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下《十 动脑筋:狮子和兔子》 公开课教案_8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二下《狮子和兔子》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二下《狮子和兔子》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二下《狮子和兔子》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狮子和兔子》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解读、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合作探究活动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情节,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

2. 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卡片、数学题卡、磁性板。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狮子和兔子》故事动画片,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解读故事,引导学生找出数学问题。

(2)针对问题,讲解加减法运算方法。

(3)展示解题过程,强调运算顺序和验算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数学题卡,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合作探究活动(15分钟)(1)分组讨论,探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2)各小组汇报成果,分享解题方法。

5. 情感态度培养(5分钟)(1)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主题:《狮子和兔子》2. 数学问题:加减法运算3. 解题步骤:找出问题→列出算式→计算结果→验算4. 情感态度:团结合作、主动探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数学题卡上的练习题。

(2)根据故事内容,自编一道加减法问题并解答。

2. 答案:(1)数学题卡答案见附页。

问题:狮子和兔子一共摘了多少个果子?答案:狮子摘了3个,兔子摘了5个,一共摘了8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动脑筋 狮子和兔子》公开课教案_0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动脑筋  狮子和兔子》公开课教案_0

《狮子和兔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吼、蹦、翻滚”“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书写“解决”。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狮子、兔子对话意思,认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它们?(1人指名读,齐读)醒(生说:酉里面的小横别忘记写)师:酉字里面的短横左右都不靠。

2、指导书写:解决。

写这两给要注意怎样写才能对,怎样写才能好看。

师提醒关键笔画。

学生独立写,师:写完就坐好。

同桌互相看看,把字写的再美些。

(注意坐姿——三个一。

铅笔橡皮送回家——下次再用它。

)3、回忆,课文讲的是红蚂蚁、狮子、兔子之间什么事?(1人概括)(叮咬、赶走、提醒)谁能用这些词来说一说?(1人概括,评:语言比较简洁)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狮子和兔子》二、由标题切入,质疑问难(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看看题目,谁知道为什么把狮子写这么大?指一人汇报。

(有道理)再指一人汇报。

文中第一自然段就有答案?快来读一读?预设:力气大、脾气也很大。

“百兽之王”、“根本不”。

你们找的真准,谁能来读一读这段话。

(1男1女,齐读)出示第一自然段:从前,有一只狮子,他力气很大,脾气也很大。

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

指一人读(重读红色的字)——练习——指名读。

(骄傲自大的狮子。

)——齐读。

(二)学习第二——八自然段理解狮子变小。

1、重新写一下课题狮子和兔子,谁知道为什么又把狮子写小了?指1人说(兔子的聪明衬托狮子变小了)——课文里2、3自然段里就有,看看文中的狮子什么样?(因为狮子想把红蚂蚁赶走,可是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2、师引导:孩子们,一群红蚂蚁已经顺着你的脚爬到你的腿上咬你了(问生),现在又爬到你的后背上了(问生),顺着你的脖子爬到你的头发里去了!(问生)(生不自觉的做动作)什么感觉?A、又疼又痒——你是用文中的词说的。

小学语文北师大二年级下册10 动脑筋狮子和兔子教案

小学语文北师大二年级下册10 动脑筋狮子和兔子教案

一、激趣导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位能干的朋友。

瞧!它们来了。

(课件演示小动物)师:这些朋友都有自己的本领,你能说说它们的本领吗?生1:小猴子会爬树。

生2:狮子的本领是滚、扑、撕、咬。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2:从我们学习的课文《小狮子》中知道的。

师:能够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回答问题,很好。

生3:小鸟的本领是飞翔。

师:“飞翔”这个词语用得很恰当。

师:小动物们有各自的本领,你呢?谁来说说自己有什么本领?生1:我的本领是用电脑打字。

生2:我的力气大。

生3:我认识的字多。

师:同学们都有各自的本领,真能干!在大森林里有两只小动物正在比本领,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好吗?(板书课题:比本领)二、感知课文师:老师领大家到大森林中去看看!(课件演示动画情景,教师配乐朗读课文1、2自然段。

学生边欣赏动画,边听朗诵)师:比赛进行到这里,你想知道比赛的结果吗?自由朗读课文,找找答案。

(1)遇到不认识的字,对照课后字表中的拼音读一读,或者请教一下同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读完之后,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选自己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一会儿评评他读得怎么样。

(指名学生朗读一段)生1:他把“金丝猴”的“猴”(二声)读成“猴”(四声)了。

生2:他把“垂头丧(sàng)气”,读成“垂头丧(sàn)气”了。

生3:我觉得我同位很好,因为他今天大胆举手发言了!师:你把老师想说的话说出来了,××同学平时很少举手发言,今天能大胆地把手举起来,也是一种进步!所以,我们要鼓励一下他,送给你一枚“勇气小书签”,希望你今后要继续加油!(学生很兴奋)三、趣味识字师:同学们提出××个别字音读得不正确,老师想这是因为大家和课文中的字词娃娃没有交上朋友。

现在,请你们同位两人来合作,比比看谁先和字词娃娃成为好朋友!(课件出示生词,同桌合作学习认读)师:1、2、3,快坐好!生:拍拍手,静下来!师:现在就请你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词语朋友。

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下《十 动脑筋:狮子和兔子》 公开课教案_5

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下《十 动脑筋:狮子和兔子》 公开课教案_5

《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狮子和兔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动脑筋”,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动脑筋摆脱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

这篇课文的安排有两个用意:一是;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是;通过生字词的学习继续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

二、学情分析1、识字写字方面:二年级的学生认字识字有一定的基础,但主动识字的欲望不强,还需要持续引导。

2、阅读方面:本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水平和语言感受力,但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以及有感情地朗读需要进一步强化。

3、认知情感方面:二年级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积极发言,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肯定。

三、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独立识字,理解17个生字词,学写6个生字。

2、学习在阅读中想象,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理解狮子和兔子的对话,懂得要靠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难点:初步学习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感受人物当时的心情,在反复地朗读中逐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小客人(出示狮子、兔子图),他们是谁?在凶猛的狮子和温柔的兔子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听听?板书狮子和兔子(二)、初读课文,理解生字。

1、老师泛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①标出自然段序号。

②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自由朗读。

4、检查阅读,看看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没有。

①指名读第1自然段,注意“脾”的读音。

②齐读第3自然段,通过上下文理解“筋疲力尽”。

③同桌互读第4、5自然段,没人读一个自然段。

注意认读“蹲、哧哧、羞、”等生字。

④读第6、7、8自然段。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狮子和兔子》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狮子和兔子》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狮子和兔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狮子和兔子的性格特点,懂得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勇敢品质。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小组讨论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狮子和兔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特点。

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和表情。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狮子和兔子的性格特点。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识记方法。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让学生用动作或图片解释。

四、课文内容分析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狮子和兔子分别有什么特点?3.教师提问:狮子为什么不敢捉兔子?兔子又是如何面对狮子的?第二课时一、复习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课文朗读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表情。

2.学生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狮子和兔子的性格特点。

三、课文寓意理解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狮子和兔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勇敢面对困难。

四、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果你是兔子,你会如何面对狮子的挑战?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文中的收获。

3.教师布置作业: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短文。

六、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勇敢面对困难的短文。

3.与家长分享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并懂得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语文北师大二年级下册10 动脑筋狮子和兔子教案

小学语文北师大二年级下册10 动脑筋狮子和兔子教案

《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狮子、兔子对话的意思,认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2、抓关键词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积累并运用又疼又痒、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等词语。

教学重点:抓关键词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理解狮子、兔子对话的意思,认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不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的课堂中来了两位朋友。

这是(狮子贴图),这是(兔子贴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狮子和兔子》。

[板书课题]现在跟着老师来一起写课题。

2、词语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交上好朋友了吗?开火车抽读生字。

3、课文究竟讲了狮子和兔子的什么事呢?【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1)自己读课文,待会儿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如果用上上面的一些词就更好了。

开始吧!(生读)(2)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清楚吗?用上上面的一些词就更好了。

[出示:金钥匙]二、读懂课文,了解内容(一)故事中的狮子和兔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我们先来看看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狮子?[自读提示] 这是只什么样的狮子?1、自由读第1-3自然段,用~~~~~~勾出相关语句。

2、同桌说一说,再带着感受读一读。

汇报:1、力气大、脾气大(1)生读句子。

师:说简单点就是力气大、脾气大(板书)(2)生归纳力气大、脾气大(板书)【继续汇报】2、自以为是的狮子,我从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知道的。

你们同意吗?我来读一读。

【继续汇报】有没有从第三自然段找到的?3、不动脑筋、不想办法、爱发脾气,我从吼着、蹦着、翻滚着知道的。

(板书:吼、蹦、翻滚)4、是什么事让他发这么大的脾气?生答:狮子受到红蚂蚁的叮咬。

咬得他又疼又痒。

【词卡:又疼又痒】大家看疼和痒,偏旁都是“病字旁”,和(生病有关),哎呀生病了,读词。

【板书:根据形旁】理解字义。

你们生活中一定有又疼又痒的时候吧,难受吗?请你读出他的难受。

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下《十 动脑筋:狮子和兔子》 优质课教学设计_8

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下《十 动脑筋:狮子和兔子》 优质课教学设计_8

《狮子和兔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准本课生字、新词。

认字13个,写字6个。

2.学习重点词语:“筋疲力尽”、“恼羞成怒”“又疼又痒”等,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过程与方法:练习用“认-想-写-用”的步骤和方法独立识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重点:读准本课生字、新词。

认字13个,写字6个。

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图片出示:狮子、兔子、蚂蚁。

2.谈话引入:当他们三者同时出现时,会发生什么故事。

3.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1.我会读。

又疼又痒筋疲力尽蹲在一边恼羞成怒叮咬笑嘻嘻凭着脾气讨厌提醒解决2.我会选。

3.我要读课文。

(1)指名请同学读课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走进故事,理解感悟(一)兔子在笑谁?1.出示插图,你们看:老师给你们请来了故事的主人公。

(兔子)这只兔子正在干什么?(兔子蹲在一边“哧哧”地笑。

)它在怎样的笑?那什么是“哧哧”地笑?(板书:笑)看到这个“笑”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问)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兔子在笑谁呢?2.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呢?请同学们找到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指名介绍。

找一找:哪些字词是描写狮子的样子?(畅言电子课本出示重点句)从前有一只狮子,他力气很大,脾气也很大。

他自认为是百兽之王,根本不把别的动物放在眼里。

3.从中你感受到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指导朗读。

(二)兔子为什么要笑狮子呢?1.狮子遇到什么麻烦了?(指名读第二自然段)2.红蚂蚁的叮咬又疼又痒,实在难以忍受,面对自己遇到的麻烦,狮子是怎么做的?(畅言电子课本出示):狮子跳起来,吼着、蹦着、翻滚着,想把红蚂蚁赶走,不过累得筋疲力尽,还是赶不走身上的蚂蚁。

①指名读,这句话里有一个成语“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狮子和兔子》教案

《狮子和兔子》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狮子和兔子》第二课时执教者:刘绘一、教材分析:《狮子和兔子》这篇课文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动脑筋”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兔子提醒狮子开动脑筋摆脱红蚂蚁叮咬的故事,说明做事、解决问题不能光凭力气和脾气,而应动脑筋想办法。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在理解词语时有了一定的方法,可是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体会文中情感时,很多时候还不到位,有时候是能说出情感,可是在读的时候还有所欠缺,这需要在课堂上不断引导和练习。

三、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明白其中道理——解决问题要动脑筋。

2、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筋疲力尽、恼羞成怒3、多形式朗读课文,把握文中情感,做到在体会中读,在读中体会。

4、发散思维,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词语“筋疲力尽”、“恼羞成怒”。

2、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文中情感。

3、理解课文,明白解决问题要动脑筋。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课文《狮子和兔子》2、师:你们还记得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吗?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狮子被一群红蚂蚁叮咬,他想尽办法,自己累得筋疲力尽也没有用,最后在兔子的帮助下赶走红蚂蚁的故事。

师: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今天这节课就让咱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3、师:请翻开书本68页,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呢?生:力气大、脾气也很大(提醒孩子要说完整的话)(如果你的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那就更棒了!)师: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呢?谁能来演一演。

(请3个孩子扮演)师:这果真是一只力气大、脾气也很大的狮子呀!那就让咱们一起来扮演这只狮子吧!(全班动作和语言相结合,在体会中读出情感)4、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狮子在森林里可有一个很霸气的称呼——百兽之王。

今天他却被一件事情给难住了,究竟是什么事呢?师读第二自然段,生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学生质疑,教师明标。
1、学贵有疑,这节课大家又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2、同学们,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3、老师根据大家的问题,制定了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我会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中道理。
个性修改
教师“合理明标”;学生“自学思考”。
一、复习检测,导入新课
1、孩子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狮子和兔子的故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大家都有所收获。下面老师就要检测一下,有信心吗?
(1)我会认词语。
(2)我能概括故事内容,填一填。
2、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故事中的狮子是一只怎样的狮子呢?这样一只骄傲的狮子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麻烦?狮子又是怎么解决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课题:狮子和兔子)
3、生汇报
(1)狮子遇到了一件麻烦事,一群红蚂蚁爬到它身上,咬得它又疼又痒,又疼又痒是什么滋味啊?
(2)谁能表演狮子又疼又痒的样子呢?(学生带表情动作)
(3)真难受啊!这下红蚂蚁把狮子惹急了,于是,狮子怎样做的?
(4)狮子为什么用跳、吼、蹦、翻滚的办法?这个番折腾,狮子累极了,它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近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水平,加上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已能自主地阅读浅显的文章。所以根据年段目标、教学要求、学生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学前准备
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点拨提升”;学生“展示交流”
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出示学习提示
默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
(1)、找出写狮子遇到了什么麻烦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找出写狮子用什么办法赶走红蚂蚁的句子,用曲线画出来,在表示狮子动作的词语下面画“Δ”
2、学生默读动笔标画。
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谁愿意把你读懂了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呢?
南阳市第三十一小学“三环节生本”教学模式语文教案
课题
狮子和兔子
教研组长
主备人
李从改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恼羞成怒、筋疲力尽等。
2、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重点句子。
2.读懂课文,让学生明白: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动脑筋。
(3)、找出写兔子告诉狮子什么道理的句子,用曲线画
出来。
2、生汇报
(1)“兔子蹲在一边嗤嗤的笑。”兔子笑什么?(:兔子笑狮子做事蛮干,笑狮子用跳、蹦、吼、翻滚的办法不好使。)
(2)兔子在狮子这样难受着急时还在笑,狮子能高兴吗?用文中的词语形容这时的狮子是?
(3)理解恼羞成怒的意思。
(4)谁愿意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段话。注意这句话中的两个标点,一定要读出语气。指名读、男同学齐读。
(5)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吗?指名读。
(6)狮子用了这么多办法,他赶走蚂蚁了吗?
二、学习4—8自然段。
筋疲力尽的狮子已经无计可施了,可他还是赶不走蚂蚁,就在狮子焦急、痛苦的时刻,这时候谁又出现了?这个故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1、出示学习提示
大声朗读4—8自然段
(1)、想一想,兔子笑什么?
(2)、找出写兔子为狮子想出了什么办法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5)狮子真生气了,这时兔子又是怎么做的呢?
(6)谁能像兔子一样笑嘻嘻的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指名读、女同学齐读。
师:一句话提醒了狮子——(教师引读)
生:他纵身跳进河里,河水立即把红蚂蚁冲走了。
(7)这个办法好吗?那么,狮子赶走红蚂蚁后,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同桌说一说。
(8)现在狮子完全明白兔子的苦心,兔子想让狮子明白什么?全班齐读
板书
设计
狮子和兔子
狮子:吼蹦翻滚--赶不走
(凭力气、发脾气没用)
兔子提醒:跳到水里去--立即冲走
(动脑筋解决问题)
课堂生成
及处理
教学
反思
成功做法
存有问题及改进措施
(9)那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如果你是只聪明的兔子,我是一只狮子。你还想对我说些什么?试着把这句话补充完整。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0)狮子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你懂了吗?今后,我们遇到困难该怎样做?
教师“达标评价”;学生”巩固使用”。
一、小组练习朗读:下面让我们分小组朗读课文4—8自然段,再次感受这个故事。(小组练习朗读并展示)
二、总结课文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老师相信同学们能从狮子和兔子个童话故事中给你一生的启示:相信同学们人人都能做一个善于动脑筋的孩子。
三、你还有什问题,请提出来。
四、作业超市。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尽量用上"筋疲力尽"、"恼羞成怒"、"笑嘻嘻""提醒""解决"这些词语。
(2)、搜集其他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下节课讲给同学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