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快乐的动物》公开课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快乐的动物》教学案例(通用17篇)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快乐的动物》教学案例(通用17篇)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快乐的动物》教学案例(通用17篇)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快乐的动物》篇1教学设想:教学方式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本课时中,“倍”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

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重点呢?在教学时,在具体的情况中摆一摆、圈一圈的操作活动中探索新知。

在操作活动中突破难点时,我设计了3个层次:(一)帮助学生理解“倍”含义。

在这个环节上,首先由学生在情境图中收集数学信息,并根据收集的信息用小圆片代表小鸭、小猴来摆一摆。

这些环节学生们都是可顺利完成的,但在揭示“倍”的含义时,就需要老师来帮一帮。

这时我就通过和学生一同摆一摆、圈一圈来到确定如果把代表小猴的3个小圆片看成1份,那么代表小鸭的6个小圆片就可以看成这样2份,从而推导出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

(二)辅助学生加深对“倍”的认识。

在上一个环节,学生对“倍”的含义有了一些了解,那么要求小鸡数是小松鼠的几倍时,我就引导学生先独立用画小圆圈代表小鸡数和小松鼠数,然后圈一圈,与同桌说一说,集体反馈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三)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

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直接寻找用除法解决问题。

设计了这样3个层次的教学,对于“倍”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后,相信学生一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怪不得机灵狗喜欢你们,他今天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动物王国聚会,如果大家在那里表现得不错而且还能够帮他们解决问题,它就会把自己的酷狗照片送给你们,你们想不不想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呢?【设计意图:】学生的自主参与是《课标》关注的主要理念之一,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以学生的情境入手,通过去动物王国,并且如果能及时解决问题,还有礼物送给大家,学生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改变学生学习枯燥乏味的思想,变为玩中学的理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和动物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动物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首先,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如猫、狗、兔子等,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数量,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接着,引入更复杂的数学概念,如乘法和除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研究这种动物的数量,进行数学运算,并制作一张海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4. 总结评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全班一起分享和讨论。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第一篇: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目标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下,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本课学习的倍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与除法的意义,能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倍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今天对于森林中的动物们来说可是非常快乐的一天(板书课题:快乐的动物),因为呀今天是大象伯伯的生日,它邀请了许多动物朋友到小河边的草地上共进午餐,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好,那我们出发吧,请同学们仔细的看大屏幕,在看的同时老师可要考考大家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只给你几秒钟的时间,大家集中注意力观察,把你看到的动物朋友记下来,一会告诉大家,看谁记得多(出示多媒体图画)1.好,谁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动物朋友?(学生边说教师边简笔画板书)2.那你们能不能帮他们点点人数,好,拿出第一张学习单边数边记录。

数完了吗?谁来说说你数的结果?(学生汇报数量,教师在动物的前面标记数量)数对的同学举手,真不错!(赞赏,数一个划掉一个,避免遗漏的学习方法)二、探索新知,构建“倍”的概念。

1.一次比较,初步理解2倍意义。

(1)在这些小动物中就属猴子和鸭子最调皮,最机灵了,他们想比比他们的只数,如果老师想用圆片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谁能告诉老师,我应该怎样贴呢?(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圆片学具,也像老师这样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摆在你的学习单上,能摆好吗?开始吧!(2)比较小猴和鸭子的只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难点:理解并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如:“在森林里,住着许多快乐的动物们,它们每天都在忙碌地生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快乐的动物吧!”2. 新课讲授(20分钟)(1) 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特征,例如大象的长鼻子、狮子的鬃毛等。

(2)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动物的特征,比如猫和狗、兔子和乌龟等。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动物的知识,如动物的食物链、生命周期等。

3. 实践操作(15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深入研究,制作一张该动物的“特点卡”,包括动物的名称、特点、习性等信息。

4. 小结与反馈(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特点卡”,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评论。

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宠物或者周围的动物,记录下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动物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观察和思考,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该掌握五个动物的基本识别,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这些动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对比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研究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增加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第一课。

2.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

3.练习册:《快乐的动物》第一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在课堂开始之前,播放一段有关动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动物们的生活习性。

教师则利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物的兴趣。

2. 学习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出现的五种动物(老虎、长颈鹿、熊猫、企鹅、袋鼠),并要求学生利用练习册进行练习。

2.向学生展示PPT,展示每种动物并向他们介绍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如食物、特点、习性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听讲掌握知识。

3.根据练习册中的内容,教学生描述动物的特点和外貌,比如“老虎有黑色条纹,它凶猛勇敢。

”。

4.在关注每种动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和对比各种动物之间的特点,如姓名、食物和生存环境等。

学生应该掌握学习如何进行比较和对比。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探索动物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分析动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

2.示范剪纸,教学生如何制作有关动物的剪纸,如剪虎,剪企鹅。

4. 课堂总结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2.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如让学生简单描述动物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记住所学知识。

四、作业布置布置下面的作业: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册《快乐的动物》第一课的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1.教学应该重点注重学生的互动与参与,避免单调的讲授。

2.本课虽然只是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但对于学生的了解等知识的积累,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快乐的动物教学案例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快乐的动物教学案例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快乐的动物教学案例9篇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快乐的动物教学案例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快乐的动物”。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倍”的含义,体验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2、在理解“倍”含义的基础上,会用图示法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知,发展观察分析和解决除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动物卡片、圆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孩子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生:保护它们师:你们真是好孩子,所以那些小动物也很喜欢你们。

瞧,那些可爱的动物正快乐的同我们打招呼呢!(出示课件)看看今天都来了哪些小动物,你们认识它们吗?生1:小鸭子。

生2:小猴、小松鼠。

生3:小鸟、小鸡、孔雀。

师:(学生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动物卡片)今天我们就一起与它们走进我们的数学王国。

(出示课题:快乐的动物)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师:请同学们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中的小动物,数一下小动物的只数,并把它们填在方格里。

生1:小鸟12只,小猴3只生2:孔雀1只,松鼠2只,小鸭6只。

生3:小鸡8只师:让我们先看看小猴的只数和小鸭的只数吧!师:小猴几只?生:3只。

(用手中的圆片摆出来)师:我们用3个圆片来表示。

(说的同时贴出圆片)师:小鸭几只?生:6只。

(用手中的圆片摆出来)师:我们用6个圆片来表示。

(同时贴出圆片)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生:我摆3个圆片代表小猴的只数,再摆6个圆片代表小鸭的只数。

师:现在我要请一个孩子来帮帮我, 在小鸭的只数中圈出和小猴只数同样多的部分。

生:在6个圆片中3个3个一组圈起来。

师: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圈呢?这样圈起来以后,我们发现小猴的只数有几组,小鸭的只数有几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小猴的只数有1组,小鸭的只数有两组。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动物》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动物的特征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的分类、特征和数量关系的认识,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动物充满好奇和兴趣。

但在数学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动物的特征,通过观察和探究动物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探究动物的特征和数量关系,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观察与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动物的特征和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动物图片和数量关系材料。

3.教学用具:准备计数器、卡片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动物的数量关系,如两只鸟、三条鱼等,引导学生认识和描述数量关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倍”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

2、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小棒等。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快乐的动物乐园,看看那里都有哪些可爱的动物。

(播放动物乐园的动画视频)2、提问:在动物乐园里,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二)探究新知1、数一数(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猴子有 3 只,鸭子有 6 只,孔雀有 1 只,松鼠有 2 只,小鸡有 8 只,小鸟有 12 只。

(2)提问:猴子和鸭子相比,它们的数量有什么关系?2、圈一圈(1)让学生用圆片分别代表猴子和鸭子,动手圈一圈,看看鸭子的数量是猴子的几倍。

(2)学生操作后汇报:把 3 只猴子圈成一圈,鸭子可以圈出 2 个 3 只,所以鸭子的数量是猴子的 2 倍。

3、画一画(1)如果用三角形表示松鼠的数量,用圆形表示小鸡的数量,你能画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吗?(2)学生独立画图,展示交流。

4、认识“倍”(1)结合前面的操作,讲解“倍”的概念: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举例说明:如 6 里面有 2 个 3,就说 6 是 3 的 2 倍。

(三)巩固练习1、教材“练一练”第 1 题(1)让学生观察图,说一说图意。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材“练一练”第 2 题(1)学生动手摆一摆、圈一圈。

(2)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快乐的动物优秀教学案例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快乐的动物优秀教学案例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3.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你们小组能找出几种动物身上的数字规律?”“这些规律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可以见到?”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动物身上的数字和图形规律。小组内部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学会尊重生命、珍爱大自然。
3.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本案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索动物身上的数字和图形,如斑马身上的条纹、蜜蜂身上的六边形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的理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结合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将让二年级的孩子们在快乐的动物世界中,收获知识,茁壮成长。
3.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他们自我调整的能力。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快乐的动物优秀教学案例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快乐的动物"这一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可爱的动物形象,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本案例围绕动物主题,结合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设计了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分析动物身上的数学元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在顺序排列中,数字的大小关系与顺序的重要性。

2.掌握数学术语:数字、序数、序数词、顺序。

3.培养学生通过游戏等方式的体验,体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数字的比较和排列。

2.学生对于“大小关系”和“顺序排列”的理解和应用。

3.通过游戏等趣味性活动巩固学生对于序数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通过先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然后为这些动物排个序,运用排序的知识,由此过渡到今天的主要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
在课件的帮助下,让学生学习序数的概念,什么是顺序排列等知识。

3. 讲授新知
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数字排列和比较的讲解。

既可以通过数字卡片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比较大小,也可通过直观的表格来理解数字的顺序性。

4. 练习及巩固
1.玩数字游戏:点数游戏,通过掷骰子算出自己需要拿到多少个糖果,再看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否符合条件。

2.玩“快乐的大象”游戏:在课堂上组队进行,通过运用序数知识,计算每个小组需要轮流喊出几个数,最后胜利者可以获得奖励。

3.板书笔记:让学生自己在照着教材笔记上来写,从而提高记忆力,并且可以在笔记中不断迭代。

5. 总结回顾
通过学习,学生对数字之间的排列和大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通过游戏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了知识。

四、教学体会
学习数学不一定是枯燥无味的记忆和背诵知识点,通过在课堂中添加一些趣味性元素,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并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数字排列和大小的概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9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 1《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在学习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时结合《快乐的动物》一课,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倍”的意义:1、注重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充分利用教材中动物乐园的情境图,由学生熟悉的、感受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以色彩斑谰、符合小学生口味的美丽画面深深吸引他们,把学生自然地引入收集数学信息,解决淘气提出的数学问题中,独立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小组讨论交流,集体反馈展示学习成果的教学过程。

这样可以自然地把学生带进生机盎然的教学情境,学生情绪激昂,不知不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并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以激起学生强烈的研究兴趣,从而主动探究。

2 、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本节课,动手实践操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一开始自由摆小棒,摆后说一说,让学生初步体验“倍”的含义;接着进行有针对性的再次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倍”的含义,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只要知道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够了;然后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帮助淘气解决数学问题,为后面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做准备;最后安排学生在思维训练中实践操作,让课内与课外知识拓展延伸,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在充分地观察、讨论、交流中,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理解了“倍”的含义,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除法应用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 2本节课是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教材没有给“倍”下定义,而是通过“做一做”中的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结合我校灵动课堂的模式,本节课我们开展了独学、对学、群学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讨论结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公园一角,找出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独立完成活动单第一部分,学生通过画一画、填一填得到了倍数关系,通过圈一圈理解了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2.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动物分类、数学符号理解和加减法运算等知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必做题:
-完成课本第35页的练习题1、2、3,加深对动物分类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阶段,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数学知识也有一定的掌握,如基本的数数、加减法运算等。然而,学生在动物分类、数学符号理解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4.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计算动物的数量,培养其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实物、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感知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培养其观察、描述、表达的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的分类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如数数、排序、比较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业提交:
1.请将作业完成情况拍照或扫描后,上传至班级群,以便教师查看。
2.每位同学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逾期将影响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
1.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质量、准确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价。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快乐的动物》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的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特点,进而学习如何对动物进行分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他们对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

然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发现动物的特点,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动物的特点,学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动物的特点。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对动物进行分类。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动物图片和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2.准备动物分类的道具,如卡片、贴纸等,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3.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每种动物的名字。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吗?我们可以怎样对它们进行分类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另一组动物图片,并要求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特点。

学生独立观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7.6 快乐的动物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7.6 快乐的动物公开课教案

快乐的动物教学目标: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倍”的意义,并能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难点:对“倍”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小猴和小鸭图片,彩色圆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在美丽的小河边就住着一群快乐、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每天在一起嬉戏、玩耍,还不忘学习数学知识,今天咱们就和它们一起去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快乐的动物)在见小动物之前有个小小要求:小动物出现时请小朋友们边看边数,数清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只,把结果记录下来。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观察情境图课件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观察、记录后汇报各种小动物的数量,课件出示各种动物数量进行验证。

2、演示操作,初步体会“倍”的意义课件出示3只小猴和6只小鸭。

(1)让学生比一比它们的只数。

学生可能说“小鸭比小猴多3只,小猴比小鸭少3只”。

让学生通过摆圆片再来比一比。

(2)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再比一比。

让学生动手用圆片代替小猴和小鸭摆一摆,结合直观图,引导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从而引出倍数。

(3)和除法的意义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这样的题目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提醒学生:在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时,算式中的得数后面不写“倍”字,因为“倍”不是单位名称。

3、模仿操作,理解“倍”的意义(1)课件出示4只小猴和8只小鸭。

让学生模仿刚才摆圆片的过程,画圆片代替小猴和小鸭,通过圈一圈、分一分,找出小鸭和小猴的倍数关系。

(2)拓展延伸,让学生认识“3倍”、“4倍”、“5倍”、“1倍”……3、独立操作,加深“倍”的理解课件出示各种动物数量图。

(1)让学生独立找小动物之间的倍数关系,并列式表达。

(2)给出算式让学生看看表示的是哪两种小动物间的倍数关系。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0到100以内的数的转写法和认识数,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2.通过快乐的动物主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数字0到100以内的数的转写法。

2.数的认识。

3.数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数字0到100以内的数的写法模糊,并混淆数字写法。

2.数学中的动物主题,需要细致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师带来足够数量的动物玩具和动物图片,用以诱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准备0到100的数字卡片,用于教学演示。

2. 教学引入1.教师拿出一只动物玩具。

2.教师问学生:“这是什么动物?”3.学生齐声回答,并可以描述这个动物的特点。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如果我们要把这只动物数量化,我们应该怎么做呢?”5.引导学生发表看法,然后教师将动物玩具的数量写在黑板上。

3. 教学过程(1)数字写法的认识1.教师拿出数字卡片,让学生互相读出数字来,并将其练习写在白板上。

2.教师与学生一起列出0到100的所有数字,并帮助学生将其归类为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

3.教师让学生将数字卡片粘贴在白板上,并让整个班级一起练习读写数字。

(2)数字的转写法1.教师让学生分为小组,并让每组挑选一个动物玩具,然后告诉学生这个动物数量化后的数字,让学生自行转化数字写法。

2.学生分组互相展示数字的写法,让教师和其他的学生一起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数字写法的准确性和优美程度。

(3)数的认识1.教师将白板上的数字卡片抽出,然后鼓励学生识别数字,听从教师选出数字后进行命名和分类。

2.教师放一个数字音频,让学生听后来识别数字,检测学生数字认知能力的熟悉度。

(4)数的运用1.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班有多少只动物玩具?”2.鼓励学生用数字写法来计数,并决定于一个数。

3.学生将这个数字记录在白板上。

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快乐的动物-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数学中的“分类”概念;2.认识不同的动物,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分辨能力;4.学习使用分类法进行分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完成规定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学习认识不同的动物:小熊猫、袋鼠、孔雀、猫头鹰、企鹅;2.学习使用分类法进行分类:按动物的起居习性进行分类;3.完成规定任务:合作贴出分类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小动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不同动物的认识,并通过简单的提问让学生得到初步认识和体验。

2. 学习认识不同的动物 (1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小熊猫、袋鼠、孔雀、猫头鹰、企鹅这几种动物,让学生了解其外貌特征以及生活习性,亲近、感知动物世界。

3. 学习使用分类法进行分类 (15分钟)教师通过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分类,初步让学生认识分类的概念。

然后,引导学生按起居习性对动物进行分类,最终得到分类图。

4. 完成规定任务 (15分钟)根据上述分类结果,让学生分组合作,贴出分类图,归纳总结不同动物的起居情况。

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欣赏成果,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5. 小结 (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动物分类的方法,让学生总结对不同动物的认识,分享学习心得。

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方法:引导、比较、分类、模仿。

2.合作学习方法:小组讨论、任务合作式学习。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分类的重要性,掌握不同动物的分类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思维的开发,理解和运用分类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观察及语言表达对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及语言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记录与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合作交流和思维活动等表现。

2. 任务完成情况记录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例如完成贴出分类图、任务分工等,以此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

3. 笔头作业根据学生的情况出示不同类型的习题作业,掌握学生学习的程度和深度。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快乐的动物》教学案例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快乐的动物》教学案例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快乐的动物》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数字0到20中奇数、偶数的概念和区别。

2.能够读出0~20内的数,能够根据数的大小排列顺序,并运用这些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了解和掌握运算符号“+”、“-”的含义,能够正确口算和书写加减法的算式及答案。

4.能够有效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了解和掌握数字0到20中奇数、偶数的概念和区别。

2.能够读出0~20内的数,能够根据数的大小排列顺序。

3.能够正确口算和书写加减法的算式及答案。

三、教学难点1.了解和掌握数字0到20中奇数、偶数的概念和区别。

2.能够正确口算和书写加减法的算式及答案。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大图,让学生辨认图片中的动物是哪一种,比如老虎、小鸟、兔子、鱼等。

通过询问学生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逐一回答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中。

2.自主学习教师将数字0到20写在黑板上,并将其中的奇数和偶数用不同颜色的圆圈标注出来,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

教师给学生教方法,提醒学生做题时要注意画图,以便更好地理解题意。

学生在课堂上根据练习册的要求做相应的课堂练习,老师在旁边一边指导一边纠正错误。

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知识、加深记忆。

3.合作学习让学生随机抽取一个算式出来,写在黑板上,并派两位小组学生分别计算并比较答案,发现差异,在讨论中找出错误,找到更好的解题方法。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伙伴的帮助下,共同探讨问题,发掘更多的答案,并在合作中学会笃定推理,培养创新能力。

4.讲解讲师在黑板上进行讲解。

首先讲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及这些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明白奇数只有一个答案,偶数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的数字,而且奇数和偶数之间不能相互相加;其次讲解加减法口诀和运算符号“+”、“-” 的意义,解释算法的原则及方式,以便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加减法口算。

5.深化练习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组织学生进行较难并深度透彻的练习。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动物》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在情境中领会“倍”的意义。

能着手操作找出“倍”的数目关系。

2、初步成立“倍”的观点,使学生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思想的灵巧性。

教课要点: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课难点: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课准备:课件、教具。

教课过程:一、情形创建1、讲话引入,老师想带大家去参加一个快乐的动物聚会,好不好?(板书课题,播放课件)二、问题研究2、师:同学们,参加聚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呀?数数看,它们各有多少只?(学生说完,教师点击课件,出示猴子,鸭子,松鼠,小鸡的图像,而后出示只数:3、6、2、8)师:假如老师想用磁扣取代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边说边贴动物图像)谁能告诉老师,我应当如何贴呢?师:请同学们取出你的围棋子,也象老师这样取代小猴和小鸭的只数摆在你的课桌上,能摆好吗?师:小朋友们认真察看一下,依据我们摆的状况,你能发现什么吗?大家说的都很好,小鸭的只数是6,(板书6)小猴的只数是3(板书 3),6 里面有几个 3 呀? 6 里面有 2 个 3,(边说边圈)我们就说 6 是 3 的 2 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 2 倍。

(边说边板书)生: 6 是 3 的几倍,我们能够用除法来算,6÷3=2(板“倍”不是单位名称,因此 2 后边就不用写“倍”字了。

师:假如又来了 3 只小鸭,(加 3 个磁扣,请小朋友也加 3 个围棋子),谁知道此刻谁是谁的几倍?为何?学生试试练习,进行议论,再集体报告,教师解说:此刻小鸭是 9 只,小猴是 3 只,(板书 9),9 里面有几个 3 呢? 9 里面有 3 个 3,我们就说 9 是 3 的 3 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 3 倍。

(把 2 倍改成 3 倍)师:假如要同学们像这样也列个除法算式来求9 是 3 的几倍,谁会?(把 6÷3=2 改成 9÷3=3)三、体验感悟1、请同学们用刚才学到的倍数知识想想,依据这四种小动物的只数,除了小鸭数是小猴的 2 倍,还可以找到其余的倍数问题吗?2、在小组内沟通,能够摆一摆,算一算,而后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答题纸上做好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第7课时快乐的动物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2页。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

能动手操作找出“倍”的数量关系。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倍”与等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谈话引入,老师想带大家去参加一个快乐的动物聚会,好不好?
(板书课题,播放课件)
二、问题探究
1、同学们,参加聚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呀?数数看,它们各有多
少只?
如果老师想用磁扣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边说边贴动物图像)谁能告诉老师,我应该怎样贴呢?
同学们拿出你的围棋子,也像老师这样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摆在你的课桌上,能摆好吗?
仔细观察一下,根据我们摆的情况,你能发现什么吗?
小鸭的只数是6,(板书6)小猴的只数是3(板书3),6里面有几个3呀?6里面有2个3,(我们就说6是3的2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

如果又来了3只小鸭,谁知道现在谁是谁的几倍?为什么?
学生尝试练习,进行讨论,再集体汇报,教师讲解:
现在小鸭是9只,小猴是3只,9里面有几个3呢?9里面有3个3,我们就说9是3的3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3倍。

2、课件出示:P71学生观察到了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尽量让学生说完整。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根据同学们解决的情况板书:
(1)小牛买了3只笔需要多少钱?
2×3=6(元)
(2)狐狸买了4只笔需要多少钱?
2×4=8(元)
2、有谁能把小兔、小牛、狐狸用的钱换成倍数说一说。

老师引导:这就是我们所学的乘除法知识与“倍数”的联系,现在我们就来试试将乘除法问题换成倍数问题试试,好吗?
3、如果把刚才说的有关于倍数的句子换成条件,又应该怎样提出这个问题呢?
比如:小明用的钱是小兔的2倍,小明用了多少钱?说法变了,但实质没变。

同学们根据要求提出了两道有关于倍数的应用题。

(1)小牛用的钱是小兔的3倍,小牛用了多少钱?
(2)狐狸用的钱是小兔的4倍,狐狸用了多少钱?
4、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找同学举例说说“几倍”是什么意思。

有同学回答,4的3倍就是3个4。

小兔的3倍就是3个小兔用的钱那么多,小兔用了2元钱,也就是2×3=6(元)
小兔的4倍就是4个小兔用的钱那么多,也就是2×4=8(元)
5、解答完以后要注意什么?写答语。

三、体验感悟
1、请同学们用刚刚学到的倍数知识想一想,根据这四种小动物的
只数,除了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还能找到其它的倍数问题吗?
2、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在老师发给你们的
答题纸上做好记录。

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填的情况,请小组派代表上台来做小老
师。

讲解小鸭数是松鼠的3倍,6是2的3倍,6÷2=3
小鸡数是松鼠的4倍。

8是2的4倍,8÷2=4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71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解答,完成后,老师点名学生口答。

完成练一练第3题,画一画,填一填。

完成练一练第6题,画一画,算一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习得怎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一练第4、5题。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动物乐园”情境,由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将学生自然地引入收集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

在学生动手画图、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观察、交流,使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理解“倍”的含义,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除法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