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高中历史文化发展历程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文化发展历程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9a22322976c66137ee0619f2.png)
影响
有利于文化事业的传 播和发展,推动了欧 洲的文艺复兴,并在 宗教改革中成为传播 新教的工具
北宋时,毕昇发明 唐时,雕版印 活字印刷术(泥活 刷术 字),后又出现木 活字和金属活字 唐末火药已用于战 唐代已发明火 争,北宋时广泛应 药,最早见于 用于军事,火器种 孙思邈《丹经》类众多 指南车、指南鱼等相 战国时期发明 继出现,北宋时发明 司南 使用人工磁针的指南 针,且应用于航海
元至顺三年铜炮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火箭模型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 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 的战车,前有锦帘,需要时可放 下挡铅弹,车两侧设置六筒火箭, 计160支、火铳2支、长枪2支, 此车由两人操作。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西汉时发明植 物纤维纸
改进及发展
东汉时,蔡伦改进 造纸术
传播
8世纪中期后 经阿拉伯人 传入欧洲
影响
指南 针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西汉纸地图
最大残长8厘米。此地图 用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 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 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 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 麻,是西汉早期麻纸。纸上 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 是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东汉时,蔡伦改进 造纸术
传播
8世纪中期后 经阿拉伯人 传入欧洲 13世纪中期 先传入朝鲜, 后经西域传入 欧洲
影响
有利于文化事业的传 播和发展,推动了欧 洲的文艺复兴,并在 宗教改革中成为传播 新教的工具
北宋时,毕昇发明 唐时,雕版印 活字印刷术(泥活 刷术 字),后又出现木 活字和金属活字 唐代已发明火 唐末火药已用于战 药,最早见于 争,北宋时广泛应 孙思邈《丹经》用于军事,火器种 类众多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技术 (讲课)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技术 (讲课)](https://img.taocdn.com/s3/m/0bc12c0603d8ce2f00662349.png)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2011-11-23 赵世杰课前预习案【课程标准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②了解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③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④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②结合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地位、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后来滞后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教学难点】(1)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考点解读】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里程碑——四大发明二、古代中国在天文学、农学、医学方面的成就(一)天文学(四)医学【预习成果展示】1、我国古代的医药学著作中,对人类近代科学影响最大的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伤寒杂病论》D、《千金方》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儒家学说3、(2005上海历史)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于发明了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4、以图谱的形式重点记载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改革成果的农书是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C.《农书》 D.《农桑辑要》5、神州五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acdf20376c66137ee06194f.png)
珠算(元朝)
②东汉《九章算术》 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 方法,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 古代数学体系 的形成 ③ 南朝 祖冲之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 领先世界 千年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被 誉 为 『 中 国 近 代 科 学 先 驱 』
1、造纸术: 发明(西汉)
△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何贡献?
①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②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第6课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1、造纸术: 发明(西汉) (唐) 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868年(唐朝) 印刷的《金刚经》, 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 上最早的、有明确纪 年的雕版印刷品。 △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改进(东汉,蔡伦)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1、造纸术: 发明(西汉) 3、火药:发明(记载于唐)
(唐) 活字印刷术 (北宋, 毕升) 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火药是人们在 炼制丹药时偶然发 现的,最早记载于 孙思邈的《丹经》 一书中。
古 代 炼 丹 图
第6课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改进(东汉,蔡伦)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1、造纸术: 发明(西汉) (唐) 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
堆 积 如 山 的 雕 版
雕版印刷术的 发明有何意义?雕 版印刷术又有何缺 陷?这一缺陷后来 是怎样克服的?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改进(东汉,蔡伦)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第6课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7c3d156804d2b160b4ec0f0.png)
算筹记数摆法
古代的象牙算筹
算
盘
张仲景(东汉) :
“医圣”张仲景
编著《伤寒杂病论》,论述了“望、闻、问、切” 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人成 为“医圣”。
李时珍(明): 《本草纲目》反映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 创立了当时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 典”。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创造子 弹御敌,中国却用他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 海,中国却用他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 拿它当饭吃。”
明清时期开始落后,没有产 生近代科学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 生。 ② 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 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 和推动力。 ③ 文化: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 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外交:“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 流。
⑤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西汉时期已经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
西汉纸地图
此地图用纸是目前世界 上最早的纸(甘肃放马 滩出土) 。纸面平整、 光滑,结构紧密,表面 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 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 为大麻,是西汉早期麻 纸。纸上用墨线绘有山、 川、崖、路,是世界最 早的纸绘地图。
四、农学
著作 作者 朝代 内容
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北朝 商品生产。 《农书》 王祯 元朝 生产工具的改革。
吸收历代经验、当代成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明朝 果、西方科技。
猜一猜
“他的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 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 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
岳麓版文化史第 6 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岳麓版文化史第 6 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823fa6148d7c1c708a1454b.png)
地位影响
战国
九九乘法口诀 筹算计算法
专 西汉
著 东汉 圆 周 率 南朝 祖冲之
最先提出勾股定理特例
《周髀算经》 记载最先进运算方法 《九章算术》 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领先世界达1000多年
圆周率精确
四、古代农书
作者 贾思勰 王祯 徐光启
农学成就——三大农书 朝代 书名 地 位 南北朝 《齐民要术》 现存第一部农书 农器图谱地位重要 元朝 《农书》 记载了重大发明 明朝 《农政全书》 吸收西方自然科学 达到传统科学顶峰
天体 测量
僧一行 郭守敬
历法
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能够取 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①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 ②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 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 ③朝廷集中人力、物力对天文进行观测和研究, 取得显著的成就。
三、数学成就
领 域 数 学 时期
春秋
成 就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立: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 “礼”的学说 2、继承: 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仁政”学说 3、重创: 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
4、主导: 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冲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冲击 6、融合: 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7、理学: 宋明时期,儒学逐渐吸纳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了 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理学 8、批判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 继承: 的新思想体系,给传统思想注入时代气息
第 6 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 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古代科技里程碑——四大发明 ■天文学成就 ■数学成就 ■古代农书 ■古代医学
文化史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文化史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7bcc486d0d233d4b14e6933.png)
成就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水运浑象仪 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地球是圆的 黄道游仪表
东汉
比欧洲早1000多年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 位置的变动
唐朝
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研制的铜制浑象仪
元
简仪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 300多年
古代农书
1、贾思勰《齐民要术》
华陀(东汉):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 了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和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进行健 身。后人称之为“神医”。
医学:(以为君除疾为民除厄,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从而保证农业有充足的劳动力)
时间 西汉 发明者 成就 《黄帝内经》 世界地位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 医书,奠定了中医学 理论的基础。
第6 课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 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西汉纸
东汉纸
雕版印刷:印刷于 唐代公元868年的 《金刚经》被认为 是世界上保存的最 早的雕版印刷品。 它于1900年被英国 人斯坦因从敦煌所 骗购。现收藏大英 博物馆。
《齐民要术》书影 特点: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北方人民长 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 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朝代 春秋战国 东汉
人物
主要成就及地位
九九乘法表
《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记载世界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古 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东汉
东汉
张仲景
华佗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 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 医学的经典。
岳麓版文化史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技
![岳麓版文化史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技](https://img.taocdn.com/s3/m/99cb1c353968011ca2009104.png)
元代
郭守敬制成了简仪
珠算
明代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类别 时间 造纸术 春秋 战国 西汉 发明 植物纤维纸 《九章算术》的出现, 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 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筹 算为计算工具、运用十 进制记数系统计算的古 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 提出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小数点后第七位 的思想 司南 《甘石星经》中的 《石氏星表》是世界上 最早的星表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 的基础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系统论 述了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 的经典,他被称为“医圣” 华佗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 沸散”,还发明了“五禽戏”, 这是中国早期体育保健体操。 印刷术
毕昇发明的印刷术
五代和宋朝火药用于 发明指南针,用 狩猎、开山、采石等 于航海 王祯的《农书》中记载了 冶金的“水排”、水转大 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 字盘”等发明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系统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 围绕屯垦、水利和荒政三 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 项主题,还记载了西方农 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 业科技思想和方法 想。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四大发明
火药 指南针
天文学
数学
九九乘法口诀 筹算计算法
农学
医学
东汉
蔡伦改进 造纸术
张衡的浑象仪 和地动仪
魏晋南北朝
唐代
唐初,孙思邈的《丹 868年的雕版印刷品 经》中记载炼制火药 《金刚经》 的方法 唐末,火药用于战争
僧一行和梁令瓒创制黄 道游仪,用它发现恒星 的变动 一行还主持测了子午
高中历史丨第六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高中历史丨第六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1fb21bf0722192e4436f680.png)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出 身世医之家。父亲李言闻是明代名 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 草。李时珍因医术闻名被推荐上京 任太医院判,因发现古代的“本草” 著作里边有大量的错误,任职一年 就辞官返乡,重修“本草”。他用 了18年的时间进行野外考察,又用 了10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 了自己重修本草的心愿。1593年, 李时珍去世,享年76岁。而《本草 纲目》刻成是在1596年,他去世3年 以后。李时珍没有能够亲眼看到自 己的心血问世,不能不说是一大憾 事。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一 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 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宋……”
探究:三大发明在北宋得以获得发展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 ②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毕升发明活字印 刷术。 ③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 期用于航海。 ④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
四大发明——印刷术
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 价值1.96万元的康熙手书写金版《金刚经》 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
印刷于公元868年的。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
四大发明——火药
火药的起源与 炼丹术有着密切的 关系,是古代炼丹 士在炼丹时无意中 配制出来,至今已 有一千多年历史。
“有以硫黄,雄黄(是砷的硫化物),合以硝石并 蜜烧之,火焰立起,烧手面及屋烬者”。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 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
西方人对四大发明是如何评价?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导入语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导入语](https://img.taocdn.com/s3/m/173d793eeefdc8d376ee3226.png)
(一)导入新课: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从未间断并且延续至今的国家。
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科技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火药应用于军事始于唐末,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
这些凝聚着古代中国人民无穷智慧的发明和发现,先后经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极大地促进这些地区生产力的发展。
尤其是传播到欧洲后,与其内在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结合起来,西欧各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形态到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飞跃。
西欧的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从而奠定了它在近代世界史的中心地位,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火车头。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fa87849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1.png)
我国古代雕版印刷作坊
雕刻木板
工艺过程如下: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创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糊,然
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刀雕刻出反向、凸 起的文字,成为凸版。经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后,便得到了正写的 文字印刷品。
公元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金刚经》,上面 刻有佛像和经文,卷尾落款是咸通九年,即公元868年。 《金刚经》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内,这是保存到现在载有 明确日期的最早雕版印刷品。
工程方面的知识 ,基本上囊括了
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
纪初欧洲一些水力学原理和水利
书中的《石氏星表》还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有120多个名字现在已经被测定。
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
这是一种独轮车装载火箭的战车,前有锦帘,需要时可放下挡铅弹,车两侧设置六筒火箭,计160支、火铳2支、长枪2支,此车由两人
(元代) 算 盘
《 九 章 算 术 》 英 文 版
东
汉
的
《
九
《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
章 算
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术
》
四、农学
著作
作者 朝代
内容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北朝
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商品生产。
《农书》 王祯 元朝 生产工具的改革。
《农政全书》
徐光启
明朝
吸收历代经验、当代成 果、西方科技。
注意: 1、《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 2、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比欧洲早800多年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 2、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发射出去。 书中的《石氏星表》还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有120多个名字现在已经被测定。 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 铜人全身共有666个针灸点,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教学和考试的工具。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铜人全身共有666个针灸点,既是针灸医疗的范本,又是医官教学和考试的工具。 纪初欧洲一些水力学原理和水利 1、《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书。 工程方面的知识 ,基本上囊括了 圆周率精确到点后第7位数 面,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
历史: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5(岳麓版必修三)
![历史: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件5(岳麓版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8beb8bbcc77da26925c5b035.png)
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试分析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长期领先于世界?
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
经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 1、 经济 : 到了封建社会后期 , 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 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政治:君主专制的加强; 3. 思想: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 思想: 明清时期的教育专制尤其是八股取士, 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发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4.对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 “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 对外: 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5、文化传统:中国古代“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 文化传统:中国古代“重道轻器” 轻视科技发展。 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 16世纪以后走 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 向衰落。 向衰落。
材料四: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 材料四: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 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 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 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 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 (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 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 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 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 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 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 理论。 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 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 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 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 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4) 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会变革。 的关键性因素,促进了西欧的社会变革。
第一单元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单元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6959b55b0717fd5370cdc65.png)
3.魏晋南北朝 南朝的 祖冲之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 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4.元代 出现简便高效的珠算法。
返回
四、古代农书 1.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 最早 最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我国北方 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 2.元代王祯的《农书》 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农器图谱》 占全书篇幅的4/5,附有306幅插图。 3.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该书系统总结了历代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并 参照吸收 西方 自然科学知识。
返回
1.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
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
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
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①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缺乏相对
独立的学科体系 ④注重以实验事实为根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返回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题干中列 举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与不足,成就中不包括出现的 实验探索。而所指出的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 具有①②③所述的特点。 答案:A
返回
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中国与欧洲的影响
四大发明 对中国的影响
对欧洲的影响
造纸术
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 有利于我国文化
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是 事业的发展
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印刷术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有利于我国文化
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 的传播和发展
化的发展
返回
四大发明 对中国的影响
对欧洲的影响
第6课_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精华版
![第6课_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6786036c85ec3a87c2c560.png)
据材料归纳雕版印刷术的不足是什么? 三费:费时、费力、费钱
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①发明: 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技术, 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②作用: 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以经 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③传播:
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 洲。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版,比毕昇的发 明晚400年。
2、印刷术
a、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900年在敦煌 发现的《金刚经》 卷子,证明我国在 唐朝时已掌握了雕 版印刷技术。 《金刚经》卷 子是迄今所知世界 上最早的有明确刊 印日期的印刷品。
司南 宋初,最艰巨的雕版工程是太祖开宝四 年(971)于成都开始版印全部《大藏经》, 计1076部,5048卷,历时12年才雕印成功, 雕版有13万块。
1、水运浑象仪 2、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3、地球是圆的,比欧洲早 1000多年
(东汉)张衡 浑象仪 地动仪
1、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 2、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3、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僧一行 唐朝天文学 家、佛学家
1、简仪,比欧洲同类发明早300多年
2、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 学界的推崇 3、《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3、(2008年上海)中国古代有许多 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分类
成
就
评
价
①殷商时代有关日食的记载„ 在很长 天象 ②有关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 时间内 观测 录„ 处于世 天 ③中国古人对太阳黑子的纪 界前列 录„ 我国最早 文 天文 的一部天 学著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文学专著 作 学 天体 ①东汉张衡„„ 也取得突 测量 ②唐代僧一行„„ 出的成就 ③元代郭守敬„„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板书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板书](https://img.taocdn.com/s3/m/7e8fec667e21af45b307a8d2.png)
造 纸 术 指 南 针
火 药 印 刷 术
影响最深远、作用最显著。 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 12世纪经阿拉伯人 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东汉:蔡伦“蔡侯 传入欧洲 促进了欧洲和世界文化的 纸” 发展。 战国:司南 13世纪传入阿拉伯 对军事、经济、航海意 义重大;推动明代 北宋:指南针 郑和下西洋,远洋航行, 和欧洲各国 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 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 唐末:应用于军事 14世纪初,由阿拉 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 封建骑士阶层起作用。 宋朝:火药武器广 伯传入欧洲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 泛运用 展;及采矿业、金属 制造业的发展 隋唐:雕版印刷术 13世纪传到朝鲜, 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 贡献,推动了文艺复 《金刚经》 后又经西域传到欧 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北宋:活字印刷术 洲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 放和社会的进步。 (毕升)
时
间
前6-前 1世纪
1-400 401- 1001- 年 1000年 1500年
15011900年
在世界科技中的 比例
50%
62%
71%
58%
29%
请回答:该表的数据直接说明什么问题?根据该表提供的信息, 分析概括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变化的原因
1、1500年以前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此后, 西方迅速超越了中国。 2、古代中国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外 交开明、思想开放; 后来,中国经济发展缓慢、专制主义加强、外交 上“闭关锁国”、思想封闭僵化,而此时的西方已 进入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思想解放。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https://img.taocdn.com/s3/m/f087bdf34693daef5ef73d28.png)
毕 昇 发 明 的 泥 活 字 版 示 意 模 型 图
火药
炼丹引爆图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 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 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 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 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 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 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 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 150步 “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 230米)。这是世界上第一种 (约230米)。这是世界上第一种 发射子弹的步枪。 发射子弹的步枪。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 国古代科技地位 有何变化?原因 有何变化? 何在?( ?(李约瑟 何在?(李约瑟 难题) 难题)
走向衰落,没有形成近代科技, 走向衰落,没有形成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 东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 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 农耕经济不利于科技的进步 政治上, 政治上,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对科技的束缚越来越 严重 文化上,八股取士,文字狱,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 文化上,八股取士,文字狱, 的思想阻碍科技的创新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几乎中断
将几段灯草横穿在带磁性的 钢针上,放在盛水的瓷碗中, 钢针上,放在盛水的瓷碗中,灯 草连同磁针浮于水面, 草连同磁针浮于水面,磁针即指 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 示南北。这种指南针实用性强, 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 最先应用于航海导航。
四大发明成就 名称 造纸术 出现 西汉 改进或应用 东汉蔡伦 改进 北宋毕昇活 字印刷术 北宋 指南鱼 唐末用于战 争,五代北 宋广泛使用 传播 唐朝传入阿拉 伯
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用麻类纤维造纸的 经验,改进造纸技术,用树皮、麻头、 经验,改进造纸技术,用树皮、麻头、破布 旧鱼网为原料造纸, 、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于东汉和帝元兴元年 105年 献给朝廷。由于质量提高, (105年)献给朝廷。由于质量提高,纸张 的应用得以推广,逐渐代替了简帛。 的应用得以推广,逐渐代替了简帛。后人将 蔡伦改进制造的纸称为“蔡侯纸” 蔡伦改进制造的纸称为“蔡侯纸”。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ebb85ce964bcf84b8d57bc9.png)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发明
发明家 产生时间 改进者 西传时间 产生影响
植物纤维纸 西汉
造纸术
纤维纸 东汉
蔡伦
8世纪
人类文明史 上重要发明 (文化传播 的载体)
雕版印刷术 唐
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北宋
毕昇
促进思想解
放和文化教 13世纪 育
火药
唐
火药
五、医学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 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 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在纸张 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 能写在竹简上,已佚。后世根据该书佚文,分别整理成 《伤寒论》、《金匮要略》。
五、医学
华佗,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 称为“建安三神医”。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管子》记载:“上有慈石者, 下有铜金。” 说明我国最迟在 公元前三世纪就知道磁石能够 吸铁了。
司南,中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 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 《韩非子·有度》:“故先王 立司南以端(正)朝夕(指东 西方向)”。王充在《论衡》 中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 其柢指南。”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龟甲兽骨
青铜器皿
缣帛
竹木片
思考:与纸相比,这些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西汉植物纤维纸。纸面平整、光 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 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 为大麻,是西汉早期麻纸。纸上 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 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及高度发达的原因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1)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这些领域与中国古代哪一经济活动相关?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材料二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2)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特点。
材料三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
(3)在材料三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作用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为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
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是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而英国人哈雷揭示了其中的规律,此星因此被命名为哈雷彗星;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原因
材料: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
造纸技术的改革是在宫廷官员的领导下取得,经皇帝下令推广的。
张骞、班超、甘英等探险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交流,都是由朝廷组织的。
标志航海技术水平的郑和远航,完全是由国家领导的。
观测研究天文的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高度发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