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狼》长春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狼》长春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狼》

二、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三、教学重、难点:

1、深切感受故事情节,揣摩语言,领会文章的主旨。

2、联系生活体验,多角度地阐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四、课文知识分析

1、文学常识:

①出处。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

②作者。蒲松龄(1640~1715年),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③《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聊斋”,书屋名。“志”,记。“异”,奇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2、落实生字生词:

五、分析文章内容:

1、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诵读的语气节奏。

诵读提示: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第二、三句说效果,不妨读得平缓些。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

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此刻,屠户已由完全被动状态转入半主动状态,形成了相持局面。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读——其实是为高潮蓄势。“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2、结合注释梳理文句,把握课文大意。

(1)缀行甚远:缀,联接,句中是紧跟的意思。紧跟着走了很远。

(2)投以骨:即“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它。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

(3)“止有剩骨”句中的“止”通“只”,副词。“一狼得骨止”中的“止”,是动词,停止。

(4)“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句中的“后”与“前”为时间副词,表时间或顺序的先后,所以正确的理解是: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来了,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追上来了。

(5)“弛担持刀”句中的“弛”本指把弓上的箭放松,句中用的是引申义,“卸下”。

(6)“意暇甚”句中的“意”指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中的“意”指想要。暇,空闲。

(7)“其一犬坐于前”,“前”为方位名词,面前。“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应理解为: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面前。现代汉语中“鱼贯而入”“狼吞虎咽”中的三个名词均属这种用法。

3、整体感知:

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段,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与结局。

第五段:这是一个议论段,既是对狼的嘲笑,又是对屠户机智勇敢杀狼的赞扬,点明中心。

4、具体探究:

(1)请从语言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

①“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为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②“缀行甚远”——表现狼贪婪的企图,险恶用心。

③“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狼的配合作战和虚张声势。

④“又至”——复投之,不能使它止,多么贪婪。

⑤“一狼径去”——看似无意攻击,实则声东击西,企图前后夹击置屠户之于死地。狡诈阴险。

⑥“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闲无事,伪装轻松善良,实则暗施毒计,企图麻痹屠户,表现其狡诈的本性。

⑦“眈眈”——写出狼的凶残目光。

⑧“洞其中”——表现狼在迂回包抄,准备前后夹击。

⑨“转视”——写屠户的警觉,引出了更加惊心动魄的一幕。

⑩“屠暴起”——写出了屠户的勇敢与机智。

⑾“数刀”——表现屠户毫不手软。

“顾”“奔倚”“弛担”“持刀”——表现屠户在险恶处境中,能保持清醒头脑,急中生智,想方设法和恶狼斗。

(2)文章是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的?

明确:①心理描写: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②动作描写:

“投以骨”“复投之”;“顾”“奔”……

(3)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这则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聊斋故事本来就是以记叙奇闻异事折射人间世态百情为宗旨,文中写到的这两只狼能施展诡计,前后夹击,显得贪婪、阴险、狡诈。尽管如此,最终还是毙命于屠户刀下,因此作者的议论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

启示:①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②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③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

④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4)作者是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旨意的,但有人认为这个故事表现了屠户敢于斗争的精神,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以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而屠户则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杀死两狼。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但决非故事主旨所在。

(5)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

《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势力的,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

六、帮你总结

1、中心意思:

本文表明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2、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七、拓展延伸

有关狼的成语:引狼入室、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狈为奸……

阅读与狼相关的故事及文学作品。

八、新课导学

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湖心亭看雪》《胸中之竹》,请同学们做好预习。

1、查找作者张岱、郑燮的相关资料。

2、给下列字注音:

更定毳衣雾凇沆砀一芥

3、查找、分析《湖心亭看雪》中写景的句子;写景的方法;景物的特点;折射出的人物情感。

4、《胸中之竹》作者在文中提出了画竹的几个阶段?对于我们写作的启示是什么?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