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狼》长春版
最新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狼》ppt课件
![最新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59999dd0d233d4b14e69e7.png)
狼:食肉目犬科的一种。 外形和狗相似,但吻略长,口 稍宽阔,耳竖立不曲,尾挺直 下垂,毛色棕灰。狼既耐热, 又不畏严寒。夜间活动。嗅觉 灵敏,听觉良好。性残忍而机 警,极善奔跑,常常采用穷追 方式获得猎物。杂食性。
听读感知:
1. 听准字音 2. 把握停顿
字词正音:
缀( zhuì ) 眈( dān ) 黠( xiá ) 窘(jiǒng )
1.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 哪些特性?
贪婪、凶狠、狡诈
2. 在这篇文章中,屠户的思想发生了 什么样的变化
惧
窘
奋起
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想通过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可从狼和屠户两个方面思考)
1. 狼再狡猾,终将被勇敢机智的人战胜。 2. 讽喻像狼一样的人,不管怎样狡诈,终要失败。 3. 对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 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ng 瞑(mí ) n 苫( 确:
1.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 其一/犬坐/于前 3.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自读感悟:
1. 读出情感,注意节奏、停顿。 2. 把握故事情节。
合作交流:
讨论解决阅读中发现的难懂的词语
词语积累:
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狼不敢前: 其一犬坐于前 意暇甚: 意将隧入: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一狼洞其中 其一犬坐于前
(只,仅) (停止) (上前) (面前) (神情) (企图,打算) (攻击) (敌人,对方) (打洞) (像狗一样)
翻译课文:
合理想象:
1. 两狼缀行时,屠户会想些什么? 2. 屠户投以骨时,狼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3. 骨尽时,屠户又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最新审核】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狼》ppt课件3
![【最新审核】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狼》ppt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a8a4eaffaa00b52acfc7caa1.png)
很多篇目已经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郭沫若也曾评价
《聊斋志异》:
”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 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 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 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 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剑臣 ),号( 柳泉居士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世称(
聊斋先生 ),
(
清
)朝山东淄川人。
《 是 共(4聊9记1斋篇述。志多)异的数意作》思品是,通蒲“过松异谈龄”狐的指说代(奇鬼表的作异手。)法“的,聊故对斋事当”。时是这社他是会的一的(部书腐短( 房败篇、)小名黑说,暗“)集进志,”
行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2.两条狼是远远的跟着还是紧跟着?
缀行甚远。
从“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你看出了狼的什么性格特点? 你如何评价这两只狼的行为?
说明了狼的狡猾,因为他们没有贸然的上前把屠 夫吃掉,而是跟着他走了很远,等待时机。
二、惧狼:
1.面对着两条狼,屠户起初的心情是怎样的?
屠惧
2.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头投尽,
狼
蒲松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复 述课文。
2018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狼》ppt课件2
![2018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狼》ppt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23a4a702227916888486d79c.png)
其
①敌 ②止 ③前
恐前后受敌( 攻击)
(1)投以骨 介词,把。
盖以诱敌 ( 敌人) 止有剩骨(通“只”只有 ) 一狼得骨止( 停止 ) 狼不敢前( 前进 ) 其一犬坐于( 前面)
以
(2)以刀劈狼首 介词, 用 。 ( 3)意将隧入以攻其也 连词,来。 (4)盖以诱敌 介词, 用,其后宾语“之”省 略。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 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 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径: 径直 犬:像狗一样 瞑:闭眼 意: 神情 暇: 空闲 暴:突然 毙:杀死 洞:打洞 隧: 从暗道 尻: 屁股 股: 大腿 寐: 睡觉 盖: 原来是
惧: 害怕 驱: 追赶
并: 一起 从: 跟从 故: 旧、原来
屠户害怕了,就把骨头扔 给它们。屠户害怕了,就 把骨头扔给它们。屠户又 朝狼扔骨头,后得到骨头 的那只虽然停了下来,但 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 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一 样一起追赶。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职薪其中,苫蔽 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窘: 困窘 敌: 胁迫、攻击 顾: 回头看 薪: 柴草 苫: 盖上 倚: 靠 弛: 放松,这里指卸下 持: 拿起 眈眈: 注视的样子 屠户非常窘迫,害怕前面 后面受到狼的攻击。他回 头看见野地里有个麦场, 麦场的主人把柴禾堆积在 麦场当中,并用草苫禾堆 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就 跑过去,背靠在柴堆的下 面,放下担子拿着刀。狼 不敢上前,瞪着眼睛对着 屠户。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8课《狼》》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下)第18课《狼》》](https://img.taocdn.com/s3/m/be0811b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6.png)
2.合作学习,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 各用一个精练的词语概括每段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叙述了屠夫智斗狼的故事。
一、说出下列红色字的意思
1、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止”通“只” 停止
2、缀行甚远
3、一狼仍从 择其善者而从之
连接、紧跟
跟从 学习
异》,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 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 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 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 的理想。《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 短篇小说集。郭沫若同志称赞这部 书: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 虐入骨三分 。
这个世界上的角色有很多种,我是作为一个 动物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在冥冥的安排之中,我 并没有选择我自身属性的权利,这就是所谓的天 注定。我生下来就注定会拥有足以切断猎物肌肉 与骨骼的牙齿,也注定会拥有足以在猎物的身上 留下致命伤口的爪子。这些与生俱来、无法更改 的东西是我的徽章,也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奋斗的最原始资本。
郭沫若对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情景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往日东郭先生遇见 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 “仁慈”,险些丧命,幸亏有农夫 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又 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那么屠 夫是否从东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训, 或又重蹈旧辙?狼也许变善良了? 那么究竟如何,现在我们就来共同 学习《狼》这篇课文。
不同特点:前者:狡猾、贪婪、凶狠。 后者:充满母爱。
5.从文中找出点明故事主题的句子,并用现代汉语说说它的意思。 句子: ______禽__兽_之__变__诈__几__何_哉__?__止__增__笑_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狼》教案
![2018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6课《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c2caa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d.png)
18 狼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曲折紧张的故事情节。
2.通过读赏悟感知故事的寓意及现实意义。
3.引导学生认识狼贪婪凶残狡诈的本性, 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学情分析学生初学文言文, 文言基础薄弱, 在注重文言词积累的同时, 把文言文的语言学习融入到思想情境的感知中, 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3重点难点通过读赏悟感知故事的寓意及现实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狼贪婪凶残狡诈的本性, 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导入: 展示狼的图片, 请问同学如果你遇见狼, 你的反应如何?(害怕、跑)但蒲松龄却在《狼》中这样评价: 狼亦黠矣,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可见狼并没有那么可怕。
活动2【测试】温馨回顾1.作者2.聊斋志异3文言词语大考验缀行甚远紧跟并驱如故一起旧原来敌大窘困窘急迫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弛担持刀卸下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犬坐于前像狗似的屠暴起突然一狼洞其中打洞前狼假寐睡觉狼亦黠矣狡猾变诈几何哉做假欺骗止有剩骨只止增笑耳只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方活动3【讲授】教学目标幻灯展示, 教师强调本节课教学目标。
活动4【活动】整体感知多形式的朗读文章后, 教师幻灯播放视频动画, 再展示五幅图片, 引导学生概括故事情节。
然后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学生兴趣很浓, 师生互动很是融洽活动5【活动】赏析品味1.狼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找出文中语句。
贪婪凶恶, 狡诈阴险。
语句同学读出。
2、面对狼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 屠户做了什么?动作: “投以骨”“复投之”----投骨避狼“顾”“奔”“倚”“驰”“持”---抢占地形, 保卫自己, 准备反击“暴起”“劈”“毙”----当机立断奋起杀狼“转视”“断”“毙”--------高度警惕, 果断出击, 大获全胜心理:俱------大窘-----恐------悟有勇有谋,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18《狼》教学设计长春版
![【精品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18《狼》教学设计长春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df219a28ea81c758f578ae.png)
《狼》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2.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背诵课文。
3.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4.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1.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狼的篆字图片导入。
请学生猜测这个字念什么?二、简介作者及作品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人。
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鬼狐传》)聊斋:书斋名志异:记述奇异的故事郭沫若对蒲松龄及《聊斋志异》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三、初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完成任务。
(1)请同学们进行联想,写出含“狼”的成语。
(2)理解下面四组字词。
①标出拼音:窘( ) 倚( ) 瞑( ) 隧( )②指出含义:丘( ) 犬( ) 洞( ) 隧( )③区别词义:去( ) 股( ) 盖( ) 耳( )④解释意思:少时( ) 顷刻( ) 变诈( ) 几何( )(3)辨析下面多义词的意思。
①目似瞑意( ) 暇甚意( )②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4)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说明它在文中的作用。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交流自学成果3.拓展:含“狼”的成语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声名狼藉、狼心狗肺、引狼入室、如狼似虎、鬼哭狼嚎四、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结合注释,独立思考文章大意。
2.交流翻译难点,翻译全文。
参考:一个屠户天晚回家去,担子里的肉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半路上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把骨头扔给它们。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了下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又扔给它骨头,后头的狼停了下来,可是前头的狼又上来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还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
吉林省长市七年级语文下册18狼课件2长版
![吉林省长市七年级语文下册18狼课件2长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a1e4818e9951e79a8927cf.png)
祝同学(tóng xué)们 学习进步!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七年级下册
狼
第一页,共21页。
作者简介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 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 自幼勤学(qín xué)、聪敏, 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 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 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 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 异》。
第二页,共21页。
《聊斋志异(liáo zh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 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 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 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fǔxiǔ)。作品的艺术成就 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 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 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 成电影电视剧,为大家所 熟悉。
遇 狼
第六页,共21页。
惧 狼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 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 场主积薪其中(qízhōng),苫蔽成丘。屠乃奔 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第七页,共21页。
少时(shǎosh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明确:应是后者。 本文的中心线索是屠户,但表现的主体却是狼。 根据: ①标题。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②行文。通过屠户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
第十六页,21页。
3.课文在对狼的嘲笑中结束了,仔细品品,作者在课文中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明确:作者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4.作者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明确:故事启示我们: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
第三页,共21页。
长春版《狼》课件
![长春版《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4ffe6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b.png)
松 龄
者简介
❖ 名: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
❖ 时:(1640-1715)清代。 ❖ 地: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
市)人。 ❖ 评:著名文学家。 ❖ 作:《聊斋志异》。
❖ 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 房--“聊斋”所题的 对联是:
谁能将这些生字准确地读出来?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 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 其后也。身/已半入,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止有剩骨: 通“只”,只有 止 止增笑耳: 通“只”,只有
一狼得骨止: 停止
屠乃奔倚其下: 于是,就 乃
乃悟前狼假寐: 才
指出下列红色字的用法及意义:
☆一狼洞其中: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动词,钻洞 ☆狼不敢前: 名词用作动词,上前,向前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 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 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在同学们的品读分析中,你读出了两只 具有什么本性的狼?
❖ 你从屠户的做法及他的心理变化中体会 到了屠户是个怎样的人?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 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 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 故。
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下第十八课狼精选PPT
![长春版初中七年级下第十八课狼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56378402768e9950e73857.png)
拓展阅读 《狼>其三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 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 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 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 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 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屠夫遇狼〞概括第一段内容,后三 段的内容分别该怎样概括?
2.哪些词语表现屠夫害怕,对狼抱有幻想,一 再妥协退让?
3.前狼假寐的姿势、神态,目的分别是什么? 4.哪一句表现了狼贪婪的本性? 5.课文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 6.哪一句能概括文章的主题?
归纳总结:
蒲松龄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 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 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 集<聊斋志异》。“聊斋 〞是他的书屋名,“志〞 是记述的意思,“异〞指 奇异的故事。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 缀zhuì
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 窘jiŏng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 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 苫shãn
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蔽bÌ
顾野有麦弛担持刀。狼不
敢前,眈眈相向。
眈dān
少时,一狼径去,其 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瞑mÍng 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 隧suÌ 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尻kāo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 黠xiá 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狼》课件1长春级下册语文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狼》课件1长春级下册语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32bc9dddccda38366baf0a.png)
并驱如故 一起 旧原来
顾野有麦场 往旁边看
眈眈相向 注视的样子
屠暴起 突然 前狼假寐 睡觉
变诈几何哉 做假欺骗 止增笑耳 只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 盖以诱敌 敌方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曲折紧张的故事情节。 2.通过读赏悟感知故事的寓意及现实意义。 3.引导学生认识狼贪婪凶残狡诈的本性,懂 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动
-----抢占地形,保卫自己,准备反击
作 “暴起”“劈”“毙”------当机立断奋起杀狼
“转视”“断”“毙”------高度警惕,果断出
击,大获全胜
心理
12/7/2021
深入探究
1 对于这个故事课文是如何评价的? 2 这属于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 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析,教育我们的孩子要成为强者。”
该校校长表示,目前他们倡导的是对
孩子进行“狼”的教育,建一座狼群
雕塑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习“狼”的
12/7/2021
精神。
•
因为在动物界里,狼是最勇敢、最聪
明、最有团队精神的动物。而目前的孩子
较多缺乏合作精神,对孩子们进行狼的教
育,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自主发展,培养
孩子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让
孩子学会合作,成为有思维、有智慧、能
解决问题,体格强壮的人非常重要。《狼
图腾》《喜羊羊与灰太狼》
12/7/2021
畅所欲言
12/7/2021
练笔 我眼中的 狼
12/7/2021
狼
12/7/2021
温馨回顾
12/7/2021
七年级语文下册《狼》快乐学案1长春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狼》快乐学案1长春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e6acec866fb84ae55c8d8b.png)
某某版七年级下《狼》快乐学案1文章主题:通过一个屠户杀死两只恶狼的故事,生动地揭示了狼贪婪、凶恶而又狡诈的本性,嘲讽了恶狼以奸诈而自取灭亡的可笑下场,启发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整体把握:全文分两部分。
前一部分是叙事。
①屠户遇狼,开端。
②屠户惧狼,发展。
③屠户御狼,进一步发展,也是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
④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高潮和结局。
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主题: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所以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通假字:止:同“只”,只有。
例:止有剩骨。
止露尻尾。
止增笑耳。
重点虚词:1.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大副词,很,非常。
例:屠大窘。
3.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介词,用。
例: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4.之代词,代狼。
例:复投之。
又数刀毙之。
亦毙之。
结构助词,的。
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无实意。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两狼之并驱如故。
语末助词,无实意。
(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敌.。
“攻击”前.。
“上前”洞.其中。
“打洞”隧.入以攻其后也。
从洞中,即“钻洞”2.名词用作状语。
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那样”一词多义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止:①一狼得骨止()②盖以诱敌()②止增笑耳()意:①目似瞑,意暇甚()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②狼不敢前()其:A、场主积薪其中()B、一狼洞其中()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屠自后断其股()省略句:1.省略量词。
长春版七下语文18 狼
![长春版七下语文18 狼](https://img.taocdn.com/s3/m/7c8b077a172ded630b1cb6db.png)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18 狼 一、积累与运用1.填空题。
《狼》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_____朝人,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解释加点的字。
①缀行..甚远( ) ②一狼仍从.( )③屠大窘.( ) ④顾.野有麦场( )⑤积薪.其中( ) ⑥苫蔽..成丘( )⑦目似暝.( ) ⑧又数刀毙.之( )⑨一狼洞.其中( ) ⑩止露尻.尾( )○11乃悟前狼假寐..( ) ○12狼亦黠.矣( )3.辨析下列一词多义。
①敌⎪⎩⎪⎨⎧••敌盖以诱敌恐前后受其 ②以⎪⎩⎪⎨⎧••诱敌以盖刀劈狼首以③前⎪⎩⎪⎨⎧••前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④⎪⎩⎪⎨⎧••)()(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意 4.请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做文后的题。
(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请试着从文中找出交待时间变化的词语。
6.试分析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狡猾特点。
7.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屠户的机智体现在何处?9.从文中找出作者评价性的语句,写出来。
10.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11.你遇到过突如其来的险情吗?你是如何脱险的?(二)大灰狼拉夫(节选)当日下午,我丈夫比尔和兽医都赶来看这只狼。
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狼
![长春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狼](https://img.taocdn.com/s3/m/5f173ff46137ee06eff9184f.png)
《狼》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朗诵文言课文,掌握字音与节奏。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重难点1.朗诵文言课文,掌握字音与节奏。
2.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4.理解句意、文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与“狼”有关的成语导入二、诵读课文学生读之前,教师先行背诵本文,以期激起学生学习之兴趣达到学生成熟背之目的。
(一)一读正字音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弛(chí)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隧(suì)尻(kāo)寐(mèi)少时(shǎo)(二)二读辨句读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停顿的原则总结:根据意义单位划分。
重点掌握的句子节拍:(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三)三读理结构:学生边读边总结,教师板书一、遇狼(开端)二、惧狼(发展)三、御狼(发展)四、毙狼(高潮和结局)五、议狼(议论)(四)四读知情感第一节读得舒缓,读出兴奋后的紧张;第二节读得紧凑,读出害怕中的紧迫;第三节读得紧张,读出危急中的镇静;第四节读得急促,读出轻松后的激烈;第五节读得从容,读出惊叹后的嘲讽。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5dc89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4.png)
长春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教案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 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探讨,让学生能够掌握狼与人的关系,了解狼的习性和生存方式; - 通过课堂交流和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 通过绘画、小组讨论和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 如何通过阅读理解及课堂交流让学生深入了解狼的行为特点和生活习性; - 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过程3.1 导入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通过播放有关狼的视频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3.2 阅读理解教师通过投影或教材,给学生介绍狼的一些基本知识,并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狼与人的斗争》。
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提问或让学生自由交流,了解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看法。
3.3 绘画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狼的世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以“如果我是狼”为主题,用绘画或模型等方式来展示狼的生活场景或行为特点。
学生可利用各自学习和探究狼知识的成果,通过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狼世界。
3.4 小组讨论在绘画活动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绘制的狼的特点和主题,并展开讨论。
教师可指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这样的狼的特点和行为是否真实存在?狼与人的关系是怎样的?狼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环境与人有什么不同?学生在讨论中也可以交流自己对于狼的观察和了解,教师可在讨论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补充。
3.5 展示活动为了丰富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将绘制的狼的世界展示出来,并分享狼的故事和知识。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对于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让学生在展示中体验到成就感与自信心。
3.6 总结课程结束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回顾,询问学生对于本次课程的收获和理解,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学习狼的知识。
4. 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绘画、讨论、展示等活动,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狼》长春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狼》二、教学目标:1、熟读古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三、教学重、难点:1、深切感受故事情节,揣摩语言,领会文章的主旨。
2、联系生活体验,多角度地阐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四、课文知识分析1、文学常识:①出处。
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
②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年),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③《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
构思奇妙,语言生动。
“聊斋”,书屋名。
“志”,记。
“异”,奇异。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2、落实生字生词:五、分析文章内容:1、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诵读的语气节奏。
诵读提示: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
第二、三句说效果,不妨读得平缓些。
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此刻,屠户已由完全被动状态转入半主动状态,形成了相持局面。
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读——其实是为高潮蓄势。
“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
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2、结合注释梳理文句,把握课文大意。
(1)缀行甚远:缀,联接,句中是紧跟的意思。
紧跟着走了很远。
(2)投以骨:即“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它。
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
(3)“止有剩骨”句中的“止”通“只”,副词。
“一狼得骨止”中的“止”,是动词,停止。
(4)“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句中的“后”与“前”为时间副词,表时间或顺序的先后,所以正确的理解是:后得到骨头的狼停下来了,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追上来了。
(5)“弛担持刀”句中的“弛”本指把弓上的箭放松,句中用的是引申义,“卸下”。
(6)“意暇甚”句中的“意”指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中的“意”指想要。
暇,空闲。
(7)“其一犬坐于前”,“前”为方位名词,面前。
“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应理解为: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面前。
现代汉语中“鱼贯而入”“狼吞虎咽”中的三个名词均属这种用法。
3、整体感知: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段,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凶恶贪婪,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
这是故事的高潮与结局。
第五段:这是一个议论段,既是对狼的嘲笑,又是对屠户机智勇敢杀狼的赞扬,点明中心。
4、具体探究:(1)请从语言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
①“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为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②“缀行甚远”——表现狼贪婪的企图,险恶用心。
③“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狼的配合作战和虚张声势。
④“又至”——复投之,不能使它止,多么贪婪。
⑤“一狼径去”——看似无意攻击,实则声东击西,企图前后夹击置屠户之于死地。
狡诈阴险。
⑥“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闲无事,伪装轻松善良,实则暗施毒计,企图麻痹屠户,表现其狡诈的本性。
⑦“眈眈”——写出狼的凶残目光。
⑧“洞其中”——表现狼在迂回包抄,准备前后夹击。
⑨“转视”——写屠户的警觉,引出了更加惊心动魄的一幕。
⑩“屠暴起”——写出了屠户的勇敢与机智。
⑾“数刀”——表现屠户毫不手软。
“顾”“奔倚”“弛担”“持刀”——表现屠户在险恶处境中,能保持清醒头脑,急中生智,想方设法和恶狼斗。
(2)文章是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的?明确:①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②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顾”“奔”……(3)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运用比喻和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是这则寓言的一个显著特点。
聊斋故事本来就是以记叙奇闻异事折射人间世态百情为宗旨,文中写到的这两只狼能施展诡计,前后夹击,显得贪婪、阴险、狡诈。
尽管如此,最终还是毙命于屠户刀下,因此作者的议论告诉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不管耍弄什么花招,总归是会被识破、被歼灭的。
故事虽然短小,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发人深省。
启示:①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②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③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想,勇于斗争。
④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4)作者是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旨意的,但有人认为这个故事表现了屠户敢于斗争的精神,你同意这个看法吗?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以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
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
而屠户则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杀死两狼。
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这个故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和斗争精神,但决非故事主旨所在。
(5)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势力的,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
六、帮你总结1、中心意思:本文表明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2、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七、拓展延伸有关狼的成语:引狼入室、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狈为奸……阅读与狼相关的故事及文学作品。
八、新课导学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湖心亭看雪》《胸中之竹》,请同学们做好预习。
1、查找作者张岱、郑燮的相关资料。
2、给下列字注音:更定毳衣雾凇沆砀一芥3、查找、分析《湖心亭看雪》中写景的句子;写景的方法;景物的特点;折射出的人物情感。
4、《胸中之竹》作者在文中提出了画竹的几个阶段?对于我们写作的启示是什么?【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一、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粗的文言词语。
(1)一狼径去()(2)其一犬坐于前()(3)一狼洞其中()(4)屠自后断其股()(5)盖以诱敌()(6)久之()(7)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2.本段中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___(用四个字表示),从中可看出,屠户的性格_________,狼的本性__________。
从全文看,这段文字属于故事的__________。
螳螂捕蛇二、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
寻途登觇(chān偷看),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
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
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
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久之,蛇竟死。
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1)请阅读选段,再将其翻译成现代文。
(2)“见巨蛇围如碗”的句意理解正确的一句是()A.看见一条大蛇盘围起来有碗口大。
B.看见一条大蛇围着一个大碗。
C.看见一条大蛇身围有碗口粗。
(3)姓张的人看见大蛇翻转摆扑,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控制着它。
但是细看却一点看不到什么。
这是为什么?(4)这只螳螂很有些智慧,主要表现在哪里?【试题答案】一、1、(1)离开(2)像狗一样(3)打洞(4)大腿(5)表原因,“原来是”(6)音节助词,无实义(7)指从柴草堆中打洞2、(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动作描写(2)目似瞑,意暇甚。
神态描写(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动作描写3.屠户杀狼勇敢警觉狡诈阴险高潮和结局二、(1)有一个姓张的人,偶然在山谷溪边走路,听到山崖上传来很凄厉的声音。
他就找寻道路爬上山崖偷着看。
只见一条身围有碗口粗的大蛇,正在树丛中摆来扑去,不时用尾巴击打柳树,柳枝被打得纷纷折断。
蛇不断地辗转翻腾,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控制着它。
可是仔细观看又一点也看不出什么,姓张的人非常疑惑,逐渐靠近上去,才看到原来是一只螳螂占据在蛇的头上,用螳臂紧抓着蛇头,无论蛇怎样颠扑都掉不下来。
过了好长时间,蛇终于死了。
再看蛇的额头上的皮肉,都已经破裂开了。
(2)C(3)这是因为螳螂的体形很小。
(4)它懂得蛇的弱点在头顶上,因为这里是蛇咬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