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化学周测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题《溶液》附答案

溶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2016·衡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D. 5g某物质完全溶于水配成100 g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是5%2. (2016·怀化)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C.浓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3.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现有四份该物质的溶液:①20℃的饱和溶液;②20℃的不饱和溶液;③60℃的饱和溶液;④60℃的不饱和溶液。
下列关于这四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不一定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4.如下图所示,一定温度下将蔗糖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
在此变化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与时间t的关系是()5.实验室中有四份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各100 g。
为了进行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①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②加入10 g10%的同种溶质的溶液;③加入10g同种溶质,且全部溶解;④加入10g 水,混合均匀。
四种方法处理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为()A④①②③ B.④②①③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6. (2016·呼和浩特)小朋要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③选用2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7.如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测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NaCl B.CuSO4 C.CaCO3D.FeCl3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4、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能产生乳化现象的是( )A.水B.洗洁精C.汽油D.酒精5、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6、20 ℃时,某物质在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5 g,则该物质的溶解性属于() A.易溶B.可溶C.微溶D.难溶7、有20℃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1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温度仍保持20℃.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量是()A. Ca(OH)2的溶解度B. 溶剂的质量C. 溶液的质量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将80 g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成6%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A.480 g B.400 g C.320 g D.80 g9、某物质X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溶剂B.X只能是固体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10、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A.50gB.10gC.100gD.40g11、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现将等体积质量分数为90%和10%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50% B.=50% C.<50% D.不能确定12、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NaCl和Na2CO3。
溶液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溶液单元测试题一说明: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2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7题,共50分)两部分。
本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l: Zn : 65第Ⅰ卷(选择题 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A、酒精、二氧化碳B、稀硫酸、液氧C、汽水、干冰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C、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3、在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蒸馏水和一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钾溶液,鉴别它们的正确方法是()A.尝液体的味道 B.蒸发液体看是否结晶 C.加入白色硫酸铜粉末 D.看颜色4、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中拿出一杯内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
得到溶液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时 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被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m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解于水 B.食盐水蒸干后出现白色粉末C.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 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6、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D.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 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9、用50g 98%的浓H2SO4配制成20%的稀H2SO4,需加水的质量为()A. 145g B.195g C.196g D.245g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11、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50℃时84g,、60℃时90g。
九年级化学《第9章溶液》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9章溶液》测试卷一.选择题(共39小题)1.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A.蒸馏水B.酒精C.汽油D.生理盐水解:A、蒸馏水是纯水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点易溶于酒精,且酒精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所以说该答案正确;C、汽油虽然能溶解碘但是用作消毒不合适,不符合题意;D、生理盐水不能很好的溶解碘,不适合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
故选:B。
2.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由下表分析,在家中除去碘污渍最好选用()溶溶剂质汽油水酒精苯(一种有机物,有毒)碘微溶可溶易溶易溶A.水B.苯C.汽油D.酒精解:A、碘微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来清除碘,故选项错误。
B、碘易溶于苯,但是苯有毒,故选项错误。
C、碘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快速除去碘渍,故选项正确。
D、碘可溶于酒精,能用于清洗碘,但是速度不是最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自然界中的水过滤后变成纯水C.水的蒸馏是物理变化D.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鉴别解: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故说法正确;B、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吸附、过滤、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的水。
故错误;C、水的蒸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说法正确;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浮渣,软水中不含或含有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故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故说法正确;故选:B。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A.食盐水B.糖水C.泥土水D.澄清石灰水解:A.食盐水是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糖水是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C.泥土是不能溶于水的,所以泥土水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不属于溶液;D.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硝酸钾和水B.食盐和水C.碘和酒精D.植物油和水2.使一定温度下、一定压强下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减小压强,降低温度 B.压强不变,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降低温度 D.温度不变,减小压强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A.泥沙 B.面粉 C.食盐 D.花生油4.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可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D.硝酸钾溶液的溶质是水5.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A.称量固体时,氯化钠放在右盘B.固体转移到烧杯时,氯化钠洒出C.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D.配好的溶液装瓶是,将溶液溅出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应用中,错误的是()A.将硝酸铵溶于水制作热敷袋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C.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7.溶液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着广泛应用。
下表和下图是不同温度时硫酸镁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髙而增大B.硫酸镁属于易溶物质C.10℃时,27.7g硫酸镁和72.3g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D.将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B.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配制100g 10%的NaCl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溶解、装瓶、贴标签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形成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10.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C.食盐的溶解度变大了D.食盐的溶解度变小了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C.澄清石灰水的溶质是氧化钙 D.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12.现有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若将其温度降到20 ℃,此时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硝酸钾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C.降温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降温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习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C.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量分数相等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C解析:CA、溶液具有均一性,故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B、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加入了溶剂,故B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C、实验2是常温下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5g氯化钠,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加入的氯化钠不能溶解,乙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甲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C分析错误,符合题意;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甲中加水,溶质不变,乙中的加溶质不再溶解,因此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故D分析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 NaCl 和 Na2CO3。
结合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44 ℃时 Na2C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0%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 NaCl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 Na2CO3B解析:BA、从溶解度曲线图知道,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B、44 ℃时,Na2CO3的溶解度是50g,则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0g100%33.3%⨯≈,符合题意;100g+50gC、“夏天晒盐”的原理是让湖水蒸发结晶得到 NaCl,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所以适合用蒸发结晶的方式,不符合题意;D、“冬天捞碱”的原理是让湖水降温结晶得到 Na2CO3,碳酸钠的溶解度在40 ℃以下是随温度的降低,溶解度降低,因为冬天温度低,所以降低温度能够得到碳酸钠的晶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练习卷及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练习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t℃时,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一定变大B.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剂质量一定变小D.溶液质量一定变大2.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入含相同溶质的浓溶液;℃加入该固体溶质;℃增大压强。
其中正确的方法有A.℃℃℃B.℃℃℃C.℃℃℃D.℃℃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t℃时,对含有等质量溶质的甲的饱和溶液与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未蒸干),正确的说法是A.蒸发前,甲、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B.蒸发后,所得甲溶液依然饱和,乙溶液不饱和C.蒸发后,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D.蒸发后,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B.二氧化碳和氧气可以使用相同装置制取C.洗洁精与氢氧化钠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D.所有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5.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D.将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各自降温到t1℃时,二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6.春节餐桌饭菜丰盛,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白酒B.白灼虾C.老鸭汤D.小米粥7.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方案甲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B.用方案乙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C.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D.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8.下列选项中,对相应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9.化学实验考试时,小美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她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NaCl固体B.称量9.0gNaClC.量取41.0mL水D.玻璃棒搅拌溶解10.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时,将A、B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溶解A 的质量比B 多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A一定比B多D.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二、实验题11.实验室需要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50g。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单选题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据此由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可以采取:①加入氢氧化钙、⑤蒸发水的方法;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还可以采取②升高温度的方法.故①②⑤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答案: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故A选项正确;B、t1℃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最大,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故B选项正确;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氯化镁、氯化钾的溶解度增大,所以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故C选项正确;D、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70g,所以将40g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5g的晶体,所以所得溶液质量为85g,故D选项错误。
初三化学2014年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

2014年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Na —23 H-1 C-12 O-16 Cl-35.5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A. 面粉与水混合不可形成溶液B. 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乳化现象D. 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 2、(2013.成都)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X| k |B | 1 . c |O |mB.20℃时,100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时,将36g 氯化钠溶解于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3、(2013.上海市)室温时,对100mL 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A. 溶质质量相同B.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 均为不饱和溶液D. 溶剂质量相同 4、(2013.德州市)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X Kb1 . C omA .物质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t 1℃时,物质C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C .将t 2℃时物质C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溶液浓度不发生变化D .将t 2℃时的物质A 、B 饱和溶液降温到t 1℃时,两溶液额浓度A ﹥B5. (2013连云港)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 2℃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像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B .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 2℃降至t 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 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 .向烧杯的水加NH 4NO 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6、(2013.兰州市)欲配制100g 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对关于溶质类属和溶液的名称正确的是()A。
混合物、碘酒B。
单质、液态氢气C。
化合物、生理盐水D。
氧化物、白酒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和冰块的共存物是悬浊液B。
凡均一、稳定、透明、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C。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就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D。
在泥水里,泥是溶质,水是溶剂3.要从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固体,有下列操作可选择:①过滤;②烘干;③加水溶解;④水洗;⑤蒸发结晶。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⑤C。
③→①→④→②D。
③→①→⑤→④4.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3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3晶体,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ω)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A。
ω随t的增加而增加B。
ω随t的增加而减小C。
ω先增加后减小D。
ω先减小后增加5.某医院需要配制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1000g,下列配制过程正确的是()A。
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B。
用托盘天平称取9g氯化钠C。
配制生理盐水可以用粗盐D。
用量筒量取1000mL水6.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
计算、量取、溶解B。
称量、溶解、搅拌C。
计算、称量、溶解D。
称量、加水、溶解7.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A。
硝酸铵B。
生石灰C。
活性炭D。
烧碱8.有W(g)浓度为15%的硝酸钾溶液,若将其浓度变为3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
蒸发掉溶剂的1/2B。
加入3/20W(g)的硝酸钾C。
蒸发掉W/2(g)溶剂D。
加入5/14W(g)硝酸钾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花生油C.蔗糖D.泥土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5gA物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0gB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 )A.A>B B.B>A C.A=B D.无法比较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B.乙醇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D.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4.在“新型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
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其中选用仪器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天平称量0.9g氯化钠B.用量筒量取100g水C.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D.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5.下列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析出晶体后,在当时条件下应该成为不饱和溶液B.质量百分比浓度大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升温或蒸发溶剂都能使不饱和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D.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即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豆浆C.冰水D.食盐水7.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方法。
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实验1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B.实验2可以说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酸C.实验3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D.实验4呈现出的不同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8.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浓硫酸20mL (密度为1.84g﹒mL-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量取的水的体积为180mLB.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C.实验中需要仪器有:烧杯、相应规格的量筒、玻璃棒D.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溶液,则瓶中硫酸溶液浓度小于10%9.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 (含答案)

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1.t℃时,120g 某硝酸钾溶液蒸发17.5g 水析出2.5g硝酸钾,若原溶液蒸发掉27.5g水并恢复到t℃,则析出5g硝酸钾晶体,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为饱和溶液B.蒸发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5%C.t°C时硝酸钾溶解度为25gD.从原溶液中蒸发水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之比是一个定值2.下列洗涤原理与汽油除油污原理相同的是A.洗发水洗头 B.洗洁精洗碗C.水洗试管内的高锰酸钾 D.肥皂洗衣服3.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味精C.蔗糖D.花生油4.下列含有“水”字的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蒸馏水B.矿泉水C.食盐水D.澄清的石灰水5.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6.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芒果汁B.牛奶C.玉米粥D.糖水7.下列关于饱和溶液和结晶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蒸干水分可得HCl晶体B.将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可得硝酸钾晶体C.NaCl的近饱和溶液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得到饱和溶液D.通过将CaO加入水中的方法可以得到CaO的饱和溶液8.要使60℃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方法错误的是()A.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B.倒出少量溶液C.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D.恒温蒸发部分水9.若用下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使固体与液体接触,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A.固体为氢氧化钠:液体为水B.固体为铁粉:液体为稀硫酸C.固体为氯化钠;液体为水D.固体为硝酸铵;液体为水10.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将养鱼池中的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氧气的溶解度C.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D.用铝作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天线11.欲配制30g 10%的NaC1溶液5,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取固体B.称固体C.量取水D.溶解1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B.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D.等质量的不同形状的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13.分类方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错误的是A.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数,将其分为单质与化合物B.根据一定温度下溶液是否再溶解该溶质,将其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C.根据离子的电性将其分为阳离子与阴离子D.根据溶质的多少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说明: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7题,共60分)两部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S :32 Cl: 35.5 Zn :65第Ⅰ卷(选择题 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溶液一定是()A .无色的 B. 混合物 C .化合物 D. 单质2.下列生活用品在水中振荡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 .钡餐B 食盐C 面粉D 植物油3. 40 g 15%的NaCl溶液和40g 5% 的NaCl溶液混合后,则所得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5%B. 10%C. 15%D. 20%4. 同一温度下,从100mL饱和食盐水中取出1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溶解度变小了 B.剩余溶液由饱和变成不饱和C.取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了 D.剩余溶液密度不变5、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A、生石灰、氯化钠B、碳酸钙、氢氧化钠C、苏打、小苏打D、硝酸钾、硝酸铵6. 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见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乙>丙;B.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丙;C.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7.在t℃时,要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以下措施:⑴降低温度;⑵升高温度;⑶增加溶质;⑷加水。
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A ⑴⑶B ⑵⑷C 只有⑶D 只有⑷8、.在一定温度下,把ag物质加入b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等于a/b×100% B等于a/(a+b) ×100 % C不大于a/(a+b) ×100% D不大于a/b×100%9.. 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A 100g水中溶解了16g氯化钠;B 100mL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占16gC 100mL溶液中氯化钠占16mL;D 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氯化钠16g溶质质量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油属于混合物B 、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C 、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质量变小D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11.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 3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 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加入NaNO 3晶体的质量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3333 A B C D12. 右图是KNO 3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
九年级化学_第9单元(溶液)测试题

A B C D第9单元 《溶液》 测练题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一、我会选(32分) 1.溶液一定是( )A.单质B.化合物C.纯净物D.混合物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 3.一瓶NaCl 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A.上面跟下面不相同B.完全不相同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D.完全相同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5.在一瓶NaCl 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 晶体,则(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6.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7.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 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 溶液100 g ,需要20%的NaOH 溶液 A.95 g B.10 g C.50 g D.100 g ( ) 8.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9.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 溶液,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 .计算、量取、溶解 B .称量、溶解、搅拌 C .计算、称量、溶解 D .称量、加水、溶解1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 11.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5 g 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 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12.把100 mL 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 A.减少50倍 B.增加50倍 C.不变 D.减少5倍13.20 ℃时,向100 g 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 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6.5% B.30% C.25% D.14.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若过滤后滤液浑浊,下列可能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滤纸破了B.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C.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承接滤液的烧杯没洗干净15.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 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硝酸铵(NH 4NO 3)B 、生石灰(CaO )C 、活性炭D 、烧碱(NaOH )16.将m g 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 %与时间t 的关系正确的是( )二、我能填(61分)17. (6分)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18. (2分)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 ,其含义是。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经典大题例题(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g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C.俯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答案:C分析: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故A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故B正确;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不正确;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故D正确。
故选C。
小提示: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x是40℃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后,判断错误的是A.X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Y可能是饱和溶液C.Y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Z大D.X和Z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答案:D根据题目中的图,可知:X溶液恒温蒸发20g水,变为溶液Y,没有晶体,则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也可证明X 不是饱和溶液;溶液Z有晶体析出,则Z一定为饱和溶液。
小提示:A、X溶液恒温蒸发20g水,变为溶液Y,没有晶体析出,则X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B、X溶液恒温蒸发20g水,变为溶液Y,没有晶体析出,则Y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C、Y溶液降温后有晶体析出,则Y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Z大,故选项正确;D、X溶液到Z溶液,溶质和溶剂都变小,因此X和Z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故选项错误。
故选D。
3、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答案:CA、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所需葡萄糖为:100g×11%=11g,需要用到游码,用托盘天平称量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故葡萄糖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不符合题意;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不符合题意;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取数字大于实际数值,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大,符合题意;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影响溶液的浓度,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经典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提高科学核心价值观,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氧气具有可燃性B.洗涤剂清洗油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C.氢能源未广泛应用——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2.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
若液体X是水,则固体y可能是A.氢氧化钠B.氯化钠C.硝酸铵D.二氧化锰3.某同学预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80克,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时,他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1克以下用游码),则实际上他所配制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8.5%B.7%C.14%D.8%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易溶物B.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的质量乙>甲C.60℃时,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80gD.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5.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使a、c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方法都可以是降温结晶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在t2℃时,将a物质30g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为80g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 6.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均为25gB.将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从50℃降温到30℃均会有晶体析出C.甲、乙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不考虑水分蒸发)D.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50℃降温至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5%7.如图所示是NH4Cl与Na2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时NH4Cl的溶解度比Na2SO4的大B.采用升温的方法可将60℃Na2SO4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C.除去Na2SO4中少量NH4Cl时比较高效的物理方法是将40℃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过滤D.25℃时将NH4Cl与Na2SO4各3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Na2SO4NaCl+CO+NH+H O=NaHCO+NH Cl”是氨碱法制纯碱中的重要反应。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C.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解析:BA、混合物中不一定含有两种元素,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A错误;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故B正确;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故C错误;D、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故D错误。
故选:B。
2.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
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 )A.B.C.D. A解析:AA、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因此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不是交叉关系,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它们之间属于包含关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因此它们是交叉关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溶液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并列关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
3.要配制100g10%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10g食盐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仰视量筒读数C.为加快食盐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D解析:DA、称量氯化钠时,要在左右两盘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故错误;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错误;C、加快固体溶解应该用玻璃棒,而不能用温度计,故错误;D、最后配好的溶液应该装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故正确;故选D。
第九单元溶液素质达标检测题

第九单元溶液素质达标检测题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K—39 Ca—40 Fe—56 Cu—64一、选择题1、溶液外观上的基本特征是()。
A、都无嗅无味B、都呈液态C、具有无色透明性D、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2、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碘酒B、蔗糖水C、盐酸D、氯化钠溶液3、将一根细铁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A、铁丝B、硫酸C、硫酸铁D氯化钠溶液4、水中能较多地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是()。
A、高压、低温B、高压、高温C、低压、低温D、低压、高温5、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B、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烧杯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D、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6、20℃时,将10g下列物质投入90g水里,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A、熟石灰B、食盐C、硝酸钾D、氯化钾7、将30℃时一定量的NaNO3饱和溶液升温50℃(忽略水的蒸发),肯定改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NaNO3的溶解度8、农业生产中通常用10%︵20%的食盐水来选种,现有配制好的15%的食盐水200kg,其中含水()。
A、30kgB、170kgC、140kgD、200kg9、海水晒盐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海水中的水蒸发C、利用日晒,使海水分解D、利用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固态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B、在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里加入其它任何物质都不能溶解C、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湿度升高,KNO3的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所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也随之而减少图9—2211若把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从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 )。
杭州市风帆中学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溶液》检测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33625]提高科学核心价值观,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氧气具有可燃性B.洗涤剂清洗油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C.氢能源未广泛应用——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2.(0分)[ID:13362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3.(0分)[ID:133611]某同学预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80克,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时,他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1克以下用游码),则实际上他所配制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8.5%B.7%C.14%D.8%4.(0分)[ID:133602]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 a、b、c 三种物质 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b>cB.t2℃时 30g 物质 a 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 80g 溶液C.t1℃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b>a=c D.若 a 中混有少量 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 a5.(0分)[ID:133599]与“饱和溶液”互推,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有晶体析出的溶液B.是浓溶液C.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D.混合物6.(0分)[ID:133597]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2℃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B.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D.将t2℃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B>A >C7.(0分)[ID:133591]如图是柠檬酸在水中和甘油中的的溶解度曲线。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综合检测试卷习题(含答案) (120)

初中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综合检测试卷习题(含答案)从1L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取出100mL液体,则原溶液发生的变化是()A.溶液由饱和变成了不饱和B.溶液中会析出晶体C.溶液中只有溶剂减少了D.溶液中溶剂和溶质都减少了【答案】D【分析】因为溶液各部分性质均相同,从1L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取出100 mL液体,剩余溶液的浓度、密度、溶质质量分数、饱和状况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减少了,因为取出的溶液中也含有溶质和溶剂。
【详解】A. 溶液不管取出来多少,溶液的浓度是不发生变化的,故不符合题意;B. 溶液的浓度不变,故不会有晶体析出,故不符合题意。
C. 取出溶液后,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了,不单只有溶剂减少,故不符合题意;D. 取出溶液后,溶质和溶剂都减少了,故符合题意;故选D。
37.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答案】C【分析】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一般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克(符号为g)。
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是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质量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
根据KNO3在60℃时的溶解度,判断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关系: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则60℃的饱和溶液若含100g 水就应含溶质110g,所得溶液质量为210g。
【详解】A、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比=110g:100g=11:10,故A错误;B、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比=100g:210g=10:21,故B错误;C、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比=110g:100g=11:10,故C正确;D、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比=210g:110g=21:11,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化学周测第九单元溶液
测试题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物质是()A.面粉B.白酒C.白糖D.食盐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④①②⑤D.②①④③⑤3.下列
关于溶质类属和溶液的名称正确的是()A.混合物、碘酒B.单质、
液态氢C.化合物、生理盐水D.氧化物、白酒4.溶液在生活、生
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
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豆浆、牛奶都是溶液C.溶液都是无色的
D.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5.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B.牛奶C.果粒橙D.豆浆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
事实解释A宝石绚丽多彩宝石中含有某些金属原子B实验室中,将
固体药品配成溶液进行实验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接触
C氯化钠放进水中很快消失了氯化钠分子扩散到水分子中间D5mL水
和5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分子在不断运动A.AB.BC.CD.D7.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各20g,
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情况如下表(温
度保持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
质量/g4.2209.2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溶质质量分数最
大的是丙溶液C.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丁D.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8.同学在配制食盐
溶液时,发现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A.称取食盐固体的质量偏大B.倾倒称量好的食盐时,有部分固体
洒落在桌面上C.量筒在量取水的时候,视线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D.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9.推理是化学
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
稳定的,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依据化学方程式:
4NH3+3O2点燃2X+6H2O,可推出X的化学式为N2C.酸能使紫色石
蕊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
是酸D.稀有气体的原子(除氦外)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最外层电
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10.如图为A,B,C三种不
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15gB.要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
常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C.除去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冷却热
饱和溶液的方法D.在t2℃时,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3℃后,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相等11.对生活中下列现象
的解释错误的是A.AB.BC.CD.D1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B.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相等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溶液中析出晶体的
质量甲大于乙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1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
克B.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C.将45℃时甲、乙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时,两溶液均析出晶体D.t℃时,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4.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温度/℃203060溶解度
/gKCl333845KNO33164110A.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
45gKClB.随着温度的升高,某饱和KCl溶液中会有固体析出C.KNO3的溶解度始终大于KClD.60℃时,某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一定为110110+100×100%15.将100g、10%的蔗糖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有A.蒸发掉50g水B.加入20g蔗糖C.加入10g蔗糖D.加入100g、20%的蔗糖溶液二、填空
题16.指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用化学式表示)(1)澄清石灰水中的
溶质是___________。
(2)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3)稀硫酸的溶质是___________。
(4)碳酸钙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有毒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性。
(2)农业上选种需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在其他操作无错误的前提下,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氢化镁(MgH2)是一种相对廉价的储氢材料。
当它与水混合时放出氢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3H6S,硫化丙烯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
18.配置15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克,水mL;若用24%的氯化钠溶液配置,需24%的氯化钠溶液克。
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
/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KNO313.320.931.645.863.98 5.511019.如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1)若要比较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______。
(2)60℃时,在100g水中加入100g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得到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若将温度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_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01%)。
(3)在10℃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在50℃时,12g水中最多能溶解______gNaCl。
2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温度大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40℃时,若将20g乙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4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
0.1%).(3)4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
至20℃,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较多的物质是.(4)如果甲
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应该采用方法提纯甲物质.三、推断题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的
奥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
(1)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
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
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______的功能。
四、实验题22.下图是配制180g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
意图。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在称取氯化钠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接
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3)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
码的位置应在刻度线________处。
(4)实验中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__mL。
(2)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盛有MnO2的金属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五、计算题24.为了测定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
镁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次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
(3)此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反应后的滤液蒸发104.4g水,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6)若要生产含镁4.5%的铝合金960t,需要上述金属镁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25.将50g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41.2g(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