”有多大?海尔起初并无“船”——1984年时它只不过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可谓“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海尔今天已有“船”——岂止是“船”,而是一支阵容壮观的“联合舰队”。
它今天已是一个拥有67家企业(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4个),直属员工1.8万人,总资产达56.8亿元的多主体、多成分、多元化的开放式大企业集团,在我国家电行业中门类最齐、水平最高、规模最大。
它在南斯拉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开设了分厂,在北美、欧共体、中东等重点市场发展了31家海尔专营商,800余个经销点。
资本是逐步积累起来的。
从小到大,从小到多,中间有一个过程,数量在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具备了扩张的条件,亦即发生了质的变化。
质变以量变为基础,量变以质变为界限。
而这界限又是以扩张规模的大小来确定的。
小规模扩张适当,有些资本即可承受,扩张规模大一些,则需要更多的“金刚钻”,才能揽起“瓷器活”。
名牌是帆资本运营的高级阶段是品牌运营。
“名牌是帆”,这是张瑞敏的又一思考。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已超越了资本竞争的阶段,进入了品牌的较量。
波音、麦道,最终是以品牌的力量决出了雌雄,强者被更强者所吸纳。
张瑞敏把“海尔”这两个普通的中国汉字,做成了“四个九”的纯金制品。
案例:海尔的三个三分之一
MBA第三章案例:海尔集团的三个三分之一海尔集团是从一个濒临倒闭的生产电动葫芦的集体小企业发展起来的,1984年1月1日,青岛东风电机厂和青岛工具四厂合并成立青岛电冰箱总厂,这即是海尔集团的前身。
一、国内生产国内销售三分之一:追求卓越定位名牌1984年,青岛电冰箱总厂正式进入电冰箱生产企业,国内电冰箱生产企业已达100多家,青岛电冰箱总厂的优势在哪里?市场的分析使他们认识到,尽管冰箱有100多个牌号,但就是没有“名牌”冰箱。
先进入市场并不意味着永远拥有市场。
决策:创名牌,领导市场。
从抓质量入手。
1985年,张瑞敏任总厂厂长,他从一封用户来信中发现冰箱存在着质量问题。
经检查,仓库里还有76台冰箱,只是外表有一道划痕。
领导班子决定,将这76台不合格冰箱全部由责任者亲手砸掉!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海尔技术创新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我国西南地区的农民,因觉得洗衣机洗起东西来又方便,又快捷,便用洗衣机洗起了地瓜。
带着泥浆的地瓜造成了洗衣机内壳的严重损坏。
结果,大地瓜洗衣机开发出来了,并在农村大受欢迎。
在四川农村卖的洗衣机上都贴着一张标签:“主要用于洗衣、洗地瓜和花生”。
在海尔集团的厂房里,有一排十分醒目的大字:“决不对市场说不”。
二、国内生产海外销售三分之一:先难后易抢占发达市场1992年,海尔获得ISO9001认证,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通过此项认证的企业。
1996年,海尔获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认证,也是第一个国内企业。
自1990年以来,海尔采取“先难后易”的出口战略,即首先进入发达国家建立信誉,创出牌子,然后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1990年,海尔率先打入美国市场,目前,在美国销售的184升以下的电冰箱中,有20%来自中国海尔。
日本全国进口全自动洗衣机的61%来自海尔。
在德国,中国海尔电冰箱始终居于亚洲出口德国的第一名;在欧盟,海尔空调为中国出口欧盟第一名三、海外生产海外销售三分之一:国际化冲击500强1990年,海尔集团率先提出“引狼入室,与狼共舞”的观点。
海尔案例
砸冰箱的故事案例:砸掉 76 台不合格冰箱1985 年,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
于是张瑞敏首席执行官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不合格的冰箱还有 76 台!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提出意见: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
就在很多员工十分犹豫时,张瑞敏却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 76 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听闻此言,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要知道,那时候别说“毁”东西,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况且,在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的!如此“糟践”,大家“心疼”啊!当时,甚至连海尔的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接受。
但张瑞敏明白:如果放行这些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我们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否则今天是 76 台,明天就可以是 760 台、 7600 台……所以必须实行强制,必须要有震撼作用!因而,张瑞敏选择了不变初衷!结果,就是一柄大锤,伴随着那阵阵巨响,真正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从此,在家电行业,海尔人砸毁 76 台不合格冰箱的故事就传开了!至于那把著名的大锤,海尔人已把它摆在了展览厅里,让每一个新员工参观时都牢牢记住它。
1999 年 9 月 28 日,张瑞敏在上海《财富》论坛上说:“这把大锤对海尔今天走向世界,是立了大功的!”可以说,这个举动在中国的企业改革中,等同于福特汽车流水线的改革。
企业管理的最大挑战,便是在事情出现不好的苗头时,就果断采取措施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
在次品依然紧缺时,海尔就看到了次品除了被淘汰,毫无出路!任何企业要走品牌战略的发展道路,质量就永远是生存之本。
所以海尔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而海尔的全面质量管理,推广的不是数理统计方法,而是提倡“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员工干出来的”,从转变员工的质量观念入手,实现品牌经营。
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筹,“半筹”也行,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
海尔案例
问题一:海尔为什么能在强手 如云的美国取得成功?
一:海尔对美国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行调研
• 需求潜力:1998、1999年,海尔小型冰箱 在美国占到超过30%的市场份额,由于产 品结构的更加合理,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 提高。 • 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海尔发现美国的家庭 人口正在变少,小型冰箱将会越来越受欢 迎。而且海尔战略的另一部分是对消费群 体的定位,它针对的是对家电还没有形成 任何习惯性购买行为的年轻人。
2、价格策略:主要靠降低成本取得竞争 优势,在海外市场的目的一是要使产 品本土化,二是要进一步降低产品的 成本。规避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 使价格更具竞争力,而不是作为外国 公司的廉价供货商而拼个你死我活。
• 3、促销:广告。为加强其品牌战略, 采用一些新的广告媒体,包括广告牌、 汽车站和电视。开通免费热线电话, 海尔美国贸易公司的售后服务中心开 通的免费热线电话服务已覆盖全美。
•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2005年) • 特征:产品批量销往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市场,有自己
的海外经销商网络与售后服务网络, Haier 品牌已经有 了一定知名度、信誉度与美誉度。
•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2006年— ) • 特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运作全球范
围的品牌,从2006年开始,海尔集团继名牌战略、多 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阶段之后,进入第四个发展战 略创新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和全 球化品牌战略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 基地,向全世界辐射;全球化品牌战略则是在每一个 国家的市场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品牌。海尔实施全球化 品牌战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 运营的竞争力。与分供方、客户、用户都实现双赢利 润。从单一文化转变到多元文化,实现持续发展。
海尔“砸冰箱”事件
85年海尔“砸冰箱”事件1984年以前,青岛电冰箱总厂主要生产单缸洗衣机,那时候是按照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对分类的。
原因就是在那个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物品缺乏造成市场非常好,只要产品还能用,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送出厂门,而且绝对有市场,绝对卖得掉。
就是连等外品都能够销售得出去。
实在卖不了的产品,就分配给一些员工自用,或者送货上门半价卖掉。
1984年末张瑞敏到厂以后,他们班上班后反复给大家上质量课,学习日本质量管理知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应该说,质量管理的一种方法,员工往往容易学会,但是,大家质量意识的提高,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
因为,在员工的头脑里整天是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等外品的,固有的产品质量观念很难改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
1985年4月,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的投诉信,投诉海尔冰箱的质量问题。
于是,张瑞敏到工厂仓库里去,把400多台冰箱,全部做了检查之后,发现有76台冰箱不合格。
为此,恼火的张瑞敏很找到检查部问道,你们看看这批冰箱怎么处理?他们说既然已经这样,就内部处理了算了。
因为以前出现这种情况都是这么办的,加之当时大多员工家里边都没有冰箱,即使有一些质量上的问题也不是不能用呀。
张瑞敏说,如果这样的话,就是说还允许以后再生产这样的不合格冰箱。
就这么办吧,你们检查部门搞一个劣质工作、劣质产品展览会。
于是,他们就搞了两个大展室,在展室里面摆放上那些劣质零部件和劣质的76台冰箱,通知全厂职工都来参观。
员工们参观完以后,张瑞敏把生产这些冰箱的责任者和中层领导留下,就问他们,你们看怎么办?结果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比较一致,都是说最后处理了算了。
但是,张瑞敏却坚持说:这些冰箱必须就地销毁。
他顺手拿了一把大锤,照着一只冰箱,咣咣就砸了过去,把这台冰箱砸的稀吧烂,然后把大锤交给了责任者,转眼之间,把76台冰箱全都销毁了。
当时,在场的人一个一个的都眼里流泪了。
虽然一台冰箱当时才800多元钱,但是,员工每个月的工资才40多块钱,一台冰箱是他们两年的工资呀。
海尔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
海尔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A、技术创新的典范——海尔银色变频冰箱冬天本是冰箱市场的淡季,而一向以技术创新领先于行业的海尔冰箱公司,推出了科技含量极高的银色变频系列冰箱,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各大城市,再次创造了淡季热销的奇迹。
业内人士指出:海尔银色变频系列冰箱的上市,作为一个成功的技术创新典范,为中国冰箱业上了生动一课。
如今的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冰箱?银色变频系列冰箱的热销表明:消费者需要的是能够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的高科技产品,而不是一般的无差别产品。
海尔冰箱在全国范围内推出B2B冰箱产品定制以来,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就收到了100多万的市场订单。
而海尔银色变频冰箱更是直接根据用户的意见开发出来的。
把握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就等于把握住了市场的脉搏,海尔冰箱做到了这一点,海尔银色变频系列冰箱的市场热销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了。
正是从消费者的切实利益出发,海尔银色变频系列冰箱在技术上实现了一系列实质性突破:采用国际先进的数字变频技术,日耗电量仅为0.48度,只相当于一只20瓦的电灯泡;独有的无级变速全自动功能,实现了冰箱控制从手动到自动的技术革命;配置世界最先进的变频压缩机,在节能之余还大大降低了噪音,再加上独具匠心的银色外观设计……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技术组合成就了海尔银色变频在市场上的无限风光。
如果说银色变频为消费者带来了直接益处的话,那它对于行业发展的意义则更为深远。
由于海尔银色变频冰箱在外观、节能及温控上的技术突破,真正捕捉并满足了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在业界引导了一股新的冰箱技术开发潮流。
目前"银色变频"不仅是冰箱销售商的最佳卖点和用户的首选产品,也成为越来越多冰箱企业仿效的“样品”,一些国内外冰箱品牌纷纷跟进,相继推出了相近或相似的产品,从而再一次形成一股技术升级的潮流,将中国冰箱业从价格战的怪圈拉回到了技术竞争的良性循环中来,避免了中国冰箱业的又一次“火拼”。
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日益加快,以及国外品牌产品的逐渐渗透,中国家电市场将面临一场更为残酷的竞争。
案例10-1:海尔集团的“一流三网”
案例10-1海尔集团的“一流三网”海尔集团自1999年开始进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
在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运动中,海尔集团通过对观念的创新与机制的再造。
构筑起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
其中在物流领域,海尔集团创新了一套富有特色的“一流三网”的同步流程模式。
所谓“一流”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订单信息流引导的价值增值过程提供支持。
这三个网是物流的基础和支持。
如果没有这“三网”,那么物流的改造也是不可能的。
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的同步模式实现了四个目标:(1)进行为订单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
目前,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定制产品品种达7000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15万余种。
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海尔集团通过整合物流,呆滞物资降低73. 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
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货区面积7200M2,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30万M2普通平面仓库的吞吐量;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心只要10个叉车驾驶员,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
(2)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由原来的2336家优化至667家,而国际化供应商数量比年初增加了2倍,建立了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GE、爱默生、巴斯夫等世界500强企业都已成为海尔的供应商,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
不仅如此,更有一批国际化大公司已经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目前可以参与产品开发的供应商比例已高达50%。
(3)以三个JIT方式实现同步流程。
所谓3个JIT是指JIT采购、JIT材料配送和JIT分拨物流要实现同步流程。
目前通过海尔的BBP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受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及时补货,实现JIT采购;货物入库后,物流部门可根据次日的生产计划利用ERP信息系统进行配料,同时根据看板管理,4小时送料到工位,实现JIT配送;生产部门按照订单的需求完成订单以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
海尔 案例
砸冰箱的故事案例:砸掉76 台不合格冰箱1985 年,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
于是张瑞敏首席执行官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不合格的冰箱还有76 台!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提出意见: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
就在很多员工十分犹豫时,张瑞敏却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76 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听闻此言,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要知道,那时候别说“毁”东西,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况且,在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的!如此“糟践”,大家“心疼”啊!当时,甚至连海尔的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接受。
但张瑞敏明白:如果放行这些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我们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否则今天是76 台,明天就可以是760 台、7600 台……所以必须实行强制,必须要有震撼作用!因而,张瑞敏选择了不变初衷!结果,就是一柄大锤,伴随着那阵阵巨响,真正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从此,在家电行业,海尔人砸毁76 台不合格冰箱的故事就传开了!至于那把著名的大锤,海尔人已把它摆在了展览厅里,让每一个新员工参观时都牢牢记住它。
1999 年9 月28 日,张瑞敏在上海《财富》论坛上说:“这把大锤对海尔今天走向世界,是立了大功的!”可以说,这个举动在中国的企业改革中,等同于福特汽车流水线的改革。
企业管理的最大挑战,便是在事情出现不好的苗头时,就果断采取措施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
在次品依然紧缺时,海尔就看到了次品除了被淘汰,毫无出路!任何企业要走品牌战略的发展道路,质量就永远是生存之本。
所以海尔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而海尔的全面质量管理,推广的不是数理统计方法,而是提倡“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员工干出来的”,从转变员工的质量观念入手,实现品牌经营。
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一筹,“半筹”也行,只要保持高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就能掌握市场主动权。
海尔订购冰箱案例
海尔——百万台定制冰箱的背后哈尔滨的宋先生因房间摆放的需要,想要一台左开门冰箱。
他于是登录了海尔网站中的用户订制服务,提出了冰箱开门方式的特殊需求。
7天后,宋先生拿到了海尔集团专门为他定制的左开门冰箱。
山东银座商城是第一家接到海尔定制冰箱产品的商场,一千余台特制冰箱从定货到交货只用了两天时间。
南京新街口百货大楼也尝足了定制冰箱的甜头。
当他们按自己设想定制的500多台定制冰箱几天时间便被抢购一空时,乐得家电部经理连连说:“没想到,没想到”。
市场永远青睐超前者。
设计生产出我国第一台定制冰箱的海尔公司,2000年创造了一个市场奇迹――短短1个月时间竟拿到了一百多万台定制冰箱订单。
定制冰箱可以说是海尔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的“先行者”。
所谓定制冰箱,就是厂家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来定做的一种特制的冰箱。
比如,消费者可以根据家具的颜色或是自己的品味,定制自己喜欢的外观色彩或内置设计的冰箱。
这种冰箱对厂家来说,就是把“我生产你购买”转变成了“你设计我生产”。
虽然这两者都是做冰箱,但前者是生产决定消费,是典型的制造业,而后者却有了服务业的概念,是需求决定生产。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新经济时代,企业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个体,或者说是一对一的消费者。
他们会提出无数个性化的需求。
能够满足这种需求,你便会在新经济中掌握主动,否则,就会被淘汰。
”为了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应对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海尔从一年前开始就实施了按订单生产。
目前,个性化家电在国外已开始流行,一些发达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步淘汰预测驱动的大批量家电生产方式,在生产布局、技术工艺管理、组织流程上实行个性化,进行小批量生产,一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几十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个性化家电尚处于初级阶段。
1999年中国家电市场彩装化才渐成时尚,诸如此类的家电给了消费者比以前大得多的选择空间,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按订单生产,而是多样化生产。
案例1(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
案例1海尔在美国成功的奥秘1999年4月30日,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中部的一个人口为8000人的小镇坎姆登(Camden),海尔投资3000万美元的海尔生产中心举行了奠基仪式。
一年多以后,第一台带有“美国制造”标签的海尔冰箱从漂亮的生产线流下来,海尔从此开始了在美国制造冰箱的历史。
海尔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制造和销售产品的公司。
从海尔最初向美国出口冰箱到现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海尔冰箱已成功地在美国市场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2003,美国的零售巨人沃尔玛连锁店开始销售海尔的两种小型电冰箱和两种小型冷柜,并同海尔签订了再购买100000台冰箱的协定。
海尔在美国最受欢迎的产品是学生宿舍和办公场所使用的小型电冰箱。
目前这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该型号冰箱的25%,在赢得新的连锁店客户之后可望增至40%。
海尔在卧式冷柜方面也取得成功。
该产品在美国同类型号中的市场占有率占三分之一。
海尔的窗式空调机也具有广阔的市场,该产品已占美国市场的3%,今年的销售量有望翻番。
美国市场是非常成熟的市场,是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市场。
亚洲许多公司都在这个市场上栽了跟斗。
台湾的Acer,过去10多年花了10多亿美元在美国推销其品牌,但终于因亏损严重而退出了美国市场。
由于进入美国市场的艰难,国内公司目前主要通过接单生产或OEM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
比如科龙,其在香港和东南亚的销售打的是它自己的品牌,但在美国和欧洲的销售都是OEM的方式,即它出口到美国的产品都以美国公司的品牌销售。
比如目前在沃尔玛连锁店销售的Magic Chef牌冰箱就是科龙设计和制造的。
目前在美国市场上的中国产品,打出中国品牌的企业,海尔是第一家。
一、下棋找高手在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眼中,海尔国际化就像是一盘棋,而要提高棋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高手下棋,张瑞敏选择的高手是欧洲和美国。
海尔决定用自己的品牌进军欧美市场,他们的榜样是日本的索尼。
上个世纪60年代,索尼在国际市场上还默默无闻,他们每一个新产品上市时,都首先投放到欧美地区,打出影响后再到日本和其他国家销售,索尼由此成为一个世界性名牌。
现代质量管理案例——海尔
张瑞敏经常讲,不管有多么好的设备,多么好的资产,都不可能增值,唯一可以增值的就是人。
如果把人的素质提高了,企业就可以增值。
【砸冰箱】76台冰箱换来诚信根基海尔从德国利勃海尔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所有的人都认为只要设备来了,生产肯定会很好,产品也会很好,1985年,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来信,信里说厂里电冰箱的质量有问题。
张瑞敏立马带人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里400多台冰箱竟然有76台不合格。
当时跟干部商量如何处置,有人说,冰箱只是外部划伤,便宜点儿卖给工人。
那时候,一块钱能买十斤白菜,一斤多花生油,六两猪肉。
一台冰箱两千多元,是一个工人三年多的工资。
就算这样,冰箱依然供不应求,抢都抢不上,“纸糊的冰箱都有人买”。
张瑞敏却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宣布,要把这76台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掉,而且要生产冰箱的人亲自砸。
张瑞敏说:“过去大家没有质量意识,所以出了这起质量事故。
这是我的责任。
这次我的工资全部扣掉,一分不拿。
今后再出现质量问题就是你们的责任,谁出质量问题就扣谁的工资”,张瑞敏清楚,并不是把冰箱砸掉了质量马上就好了,但通过这个事情更重要的是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传递一种理念,那就是所有的有缺陷的产品都不能出厂。
1988年12月,海尔获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枚质量金牌,从此奠定了海尔冰箱在中国电冰箱行业的领军地位。
概括本节讲述了1984-1985年,由负责人张瑞敏倡导的一次海尔冰箱的质量管理改革,可以说是一次企业精益化的前驱做法。
事件之前以往,出厂电冰箱按产品质量划分为一到三等,以及外品,一共四类。
而且在当时,冰箱市场还未完全饱和,所以只要冰箱还能用,都是买的掉的。
就算遇到卖不掉的,也会厂商内部处理,比如分配给内部员工自用。
1985年4月,负责人张瑞敏收到了一关于海尔冰箱质量问题的投诉信。
于是张瑞敏去到了工厂,检查了厂库里全部共400多台冰箱,发现400多台中,有76台都不合格,这个比例大概是19%,可谓不容小觑。
分析原因虽然当时检查部的人员还是劝说道,要不就还是像以往那样,内部处理算了。
海尔休克鱼案例
海尔“休克鱼”事件案例分析:1、你认为企业亏损的原因有哪些?2、“休克鱼”选择的原则是什么?为何遵循这样的原则?1,市场的竞争激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两者都选择了战。
明修栈道,XX。
采取了方式是有针对性的避免,如形式为高端与中端目标层。
如口号,跳过中间商,直接利益惠民的直销合作方式等。
资料不全下,我不具体表述了。
2.海尔和格兰仕选择不同扩张方式的原因是什么?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同。
3.海尔为什么在国内和海外发展采取不同的扩张方式?中国市场与国外市场的性质与文化存在差异。
如果要具体分析,那是不可能的,你可以搜索下他们的企业方针,市场定位,战略目标等。
有些东西是内部机密,所以做网络调研是很难搞到的。
海尔休克鱼案例!企业能不断地高速发展,必然有强劲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着它,而海尔人总结出的海尔文化则融会了海尔最经典的经营理念,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如今,海尔文化已经融入到海尔集团的运营管理中,引导企业发展,规范企业运作,使海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大环境中,仍能充满活力地快速发展。
OEC管理海尔定律,即斜坡球体论。
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就如同是斜坡上的一个球体,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惰性的影响会向下滑,要想巩固自己所处的位置,必需要有充分的止动力。
所谓的止动力来源于管理,管理即是稳定企业的必须力量。
基于海尔定律,张瑞敏有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提出了具有海尔特色的OEC管理模式,即海尔模式。
OEC管理,是Overall、Every、Control and Clear的缩写。
OEC管理也可表示为: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即“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OEC管理是海尔在长期发展中摸索出来的独具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从1991年推行OEC 管理后,海尔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企业实力也得到明显增强,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是符合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管理方法。
OEC管理是由三个基本框架构成的,即目标体系、日清控制体系和有效激励机制。
海尔案例
❝案例——海尔集团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从1984年底到2000年,海尔创下了营业额年均增长80%的神奇速度,1995年以来累计上缴税收52亿元,企业品牌价值达到330亿元,在2000年又创下了全球营业额406亿元、出口创汇2.8亿美元、利税30亿元这一令人惊叹的数字。
而这个“神话”是以张瑞敏为首的创业者们以百折不挠、争先恐后的共产党人精神、民族企业家精神所创造的。
1984年,海尔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还仅是一个集体小厂,亏空达147万元、年销售收入仅348万元。
守着一个烂摊子的600名职工,已是人心涣散。
在连换三任厂长仍然“病入膏肓”的困境之下,1984年12月26日,35岁的张瑞敏从青岛市家电工业总公司副经理的位置上,正式走马上任,担任这个小厂的厂长。
对那时的张瑞敏来说,这绝对是一种“临危受命”。
❝案例——海尔集团张瑞敏一上任就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1985年,张瑞敏带头把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全部砸烂。
如今,在海尔科技馆里的那把“闻名遐迩”的大铁锤,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
这一锤所砸出的不仅是质量意识,砸出的还是一种崭新的观念,从此,质量意识结结实实地印在海尔人的心中。
海尔做了7年的冰箱,从冰箱扩展到其它的家电产品,当时国内争论很多,很多人都认为,按现在企业的实力,再做其它产品不一定能做得好,但张瑞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把冰箱做好了,再做第二个、第三个产品,逐渐扩大规模。
为了做好每一个产品,张瑞敏要求员工“每天比昨天做得更好”。
他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把一块钱存到银行里,如果它的利率是1%,按复利计算,到70天的时候,连本带利就变成两块钱。
如果每天工作都能比昨天高1%,70天以后工作效率就会提高一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异化战略就是企业设法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乃至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技术等有别于其他企业,在全行业范围内树立起别具一格的经营特色,从而在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
一、海尔差异化战略的实施差异化战略的运用取决于各种因素。
一般来讲,当出现下述几种情况时,这一战略是大致可行的。
第一,在行业内存在许多种可使产品或服务出现差异的方式或方法,同时顾客又认为这些差异具有价值。
第二,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与使用经常出现变化。
第三,只有极少数竞争者会采取与该企业类似的差异化行动。
此外,当企业能够较迅速地实施这一战略或竞争者进行追随模仿须付出高昂代价时,差异化战略将会获取更好的效果。
成功运用差异化战略,离不开核心能力基础,海尔的差异化战略就建立在此基础上。
从海尔成长历程看,其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1.品牌战略阶段在1984年到1991年实施品牌战略期间,别的企业上产量,而海尔扑下身子抓质量。
此战略在海尔创立之初即以张瑞敏砸冰箱的戏剧化举动宣告推出。
这在当时家电产品尚需凭票购买的卖方市场时代,无疑是一个极具超前意识的经营理念。
此后的六七年间,海尔完善了生产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同时在销售方面推出星级服务的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质量超群的国产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海尔在早期就是一家极为重视顾客需求的企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调节转轨的年代即完成了市场导向的定位。
这种市场或顾客导向的经营路线在海尔的产品改进和新产品开发方面表现得尤为显着。
海尔在实践中,形成一套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当然,这种文化是以企业管理者或经理人对生产过程和企业员工的权威为前提的,市场化的用工制度、赏罚分明的激励和约束以及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都是此种文化的必要条件或组成部分。
在此基础上,海尔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OEC工作法,即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和清理;它由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系(首先确立目标)、日清体系(日清是完成目标的基础工作)、激励机制(日清的结果必须与正负激励挂钩才有效),它的中文表述则为“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至此,海尔以其全面质量管理或OEC工作法、以星级服务为特色的营销方式和顾客导向的产品改进与开发,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高效率、高品质的经营管理体系。
以这样一个运营系统为基础,并配合以“真诚到永远”一类的广告宣传,品牌的创立和提升是水到渠成的事。
更重要的是,此种运营系统构成了海尔当时企业知识的主要基础或核心能力的基本平台,并在国内企业中处于领先位置。
依托这样一个平台,海尔开展了以产品多元化和品牌扩张为中心的第二阶段成长。
2.多元化战略阶段1991年海尔兼并青岛空调器厂和电冷柜总厂,标志着大规模多元化进程的开始,并持续到1998年。
90年代初,海尔集团年利润不过3000多万元。
因此其发展必须采取低成本扩张的方式。
海尔从本地政府和武汉、广东等外地政府手上以低廉的代价接管了多家亏损企业,并依托这些企业建立了空调、洗衣机和彩电等新事业。
由于海尔此前已建立起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强有力的企业能力平台,故往往只需派出少量的经理人员将这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或“惯例”植入接管企业,同时转移部分必须由海尔人亲身传授的“默会知识”,即可实现对这些落后企业脱胎换骨式的改造。
这就是海尔激活“休克鱼”方法的精髓所在。
由于拥有水平明显高于大多数国内企业的管理能力平台并善于将其植入被兼并的企业,同时借助公司上市募集的资金在海尔工业园新建了一批企业,海尔在90年代将自己扩展为一个横跨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PC等)、各种小家电以及制药、生物工程、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多部门公司。
在此期间,海尔在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管理中大量采用国际标准。
海尔冰箱早在1991年即率先通过了ISO9001认证,其后又通过了ISO14001环保认证,其它产品在90年代中期也先后通过了ISO9001认证。
海尔还通过设在世界各地的10个信息中心广泛搜集各种有关产品安全、能耗、环境等方面的先进标准和技术规范,然后拿回来采用,其执着几乎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先进标准的采用,使海尔的产品质量、可靠性及先进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海尔的此种做法显然是一种极有效的学习方式,并为其产品的出口和更深层次的国际化创造了先决条件。
在此期间,海尔为适应其多产品的产业格局,在组织结构上完成了事业部体制的改造,形成了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资源调度中心的三级架构。
1984年,海尔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等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
在中国的大中城市里,许多家庭都是海尔产品的用户。
3.国际化战略阶段90年代后期,海尔开始了第三阶段即通过国际化创建全球品牌的进程。
到2000年,海尔的出口额达2.8亿美元,不但在中国家电业独占鳌头,而且领先第二名近1倍。
海尔国际化的目标是实现内销、出口和海外生产“三个三分之一”,为此积极开展资本和技术输出,在海外建立制造和销售基地。
目前,海尔在国外已设立10余家工厂;为绕过贸易壁垒,其布局基本上按世界各大自由贸易区或经济联盟设置。
海尔的海外经营单位均实行本地化管理,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特定需要并吸收本地人才加盟。
与此同时,海尔还在美、日等技术先进国家设立了研发和设计中心,并通过与多家跨国公司的联合研发,开展学习并利用国际技术资源。
国际化也对企业的运营能力带来新的挑战。
顾客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也更为挑剔;全球采购和销售则对企业的信息和货物的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形势下,以面向内需为主的原有运营体系已不所用。
为此,海尔开展了其能力平台的再次升级,即以流程再造为手段,以ERP、CRM、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以现代仓储和配送为骨架的物流管理系统,以实现整个企业采购、制造和销售配送的即时化以及产品制造与开发的进一步个性化。
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把整个运营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市场层面,而非企业内部。
由于此种系统是由客户订单驱动的,可大量节约营运资金的占用,提高整个系统现金流的产出,从而成为一种提高投资回报率、创造企业价值的有力手段。
在制造过程中,海尔引进了柔性制造系统,将其几十大类产品分解为数万个模块;同时在销售上引进B-B-C的方式,实现由商家(及最终顾客)设计、厂家制造。
至此,一种以大规模定制为特征的生产方式呼之欲出。
2002年1月8日,在海尔国际化发展历程中,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海尔与日本三洋公司的合作,使世界为之一振。
竞合是21世纪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趋势,因而,海尔三洋的合作引起了巨大的共鸣。
如今海尔正在做的就是美国、欧盟MBA案例库的一个案例“市场链”,内部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完全上下级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而变成市场的关系。
每个人都对着市场,每个人只对他的市场目标负责,每个人的收入只和业绩挂钩,也就是彻底的绩效主义。
海尔集团有3万多人,过去集团只有一张财务报表,一张资产负债表,一张损益表,一张现金流量表。
现在变成3万多张,每个人1张,这意味着每个人必须把自己变成一个主体,你对着的不是你的上级、不是你的同事,而是对着市场。
海尔“市场链”理论受启发于波特教授的“价值链”理论(目前许多大企业正在努力学习并运用与实践)。
虽然两者都以企业流程再造为实现形式,但两者又有本质的不同。
价值链是以边际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而市场链则以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
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决定市场,所以要讲价值链;在新经济条件下,用户决定企业,所以必须谈市场链。
海尔实施“市场链”的最终目标,是要使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SBU(策略事业单位,即自主创新的主体),也就是要把外部竞争的压力传递给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同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创新空间,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美国沃顿商学院一位教授对此的评价是:如果海尔真正做到这一点,在世界上也将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无往而不胜。
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发展,标准化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依靠先进标准进行商业竞争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新动向。
要应对新变化,突破非关税贸易壁垒,首先要在标准化上与国际接轨。
2002年3月13日,海尔集团与德国莱茵公司(TüV)、美国保险商实验室公司(UL)和英国依梯埃—塞密柯技术有限公司(ITS)成立了国内首家国际认证合作室。
这是海尔扫除贸易壁垒的“空降部队”,通过这个认证合作室海尔将国际认证公司最前端的信息和技术直接引用到内部的开发和设计中,从而更加深入、直接地了解国际发达国家的技术要求和贸易壁垒,使产品设计能够满足出口国家的要求,在竞争中把握先机。
综合分析海尔差异化战略演变的历程及其阶段,可以发现一种重要的匹配关系,即企业战略与能力之间的配合。
按照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企业管理观,结构的重要性已有所降低,核心能力或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基础(包括流程与行为及更多的内容)则被认为是与战略真正相关的因素。
海尔的经历可视为此种观点的一个恰当的证明:一种战略的导入对企业的相关能力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和发展则为战略的展开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并为下一阶段的战略推进创造了部分条件。
由此反复进行,构成一个阶梯式上升且不断放大的平台体系。
但是,能力平台的整体提升不是渐进式的,而是一种间断型的跃迁,其周期大约是“每隔七八年来一次”。
在此期间,海尔将面临业内其他企业的强烈追赶。
总之,海尔一直赖以取得成功的领先优势相对于其他优秀企业而言已日趋缩小,其间的差距也许只有一步之遥。
在这种形势下,海尔欲继续其产品、服务差异化的路线必须寻求建立新的竞争优势及其能力基础。
二、差异化战略的风险差异化战略也包含一系列风险:1.可能丧失部分客户如果采用低成本战略的竞争对手压低产品价格,使其与实行差异化战略的厂家的产品价格差距拉得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为了大量节省费用,只得放弃取得差异的厂家所拥有的产品特征、服务或形象,转而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
在国内市场,海尔主导产品冰箱也只有30%左右的市场份额,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2.用户所需的产品差异因素下降当用户变得越来越老练时,对产品的特征和差别体会不明显时,就可能发生忽略差异的情况。
3.大量的模仿缩小了感觉得到的差异特别是当产品发展到成熟期时,拥有技术实力的厂家很容易通过逼真的模仿,减少产品之间的差异。
例如,在质量管理方面,与海尔同城并在彩电、空调等产品方面与其构成直接竞争的海信在质量管理方面亦相当出色,2001年还获得了首度颁发的国家质量大奖。
至于快速反应能力,其核心技术是一套与经营流程相配合的、由软件集成的企业信息系统。
目前,ERP、CRM和电子商务系统在国内的大型企业已得到广泛的采用,其简化版则为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所接纳。
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如松下、飞利浦等已在国内形成了庞大的事业体系,它们在运营能力上起点更高,而且早已是国际名牌;假以时日,待其理顺在华竞争的战略和运营体系后,将成为海尔的可怕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