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第六章参考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营养学、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4、生产及实际生活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5、如何学习和应用动物营养学的知识?6、你期望通过学习本课程获得那些知识和技能?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 名词解释:CP、粗灰分、EE、CF、ADF、NDF。
2. 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 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 4. 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 5. 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6. 经测定饲喂态玉米含水8%,CP 9.6%、EE 3.6%、CF 1.3%、粗灰分1.1%、Ca 0.03%、P 0.29%,问饲喂态时NFE含量?绝干状态时CP、Ca?7. 实际生产中如何防止饲料营养价值的下降?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解释消化、吸收、消化率的概念。
★ 2.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
★ 3.简述瘤胃消化饲料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消化的优缺点。
★ 4.蛋鸡每天采食120 g饲粮,饲粮含CP18%,Ca 3.5%,每天随粪排出CP 4.32 g、Ca 1.95 g,随粪排出内源CP 1.5 g,内源Ca 0.90 g,问该饲粮的CP、Ca表观与真消化率是多少?★ 5.简述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6.饲料颗粒化处理、少量多餐饲喂、奶牛TMR日粮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7.单胃动物回肠末端(家禽去盲肠)消化率、真消化率的意义?第三章水的营养★1.水分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
2.为什么动物缺水的危害比缺乏饲料的危害大?★ 3.动物如何调控其体内的水分平衡?★ 4.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那些?5.如何减少夏季高温季节家禽发生软便?6.生产中强迫奶牛多饮水有哪些负面作用?7.多饮水能否缓解母猪便秘现象?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 1.名词解释:EAA、NEAA、LAA、RDP、UDP、IP。
动物营养学复习思考题-精品文档
★ 3.常见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及其机理。
★ 4.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5.日粮电解质平衡对生产有何意义? 6.生产中如何补充微量元素?
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1.简述维生素的定义、作用特征。 2.各种维生素的主要作用及其典型缺乏症。 3.简述生产中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的主要原因。 4.生产中如何发挥维生素的营养功能?
★ 5.影响动物维持需要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七章
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1.解释生长、肥育的概念。
2.简述种用动物与生长肥育动物营养需要及饲养 管理方法的异同。
★ 3.简述测定生长肥育动物的能量需要量的方法?
《动物营养学》复习思考题
绪 论
★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营养学、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 ★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4、生产及实际生活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5、如何学习和应用动物营养学的知识? 6、你期望通过学习本课程获得那些知识和技能?
第十三章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1. 营养需要量及饲养标准的概念。
2.生产中如何正确运用饲养标准指导实践?
3.饲养标准中数值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4.确定营养需要量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5.论述饲养标准的发展趋势。
第十四章 动物的采食量
★
1.名词:日粮、饲粮、采食量、适口性。 2. 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 水的营养
★1.水分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
2.为什么动物缺水的危害比缺乏饲料的危害大?
★ 3.动物如何调控其体内的水分平衡? ★ 4.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那些? 5.如何减少夏季高温季节家禽发生软便? 6.生产中强迫奶牛多饮水有哪些负面作用?
动物营养学第六章参考
二、脂类得主要性质
5、脂类得其她作用 油脂可提高饲料适口性 。 油脂可改善饲料得物性,抑制扬尘。 油脂可提高粒状饲料得生产效率,增加铸模寿 命,减少机械磨损。
三、脂类得营养生理作用
(一)脂类得供能贮能作用 1、动物体内得能源物质,含能高得营养素。 动 物生产中常基于脂肪适口性好,含能高得特点,用 补充脂肪得高能饲粮以提高生产效率。 2、油脂得“额外热能效应”。 3、脂肪就是动物体内主要得能量贮存物质。
二、脂类得主要性质
4)高等动、植物得单不饱与脂肪酸得双键位置在 第9~10碳原子之间,多不饱与脂肪酸中得一个双 键一般也位于第9~10碳原子。 5)高等动、植物得不饱与脂肪酸,几乎都具有相同 得几何构型,而且都属于顺式,只有极少数得不饱 与脂肪酸属于反式。
二、脂类得主要性质
6)细菌所含得脂肪酸种类比高等动植物少得多。 细菌中绝大多数为饱与脂肪酸,而不饱与脂肪 酸只带一个双键。
2、鞘脂类 主要由一分子鞘氨醇、一分子脂肪酸与其
它基团组成。包括神经鞘磷脂、脑苷脂等。
H OH NH2 CH3(CH2)12- -C=C- -CH- -CH- -CH2OH
H 鞘氨醇
CH3(CH2)12CH=CH-CHOH
RC-NH-CH O
O
CH2-O-P-O-CH2CH2+N(CH3)3
脂肪酸
CH2OH
OH H OH
H H
O O CH2
H H
OH
CHOCOR CH2OCOR
半乳糖脂
青草与三叶青草中。
一、脂类得组成、结构与分类
4、脂蛋白 乳糜微粒为例,它就是由蛋白质、甘油三酯、
胆固醇、磷脂以及糖组成。乳糜微粒就是在小肠 上皮细胞中合成得。常存在于血液中,主要功能就 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胆固醇与其它脂类至脂 肪组织与肝脏中。
《动物营养学》按章节复习资料.doc
绪论营养是一切牛命活动(牛存、牛长、繁殖、产奶、产蛋、免疫等)的基础。
动物营养: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牛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在于:笫一,揭示和阐明动物生存、生产或做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或生物学功能。
第二,研究并确定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
第三,研究营养素供给与动物体内代谢速度、代谢特点、动态平衡、动物生产效率及动物牛产特性之间的关系。
第四,评定各类动物对饲料屮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第五,研究营养与动物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六,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研究的新方法和手段。
开拓动物营养研究的新领域。
动物科学专业三大主干学科:动物遗传冇种、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一、动物与饲料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动物生产与植物生产饲料:动物的食物。
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皆可作为动物的饲料。
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概略养分分析方案(Feed Proximate Analysis),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c水分饲料V j无机物质(粗灰分或矿物质)、干物质•(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有机物丿彳〔乙隧浸出物(粗脂肪)I无氮化合物^ r粗纤维1碳水化合物{I无氮浸出物(一)水分各种饲料均含有水分,但含量差界很大,最高可达95%以上,最低可低于5%o水分状态:含于动植物体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的水,称为游离水或自由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胶体水膜、难以挥发的水,称结合水或束缚水。
1.初水即自由水、游离水。
60-70C烘箱中烘3-4小时2.吸附水即结合水。
测定初水后的饲料、经白然风干的饲料或谷物饲料,在100-105°C烘箱内烘干2- 3小时。
除去初水和吸附水的饲料为绝T•饲料(Dry Matter,缩写DM)。
动物营养学(脂类的营养)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三)脂类抗氧化作用 ▪ 天然脂肪因存在抗氧化物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抗氧
化作用 。 ▪ 苯酚、苯醌、α-生育酚、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
盐等具有抗氧化作用 。 ▪ 抗氧化作用仅能维持一定时间,保持时应加抗氧
化剂。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四)脂类氢化作用 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在催 化剂或酶作用下双键加氢,转变为饱和脂肪酸, 使脂肪硬度增加,不易氧化酸败,有利于贮存, 但也损失必需脂肪酸。
是含饱和脂肪的饲粮加不饱和脂肪效果更明显。
三、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二)构成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 各器官和组织细胞的组成中均含有脂类。 ▪ 脂肪可作隔离层,保护和固定内脏器官。 ▪ 脂肪是动物生长新组织及修补组织的原料。 ▪ 脂类可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调节物质合成。 ▪ 糖脂类可能在细胞膜传递信息的活动中起着载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一)简单脂类 ▪ 甘油脂
动植物细胞贮脂的主要 组成成分。室温呈液态 为油,呈固态称为脂 。 ▪ 蜡质 高级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所生成的酯。广泛分布 于动植体中,常温常为固体。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二)复合脂类
▪ 磷脂类
✓ 动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其中以卵磷脂、脑磷脂和磷
脂酰丝氨酸较为重要。
✓ 脑磷脂与卵磷脂,区别仅在
于脑磷脂含有的是氨基乙醇 而不是胆碱。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营养学、饲料、饲料的营养价值。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4、生产及实际生活中与动物营养有关的常见问题有哪些?5、如何学习和应用动物营养学的知识?6、你期望通过学习本课程获得那些知识和技能?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
名词解释:CP、粗灰分、EE、CF、ADF、NDF。
2. 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
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4.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5. 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6。
经测定饲喂态玉米含水8%,CP 9。
6%、EE3。
6%、CF 1.3%、粗灰分1。
1%、Ca 0.03%、P0。
29%,问饲喂态时NFE含量?绝干状态时CP、Ca?7。
实际生产中如何防止饲料营养价值的下降?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
解释消化、吸收、消化率的概念。
★2。
比较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
★ 3.简述瘤胃消化饲料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消化的优缺点。
★4。
蛋鸡每天采食120 g饲粮,饲粮含CP18%,Ca 3.5%,每天随粪排出CP 4.32 g、Ca1。
95 g,随粪排出内源CP1。
5g,内源Ca 0。
90 g,问该饲粮的CP、Ca表观与真消化率是多少?★5.简述影响饲料消化率的因素。
6.饲料颗粒化处理、少量多餐饲喂、奶牛TMR日粮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7。
单胃动物回肠末端(家禽去盲肠)消化率、真消化率的意义?第三章水的营养★1.水分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
2.为什么动物缺水的危害比缺乏饲料的危害大?★3.动物如何调控其体内的水分平衡?★4.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那些?5.如何减少夏季高温季节家禽发生软便?6.生产中强迫奶牛多饮水有哪些负面作用?7。
多饮水能否缓解母猪便秘现象?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1.名词解释:EAA、NEAA、LAA、RDP、UDP、IP。
《动物营养学》要点
《动物营养学》要点动物营养学(6497)自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动物营养学是紧密围绕动物生产又直接为养殖业服务的一门科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特点:基本概论多、基本理论较深,前半部分主要讲述营养物质的作用及体内的代谢过程,理论性较强,后半部分主要讲述动物的营养需要量,理论性和实践应用性均较强。
学习时必须循序渐进,首先要掌握前面的基本理论,再学习动物的营养需要,结合以后所学的专业课(如养猪学)就可以用于指导和从事以后的养殖生产。
通过理论学习、课程实验与生产实践,逐步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最后融会贯通。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动物营养学是动物医学与动物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只有在学好此课程的基础上,才能学好饲料和饲养学、养猪学,养羊学等其它专业课程。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摄入、利用营养物质全过程与生命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在于:第一,研究动物生存和生产所需的营养素及各物质的生理生化功能;第二,研究并确定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第三,研究营养素在体内代谢、定量转化规律及作用调节机制;第四,动物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五,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动物营养学在现代动物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营养是决定生产效率高低和生产潜力发挥的关键因素,提高动物生产效率,除合理选用品种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提高,后者则取决于动物营养研究的扩展。
20世纪,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动物营养、营养需要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动物营养学边缘学科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动物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总的要求是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各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转化规律;掌握不同动物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量的特点和规律。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动物营养学是生命科学中理论性、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与自然科学中三十多门学科,特别是与生命有关的学科关系密切,也和哲学、自然辨正法、经济学和法律等人文学科相互联系。
动物营养学:第六章 脂类的营养
脂类经过重瓣胃和网胃时,基本上不发生变化
在皱胃,饲料脂肪、微生物与胃分泌物混合,脂 类逐渐被消化,微生物细胞也被分解
进入十二指肠的脂类由少量瘤胃中未消化的饲料 脂类、吸附在饲料颗粒表面的脂肪酸以及微生物 脂类构成
由于脂类中的甘油在瘤胃中被大量转化为挥发性 脂肪酸,反刍动物十二指肠中缺乏甘油一酯,消 化过程形成的混合微粒构成与非反刍动物不同
简单脂类:甘油脂、蜡质
脂类
类脂/复合脂类:磷脂、鞘脂、糖 脂、脂蛋白
衍生脂类/非皂化脂类:固醇类、 类胡萝卜素、脂溶性维生素
9
1. 真脂肪
C、H、O
CH2OH CHOH + 3R·COOH CH2OH
CH2O·COR CHO·COR + 3H2O
CH2O·COR
甘油
脂肪酸
甘油三酯
R为高级脂肪酸羟基,可相同或不同,分别称为同酸 甘油酯 / 单纯甘油酯,或 异酸甘油酯 / 混合甘油酯
额外能量效应的可能机制
饱和脂肪与不饱和脂肪间存在协同作用 延长食糜在消化道的时间,提高营养素消化吸收率 脂肪酸可直接沉积在体脂内
影响因素多
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式
体内脂肪沉积规律
早期表现为细胞增多,后期表现为细胞容积增大 体内各部分脂肪沉积量和速度不一致: 皮下脂肪(颈部>腿部>胸部)>腹部脂肪>肌肉组织
脂类水解产物的吸收
通过易化扩散过程吸收
鸡的吸收过程不需要胆汁参加 吸收进入细胞是不耗能的被动转运过程,但进入细胞
后重新合成脂肪则需要能量
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磷脂、固醇与特定蛋白质结合 ,形成CM和VLDL,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动物营养学习题
绪论1、名词:养分、营养、营养学、饲料、动物营养学。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地位与发展趋势。
4、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有何地位和作用?第一章动物与饲料1.名词:CP、CA、EE、CF、ADF、NDF。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各种养分如何测定或计算?3.简述养分一般的营养生理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5.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6. 经测定饲喂态玉米含水8%,CP9.6%、EE3.6%、CF1.3%、CA1.1%、Ca0.03%、P0.29%,问饲喂态时NFE含量?绝干状态时CP、Ca?7. 生产猪全价饲料时,每吨配合饲料加入了600g FeSO4·7H2O、200gMnSO4·H2O、700gZnSO4·7H2O、700gCuSO4·5H2O,问此饲料中分别添加了多少ppm的Fe、Cu、Mn、Zn?(纯度85%)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与利用1.名词:消化,吸收,消化率。
2.比较单胃,反刍动物消化方式的异同3.瘤胃消化饲料的基础及其优缺点4.蛋鸡每天采食120g饲料,含CP18%,Ca3.5%,每天随粪排出cp4.32g,Ca1.95g,内源cp1.5g Ca0.9g 问cp,Ca的ADg 和Tdg各是多少?5.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第三章水的营养1.简述水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
2. 为什么说动物缺水比缺乏其他营养素更危险?3. 试述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及其对生产的指导意义。
4.动物体水的来源和去路分别有哪些方式?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1.名词:EAA、NEAA、LAA、RDP、UDP、IP。
2.简述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3.解释氨基酸之间的拮抗、平衡、转化及中毒关系。
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4.列出猪和家禽常见的EAA名称,常见拮抗氨基酸对、转化氨基酸对。
动物营养学课件 第六章 能量与动物营养
RN: Total nitrogen retained,用g表示,可正负或零 34.39: 每1g尿氮对应的能量
(六)影响ME的因素
DE、UE(猪2-3%、反刍4-5% )、Eg (占GE的6-8%)的影响因素。
四、净能
(一)净能(Net Energy, NE)
2.影响尿能的因素:
日粮蛋白质含量、能量蛋白比及AA平衡状况。
(四)可燃气体的能量损失
(energy in gaseous products of digestios)
1.可燃气体能的来源: 消化道微生物作用产生可燃气体,经肠 道和口腔排出。反刍:CH4;单胃可忽略。
2.反刍动物CH4产量:
与日粮性质、采食量有关,约占GE 3%-10%:
一、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与衡量单位
(一)能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三大能源物质)
当能量供给不足时,动用体内的贮备能源物质糖 原、体脂肪。严重能量供给不足时,体蛋白也可 被分解供能。
(二)能量的衡量单位
曾以“卡(calorie)”表示 1g水从14.5℃上升到15.5℃需要的热量为1卡。
(一)消化能的概念
DE:食入饲料总能减去粪能(fecal energy)。 DE=GE-FE
消化能值:每单位重量饲料中的DE:
食入总能(MJ)-粪能(MJ) 消化能(MJ/kg)= ─────────────
采食量(Kg)
(表观消化能(Apparent Digestible Energy,ADE))
从上表可见:
脂肪的能值最高,是碳水化合物的2.25倍,蛋 白质介于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之间;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绪论1、营养、营养学、动物营养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4、论述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5、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2、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3、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4、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水的营养1、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2、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3、简述动物的需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1、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RDP、UDP、可利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真可利用氨基酸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5、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6、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7、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8、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9、简述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10、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1、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2、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3、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动物营养学-第六章-能量与动物营养 - 副本
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
(一)饲料总能和总能值的概念:
饲料经完全燃烧(或体内氧化)生成水、二氧 化碳和其他气体时,所释放出的全部能量称 为饲料总能(gross energy,GE)即饲料有机物所含的化学潜能。
每单位重量饲料中的总能称为饲料的总能值。 一般以每克或每千克饲料中的含能量表示。
饥饿动物采食后数小时内的产热量高于饥饿时的 代谢产热,这种现象称为体增热现象;
这种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称为食后体增热,简 称体增热。 又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 <of food>,SDA) 食物生热效应、热增耗。
2.体增热的产生:
(1)主要来自营养物质代谢:大约80%来自内脏,主 要是肝脏的物质代谢过程中的损失。
三、代谢能
(一)代谢能的概念 代谢能(ME):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和消化道
可燃气体能后剩余的能量。即饲料的可利用 养分的能量。(主要是甲烷)
ME=DE-(UE+Eg)=GE-FE-UE-AE
代谢能值:每单位重量饲料中的代谢能。
GE-FE-UE-AE ME(MJ/Kg)=────────
采食量 通常所说的饲料代谢能是指饲料的代谢能
(三)尿中的能量损失:
1.主要是蛋白质代谢的能量损失:
蛋白质代谢形成尿酸、尿素、肌酐等物质 随尿排出体外,造成能量损失。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
热能比在测热器中的测定值低5.44千焦左右。
蛋白质的能量转换率降低。
2.影响尿能的因素: 主要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 能量蛋白比 氨基酸平衡状况等。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高,能量蛋白比偏低或氨基酸不平衡时,尿素或
值。
(二)表观代谢能与真实代谢能
动物营养学-脂类的营养
(一)非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
1、脂类在消化道前段的消化
胃中的脂肪酶和口腔中的脂肪酶对正常脂 类的消化作用甚小。十二指肠逆流进入胃中的 胰脂酶有一定程度的消化作用。 十二指肠是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胆汁在激活胰脂酶和乳化脂肪方面有重要作用。 脂类乳化后,在胰脂酶的作用下,甘油三酯水 解产生甘油一脂和游离的脂肪酸。 磷脂由磷脂 酶水解成溶血性卵磷脂。胆固醇酯水解成胆固 醇和脂肪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脂类在体内物质合成中的作用
简单脂类参与体组织的构成 大多数脂类,特别是磷脂和糖脂是细胞
膜的成分。糖脂在细胞膜信息的传递过 程中起着载体和受体的作用。参与代谢 调节物质的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棕 榈酸是肺表面活性物质。
(三)脂类在动物营养生理中的 其他作用
1、作为脂溶性营养素的溶剂 2、脂类的保护作用
饲料能量沉积体脂肪的利用率可达75%。
而干奶期饲料能量沉积体脂肪的效率只 有59%。饲料结构对沉积体脂肪的影响更 明显。
2、脂肪氧化供能的效率
-氧化途径,都耗用2mol ATP.
每脱去一 个二碳单位可生成5 mol ATP。每分子乙 酰辅酶A彻底氧化可产生12 mol ATP。 棕榈酸氧化供能为43%。 乙酸氧化供能的效率是38%,丙酸39%, 丁酸41%,已酸42%,硬脂酸43%,甘油 44%。
2、脂类在小肠的消化
进入小肠的脂类包括:脂肪酸、微生物
脂类以及未消化的饲料脂类。 混合微粒由溶血性卵磷脂、脂肪酸及胆 酸构成。链长等于或小于14个碳原子的 脂肪酸可直接被吸收。成年反刍动物黏 膜细胞中的甘油三酯通过磷酸甘油途径 重新合成。 反刍动物十二指肠中脂肪酸的总量可能 大于摄入量。
6+消化
书P151页图6-15
吞咽动作模式图
三、单胃运动与胃排空
(一)单胃运动 1.胃运动的形式
容 受 性 舒 张 ( receptive relaxation ) 人 50ml→1.5L
紧张性收缩 蠕动(peristalsis) 饥饿收缩胃空虚时全胃发生周期性的强烈收缩,
伴随痛觉和饥饿感。
2、胃运动的调节
(4)自律性收缩。
慢波——基本电节律(basic electrical rhythm,BER)1-4S,10-15 mV,不引起平 滑肌的收缩,但影响收缩的频率和方向。
快波——快波即平滑肌的动作电位,是在 慢波基础上,进一步去极化形成的。决定肌肉 的收缩及其强度。快波受神经、体液因素调节。
快波 慢波
四、胃肠激素(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1、形态特征(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为两 种:开放型细胞---多为三角形或多边形, 与胃腔之间具有绒毛联系,受胃腔内营 养物质的高渗、PH等的调节;闭合型细 胞---圆形,不与腺腔形成联系,主要受 激素、神经刺激或机械刺激调节)
在消化道中,已发现了20(40)多种内分泌细胞 胃肠激素均为肽类。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都具有摄取胺前体和脱羧而产生肽类激素或活
内分泌
旁分泌
神经分泌
五、 采食
(一)采食活动 食物中枢:下丘脑,该中枢与脑的其它
部位存在复杂的神经联系。 积极采食是食欲旺盛、畜体健康的重要
特征。
(二)采食调节
食欲中枢包括摄食中枢和饱中枢 摄食中枢(feeding centecenter): 下丘脑腹内侧区
(1)外来神经 迷走神经→Ach+M受体 紧张 阿托品阻断,解胃痉挛药 交感神经→NE+β2受体 舒张
动物营养学考研复试重点习题001
动物营养学部分考试重点习题绪论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素):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称营养物质或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 1)确定必需营养素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5)保护生态环境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名词解释: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CP%=N%×6.25粗灰分(C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ADF(酸性洗涤纤维)NDF(中性洗涤纤维)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4.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动物营养学》习题解答
《动物营养学》课程习题解答绪论1.名词解释:营养;动物营养;动物营养学2.问答题:(1)动物营养学的任务是什么(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简述动物营养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1.名词解释:营养物质;概略养分分析分案;游离水(自由水、初水分);吸附水(结合水);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非蛋白氮;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可消化养分;消化率;表观消化率与真消化率;抗营养物质2.问答题:(1)饲料中概略养分的种类有哪些(2)说明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基本功能。
(3)比较动植物体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差别。
(4)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些比较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
(5)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有哪些-(6)影响消化率的因素与哪些第二章水的营养1.名词解释:代谢水;总可溶固形物2.问答题:(1)水的性质有哪些(2)水的营养生理作用有哪些(3)说明水的来源和排泄途经。
(4)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5)水缺乏将对动物造成哪些影响(6)衡量水质的指标有哪些第三章蛋白质营养1.名词解释:美拉德反应(棕色反应);瘤胃氮素循环;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与条件性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效率比;蛋白质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可消化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与有效氨基酸;蛋白质降解率;理想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氨基酸互补;氨基酸拮抗;氨基酸中毒2.问答题:(1)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有哪些(2)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类。
(3)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4)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有哪些(5)比较非反刍动物与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的特点。
(6)说明反刍动物蛋白质评定新体系的特点。
(7)说明单胃动物理想蛋白质模式的特点。
(8)动植物体内NPN的种类。
(9)反刍动物利用尿素应注意的问题。
(10)瘤胃微生物在饲料蛋白质降解过程中的利弊。
新版北京农学院畜牧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
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
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
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
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
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
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
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
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北京农学院畜牧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40)农业知识综合二(814)畜牧基础参考书目为:1、《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杨凤2、《家畜繁殖学》(动物繁殖学部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第五版,朱士恩先说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环节: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我除了用乱序单词,我还偏好使用手机软件,背单词软件有很多,你们挑你们用的最喜欢的就好,我这里就不做分享了。
《动物营养学》导学资料(基础知识汇总)
《动物营养学》导学资料第一章绪论1.动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2.1937年,MaylIard所著的《动物营养学》出版,标志着动物营养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营养物质及其来源1.国际上通常采用1864年德国Henneberg提出的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分为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六大类。
2.中性洗涤纤维指不溶于中性洗涤剂的细胞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灰分等;酸性洗涤纤维指不溶于酸性洗涤剂的细胞壁成分,包括纤维素、木质素,灰分等;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成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半纤维素上。
3.饲料中的无氮浸出物=IOO%-(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4.动物体和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差异主要在于是否含有纤维素。
第三章动物的消化生理及消化力1.动物的消化方式(1)物理性消化:又称机械性消化,指通过采食、咀嚼和胃肠运动,将食物残渣磨碎、混合和推动食物后移,最后将消化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2)化学性消化:指通过消化道所分泌的各种消化醵对饲料进行分解的过程。
(3)微生物消化:利用胃肠道微生物进行消化,对反刍动物和草食单胃动物的消化十分重要。
2.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主要包括被动吸收、主动吸收和胞饮吸收。
3.饲料某养分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一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XIOO%;饲料中某养分真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消化道来源物种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χioo%所以一般地,真消化率要高于表观消化率4.影响养分消化率的因素(论述)(1)动物因素:①动物种类和品种。
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因而消化力也不同;②年龄和个体差异。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官和机能的发育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同年龄、同品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因培育条件、体况、神经类型的不同,对同种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仍有差异。
动物营养学 第六章 能量与动物营养
第一节 能量来源及能量单位
一、动物所需能量的来源与衡量单位 (一)能量的主要来源 (二)能量的衡量单位
二、饲料中的能量 (一)饲料总能和总能值的概念 (二)饲料中的总能
动物营养学 第六章 能量与动物营 养
(一)能量的主要来源
存在于有机营养物质中。 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
蛋白质三大有机物(又称为三大能源物质)。 当能量供给不足时,动物会动用体内的贮备
能源物质糖元、体脂肪。严重能量供给不足 时,体蛋白被分解供能。
动物营养学 第六章 能量与动物营 养
(二)能量的衡量单位
曾以卡(calorie)、千卡(又称大卡)、兆卡(又 称热姆)表示。
目前采用焦耳(joule,J)、千焦(耳)、兆焦(耳)表 示。卡值与焦耳的换算关系如下:(见P16.) 1卡(cal)=4.184焦耳(J) 1千卡(Kcal)=1000卡(cal) 1兆卡(Mcal)=1000千卡(Kcal) 1千焦耳(KJ)=1000焦耳(J) 1兆焦耳(MJ)=1000千焦耳(KJ)
动物营养学 第六章 能量与动物营 养
二、消化能
(一)消化能的概念
消化能,即可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DE): 食入的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后剩余的能量。
DE=GE-FE
可消化能值:每单位重量饲料中的可消化能。 即 一般以可消化能值表示,简称消化能。
食入总能(MJ)-粪能(MJ) 消化能值(MJ/Kg)= ─────────────
3.饲料总能的转化效率: 即 产品能量与食入饲料总能之比。
产品能 饲料总能的转化效率=──────×100%
食入饲料总能 饲料总能的转化效率大致为:猪肉17%、鸡肉
12%、鸡蛋7% 、 牛乳15%、牛肉4%、羔羊肉 5%、兔肉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酰胺(鞘磷脂类的母体结构)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3.糖脂类
它是指一个或多个单糖 残基与脂类部分、单脂酰或 二脂酰甘油,象鞘氨醇样长 链上的碱基或神经酰胺上的 氨基以糖苷键相连所形成的 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禾本科
CH2OH
OH H OH
CH2- CH2- OH
O
O
CH2 O C R1
R2 C O CH
O-
CH2OH-CH2-COONH3
CH2 O P O CH2 CH2 N+ (CH3 )3
丝氨酸-磷脂 酰丝氨酸
O
磷脂酰胆碱或卵磷脂 (phosphatidyl choline or lecithin)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2.鞘脂类 主要由一分子鞘氨醇、一分子脂肪酸和其
动物营养学第六章参考
第六章 脂类的营养
脂类化学及其作用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必需脂肪酸 饲料脂类与动物脂肪
第一节 脂类化学及其作用
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脂类的主要性质 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一)简单脂类 1.甘油脂
动植物细胞贮脂的主要组成成分。室温呈液 态为油,呈固态称为脂。
脂类的分类
甘油三脂 蜡质 磷脂类 鞘脂类 糖脂类 脂蛋白质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一)脂类的一般性质 1)脂肪酸链长为14~20个碳原子占多数。最常 见的是16或18个碳脂肪酸。12个碳原子以下的饱 和脂肪酸大量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脂中。 2)在高等植物和低温生活的动物中,不饱和脂 肪酸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3)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同等链长的饱和脂肪 酸的熔点低。
CH2OH HOOC• R1 CH2O• CO• R1
CH OH + HOOC• R2 = CH2O• CO• R1 + 3H2O
CH OH HOOC• R2 CH2O• CO• R1
甘油 三分子脂肪酸
甘油三脂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2.蜡质 主要存在于植物表面和动物羽、毛表面。
一般常温为固体。蜡质中最常见的醇有巴西棕 榈醇(C24H49OH)、蜂花醇(C31H63OH)和鲸 蜡醇(C16H33OH) 。
16:1
1.5
18:1
13
45.6
17.0
40.0
18:2
-6
45.0
54.4
2.0
18:3
-14
7.1
0.5
20:4
-50
<20
<20
36~45
105~125 87~93
130~137 190~194
46~66 193~200
猪油 (%)
32.2 17.8
48.0 11.0 0.6
35~45 40~70 193~220
类固醇6
多氢菲的衍生物。类固醇
C 14 C 15
类化合物根据甾核上羟基
1 2
9 10 8
3A5 B7
的变化分为固醇类和固醇 4
6
衍生物类。
环戊烷多氢菲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固醇类 为一环状高分子的一元醇,可分为动 物固醇(胆固醇、)、植物固醇(麦固醇)和酵 母固醇(麦角固醇)。 固醇衍生物 其典型代表是胆汁酸。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4)高等动、植物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位置 在第9~10碳原子之间,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个 双键一般也位于第9~10碳原子。 5)高等动、植物的不饱和脂肪酸,几乎都具有 相同的几何构型,而且都属于顺式,只有极少数 的不饱和脂肪酸属于反式。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6)细菌所含的脂肪酸种类比高等动植物少得 多。细菌中绝大多数为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 脂肪酸只带一个双键。
饱和脂肪酸 棕榈酸
(软脂酸) 硬脂酸 花生酸
不饱和脂肪酸 棕榈油酸 油酸 亚油酸 亚麻酸 花生油酸 溶点(℃ )
碘价数
皂化价数
部分脂肪和脂肪酸的主要特性
碳原子数:双键 熔点 玉米油 (℃ ) (%)
大豆油 (%)
牛油 (%)
16:0
63
7.0
8.5
27.0
18:0
70
2.4
3.5
21.0
20:0
76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二、脂类的主要性质
(二)与营养相关的性质 相关概念: 皂化值:指完全皂化1克油或脂所消耗的氢氧化钾 毫克数。用以评估和计算该油脂的分子量。 酸值: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氢 氧化钾毫克数。一般用酸值来表示酸败的程度。 碘值:指100克油脂所能吸收的碘的克数。一般用 于衡量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
维生素D3
Cholecalciferol
1 IU=0.025μg
胆钙化醇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五)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是花生四烯 酸及其它不饱和脂肪 酸的衍生物,是具有 五元环和20个碳原子 的脂肪酸,其基本结 构是前列腺酸。
前列腺酸
脂类
可皂化脂类
简单脂类 复合脂类
固醇类
非皂化脂类
萜烯类
前列腺素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三)萜烯类
▪萜烯类和固醇类都不含 有脂肪酸,都是非皂化 性物质,而且都是异戊 二烯的衍生物。
CH3 CH2 = C – CH = CH2
异戊二烯
▪维生素A、E、K等都属于萜类,这些多聚萜
醇常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
维生素A前体
β-胡罗卜素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四)类固醇类
H H
O O CH2
H H
OH
CHOCOR CH2OCOR
半乳糖脂
青草和三叶青草中。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4.脂蛋白 乳糜微粒为例,它是由蛋白质、甘油三酯、
胆固醇、磷脂以及糖组成。乳糜微粒是在小肠上 皮细胞中合成的。常存在于血液中,主要功能是 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其它脂类至脂肪 组织和肝脏中。
一、脂类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二)复合脂类 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 1.磷脂类
是动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以卵磷脂、 脑磷脂和磷脂酰丝氨酸较为重要。 ▪脑磷脂 与卵磷脂的区别仅在于脑磷脂含有的是 氨基乙醇而不是胆碱。 ▪磷脂酰丝氨酸 与前两者结构相似,区别是含氮 基为丝氨酸 。
NH2
氨基乙醇-磷 脂酰乙醇氨
它基团组成。包括神经鞘磷脂、脑苷脂等。
H OH NH2 CH3(CH2)12- -C=C- -CH- -CH- -CH2OH
H 鞘氨醇
CH3(CH2)12CH=CH-CHOH
RC-NH-CH O
O
CH2-O-P-O-CH2CH2+N(CH3)3
脂肪酸
O-
磷酰胆碱
鞘氨醇磷脂 O
NH-C-(CH2)7-CH=CH-(CH2)7-CH3 OH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