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岁月20年 东芝笔记本发展历程
转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史
转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史1982年11月,Compaq推出第一台IBM兼容手提计算机,重28磅约合14公斤),采用4.77Mhz的Intel 8088处理器,128KB RAM,一个320KB的软盘驱动器,一个9英寸的黑白显示器。
而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是由日本的东芝(TOSHIBA)公司于1985年推出一款名为T1100的产品,如下图:请大家注意它不是IBM ThinkPad系列的产品(大家往后看会知道我说这话的含义)。
它采用Intel 8086 CPU,主频不到1MHz,512K RAM并带有9英寸的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很可怜吧)。
T1100推出后,立刻引起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从此,笔记本电脑一发而不可收拾,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产品纷纷出现,市场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
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笔记本电脑作为一种整机类移动办公产品,它的快速发展与IBM、东芝、HP(COMPAQ)、SONY、Apple等笔记本厂商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它的快速发展与计算机各零部件技术及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
CPU、显示器技术、芯片组、硬盘、内存、光驱、显示芯片、电池、各种外设甚至外壳的加工工艺都曾在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历程中起过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尽管限于篇幅本文不能对其一一提及,但请大家不要光盯着文中提到的本本或是CPU看(尽管后文主要会以它为时间顺序),千万不要忘记了其它的幕后英雄们1990年第一台彩色显示屏笔记本电脑问世,产品型号为东芝T5200C,CPU为Intel 80386(20MHz),内存为2MB,硬盘为200MB,显示屏为彩色10.5英寸STN,分辨率为640×480(VGA)。
1991年,第一台商业上可用的、配置彩色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型号为T3200SXC,CPU为Intel 386 SX(20MHz),内存1MB,硬盘120MB,显示屏彩色9.5英寸ActiveMatrix TFT,分辨率为640×480(VGA)。
笔记本发展历程
笔记本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电子产品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电子产品之一就是笔记本电脑。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历程。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当时的计算机还非常笨重,体积庞大,无法移动。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开始变得小巧轻便,个人电脑慢慢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当时的个人电脑依然需要连接到电源才能够使用,无法实现真正的移动。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移动计算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于是,诞生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
这种笔记本电脑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同时也能够独立工作,无需接通电源。
然而,与现代笔记本电脑相比,当时的笔记本电脑依然非常笨重,性能也相对较弱,只能够完成基本的文字处理和简单的游戏。
进入21世纪,笔记本电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网络的普及,笔记本电脑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成为了人们移动办公和娱乐的重要工具。
同时,硬件技术的进步也使得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大幅提升,处理器更加强大,内存更加充裕,显卡更加先进,使得笔记本电脑能够运行更为复杂的软件和游戏。
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记本电脑不仅仅是一台普通的计算设备,还具备了更多的功能。
例如,现代笔记本电脑配备了高分辨率的显示屏和音响系统,使得用户能够更好地享受高清影音的乐趣。
此外,一些笔记本电脑还配备了触摸屏技术,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触摸操作进行交互,更加便捷和灵活。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笔记本电脑正朝着更加智能化、多功能和更加轻薄的方向发展。
例如,一些笔记本电脑已经配备了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同时,一些笔记本电脑也开始支持笔输入,使得用户在文档编辑和创作方面更加方便。
总之,笔记本电脑作为一种移动计算设备,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进步。
它在体积和性能上不断创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计算体验。
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
笔记本电脑的黑历史任何事物都是逐渐成长起来的,笔记本电脑也是如此。
笔记本电脑,英文名称为NoteBook,简称NB又称手提电脑,是一种小型、可携带的个人电脑,通常重1-3公斤。
跟PC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便携带方便,其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发强大。
岁月匆匆,今天你捧着现代工艺造就的轻便笔记本,是否会想到它曾走过怎样的风风雨雨呢?下面我们就来扒一扒笔记本电脑发展的“黑历史”吧。
1、1979-1984:行业计算机领域开始有了笔记本电脑雏形1979年,Grid Compass 1109电脑问世,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笔记本电脑制作的第一次尝试。
这是英国人William Moggridge在1979年为Grid公司设计的,是从扇贝上获取灵感制造的轻便电脑。
不过它问世后,只面向美国航空航天领域,普通民众无法与其接触。
Grid Compass 1109,64KB内存,1.12MHZ,11千克。
1981年4月,Osborne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Osborne 1的便携电脑。
它采用Ziolog Z80A (4MHz)微处理器,配备64K的大容量内存,5寸的黑白显示器,内置了两个5.25寸软驱、Moden,配备了外接电池组,使其有更强大的移动性,整体重量10.2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它所随机附带的软件非常齐全。
这造就了随机捆绑软件销售的先例。
当时它所捆绑的软件价格相当于这款电脑零售价格的80%,这是很惊人的。
1981年到1982年间,Epson公司发布了HX-20便携电脑。
这款电脑在当时可以称得上是惊世之作。
有评论认为它是首款真正意义上的便携计算机。
在当时,这是唯一集成了磁带驱动器、迷你打印机和液晶显示并且使用内置镍镉电池运行的便携设备。
这款便携电脑的配备了两颗Hitachi 6301(0.614MHz)处理器,内存为16K,配备120 X 32分辨率的单色液晶显示器,整机重量为1.7公斤,在当时来说已经相当轻便了,而且使用内置电池能够持续运行50小时。
笔记本的发展历史
笔记本的发展历史:1982 11月COMPAG 推出第一台IBM兼容/手提式计算机重28磅 4.77MHZ的inter8088处理器128RAM 320KB软盘驱动器9英寸黑白显示器1985 年TOSHIBA推出第一台商用笔记本T1000 使用8086CPU的笔记本1986年IBM退出了第一台公文包大小LAPTOP笔记本1991年IBM推出带无线功能的笔记本1992年386进入市场1993年486SX和486DX进入市场之后又486DX2 主频50MHZ 486DX4 75MHZ 1994年IBM推出带CD-ROM的笔记本THINK PAD 755CD 光驱开始流行1998年P2问世CPU 最高300MHZ 440BX芯片组内部电压1.7V 外部电压1.8v 硬盘最高8G2000年P3问世CPU 600MHZ 256KB二级缓存2001年INTER 发布了P3-M 笔记本专用CPU 主频达到1.2GHZ 512KB二级缓存2002年P4-M产生硬盘达到40G2003年推出迅驰移动技术及迅驰1 855芯片组INTER PRO /WIRELESS 2100无线接入2004年推出迅驰2 处理器DOTHANCPU 引脚定义:A{31:3}# I/O 双向地址总线存储器寻址空间2的32方次字节A20M# 建立A20M输入为CPU在查找内部高速缓存或驱动总线上的存储周期之前先屏蔽第20位物理地址位A20ADS# I/O 允许地址信号地址选通器ADSTB[1:0] 是A[31:3]#和REQ[4:0]上升沿和下降沿锁存信号REQ[4:0]# A[16:3]# 时为低电平ADSTB0#A[35:17]3# 时为高电平ADSTB1#BCLK 总线时钟决定FSB的频率所有与FSB连接的部件必须接到BCLE 信号来驱动其输出和锁存其输入,BPRI# 总线优先权请求可以检测和驱动所有的FSBBRO# 处理器要求总线BPM[2:0]# BMP[3] 后者是中断点和性能监控器信号从CPU输出说明中断状态D[63:0]# 64条数据线由DRDY#显示数据传送的有效性64条数据线在一个普通时钟周期内被驱动4次DBSY# :I/O 数据总线忙信号标明数据总线正在使用中DBY# 数据总线复位信号一般不用DRDY # 出现在每一次数据传送中INIT# 初始化输入引脚INIT后的状态与RESERT后相同若INIT 在RESET 从高电平转换成低电平时取样为高电平CPU将进行自检PG 输入CPU请求PG信号说明时钟和电源信号稳定PG保持低电平如果时钟和电源不稳定PG信号将跳变到高电平REQ[4:0] I/O 请求命令其与ADSTB0#信号同步RESET# 输入信号当RESET 无效时其内部告诉缓存无效SMI# 系统管理中断信号接收到这个信号CPU保持当前状态进入系统管理模式SMI 应答信号发出后CPU从SMM管理系统开始执行程序STPCLK I 停止时钟TCK I 测试时钟为CPU测试总线提供时钟信号THERMDA热敏二极管阳极THERMDC 热敏二极管阴极THERMTRIP# 过热保护超过125摄氏度时停止处理器并告诉系统TRDY# I 标明目标准备好接受一个写或回写数据传送TRST# I 测试复位信号在加电RESET期间信号保持低电平VCCSENSE O 连接到处理器核心高电平的单独的低阻抗被用来感觉和测量硅附近很小的噪音VID【5:0】O 用于CPU输出到电源控制来选择CPU的核心电压VSSSENSE O 连接到处理器核心地信号的单独的低阻抗用来测量硅附近很小的噪音BIOS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永久半永久的保存数据非易失性存储器PROM (programmable rom )可编程存储器EPROM 可擦出可编程存储器用紫外线擦除EEPROM 电可擦除可编程ROM 它分三类 1 INTERDE 28系列小于1MB的芯片和WINBOND 的29E系列芯片为代表的分块式的EEPROM 2 INTER 大于1MB的28 系列芯片 3 单电压的EEPROM芯片即快闪FLASH ROM其存储容量大于EPROM 约为512KB-8MB 其封装方式两种即DIP 长条两面引脚的和PLCC封装四面引脚有插槽插在主板上的BIOS工作过程BIOS芯片引脚按功能可分为四大部分:电源地址信号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其中的地址信号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分别与主板的地址数据控制总线相连在控制信号中WE#和OE#信号时控制芯片写入、输出数据的使能端CE#为芯片的片选信号当处理器需要对该芯片进行读写操作时首先必须选中该芯片即在CE#信号端送出低电平然后再根据是读指令还是写指令将相应的OE#信号或WE#信号拉至低电平同时处理器要通过地址线送出待读取或写入芯片制定存储单元的地址吧该存储单元中的数据或数据线上的数据写入到指定的存储完成一次读写操作A[0:17] 18位地址线I/O[:7] 8位输入、输出数据线WE# 写允许信号低电平有效OE# 读使能信号低电平有效CE# 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VCC 芯片5V供电电压VPP BIOS 编程电压一般为12VRTC时钟计算机时钟有三个即操作系统时钟BIOS时钟和硬件实时时钟RTC RTC时钟向BIOS时钟提供日期和时间BIOS时钟向操作系统时钟提供日期和时间GMCH主要信号引脚ADS# I/O ADDRESS STROBE 地址锁存信号GMCH芯片通过这个信号监视循环和打断数据传输BNR# I/O BLOCK NEXT REQUEST 次级申请阻止当一个新的申请信号发出时此信号可以阻止申请总线信号的其他申请信号可以灵活控制CPU总线引脚BPRI# O 总线优先权申请BREQ0# I/O 总线申请0CPUREST# O 处理器复位DBSY# I/O DA TA BUS BUSY数据总线繁忙信号DEFER# O DEFER 延迟DPSLP# I DEEP SLEEP 深度待机此信号由ICH芯片驱动为CPU提供C3或C4状态的控制DRDY# I/O 数据准备完成数据在传输之前准备完成后产生此信号HA[31:3]# I/O HOST ADDRESS BUS 主机地址纵向线此信号与CPU的地址总线相连HADSTB[1:0]# HOST ADDRESS STROBE 主地址锁存信号HD[63:0]# 主机数据总线HDSTBP[3:0]# HDSTBN[3:0] # I/O 差分主机数据选通信号HIT# I/O hit 告诉缓存保持不变的请求总线HITM# I/O 告诉缓存保持变更的请求总线HREQ# I/O 主机申请指挥信号给每个信号定义HTRDY# O 主机目标准备完成此信号表示处理器处理的目标能进入数据传送阶段DDR SDRAM 接口SCS[3:0]# O CHIP SELECT 片选信号此引脚可以选择特定的DDR SDRAM 内存SMA[12:0] O 多路传输存储器地址这些信号用来为DDR SDRAM 内存提供多路传输的行、列地址SBA[1:0] O 存储层选择此信号定义每个内存中哪些层被选择SRAS# O DDR行地址锁存SCAS# O DDR 列地址锁存SWE# O WRITE ENABLE 写入允许同SCAS#和SRAS# 配合使用SDQ[71:0] I/O 数据线用于同内存数据线连接SDQS[8:0] I/O 数据选通信号SCKE[3:0] O CLOCK ENABLE 时钟允许这个引脚向内存发送刷新或电源中断指令RCVENOUT# Reserved output 应答输出RCVENIN# RESERVED INPUT 应答输入AGP 接口GST[2:0] O status 状态向AGP 提供状态信号来控制AGP 工作在什么工作状态下共8种工作状态GADSTB 【0】I/O 地址或数据选通信号0GADSTB#[0] I/O 反向地址或数据选通信号GADSTB [1]GADSTB#[1]GSBSTB I 带通信号GSBSTB# I 反向带通信号GFRAME# I/O 帧信号当GMCH 芯片对AGP接口进行控制的时候这个信号作为输出使用当GMCH 芯片作为AGP 接口的输出目标的时候这个信号作为输入使用GDEVSEL# I/O 装置选择当这个信号有效的时候表示对AGP设备进行地址译码GSTOP# I/O 停止信号GREQ# I 通讯申请信号GGNT# O 同意信号GAD[31:0] I/O 地址数据总线GCBE# [3:0] I/O 指令字节使用信号时钟接口BCLK BCLK# I 一对反向主机失踪信号SCK[5:0] O 内存时钟和SCK# 是两组相反的时钟输出信号SCK[5:0]# O 反向内存时钟GCLKIN I 输入时钟来自外部DV0/HUB 缓冲器的66MHZ3.3v输入时钟DVOCCLK DVOVCCLK # O 一对反向数字视频时钟输出。
笔记本电脑技术发展历程
笔记本电脑技术发展历程!张春成1982年1月,Compaq推出第一台IBM兼容手提计算机,重28磅,采用4.77MHz的Inte18088处理器,128KRAM,一个320K的软件驱动器,一个23cm(9英寸)的黑白显示器。
1985年Toshiba推出第一台商用笔记本电脑T1000。
它是一台使用8086为CPU的笔记本电脑。
1992年,386笔记本电脑开始进入市场。
1993年,486SX和486DX笔记本电脑进入市场。
之后有486DX2,主频高达50MHz;之后再有486DX4,最高主频曾经达到过75MHz。
1995年,ThinkPad的701C推出,这是一款只有4磅重的笔记本电脑,采用可伸展的TrackWrite键盘,内置了一个14.4Kbps的MODEM,486DX2-50MHz的CPU,8M的RAM,540M硬盘。
1995年,ThinkPad760问世,首次采用31cm(12.1英寸)SVGA显示屏,一个Pentium90MHz处理器,它还是前后各一个红外口中,打开显示屏时键盘会自动向上倾斜一个角度,1.2G硬盘和16M的RAM和一个当时最先进的四倍速CDROM。
1996年,VGA显示屏已经几乎不再采用,SVGA的显示屏被大量采用,同时已经开始有XGA的显示屏出现。
同年,Intel正式开始留意笔记本电脑专用CPU的研制,所有75MHz以上的PentiumCPU的某些部分完全关掉,因为这将减少对电能的消耗。
另外,Intel还使用了VRT技术,允许75MHz,90MHz和120MHz的笔记本电脑用CPU内部以2.9V运行,在外部则以3.3V运行。
Intel同时还开始了笔记本电脑CPU的封装技术的应用,当时有标准的陶瓷和TCP两种封装技术,后者的体积更小且更省电。
当时台式机的CPU都是采用0.8μm制造工艺生产的,笔记本电脑CPU就是在这个时候采用了0.35μm制造工艺生产,电压也因为VRT技术而降到3.3V,也是从这时开始笔记本电脑的CPU才真正地与台式机CPU划清了界限,因为在这之前笔记本电脑都是和台式机使用同一种CPU的。
笔记本发展历程
笔记本发展历程
1. 轮盘式计算器:在20世纪50年代初,第一台便携式计算器问世,它使用了一种轮盘机制来进行计算。
2. 电子管计算机:到了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初,计算机开始使用电子管代替机械装置进行计算。
这些计算机虽然庞大,但是开创了笔记本电脑的雏形。
3. 集成电路计算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变得更加小型化。
多个电子元件被集成到一个芯片上,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大大减小。
4. 个人电脑: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个人电脑开始
普及。
这些个人电脑由于体积较大,不便携,但是标志着个人电脑的发展方向。
5. 掌上电脑:20世纪90年代初,掌上电脑开始出现,这些电
脑更加便携,但是功能相对较弱。
6. 笔记本电脑: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笔记本电脑开始普及。
它们相对于个人电脑更小巧轻便,但是功能强大。
7. 超级本:随着技术的进步,超级本在21世纪初开始流行起来。
这些电脑更加轻薄,但是性能仍然较强。
8. 二合一电脑:二合一电脑结合了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功能,在21世纪中期开始流行。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其转换为
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使用。
9. 轻薄本:轻薄本以其更加轻薄的外观和卓越的性能在21世
纪末和21世纪初风靡。
它们更加注重外观设计,重量轻,适
合移动办公。
10. 混合现实电脑:随着技术的发展,混合现实电脑开始兴起。
这些电脑能够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为用户带来全
新的体验。
注意:文中不能有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笔记本电脑发展史
笔记本电脑发展史笔记本电脑雏形1979年,Grid Compass 1109电脑问世,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笔记本电脑制作的第一次尝试。
这款电脑是英国人WilliamMoggridge在1979年为Grid公司设计的。
不过这款电脑问世后的面向对象只是美国航空航天领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扇贝上获取灵感制造的轻便电脑,普通民众是无法与其接触的。
Grid Compass 1109电脑1983年5月,美国发布了世界首款彩色便携电脑---Commodore SX-64 "Executive"。
这款便携电脑采用的是MOS 6510(1MHz)处理器,64K内存,320 X 200分辨率的5寸彩色显示器,内置5.25寸170K的软驱一个。
1984年2月,IBM公司发布IBM 5155个人便携电脑。
这款便携电脑采用的CPU是Intel 8088(4.77MHz),配备256K的内存(最大扩充640K),内置显示器为9寸的琥珀黄色显示器,分辨率为640 X200,采用的系统为装在磁盘上的IBM PC-DOS V ersion 2.10。
真正的笔记本电脑诞生1985年,由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正式问世,这款笔记本电脑目前为止是多数国内媒体公认的第一款笔记本。
也就是这款笔记本的问世,开始了东芝公司在笔记本业界的20风雨路程。
1989年9月,苹果公司面向用户推出了第一款笔记本电脑。
它采用了68HC000处理器,这是Motorola68000的低电压版本,运行频率为16MHz。
内存为1MB,内置了40MB的SCSI 硬盘。
这款笔记本采用的显示屏依旧为10寸单色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600 X 400。
当然也正因为性能卓越,这款笔记本的价格十分高昂。
1991年,第一台商业上可用的、配置彩色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型号为T3200SXC,CPU为Intel386SX(20MHz),内存1MB,硬盘120MB,显示屏彩色24厘米ActiveM atrix TFT,分辨率为640×480(VGA)。
Thinkpad品牌20周年发展全回顾
2003年,ThinkPad史上又一杰作 ThinkPad T40诞生,采用主动硬盘保护系 统用来减少硬盘在受到碰撞后崩溃的概率 2002年,集25项专利于一身的ThinkPad X30笔记本电脑,因为它细腻而不张扬的设 计,被亲切地称为黑色精灵。
始自便当盒的传奇本本
ThinkPad 思行合一
产品利益
消费者洞察
高端的 ThinkPad 有声望的 思行合一
先进技术的 信赖的品质
凭借专业 知识实践 思考创造 价值
ThinkPad把卓越的技术与顾客价值进行了完美 的结合,正是这种与IBM基本信仰一脉相承的 做法,才保证了ThinkPad的长盛不衰。
3 2001年ThinkPad成功 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 玛峰。
2 1999年ThinkPad远赴 北极并在-30°C的极端气 候下完成工作任务
ThinkPad的全球重大事件
4 从2006都灵冬奥会到2008 北京奥运会,成功搭建了稳 定的信息平台。
6 2009年ThinkPad与“恶劣 气候研究中心“合作龙卷 风研究项目。
思行合一的Think价值观
价 “我们不是靠我们的脚吃饭-而是靠我们的头脑,脚
值 永远不能和头脑相提并论。有史以来,思考便是进步之 观 父,思考也是在商业中成功的基石。一切问题都可以解
决,只要我们愿意去思考!” ——汤姆斯.沃森爵士 1915年
价值观
品 牌
ThinkPad自问世以来一直保持着黑色的
理 经典外观并对技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念 坚持做可靠、坚固、富有紧迫感、创造力
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历程
1983年 这款TRS- Model上市零售 1983年,这款TRS-80 Model上市零售
这款电脑看起来有些 像现在的计算器,不 过在当时,它已经非 常的轻便、强大。这 款膝上电脑,采用了 Intel CMOS 80C85 (3MHz)处理器, 配备内存为8K(最 大32K),240 X 64 分辨率的黑白液晶显 示器。这款便携电脑 在当时非常的精致整 体重量只有3.8磅,约 为1.7公斤
1985年 1985年,由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第 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正式问世 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正式问世
这款笔记本电脑目前为止是 多数国内媒体公认的第一款 笔记本。 东芝的这款笔记本电脑采用 了Intel 80C86(4.77MHz)微 处理器,256K内存,选用3.5 寸或者5.25寸磁盘驱动器。这 款笔记本的液晶屏幕分辨率 为640 X 200,重量为4.1公斤
这款笔记本虽 然在市场销售 方面成绩非常 不理想,然而 它的重量、外 观却让人留下 了很深刻的印 象。知所以推 出失败,是因 为这款笔记本 太注重“身 材”,将性能 大幅度的缩减, 使得它没有太 大的用武之地
1990年 1990年,东芝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 一款彩色STN显示屏笔记本电脑 一款彩色STN显示屏笔记本电脑 T5200C
1982年 1982年8月,Non-Linear Systems发 NonSystems发 布了便携式计算机, 布了便携式计算机,Kaypro II
这款电脑的配置为 Zilog Z80(2.5 MHz) 处理器,64K内存, 内置9寸绿色显示器 , 整体重量为13公斤
这款便携电脑的系统 并没有采用MS-D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虽然当时MS-DOS非 常的流行,甚至已经 控制了整个行业。然 而很不幸的是,NonLinear Systems研发的 多个操作系统只存活 了很短的时间
笔记本发展史
笔记本发展史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笔记本发展史任何事物都是逐渐成长起来的,笔记本电脑也是如此。
不过岁月的匆匆,又有多少人会回头看呢捧着现代工艺造就的轻便笔记本,你能否想到它曾走过的风风雨雨呢笔记本发展史虽不像中华五千年文化一般渊源流长,却已经足够唤醒我们对旧日子的回忆。
在2005年4月20日,东芝公司推出了20周年纪念版笔记本。
业界也把它看作笔记本发展20年历史的标志性产物,不过人们对于制造笔记本的尝试之路又岂止是20年呢它可以追溯到更远!本文也就借此机会,带领大家一起进入时光倒流,回顾一下笔记本电脑发展史上的风风雨雨,以及一些被大家遗忘的影子。
我们难以确切地揣测笔记本明天的变化,却可以清晰地回忆过去的历史,听读发生的故事,历数经典的产品……那么我们的故事还是从2005年4月20日一步一步往回走!--从东芝发布20周年纪念笔记本产品说起……在时光倒流之前,我们最先还是来欣赏一下东芝在今年2005年4月20日发布的3款20周年纪念版笔记本!这三款笔记本分别为,Dynabook SS SX、Dynabook SS S20和LibrettoU100,由于这三款笔记本的相关报道较多,这里也只是粗略带过。
Dynabook SS SX/S20 这两款机型都采用东芝公司的新型材料作为主板原料,大幅度减少了线路并提高速度。
该笔记本的最小厚度仅为,整体厚度为,采用了华美的金属材质,最大待机时间也长达小时。
Dynabook SS S20Dynabook SS S20的配置为目前的主流配置,采用Intel Pentium-M 753 2MB L2 超低电压版),256MB PC3200内存和30G 4200rpm ATA100的硬盘。
搭载的液晶屏幕为寸XGA,分辨率为1024X768。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这款笔记本相对于SX属于商务机型,配置一般主要面对办公应用。
Dynabook SS SX从外观上来讲几乎和S20没啥区别,只不过S20内边框色调为黑色,而SX 则采用银白色。
东芝发展史
1949 完成日本第一批1500A-1000KW单极水银整流装置;
1952 完成日本第一批广播电视发射器与电视微波中继系统;
1953 制造日本第一批72,000千伏安伞形水轮发电机;
1955 开始销售日本第一批电饭煲;
1959 开发日本第一批晶体管电视机;
在1939年东京电器与芝浦制作所正式合并成为今日的东芝,新名字分别为两家公司的开头字。而其英文名也是依照日语的拼音合并而来;To代表日语东的发音,Shiba代表芝的发音。不过公司一直到了1984年才正式开始使用东芝这个新品牌名称。
关于东芝的历史,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东芝的创立者田中久重先生。田中久重先生在日本享有“东方爱迪生”之称。他所发明的就现在看来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
1978 发射中型广播卫星——Yuri;
开始销售日本第一批文字处理机;
1979 制成世界上第一批光盘式文件生成系统;
1982 开发日本第一批核磁共振图像系统(MRI);
1983 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能够识别汉字的光学字符识别技术的实用化;
1984 公司名称改名为株式会社东芝;
1970 开发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电话;
1971 开始销售世界上第一批高集成电路化彩色电视机;
1972 开发出日本第一批700,000kw透平发电机;
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带黑色条纹阴极射线管的彩色电视机;
1975 东芝100周年庆典;
完成当时日本最为强大的100万KW透平发电机;
田中久重是一位天才 ,他发明和建立了一系列卓越的机制。作为“创造机械奇迹的天才”,他的才能为他挣得了财富,将他从九州带到了大阪并最终来到了东京,1875年他于76岁的高龄在东京创立了田中制造所:这是一家电信设备的制造商,也是东芝公司的前身。
笔记本电脑发展完全历程
笔记本电脑娱乐发展完全历程1985年东芝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东芝T1100。
产品采用Intel 8086处理器,256KB内存,并带有640×200分辨率的9英寸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运行微软MS-DOS 操作系统,与娱乐几乎没有半点关联。
1990年第一台采用DSTN(Double Super Twisted Nematic)彩色液晶显示屏(65536色)的笔记本电脑——东芝T5200C出生,并且内置了电池,笔记本电脑从单色迈向彩色。
两年后,色彩还原能力更好的TFT彩色液晶屏笔记本电脑T4400SXC也在东芝旗下诞生。
1994年11月IBM发布世界上第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55CD,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高容量存储器,光驱的使用大大地提升了笔记本电脑的可用性。
笔记本电脑进入了多媒体时代。
1995年IBM发售ThinkPad 850,不但是全球第一款内置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支持网络视频聊天,而且可以直接以MPEG和AVI格式录制视频信号。
1996年多媒体笔记本电脑的里程碑产品——东芝Tecra 730XCDT诞生。
这款笔记本电脑搭载了150MHz主频的移动Pentuim MMX处理器、16MB内存、2.02GB硬盘和分辨率为640×480的12.1英寸TFT显示屏,由于采用了ZV技术,Tecra730XCDT大大缩小了笔记本电脑与台式机多媒体处理性能之间的差距,是以娱乐应用为卖点的笔记本电脑先祖。
1997年9月随着多媒体文件体积的增大,CD光盘的容量已经不再够用。
IBM推出全球首款内置DVD光驱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70,这也是全球首款14英寸笔记本电脑。
1998年东芝制造了全球首台16:9宽屏笔记本电脑Portege 300CT,搭载133MHz处理器、32MB 内存、1.5GB硬盘,配备分辨最高为1024×600的10.4英寸TFT显示屏,在当时可以流畅运行《红色警戒》和《星际争霸》这样的热门游戏。
笔记本发展史
笔记本发展史任何事物都是逐渐成长起来的,笔记本电脑也是如此。
不过岁月的匆匆,又有多少人会回头看呢?捧着现代工艺造就的轻便笔记本,你能否想到它曾走过的风风雨雨呢?笔记本发展史虽不像中华五千年文化一般渊源流长,却已经足够唤醒我们对旧日子的回忆。
在2005年4月20日,东芝公司推出了20周年纪念版笔记本。
业界也把它看作笔记本发展20年历史的标志性产物,不过人们对于制造笔记本的尝试之路又岂止是20年呢?它可以追溯到更远!本文也就借此机会,带领大家一起进入时光倒流,回顾一下笔记本电脑发展史上的风风雨雨,以及一些被大家遗忘的影子。
我们难以确切地揣测笔记本明天的变化,却可以清晰地回忆过去的历史,听读发生的故事,历数经典的产品……第一个笔记本雏形东芝第一台笔记本第一台AMD笔记本第一台手写笔记本那么我们的故事还是从2005年4月20日一步一步往回走!--从东芝发布20周年纪念笔记本产品说起……在时光倒流之前,我们最先还是来欣赏一下东芝在今年2005年4月20日发布的3款20周年纪念版笔记本!这三款笔记本分别为,Dynabook SS SX、Dynabook SS S20和Libretto U100,由于这三款笔记本的相关报道较多,这里也只是粗略带过。
Dynabook SS SX/S20 这两款机型都采用东芝公司的新型材料作为主板原料,大幅度减少了线路并提高速度。
该笔记本的最小厚度仅为9.9mm,整体厚度为19.8mm,采用了华美的金属材质,最大待机时间也长达5.4小时。
Dynabook SS S20Dynabook SS S20的配置为目前的主流配置,采用Intel Pentium-M 753(1.2GHz 2MB L2 超低电压版),256MB PC3200内存和30G 4200rpm ATA100的硬盘。
搭载的液晶屏幕为12.1寸XGA,分辨率为1024X768。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这款笔记本相对于SX属于商务机型,配置一般主要面对办公应用。
再见,笔记本电脑之父
再见,笔记本电脑之父作者:来源:《新潮电子》2020年第10期正式退出PC业务的东芝东芝前不久悄无声息地彻底退出笔记本电脑业务,将其在PC业务中剩余的不多股份转让给夏普,从而结束了长达35年的经营。
自1985年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T1100后,东芝就注定会在全球IT发展史上拥有一席之地。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东芝一直是高端电脑制造商,曾连续七年夺得全球销量第一。
随着市场涌现出了更多品牌,如大家熟知的联想、苹果、戴尔、惠普等,东芝的地位就日渐削弱。
两年前,东芝就曾将PC业务80.1%的股份以36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夏普。
今年六月,夏普行使了购买剩余股份的权力。
如今,东芝彻底退出PC业务,既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在我们向东芝说再见的同时,不妨再次回顾下这个被誉为“笔记本电脑之父”品牌的沉浮人生。
被误认为马甲的新品牌2016年至2018年,东芝公司内部动荡不断,加之对PC市场前景看淡,笔记本产品更新也几乎停滞。
2018年6月,夏普收购了东芝电脑业务,主打品牌也随之更换为Dynabook。
两年前,东芝将笔记本电脑改名为Dynabook的时候,许多人还不明就里,认为它们只是换了个马甲,殊不知那已是夏普宣誓主权的开端。
TCS是2016年4月为延续东芝的电脑业务成立的公司。
2018年10月,东芝转让其80.1%的股份给夏普,由夏普的石田副总经理就任董事长,并入夏普集团。
在2018年10月召开的“CEATEC JAPAN2018”上,TCS冠以东芝品牌,作为夏普的一部分参展。
新品牌的成长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培育,可看似有东芝和夏普两大巨头撑的“Dynabook”却更像是夏普宣誓主权的象征。
用两年时间完成收购的夏普事实上,虽然现在看“Dynabook”更像是权力过度下的平衡,但两年以前,夏普官方宣布完成东芝(Toshiba)旗下从事PC事业的Toshiba ClientSolutions(以下简称TCS)的收购,已取得TCS80.1%股权,正式将TCS纳为旗下子公司行列时,“Dynabook”初上市还是颇具雄心壮志的。
个人电脑20年
1982年11月,康柏(Compaq)电脑公司推出第一台“可以提着走的电脑”——便携式PC机Portable,也是第一台非IBM制造的PC兼容机。
1985年6月,我国成功地研制出第一台PC机——长城0520CH,开始了我国批量生产个人电脑的历程。到90年代,我国已经能够与CPU芯片换代同步研制出最新款式的个人电脑。
1989年戴尔(Dell)公司依托直销486芯片的个人电脑,迅速成为个人电脑市场上的新秀。486和奔腾(Pentium)个人电脑相继成为市场的主流。同时,多媒体也开始成为个人电脑的重要配置,CD-ROM光盘、声卡和高分辨率的视频显示使个人电脑登上了新的台阶。
1986年9月,康柏第一次领先推来自16MHz的386芯片个人电脑Deskpro PC。到1994年,这家公司登上了个人电脑全球市场的首位。1985年11月微软公司开发成功Windows1.0版视窗系统;1990年5月Windows3.0版面世,终于与386系列个人电脑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共同领导了个人电脑的时代潮流。
1983年5月8日,IBM趁势推出带有10M硬盘的IBM PC/XT。全世界电脑厂商也纷纷转产PC兼容机。从此,个人电脑大量走进学校、机关、工厂、商店,走进了千百万家庭。
1987年4月,IBM新研制出IBM PS/2个人电脑,采用微通道结构(MAC),不与原来的ISA总线兼容,关上了开放的大门。以康柏为首的兼容厂商宣布与IBM分道扬镳,个人电脑市场出现了激烈的竞争。
20年的轮回——东芝Libretto U100笔记本电脑
20年的轮回——东芝Libretto U100笔记本电脑
佚名
【期刊名称】《新潮电子》
【年(卷),期】2005(000)011
【摘要】20岁生日时你送给了自己什么礼物?不管怎样,你也不可能像东芝(TOSHIBA)那样酷,为纪念自己发明笔记本电脑20周年而再造一个自我,这件送给自己的礼物就是Libretto U100。
纪念机型的价值在于通过文化肯定自己存在的意义,通过技术彰显光辉的品牌形象。
【总页数】1页(P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68.32
【相关文献】
1.超薄+超强——东芝libretto U100初赏 [J],
2.扛鼎力作东芝Libretto U100笔记本电脑 [J],
3.掌中尤物:东芝Libretto U100掌上型笔记本电脑 [J],
4.厚积薄发——东芝libretto U100笔记本电脑 [J], magnum
5.东芝纪念版NB——Libretto U100 [J], 海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辉岁月20年东芝笔记本发展历程第1页:前言:众多桂冠的获得者今天“笔记本电脑”的概念诞生于1992年,当时的便携式电脑的体积发展到和16开的笔记本的大小差不多,因此被称为笔记本电脑。
便携式电脑的发展从某种角度上分是经历了手提式-膝上型-笔记本三个阶段。
众多获得世界第一称号的东芝笔记本电脑出于移动计算的追求,许多公司很早前就都开始了便携式电脑的研发,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足有一个房间那么大,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可以带上逛街的笔记本电脑。
整个便携式电脑的发展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东芝公司在便携式电脑的历史上开创了多个第一,是其中不得不说的功臣之一。
第2页: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1985年)其实计算机还在IBM 360、370那样简陋的时代,人类就开始了便携式电脑的研发,1979年,夏普公司宣布研制成第一台手提式微电脑;1982年11月,Compaq推出第一台IBM兼容手提计算机,重约14公斤,中央处理器为Intel 8088处理器,主频为4.77Mhz,128KB内存,一个320KB的软盘驱动器,9英寸的单色显示器;便携式电脑最初是从手提式产品开始的。
真正使移动计算成为可能的是膝上型计算机,也就是今天的笔记本电脑的始祖。
1985年,东芝公司推出一款型号为T1100的便携式电脑,用的处理器是不到1MHz的Intel 8086处理器,512KB内存,没有硬盘,分辨率为640*200的9英寸单色显示屏,重6.8公斤。
以现在的眼光去看简直不能算是电脑,就算和同期的台式电脑相比也相差甚远,但T1100的意义不在性能的提高,而是一种新的便携式设计,它把电脑主机和显示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便携性上进了一大步,这一设计使移动计算成为可能。
T1100推出后,立刻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此后的便携式电脑中,都采用了这一设计的基础,早期的这类产品又叫膝上型计算机,T1100当时的意义是使便携式电脑从手提式向膝上型计算机发展。
实际上,T1100在当时的实际用途却不太,在当时台式机还在以个位数的Hz进步,T1100却大大地削弱了性能,使用并不方便不说,也并不方便携带,还得依赖外接电源,“便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在价格上也非常昂贵。
T1100也还不是今天说的笔记本电脑,准确来说,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是1989年苹果发布的Osborne 1,但T1100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种设计,可以说是开创了移动计算的新纪元,是现在的笔记本的原型和鼻祖,所以现在一般认为T1100是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第3页:世界上第一台带电池80386便携式电脑(1990年)1986年5月,IBM发布世界第一台可独立依靠电池驱动而无须电源线的膝上型电脑PC Convertible,重5.5公斤。
便携式电脑的意义在方便携带外还在于携带在外的使用,电池是便携性的一大延伸,虽然当时所配的电池的使用时间很短,但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移动办公的影子了。
1990年,电脑进入386时代,东芝紧接着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带电池的80386便携式电脑T5200C,2MB内存,200MB硬盘,还第一个采用了彩色显示屏――10.5英寸STN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
至此便携式电脑才算是初具规模。
第4页:世界上第一台带TFT液晶显示便携式电脑(1991年)1990年T5200C开始采用STN彩色显示屏,但STN彩色显示屏技术色彩差、亮度差、对比度差、显示效果差等缺点使STN彩色显示屏不能继续担起显示屏这个重任,因此在1991年,在东芝的T3200SXC中第一个采用了TFT液晶显示,彩色9.5英寸ActiveMatrix TFT,分辨率为640×480,CPU为Intel 386 SX(20MHz),1MB 内存,120MB硬盘。
T3200SXC是第一台商业上可用的、配置彩色TFT显示屏的便携式电脑,相对于DSTN 显示屏来说,TFT屏幕反应速度、可视角度、色彩、对比度、亮度都较高,可以提供了正常的显示效果。
可以说T3200SXC使便携式电脑在显示领域脱离了原始社会。
第5页:世界上第一台带TFT液晶显示的笔记本电脑(1992年)虽然说T1100是笔记本的鼻祖,但准确来说,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是1989年苹果发布的Osborne 1,今天的笔记本电脑的造型更直接来自Osborne 1,世界上第一台带TFT液晶显示便携式电脑是1991年的东芝的T3200SXC,世界上第一台带TFT液晶显示的笔记本电脑则是1992年的东芝4400SXC。
T4400SXC配备的CPU是Intel 486 SX(25MHz),4MB内存,80MB/120MB硬盘,8.5英寸TFT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256色,当时的T4400SXC已经是具有今天笔记本电脑的体型,T4400SXC第一个把TFT液晶显示引入笔记本电脑中。
第6页:世界上第一台使用笔记本专用奔腾CPU机型(1994年)1989年之前,便携式电脑都还是采用和台式机一样的CPU,主要还是采用降频的方式减少发热量和耗电量来支持便携性,1989年Intel推出的80386SL/80386DL是第一块笔记本电脑专用移动版处理器,1994年,Intel公司推出奔腾处理器,同步推出笔记本专用处理器Mobile Pentium,从75MHz起跳。
东芝公司也同步推出第一台基于Mobile Pentium笔记本电脑T4900CT,处理器主频为75MHz,8MB内存,772MB硬盘,10.4英寸TFT彩色显示屏,分辨率为640×480。
从笔记本电脑使用Mobile Pentium处理器开始,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一样实现了从286、386时代进入奔腾时代,笔记本电脑的性能产生了质的飞跃。
Pentium处理器是电脑的一个里程碑,Mobile Pentium处理器也是笔记本电脑的一个里程碑。
第7页:世界上第一台配置光驱的笔记本电脑(1995年)在光驱出现笔记本电脑之前,笔记本电脑只能通过软盘驱动器和外界交换数据,不但数据的容量极小而带来不便,而且软盘极易损坏,在保存和携带极为不便。
1995年东芝推出的T2150 CDT在世界上第一台配置光驱,解决了软驱读取数据带来的不便,同时还使笔记本电脑从纯商用开始涉足多媒体应用,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多元化市场。
另外,另一种观点认为1994年10月IBM已经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把CD-ROM驱动器应用在笔记本上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55cd。
第8页:世界上第一台装载MMX奔腾CPU笔记本电脑(1995年)MMX奔腾处理器的推出又是笔记本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继1989年推出笔记本专用处理器和1994年Mobile Pentium之后,Intel公司又随之发布了Mobile Pentium MMX级处理器,分为MMC和TCP两种封装,有助于笔记本主板设计简化,更有利于笔记本向超轻薄方向发展。
第一款基于Mobile Pentium MMX级处理器的笔记本是东芝推出的Tecra 730XCDT,处理器主频为150MHz,16MB内存,2.02GB硬盘,12.1英寸TFT,分辨率为640×480,10X CD-ROM。
Mobile Pentium把笔记本带入奔腾时代,Mobile Pentium MMX则把笔记本推向更轻薄。
第10页:世界上第一台迷你型的笔记本电脑(1997年)1997年,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款最轻最小的迷你型笔记本电脑Libretto50CT,体积是210×115×34mm,大约和A4纸的大小差不多,重量只有0.85千克。
Libretto50CT看起来像一个电子辞典,实际上是一款货真价实的奔腾电脑,处理器为Mobile Pentium 75HMz,16MB内存,800MB硬盘,6.1英寸显示屏,分辩率为640*480,预装了MS-Windows 95操作系统,可以流畅地运行WIN95和市面上的软件,电池使用时间超过3小时。
Libretto50CT是笔记本超便携化过程的一个高度。
第11页:世界上第一台配置DVD光驱的笔记本电脑(1998年)DVD数字视频光盘比VCD和LD(Laser Disk)在多媒体上表现更出色,被认定是LD 和VCD的替代品,于1995年9月东芝、时代、华纳和索尼、菲利浦达成DVD统一标准,从此DVD不但在影视娱乐界横扫VCD,更开始进入计算机多媒体领域。
把DVD引入笔记本电脑的则是1998年东芝推出的Tecra 750DVD,不但让用户可以享受到了高品质的DVD视频效果,更是适应了随着社会进步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高的要求。
第12页:世界上第一台低温多晶硅TFT笔记本电脑(1999年)Clear Super View(超显亮技术)是东芝的专利技术,低温多晶硅TFT LCD显示屏也就是东芝CSV显示屏,低温多晶硅其实是以液晶显示屏为基础的新一代薄膜电晶体液晶监视器制造工艺,和传统的TFT LCD相比,具有更薄、更轻的体型,表现上反应速度更快、分辨率高、亮度高、可视角度大等优点,同时耗电量也更低。
1999年东芝推出的Portege 3020是世界上第一台配置低温多晶硅TFT液晶显示的笔记本电脑。
低温多晶硅TFT液晶显示的采用不但给用户带来更佳的显示效果,为笔记本本身的轻薄化和延长电池续航能力都有重大意义第13页:世界上第一台配置镁制外壳的笔记本电脑(2001年)出于携带重量的考虑,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外壳采用的是高强度的工程塑料,但强度并不高和散热性也不好。
但随着处理器主频的提高和散热大户显卡的采用,散热成为笔记本娇小的身体不得不处理的问题。
东芝2001年推出Portege 4000的Mobile Intel Pentium III处理器主频已经达到750MHz,虽然说是低电压版但散发的热量也不容乐观,东芝在此时采用了镁合金材料,有利于电脑的散热,并且强度更大,其强度比传统的塑料机壳强的5-20倍,在更为耐用的同时在重量上也能很好地控制,比传统的塑料机壳的密度更小,更能减轻机器的重量,整体各方面都比塑料机壳更好,并且表现也更为时尚。
第14页:世界上第一台Geforce2Go显卡笔记本电脑(2001年)2001年之前,出于体积、重量、散热等问题的考虑及当时显卡技术的瓶项,笔记本的图形处理能力特别是3D处理能力一直被台式机远远抛开。
直到2001年,nVidia公司推出的移动版Geforce 2 Go才把笔记本电脑带入3D时代,移动版Geforce 2 Go是第一款支持3D 移动的图形处理器,比台式机用Geforce 2 的体积减少了54%,耗电也只有0.5W,而图像处理能力却比当时的笔记本图形处理能力提高了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