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卷(语文)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带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e295a1f705cc1755270994.png)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 文本试卷分第I 和第II 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 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________________。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________________”,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肆虐 凋凌 B .集结 昼夜兼程 C .版图 稚嫩D .嫣然 抱憾退出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席卷 系 扩展B .笼罩 停 扩展C .席卷停 扩充D .笼罩系 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 .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 C .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 .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她知人善任,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
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七岔犄角的公鹿》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七岔犄角的公鹿》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8dfd6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c.png)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七岔犄角的公鹿》含答案(2017·山东卷·T19-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七岔犄角的公鹿(鄂温克族【注】)乌热尔图①“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②“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③“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④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
我不哭了,再也不想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
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
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⑤“给,小崽子。
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
你有这个胆子吗?”⑥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
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⑦“先别吹。
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
”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⑧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
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
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⑨我慢慢地攀上山顶。
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前胸盖着白雪,侧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阳坡。
这里准有野兽。
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
我咬紧牙,瞄准黑影,端平猎枪。
枪响了,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
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
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
顿时,又从树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
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不时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
看得出来,它在保卫鹿群。
转眼间,它们爬过山岗,消失在密林里。
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上它了。
⑩晚上,坐在火堆旁,我心里也有一个不安的火苗在上下乱蹿。
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b265d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73.png)
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高考的地位,在无形中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不能否认高考对语文的推进作用,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石遗先生曾谓:“论诗必须诗人,知此中甘苦者,方能不中不远,否则附庸风雅,开口便错。
”确为不易之论。
从形式上审查,普里查特关于诗歌鉴赏的表述规范且近乎完美,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体悟做成可视化的数学模型,既易于理解又具有操作性。
但这改变不了标准化时代“精致的平庸”的本质。
严格说,悟诗比解诗更重要。
南宋严羽借禅喻诗:“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民国时期有教授讲诗,一堂课下来,只一首一首朗诵,顶多在精妙之处停顿,连声感叹。
行家眼中,这种做法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情感,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
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
民国时期,学术体制化与管理表格化尚不发达,还能容忍如此行为。
再往前看,释迦、孔子来教现代大学怕也难适应。
释迦说法,多以色相示人,游戏神通,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孔子亦多喜怒不测,言行每出其门人意料之外,有时极正经,有时却只开开玩笑。
如此新鲜活泼,春光烂漫,很难保证不被习惯于标准化的管理者说成调笑宴宴。
全世界的学术圈越来越迷恋于自我发明的一套言说方式,甚至将这种言说方式视作身份证明,尽管经不起推敲与追问。
对数字、公式、模型等理性语言的迷恋折射出论文价值的真实来源。
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加速,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差不多都是以论文为呈现形式。
在众多文体中,论文的优先地位得以彰显并逐渐巩固,科学研究范式获得众星捧月般的尊崇。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人文社会学往往被冠以人文社会科学之名,因为,不加上“科学”两字,很难在学科分类日益细琐的现代知识体系里占据一席之地。
2017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
![2017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e2a3a25ef7ba0d4a733bbb.png)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草木凋凌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的(扩展/扩充)。
....,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虐凋凌B.集结昼夜兼程C.版图稚嫩D.嫣然抱憾退出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席卷系扩展B.笼罩停扩展C.席卷停扩充D.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2017高考山东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2017高考山东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84669b195f312b3169a5e3.png)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而那些春天..,草木凋凌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声音轻轻呼唤,..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虐凋凌B.集结昼夜兼程C.版图稚嫩D.嫣然抱憾退出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席卷系扩展B.笼罩停扩展C.席卷停扩充D.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答案】1.A2.A3.C【解析】1.试题分析:A项“凋凌”应为“凋零”。
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标准解析)(解析版)
![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标准解析)(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8e5c820c22590102029dd5.png)
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忆往昔,运河畔商旅chuān liúBù xī(),鲁西重镇百业兴盛;看今朝,京九侧宾客纷至沓来,江北水城 wàn xiàng gēng xīn()。
【答案】川流不息万象更新【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注重在本土文化背景下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以传统文化为指引,命题人煞费苦心,选取了一幅精致的对联,嵌入了“川流不息”“万象更新”,两个词语很基础,难度不大。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藤野先生》中,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都饱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B.《秋天的怀念》《我用残损的手掌》《苏州园林》《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史铁生、戴望舒、叶圣陶、都德。
C.成语“温故知新”“豁然开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论语》《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
D.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景阳同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
【答案】C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①《论语》《孟子》《庄子》《礼记》均为儒家经典。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答案】①×②√【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学”的浅显认知。
十多年来,聊城市一直关注社会文化热点。
在“国学”一度如火如荼的今天,今年的题型变动,是个鲜明的导向。
第一小题中,《庄子·礼记》显然不是儒家经典。
庄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先秦七子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按要求答题。
(2分)“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
”三年初中生活里,你一定学会了一些阅读积累的方法。
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中考试题语文卷(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7年中考试题语文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8208bf0242a8956bece4f3.png)
2017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3分)一、(12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曾经徘徊于黄河上游的水库,惊异于她①;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②;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③。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立刻便如痴如狂。
为之(震惊/震撼).在这里,黄河先因山逼而势急,后依滩泻而狂放,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喧声蔽天。
正当她得意扬扬之时,她突以数里之阔跃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
(于是/然而)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巍巍地颤。
放眼两岸,真是(巧夺天工/鬼斧神工),脚下磬石,经黄河涛头这么轻轻一钻一旋,就路从地下出,水从天上来。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暄(xuān)徘徊(huái)如痴如狂B.溅(jiàn)上溯(shuò)排山倒海C.颤(chàn)巍(wēi)巍万马奔腾D.钻(zuàn)磬(pán)石得意扬扬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A.震惊然而鬼斧神工B.震撼然而巧夺天工C.震惊于是巧夺天工D.震撼于是鬼斧神工3.在文中三处划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如虹如带的飘逸②如狮如虎的豪壮③如泊如镜的沉静B.①如泊如镜的沉静②如虹如带的飘逸③如狮如虎的豪壮C.①如狮如虎的豪壮②如泊如镜的沉静③如虹如带的飘逸D.①如泊如镜的沉静②如狮如虎的豪壮③如虹如带的飘逸。
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
B.“简”我们走上月桂小径,慢慢地朝坍塌的篱笆和七叶树的方向闲荡过去,他说,“桑菲尔德在夏天是个可爱的地方,是不是?”C.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
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
![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daa36b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7.png)
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踯躅(zhízhú)瞋目(chēn)怆然(chuàng)喋血(dié)(答案)B. 桎梏(zhìgù)倜傥(tìtǎng)坍圮(tān pǐ)瞋视(shēn)C. 缱绻(qiǎn quǎn)赍发(jī)嗟叹(jiē)瞋怒(fèn)D. 峥嵘(zhēng róng)迤逦(yǐlǐ)遒劲(qiújìn)瞋怪(chēn)二、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高的饮食要求,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
(答案)B. 这位作家创作出了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把这部小说不仅献给了他的故乡,也献给了他的祖国。
C. 通过阅读名著,使我们的文学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D.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下列对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尚书》。
B.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答案)C. “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御”指的是驾车。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部电影的情节扣人心弦,让观众看得目不转睛。
(目不转睛使用不当,应改为“津津有味”或“全神贯注”)(答案应为错误选项,此处理解为要求选出使用正确的,故无正确答案标记)B.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总是精益求精,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但原题要求选正确项,若必须选出则此句应判断为题目出错,因为A项已标为错误用法示例)C. 他说话总是夸夸其谈,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D. 这场音乐会的演奏简直无懈可击,让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2017山东潍坊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山东潍坊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a2fe8bb0717fd5360cdc82.png)
精心整理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2分,每小题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曾经徘徊..龙门,..于黄河上游的水库,惊异于她①;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②;也曾上溯感奋于她③。
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立刻便如痴如狂....。
为之(震惊/震撼).在这里,黄河先因山逼而势急,后依滩泻而狂放,排山倒海....之时,她....,喧.声蔽天。
正当她得意扬扬....,万马奔腾(1ABCD(2ABCD(3ABC.①如狮如虎的豪壮②如泊如镜的沉静③如虹如带的飘逸D.①如泊如镜的沉静②如狮如虎的豪壮③如虹如带的飘逸。
2.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天气比往年热呢?还是自己的身体虚呢?这么一想,他忽然不那么昏昏沉沉的了,心中仿佛凉了一下B.“简”我们走上月桂小径,慢慢地朝坍塌的篱笆和七叶树的方向闲荡过去,他说,“桑菲尔德在夏天是个可爱的地方,是不是?”C.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还是要流于庸俗D.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很纤细的苔藓、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CD4ABCD二、5(1(2(3,胜作一书生。
(4是:,。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词句是:,。
6.阅读名着片段,回答问题。
①当汤姆站起来,走到证人席上的时候,人们都怀着极大的兴趣迷惑不解地盯着他。
这孩子因为受到过分惊吓,看起来点不能自制……汤姆扫了一眼印第安?乔那张冷酷的脸,舌头有些不听使唤了,过了一会儿,他才缓过劲来……这时,印第安?乔的脸上,露出一丝不为人察觉的惊讶。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早上五盘岭》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早上五盘岭》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004c7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b.png)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早上五盘岭》含答案(2017·山东卷·T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本题题干是“‘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是考查学生炼字能力。
炼字题首先要解释字在诗句中含义,如果有修辞手法,要指出该字运用的修辞。
然后把字放到诗句中,描述诗句所写内容,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字的表达效果,或者表达的情感。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和“攒”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江流两岸的崖石人格化,两岸崖石耸峙对错,犹如两兽相斗,写出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态。
而“攒”字山峰相连,好像攒集在一起,写出来山峰的密集、重叠。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4分)【答案】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
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
【解析】本题题目是“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这是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能力诗歌的最后一联“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前半句已经说明了一个原因,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为看望知己好友,所以不觉得“蜀道难”,再看诗歌的前部分内容,首联写自己一大早驱车进入五盘岭。
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c2b1e58fb770bf68a5518.png)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日照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伫.立(zh ù) 取缔.(d ì) 晌.午(xi ǎn g ) 转弯抹.角(m ò) B .应.酬(y ìn g ) 锃.亮(zh èn g ) 诘.问(ji é) 缄.默不语(ji ān ) C .慰藉.(ji è) 顷.刻(q ǐn g ) 涟漪.(y ī) 风雪载.途(z àì) D .倒坍.(t ān ) 荫庇.(p ì) 招徕.(l ái ) 浑身解.数(xi 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切磋 颜值 震悚 入不敷出B .涣散 惺忪 惘然 炯乎不同C .恻隐 喑哑 告磬 所向披靡D .殒落赡养苍茫克敌制胜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 .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 .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 .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 .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C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D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2017年山东春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山东春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bfacd4a1c7aa00b52acbd9.png)
东
试
语 试题
试 请 题卡
选择题 题 试结
选择题 两
满
将试
题卡 并
试时间
钟
选择题
选项
个国 号选
国 填涂
个选项 题卡
项题
请将
个
词语
确
启
黠
à
匝ö
莠齐
恫吓 ò
ë
潸泪
ū
尽职 蚰
词语 没 锫别
驳脏
称
赔偿 肤浅
争
妆
锲
辍学 真谛
门
填
横线处 词语 当
国学
种
语
严 逻辑
辩证
乌 争鸣
这
难
这种
题
决
会
双
贯
静
贯
静
贯
静
贯
静
标号
锚误
对说
们 记忆
记忆 断确
晚 梦 会 响 记忆
记忆
过
复
义
类别
举
个
阔
斋
设礼
赵蔺
谓
缪来
尝坚约
诚见
负赵
归网赵
椹
赵
赵赵
来
豢
别 邡 赵 赵岂
当诔 请 请镬
与 长计议
与
视当
园
杀
终
绝
条赵 欢
归赵 赵
邶
见
归
对 赵蔺 请 汤镬 组
词 释 锚误 寿
词义
间赵 与
词 状语 从
计议
细
骈
况 与渔
馇
赵
属 为虏
赵岂
请 对
蔺 蔺 个
视
2017年语文真题及解析_山东语文高考试题
![2017年语文真题及解析_山东语文高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2a35e27f1922791688e868.png)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声音轻..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 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肆虐凋凌B. 集结昼夜兼程C. 版图稚嫩D. 嫣然抱憾退出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席卷系扩展B. 笼罩停扩展C. 席卷停扩充D. 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 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70efed33d4b14e84246832.png)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答案解析第I卷一、1.【答案】A【解析】A项,“凋凌”应为“凋零”。
2.【答案】A【解析】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都卷进去;迅速而有力地掠过。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指广泛覆盖的样子。
语境是“寒流”,故应选“席卷”。
系:拴,绑。
停:停放,停泊。
语境是将海南岛比喻成一艘花船,海南岛不在雷州半岛上,它们之间彼此不连接,不能说停在上面,故应用“系”。
扩展:向外伸展;扩大。
扩充:扩大充实。
语境中的“版图”应该是向外伸展,故应用“扩展”。
3.【答案】C【解析】根据“东风好作阳和使”这句诗的意思可知,语境描写的是东风像春天的使者一样,使万物复苏,故第一处横线应填“逢草逢花报发生”;根据“桃花嫣然出篱笑”中的“笑”可知,此句诗的感情是乐,与“只恨春归我未归”感情不一致,故第二处横线应填“似开未开最有情”。
4.【答案】D【解析】A项,知人善任:了解下属而且善于任用。
强调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用于此处正确。
B项,揠苗助长:把苗拔起来,帮助苗快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
用于此处正确。
C项,运筹帷幄:策划于军营之中,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用于此处正确。
D项,不言而喻:不用说明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5.【答案】B【解析】A项,句式杂糅。
“包括……”与“由……组成”两种句式杂糅,可删掉“组成”。
C项,表意不明。
“这位”,可以指前方记者,也可以指专家。
D项,结构混乱。
可删掉“使”,或删掉“在……中”。
二、6.【答案】C【解析】“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错误。
原文中是说“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7.【答案】B【解析】“谷鲁斯等人……这种观点不可信”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并没有说谷鲁斯等人的观点不可信。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山东卷)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山东卷)](https://img.taocdn.com/s3/m/fe1aa07fa300a6c30c229fd3.png)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而那些春天的..,草木凋凌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声音..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 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肆虐凋凌B. 集结昼夜兼程C. 版图稚嫩D. 嫣然抱憾退出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席卷系扩展B. 笼罩停扩展C. 席卷停扩充D. 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 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完整版)2017年山东省春考语文真题答案详细解析
![(完整版)2017年山东省春考语文真题答案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9d5f0ec8d376eeafaa319e.png)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卷一(选择题,共50分)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DA。
扁.舟(biǎn)-piān狡黠.(xiá)跌-diē宕.起伏(dàng)B.嗔.怒(chēn)周匝.(zā)良莠.不齐(xiù)-yǒuC。
恫.吓(dòng)— dòng hè字帖.(tiě)- tiè潸.然泪下(shān)D。
哺.育(bǔ)租赁.(lìn)恪.尽职守(k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BA。
斑驳脏款—赃称心如意 B。
赔偿肤浅百舸争流C。
妆裱-装憧憬锲—qiè而不舍 D.辍学真谛搬门弄斧-班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C①数学公式也是一种世界语言,里面______着最严密的逻辑和自然辩证法。
②林海千里,鸟雀争鸣,瀑布奔腾,看到这一切,我的心情久久难以______。
③他这种粗暴的做法,______无助于问题的解决,______会增加双方的矛盾。
A。
贯串安静不但反而 B.贯穿安静不但而且C.贯穿平静不但反而D.贯串平静不但而且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是 AA。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B。
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微风轻拂: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C。
近期,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赢得了观众良好的口碑。
D。
怎样发挥思考的威力?要有强烈的志趣,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科学的方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是 AA.从图书馆回来,他发现课桌上的语文书不胫而走....了。
2017年山东省春考语文真题答案详细解析
![2017年山东省春考语文真题答案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0b097733687e21af45a970.png)
机密★启用前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请在答题卡上答题,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50分)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DA.扁.舟(biǎn)-piān狡黠.(xiá)跌-diē宕.起伏(dàng)B.嗔.怒(chēn)周匝.(zā)良莠.不齐(xiù)-yǒuC.恫.吓(dòng)- dòng hè字帖.(tiě)- tiè潸.然泪下(shān)D.哺.育(bǔ)租赁.(lìn)恪.尽职守(k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BA.斑驳脏款-赃称心如意B.赔偿肤浅百舸争流C.妆裱-装憧憬锲- qiè而不舍D.辍学真谛搬门弄斧-班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C①数学公式也是一种世界语言,里面______着最严密的逻辑和自然辩证法。
②林海千里,鸟雀争鸣,瀑布奔腾,看到这一切,我的心情久久难以______。
③他这种粗暴的做法,______无助于问题的解决,______会增加双方的矛盾。
A.贯串安静不但反而B.贯穿安静不但而且C.贯穿平静不但反而D.贯串平静不但而且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是 A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爱国诗歌中的绝唱。
B.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微风轻拂: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C.近期,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赢得了观众良好的口碑。
D.怎样发挥思考的威力?要有强烈的志趣,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科学的方法。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是 AA.从图书馆回来,他发现课桌上的语文书不胫而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而那些春..,草木凋凌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冷大陆的梦幻与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的声音..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中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肆虐凋凌B.集结昼夜兼程C.版图稚嫩D.嫣然抱憾退出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A.席卷系扩展B.笼罩停扩展C.席卷停扩充D.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2013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
他知人善任,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
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
赛场上,她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
2016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
A.知人善任B.揠苗助长C.运筹帷幄D.不言而喻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B】A.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C.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6—8题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
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
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
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
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
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
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是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
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
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
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
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
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
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
“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6.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
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
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这种观点不可信。
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
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必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
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
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
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
此时主题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
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
贞幼聪敏,有至性。
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
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
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
”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
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
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饘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
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
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
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
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
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
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
”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
顷之,敕起还府。
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
”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
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
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
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
”是夜卒。
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
”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奇:稀奇B.工.草隶虫篆工:擅长C. 唯贞与卓独不坐.坐:受株连而获罪D. 贞累启.固辞启:禀告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晋太傅安九世孙也.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B.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C.太建五年,贞乃.还朝良乃.入,具告沛公D.后主因.赦舍人施文庆曰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11.下列对稳重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B.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C.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D. 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 谢贞天性聪慧,小时候读过不少典籍,有的读过就能背诵,有的粗通大意;他八岁时写的诗就深得长辈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