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合集下载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第6章 细菌的耐药性

临床微生物与检验 第6章  细菌的耐药性
引起血流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以及伤口感染。
这种细菌通过医院的常规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方法就可检测 出来,但由于它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几乎所有抗生素耐药,因 而治疗起来会比较困难,这也正是为何将这种细菌称作“超级细菌”
的原因。
2.损伤细胞膜功能
(1)某些抗生素分子(如多黏菌素类)呈两极性,其亲水端与细胞膜的蛋白质 部分结合,亲脂性端与细胞膜的磷脂相结合,导致菌细胞膜裂开,胞内成分外 漏,细菌死亡。 (2)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类结合;酮康唑抑制真菌 细胞膜上的固醇类的生物合成;细胞膜通透性
3.影响蛋白质合成 抗生素可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氨基糖苷类及四环素主要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30S小亚基。 氯霉素、红霉素和氯林可霉素主要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大亚基。
4.抑制核酸合成
利福平与依赖DNA的RNA多聚酶结合,抑制mRNA的转录。 喹诺酮类药物可作用细菌DNA旋转酶抑制细菌繁殖。 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化学结构相似,二者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 甲氧苄啶(TMP)与二氢叶酸分子中的蝶啶相似,可竞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四氢叶 酸的生成受到抑制。故甲氧苄啶(TMP)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有协同作用。
这种细菌通过医院的常规细菌培养、鉴定和药 敏方法就可检测出来,但由于它对包括碳青霉烯类 在内的几乎所有抗生素耐药,因而治疗起来会比较 困难,这也正是为何将这种细菌称作“超级细菌” 的原因。
就在世界卫生组织刚刚宣布甲流大流行结束之后,一种被误读 成病毒的金属酶“NDM-1”又被推上风口浪尖。“致死性”、“超 级细菌”、“无药可治”……在领教过SARS和甲流的威力后,人 们对“NDM-1”以及由它带火的“超级细菌”概念也变得“超级敏
目的要求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一、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原因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生过度或错误地开具抗生素处方,患者未正确服用抗生素或中途停药,都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逐渐产生耐药性。

2. 病原微生物遗传变异:病原微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能力,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可能会导致其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这种遗传变异使得病原微生物在抗生素的压力下选择出耐药性菌株,并迅速传播。

3. 环境因素和污染:环境中的抗生素残留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也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

例如,抗生素在家庭、农田、动物养殖等场所的广泛使用,使得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抗生素残留,这为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提供了培养和传播的机会。

二、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影响因素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因素:1. 抗生素的种类和使用频率: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不同病原微生物和不同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均会影响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和频繁使用容易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2. 医疗环境和卫生设施:医疗机构的卫生条件和设施会直接影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耐药性的产生。

例如,手卫生措施不到位、病房间的清洁不彻底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在医疗环境中的迅速传播。

3. 动物养殖和食品安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和食品中存在的抗生素残留,在人畜共患病和食品安全方面都会对耐药性的形成及传播产生影响。

三、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控制策略为了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策略: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耐药情况,在使用抗生素时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杜绝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病原微生物第6章细菌的耐药性习题与答案

病原微生物第6章细菌的耐药性习题与答案

第 6章细菌的耐药性一、选择题A 型题1、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质粒是:A. F 质粒 B . R 质粒 C. Vi 质粒 D. Col 质粒 E. K 质粒2、固有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A. 染色体突变B. 接合性 R 质粒介导C. 非接合性 R 质粒介导D. 转座因子介导E.细菌种属特异性所决定3、取得耐药性的产生原因不包括:A. 染色体突变B. 细菌种属特异性决定的耐药性C. 非接合性 R 质粒介导D. 接合性 R 质粒介导E. 转座因子介导4、关于 R 质粒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R 质粒是耐药性质粒B. R 质粒可通过接合方式传递C. R 质粒在肠道菌中更为常见D. R 质粒在呼吸道感染细菌中更为常见E. R 质粒由 RTF 和 r 决定子组成5、R 质粒决定的耐药性的特点不包括:A. 以多重耐药性较为常见B. 可从宿主菌检出 R 质粒C. 容易因质粒丧失成为敏感株D. R 质粒的多重耐药性较稳定E. 耐药性可经接合转移6、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不包括:A. 钝化酶的产生B.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C. 抗菌药物的利用致使细菌发生耐药性基因突变D. 细菌对药物的主动外排E. 细菌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X 型题一、以下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中,哪些与细菌的耐药性形成有关?A.转化B.转导C.接合D.溶原性转换E.原生质体融合二、取得耐药性发生的原因:A. 染色体突变B. 细菌种属特异性决定的耐药性C. 抗菌药物的利用D. R 质粒介导E. 转座因子介导3、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A. 合理利用抗菌药物B.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C. 研制新抗菌药物D. 研制质粒消除剂E.采用抗菌药物的“轮休〞办法4、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A.抗菌药物的利用致使细菌发生耐药性基因突变B.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C. 钝化酶的产生D. 细菌对药物的主动外排E. 细菌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二、填空题1、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主要有,,和。

浅谈细菌的耐药性及控制对策

浅谈细菌的耐药性及控制对策

浅谈细菌的耐药性及其控制对策1 概述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微生物势必加强其防御能力,抵御抗菌药物的侵入,从而使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这是微生物的一种天然抗生现象,此称为耐药性或抗药性(Resistance to Drug )。

加之耐药基因的传代、转移、传播、扩散,耐药微生物越来越多,耐药程度越来越严重,形成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

自然界中的病原体,如细菌的某一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药性。

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

目前认为后一种方式是产生耐药菌的主要原因。

细菌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危机,为遏制细菌耐药,我国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开展了对细菌耐药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微观的角度、从细菌耐药本身开展的探索,从宏观角度研究的很少。

本研究旨在从宏观管理和微观的角度,用流行病学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我国细菌耐药性在时间、空间、抗菌药间的“三间”分布情况,为细菌耐药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促进细菌耐药研究的全面性,并预测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探索潜在的用药风险;通过利益集团分析方法,分析我国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的可行性,最终提出优先控制策略,以达到提高我国控制细菌耐药性、提高抗菌药的效果、节约有限卫生资源的目的。

2 细菌的耐药性现状随着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各种侵袭性操作,特别是静脉导管及各种介入性治疗手段的应用,细菌性血流感染在医院中的发生率及细菌的耐药性均有上升的趋势,主要G+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为22%~100%[1]。

喹诺酮抗菌药物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但耐药率达60%~70%。

监测发现耐药的葡萄球菌,5 年前是17%,现在上升到34%;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 年前为25%,现在超过77%。

第6章 细菌的耐药性

第6章 细菌的耐药性

第六章细菌的耐药性一、名词解释1.耐药性 (drug resistance)2.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3.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4.多重耐药性(multiple resistance)二、填空1.耐药程度用某药物对细菌的表示。

2.抗菌药物对细菌起作用的首要条件是细菌必须具有该药物的。

三、选择题1.细菌因基因突变产生的耐药性的特点是A.是定向的B.突变频率很高C.在接触抗菌药物之前出现D.不稳定E.不发生回复突变2.R质粒决定的耐药性的特点是A.单一耐药性B.可稳定遗传C.发生任何细菌D.可经接合转移E.不能从宿主菌检出3.关于细菌耐药机制叙述错误的是A.R质粒可携带耐药基因B.染色体突变可导致耐药C.转座子可携带耐药基因 D耐药基因极少通过接合方式转移E.质粒编码的耐药通常是多药耐药四、问答题1.试述获得耐药性发生的因素。

2.试比较基因突变和R质粒决定的耐药性。

3.试述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机制及生化机制4.试述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第六章细菌的耐药性一、名词解释1.耐药性 (drug resistance):亦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某抗菌药物(抗生素或消毒剂等)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

2.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 :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亦称为天然耐药性。

固有耐药性细菌的耐药基因来至亲代,存在于其染色体上,具有种属特异性。

固有耐药性始终如一并可预测。

3.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是指敏感的细菌中出现了对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的菌株,耐药性细菌的耐药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或获得新基因。

4.多重耐药性(multiple resistance):细菌表现为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即多重耐药性。

二、填空1.最小抑菌浓度2.靶位三、选择题1.C2.D3.D四、问答题1.试述获得耐药性发生的因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一、选择题A型题1.细菌因基因突变发生的耐药性的特点是A.不是随机发生的B.突变频率很高C.在接触抗菌药物之前出现D.不稳定E.不发生回复突变2.R质粒决定的耐药性的特点是A.单一耐药性B.稳定C.发生任何细菌D.可经接合转移E.不能从宿主菌检出3.来源于质粒的β-内酰胺酶有A.头孢菌素酶B.非金属碳青霉烯酶C.金属酶D.头孢菌素类E.羧苄青霉素酶4.细菌对磺胺耐药是改变体内的哪种酶A.二氢叶酸合成酶B. DNA旋转酶C.拓扑异构酶 D .转肽酶 E. 转糖基酶5.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介导的耐药性最常见的细菌是A.肺炎链球菌B.淋病奈瑟菌C.葡萄球菌D.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E.脑膜炎奈瑟菌6.耐药株30S亚基S12蛋白的构型改变,使细菌对哪种抗菌药物发生耐药性A.链霉素B.红霉素C.利福平D.青霉素E.喹诺酮类药7.耐药株50S亚基的L12蛋白的构型改变,使细菌对哪种抗菌药物发生耐药性A.链霉素B.红霉素C.利福平D.青霉素E.磺胺药8.当RNA聚合酶的β亚基的编码基因突变时,使细菌对哪种抗菌药物发生耐药性A.利福平B.红霉素C.链霉素D.青霉素E.磺胺药X型题1.R质粒导致耐药性传递其特点是A.可从宿主菌检出R质粒B.以多重耐药性常见C.容易因质粒丢失成为敏感株D.耐药性可经接合转移2.丁胺卡那霉素具有的钝化酶是A..乙酰化酶B.磷酸转移酶C.腺苷转移酶D..青霉素酶3.细菌获得耐药性可以通过A.产生钝化酶B.改变药物的作用靶位C.改变细胞壁的屏障功能D.主动外排机制4.铜绿假单胞菌中存在主动外排机制的药物是A.四环素B.青霉素类C.喹诺酮类D.头孢菌素类5.某些革兰阴性菌通过改变细胞壁通透性实现非特异性低水平耐药性的抗菌药物有A .β-内酰胺抗生素 B.喹诺酮类药物 C.氯霉素D.四环素6.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是A.合理使用抗菌药物B.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C.抗菌药物的“轮休”D.研制新抗菌药物二、名词解释1.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2. 多重耐药性(multiple resistance)3. 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4. 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5.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plasmid mediated resistance)6. 转座因子介导的耐药性(transposable element mediated resistance)7. 钝化酶(modified enzyme)三、问答题1. 细菌发生获得耐药性有哪些因素?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如何?3. 铜绿假单胞菌的固有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如何?4. 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控制机制如何?5.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如何?6. 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如何?7.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有哪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C 2.D 3.E 4.A 5.D 6.A 7.B 8.AX型题:1.ABCD 2.ABC 3.ABCD 4.ABCD 5.ABCD 6.ABCD二、名词解释1. 耐药性是指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

细菌耐药性的机制与防控策略

细菌耐药性的机制与防控策略

细菌耐药性的机制与防控策略引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滥用,细菌耐药性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

细菌耐药性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防控策略的制定对于有效应对这一挑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入手,介绍常见的耐药性类型,并探讨目前可行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一、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1. 遗传变异细菌通过基因变异来获得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垂直或水平基因转移实现。

垂直传递是指在有限代数中由父代向后代传递,而水平传递则是指不同种类之间基因互通,简称为转移。

2. 基因突变通过自然选择或化学诱导等方式,一些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使其具备了对抗生素产生靶点改变、排斥抗生素进入细胞以及增加解毒酶的能力。

这些突变使得细菌在受到抗生素攻击时更具生存优势。

3. 耐药基因和质粒细菌耐药性的传递也与耐药基因和质粒有关。

耐药基因编码着抗生素靶点的改变或者解毒酶的产生,它们可以通过质粒进行水平传递,使得不同种类的细菌相互传递抗药基因并且产生抗药性。

二、常见的细菌耐药性类型1. 抗生素降解一些细菌通过产生降解酶来降解抗生素分子结构,从而减少或完全消除了其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于被β-内酰胺酶降解而失去疗效。

2. 静止目标位点部分耐药细菌改变了抗生素靶点位点,阻碍了抗生素结合靶点所需的亲和力或结构。

这导致抗生素无法有效地与靶点结合,从而失去杀灭作用。

3. 透过细胞膜泵抗药一些耐药细菌具备特殊的细胞膜泵,可以将抗生素通过主动转运方式排除出细胞,从而降低抗生素在细菌内部的浓度,减弱了其杀灭效果。

4. 修饰酶及代谢途径调节部分耐药细菌通过产生修饰酶来改变抗生素结构,使其无法与靶点结合。

另外,某些细菌改变了自身的代谢途径以及表达的相关基因,从而减少对抗生素敏感性。

三、防控策略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正确用药,并遵循使用指南和治疗建议。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讲解课件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讲解课件
开展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研究
通过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抗菌效果,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性的认识
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普及细菌耐药性的相关知识,提高公 众的认知水平。
加强学校教育
将细菌耐药性的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科 学素养和健康意识。
建立公众参与平台
基因突变也可能影响细菌产生 酶,这些酶能够分解抗菌药物, 使其失去活性。
抗菌药物的滥用
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 物会导致敏感细菌被 杀死,而耐药细菌存 活并繁殖。
在动物饲料和农作物 中添加抗菌药物也促 进了耐药性的传播。
长期、大量使用抗菌 药物增加了细菌产生 耐药性的机会。
抗菌药物的传播
抗菌药物在动物和人类体内的使 用过程中,可能会被排泄到环境
防控策略。
03
促进国际学术交流
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推动
全球范围内的细菌耐药性控制工作。
加强抗菌药物的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细菌耐药性的分子机制
了解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传播和演化过程,为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探索新型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
针对细菌的特定部位或功能,开发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抗菌药物。
耐药细菌感染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 症,如败血症、心内膜炎等,增加患 者的死亡风险。
疾病治疗复杂化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存在,一些常见感 染的治疗过程变得复杂化,需要更长 时间的治疗和更多的医疗护理。
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010203增加治疗成本
由于耐药性的存在,需要 使用更昂贵的抗生素或更 复杂的治疗方案,导致医 疗费用增加。
增加住院时间

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
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产生了对这一类药物的共价修饰酶。 这些酶通过磷酸化、乙酰化和腺苷酸化等途径对其进行
修饰而使其灭活。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钝化酶的产生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此酶为一种胞内酶,早在1987年,Lyon等就确定此酶由
质粒或染色体或转座子基因编码, 主要作用:使氯霉素类抗生素乙酰化,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
导致与抗生素结合的有效部位发生变异,影响药物的 结合,对抗生素不再敏感,这种改变使抗生素失去作 用位点和亲和力降低,但细菌的生理功能却正常。
如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导致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 力极低导致耐药。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抗菌药物的渗透障碍
细菌细胞壁的障碍和/或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将严重影响抗生素进入 细菌内部到达作用靶位发挥抗菌效能,耐药屏蔽也是耐药的一种机 制。
成为无抗菌活性的代谢物。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钝化酶的产生
红霉素酯化酶 是一种体质酶,由质粒介导, 主要作用:水解红霉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构中的内酯
而使之失去抗菌活性。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
由于抗菌药作用的靶位(如核糖体和核蛋白)发生突变 或被细菌产生的某种酶修饰而使抗菌药物无法发挥 作用,以及抗菌药的作用靶位(如青霉素结合蛋白和 DNA回旋酶)结构发生改变而使之与抗生素的亲和力 下降,这种耐药机制在细菌耐药中普遍存在。
如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 BF)是细菌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 可保护细菌逃逸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又如细胞膜上微孔缺失时, 亚胺培南不能进入胞内而失去抗菌作用。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 通透性比其他G-菌差是该菌对多种抗生素固有耐药的主要原因之 一。

细菌耐药性的机制研究与应对策略

细菌耐药性的机制研究与应对策略

细菌耐药性的机制研究与应对策略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抗生素治疗的能力,它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

随着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应对细菌耐药性的威胁,有必要深入研究细菌耐药性的机制,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细菌耐药性的机制研究细菌耐药性的机制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突变和基因水平传递:细菌通过基因的突变来改变自身的特性,从而产生对抗抗生素的耐药性。

此外,细菌还可以通过水平基因传递的方式在菌群中快速传播耐药性基因。

2. 耐药基因的表达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耐药基因的表达紧密相关。

细菌可以通过调控基因表达的方式,抑制或增强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3. 生物膜的形成:细菌通过形成生物膜来保护自身免受抗生素的侵害。

生物膜可以作为物理屏障,阻止抗生素的进入,同时还可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细菌的生存。

二、细菌耐药性的应对策略为了应对细菌耐药性的挑战,需要采取综合而有针对性的策略,如下所示: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医务人员应准确判断病情,遵循抗生素使用的指南,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

2. 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建立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体系,定期对临床细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及时了解耐药菌株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机制的变化,为制定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 发展新型抗生素:积极推动新型抗生素的研发,开展多样化的药物创新研究,以突破传统抗生素对细菌的治疗模式,缓解细菌耐药性问题。

4. 鼓励研究抗菌剂辅助治疗:除了传统抗生素,还可以研究开发其他类型的抗菌剂,如溶菌酶、抗菌肽等,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实践,增强细菌治疗的有效性。

5.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降低细菌传播和耐药性发展的风险。

6. 加强国际合作:细菌耐药性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细菌的耐药性及防治策略

细菌的耐药性及防治策略

细菌的耐药性及防治策略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方法:针对细菌耐药性的五种主要类型进行综述,指明各种类型的耐药程度及其治疗原则。

结果:在综合了解各种类型细菌的特性和耐药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五点防治措施。

结论:为抗菌药物的应用起到指导及参考作用。

标签:细菌;耐药性;防治;策略细菌的耐药性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抗菌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1]。

细菌耐药性已发展成为抗感染治疗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多重耐药性问题更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1 细菌耐药性主要类型1.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革兰阴性杆菌ESBL主要由克雷伯菌属和大肠埃希菌产生,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一至四代及单环类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不同程度耐药,因此称之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但对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类药物敏感。

ESBL阳性菌株的治疗原则:针对ESBL的特性和耐药特点,微生物学家推荐使用,①重症感染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泰能);②敏感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丁胺卡那等);③头霉烯类也叫头霉素类(如头孢西丁和头孢美唑);④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棒酸、他唑巴坦、舒巴坦与β-内酰胺类联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等);一般治疗用药可采用②+③或②+④。

目前国内大肠埃希菌的ESBL发生率为10.6%~46.8%,肺炎克雷伯产ESBL 的发生率28%~67%不等,上述数据高于多数欧美国家。

笔者统计2002年10月~2008年4月间,肠杆菌科细菌ESBL年平均发生率为8.67%,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由于我院是专科医院,耐药率明显偏低。

1.2 多重耐藥菌种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黄单胞菌这三个菌种有完全不同的耐药机制和不同的药敏谱。

1.2.1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药物天然耐药或在使用后产生获得性耐药,对亚胺培南、多黏菌素E、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棒酸、环丙沙星较敏感。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策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逐渐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抗菌药物耐药性使得原本可以被治疗的感染病变变得难以应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因此,预防和控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首先,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键。

医护人员在开展临床工作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和用药剂量,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

此外,医疗机构需要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

其次,加强监测和监控是有效防控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重要手段。

建立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网络,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的耐药性数据,及时掌握和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耐药性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监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耐药性水平,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耐药性问题,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遏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扩散。

另外,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提高抗菌药物耐药性防控效果的重要保障。

加强基础研究,深入探讨抗菌药物耐药性机制,研究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增加对多药耐药菌株的防治能力。

促进科技创新,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检测技术,提高对耐药性病原菌的快速诊断和鉴定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也是有效遏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重要途径。

抗菌药物耐药性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制定应对策略。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信息和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跨国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共同面对全球抗菌药物耐药性挑战。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监测和监控、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等多种手段的结合,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抗菌药物耐药性的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分析抗菌药物耐药性与防控策略

分析抗菌药物耐药性与防控策略

分析抗菌药物耐药性与防控策略一、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分析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日趋突出。

抗菌药物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抵抗能力。

这一现象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使得许多常见疾病难以治疗。

下面将从原因、影响和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原因分析1.1 滥用和过度使用:滥用和过度使用抗菌药物是导致耐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医院和家庭中,由于患者需求或医务人员不合理开具处方,大量使用无需或低需量的抗生素,导致细菌逐渐产生耐受性。

1.2 不良制度与管理:缺乏正确而严格的制度与管理也是导致耐药问题加剧的原因之一。

密切合作、跨界监管以及强化对非法销售伪劣抗菌药品行为的打击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1.3 培养环境改变: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生活中抗菌药物过度使用已成为习惯。

再加上公共环境和康复场所耐药细菌的传播,导致更多的人暴露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风险下。

2. 影响分析2.1 丧失疾病控制能力:抗菌药物失效会给全球范围内许多疾病,如结核病、性病等的防治带来极大困扰;手术、移植和癌症化疗等医疗过程都离不开抗生素的应用,当这些常见操作因耐药性而受影响时,将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威胁。

2.2 经济负担加重:抗菌药物失去了治疗效果意味着需要更昂贵、更复杂的治疗方法。

同时,由于全球低收入人口缺乏对其合适使用和监督方面防范体系,这也将增加其经济负担。

2.3 疾病传播蔓延:耐药细菌及其带有抗菌基因的耐药基因传播将增加这些病原体对全球范围内流行性传染病的威胁。

这种可能性使得控制传染病变得异常困难。

3. 趋势分析3.1 抗菌药物广泛使用: 预计未来几十年,抗菌药物的需求仍然巨大。

不论是在医疗领域还是农业和养殖产业中,人们普遍会延续大量使用抗菌药品,其中就包括了滥用和过度使用。

3.2 新型耐药基因出现:新型耐药细菌与新型抗生素相互作用会引发新一轮的博弈。

而且在旧有的环境中,这些非常规典型的“进化”途径将加速并导致更多网络共享时刻造成更广泛和更持久的问题。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相传的天然耐药性
(二)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
病原菌因各种不同原因对抗菌药物产生了抵抗力
(即由原来敏感变为不敏感),致使疗效降低或治疗失败。
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 是指细菌同
时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或结构完全各异)的抗菌药物具
有耐性。 交叉耐药性:(cross resistance) 是指细菌对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革兰阴性菌具有选择性低通透性的外 膜屏障,微孔蛋白通道对一些抗菌药物的进 人具有阻碍作用,故对许多抗菌药物产生耐 药性;而革兰阳性菌无外膜屏障,对许多疏水 性抗生素(如ß-内酰胺类)更为敏感。在接触 抗生素后,细菌可改变外膜蛋白的组成或减 少其数量(如OmpF和OmpC的表达减少),降 低外膜通透性,产生获得性耐药,如鼠伤寒沙 门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即为其缺乏蛋白通 道。亚胺培南通过通道OprD2扩散,铜绿假 单胞菌因缺乏OPE-D2而呈耐药。
(四) 甲基化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 耐药性质粒编码产生一种甲基化酶 ,可使 50S亚基中的23SrRNA上的嘌呤甲基化,而 产生对红霉素的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二 药物作用的靶部位发生改变
细菌通过产生诱导酶对抗生素的作用靶位
进行化学修饰,或通过基因突变造成靶位变异 (alterationoftargetsite),使抗菌药物不能与靶位 结合或亲和力下降,失去杀菌作,但细菌的生理 功能正常。
(一) 减少药物吸收(reduced drug uptake)
由于细胞壁的有效屏障或细胞膜通透性 的改变,阻止药物吸收,使抗生素无法进入菌 体内发挥作用。例如,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存 在异常紧密的结构,通透性极低;铜绿假单胞 菌外膜上由孔蛋白构成的蛋白通道较特殊, 通透能力比大肠埃希菌低100多倍,加之生 物膜(biofilm)的形成而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 菌体,故结核分校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众 多的抗菌药物呈现明显的天然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四、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
影印培养实验证明:耐药基因突变与抗菌 药 物的使用无关。
影印培养试验
原始敏 感菌种

无药 培养基

培 含药 养 培养基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避免滥用抗生素,这是 控制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 染。
4.
④耐药性可经接合转移。
5.
.
6
染色体与R质粒决定耐药性的比较
耐药基因位置 耐药谱 稳定性 质粒接合与转化 细菌种类
染色体(突变) 单一耐药性 稳定 任何细菌
R质粒 多重耐药性 不稳定 + 肠道细菌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一、钝化酶的产生
⑴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对青霉素类和头孢霉素类 耐药的菌株产生此酶,可特异的打开药物β-内酰胺环, 使其完全失去抗菌活性。分为四类(后) ⑵氨基糖苷类钝化酶(aminoglycoside- modified enzyme) 通过磷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腺苷转移酶 的作用,使抗菌药物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抗菌活性。 由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结构相似,故有明显的交叉耐药
③转座因子介导的耐药性(transposable element
mediated resistance)
三、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控制
1. 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 特点:单一耐药性为主,一般稳定很少
自然丢失
2. R质粒决定的耐药性
3.
特点:①可从宿主菌检出R质粒;
②以多重耐药性常见;
③容易因质粒丢失成为敏感菌;
染色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1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细菌的耐药性(drug resistance),也称为抗药性,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抗生素或消毒剂)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抗菌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近年来,耐药细菌越来越多,耐药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高,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世界抗感染治疗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日益增多,而因不合理使用出现的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二重感染等问题也日趋严重,使抗感染治疗失败,导致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及医疗费用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控制细菌耐药性已是刻不容缓。

一、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要达到合理有效地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首先必须要分析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从现状来分析,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1、细菌耐药性是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一种自然反应每一种抗菌药物进入临床后伴随而来的都是细菌的耐药。

这种耐药可能与细菌的固有特性有关,也可能出现在正常敏感菌种内,通过变异或者基因转移获得。

细菌自身繁殖能力极强,它们不但能将自身耐药基因传递给其子代菌株,也能将其传递给其它细菌。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对每一种新药的耐药现象逐渐增加。

所以我们可以说,每一种抗菌药物耐药迟早都会出现,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2、细菌的自身因素即是指细菌自身的遗传特性。

细菌可通过突变或获得耐药质粒而产生耐药性,一种细菌可通过多种耐药机制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

3、医疗过程的影响医疗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的产生。

同时,医学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耐药菌的产生,如静脉导管、人工瓣膜、介入治疗等新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为一些机会致病菌提供了进入人体的通道,这些机会致病菌比有毒力的致病菌更易产生耐药性。

二、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1、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提高对感染病患者病原微生物的诊断水平,通过药敏试验为临床选用正确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医学〗细菌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医学〗细菌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 病毒感 染等诱 因,约1/3患病 前有上 呼吸道 感染。 病程7~ 10天。 (一 )寒战 、高热 :典型 病例以 突然寒 战起病 ,继之 高热, 体温可 高达39℃~40℃,呈 稽留热 型,常 伴有头 痛、全 身肌肉 酸痛, 食量减 少。抗 生素使 用后热 型可不 典型, 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多种 肺炎
细菌均可引起大叶性肺炎,但绝大多 数为肺 炎链球 菌,其 中以Ⅲ 型致病 力最强 。肺炎 链球菌 为革兰 阳性球 菌,有 荚膜, 其致病 力是由 于高分 子多糖 体的荚 膜对组 织的侵 袭作 用。少数为肺杆菌 等。肺 炎链球 菌为口 腔及鼻 咽部的 正常寄 生菌群 ,若呼 吸道的 排菌自 净功能 及机体 的抵抗 力正常 时, 不引发肺炎。当机体受寒、过度疲劳 、醉酒 、感冒 、糖尿 病、免 疫功能 低下等 使呼吸 道防御 功能被 削弱, 细菌侵 入肺泡 通过变 态反应 使肺泡 壁毛细 血管通 透性增 强,浆 液及 纤维素渗出,富含蛋白的渗出物中细 菌迅速 繁殖, 并通过 肺泡间 孔或呼 吸细支 气管向 邻近肺 组织蔓 延,波 及一个 肺段或 整个肺 叶。大 叶间的 蔓延系 带菌的 渗出液 经叶支 气管 播散所致。 编 辑 本 段 临 床表现
二、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控制 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 R质粒决定的耐药性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的生化机制
(一) 钝化酶的产生 (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三) 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
(四) 抗菌药物的作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 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加强药政管理; 新抗菌药物和质粒消除剂的研制; 抗菌药物的“轮休”。
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 /jnejcl xh 性的分类固有耐药性intrinsicresistance获得耐药性acquiredresistance染色体突变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转座子介导的耐药性二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控制基因突变导致的耐药性r质粒决定的耐药性抗菌药物的作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多种肺炎细菌均可引起大叶性肺炎但绝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其中以型致病力最强

细菌耐药性及防控策略

细菌耐药性及防控策略

细菌耐药性及防控策略高彩芳前言自1929年Fleming 发现青霉素,1941年Florey、 Chain、 Healtley等用青霉素粗制品治疗感染性疾病,开创了人类与感染性疾病斗争的新时代,许多感染性疾病都得到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治疗。

但随着抗菌药物使用混乱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药物不良反应每年导致数以万计的患者死亡和致残,尤其是细菌抗药性已发展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警示,不合理用药以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

21世纪人类面临进入“后抗菌药物时代”。

我国是世界上抗菌药物滥用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可能率先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探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地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成为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正文1、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性1.1细菌耐药的原因在自然环境,细菌突发率为10^-7 ,只有当细菌数量达到10^14 时,才可能出现二次耐药突变的菌株。

在人体感染部位,细菌数量一般不会达到10^14 CFU,因此不会出现二次突变菌株。

耐药性主要是细菌在抗菌药物的压力下自然选择的结果。

在抗菌药物的强大压力下,只有那些产生耐药基因的细菌才能得以生存。

抗菌药物的使用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根源,获得性耐药是细菌适应环境改变的一种生存方式。

临床不合理用药家具细菌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菌药物使用的越多,这种压力越大,细菌产生耐药性需要的时间越短,耐药程度越大,耐药机制更加复杂,其耐药性也更加难以逆转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是第三代头泡菌素。

近年来,非发酵菌群多重耐药呈上升趋势,与临床上多种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广泛使用有关。

这提示我们,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是防止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根本途径。

1.2 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有4种:(1)产生灭活或修饰抗菌药物的酶;(2)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是抗菌药物无法进入菌体发挥抗菌作用;(3)改变靶位蛋白,使抗菌药物无法与之结合或降低抗菌药物对靶位蛋白的亲和力,从而降低抗菌作用;(4)外排泵机制,降低细菌内膜对抗菌药物的通透性或将其从菌体内泵出,使菌体内抗菌药物量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多专家忧心忡忡地说:“抗生素的滥用将意 味着抗生素时代的结束。”人们不能不担心在 不久的将来,会有一种对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 药性的细菌出现,人类将重新回到上个世纪没 有青霉素的年代。

滥用抗生素谁之过?
医生的原因? 患者的原因? 社会的原因? 食品的原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第二节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
日本等国也已出现,多在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细菌内发现
4.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RAB)东京帝京大学
附属医院2010年9月3日通报,自去年起,这家医院共有46名住院患者感染耐 药性不动杆菌,其中27人死亡。这家医院又于9月11日更新统计数字说,感 染人数已升至58人,其中32人死亡

人类与致病菌的较量从未停止。从细菌物耐药 发展史可以看出,在某种新的抗生素出现以后, 就有一批耐药菌株出现。医学工作者开发一种 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 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3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 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 目前,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 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无效。
M.tuberculolsis
E.coli
P.aeruginosa
S.dysenteriae
S.pneumoniae
H.influenzae
N.gonorrhoeae
E.faecalis
Acinetobacter
S.aureaus
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

耐药菌株的出现与抗菌药物使用无直接关系。
杆菌肽、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等。
(二)按生物来源分类
1.细菌产生的抗生素 如多粘菌素和杆菌肽。
2.真菌产生的抗生素 如青霉素及头孢菌素, 现在多用其半合成产物
3.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 放线菌是生产抗生素 的主要来源。其中链霉菌和小单孢菌产生的抗 生素最多。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 素、四环素、红霉素、两性霉素B等。
细菌一旦失去细胞壁的保护作用,在相对低渗环 境中会变形、裂解而死亡。
2.损伤细胞膜的功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有两种机制:
①某些抗生素分子(如多粘菌素类)呈两极性,
亲水端与细胞膜蛋白质部分结合,亲脂端与细胞
膜内磷脂结合,导致细菌胞膜裂开,胞内成分外
漏,细菌死亡。
②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能与真菌胞膜上固醇类 均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菌胞膜缺乏固醇类, 故作用于真菌的药物对细菌无效。
多粘菌素类 两性霉素B
制霉菌素 酮康唑
核酸合成
磺胺药 甲氧苄胺嘧啶
利福平 喹诺酮类
氯霉素 四环素类
红霉素 林可霉素类 氨基糖苷类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抑制胞浆外交叉联接过程(青霉素、头孢菌素) 抑制胞浆膜阶段粘肽合成(万古霉素、杆菌肽) 抑制胞浆内粘肽前体的形成(磷霉素、环丝氨酸)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抑制肽聚糖合成所需的转
地位。多数细菌的质粒具有传递和遗传交换能
力,细菌质粒能在细胞中自我复制,并随细菌分 裂稳定地传递给后代,能在不同细菌间转移。
② 转 座 子 介 导 的 耐 药 性 : 转 座 子 (transposon, Tn)又名跳跃基因,是比质粒 更小的DNA片段,可在染色体中跳跃,实现菌 间基因转移或交换,使结构基因的产物大量增 加,使宿主细胞失去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③整合子(integron)与多重耐药:整合子 是移动性DNA序列,可捕获外源基因并使之转 变为功能性基因的表达单位。整合子在细菌耐 药性的传播和扩散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一类 整合子可携带不同的耐药基因盒,同一个耐药 基因又可出现在不同的整合子上,介导多重耐 药。
第六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
赢得25个名誉学位、15个城市的荣誉市民称号以及 其他140多项荣誉,其中包括诺贝尔医学奖(1945 年,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厄恩斯特· 钱恩、澳大 利亚物理学家霍华德· 弗洛里)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 以青霉素为代表的抗生素从病魔手中挽救了数以 万计的生命,为人类健康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92年4月在北京通县举办的一个国际医 院感染培训班上,67名医护人员全部作了 鼻咽部的微生物学检查。北京某医院的一位 护士长,对所有检测的抗生素全部耐药。人 们担心,如果她一旦感染,医生将用什么药 去治疗?



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耐药率 已经达60%--70% 绿脓杆菌对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 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 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1.85100%。而耐高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 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 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


一项对数座城市居民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 药的调查显示,广州居民的耐药程度达17%, 高于国内15%的平均水平,广州市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提供的数字显示,广州儿童该项耐 药率更高达50% 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 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这种感染很快席 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死亡达50多 万人
图中央是青霉菌,周围是致病细菌。距青霉素最远的细 菌个大、色浓,活力十足;距青霉菌较近的细菌个较小 、色较浅,活力较差;而最接近青霉菌的细菌个最小、 色发白,显然已经死亡
近年由于人们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耐药 菌株迅猛发展

耐药性菌株逐年上升


有的菌株表现为多重耐药性
有的菌株甚至产生药物依赖性
磺胺类药物: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化
学结构相似,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二
氢叶酸合成减少,影响核酸的合成,抑制
细菌繁殖。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总结图示
第二节 细菌的耐药性产生机制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细菌对药物所具有 的相对抵抗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 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
结合,酮康唑抑制真菌胞膜中固醇类的生物合成,
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抗生素可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作用部位及作 用时段各不相同。

氨基糖苷类——蛋白质合成全过程抑制药 四环素类——30S亚基抑制药


氯霉素
林可霉素类 50S亚基抑制药
大环内酯类
4.抑制核酸(DNA/RNA)合成
喹诺酮类:作用于DNA回旋酶,抑制细菌繁殖。 利福平(RFP):与依赖DNA的RNA多聚酶结 合,抑制mRNA的转录。
分:天然和人工半合成两类
二、抗菌药物的种类
(一)按抗菌药物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
1.β-内酰胺类(β-lactam)
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抗生素。 β-内酰胺抗生素分子侧链的组成形式多样, 形成了抗菌谱不同、临床药理学特性各异的 多种不同β-内酰胺抗生素。
包括:
♣青霉素(penicillin)类:青霉素G、甲氧西林
等。 ♣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类:头孢唑啉等。 ♣头霉素:如头孢西丁。 ♣单环β-内酰胺类:如氨曲南。 ♣碳青霉素烯类:亚胺培南与西司他丁合用称泰 能。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舒巴坦棒酸使酶失活。
2.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 红霉素、螺旋霉素等。 3.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
链霉素、庆大霉素
4.四环素类(tetracycline)
四环素、强力霉素等。
5.氯霉素类(chloramphenic) 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
6.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
磺胺类:磺胺嘧啶(SD)、复方新诺明
(SMZco)等。
喹诺酮(fluroqinolone)类:包括氟哌 酸、环丙沙星等。 7.其他 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 吡嗪酰胺等。 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
肽酶反应,阻止肽聚糖链的交叉连结,使细菌无
法形成坚韧的细胞壁。
β-内酰胺抗生素可与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 (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PBP)共价结合。
该蛋白质是青霉素作用的主要靶位,当PBPs与
青霉素结合后,导致了肽聚糖合成受阻。可以抑
制转肽酶活性,使细菌的细胞壁形成受阻。
金葡菌、链球菌获得耐药。
转化:少数细菌可从周围环境中摄入裸DNA,
并掺入到细菌染色体中。
耐药基因转移能依靠质粒、转座子和整合
子等可移动的遗传元件介导下,进行传播。
可传递耐药性传播的三种结构形式:R质粒、 转座子和整合子。
①R质粒的转移:细菌中广泛存耐药质粒,质
粒介导的耐药性传播在临床上占有非常重要的
三、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据对病原菌的作用靶位,将其作用机制分四类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多粘菌素) 3.抑制蛋白质合成(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
4.抑制核酸代谢:叶酸代谢;核酸合成(喹诺酮、
磺胺类)
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 细胞壁
β-内酰胺类 万古霉素
杆菌肽 环丝氨酸
细胞膜渗透性 细胞蛋白合成
指细菌DNA的改变导致其获得耐药性表型。 耐药性细菌的耐药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或获得 新基因,作用方式为接合、转导或转化。可发生
于染色体DNA、质粒、转座子等结构基因,也可
发生于某些调节基因。
影响获得耐药性发生率有三个因素:
药物使用的剂量、细菌耐药的自发突变率
和耐药基因的转移状况。
2.获得耐药性基因择压力,这 种选择压力导致原来只占很少比例的耐药菌株被 保留下来。
抗菌药物作用只是选择耐药菌株,淘汰敏感菌株。

抗菌药物的作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 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耐药性的遗传机制
固有 耐药性 获得 耐药性 染色体 突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