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综述
储层识别技术
(一)常规测井资料储层识别技术
对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钻探的很多老井来说,可以利用的测井资料较为 有限,往往仅有常规测井资料和少量岩心资料,而没有成像、核磁等特殊 测井资料。对于一些低成本开发的新区块里钻的开发井,也存在类似情况。 因此,深入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寻找潜在的裂 缝、溶洞型储层,在不少区块是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
3.利用特殊测井方法综合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技术
◆技术原理:在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储层划分的基础上,应用了成像测井资料、核磁测
井资料、交叉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等多种测井新方法,结合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研究方 法,从储层类型、裂缝有效性及流体性质等方面,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储层测井综合评价。 ◆技术特点:① 用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类型划分,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储集性能的 评价;② 用交叉偶极子声波资料,结合成像资料对储层渗透性和裂缝有效性进行评价; ③ 用核磁测井资料,结合常规资料,研究孔隙结构、识别流体性质。 ◆技术指标:① 同时满足成像、全波、核磁处理解释规范;② 处理参数要用岩心进行标 定;③ 评价结果要经过试油的检验;④ 有岩心实验段,应用岩心实验数据进行宏观检验; ⑤ 裂缝产状应符合地区规律。 ◆适用范围:常规资料评价面临困难的各类碳酸盐岩地层。 ◆实例:某油田特殊测井方法储层综合评价: 首先,利用成像资料,结合常规等其他资料,按照孔洞缝对储层的贡献比例及其相互组 合,将储层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以及洞穴型四种类型。其次,利用流动 单元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分别进行FZI(流动带系数)和RQI(储层品质因子)的计 算,划分流动单元并评价储层的渗流能力。该地区裂缝型储层最好,而孔隙型最差。
◆适用范围: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 ◆实例:①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寻找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 滨里海盆地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较为发育。由于钻井过程中泥浆漏失严重, 井况较差,多数探井及评价井取消了成像测井项目。在一些关键井,通过部署成像 测井,将图像上发现的裂缝发育段与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出的裂缝发育段进行比较, 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裂缝识别能力。其提供的半定量裂缝参数,对优选有利储层 进行试油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如图所示。图中跳跃剧烈的裂缝发育指数曲线,一 定程度上指示了潜在的裂缝发育段,成像测井证明了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储层的 有效性。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技术
难 。仅凭 借 常 规 测 井 远 远 不 能满 足 该 潜 山 勘 探 、
开 发的需 要 , 象 测 井 系 列 的 应 用 大 大 增 加 了碳 成 酸盐 岩储 层 评 价手 段 。成 象 测 井 与 常规测 井 相结
合形 成 了一 套适 用 于 碳酸 盐 岩 储层 评 价 的行 之有
要 由孑 洞 和 裂 缝 组 成 , 育 段 集 中 在 距 风 化 壳 L 发 2 0 井段 内 。从 已完 钻 的 十 几 口井 发 现 , 区 0m 该 储 层 横 向对 比 较 差 , 造 复 杂 , 集 空 间 类 型 多 构 储 样 , 体 性 质 差 异 大 , 测 井 评 价 带 来 了 很 多 困 流 给
和 P —— 密度 交会 图两 种统 计 技 术 。 E
根 据 本潜 山岩 屑 、 心 薄片 统计 结 果 , 层 主 岩 地 要造岩矿物为方解石 、 白云 石 , 要 矿 物 有 粘 土 、 次
收 稿 日期 : 0 2 0 —2 20 — 2 7
作 者 简 介 : 维 志 , . 级 工 程 师 ,9 3年 生 ,9 7年 业 于华 东 石 油 学 院 测 井 专 业 , 在 大 港 油 田测 井 公 司 从 事 成 像 测 井 解 释 、 磁 共 邵 女 高 16 18 现 核
振测 井及碳酸盐 岩测井评价工作 。
维普资讯
第 2期
邵 维 志 : 酸 盐 岩 储 层 测 井 综 合 评 价 技 术 碳
表 1 千 米 桥 潜 山 奥 陶 系 岩 石 矿 物 平 均 含 量 统 计 表
白云 岩 矿 物
( )
本 区碳 酸 岩 盐储 层 原 生 孔 隙 度 很 小 , 储 集 空 间 其
主 要是 在 成 岩过 程 中 形 成 的 次 生 孔 隙 , 此研 究 因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综述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综述储层评价是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地震资料、岩心分析资料以及开发过程中的动静态资料等,从测井角度综合评价含油气储层,查明复杂岩性储层的参数计算方法、流体性质判别以及解决面临的某类特殊地质问题等。
中国石油拥有一批科研院所和测井公司,对碳酸盐岩复杂岩性测井评价方法有深入研究。
其中在国内油田比较有特色的单位有四川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塔里木塔河油田等,在国外区块对碳酸盐岩有深入研究的有长城钻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
过去几十年已经储备了一批碳酸盐岩测井评价专家,形成了多项特色评价技术。
(一)储层参数评价技术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通常具有较大的非均质性,它使得基于均质性地层模型的阿尔奇公式难以准确地描述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为了获得这类储层的孔、渗、饱及其它关键参数,借助微观岩心分析、数字岩心技术和特殊测井方法,有针对性地改进了均质性储层参数评价方法,形成了新的针对非均质性储层的参数评价技术。
1.储层四性关系综合评价技术u技术原理:碳酸盐储层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大小相差大、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常规的孔隙不能完全反映储集性能,岩石物理研究采用薄片分析、X-衍射、毛管压力实验等多种手段解析岩石组分、内部结构、孔隙类型、裂缝发育情况、孔喉大小、孔喉配置关系等岩石内部的微观结构,充分了解岩石的岩性、物性特征,用岩心刻度测井,分析储层电性特征,结合录井、试油资料,确定储层的含油性,只有立足于充分的岩石物理研究才能更好地确定储层的“四性”关系。
u技术特点:以岩石物理研究为坚实基础,确定岩性、物性特征,以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录井、试油资料进行储层综合评价。
u适用范围: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
u实例:下图为某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实例,通过岩石物理研究确定储层岩性、物性、划分储层类型,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分析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录井和试油资料分析储层的流体性质。
2.基于成像测井资料裂缝、孔洞参数定量评价技术u技术原理:根据裂缝、溶蚀孔洞等复杂孔隙空间在声电成像测井资料上的电导率或声阻抗响应异常,应用图像模糊识别技术,提取不规则响应的轮廓边界,经过电阻率或声阻抗测井资料标定,得到裂缝及溶孔储层的长度、密度、面孔率、水动力宽度、孔隙度、渗透率等视参数,从而达到半定量评价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的目的。
碳酸盐岩岩性识别技术综述
碳酸盐岩岩性识别技术综述岩性识别是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首要任务。
以测井资料为主,综合运用微观岩心分析技术、宏观岩相分析技术,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沉积成岩环境进行研究,并划分出岩石的主要类型。
(一)岩性识别技术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其岩石骨架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通常还含有一些粘土矿物、有机质、石膏、盐岩、黄铁矿、硅质等,它们虽然含量不多,但对储层的影响及对测井信息的贡献都较大。
因此,利用测井资料或者与其它资料相结合对其进行有效识别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中国石油常用的两个单项技术。
1.测井交会图矿物成分识别技术u技术原理:利用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差别,通过2条或多条对特定矿物敏感的测井曲线做交会图的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复杂岩性岩石的骨架、粘土矿物等组分。
常用的测井资料包括:岩性密度、补偿中子、声波时差、光电系数、热中子俘获截面、自然伽马能谱等。
u技术特点:○1以常规测井资料组合应用为主;○2需要岩石物理标准解释图版做支撑;○3矿物成分最优化测井解释。
u技术指标:○1资料点在标准图版上的分布应符合剖面岩性特点;○2资料点在标准图版上的分布应符合剖面物性范围;○3有取芯段的岩性、物性资料点检验标准图版应在资料点分布范围之内。
u 适用范围:孔隙型、溶孔型碳酸盐岩地层。
u 实例:○1中子-声波交会图技术识别灰岩和白云岩 利用中子-声波时差交会法,能较好地识别白云岩和灰岩骨架。
右图中2330-2333m 井段的蓝色点,全部落在灰岩线上,而2341m-2345m 井段红色点却大部分掉在灰岩线与白云岩线之间,仅少数点落在白云岩线上,说明该井上部地层岩性主要为纯灰岩,下部主要为灰质云岩,较纯的白云岩并不多。
○2光电吸收指数-密度交会图技术识别灰岩和白云岩:利用白云岩光电吸收指数值低于灰岩,而密度值却明显高于灰岩的特点,采用光电吸收指数值与密度交会可以较好地识别灰岩和白云岩。
左图中,2322-2340m 井段的红色点,全部落在白云岩线上,而2341m-2345m 井段的蓝色点却大部分掉在灰岩线与白云岩线之间。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一、储层岩石学特征评价1、内容和要求(1)颜色;(2)矿物成分、含量、结构等,其中矿物结构分粒屑结构、礁岩结构、残余结构、晶粒结构。
粒屑结构:要求描述粒屑组分、含量、基质、胶结物等特征。
粒屑组分描述应包括内碎屑、生屑和其他颗粒(鲕粒、球粒、团粒)的大小、形态、分选、磨圆、排列方向、破碎程度等方面的内容。
对鲕粒还应描述内部结构;粒屑含量是指采用镜下面积目估法或计点统计法确定各种碎屑的含量;基质(一般把粒径<0.032mm的颗粒划为基质=成分、含量、颗粒形态、结晶程度、类型、成因及胶结物(亮晶)成分、含量、晶体的大小、结晶程度、与颗粒接触关系、胶结物形态(栉壳状、粒状、再生边或连生胶结)、胶结世代及胶结类型等都是应描述的内容。
礁岩结构:分析原地生长的生物种类、骨架孔隙的发育情况,确定粘结结构类型(叠层状、席状、皮壳状)、规模大小及成因;分析异地堆积的类型(分散礁角砾、接触礁角砾)、成因、各类礁角砾的大小和含量,描述其形态、分布等。
残余结构:确定原结构类型、残余程度,分析成因。
晶粒结构:描述晶体形态、晶粒间接触关系以及晶间孔发育和连通程度,确定晶粒大小、各种晶粒的比例。
(3)沉积构造物理成因构造a.流动构造:确定类型(冲刷痕、皱痕、微型层理及渗流砂),描述形态、大小和排列方向;b.变形构造:确定类型(滑塌构造、水成岩墙),描述特征;c.暴露构造:确定类型(雨痕、干裂、席状裂隙、鸡丝构造、帐蓬构造),描述特征;d.重力成因构造:确定类型(递变层理、包卷构造,枕状构造、重荷模构造),描述特征。
化学成因构造a.结晶构造:确定类型(晶痕、示底构造),描述特征;b.压溶构造:确定类型(缝合线、叠锥构造)描述特征;c.交代增生构造:确定类型(结核、渗滤豆石),描述特征。
生物沉积构造a.生物遗迹:确定类型(足迹、爬痕、潜穴、钻孔),描述形态和分布;b.生物扰动构造:确定类型(定形扰动、无定形扰动),描述形态和分布;c.鸟眼构造:描述鸟眼孔的大小、充填物质与充填情况、分布特点,分析成因。
碳酸盐岩油藏开发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
碳酸盐岩油藏开发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碳酸盐岩油藏是一类优质油藏,但其开发难度较大。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油藏,需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其储量、井网布局和注采方案。
因此,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碳酸盐岩油藏开发评价技术和方法。
一、储量评价储量评价是开发碳酸盐岩油藏的关键步骤之一。
传统的方法包括:单井试油、封闭矿井试采和长距离注水试验。
这些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成本高且经验不足时易导致误差。
近几年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日益完善的地震勘探技术为储量评价提供了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数据来源。
地震反演、岩石物理学参数解释和地震资料分析综合等方法都可以用来评估碳酸盐岩油藏的储量。
地震反演法是一种基于地震波传播特性对地下储层性质定量反演的方法。
该方法可获得储层深度、厚度、物性等信息,较为准确地估算储量和油藏形态。
岩石物理学参数解释方法则是基于地震反演得到的数据,采用岩石模型计算出储层的弹性参数、泊松比等物理性质,为后续的生产模拟提供必要准确的输入数据。
综上所述,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全面、准确、科学的储量评价方法,它可以大大降低评估成本,提高储量估算的精度。
二、井网布局井网布局是指在不同储层中,合理地确定井口位置和井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较好的开采效果。
传统的方法包括:经验井网、多重普通循环和随机井网。
但由于这些方法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因此现在已被淘汰。
近年来,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用地震取样资料的三维建模和可视化技术成为了井网布局的主流方式。
此方法可以准确地预测油藏的空间位置、大小、形态和若干地质属性,再通过模拟和优化,从而制定更优、更科学的井网方案。
三、注采方案注采方案可以高效地提高采收率,是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核心。
传统的方法是基于经验的,包括缓冲期生产、稳定生产、水驱和气驱等。
这些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珂朵莉难以定量评估和优化方案,效果差强人意。
近几年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数值模拟、最优注采方案等方法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与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特征与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是一种常见的油气储集岩层,其孔隙特征对于油气的储存和流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本文将从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孔隙连通性以及孔隙评价等方面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特征进行论述。
一、孔隙类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有溶蚀孔、溶洞孔和颗粒溶蚀孔等。
其中,溶蚀孔是由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其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溶洞孔是在溶蚀孔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而成,通常呈洞穴状;颗粒溶蚀孔则是岩屑颗粒被溶解而形成的。
二、孔隙结构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包括孔隙度、孔隙分布和孔隙连通性等。
孔隙度是指岩石中的孔隙空间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是评价储层孔隙性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孔隙分布则是指孔隙在岩石中的分布情况,通常包括均质分布和非均质分布。
孔隙连通性是指孔隙之间是否能够形成连通通道,进而影响流体在储层中的运移。
三、孔隙评价对于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孔隙度测定、孔隙结构表征和物性参数计算等。
孔隙度可通过测定样品的饱和水、气渗透性或密度等方法来进行确定。
孔隙结构的表征通常通过介电常数测量、浸泡法、压汞法和扫描电镜等来进行分析。
物性参数的计算则基于孔隙度、孔喉直径和孔隙联通程度等指标。
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评价还需要考虑天然岩芯和井测数据,并结合地质背景、沉积环境和压力温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孔隙评价,可以帮助石油工程师和地质学家更好地理解储层的储集规律和流体运移规律,从而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工作。
综上所述,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特征对于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和孔隙评价等方面的论述,可以深入了解碳酸盐岩储层的储层性质,进而为有效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与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与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对于准确评价储层孔隙结构以及储层的储集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与评价为主题,通过探讨碳酸盐岩的形成机制、孔隙类型以及常用的储层评价方法,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有所裨益。
一、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机制碳酸盐岩是由海洋生物骨骼、化学沉积物以及溶解沉淀等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与古代海洋环境、生物活动以及后期的成岩作用密切相关。
在生物活动的影响下,海洋中的有机物与溶解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逐渐形成岩石。
后期的成岩作用包括胶结、溶解-再沉积以及压实等过程,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类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是储层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见的孔隙类型主要包括溶洞孔隙、颗粒孔隙和溶蚀孔隙。
1. 溶洞孔隙:由地下水在碳酸盐岩中溶蚀而形成的大型孔隙,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是优质的储集空间。
2. 颗粒孔隙:由碳酸盐岩中颗粒状物质的空隙所组成,孔隙度一般较高,但渗透率相对较低。
3. 溶蚀孔隙:由地下水在碳酸盐岩中溶蚀而形成的小型孔隙,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低。
三、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与评价,常用的方法包括物性分析、岩心薄片观察、孔隙度与渗透率测定以及测井资料解释等。
1. 物性分析:通过对岩心样品的物性参数进行测定和分析,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径分布与连通性等指标,以获得储层孔隙结构的定量描述。
2. 岩心薄片观察: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碳酸盐岩岩心薄片的组分、孔隙类型与分布,判断岩石的储集能力以及孔隙结构的演化过程。
3. 孔隙度与渗透率测定:利用实验室测井方法或现场测井技术对储层进行孔隙度与渗透率的测定,以定量评价储层的储集能力。
4. 测井资料解释:通过对测井曲线的解释与分析,包括伽马测井、电阻率测井和声波测井等,获取储层的孔隙结构与分布情况。
综上所述,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结构与评价是油气勘探和开发中的重要课题。
国内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
、
碳 酸盐 岩储 层 评价 一 实验 分析 参 数
孔隙类型 ( 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 ),还可 以有效地研究碳酸盐 岩的结构特征和岩石学特征 ( 图1 )。最重要 的是 ,利用扫描 电
镜 可 以直 接观 测 储 集层 的 微孔 隙 ( 图2),从而 研 究 其 微观 孑 L 隙
结构 。
储 层 评 价技 术包 括 岩 石学 评 价 ( 颜 色 、结 构 、构 造 ) 、沉 积 相 评 价 、成 岩 作 用 评 价 ( 建 设 性 成 岩 作 用 、破 坏 性 成 岩 作 用 )以及 储 集 性 能 评 价 。 对于 碳 酸 盐 岩 来 说 ,沉 积 历 史较 为久
同的含铁量可以反应不同的沉积环境 ( 表1 )。针对碳酸盐岩储
集 层研 究表 明 ,白云 岩 的 储 集 性 能 一 般 好 于 灰岩 .故 矿 物 染 色
可体现岩石的岩石学特征 ,从而划分有利储集岩 ,为后期进一 步储 集 性能 研 究提 供 地质 基 础 。
瞳丹 青肆 蕊露 蜥 赣骞 簪蔚 赣甫 * 打 吉 a鞴- t聃 曲 c 聃 2 . 融 姆| o 能 5 I 3 s l 静 柚 镁Ⅱ云
的研 究 。可 以恢复 岩石的 原始结构 构造 ,确定 矿物的次 生加 大,追溯物源及物源混合度 ,推断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 ,判断
原始 颗 粒 的大 小 、圆 度 ,判 断胶 结 物 的形 成世 代 、成岩 作 用 演 化 规律 、矿 物的 环带 ,识别 白云 石化 、去 白云石化 问题 等方 面” ,
储 层 实验 评 价技 术 包 括 成
岩相 评价 方 法 。最 后 提 出
了碳 酸 盐岩 储 层评 价 技 术
未来 的发 展趋 势。
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特征与评价
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特征与评价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碳酸盐岩地下水层作为一种重要的地下水储层,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着重探讨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的特征以及评价方法。
一、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特征碳酸盐岩是一种由碳酸钙和/或碳酸镁主要组成的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中。
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是指沉积在碳酸盐岩中的地下水层,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孔隙结构特征: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的孔隙结构多样,既包括溶蚀孔、裂缝和微孔,也包括溶洞、缝洞和碎屑孔。
这些孔隙在地下水运移和储存中起到重要作用。
2. 渗透性特征: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的渗透性通常较低,受控于岩石的孔隙度、孔径和孔隙连通性等因素。
大部分碳酸盐岩地下水层的渗透性相对较弱,但也存在一些具有较高渗透性的地下水层。
3. 含水特征: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的含水性质各异,通常由岩石本身的孔隙水和裂隙水组成。
其中,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微观孔隙中,而裂隙水则主要分布于岩石的裂隙中。
二、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评价方法对于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其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1. 地质调查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钻探数据,了解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的地质分布、岩性特征、孔隙结构和渗透性等信息,为进一步评价提供基础。
2. 地球物理方法:包括地电、地磁、地震等方法,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磁性和地震反射等特征,了解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的储集条件和分布情况。
3. 水文地质方法:通过地下水位、井水水质、水化学特征以及水质模拟等方法,评估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的储量、补给量、含水层厚度和水化学特征等参数。
4. 数值模拟方法:运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基于已有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数据,模拟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的地下水流动和储量预测,为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综上所述,碳酸盐岩地下水储层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其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地球物理和水文地质等多方面因素。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重要储备基质之一。
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和评价有着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油气开发人员更好地了解储层的性质和潜力,并提供指导性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和评价方法。
一、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碳酸盐岩储层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其主要特征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储层构造和成岩作用。
以下将对这些特征逐一进行介绍。
1. 孔隙度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是指储层中存在的孔隙和裂缝的总体积与岩石体积的比值。
碳酸盐岩的孔隙类型多样,包括生物孔隙、溶蚀孔隙、溶解缝、晶间隙和溶洞等。
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通常较低,但是由于溶蚀作用的影响,部分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度可达到较高水平。
2. 渗透率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率是指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是储层导流能力的重要指标。
影响渗透率的因素包括孔隙度、孔隙连通性、孔喉半径和孔隙结构等。
通常情况下,碳酸盐岩储层的渗透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孔隙结构的复杂性,有些储层的渗透率仍然较高。
3. 储层构造碳酸盐岩储层的构造特征包括裂缝、节理和构造缝洞等。
这些构造特征对储层的渗透性和储集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储层构造的研究和评价,可以了解储层的导流性和导存能力。
4. 成岩作用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作用是地质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改变。
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溶解作用、胶结作用和脱水作用等。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物性和储集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成岩作用的类型和程度,可以评价储层的成熟度和储集能力。
二、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方法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评价主要从储集条件、储集模式和储集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下将介绍常用的评价方法。
1. 储集条件评价储集条件评价主要研究储层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和岩性特征等。
可以通过岩心分析、测井解释和物性实验等方法获取储集条件的参数,从而评价储层的物性和储集潜力。
2. 储集模式评价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模式包括溶蚀缝洞型、晶间孔隙型和胶结型等。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勘探技术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勘探技术碳酸盐岩是一种重要的储层类型,其具有特殊的地质特征和储层形成机制。
本文将介绍碳酸盐岩储层的四大特征,并探讨相关的勘探技术。
一、碳酸盐岩储层特征1. 孔隙度高:碳酸盐岩中普遍存在着丰富的溶蚀孔洞和裂缝系统,使得其孔隙度相对较高。
这些孔洞和裂缝是物理储集空间的重要来源,对储层的储集和流动起着重要作用。
2. 渗透性差:虽然碳酸盐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但其渗透性却相对较差。
这是由于碳酸盐岩的溶蚀孔洞具有不连通性、细小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使得流体在储层中的渗流受到一定的限制。
3. 孔隙类型多样:碳酸盐岩中的孔隙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海绵孔、缝状孔、溶蚀孔、溶洞和裂缝等。
这些孔隙种类的存在使得碳酸盐岩具备了多元的物理性质和流体储集方式,对勘探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储层非均质性强:碳酸盐岩是一种典型的非均质储层,储集空间的分布和连通性较复杂。
因此,在勘探过程中需要进行准确的储层描述和预测,以避免勘探风险和开发难度。
二、碳酸盐岩储层勘探技术1. 地震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是碳酸盐岩储层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
通过地震波在不同层位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强度,可以识别碳酸盐岩储层的存在与分布,并获得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信息。
2. 地质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是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详细的地质描述和解释的技术手段。
包括野外地质观察、岩心描述、层序地层分析等方法,可以帮助更全面地了解储层特征和分布规律。
3. 流体检测技术:流体检测技术是评价碳酸盐岩储层储集能力和勘探潜力的重要手段。
包括测井、石油地质化学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可以确定储层的孔隙度、渗透性、流体类型、含气饱和度等参数。
4. 工程地质技术:碳酸盐岩储层开发过程中,由于其非均质性强,需要进行开发过程的综合研究和监测。
包括岩石力学测试、封隔技术和水驱技术等方法,可有效解决碳酸盐岩储层的工程问题。
综上所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孔隙度高、渗透性差、孔隙类型多样和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征。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与储量评价研究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与储量评价研究引言碳酸盐岩储层是一种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其特点是孔隙结构复杂多样。
孔隙结构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储集性能和储量评价结果。
本文将从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的特点出发,探讨孔隙结构与储量评价的关系,并介绍常用的储量评价方法。
一、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特点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与其他岩石类型有着显著的不同。
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包括溶洞孔隙、裂缝孔隙和介尺度孔隙。
其中,溶洞孔隙是碳酸盐岩储层最典型的孔隙类型,通过溶解作用形成,具有连通性和规模较大的特点。
而裂缝孔隙则是由构造运动或地质应力引起的岩层破裂形成的,其具有较强的非连通性。
介尺度孔隙是介于溶洞孔隙和裂缝孔隙之间的一类孔隙,其形成与溶洞发育过程有关。
二、孔隙结构对储层储量评价的影响2.1 孔隙连接度的影响孔隙连接度是指孔隙之间的连通性,它决定了储层的渗透性和导流能力。
当孔隙连接度较高时,储层的渗透性较好,流体能够在储层中自由流动,从而提高了储量评价结果。
相反,当孔隙连接度较低时,储层渗透性较差,使得流体流动受阻,导致储量评价结果偏低。
2.2 孔隙形态的影响孔隙形态是指孔隙的几何形状和大小。
不同形态的孔隙对流体流动的阻力不同,从而影响着储层的渗透性。
一般来说,球状孔隙和近似球状孔隙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而不规则形状的孔隙则会降低储层的渗透性。
因此,在储量评价中需要综合考虑孔隙形态的影响。
2.3 孔隙分布的影响孔隙分布是指孔隙在储层中的空间分布情况。
孔隙分布越均匀,渗透性越好,储量评价结果也相应较高。
相反,如果孔隙分布不均匀,出现孔隙聚集现象,会导致某些区域的渗透性较低,储量评价结果偏低。
三、常用的储量评价方法3.1 孔隙度与渗透率法孔隙度与渗透率法是一种常用的储量评价方法,它是通过测量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来评价储层的储量。
孔隙度是指储层中孔隙空间占据的比例,渗透率则是指流体在储层中传输的能力。
通过对岩心进行物理实验和分析,可以得到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从而计算出储层的储量。
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和开发
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和开发碳酸盐岩储层是地球上一种非常重要的储层类型,具有较高的油气富集潜力和生产价值,而其评价与开发也成为了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下面将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与开发展开探讨。
一、碳酸盐岩储层的分类和形成机制碳酸盐岩通常分为生物碳酸盐岩、化学碳酸盐岩和变质碳酸盐岩三种类型。
其中生物碳酸盐岩是指由海洋生物的遗骸和废物沉积成岩的岩石,如白垩系中的广泛分布的中生代巨型珊瑚。
化学碳酸盐岩则是由溶液中溶解的成分沉淀成岩,如洞穴石、方解石等。
最后一种变质碳酸盐岩则是由古碳酸盐岩发生变质而形成的,比如云南的大理岩。
碳酸盐岩的形成机制是极其复杂的,在形成过程中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一般来说,碳酸盐岩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沉积、压实和溶解-重结晶。
在沉积阶段,海洋中的生物体和沉积颗粒沉积到海底,经过堆积和压实之后,形成了珊瑚礁、珊瑚峰、浅滩或是平原;在压实阶段,岩石中的孔隙逐渐减少,颗粒之间的接触逐渐增多,使得岩石的密度也随之增大;在溶解-重结晶阶段,溶液渗入岩石中,发生了重结晶和溶蚀作用,其结果就是岩石中孔隙和裂隙的增多。
二、碳酸盐岩储层的评价从油气勘探的角度来说,对储层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为寻找油气藏的最佳开发方式提供指导。
储层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储层岩性、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孔隙结构、圈闭类型、裂缝特征、油气分布特征和储层受力演化过程等。
首先,储层岩性是储层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岩性作为储层物质性质的表征,其主要影响储层的孔隙结构、渗透率和饱和度等参数。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储层岩性对油气的影响,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
其次,孔隙度和渗透率是评价储层有效性的两个核心参数。
孔隙度是指岩石中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而渗透率是指岩石中的孔隙连通性及孔隙间连通程度。
这两个指标直接影响着油气在储层中的移动和扩散能力,因此在储层评价中必须重视其影响。
最后,针对以上评价指标,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和勘探。
碳酸盐储层评价
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新技术摘要:全球最大的20个油气藏中,碳酸盐岩油气藏占11个,如波斯湾盆地的Parssouth大气藏等。
它们一般埋藏较浅,由大面积优质孔隙性储层构成,孔隙度多为10%~25%、渗透率达10~1000mD,因而发现与开采并不困难。
近20年来,中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不断获得重大突破,特别是随着塔里木的塔河、塔中和四川的普光、龙岗等一批大型油气田的探明和开发,碳酸盐岩油气藏已经成为中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大接替领域。
与国外相比,中国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低、埋藏较深,而且大都经历了多旋回和多期次构造运动。
这就决定了在塔里木、四川和长庆等油田广泛钻遇的、控制着中国碳酸盐岩油气储产量90%以上的都不是常规孔隙性储层,而是非均质性极强的礁滩、岩溶风化壳和低孔隙度致密灰岩白云岩等复杂碳酸盐岩储层[1][2][3]。
多数情况下它们的孔隙度只有1%~5%、渗透率只有0.1~10mD,并且油气水关系错综复杂。
正因如此,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符合率,尤其是具备工业产能储层的解释符合率一直不理想,本文以文献调研的方式,主要针对碳酸盐储层中孔隙的测井识别、物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1.利用双侧向测井对岩溶储层中的溶洞进行识别杨孛(2014)[4]从溶洞处双侧向曲线的特征入手,研究洞穴的物理形态对双侧向测井曲线的影响,可建立假象模型分析。
在有了定性的研究后,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对双侧向曲线进行定量研究,1.1洞穴的物理形态与双侧向曲线间的关系研究模型1:假设在地层中存在一个未被充填的洞穴Q,井L刚好打在洞穴Q附近,如(图1A)所示,通过井L所测得的深、浅侧向曲线为RT和RS。
在深度A以上由于只有原装地层,深浅侧向曲线没有差异,表现为重合状态,在AB段,由于洞穴的存在,特别是浅侧向曲线受洞穴的影响急剧下降(原因是已假设洞穴未充填,洞穴内部电阻率远低于原状地层电阻率,因此浅侧向测得的是空洞(区域Q)和井壁与洞穴边缘之间(区域P)的一段地层的电阻率)。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与技术研究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与技术研究碳酸盐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地壳中的岩石类型,其具有高孔隙度和渗透性,被广泛用作油气储层。
然而,由于碳酸盐岩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其储层评价和开发技术的研究一直是油气行业的焦点。
一、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方法在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孔隙度、渗透率、有效面积、孔隙结构、有机质、水含量以及地质构造。
针对这些因素,现代研究中出现了多种评价方法。
1. 物理评价方法物理评价方法通过使用测井数据,如密度测井、声波测井和自然伽玛测井,来解释碳酸盐岩储层中的不同岩性和孔隙结构。
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特征,我们可以获得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重要参数。
2. 地震评价方法地震评价方法通过使用地震勘探技术,如地震反射和地震折射,来获得储层的地质信息和构造特征。
利用地震数据反演模型,可以获得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储量等参数。
3. 岩心评价方法岩心评价方法通过岩心分析实验,来得到储层的物理性质和岩石组分。
通过岩心描述、薄片分析、物性实验等手段,可以准确地评估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结构。
二、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研究为了更准确地评价碳酸盐岩储层,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技术研究,以提高储层评价的准确性和精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1. 数值模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是通过建立储层数学模型,模拟储层内流体的运动和传输过程。
通过模拟不同参数变化对储层性质的影响,可以定量地评估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关键参数。
2. 统计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的储层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
通过建立统计模型,可以预测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并为进一步开发提供指导。
3. 地质模型技术地质模型技术通过对储层的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进行建模,以获得三维的储层地质模型。
通过地质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特征,并为开发提供可视化的指导。
三、碳酸盐岩储层技术研究的意义碳酸盐岩储层技术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
碳酸盐岩储层深层酸压技术综述
等低渗 、裂缝型 白云岩地层进行了试验应用 ,增产 效果 显 著 。该 技 术适 用 于对 低 孔 、低 渗 、致 密 性碳
酸盐岩类油井及油气共存 的井进行深度酸化 改造 , 也 可 用 于 油 井 投 产 酸 化 ,以 解 除 井 底 附近 的堵 塞 , 改善油 气通 道 ,提高 油气 产量 。 () 混 氮 酸 压 ( xdNtgnA i Fatr g 5 Mi ioe c rc i ) e r d un
更 适用 于 重 复 酸压 井 。美 国卡顿 伍 德 湾 油 田在 大 型
盐岩油气层会 出现层 区反应速度 比邻 区慢 的现象 , 并且随溶蚀 面积 的逐渐 扩大 ,短时间内连续流动的
酸 液 会在 岩 石 表 面 刻蚀 出部 分 相 对 较 深 的沟 槽 ,其
重复酸压 中采用了该项技术 ,油藏模拟表明 ,其有
技术【 1
用乳化酸的缓速性及粘度 ,降低酸压过程 中酸岩 的
反应 速 率 和酸 液 滤 失 。最 后 注 入 高 效胶 凝 酸 ,提 高 近井地 带 的裂缝 导流能 力 。
乳化 酸是在乳 化剂及助乳剂作用下 ,将油 和酸
按一 定 比例 配制 而 成 的 油包 水 型 乳 状液 ,即油 为 连 续 相 ,酸 为分 散 相 。其作 用 机 理 为 :乳 化 酸 进 入 地 层之 初 ,油相 将 酸 液 与岩 石 表 面 隔 开 ,从 而 延 缓 了 酸液 与 岩 石 的反 应 。 随着 乳 化 液 进入 地 层 深 度 的增
混 氮 酸压 就 是 通 过 液 氮泵 车 在 地 面 将 液 氮转 变 为 2 ℃左 右 的 氮气 ,在高 压 下 和酸 压 施 工液 一起 注 5
入 地层 。其 作用机理主要表 现在混气酸液 的降滤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技术综述储层评价是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地震资料、岩心分析资料以及开发过程中的动静态资料等,从测井角度综合评价含油气储层,查明复杂岩性储层的参数计算方法、流体性质判别以及解决面临的某类特殊地质问题等。
中国石油拥有一批科研院所和测井公司,对碳酸盐岩复杂岩性测井评价方法有深入研究。
其中在国内油田比较有特色的单位有四川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塔里木塔河油田等,在国外区块对碳酸盐岩有深入研究的有长城钻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
过去几十年已经储备了一批碳酸盐岩测井评价专家,形成了多项特色评价技术。
(一)储层参数评价技术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通常具有较大的非均质性,它使得基于均质性地层模型的阿尔奇公式难以准确地描述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为了获得这类储层的孔、渗、饱及其它关键参数,借助微观岩心分析、数字岩心技术和特殊测井方法,有针对性地改进了均质性储层参数评价方法,形成了新的针对非均质性储层的参数评价技术。
1.储层四性关系综合评价技术u技术原理:碳酸盐储层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大小相差大、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常规的孔隙不能完全反映储集性能,岩石物理研究采用薄片分析、X-衍射、毛管压力实验等多种手段解析岩石组分、内部结构、孔隙类型、裂缝发育情况、孔喉大小、孔喉配置关系等岩石内部的微观结构,充分了解岩石的岩性、物性特征,用岩心刻度测井,分析储层电性特征,结合录井、试油资料,确定储层的含油性,只有立足于充分的岩石物理研究才能更好地确定储层的“四性”关系。
u技术特点:以岩石物理研究为坚实基础,确定岩性、物性特征,以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录井、试油资料进行储层综合评价。
u适用范围: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
u实例:下图为某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研究实例,通过岩石物理研究确定储层岩性、物性、划分储层类型,通过岩心刻度测井,分析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录井和试油资料分析储层的流体性质。
2.基于成像测井资料裂缝、孔洞参数定量评价技术u技术原理:根据裂缝、溶蚀孔洞等复杂孔隙空间在声电成像测井资料上的电导率或声阻抗响应异常,应用图像模糊识别技术,提取不规则响应的轮廓边界,经过电阻率或声阻抗测井资料标定,得到裂缝及溶孔储层的长度、密度、面孔率、水动力宽度、孔隙度、渗透率等视参数,从而达到半定量评价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的目的。
u技术特点:○1拓展了成像测井资料的应用范围;○2弥补了常规测井资料定量评价复杂储层的不足; ○3实现复杂孔隙空间碳酸盐岩储层参数的半定量化评价;○4操作简单,计算速度快。
u 技术指标:○1需要井筒泥浆的电性参数或浅探测电阻率加以刻度; ○2从半定量到定量评价,需要全直径岩心分析加以刻度、检验。
u 适用范围:裂缝型、溶孔型、溶洞型或孔缝洞复合型碳酸盐岩地层。
u 实例:○1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计算张开缝视孔隙度: 水基泥浆条件下,天然张开缝在电成像测井资料上通常表现为低电导率的暗色正弦曲线。
首先,对资料进行基本处理,在浅侧向电阻率标定的静态增强图像上识别出张开缝;然后,选择合适的窗长和步长,利用基于实验及数学模拟得出的经验公式对裂缝视参数进行统计:(1)b b XO M W a A R R −=⋅⋅⋅其中,W 为裂缝视宽度,A 为由裂缝引成的电导异常面积,XO R 为地层冲洗带电导率,M R 为泥浆电阻率,,a b 为与仪器有关的常数,其中b 接近为零。
A 和XO R 都是由浅侧向电阻标定后的静态增强图像计算的。
/VPA Wi Li L D π=⋅⋅⋅∑其中,VPA 为裂缝视孔隙度,它实际上是一个面积意义上的孔隙度。
Wi 为第i 条张开缝的平均宽度,Li 为第i 条裂缝在统计窗长L 内的长度,D 为井径。
○2经岩心检验的电成像测井视孔隙度:水基泥浆条件下,原生孔隙或次生溶孔发育井段,在电成像测井资料上亦表现为暗色团块。
采用与评价张开缝类似的方法,经浅侧向电阻率标定,同样可以得到半定量的视孔隙度结果。
下图为中东某油田实际应用结果,基于电成像测井资料计算的视孔隙度,其相对值与岩心分析结果,显示出很好的一致性。
裂缝视参数计算3.三维数字岩心构建技术u技术原理:利用X 射线束对岩心进行360度扫描,X 射线束和不同密度的岩石组分相互作用,产生相应的吸收和衰减,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从而得到岩心三维灰度图像。
然后对三维灰度图像进行灰度图象二值化、岩心表征单元体积(REV )分析和孔隙结构分析等一系列分析,最终实现对实物岩心的三维数字岩心构建。
技术原理如图所示。
目前,X 射线CT (Computed Tomography )的精度可达到1微米。
u技术特点:○1实验室岩心的X 射线三维扫描技术,形成岩心三维灰度图像; ○2灰度图像二值化分析,包括灰度分布曲线等来实现岩心三维的二值化灰度图像; ○3岩心表征单元体积(Representative Elementary Volume )分析; ○4岩心孔隙结构分析(局部孔隙度分布、孔隙中轴线、孔隙连通性分析等); ○5岩心X 射线CT 图像实现二维的切面图象和岩心三维图像动画展示; ○6CT 技术正在发展成为一种三维孔隙结构的分析技术。
u 技术指标:○1符合地区岩心特征及经验; ○2符合岩心实验分析得到的孔隙度结果; ○3符合岩心实验分析得到的渗透率数量级。
u 适用范围溶孔型、孔隙型等碳酸盐岩地层。
u 实例:○1白云岩岩心三维数字岩心构建:三维数字岩心构建技术实验原理利用X 射线束对白云岩岩心进行360度扫描,得到岩心三维灰度图像。
然后对三维灰度图像进行灰度图像二值化、岩心表征单元体积分析和孔隙结构分析等一系列分析,最终得到本岩心三维空间内孔隙结构特征,并计算出本岩心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2利用三维数字岩心技术构建岩石孔隙拓扑结构利用燃烧算法(X 射线CT 配套软件)提取出岩石孔隙的中轴线,方便观察岩心孔隙的拓扑结构。
下图中颜色代表了该处岩心孔隙的大小,由红变蓝,孔隙尺寸减小。
该岩心非均质性明显,岩心孔隙分布不均匀。
(二)储层流体评价技术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评价是整个测井评价技术体系里的难点,也是油公司最关心的问题。
针对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储层,中国石油形成了诸多颇具特色的单项评价技术,基于测井资料,从不同角度多学科相结合综合评价复杂储层流体性质。
1.胶结指数法评价储层流体性质技术u技术原理:碳酸盐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在横向和纵向上都不稳定,有的以裂缝为主,有的以鲕状灰岩的粒三维数字岩心提取的孔隙拓扑结构间孔为主,有的以溶洞和溶蚀孔为主。
Rasmus 等人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多、孔隙结构复杂的情况,经过大量实验总结出利用测井资料计算胶结指数m 值,其值只与孔隙结构有关。
而由阿尔奇公式计算出的胶结指数m 不仅与孔隙结构有关,还与储层流体性质有关。
根据两者之间的差异,去除孔隙结构的影响,留下储层流体的响应,从而达到判断储层流体性质的目的。
由阿尔奇公式计算地层视胶结指数a m :lg lg lg W ta R R m φ−=式中,a m —地层视胶结指数; W R —地层水电阻率,Ωm ; t R —地层深探测电阻率,Ωm ; Φ—地层孔隙度,小数。
视胶结指数a m 不仅与地层的孔隙结构有关,而且与地层所含流体性质有关。
由Rasmus 公式计算地层胶结指数R m :3220.5lg[((1)(())]lg b b t t b R tm φφφφφφ−⋅−+−=式中,R m —由Rasmus 公式计算的地层胶结指数;b φ,t φ—分别为地层基质孔隙度,地层总孔隙度,小数;mab f maDT T T T φ−=−式中,DT —地层声波时差测井值,μS/m ;ma T —岩石骨架声波时差值;石灰岩为147.5μS/m ,白云岩为143μS/m ; f T —地层流体时差值; b φ—地层基质孔隙度,小数。
t φ=式中,t φ—地层总孔隙度,小数;D φ—由补偿密度测井计算的地层孔隙度,小数; N φ—由补偿中子测井计算的地层孔隙度,小数。
地层胶结指数只与地层的孔隙度和孔隙结构有关,而与地层孔隙流体性质无关。
利用胶结指数判断地层孔隙流体性质 定义地层孔隙流体性质判断参数MARDa R MARD m m =−参数MARD 实际上是将a m 中有关地层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的信息利用R m 参数除去,只留下地层孔隙流体的信息,这样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地层流体的性质。
u技术特点:利用胶结指数的差值去除复杂的孔隙结构的影响,直观有效指示储层流体性质。
u 技术指标:○1地区解释参数及经验; ○2测井解释相关的理论与模型; ③试油验证符合率达75%。
u 适用范围裂缝型、溶孔型、孔隙型等储-渗特性差异较大的碳酸盐岩地层。
u 实例:○1利用胶结指数法评价滨里海盆地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 下图是测井解释成果图示例。
图中左起第六道中蓝色实线为含水饱和度,红色实线为胶结指数差值(MARD ),棕色点线为井径曲线(CALX );图-中右侧蓝色覆盖区为试油井段;图外右侧为试油结果(油层、低产水层、水层)。
XX井部分井段测井解释成果图下图为POR—MARD交会图,其中:油层:MARD≥1.7,低产油层或油水同层:1.7>MARD>1.4,;水层:MARD<1.4;干层:φ<7%或CAL>BIT,不规则;RD≈RS>30;或Vsh>10%.2.视流体参数法评价流体性质技术u技术原理:下图是视流体参数法的原理图。
地层孔隙含有轻质油气时,地层密度测井值减小,声波时差测井值会有所增大。
此时认为地层骨架参数不变,流体参数可变,计算地层视流体密度和视流体时差。
比较视流体参数与原始流体参数的差别,则有助于识别油气层。
对于油气层,视流体时差与流体时差的比值(/fa f T T )>1,而视流体密度值(fa D )与流体密度的比值(fa D /f D )<1。
对于水层或致密地层,则上述两个比值接近1;对于泥岩层,(/fa f T T )≤1,(fa D /f D )>1。
将视流体时差与视流体密度交会则可定性判断储层流体性质。
φma fa φmama fa T DT T T −+= )(5.022N D φφφ+=式中:fa D 、fa T 分别为视流体密度、视流体时差; ma D 、ma T 分别为地层骨架密度、骨架时差;DT 、DEN 分别为时差、密度测井值。
定义:视流体时差与流体时差的比值TX =/fa f T T 视流体密度值与流体密度的比值DX =fa D /f D 二者的差值TSD =TX -DX 二者的比值TRD =TX/DX利用后两个判别因子,即可实现对储层内的流体性质进行定性评价。
u技术特点:利用轻质原油在声波和密度测井资料上的响应差异区分储层流体类型u 技术指标:○1地区解释参数及经验; ○2测井解释相关的理论与模型; ③试油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