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
油气藏的形成与破坏02
地温场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查明现今地温场 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区的古地温场。 1. 今地温场 盆地的今地温场一般根据钻井实测地温及大地 热流测试资料确定。由于钻井泥浆温度低于地下井 低温度,一般测量井温比真正地下温度低(1.1126.67℃),可以利用采油温度来校正电测温度。 不同地区地温梯度不一,主要与地下热源和岩石热 导率有关;影响地温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大地构造 性质、基底起伏、岩浆活动、岩性、盖层褶皱、断 层、地下水活动及烃类聚集等。
研究核心: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下的化 学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过程
化学动力学(油气生成) 流体动力学(油气运聚) 沉积盆地内油气富集本质上是由温度、压力和 有效受热时间控制的化学动力学过程与由 压力、浮力、水动力和流体势能联合控制 的地下流体动力学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研究关键:温度、压力、势能、应力等流体动力场 的模拟恢复
细菌蚀变和正常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类型曲线对比图(据James,1983,1984资料编制) 1. 迈迪辛汉特气田;2. 利亚诺萨特气田;3. 锡里厄斯1号井;4. 伊恩特拉特1号井; 5. 埃尔姆沃思气田;1、2为生物或成岩气为主热成因气;3、4、5为细菌蚀变热成因气
第五节 油气藏破坏和油气再分布
(2)渗漏和扩散作用
溢出石油向上倾方向运移,形成新油藏
溢出点或圈闭高点
油内溶解气析
直通地表,逸散氧化形成稠油和沥青类
c.水动力作用改变
油气藏产状、位置改变。
第五节 油气藏破坏和油气再分布 四、油气藏中烃类流体的蚀变
1. 石油的氧化变质作用
定义:石油在低温压条件下,因蒸发、 氧化和微生物降解,轻组分大量消耗,重组 分特别是含硫氧氮杂原子的重组分不断增加, 成为稠油和沥青类矿物的演化过程。 结果:使油气藏丧失或大大降低其工业 价值。
石油地质学第7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
圈闭发育史 + 油气运移史—→油气聚集史
(建立地质——数学模型)
六.有机包裹体定年定时
包裹体——“窝穴” 、“相界限”
通过对有机包裹体进行处理分析,可获成藏时
的温、压、原始油田水的盐度、密度、成分以及C、
H、O同位素值等,结合埋藏史、地热史,即可基本
查清油气藏形成的时间。其中的关键是要分辨包裹
体发育的期次。
§5
油气藏的保存和破坏
一、引起油气藏破坏的因素
㈠.表生作用 主要是构造运动破坏了油气藏封闭的严密性, 从而导致了油气的逸散或者使油气遭受氧化或地 下水的冲刷。油气藏主要以四种方式遭受破坏: 1.逸散 2.氧化 断层/构造抬升 硫酸盐 结果:重质原油
3.水力冲刷
4、微生物降解
㈡.热变质作用
太差。
三、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生、储、盖组合 —— 三者在剖面上和平面上 的组合关系。
有利生储盖组合的划分方案:
1、按岩性特征分为: 碎屑岩类型、碳酸盐岩型、混合型
2、按组合方式分为: 正常式、侧变式或侧生式、自生自储盖式;
3、按生、储、盖的时代关系分:
新生古储
古生新储 自生自储
四.大容积的有效圈团
圈闭中的油气聚集过程:
溢出点逐渐升高的系 列背斜圈闭中油气聚集作 用: 结果:
油气差异聚集现象的发生,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可将差异聚集原理的定义归纳为:
三.油气聚集的机理
1.渗滤作用
含烃的水或随水运
移的油气进入圈闭后, 水可通过盖层继续运移, 而对烃类则产生毛细管 封闭,结果把油气过滤 出来,从而在圈闭中形 成聚集。
是生油凹陷的好坏。
第7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西北大学
各类圈闭内油气聚集的可能模式 (以渗滤作用为例)
三、差异聚集原理
格索(1953)提出了 油气藏形成中的油气差异 聚集原理。 静水条件下单一背斜
圈闭中的油气聚集过程:
溢出点逐渐升高的系 列背斜圈闭中油气聚集作 用: 结果:
油气差异聚集现象的发生,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可将差异聚集原理的定义归纳为:
四、油气聚集的过程
探讨油气进入圈闭的方式、状态及在圈闭内所发生 的各种物理、化学作用。 包含:充注、混合和富集等三个过程。
1、充注过程
充注:油气不断进入圈闭内储存空间的过程。 根据流体运移原理,油气总是首先进入渗透率最高、 排替压力最低的储集层部分。随着油气的不断充注, 在烃柱压力作用下,逐渐向孔渗条件差的部分扩展, 从而使圈闭储层中的含烃饱和度不断增加。 因储层的非均质性与充注时间、空间的差异性,引 起油气组分和化合物在圈闭内分布的非均质性。
混合作用下,油气在圈闭中不停运动,同时不断富集起来。 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油气把水从储集层顶部不断向下排替; 油-水界面逐渐向下移动;
油气中的压力不断增加。
随着油气的充注,烃柱的高度和压力也不断增加,不仅 加快了富集过程,也使油气不断向储层低孔渗段扩展,含
油(气)饱和度不断增加,直到束缚水饱和度为止。
第七章 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
• 地下油气聚集的一般规律 •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 油气成藏动力学 •油气成藏年代学
• 油气藏的破坏和保存
§1 地下油气聚集的一般规律
一、圈闭封闭油气柱的最大高度和油气藏高度
1、圈闭封闭油气柱的最大高度 在二次运移过程中,当储、盖层间毛管压差、 浮力和水动力三者达到平衡时的油气柱高度,就是
③ 盖层分布、封闭性及其演化, ④ 断层封闭性及其演化, ⑤ 水动力演化及其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⑥ 构造变动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油气藏形成、保存与再形成
或变成稠油沥青的过程。
1.引起油气藏破坏的主要地质因素:
地壳运动→圈闭完整性被破坏
切过油气藏的断裂作用→油气向上运移
构造抬升→油气藏的盖层遭剥蚀破坏 →油藏埋深变浅→石油的氧化和生物降解 水动力冲刷、水洗原油→变稠变重
(1)地壳运动
①导致地壳上升,剥蚀,油气逸散
②产生断层,提供油气运移通道或破坏油气藏
原生油气藏
次生油气藏
油气沿断裂运移形成次生油气藏的仓储层式模式
2 )地壳运动改变了原有圈闭的形态,油气部分向
外溢出或全部转移,在新的圈闭中聚集成藏。
原圈闭溢出 点抬高,油气向 新圈闭中聚集,
形成次生油气藏。
单斜地层:倾 斜方向变化,
油气重新分布。
实例:
J3~N1,以 K3、N1; 泥岩为主、 部分为碳酸 为主 盐岩 1000~2000 米 K~N,以始新世为 K 为石灰岩、粘土岩, 主 厚 150~200 米; 泥岩 E 2000 米 以泥岩为主; 总厚 200~500 米
伏尔加 乌拉尔 利比亚锡尔 特 阿尔及利 亚东戈壁 北 海 尼日尔河 三 角 洲 美国西内部 松 辽 华 北
2、 圈闭所在位置与油气区位置关系
油气就近运移聚集成藏。油源区内及其附近的圈闭 有利。 通常油源有限,不能充满盆地内所有圈闭,距油源 区远的圈闭往往无效。 圈闭所在位置距油源区愈近,愈有利于油气聚集, 圈闭的有效性愈高。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生油中心与油气富集关系(据胜利油田 )
3、 圈闭所在位置与油气主要运移路线的关系
◆石油多产
自砂岩与页
岩之比例为
0.25-0.5的 地区。
美国怀俄州盐溪区白垩系弗朗提尔组砂---泥岩厚度比率图
若干地区石油聚集的最佳砂岩百分率
油气藏的形成与破坏02
第四节 油气藏形成时间与期次
(2)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
方法要求:在油气藏剖面上,油层和水层中等间隔系统采样作 自生伊利石的K—Ar年龄测定,在油水界面附近必然有一个伊
地温场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查明现今地温场 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区的古地温场。 1. 今地温场 盆地的今地温场一般根据钻井实测地温及大地 热流测试资料确定。由于钻井泥浆温度低于地下井 低温度,一般测量井温比真正地下温度低(1.1126.67℃),可以利用采油温度来校正电测温度。 不同地区地温梯度不一,主要与地下热源和岩石热 导率有关;影响地温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大地构造 性质、基底起伏、岩浆活动、岩性、盖层褶皱、断 层、地下水活动及烃类聚集等。
压实作用
流体动力来源及动力学机制
Magara(1978): 压实 Toth(1980): 重力 Grauls(1999): 超压
流体动力来源及动力学机制 (据田世澄等,2001,修改)
内容
• 温度场
• 压力场
• 流体势能场
• 构造应力场
一、温度场
沉积盆地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低温热化学反应器,地温是 决定有机质成烃演化的最重要控制因素,与油气形成关系密
流体动力场
温度场
今、古温度 场及其效应
压力场
压力系统形 成与演化
能量场
势能分布与 油气运移
应力场
演化及其 相互藕合
有利的油气生、运、聚组合部位 静态描述 地质 地震 钻井 测试 动态模拟
盆 地 地 质 演 化 史
今流体 动力分析
油气藏的形成过程石油生成-运移
油气藏特征
油气藏的储层特征
包括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含气性等特征,以及储层的非均质 性和空间展布规律。
油气藏的流体特征
包括油、气、水的性质、组分、含量以及分布规律,以及油气的相态 特征。
油气藏的温度、压力特征
包括油气的温度、压力、压力梯度、温度梯度以及压力系统等特征。
油气藏的驱动类型与能量
根据油气的驱动类型和能量,可以将油气藏分为弹性驱动、水压驱动、 气压驱动和溶解气驱动等类型。
02 油气运移
初次运移
初次运移是指油气从源岩中排驱出来 后,在地下未成熟的沉积岩层中的运 移。
初次运移的油气量较小,但为后续的 再次运移和聚集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
初次运移过程中,油气会受到地层压 力、温度和孔渗性的影响,通过扩散、 渗滤和毛细管作用进行长距离的运移。
再次运移
1
再次运移是指油气在经过初次运移后,在地下成 熟沉积岩层中的运移过程。
油气藏评价
油气藏的资源量评估
根据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勘探 资料,评估油气藏的资源量, 包括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
油气藏的技术可采性评估
根据油气的开采难度和经济效 益等因素,评估油气藏的技术 可采性和经济可采性。
油气藏的开发方案设计与 优化
根据油气藏的特征和评估结果 ,设计开发方案,包括开发层 系选择、开发方式确定、井网 部署等,并进行优化。
油气藏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地质因素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地质因素都会对油气藏的形成产 生影响。
气候因素
气候变化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腐烂,从而影响烃源岩的生成和油气 的形成。
时间因素
油气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油气的生成、 运移和聚集。
石油地质学 第七章 油气藏形成与破坏
一、温度场
沉积盆地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低温热化学反应器,地 温是决定有机质成烃演化的最重要控制因素,与油气形成 关系密切,是盆地油气远景评价中的主要参数之一;并且, 对油气的保存与破坏,地温也是具普遍意义的控制因素。
沉积盆地的地温场主要受地幔热流、地层放射性热源、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岩石热导率、流体热导率、岩 石组成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热传导是沉积盆地中 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控制着区域地温场,传导热流的强 弱主要取决于盆地形成演化的深部过程、动力学机制及沉 积盖层非均质性引起的基底热流的再分配;热对流常常导 致局部地温异常,热辐射则影响着地表温度。
理。
沉积盆地内的油气富集本质上是由温度、
压力和有效受热时间控制的化学动力学过程与由压
力、浮力、水动力和流体势能联合控制的地下流体
动力学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谓油气成藏动力学就是以盆地为背景, 以油气为对象,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 学手段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烃源岩和流体输导体 系发育的格架下,通过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 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分析,研究油气 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的动力学过程及其控制因 素的综合性学科。 由此可知,油气成藏动力学的研究基础是盆地构造 演化、烃源体识别与流体输导体系建立,研究核心 是能量场(包括温度场、压力场、势能场、应力场) 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过程。
第七章 油气藏形成与破坏
油气藏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如何被破坏的?
第七章 油气藏形成与破环 第一节 油气藏形成动力 第一节 油气聚集过程
(一)油气充注(二)油气混合(三)油气聚集过程
第二节 油气聚集
(一)油气聚集方式(二)油气聚集机制(三)油气聚集模式
第三节 油气藏形成条件
第七章 7.2 构造油气藏
1965
白垩纪
砂岩
尚未开发
16 012
9.哈西勒迈尔
阿尔及利亚
三叠
三叠纪
砂岩
2 600
56
15 120
10.舍基特利
原苏联
塔吉克
1968
早白垩世
石灰岩
108
14 840
总计
5
202 295
按背斜构造的成因分为:
挤压背斜油气藏 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逆牵引背斜油气藏
6
1、挤压背斜油气藏(与褶皱作用有关)
胜坨油田形成的有利条件
1.毗邻生油中心—利津洼陷,油源丰富 2.近物源储集层发育
3.巨厚的盖层和多套储盖组合使油气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
4.构造的形成与成油期相匹配
28
背斜圈闭的形成条件和形态较简单,主要是 储集层顶面拱起,上方被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 而底面和下倾方向被高油气势面和非渗透性岩层 联合封闭而形成的闭合低油气势区。 背斜油气藏的油气分布局限于闭合空间内, 油气水按重力分异,气油、油水或气水界面与储 层顶面的交线同构造等高线平行,且呈闭合的圆 形或椭圆形,具体形态取决于背斜的形态。烃柱 高度等于或小于闭合度。
断层与储层 之间 的裂缝对流 体进 入砂岩储集 层起 “单向阀” 作用
深部砂层 高压流体源
37墨Βιβλιοθήκη 哥湾Eugene岛330区块沿断层的油气二次运移
38
(三) 断层油气藏类型 按断层与储层平面组合关系分类
① 断鼻油气藏
断层与鼻状 构造组成的 断层圈闭中 的油气聚集
断鼻构造平、剖面图
39
渤海湾盆地永安镇油田永12 断鼻油藏剖面图
油气藏的破坏原因与结果
油气藏的破坏原因与结果
地壳运动为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很多有利的地质条件,但也有可能使已经形成的油气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环。
1.引起油气藏破坏的原因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引起油气藏破坏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剥蚀作用、水动力冲刷、氧化作用和扩散作用等等。
(1)剥蚀作用。
地壳的构造运动可使地壳相对抬升,将已经形成的地下油气藏上升到地表遭受剥蚀而被破坏。
(2)水动力冲刷。
由于构造运动的发生,使背斜油气藏的一翼相对抬升,导致原闭合高度减小,打破了原来油、气、水的平衡,致使水动力冲刷破坏了原来的油气藏。
(3)氧化作用。
由于构造运动的发生,打破了原来油、气藏的平衡状态,使地下油气或与地下水接触,或沿断裂上升到地表,都会因氧化作用而分别形成水、二氧化碳和其他高分子含氧化合物(如沥青类),导致油气藏破坏。
(4)扩散作用,天然气通过盖层扩散也能造成散失。
2.油气藏破坏的结果
油、气藏被破坏后的结果,不外乎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来的油气藏被
破坏后,油气完全散失或被氧化破坏而形成油气苗和沥青类等;二是原来的油气藏的平衡被打破以后,油气再次进行运移,遇到新的圈闭聚集起来重新形成油气藏,人们把这种油气藏称为“次生油气藏”。
次生油气藏一般有两个主要特点:
(1)由于油、气经历了再次运移,一般距油源相对较远;
(2)原油性质变化很大,一般是密度和粘度变大,含蜡量降低以及自喷能力变差等。
第7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2
三、成藏动力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藏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主 要表现在: (1)流体输导系统预测能力的提高; (2)能量场演化机制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过程和流 体流动样式研究的深入; (3)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深化; (4)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改进。
“三场”分析
耦合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地温场、地压场和地应力场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压力封隔体
天然气水合物
§4 油气成藏年代学
一、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传统方法(地质分析法)
1、根据圈闭形成的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2、根据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3、根据油气藏的饱和压力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时间
Z 10P
结合埋藏史曲线, Z(t)→ t
思考题
• 如何从地质空间和时间演化的角度认识 油气运移、聚集、破坏、再聚集之间的 辨证关系。
w
二、基于储层成岩矿物组合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
1、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 2、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 油气进入储层后伊利石的生长就会停止,故在相邻的 油、水层中,水中的伊利石年龄远小于油中的伊利石 年龄。 3、储层成岩事件及自生矿物生成序列
三、应用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油气藏形成时间
圈闭发育史 + 油气运移史—→油气聚集史 (建立地质——数学模型)
➢罗晓容(2004):“油气成藏动力学”是指以在油气 成藏过程中从油气源到油气藏的统一动力环境系统为单 元,定量研究油气供源、运移、聚集的机理、控制因素 和动力学过程。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
1.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背景 (1)盆地地温场研究 (2)盆地压力场研究 (3)盆地的三场耦合分析 2.油气成藏的动力学过程 (1)排烃动力学 (2)运聚散动力学 3.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中的相关技术 (1)物理模拟实验 (2)盆地数值模拟 (3)油气藏评价技术
技术文摘四张图详解油气资源形成过程
技术文摘四张图详解油气资源形成过程
下面详细用图介绍油气藏的形成过程:
生物遗体(浮游生物、细菌、高等植物)等伴随泥沙沉淀下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细菌的参与下,这些遗体被分解成为有机质,甚至有的被分解形成生物气。
随着沉积层越来越厚,下部的沉积物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下被压扁、固结,形成沉积岩。
先前形成并保留下来的部分有机质与泥砂一起被压实,形成富含有机质的生油岩。
随着地壳运动,海水退去,沉积岩地层形成褶皱,并产生断裂。
当富含有机质的生油岩随着地壳沉降达到一定深度时,开始生成大量
油气。
油气最先充满生油岩,随后沿着断裂或裂缝向上运移,当油气充满与生油岩紧密相连的致密岩石后,便形成了非常规油气藏。
剩余的油气运移到合适的部位,由于上部及四周具有致密非渗透的盖层遮挡,油气无法继续向其他部位运移而被圈闭其中,最终形成天然气居顶部、石油居中、水居底部的常规油气藏。
读者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可能的聚集模式
§2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一、充足的油气源 形成油气藏的物质基 础 而衡量油气源丰富程 度的具体标志,是生油 凹陷的好坏,即所谓生 油凹陷控油(“源控 论”)。一般说来,生 油凹陷面积越大,延续 时越长,其中形成的生 油层系越厚,环境越封 闭(还原环境),油源越 丰富。
但是,较小的凹陷中亦可有丰富油源,关键在于凹陷持 续的时间长短和沉积速率(稳定时期)。如美国洛杉矶盆地 和我国南阳油田所在的南襄盆地,俗称“小而肥”。
3.水力冲刷
㈡.热变作用 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石油产生的热分解作用。 热分解作用的实质是使具有环状结构的烃类断环、 长链烃分解成短链烃、带有侧链的烃发生侧链的脱落, 从而造成石油的比重和粘度降低,轻馏分含量不断增 从而造成 加,低沸点烷烃相对增加,环烷烃和芳香烷成份逐渐 递减,胶质—沥青质不断减小,固体石蜡有所增加, 石油中的杂元素逐渐消失,成为不含胶质的石蜡族石 油。 ****** 如果从有利于油气藏保存的角度出发,当然是上 述破坏因素越微弱,越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
影响石油成分的主要因素和作用
二.油气藏破坏 后的产物 1. 形成次生油 气藏(破坏程度 不大)
2. 形成油气地表显示 油气藏被破坏以后, 以各种方式运移到地表, 在地表形成各种各样的显 示,常称为油气苗。 流动的油气苗可有三 种形成机制:油气藏的垂 向渗漏(在压性和底辟环 境很常见)、再次运移 (主要发生在隆起边缘) 以及集中的二次运移。
油气藏的高度, 油气藏的高度,是 指油藏中纯含油部分 不包括束缚水在内) (不包括束缚水在内) 的油柱高度, 的油柱高度,它与圈闭 封闭的油柱最大高度之 间的差别,就是油水过 间的差别, 渡带。 渡带。
2δ 1 1 Zow = ⋅( − ) (ρw − ρo ) rt ' rp
因此,实际油藏的最大高度,就是圈闭能封闭的油柱最大 高度或圈闭的闭合度减去油水过渡带厚度所得差值: Zo=Zco - Zow
ρw 2δ 1 1 dh Zco = ⋅( − ) ± ⋅ ⋅ ∆x (ρw − ρo )g rt rp ρw − ρo dx
正负号取法是:当水流向下倾方向流动时,即Ëw(合 力)之铅直投影与重力方向一致时,取正号,否则为负。 圈闭实际封闭油气柱的最大高度,受盖层封闭能力 和圈闭的闭合度两个因素影响。
2、按组合方式分为: 正常式、侧变式或侧生式、自生自储盖式;
3、按生、储、层的时代关系分为: 新生古储、古生新储、自生自储。
四.大容积的有效圈团 1. 距油源区近 2. 形成时间早 3. 圈闭的容积大 4. 保存条件好 五.较好的运移条件 一般说来,中—厚生油 层与储集层间互存在,对油 气初次运移有利,因为接触 面积大(广泛接触),深度 上应处于正常压实带之下, 因为此时在生、储层之间有 过剩压力差存在,运移条件 较好。二次运移则与介质的 沟通能力关系紧密(孔隙、 不整合面、断层)。
二、差异聚集原理 格索(W.C. Gussow,1953) 提出了油气藏形成中的油气差异 聚集原理,他认为:在一组由低 到高按序排列的圈闭中,油气从 低处到高处逐次进入圈闭形成油 气藏时,是按气、油、水的重力 分异作用进行的。 静水条件下单一背斜圈闭中 的油气聚集过程 溢出点逐渐升高的系列背斜 圈闭中油气聚集作用 这样,在一组溢出点逐渐升 高的序列圈闭中,气藏位于下部 圈闭,油气藏位于中间,油藏统 于上部。
三.油气聚集的机理 1.渗滤作用 含烃的水或随水运 移的油气进入圈闭后, 因一般亲水的、毛细管 封闭的盖层对水不起封 闭作用,水可通过盖层 继续运移,而对烃类则 产生毛细管封闭,结果 把油气过滤起来,从而 在圈闭中形成聚集。
2.排替作用 在油水界面上油水的压力相等,而在油水界面以上任 一高度,由于密度差油的压力比水的压力高,由此产生了 一个向下的流体势梯度,致使油在圈闭中向上运移的同时, 把水向下排替直到油层中Sw等于束缚水饱和度为止。
第七章
油气藏的形成和破坏
地下油气聚集的一般规律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 油气成藏动力学 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油气藏的保存和破坏
§1 地下油气聚集的一般规律
一、圈闭封闭油气柱的最大高度和油气藏高度 1、圈闭封闭油气柱的最大高度 油气在二次运移过程中,当储、盖层之间毛管压差 (阻力)、浮力和水动力三者达到平衡时的油气柱高度, 就是盖层所能封闭的油气柱最大高度(Zco)。
§5
油气藏的保存和破坏
一、引起构造运动破坏了油气藏封闭的严密性,从而导 致了油气的逸散或者使油气遭受氧化或地下水的冲刷。油 气藏主要以三种方式遭受破坏: 1.逸散 2.氧化
(石油被氧化后的性质变化: 石油被氧化后的性质变化: 石油在氧化作用下,一般比重、粘度逐渐增大,轻馏分含量不断减少, 由于烷烃较易被破坏,烷烃含量逐渐减少,而环烷烃和高分子芳香烃 逐渐增加,胶质—沥青质含量不断提高,O、N、S等杂元素逐渐增多, 形成性质上多种多样的重质石油。氧化作用进行到最后,油气被彻底 破坏,而形成一系列次生衍生物——固体沥青类。)
二、良好的储集层 如陕甘宁盆地的T3y,其中可作为良好生油层的地层 厚度有300-500m,最有利的深湖相生油区可达5万多km2, 初步估计生油量至少可达100亿吨以上,但到目前为止, 陕甘宁盆地尚未找到与油源相称的油藏,单井产量也很低, 人称“井井见油,井井不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 是储层物性太差。 三、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生、储、盖组合即三者在剖面上和平面上的组合关系。 有利生储盖组合的划分方案: 1、按岩性特征分为: 碎屑岩类型、碳酸盐岩型、混合型
将军沟K1油苗
黑油山背斜构造侵蚀油泉
台湾:激流中的含油岩石
玉门油苗
准噶尔阿尔钦沟泥火山
托斯台泥火山
§3 油气成藏动力学 成藏动力学是研究油藏在盆地中所受到的各种营力 作用及其在多种营力作用下油藏形成、演化或消亡的过 程与油气水分布模式。 目前可以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 1、油藏描述 2、油藏发育史恢复 3. 油藏成因模拟
§4
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
一、根据生油层的主生油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二.根据圈闭形成的时期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三、根据饱和压力确定油气藏形成的时间 四.根据圈闭容量确定天然气藏形成的时间 10 ⋅ P1 ⋅ V1 P0 ⋅ V0 = P1 ⋅ V1 Z= P0 ⋅ V0 五、应用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恢复油气藏形成时间 圈闭发育史 + 油气运移史—→油气聚集史(地质——数 学模型) 六.有机包裹体定年定时 通过对包裹体进行处理分析,可获成藏时的温、压、 原始油田水的盐度、密度、成分以及C、H、O同位素值等, 结合埋藏史、地热史,即可基本查清油气藏形成的时间。 其中的关键是要分辨包裹体发育的期次。
常见的油气显示: ①油苗:有油泉(→油湖或沥青湖)、沥青丘或沥青锥、 含油砂岩(分油砂、油斑、油迹三级)等。 ②气苗:有可燃的天然气苗、泥火山。 ③石油沥青:是石油在表生作用带,轻质成分散失, 重质成分被氧化而成,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依次可分为 软沥青、地沥青、石沥青、碳沥青等。
各种油气显示
准噶尔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