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1 用列举法和列表法求概率
25.2.1用列举法列表法求概率
![25.2.1用列举法列表法求概率](https://img.taocdn.com/s3/m/12731b177cd184254b353578.png)
复习回顾 概率定义
一般地,对于一个随机事件A,我们把刻画其发生 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随机事件A发生的概率, 记为P(A).
概率的计算公式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
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括其中的m
m 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 P ( A) n
复习回顾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一些游戏,游戏 规则制定是否公平,对游戏者来说非常重要, 其实这就是一个游戏双方获胜概率大小的问 题.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规则如下: 老师向空中抛掷两枚同样的一元硬币,如果 落地后一正一反,老师赢;如果落地后两面 一样,你们赢.请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 平吗?
合作学习
列表法求概率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列表格; 第二步:在所有可能情况n中,再找到满足条件的 事件的个数m;
m 第三步:代入概率公式 P( A)= 计算事件的概率. n
反
馈
反
馈
反
馈
反馈反馈反馈小
结
直接列举法比较适合用于最多涉及两个试验因素 或分两步进行的试验,且事件总结果的种数比较 少的等可能性事件. 列表法对于列举涉及两个因素或分两步进行的 试验结果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列表法求概率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列表格; 第二步:在所有可能情况n中,再找到满足条件的 事件的个数m; m 第三步:代入概率公式 P( A)= n 计算事件的概率.
另一个 因素所 包含的 可能情 况
况;第二个因素
两个因素所组合的 所有可能情况,即n
包含3种情况;那 么所有情况
n=2×3=6
合作学习
例2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
件的概率:
(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5章第二节第一课时《25.2.1用列举法求概率》赛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5章第二节第一课时《25.2.1用列举法求概率》赛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8a252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1.png)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运用直接列举或列表法求概率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5章第二节第一课时运用直接列举或列表法求概率学习目标:1.2. 学会正确“列表”表示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3. 知道如何利用“列表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会用“直接列举法”和“列表法”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如何利用“列表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难点:会正确“列表”表示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提问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学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12.4 H国家宪法日(PPT出示志愿者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宪法的导入, 让学生们了解宪法,增强法律意识)2、再由我校也将开展进社区宣传宪法的活动,向每班招募一名志愿者,但是小辛玉和安琪都想去,引出抛硬币活动,正面向上小车玉去,反面向上安琪去,学生判断公平的依据。
学生说概率公式P (A)=-n(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社会的服务意识,复习旧知)3、当小车玉抛出硬币是正面,决定小车玉去参加活动时,安琪提出一人抛一枚硬币更公平。
老师提问:同时抛两枚硬币,怎么制定规则比较公平呢?(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列举法求概率)4、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探索新知(一)用直接列举法求概率问题1: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向上;(3)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
学生抛硬币,得出结论:抛掷两枚硬币的所有可能为:正正,正反,反正,反反请学生分别回答上面三个问题。
(学生做出判断,老师评价,及时表扬)(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吸引学生的兴趣)问题2:如何制定规则,让小车玉和安琪都觉得公平呢?学生回答:落地后一正一反,小车玉赢;如果落地后两面一样,安琪赢.其他学生判断公平性。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公平与概率之间的关系)问题3:“同时掷两枚硬币”与“先后两次掷一枚硬币”,这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一样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由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25.2.1列表法求概率课件
![25.2.1列表法求概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0551db453610661fd9f418.png)
5 (1,5) (2,5) (3,5) (4,5) (5,5) (6,5)
6 (1,6) (2,6) (3,6) (4,6) (5,6) (6,6)
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
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了不重不漏的列出所有可 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列表法中表格构造特点: 一个因素所包含的可能情况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一)
复习引入
1.概率的定义:
刻画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称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作P(A).
2.概率的求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
并种且结它果们,发那生么的事可件能A发性生都的相概等率,为事P件(AA包) =含m其,中P的(Am)的
取值范围是0≤P(A) ≤1.
4 (1,4) (2,4) (3,4) (4,4) (5,4) (6,4)
5 (1,5) (2,5) (3,5) (4,5) (5,5) (6,5)
6 (1,6) (2,6) (3,6) (4,6) (5,6) (6,6)
思考 将题中的“同时掷两个骰子”改为“把
一个骰子掷两次”,所得的结果有变化吗?
6
我们是把试验出现的各种可能结果一一列 举出来,然后求的概率 .
思考:小明和小丽都想
去看电影,但只有一张 电影票.小明提议:利用 这三张牌,洗匀后任意 抽一张,放回,再洗匀抽 一张牌.连续抽的两张 牌结果为一张5一张4 小明去,抽到两张5的小 丽去.小明的办法对双 方公平吗?
例1:掷两枚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 (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 (3)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
另一
个因素 所包含 的可能
25.2.1 用列表法求概率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5.2.1 用列表法求概率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907c7a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2.png)
B.
1
2
1
(1,1)
(1,2)
2
(2,1)
(2,2)
C.
D.
由列表可知,两次摸出小球的号码之积共有
4种等可能的情况,
)
知识讲解
知识点2 用列表法求概率
【例 2】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上面分别标有1,
2两个数字,若随机地从中摸出一个小球,记下号码后放回,再随机地摸
1
(1,1)
(2,1)
(3,1)
(4,1)
(5,1)
(6,1)
(3)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
2
(1,2)
(2,2)
(3,2)
(4,2)
(5,2)
(6,2)
3
(1,3)
(2,3)
(3,3)
(4,3)
(5,3)
(6,3)
4
(1,4)
(2,4)
(3,4)
(4,4)
(5,4)
(6,4)
5
(1,5)
(2,5)
(B )
A.
B.
C.
D.
随堂练习
2. 某次考试中,每道单项选择题一般有4个选项,某同学有两道题不
会做,于是他以“抓阄”的方式选定其中一个答案,则该同学的这两
道题全对的概率是( B )
A.
B.
C.
D.
随堂练习
3. 在6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6的整数,随机地抽取一张后放回,再随机
25.2.1 运用直接列举或列表法求概率
![25.2.1 运用直接列举或列表法求概率](https://img.taocdn.com/s3/m/7c64c4b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9.png)
=
7
18
1.小明和小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随机选择“打扫社区卫生”和“参加社
会调查”其中一项那么两人同时选择“参加社会调查”的概率为( A )
1
A.
4
1
B.
3
1
C.
2
3
D.
4
2.有A,B两个不透明的口袋,每个口袋里装有两个相同的球,A袋中的两个
球上分别写了“细”、“致”的字样,B袋中的两个球上分别写了“信”、
“心”的字样,从每个口袋里各摸出一个球,刚好能组成“细心”字样的概
率是( B )
1
A.
3
1
B.
4
2
C.
3
3
D.
4
3.若从长度分别为3、5、6、9的四条线段中任取三条,则能组成三角形的概
率为( A )
1
A.
2
3
B.
4
1
C.
3
1
D.
4
4.学校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安排给九年级三辆车,小明与小红都可以从这
三辆车中任选一辆搭乘,小明与小红同车的概率是( C )
(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
(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向上;
(3)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
上述这种列举法我们称为直接列举法,即把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一一列出.
【适用范围】直接列举法比较适合用于最多涉及两个试验因素或分两步
进行的试验,且事件总结果的种数比较少的等可能性事件.
上述这种列举法我们称为直接列举法,即把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一一列出.
【点睛】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例如掷两个骰子)并且可能出现
11
所以P(C)=
36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5章《概率初步》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第1课时 用列表法求概率(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25章《概率初步》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 第1课时 用列表法求概率(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5d255a1eb91a37f1115c50.png)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用列表法求概率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或骰子,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怎样才能不重不漏地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呢?本节课我们学习用列表法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并求概率.(板书课题)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直接列举法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的方法.理解: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的意义,这样的试验会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结果.(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列举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的学习,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体会概率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习重、难点:重点:用直接列举法和列表法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难点:求概率.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36页例1.(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法:阅读课文分析,理解课本是怎样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的,并学会课本上用不同字母表示不同事件的方法和记法.(4)自学参考提纲:①掷两枚硬币会出现哪些不同的结果?你能列举出来吗?有四种不同的结果:正正、正反、反正、反反.②先后两次掷硬币和一次同时掷下两枚硬币有什么区别?出现的可能性发生变化了吗?没有区别.出现的可能性没有变化. 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深入课堂了解学生是否理解列举这几种结果的方法. ②差异指导:对共性问题进行适时点拨引导. (2)生助生:学生相互交流帮助解疑难. 4.强化:(1)归纳两步试验中列举全部结果的要点.(2)练习:①袋子中装有红、绿各一个小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随机摸出1个小球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求下列事件的概率:a.第一次摸到红球,第二次摸到绿球.b.两次都摸到相同颜色的小球;c.两次摸到的球中有一个绿球和一个红球. 解:a.14; b12.; c.12②合作小组的4位同学坐在课桌旁讨论问题,学生A 的座位如图所示,学生B ,C ,D 随机坐到其他三个座位上,求学生B 坐在2号座位的概率.解:13③“石头、剪刀、布”是广为流传的游戏,游戏时,双方每次任意出“石头”“剪刀”“布”这三种手势中的一种,求双方出现相同手势的概率.解:13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136页例2至第137页.(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完成自学参考提纲. (4)自学参考提纲:①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结果? 列表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②由表可知:同时掷两枚骰子,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36 种,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两枚骰子的点数相同的结果有 6 种,所以P(两枚骰子的点数相同)=16; 两枚骰子的点数和是9的结果有 4 种,所以P(两枚骰子的点数和是9)=19; 至少有一枚骰子的点数为2的结果有 11 种,所以P(至少有一枚骰子的点数为2)=1136. ③如果把例2中的“同时掷两枚骰子”改为“把一枚骰子掷两次”,所得到的结果有变化吗?为什么?没有变化,因为试验的条件是相同的.④当一次试验要涉及 两 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通常采用列表法. 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列表法.②差异指导:分类指导与集中辅导相结合. (2)生助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帮助认知理解. 4.强化:(1)列表法适用的条件及表格设计方法.(2)练习:①有6张看上去无差别的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2,3,4,5,6.随机抽取1张后,放回并混在一起,再随机抽取1张,那么第二次取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一次取出的数字的概率是多少?解: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由表可以看出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36种,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第二次取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一次取出的数字(记为事件A )的结果有14种,所以()PA ==1473618. ②有5张看上去无差别的卡片,上面分别标有0,1,2,3,4.求: a.从中任取两张卡片,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等于4概率;解: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0,1),(0,2),(0,3),(0,4),(1,2),(1,3),(1,4),(2,3),(2,4),(3,4).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10种,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满足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等于4(记为事件A )的结果有2种,所以()PA ==21105. b.从中任取2次卡片,每次取1张.第一次取出卡片,记下数字后放回,再取第二次.两次取出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恰好等于4概率.解: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由表可以看出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25种,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两次取出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恰好等于4(记为事件B )的结果有5种,所以()PB ==51255. 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说说列举所有结果时,怎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情感、方法、成果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掷硬币、掷骰子等游戏为载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学生摆在了真正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生活中有许多关于概率的问题,本节课的学习亦能让学生尝试用概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会到概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归纳知识点,看学生是否可以不重不漏地列举出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能否找出事件A 中包含几种可能的结果,并能求P (A ),教学时要重点突出方法.(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把一个质地均匀的骰子掷两次,至少有一次骰子的点数为2的概率是(D )A.12B.15C.136D.11362.(10分)纸箱里有一双拖鞋,从中随机取一只,放回后再取一只,则两次取出的鞋都是左脚的鞋的概率为14. 3.(10分)有两辆车按1,2编号,舟舟和嘉嘉两人可任意选坐一辆车,则两个人同坐2号车的概率为14. 4.(10分)有五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4,5,洗匀后从中任取一张,放回后再抽一张,两次抽到的数字和为 6 的概率最大,抽到和大于8的概率为325. 5.(10分) 如图,随机闭合开关K 1,K 2,K 3中的两个,求能让两盏灯泡同时发光的概率. 解:列举出闭合三个开关中的两个的全部结果:K1K 2,K 1K 3,K 2K 3. 所有可能的结果共有3种,并且这三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只有同时闭合K 1、K 3,才能让两盏灯泡同时发光(记为事件A ),所以()PA 13. 6.(20分)一个不透明的袋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随机地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地摸出一个小球.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相同; (2)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和等于4. 解:两次取出小球的标号列举如下:共有16种可能的结果.(1)其中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相同(记为事件A )的结果有4种,所以()PA ==41164. (2)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和等于4(记为事件B )的结果有3种,即(1,3),(2,2),(3,1),所以()P B =316. 二、综合应用(20分)7.(20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4个标号为1、2、3、4的小球,它们的材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小凯从布袋里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x ,小敏从剩下的3个小球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y ,这样确定了点P 的坐标(x ,y ).(1)请你运用列表的方法,表示出点P 所有可能的坐标; 解:如下表:(2)求点(x ,y )在函数y=-x +5图象上的概率.由表示可知,共有12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满足在函数y=-x +5的图象上(记为事件A )的结果有4种,所以()P A ==41123. 三、拓展延伸(10分)8.(10分)有两把不同的锁和三把钥匙,其中两把钥匙分别能打开这两把锁,第三把钥匙不能打开这两把锁.随机取出一把钥匙开任意一把锁,一次打开锁的概率是多少?解:设两把锁分别为m 、n ,三把钥匙分别为a 、b 、c ,且钥匙a 、b 能分别打开锁m 、n.列举出所有可能的配对结果:共有6种可能的结果,且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其中一次打开锁(记为事件A )的结果有2种,所以()PA ==2163.。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一课时)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8135d38a45177232f60a28f.png)
25.2.1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用列表法求概率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用列表法、画树形图法计算概率,并通过比较概率大小作出合理的决策。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设计等活动,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事件,计算其发生的概率。
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交流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教学分析重点学习运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计算事件的概率。
难点能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列举,解决较复杂事件概率的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PPT 课时第一课时电子教案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发现新知引例:为活跃联欢晚会的气氛,组织者设计了以下转盘游戏:A、B两个带指针的转盘分别被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扇形,转盘A上的数字分别是1,6,8,转盘B上的数字分别是4,5,7(两个转盘除表面数字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
每次选择2名同学分别拨动A、B两个转盘上的指针,使之产生旋转,指针停止后所指数字较大的一方为获胜者,负者则表演一个节目(若箭头恰好停留在分界线上,则重转一次)。
作为游戏者,你会选择哪个装置呢?并请说明理由。
(1)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在这个环节里,首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索交流。
然后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停止转动后,哪个转盘指针所指数字较大的可能性更大呢?”由于事件的随机性,我们必须考虑事件发生概率的大小。
此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看转盘动画,同学们会发现这个游戏涉及A、B两转盘,即涉及2个因素,与前一课所讲授单转盘概率问题(教材P148例2)相比,可能产生的结果数目增多了,列举时很容易造成重复或遗漏。
怎样避免这个问题呢?(2)指导学生构造表格从表中可以发现:A盘数字大于B盘数字的结果共有5种。
∴P(A数较大)= , P(B数较大)=.∴P(A数较大)> P(B数较大)∴选择A装置的获胜可能性较大。
25.2.1 用列举法求概率
![25.2.1 用列举法求概率](https://img.taocdn.com/s3/m/b0f8f308bed5b9f3f90f1cef.png)
在一副去掉二王的扑克牌中任抽一张 求: 13 (1)“抽到红桃”的概率 P(抽到红桃)= =
52 =
1
4
(2)“抽到2”的概率
P(抽到2) =
4 52
1
(3)“抽到2红桃”的概 P(抽到红桃2)= 52 率 (4)“抽到牌的点数是4的倍数”的概 3 4×3 率 P(抽到牌的点数是4的倍数) = =
(06南平)某电视台综艺节目从接到的5000个热线
电话中,抽取Biblioteka 0名“幸运观众”,小颖打通了一次热线电话,她成为“幸运观众”的概率
是
1 500
.
√ √
(06泰州)投掷一枚普通的正方体骰子,四位同学 各自发表了以下见解: ①出现“点数为奇数”的概率等于出现“点数为 偶 数”的概率. ②只要连掷6次,一定会“出现一点”. ③投掷前默念几次“出现6点”,投掷结果“出现 6点”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④连续投掷3次,出现的点数之和不可能等于19. 其中正确的见解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田忌赛马是一个为人熟知的故事.传说战国时期,齐 王与田忌各有上、中、下三匹马,同等级的马中,齐王的 马比田忌的马强.有一天,齐王要与田忌赛马,双方约定: 比赛三局,每局各出一匹,每匹马赛一次,赢得两局者为 胜.看样子田忌似乎没有什么胜的希望,但是田忌的谋士 了解到主人的上、中等马分别比齐王的中、下等马要 强…… ( 1 )如果齐王将马按上中下的顺序出阵比赛,那么 田忌的马如何出阵,田忌才能取胜? ( 2 )如果齐王将马按上中下的顺序出阵,而田忌 的马随机出阵比赛,田忌获胜的概率是多少? (要求写出双方对阵的所有情况)
52
13
13 1
25.2 第1课时 用直接列举法和列表法求概率
![25.2 第1课时 用直接列举法和列表法求概率](https://img.taocdn.com/s3/m/d6c138dbeefdc8d377ee32d7.png)
25.2 第1课时用直接列举法和列表法求概率25.2用列举法求概率第1课时用直接列举法和列表法求概率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直接列举法和列表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的方法.2.运用概率知识解决计算涉及两个因素的一个事件概率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试验操作、观察、记录的过程,探究如何画出适当的表格,列举出事件的所有等可能结果,并总结出用列表法求事件概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作探究如何画出适当的表格列举事件的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养成合作意识,形成缜密的思维习惯.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反正__、__反反__,故这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__一样__.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先后两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求硬币两次都正面向上的概率;(2)求硬币两次向上的面相反的概率.【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上述问题中一次试验涉及几个因素?你是用什么方法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解答】列举先后两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全部结果,它们是:正正、正反、反正、反反.所有的结果有4种,并且这4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1)所有可能的结果中,满足硬币两次都正面向上的结果只有1种,即“正正”,所以P(硬币两次都正面向上)=14.(2)硬币两次向上的面相反的结果共有2种,即“正反”“反正”,所以P(硬币两次向上的面相反)=24=12.【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在一次试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比较少,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列举出试验结果,从而求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例2】有5张看上去无差别的卡片,正面分别写着1,2,3,4,5,洗匀后正面向下放在桌子上,从中随机抽取1张,记下数字后放回洗匀,再从中随机抽取1张.(1)求两次抽到的数都是偶数的概率;(2)求第一次抽到的数比第二次抽到的数大的概率;(3)求两次抽到的数相等的概率.【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上述问题中一次试验涉及几个因素?你是用什么方法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了所有可能的结果?【解答】列表如下:第一次第二次1234 51(1,1)(2,1)(3,1)(4,1)(5,1)2(1,2)(2,2)(3,2)(4,2)(5,2)3(1,3)(2,3)(3,3)(4,3)(5,3)4(1,4)(2,4)(3,4)(4,4)(5,4)5(1,5)(2,5)(3,5)(4,5)(5,5)由表可以看出,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25种,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1)两次抽到的数都是偶数的结果有4种,即(2,2),(2,4),(4,2),(4,4),所以P(两次抽到的数都是偶数)=4 25.(2)第一次抽到的数比第二次抽到的数大的结果有10种,即(2,1),(3,1),(3,2),(4,1),(4,2),(4,3),(5,1),(5,2),(5,3),(5,4),所以P(第一次抽到的数比第二次抽到的数大)=1025=25. (3)两次抽到的数相等的结果有5种,即(1,1),(2,2),(3,3),(4,4),(5,5),所以P (两次抽到的数相等)=525=15.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在一次试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比较多,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那么我们可以列表列举出试验结果,从而求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小明和小亮在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两人一起做同样手势的概率是( B )A.12B .13 C.14 D .152.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2个黄球和2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没有其他区别,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然后放回搅匀,再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那么两次都摸到黄球的概率是( C )A.18B .16C .14D .123.李玲有红色、黄色、白色的三件运动短袖上衣和白色、黄色两条运动短裤.若任意组合穿着,则李玲穿着“衣裤同色”的概率是__13__. 4.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六面体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枚骰子点数的和是6;(2)两枚骰子点数都大于4;(3)其中一枚骰子的点数是3.解:列表如下: 第一枚第二1 2 3 4 5 6枚1(1,1)(2,1)(3,1)(4,1)(5,1)(6,1) 2(1,2)(2,2)(3,2)(4,2)(5,2)(6,2) 3(1,3)(2,3)(3,3)(4,3)(5,3)(6,3) 4(1,4)(2,4)(3,4)(4,4)(5,4)(6,4) 5(1,5)(2,5)(3,5)(4,5)(5,5)(6,5) 6(1,6)(2,6)(3,6)(4,6)(5,6)(6,6) 由表可以看出,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六面体骰子,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6种,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1)两枚骰子点数的和是6的结果有5种,即(1,5),(2,4),(3,3),(4,2),(5,1),所以P(两枚骰子点数的和是6)=5 36.(2)两枚骰子点数都大于4的结果有4种,即(5,5),(5,6),(6,5),(6,6),所以P(两枚骰子点数都大于4)=436=19.(3)其中一枚骰子的点数是3的结果有11种,即(1,3),(2,3),(3,3),(4,3),(5,3),(6,3),(3,1),(3,2),(3,4),(3,5),(3,6),所以P(其中一枚骰子的点数是3)=1136.【活动3】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3】如图所示,小明和小亮用转盘做“配紫色”游戏(红色和蓝色在一起能配成紫色).小明转动的A盘被等分成4个扇形,小亮转动的B 盘被等分成3个扇形,两人分别转动转盘一次.两人转动转盘得到的两种颜色若能配成紫色则小明获胜,否则小亮获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结合概率的相关知识,要使游戏对双方公平,则两人获胜的概率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列表如下:红蓝黄蓝(红,(蓝,(黄,蓝)蓝)蓝)红(红,红)(蓝,红)(黄,红)黄(红,黄)(蓝,黄)(黄,黄)红(红,红)(蓝,红)(黄,红)由表可知,两人分别转动转盘一次,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12种,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其中能配成紫色的结果有3种,所以P(小明获胜)=312=14,P(小亮获胜)=1-14=34.因为14≠34,所以这个游戏对双方不公平.【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判断一个游戏对双方是否公平,就看双方获胜的概率是否相等.若相等,则公平.否则,不公平.环节3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25.2.1用列举法求概率(1)》名师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25.2.1用列举法求概率(1)》名师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d881ceb2c850ad02df80411c.png)
25.2.1 用列举法求概率(彭小永)一、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列举法的含义.2.理解“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的意义.3.会用列举法计算简单的随机事件的概率.(二)学习重点用列举法计算简单的随机事件的概率(三)学习难点包含两步的随机事件的概率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古典概型试验有两个特点:①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有限个;②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相同 .(2)列表法求概率: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少时,为不重不漏列出所有可能结果,通常采用列举法 .(3)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0.5 ,反面朝上的概率是 0.5 .2.预习自测(1)甲、乙、丙三人站成一排拍照,则甲站在中间的概率为()A. B. C. D.【知识点】随机事件的概率【解题过程】解:甲有左、中、右三个位置可以选择,所以甲站中间的概率为.【思路点拨】列举甲站位所有的可能性,找出符合条件的,便可算出其概率.【答案】B(2)有5张看上去无差别的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2、3、4、5,随机抽取3张,用抽到的 3个数字作为边长,恰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A. B. C. D.【知识点】随机事件的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题过程】解:所有的可能结果有:(1,2,3)、(1,2,4)、(1,2,5)、(1,3,4)、(1,3,5)、(1,4,5)、(2,3,4)、(2,3,5)、(2,4,5)、(3,4,5)共10种情况,只有(2,3,4)、(2,4,5)、(3,4,5)三种情况可以构成三角形,所以结果为.【思路点拨】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再利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找出符合条件的3组值,便得到答案.【答案】A(3)从-2、-1、0、1、2这5个数中任取一个数,作为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值,则所得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概率是 .【知识点】概率,根的判别式【解题过程】解:因为方程x2-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所以根的判别式,所以,有-2、-1和0满足要求,其概率为.【思路点拨】弄清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的条件,找出的取值范围,再计算其概率.【答案】(4)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两个红球和两个白球,它们只有颜色上区别,从袋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再随机地摸出一个球,则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是 . 【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解题过程】解:设4个球分别为红1、红2、白1、白2,则可列出下表:第二次第一次红1红2白1白2红1(红1,红1)(红1,红2)(红1,白1)(红1,白2)红2(红2,红1)(红2,红2)(红2,白1)(红2,白2)白1(白1,红1)(白1,红2)(白1,白1)(白1,白2)白2(白2,红1)(白2,红2)(白2,白1)(白2,白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总共16种情况中,只有4种符合要求,所以,所求的概率为.【思路点拨】用列表的方法便可轻松地找到答案. 如果第一次摸了不放回,则在表格中的从左上到右下这条对角线上的四组数据不会出现. 也就是说,做这种题时,要特别注意第一次摸出后是否放回的问题,它对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答案】(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别是 1和0 ;随机事件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1 . (2)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同,事件A包含其中的m种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P(A)= ( ) .2.问题探究探究一温故知新,引出课题●活动①请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1)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哪些可能的结果?请写出这些结果.(2)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有哪些可能的结果?请写出这些结果.(3)“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与“先后两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这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一样的吗?由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答前两个问题,初步学会使用列举法解决问题.探究二利用列举法求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活动①初试列举法例1 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3)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题过程】解:同时抛掷两枚硬币,有以下四种结果:(正,正)、(正、反)、(反,正)、(反、反);(1)由于全部正面朝上的结果(正,正)这只有1种,所以,P(两次正面朝上);(2)由于全部反面朝上的结果(反,反)这只有1种,所以,P(两次反面朝上)(3)由于一枚正面朝上、一枚反面朝上的结果有(正,反)与(反,正)两种,所以,P(一正.一反)【思路点拨】排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再找出符合条件的,便可轻松得解. 特别注意试验结果要不重不漏.【答案】(1);(2);(3).练习: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有3个分别标有5、6、7的小球,他们除数字外其他均相同. 充分摇匀后,先摸出1个球不放回,再摸出一个球,那么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题过程】解:∵摸出的所有可能结果有:(5,6)、(5,7)、(6,5)、(6,7)、(7,5)、(7,6)共6种情况,它们之和分别为11、12、11、13、12、13共4个奇数和2个偶数,∴P(两数之和为奇数)【思路点拨】用列举法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找出符合条件的,问题便迎刃而解.特别注意事先摸出的球是否放回对概率的影响,还要注意不重不漏.【答案】【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列举法的使用上熟能生巧.●活动②用列表法求概率例2 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枚骰子的点数相同;(2)两枚骰子的点数和是9;(3)至少有一枚骰子的点数为2.【知识点】用列表法求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题过程】解:两枚骰子分别记为1和2,可用下表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第1枚1 2 3 4 5 6第2枚1 (1,1)(2,1)(3,1)(4,1)(5,1)(6,1)2 (1,2)(2,2)(3,2)(4,2)(5,2)(6,2)3 (1,3)(2,3)(3,3)(4,3)(5,3)(6,3)4 (1,4)(2,4)(3,4)(4,4)(5,4)(6,4)5 (1,5)(2,5)(3,5)(4,5)(5,5)(6,5)6 (1,6)(2,6)(3,6)(4,6)(5,6)(6,6)由上表可以看出,同时掷两枚骰子,可能出现36种结果,并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两枚骰子的点数相同(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6种,分别是(1,1)、(2,2)、(3,3)、(4,4)、(5,5)、(6,6),所以P(A)=;(2)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为9(记为事件B)的结果有4种,分别是(3,6)、(4,5)、(5,4)、(6,3)所以P(B)=;(3)至少有一枚点数为2(记为事件C)的结果有11种(见上表),所以P(C)=.【思路点拨】分横行和纵列将两枚骰子的点数排列出来,计算符合条件的结果即可. 要注意不重不漏.【答案】(1);(2);(3)练习:有A、B两只不透明口袋,每只口袋里装有两只相同的球,A袋中的两只球上分别写了“细”“致”的字样,B袋中的两只球上分别写了“信”“心”的字样,从每只口袋里各摸出一只球,刚好能组成“细心”字样的概率是( )A.13B.14C.23D.34【知识点】用列表法求概率【解题过程】解:摸球的结果如下:A袋B袋细致信细信致信心细心致心共有4种可能的结果,且每种结果是等可能性的. 所以抽出“细心”的概率为 . 【思路点拨】用列表法可以轻松得解,注意不重不漏,还要注意摸球讲不讲顺序.【答案】 .●活动③拓展提高,解答概率综合题例3 有一枚均匀的正四面体,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小红随机地抛掷一次,把着地一面的数字记为,另有三张背面完全相同,正面分别写着-2、-1、1的卡片,小亮将其混合,正面朝下旋转在桌面上,并从中抽取一张,把卡片正面的数字记为.然后他们计算出S=x+y的值.和-2 -1 11 -1 0 22 0 1 33 1 2 44 2 3 5(1)用列表法表示出S的所有可能情况;(2)分别求出当S=0和S<2时的概率. 【知识点】用列表法求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题过程】解:(1)列表如右,共12种情况.(2)P(S=0)=; P(S<2).【思路点拨】用表格将所有情况列举出来,然后找出符合条件的即可轻松得解.【答案】(1)共有如上表的12种情况. (2)P(S=0)=;P(S<2).练习:某中学要在全校学生中举办“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比赛,要求每班选一名代表参赛. 九年级1班经过投票初选,小亮和小丽票数全班并列第一,现在他们都想代表全班参赛. 经过班长与他们协商决定,用掷骰子的办法让获胜者去参赛. 规则如下:两人同时随机各掷一枚完全相同且质地均匀的骰子一次,向上一面的点数都是奇数,则小亮胜;向上一面都是偶数,则小丽胜;否则视为平局,若为平局,继续上述游戏,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如果小亮和小丽都按上述规则各掷一次骰子,解答下列问题:(1)小亮掷得向上一面的点数为奇数的概率是多少?(2)该游戏是否公平?请用列表法说明理由.【知识点】用列表法求概率【解题过程】解:(1)∵朝上一面的点数为奇数有3种情况,∴P(奇数)(2)由题意知,可列表如下:1 2 3 4 5 61 (1,1)(2,1)(3,1)(4,1)(5,1)(6,1)2 (1,2)(2,2)(3,2)(4,2)(5,2)(6,2)3 (1,3)(2,3)(3,3)(4,3)(5,3)(6,3)4 (1,4)(2,4)(3,4)(4,4)(5,4)(6,4)5 (1,5)(2,5)(3,5)(4,5)(5,5)(6,5)6 (1,6)(2,6)(3,6)(4,6)(5,6)(6,6)由上表可知:共有3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小亮和小丽获胜各有9种结果,∴P(小亮胜)P(小丽胜).【思路点拨】列表法求概率是一种很常见的方法.【答案】(1)P(奇数);(2)公平.小亮与小丽获胜的概率同样大(表格见上). 【设计意图】强化列表法求概率,使其熟练掌握.3. 课堂总结知识梳理(1)列举法的使用条件:在一次试验中,如果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且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相等,我们可通过列举试验结果的方法,求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2)列表法的使用条件:当一次试验要涉及的因素只有两个(我们也常称为两步操作试验),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我们常通过列表的方法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找出事件A可能发生的结果,再利用公式P(A)求它的概率.(3)使用列举法求概率时,要求做到不重不漏.重难点归纳(1)只有有限多个情形时,我们可以使用列举法;(2)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或叫两步),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我们可以通过列表法求它的概率;(3)使用列举法求概率时,要求做到不重不漏. (三)课后作业 基础型 自主突破1. 为支援灾区,小明准备通过爱心热线捐款,他只记得号码的前5位,后三位由5、1、2这三个数字组成,但具体顺序忘记了.他第一次就拨通电话的概率是( ) A. 12 B. 14 C. 16 D. 18【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 【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题过程】5、1、2这三个数字的排列方式有:512、521、125、152、215、251共6种,其中只有一种是正确的,所以,他第一次就拨通电话的概率是16.【思路点拨】用列举法不重不漏地将三个数排列出来是关键. 【答案】C 2.在的空格□中,分别填上“+”或“-”,在所得的代数式中,能构成完全平方式的概率是( )A .1 B.34 C.12 D.14【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 【解题过程】解:方框中符号的填法共有:(+,+)(-,-)、(+,-)、(-,+)4 种,只有 (+,+)与(-,+)2种符合要求,所以能构成完全平方式的概率为12.【思路点拨】记住完全平方式的符号特点,再用列举法排列出所有的情况,便可求得其概率. 【答案】C3.如图所示,每一个标有数字的方块均是可以翻动的木牌,其中只有两块木牌的背面贴有中奖标志,则随机翻动一块木牌中奖的概率为_______. 【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解题过程】解:翻动木牌有6种情形,只有两种情况可以中奖,中奖的概率为【思路点拨】找出所有的情形和符合条件的个数即可计算出相应的概率.【答案】.4.从-2、-1、2这三个数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作为点的坐标,该点在第四象限的概率是________.【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解题过程】-2、-1、2这三个数学共有6种排法,分别是(-2,-1)、(-1,-2)、(-2,2)、(-1,2)、(2,-2)、(2,-1),其中只有(2,-2)和(2,-1)在第四象限,其它的均不合要求,所以该点在第四象限的概率为.【思路点拨】第四象限的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为正和负,只有两个点符合条件,其概率为.【答案】5.将长度为8厘米的木棍截成三段,每段长度均为整数厘米.如果截成的三段木棍长度分别相同算作同一种截法(如:5,2,1和1,5,2),那么截成的三段木棍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___.【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解题过程】长度为8厘米的木棍截成长为整数的三段,共有5组结果,它们分别是:(1,1,6)、(1,2,5)、(1,3,4)、(2,2,4)、(2,3,3),其中只有(2,3,3)这一种情形能构成三角形,其概率为.【思路点拨】注意不重不漏;还要注意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答案】 .6. 小明和小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随机选择“打扫社区卫生”和“参加社会调查”其中一项,那么两人同时选择“参加社会调查”的概率为( )A.14B.13C.12D.34【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小明小华A BA (A,A)(B,A)B (A,B)(B,B)【解题过程】分别将“打扫社区卫生”和“参加社会调查”记为事件A和事件B,则两人的选择有如下情况,同时选择“参加社会调查”(事件B)的只有一种情况,其概率为14.【思路点拨】用表格排列出所有的情况和符合条件的情况,即可求出其概率.【答案】1 4能力型师生共研7. 如图是一个能自由转动的正六边形转盘,这个转盘被三条分割线分成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三部分,且分别标有“1”“2”“3”三个数字,指针的位置固定不动,让转盘自由转动两次,当每次转盘停止后,记录指针指向的数(当指针指向分割线时,视其指向分割线左边的区域),则两次指针指向的数都是奇数的概率为________.【知识点】用列表法求概率【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解题过程】解:可列表如右,共有9种可能的情况,其中只有4种情况符合题意,所以P(两次都是奇数).1 2 31 (1,1)(2,1)(3,1)2 (1,2)(2,2)(3,2)3 (1,3) (2,3) (3,3)【思路点拨】利用表格排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再找出符合题意的即可.【答案】P (两次都是奇数).8. 一个口袋中有4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写有字母A 、B 、C 、D ,随机地抽取一个小球后放回,再随机抽取一个小球.(1)试用列表法列举出两次抽出的球上字母的所有可能结果; (2)求两次抽出的球上字母相同的概率. 【知识点】用列表法求概率 【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解题过程】解:(1)根据题意,可以列表如右,共有16种可能的结果.(2)因为在总共的16种情况中,只有4种是两个字母相同的情况,所以P (两次的字母相同).【思路点拨】利用表格排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再找出符合题意的即可.【答案】(1)共有16种情况(见上表); (2)P (两次的字母相同).探究型 多维突破9. 用图中两个可自由转动的转盘做“配紫色”游戏:分别旋转两个转盘,若其中一个转出红色,另一个转出蓝色即可配成紫色. 求可配成紫色的概率. 【知识点】用列表法求概率 【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解题过程】第1次 第2次A B C DA (A ,A) (B ,A) (C ,A) (D ,A) B (A ,B) (B ,B) (C ,B) (D ,B) C(A ,C) (B ,C) (C ,C) (D ,C)D(A ,D) (B ,D) (C ,D) (D ,D)红 蓝1 蓝2红 (红,红) (红,蓝1) (红,蓝2)解:由于必须是等可能性的,所以需将第2个转盘的蓝色分成蓝1和蓝2 ,因此可列出右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共有6种等可能情况,有3种可以配成紫色,所以P (配成紫色).【思路点拨】只有红配蓝或者蓝配红可以配成紫色;用列表法可以轻松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答案】P (配成紫色) .10. 如图,电路图上有四个开关A 、B 、C 、D 和一个小灯泡,闭合开关D 或同时闭合开关A 、B 、C 都可以使小灯泡发光.(1)任意闭合其中一个开关,小灯泡发光的概率是多少? (2)任意闭合其中的两个开关,小灯泡发光的概率是多少? 【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 【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解题过程】解:(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D 可以使灯光发光,只闭合A 、B 、C 三个都不使灯光发光,所以,P (闭合一个开关可发光).(2)闭合两个开关的情况如表中所示,其中只有开关D 闭合的才能让小灯光发光,共有6种情况,所以,P (闭合两个开关可发光). 第1 个 第2个A BCDA (B ,A ) (C ,A ) (D ,A )B (A ,B )(C ,B ) (D ,B )C (A ,C ) (B ,C )(D ,C )D(A ,D ) (B ,D ) (C ,D )【思路点拨】注意灯泡发光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连通有电源的电路.蓝 (蓝,红) (蓝,蓝1) (蓝,蓝2)【答案】(1)P(闭合一个开关可发光);(2)P(闭合两个开关可发光).自助餐1.从2、3、4、5中任选两个数,分别记作m、n,那么点( m,n)在函数图象上的概率为()A. B. C. D.【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数学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题过程】.从2、3、4、5中任选两个数作为点的坐标,分别是(2,3)、(2,4)、(2,5)、(3,2)、(3,4)、(3,5)、(4,2)、(4,3)、(4,5)、(5,2)、(5,3)、(5,4)共有12种情况,在函数图象上的只有(3,4)和(4,3)两个点,所以P(点在函数上). 【思路点拨】选两个数,相当于选了一个数后,不放回,再选一个数. 选了第一个数后是否放回对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务必重视.【答案】D2.小强和小华两人玩“石头、剪子、布”游戏,随机出手一次,则两人平局的概率为()A. B. C. D.【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题过程】若三个动作分别简记为“石、剪、布”,则两人出手的情况包括:(石,石)、(石,剪)、(石,布)、(剪,石)、(剪,剪)、(剪,布)、(布,石)、(布,剪)、(布,布)九种情况,平局只有3种,所以两人平局的概率为.【思路点拨】用列举法排出所有可能的情况,指出平局的3种情况,即可得到答案.【答案】B3.同时抛掷A、B两个小正方体骰子,正面朝上的数字分别记为,并以此确定点P(),那么,点P落在抛物线上的概率为 .【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数学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解:如下表所示,得到的点共有36种情况,只有(1,2)、(2,2)两个点满足要求,所以,点P在抛物线上的概率为 .x y 1 2 3 4 5 61 (1,1)(1,2)(1,3)(1,4)(1,5)(1,6)2 (2,1)(2,2)(2,3)(2,4)(2,5)(2,6)3 (3,1)(3,2)(3,3)(3,4)(3,5)(3,6)4 (4,1)(4,2)(4,3)(4,4)(4,5)(4,6)5 (5,1)(5,2)(5,3)(5,4)(5,5)(5,6)6 (6,1)(6,2)(6,3)(6,4)(6,5)(6,6)【思路点拨】用列表法找出所有的点,再将1、2、3、4、5、6作为变量的值代入函数的解析式,求出的值,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便可轻松得解.【答案】.4.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游戏规则如下:有四个数字0、1、2、3,先由甲任选一个数字,记为m,将它放回后,再由乙任选一个数字,记为n. 若m、n满足,则称两人心有灵犀,那么两人心有灵犀的概率是 .【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题过程】解:从下表可知,共有16种可能的情况,符合条件的有10种,其概率为.甲结果0 1 2 3乙0 0 1 2 31 1 0 1 22 2 1 0 13 3 2 1 0【思路点拨】用表格排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找出符合条件的情况即可轻松得解.【答案】 .5.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白的球各一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恰好是红球;(2)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记录下颜色后放回袋子中并搅匀,再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两次都是红球.【知识点】用列举法求概率【解题过程】解:(1)共有4种情况,摸出红球的概率为;(2)如图,共有16种情况,两次均为红色的只有1种,其概率为.第1 次红黄蓝白第2次红(红,红)(黄,红)(蓝,红)(白,红)黄(红,黄)(黄,黄)(蓝,黄)(白,黄)蓝(红,蓝)(黄,蓝)(蓝,蓝)(白,蓝)白(红,白)(黄,白)(蓝,白)(白,白)【思路点拨】第一次摸出后是否放回对结果有着重大影响.【答案】(1)摸出红球的概率为;(2)两次均为红色的概率为.6.六一儿童节前夕,某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决定对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进行彰.某校八年级8个班中只能选两个班级参加这项活动,且八(1)班必须参加,另外再从其他班级中选一个班参加活动.八(5)班有学生建议采用如下的方法:将一个带着指针的圆形转盘分成面积相等的4个扇形,并在每个扇形上分别标有1、2、3、4四个数字,转动转盘两次,将两次指针所指的数字相加(当指针指在某一条等分线上时视为无效,重新转动),和为几就选哪个班参加.你认为这种方法公平吗?请说明理由.【知识点】用列表法求概率【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解题过程】解:我认为这个方法不公平,理由如下:我们可以用下表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 两次得到的数字之和分别为2、3、4、5、3、4、5、6、4、5、6、7、5、6、7、8共16种情况. 所以,八(2)班被选中的概率为116,八(3)班被选中的概率为216=18,八(4)班被选中的概率为316,八(5)班被选中的概率为416=14,八(6)班被选中的概率为316,八(7)班被选中的概率为216=18,八(8)班被选中的概率为116,所以这种方法不公平.第1 次和第2次1 2 3 41 2 3 4 52 3 4 5 63 4 5 6 74 5 6 7 8【思路点拨】用列表法将所有可能的情况排列出来,算出各个班被选中的概率,通过比较确定是否公平.【答案】这种方法不公平,理由如上.。
25.2 .1 用列举法求概率
![25.2 .1 用列举法求概率](https://img.taocdn.com/s3/m/09dc5d5ff01dc281e53af011.png)
练习
一个不透明的布袋子里装有 4 个大小、质地均相同的乒乓球,
之和为 4,小林赢;若标号之和为 5,小华赢.请判断这个游戏是否公 平,并说明理由.
五、课堂小结
(1)用列举法求概率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 2)列表法适用于解决哪类概率求解问题?使用列表法有哪些注意事 项?
六、作业布置
教科书 138 页 练习 1、2.
通过例 1, 鼓励学生尝 试用列表法 来列举。
让学生感受 到用表格列 举具有“明 反 (正,反) (反,反) 晰、不遗漏、 不重复” 的优 很容易就 由此表可以看出,同时抛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4 个,并 点, 会作出选择 且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用列表法来 列举 “把一个 三、 运用新知 骰子抛两次” 的所有可能 例 2 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结果。
25.2.1
备课人 课题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徐仕莲 新授课
用列举法求概率
班级:九年级 授课时间: 2014、 11 一课时
25.2.1
用列举法求概率
1、会用列举法和列表法求简单事件的概率. 2、能用概率的知识解决计算涉及两个因素的有关事件概率的简单实际问题。 经历实验、列表、统计、运算等活动,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特殊到一般 的思想,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活动,交流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 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 在计算概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次试验有两 个因素时产 生的结果数 肯定比一个 因素一次试 验产生的结 果数多; 教师提出 问题, 从学生 实际入手, 引 起学生的注 意和思考。
用列举法、列表法求概率
![用列举法、列表法求概率](https://img.taocdn.com/s3/m/2dfc826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a.png)
25.2.1 用列举法求概率例1.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向上;(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向上;(3)一枚硬币正面向上,一枚硬币反面向上.练习:1.如图,随机闭合开关S1,S2,S3中的两个,求能让灯泡发光的概率.2.如图,有一条电路AB由图示的开关控制,任意闭合两个开关.(1)请你列举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2)请你求出使电路形成通路的概率.3.一口袋中有四根长度分别为1cm,3cm,4cm和5cm的细木棒,小明手中有一根长度为3cm的细木棒,现随机从袋内取出两根细木棒与小明手中的细木棒放在一起,回答下列问题:(1)求这三根细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2)求这三根细木棒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概率;(3)求这三根细木成等腰三角形的概率.25.2.2 用列表法求概率例2.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枚骰子的点数相同;(2)两枚骰子点数的和是9;(3)至少有一枚骰子的点数为2.例题(放回问题)(2017年省卷19题)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3个分别写有数字6,-2,7的小球,他们的形状、大小、质地完全相同,搅拌均匀后,先从盒子里随机抽取1个小球,记下小球上的数字后放回盒子,搅拌均匀后再随机取出1个小球,再记下小球上的数字.(1) 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树状图也称树形图)中的一种方法,写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 求两次取出的小球上的数字相同的概率P.例题(不放回问题)(2018年省卷19题)将正面分别写着数字1,2,3的三张卡片(注:这三张卡片的形状、大小、质地、颜色等其它方面完全相同,若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这三张卡片看上去无任何差别)洗匀后,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从中先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记该卡片上的数字为x;再把剩下的两张卡片洗匀后,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再从这两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记该卡片上的数字为y.(1) 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树状图也称树形图)中的一种方法,写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2) 求取出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P.练习:1.(2020年省卷19题)甲、乙两个家庭来到以“生态资源,绿色旅游”为产业的美丽云南,各自随机选择到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三个城市中的一个城市旅游。
25.2. 1用列举法求概率(t)(1)
![25.2. 1用列举法求概率(t)(1)](https://img.taocdn.com/s3/m/aacf491bff00bed5b9f31d10.png)
归纳 “列表法”的意义: 列表法”的意义: 列表法
当试验涉及两个因素 例如两个转盘 当试验涉及两个因素(例如两个转盘 两个因素 例如两个转盘) 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 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 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 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的结果, 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的结果, 通常采用“列表法”。 通常采用“列表法” 上题可以用画“树形图” 上题可以用画“树形图”的方法 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么? 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么?
7、甲、乙两人各掷一枚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如果点数 、 乙两人各掷一枚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如果点数 之积为奇数,那么甲得1分 如果点数之积为偶数 那么乙得1分 点数之积为偶数, 之积为奇数,那么甲得 分;如果点数之积为偶数,那么乙得 分。 连续投10次 谁得分高,谁就获胜。 连续投 次,谁得分高,谁就获胜。 (1)请你想一想,谁获胜的机会大?并说明理由; 请你想一想, 请你想一想 谁获胜的机会大?并说明理由; (2)你认为游戏公平吗?如果不公平,请你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 你认为游戏公平吗? 你认为游戏公平吗 如果不公平,请你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 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m (3)运用公式求事件 的概率:P( A) = 运用公式求事件A的概率 运用公式求事件 的概率: n
球除了颜色以外没有任何区别。两袋中的球都搅匀。 球除了颜色以外没有任何区别。两袋中的球都搅匀。 蒙上眼睛从口袋中取一只球,如果你想取出1只黑 蒙上眼睛从口袋中取一只球,如果你想取出 只黑 机会大呢 你选哪个口袋成功的机会大 球,你选哪个口袋成功的机会大呢?
1 1 2 3 4 5 6 1×1=1 × 1×2=2 × 1×3=3 × 1×4=4 × 1×5=5 × 1×6=6 × 2 2×1=2 × 2×2=4 × 2×3=6 × 2×4=8 × 2×5=10 × 2×6=12 × 3 3×1=3 × 3×2=6 × 3×3=9 × 3×4=12 × 3×5=15 × 3×6=18 × 4 4×1=4 × 4×2=8 × 4×3=12 × 4×4=16 × 4×5=20 × 4×6=24 × 5 5×1=5 × 5×2=10 × 5×3=15 × 5×4=20 × 5×5=25 × 5×6=30 × 6 6×1=6 × 6×2=12 × 6×3=18 × 6×4=24 × 6×5=30 × 6×6=36 ×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1直接列举法,列表法)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1直接列举法,列表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c2a4f9910ef12d2af9e74d.png)
P(C) = 11 36
如果把刚刚这个例题中的“同时掷两 个骰子”改为“把一个骰子掷两次”,所 得的结果有变化吗?
没有变化
例2.掷两枚硬币,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 (2)两枚硬币全部反面朝上; (3)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 解:其中一枚硬币为A,另一枚硬币为B,则所有可能结果如 表所示: B 正 反
解:排“20”,“08”,“北京”三个字块所有可能性为: ①20,08,北京 ② 20,北京,08 ③08 ,20,北京 ④ 08,北京,20 ⑤ 北京,20,08 ⑥ 北京,08,20 其中排成“2008北京”或“北京2008”有两种情
1 况,所以 婴儿能得到奖励的概率为
3
利用一一列举法可以知道事件发生的各种 情况,对于列举复杂事件的发生情况还有什么 更好的方法呢?
这个游戏对小亮和小明公 平吗?怎样才算公平 ?
你能求出小亮得分的概率吗?
用表格表示
红桃
黑桃
1
2
3
4
5
6
1
(1,1) (1,2) (1,3) (1,4) (1,5) (1,6)
2
3 4
(2,1) (2,2) (2,3) (2,4) (2,5) (2,6)
(3,1) (3,2) (3,3) (3,4) (3,5) (3,6) (4,1) (4,2) (4,3) (4,4) (4,5) (4,6)
m P ( A) = n
事件A发生的 可能种数
试验的总共 可能种数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可以用列举法而求得。
列举法就是把要数的对象一一列举出来 分析求解的方法.
例1 如图:计算机扫 雷游戏,在9×9个小 方格中,随机埋藏着 10个地雷,每个小方 解:A区有8格3个雷, 格只有1个地雷,,小 遇雷的概率为3/8, 王开始随机踩一个小 B区有9×9-9=72个小方格, 方格,标号为3,在3 的周围的正方形中有3 还有10-3=7个地雷, 个地雷,我们把他的 由于3/8大于7/72, 区域记为A区,A区外 所以第二步应踩B区 记为B区,,下一步 遇到地雷的概率为7/72, 小王应该踩在A区还 是B区?
25.2.1用列举法求概率
![25.2.1用列举法求概率](https://img.taocdn.com/s3/m/c004b9f004a1b0717fd5ddf2.png)
(1,4) (2,4) (3,4) (4,4) (5,4) (6,4)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C C D D E E C C D D E E (1,5) (2,5) (3,5) (4,5) (5,5) (6,5) H I H I H I H I H I H I
(1,6) (2,6) (3,6) (4,6) (5,6) (6,6)
当堂达标题:【做在练习纸上】
必做题:导学与训练第124页第4、5题 选做题: 小华在书店买了一套科普读物,有上、 中、下三册,要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有哪 几种摆法?其中恰好摆成“上、中、下”的 概率是多少?
练习巩固: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石头、剪 刀、布”的游戏吧!如果两个人做游 戏,随机出手一次,两个人获胜的概 率各是多少?
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时,且可能 当一次试验涉及3个因素或3个以上 出现的结果较多时,为不重复不遗漏地 的因素时,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不 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用列表法。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通常用树形图。
记在P139页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通过 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时,且可能 出现的结果较多时,为不重复不遗漏地列 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用列表法。 2、当一次试验涉及3个因素或3个以上 的因素时,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不重复 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用画 树形图法。
自学检测题:课本第139页练习
思考:什么时候用“列表法”方便,什 么时候用“树形图”方便?
第 一个 二个
想一想,什么时候用“列表法”方便,什么时候用“树形图”方 便? 第
1
2
3
4
5
6
A D
B D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1用列表法求概率(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1用列表法求概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62af8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11.png)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问题简化,提取关键信息,构建列表,并指导学生如何从列表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概率计算。
-教学难点中,列表构建的全面性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检查,确保没有遗漏。
-识别并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理解概率的意义。
-利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将生活情境数学化。
-理解概率的取值范围,即0到1之间的实数。
举例:在掷骰子游戏中,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计算得到某个特定点数的概率。
2.教学难点
-列表法的构建:学生可能难以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列表形式,尤其是当问题较为复杂时。
-确保列表的全面性:学生在列出所有可能结果时容易遗漏,导致计算的概率不准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列表法求概率的基本概念。列表法是通过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来求解事件发生概率的方法。它在帮助我们理解不确定事件的规律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抛硬币实验,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并计算得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列表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对于概率计算的理解,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例子,如掷骰子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概率是通过大量重复实验得到的频率来估计的理论值。
优质课【部优】《25.2.1_用列举法求概率》评课文档
![优质课【部优】《25.2.1_用列举法求概率》评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be30c5865ce05087732138c.png)
《25.2用列举法求概率》评课
点评人:陈珍夷陵区数学学科带头人
本节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抛掷硬币和抛掷骰子游戏引入,激发学生求解两步试验事件概率的欲望。
并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要采用列表法列举、如何构建列表法的过程,培养学生条理性、逻辑性思维能力。
通过引例的解决可使学生经历分析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再通过解决试一试、议一议辨一辨等多角度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应用列表法求解简单事件概率必需具备条件的理解。
最后通过引导学生对本课进行小结、反思。
本节课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强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建模思想。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和建立概率模型求解数学问题的思想,使学生找到新知识的停靠点、思维的激活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贯穿始终。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中,从分组试验到确立结论,从建构表格到应用建模,再到知识的巩固拓展都是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完成。
同时,这种学习方式除了贯穿课堂,也延伸至课外。
如作业中某些题目也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关注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巩固练习中关注学生发散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及多向思维,在应用建模环节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等,培养学生的多向创造和拓展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满足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是9(记为事件B)的结 果有4个,则P(B)= 4 = 1
36 9
(3)满足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记为事件C)的 结果有11个,则P(C)= 11
36
真知灼见源于实践
当一次试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较多时,用表格比较方便!
想一想:什么时候用“列表法”方便,什么时候用“树 形图”方便?
你学会了吗?
※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
※对同学说,你有什么提示?
※对老师说,你有什么疑惑?
列举法
关 键 在于正确列举出试验结果的各种可能性.
直接列举法
常用 方法
画树状图法 (下节课学习) 列表法
前提条件
基本步骤
确保试验中每种 结果出现的可能 性大小相等.
① 列表; ② 确定m、n值 代入概率公式计 算.
——边城高级中学 吴泠华
为 5; 36
(2)抛出点数之和等于12的结果仅有(6,6)这1种,所以抛出
的点数之和等于12的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1 . 36
归纳总结
当一次试验要涉及两个因素(例如掷两个骰子) 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 出所有可能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例2: 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个白球和2个红球, 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 记录下颜色后放回袋中并搅匀,再从中任意摸出一个 球,两次都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想一想 “同时掷两枚硬币”与“先后两次掷一枚硬 币”,这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一样吗?
开始
第一掷
第二掷 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正、正) (正、反) (反、正)
发现: 一样.
(反、反)
归纳总结
随机事件“同时”与“先后”的关系: “两个相同的随机事件同时发生”与 “一个 随机事件先后两次发生”的结果是一样的.
解:可用下表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
第1次
第2次 1 2 3 4 5 6
1
(1,1) (1,2) (1,3) (1,4) (1,5) (1,6)
2
3
4
5
6
(2,1) (3,1) (4,1) (5,1) (6,1) (2,2) (3,2) (4,2) (5,2) (6,2) (2,3) (3,3) (4,3) (5,3) (6,3) (2,4) (3,4) (4,4) (5,4) (6,4) (2,5) (3,5) (4,5) (5,5) (6,5) (2,6) (3,6) (4,6) (5,6) (6,6)
3 (1,3)
4 (1,4)
2
(2,1) (2,2) (2,3) (2,4)
5
6
(1,5) (1,6) (2,5) (2,6)
3
(3,1) (3,2) (3,3) (3,4) (3,5) (3,6)
4
(4,1) (4,2) (4,3) (4,4) (4,5) (4,6)
5
(5,1) (5,2) (5,3) (5,4) (5,5) (5,6)
5 (1,5) (2,5) (3,5) (4,5) (5,5) (6,5)
6 (1,6) (2,6) (3,6) (4,6) (5,6) (6,6)
解:由列表得,同时掷两个骰子,可能出现的结果有36 个,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满足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 6个,则P(A)= 6 = 1
二 用列表法求概率
互动探究
还有别的方法求下 列事件的概率吗?
问题1 同时掷两枚硬币,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两面一样; (2)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
正
正
反
开始
正
反 反
1 P(两面都一样)= 2
1 P(两面不一样)= 2
第1枚硬币
正①
①反
②正
第
2
枚
硬 币
②反
正① ②正
反① ②正
边城高级中学 张秀洲
导入新课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一些游戏,游戏规则制 定是否公平,对游戏者来说非常重要,其实这是一个游 戏双方获胜概率大小的问题.
导入新课
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老师向空中抛掷两枚同样的一元硬币,如果落 地后一正一反,老师赢;如果落地后两面一样,你 们赢.请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
11 36
1 第第二一个个 2 3 4 5 6
1 (1,1) (2,1) (3,1) (4,1) (5,1) (6,1)
2 (1,2) (2,2) (3,2) (4,2) (5,2) (6,2)
3 (1,3) (2,3) (3,3) (4,3) (5,3) (6,3)
4 (1,4) (2,4) (3,4) (4,4) (5,4) 结果.
第一次 红
第二次
红
(红,红)
绿
(红,绿)
绿
(绿,红) (绿,绿)
由上表可知,共有4种结果,且每种结果出现的 可能性相同.
练习2:有6张看上去无差别的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2, 3,4,5,6.随机抽取1张后,放回并混在一起,再随机 抽取1张,那么第二次取出的数字能够整除第一次取出 的数字的概率是多少?
讲授新课
一 用直接列举法求概率
探索交流
同时掷两枚硬币,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枚两面一样;
(2)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
①
②
“掷两枚硬币”所有结果如下:
①
②①
②
①
②①
②
正正
正反 反正 反反
解:(1)两枚硬币两面一样包括两面都是正 面,两面都是反面,共两种情形;所以学 生赢的概率是 2 1 ;
12
解:利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结果 第二次 第一次
白
红1
红2
白
(白,白) (白,红1) (白,红2)
红1
(红1,白) (红1,红1)(红1,红2)
红2
(红2,白) (红2,红1)(红2,红2)
P(2次摸出红球)= 4 9
变式: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1个白球和2个红球,这 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记 录下颜色后不再放回袋中,再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两 次都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解:容易知道3辆汽车开来的先后顺序有如下6种可能情况: (上中下), (上下中), (上下),
(中下上), (下上中), (下中上). 假定6种顺序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在各种可能顺序之下,
甲乙两人分别会乘坐的汽车列表如下:
顺序 上中下 上下中 中上下 中下上 下上中 下中上
甲
上 上 中 中 下
下
乙
①正 反②
反① 反②
还可以用列表法 求概率
问题2 怎样列表格?
列表法中表格构造特点: 一个因素所包含的可能情况
另一个 因素所 包含的 可能情 况
两个因素所组合的所 有可能情况,即n
说明:如果第一个因素 包含2种情况;第二个 因素包含3种情况;那 么所有情况n=2×3=6.
典例精析
例1 同时抛掷2枚均匀的骰子一次,骰子各面上的点 数分别是1,2,···,6.试分别计算如下各随机事件 的概率.
当一次试验涉及两个因素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较 多时,为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 用列表法
当一次试验涉及3个因素或3个以上的因素时,列表 法就不方便了,为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 果,通常用树形图
例4 甲乙两人要去风景区游玩,仅直到每天开往风景 区有3辆汽车,并且舒适程度分别为上等、中等、下 等3种,当不知道怎样区分这些车,也不知道它们会 以怎样的顺序开来.于是他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乘车 办法:甲乘第1辆开来的车.乙不乘第1辆车,并且仔 细观察第2辆车的情况,如比第1辆车好,就乘第3辆 车.试问甲、乙两人的乘车办法,哪一种更有利于乘 上舒适度较好的车?
(1)抛出的点数之和等于8; (2)抛出的点数之和等于12.
分析:首先要弄清楚一共有多少个可能结果.第1枚骰子可能 掷出1,2,···,6中的每一种情况,第2枚骰子也可能掷出 1,2,···,6中的每一种情况.可以用“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能的 结果如下:
结 果
第2枚 骰子
第1枚骰子
1
1 (1,1)
2 (1,2)
解:利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结果 第二次 第一次
白
白
红1
红2
(白,红1) (白,红2)
红1
(红1,白)
(红1,红2)
红2
(红2,白) (红2,红1)
例3.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同
1 6
(2)两个骰子的点数之和是9
1 9
(3)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
6
(6,1) (6,2) (6,3) (6,4) (6,5) (6,6)
解:从上表可以看出,同时抛掷两枚骰子一次,所有可能出 现的结果有36种.由于骰子是均匀的,所以每个结果出现的可 能性相等.
(1)抛出点数之和等于8的结果有(2,6),(3,5),(4,4),(5,3)和(6,2) 这5种,所以抛出的点数之和等于8的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42
(2)一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 朝上,共有反正,正反两种情形;所以老 师赢的概率是 2 1 .
42
∵P(学生赢)=P(老师赢).
∴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上述这种列举法我们称为直接列举法,即把事件可 能出现的结果一一列出.
注意 直接列举法比较适合用于最多涉及两个试验因 素或分两步进行的试验,且事件总结果的种数比较 少的等可能性事件.
下 中 上
上 上
中
甲乘到上等、中等、下 等3种汽车的概率都是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