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与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与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发表时间:2019-03-25T14:22:20.8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作者:苏明航

[导读] 探讨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 563100)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09~2018.07期间收治90例纵膈肿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胸手术,研究组则实施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将两组手术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具有诸多优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备重要临床实施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开胸手术;纵膈肿瘤;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064-01

纵膈肿瘤属于临床常见肿瘤,由于肿瘤位于纵膈内,发病隐匿,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及体征,易被忽视。纵膈位置结构特殊,与人体重要脏器比邻,随着肿瘤不断增大,患者可出现气管、食管、心脏压迫等症状[1]。临床上纵膈肿瘤多为良性,以胸腺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生殖细胞瘤为最常见病理类型。临床主要通过手术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当前腔镜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胸腔镜手术已成为纵膈肿瘤患者主要治疗方案[2]。本文探讨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09~2018.07期间收治90例纵膈肿瘤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为45例。入选对象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研究组年龄范围35~70岁,平均(52.69±4.32)岁,肿瘤大小2.1~6.9cm,平均(4.93±0.12)cm,男女各26例、19例;对照组年龄范围36~69岁,平均(52.43±4.51)岁,肿瘤大小2.0~6.9cm,平均(4.86±0.15)cm,男女各28例、17例,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仔细观察术前胸部CT增强结果,根据具体肿瘤位置选择相应肋间切口,进胸后对肿瘤进行分离并切除。术后常规放置胸腔、纵膈引流管。研究组:于患者第七肋间处作一切口作为观察孔,长约1.5cm,在胸腔内插入套管,而后置入胸腔镜对肿瘤情况进行观察。根据术前胸部增强CT结果分别于患者第四、第六肋间作一切口作为主副操作孔,长约1.5cm。应用超声刀通过上述两个切口打开肿瘤表面的纵膈胸膜,而后采用钝性+锐性的方法分离肿瘤,若血管较大可先用钛夹夹闭后再切断,完整切除肿瘤,常规放置引流管。若为囊性肿瘤可先将部分囊液放出,以便于牵引显露。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手术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以n(%)、()分别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进行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手术指标对比

临床上纵膈内肿瘤种类繁多,该类患者一般为良性,但仍有一部分为恶性。恶性淋巴源性肿瘤患者首选放射治疗,而多数原发性纵膈肿瘤患者在无其他禁忌症的前提下,均适用于外科治疗[3]。若恶性纵膈肿瘤已远处转移或侵入邻近气管,应根据其病理性质给予放疗或化疗。既往临床外科传统手术方法为开胸手术,近年来胸腔镜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且康复时间更短。胸腔镜术中几乎不会对患者胸壁肌肉造成损伤,有效降低过度创伤应激反应,减轻对患者机体的损害,最大限度减少对机体器官及免疫功能的影响[4]。此外,胸腔镜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可减少创口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患者疼痛相对较轻,术后机体各项功能康复更快,同时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可取得更显著的临床疗效,与当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既往传统开胸手术时间长,切口大,术中机体内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易损伤血管引起大出血,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更高。胸腔镜术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对机体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且不易引起术后感染,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胸腔镜手术可更完整切除肿瘤,彻底清扫淋巴结,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对纵膈肿瘤患者而言,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是一种理想治疗方式,对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耿昕,刘占豪,黄明等.全胸腔镜手术切除原发性纵隔肿瘤[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2):19-20,26.

[2]王继云,邹伟,李婷等.喉罩全麻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3):63-67.

[3]王永连,王忠民,王毅等.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100例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3):2078-2080.

[4]袁江,张永学,高兆明等.剑突下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前纵隔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5):3815-3817.

[5]杨德松,李旭,唐金明等.胸腔镜在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1):1554-15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