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歌小说试论林徽因作品的文化内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年
!& 第 ・ 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总第 /" 期
456789: 5; <9=>698 ?7@98 A5Biblioteka Baidu9C=589: B5::DED
FBC ’&&/
期
从诗歌小说试论林徽因作品的文化内涵
龚慧枫
$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 (
) 摘要 * 博古通今、 学贯中西、 文理相通, 具有全面人文素养的林徽因, 代表着 ’& 世纪初中西文化 交汇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那批学界精英, 其成就不仅光大了中国传统文明, 也 无愧于当时的世界水平。 ) 关键词 * 林徽因; 诗歌; 小说; 文化内涵 )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赞颂自然为主题, 呈现出一片婉约、 恬美的情绪。 而到 了中后期, 当国破家困、 身染沉疴一并向她袭来时, 那 些原本就不多的诗作中便流露出明显的悲怆、 沉郁, 乃 至是苦涩意味。 但不论是抒发个人心绪还是讴歌自然 纯美, 都是源于她内心的真实情感, 都在追求与内心情 “ 为着 感一致的诗歌韵律。 林徽因认为, 写诗是一个人 一个愚诚的倾向, 把所感受到的复杂情绪尝味到的生 活, 放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的锅炉里烧炼成几句悠扬 铿锵的语言, 来完成他自己的艺术冲动 ” , 基于这种认 识, 她彻底地脱去了附加在文学上的种种外在功用, 回 归到诗的本身。 林徽因步入文坛之时, 仍以徐志摩为代 “ 发现了我们所标榜的 ‘ 格律 3 可 表的后期新月派承认 “ 危险 ” 怕的流弊 ” 及 , 正着手加以纠正。 新诗不再单纯 要打破传统一味地向西方看齐, 而是试图以西方现代 因素激活中国传统文学, 从中发掘出有意义之处并赋 予新的内容。 林徽因于是积极响应并自觉地投入到其 “新月派 ” 中。 值得注意的是, 与 渊源极深厚关系极密切 “ 新月派诗 的她, 生前却一直不认同世人将自己归入 人” 之列。 对此, 笔者的看法是, 在林徽因诗作中呈现的 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更大程度上是出于作者自我内心 的执着追求, 尽管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 但 坚持表现自我与追求诗歌内在韵律的宗旨却是一以贯 之的, 这不能简单归纳为文学流派的影响, 而更应视为 作者的个人因素使然。 这一切, 使林徽因的诗作在中国 现代诗的园地里尤显得别具一格, 她走了一条旁人所 没有走过的道路。 二、 小说—— — 富现代性 林徽因的作品, 随着体裁的不同分工亦有不同。 虽 《 年关 》 《微 然她的诗歌除了吟唱个人心曲之外, 也有 、 光》 这类描写人民生活艰难之作, 但真正趋于外向思 考, 有意识地要对当时她所观察到的社会现实有所反 映的, 则是她的小说。 由于独特的家族背境和个人经历, 从出生到成长, 林徽因始终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社会圈子中, 用她 “窗子 ” 自己的话说, 是一个 里的人。 外在生存空间的狭 窄, 反而促生出内在心灵空间的想象和超越, 使她的情 感具有一种内敛性, 显得纤弱、 忧郁。 反映到前期的创 在 ’& 世纪初始涌现的众多新文化女性当中, 林徽 因可谓是第一人。 近年来林徽因重浮历史地表, 却往往 “ 传奇美人 ” 被误读乃至亵渎。 人们仅关注 的情爱纠葛 “ 第一才女 ” 却不识 的才情文章。 在三十年的现代文学 史上, 林徽因写下了独具个性的一笔, 同时也是不应忽 略的一笔。 一、 诗歌—— — 独具美质 《 谁爱这不 林徽因在诗坛初试啼声, 发表 !0-! 年,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息的变幻》 一诗: 她的行径? 1 催一 阵急雨, 抹一天云霞……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 1 来抚慰恋爱的消失, 死亡的痛 1 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 2 诗人把自然的 轮回 1 谁又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幻? 变幻轮回、 瞬间永恒看作是人们造的谎, 诗中流露出人 生如梦、 世事变幻的迷惘与空虚, 传达了对于生命神秘 及人生悲哀感到无可奈何的美丽。 全诗采用英式十四 行诗的格律, 并且严格遵循其对诗行、 押韵等表达方式 的要求, 这样的风格和技巧, 由林徽因写来可谓驾轻就 熟, 毫不勉强, 当中无疑离不开她对西方文学的高深造 诣和修养。 如果仅仅停留在西诗以及西方文学的修养上, 林 徽因的诗不免流于普通, 幸而不然。 早年的旧学熏陶、 浓郁的书卷气质同样散发在她的新诗创作中。 她擅长 把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与西方诗艺的表现技巧融合一 《去春 》 “人去时 1 孔雀绿的 处且能不着痕迹。 比如 一诗: “孔雀绿2 、 “白丁 园门, 白丁香花 1 相伴着动人的细致 2 , 2 香 , 富于中国传统的色彩意象, 读来处处透着典丽; 又 《 时间 》 “ 春去时你留下多处残红, 如 : 翩然辞别……现 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 1 辽远里, 剩下灰色长空一 ” 片 1 透彻的寂寞, 你忍听西风独语? 乍看是现代新诗, 细读则旧时意味呼之欲出: 西风黄叶、 秋云残红、 辽远 长空, 渲染着时日苦短的一缕闲愁, 令人不由想起马致 远感时伤世的元曲小令。 类似的描写在林徽因的诗作 《旅途中 》 《黄昏过 中处处皆是: 的山门小庙、 笠帽草履; 泰山 》 的山色青黛、 月夜长河……林徽因以西方诗歌形 式的现代诗, 传达中国古典诗词的诗情画意, 两者水乳 交融, 意趣天成。 林徽因前期的诗作大多以个人情绪的波澜起伏和 ・!"#・
特性 ” 。 三、 成因—— — 家世经历 毋庸置疑, 家世出身造就了林徽因所有一切的基 础。 林徽因是幸运的: 她有一位开明而重视儿孙童蒙教 育的翰林祖父, 有众位旧学修养深厚且待她视如己出 的才女姑姑, 祖父与姑姑让她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她 有一位学识源博又懂培养女儿之道的父亲, 送她赴美 留学接受西方教育的洗礼; 她有一位学贯中西、 公认为 学界泰斗且钟爱这位儿媳的公公, 支持她留学并指导 她探寻西方的文化精神; 她还有一位爱她至深、 志趣相 投的丈夫, 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 回想林徽因 的生平, 应该说是亲人们为她悉心营造的教育环境, 加 “ 文艺的和科学 上她个人的颖悟与勤奋, 造就了这位 的, 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的, 东方的和西方的, 古代的 和现代的—— — 汇集于一身. 的杰女性。 研究林徽因的创作, 不能不提到徐志摩, 这不仅因 为两人之间曾有的一段情爱纠葛, 更因为徐志摩对林 徽因文学创作上所起的影响。 早在游历伦敦时期, 林徽 因就通过父亲接触到英国当时最杰出的一批文人, 而 “ 总是和雪莱、 她对徐志摩的回忆, 也 济慈、 拜伦、 曼斯 菲尔德、 伍尔芙等这样一些文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 林徽因在其诗作发祥地—— — 香山养病期间, 徐志 起.; 摩与她谈论诗艺时所提到的, 也正是这些作家; 比照林 徐诗作, 不难发现他俩的创作的确具有同源的影响和 明显的互相借鉴、 承接的印记。 据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闯进十六岁少女林徽因生命中的, 除却 !)*- 年的伦敦, 徐志摩炽烈的爱情, 还有他富于启迪性的友谊, 更有林 徽因文学创作的最初酵素。 林徽因的建筑家身份及其在美术、 戏剧方面的素 养, 使得她对于形体、 线条、 色彩和构图有着一种特殊 的敏感, 一种深刻而细腻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几乎在她 的每篇作品中, 都有对于形体、 色彩等的细致描述, 宛 如幅幅或清丽或斑斓的水彩画, 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 《 深笑 》 “ 是谁笑成这千层塔高耸, 视野中。 例如 : / 让不 知名鸟雀来盘旋? / 是谁 / 笑成这万千风铃的转动, /从 . 诗人将阵阵动人的 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 摇上 / 云天? 笑声与建筑中常见的塔、 琉璃檐角联系起来, 用建筑物 的立体形象表达了笑声的悠扬与高远, 使建筑成为表 现文学的一个符号, 显得别具一格, 让读者们获得了视 觉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美感。
作实践上来, 无疑使作品的题材范围显得狭窄, 因而也 “ 客厅文学 ” 让一些人把她的作品简单看作是 的代表, 其实这是对她的一种误解。 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 她 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局促, 力图突破生活的限制, 进入 时代的洪流。 当耳闻目睹了乡民们的贫困生活, 了解到在自己 优裕生活环境里所无法了解的东西, 她深深地被这些 朴实的劳动者打动, 情不自禁地要去关注这一批不幸 者的命运, 或许她并没有像丁玲、 杨沫等女作家那样追 随时代的轩然大波, 但却以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展示了 “ 窗外 ” 对这个时代以及 生存状态的思考, 在她笔下我 《 九十九度中 》 们可以清晰看到时代的一个侧面。 小说 摄取了华氏 如同一幅上世纪 ,- 年代都市生活素描图, 九十九度高温的一天中北平城内一组各个阶层的日常 生活镜头, 形象地展示了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的现实: 有钱有势的人为祝寿兴师动众挥金如土, 穷挑夫染病 身亡无钱置棺; 老爷太太安坐在人力车上浮想联翩, 车 夫在滚烫的马路上汗流浃背……寒暑表中的水银一直 过到九十九度的黑线上, 人生的热闹已过了极点, 世态 的不公也到达了极点。 在这里, 林徽因再一次展现了她 中西合璧的完美写作技巧: 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 意 识流的运用、 人物心理的联系, 加之对社会现实的严峻 《九十九度中 》 披露, 最终成为林徽因最负盛名的小说。 “只有这一篇, 作为京派小说的范本, 李健吾评价道: 最 富有现代性; 惟其这里包含着一种独特的看法, 把人生 《 九十九度中 》 看作一根合抱不来的木料, 正是一个人 ” 生的横切面。 “许多作者误会了短篇的限制, 林徽因认为 把它的 ” “ 可能性看得过窄 , 又反对当时文坛盲目 趋向农村或 少数教育分子或劳动者的生活描写, 反倒撇开自己所 《九十九度中 》 熟悉的生活不写 ” 的现象, 因此在 的创作 中, 无论是表现形式的独具一格还是作品内容的以小 见大, 都可作为当时小说写作的一个榜样, 这正符合了 “ 现代性 ” , 即由崇尚理性转为反 理 *- 世纪西方文化的 性, 以个人化的主观想象更为深刻地表现现实世界。 “独特性 ” 《九十九度中 》 所谓的 , 的最大特色, 一是 场景转换的不着痕迹且每次转换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但时间空间始终是围绕酷热天气下北平城的一天, 情 节自卢先生离家始到卢先生归家终, 始终给我们一种 整体感; 二是意识流的运用明显经过改造, 有别于西方 严格意义上的意识流而具有内里的约束, 带有中国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 学传统中特有的 的叙事方式和感 物伤怀、 情景交融的审美方式。 林徽因更打破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真实性的狭义理 “ 所谓诚实并不是作者必须实际的经过 解, 在她看来, 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 而是凡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 活, 的确都是作者在理智上所极明了, 在感情上极能体 现出的情感或人性 ” 。 诚然, 林徽因个人的生活背景, 导 “旧派 ” “洋派 ” 致她在小说中对 或 权势者的揭露和批判 还谈不上有革命的含义, 但正因不是出自某种政治追 “诚实 ” 求, 反而使她的爱与憎显得分外 。 令她的观察与 分析表现出另一种特有的深刻性和说服力。 由此可以 “现代性 ” 看出, 林徽因的 是中国式的, 是真正吸收西方 “独 影响却又保留中国传统特色的创造, 这便是她的
参考文献: (文学卷) $ ! % 梁从诫 & 林徽因文集 $ ’ % & 天津: 天津百花 出版社( !))): *)& $ * % 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 ’ %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 % 刘小沁 & 窗子内外忆徽因 $ ’ %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 社, *--!& ・!"#・
年
!& 第 ・ 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总第 /" 期
456789: 5; <9=>698 ?7@98 A5Biblioteka Baidu9C=589: B5::DED
FBC ’&&/
期
从诗歌小说试论林徽因作品的文化内涵
龚慧枫
$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 (
) 摘要 * 博古通今、 学贯中西、 文理相通, 具有全面人文素养的林徽因, 代表着 ’& 世纪初中西文化 交汇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那批学界精英, 其成就不仅光大了中国传统文明, 也 无愧于当时的世界水平。 ) 关键词 * 林徽因; 诗歌; 小说; 文化内涵 )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赞颂自然为主题, 呈现出一片婉约、 恬美的情绪。 而到 了中后期, 当国破家困、 身染沉疴一并向她袭来时, 那 些原本就不多的诗作中便流露出明显的悲怆、 沉郁, 乃 至是苦涩意味。 但不论是抒发个人心绪还是讴歌自然 纯美, 都是源于她内心的真实情感, 都在追求与内心情 “ 为着 感一致的诗歌韵律。 林徽因认为, 写诗是一个人 一个愚诚的倾向, 把所感受到的复杂情绪尝味到的生 活, 放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的锅炉里烧炼成几句悠扬 铿锵的语言, 来完成他自己的艺术冲动 ” , 基于这种认 识, 她彻底地脱去了附加在文学上的种种外在功用, 回 归到诗的本身。 林徽因步入文坛之时, 仍以徐志摩为代 “ 发现了我们所标榜的 ‘ 格律 3 可 表的后期新月派承认 “ 危险 ” 怕的流弊 ” 及 , 正着手加以纠正。 新诗不再单纯 要打破传统一味地向西方看齐, 而是试图以西方现代 因素激活中国传统文学, 从中发掘出有意义之处并赋 予新的内容。 林徽因于是积极响应并自觉地投入到其 “新月派 ” 中。 值得注意的是, 与 渊源极深厚关系极密切 “ 新月派诗 的她, 生前却一直不认同世人将自己归入 人” 之列。 对此, 笔者的看法是, 在林徽因诗作中呈现的 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更大程度上是出于作者自我内心 的执着追求, 尽管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 但 坚持表现自我与追求诗歌内在韵律的宗旨却是一以贯 之的, 这不能简单归纳为文学流派的影响, 而更应视为 作者的个人因素使然。 这一切, 使林徽因的诗作在中国 现代诗的园地里尤显得别具一格, 她走了一条旁人所 没有走过的道路。 二、 小说—— — 富现代性 林徽因的作品, 随着体裁的不同分工亦有不同。 虽 《 年关 》 《微 然她的诗歌除了吟唱个人心曲之外, 也有 、 光》 这类描写人民生活艰难之作, 但真正趋于外向思 考, 有意识地要对当时她所观察到的社会现实有所反 映的, 则是她的小说。 由于独特的家族背境和个人经历, 从出生到成长, 林徽因始终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社会圈子中, 用她 “窗子 ” 自己的话说, 是一个 里的人。 外在生存空间的狭 窄, 反而促生出内在心灵空间的想象和超越, 使她的情 感具有一种内敛性, 显得纤弱、 忧郁。 反映到前期的创 在 ’& 世纪初始涌现的众多新文化女性当中, 林徽 因可谓是第一人。 近年来林徽因重浮历史地表, 却往往 “ 传奇美人 ” 被误读乃至亵渎。 人们仅关注 的情爱纠葛 “ 第一才女 ” 却不识 的才情文章。 在三十年的现代文学 史上, 林徽因写下了独具个性的一笔, 同时也是不应忽 略的一笔。 一、 诗歌—— — 独具美质 《 谁爱这不 林徽因在诗坛初试啼声, 发表 !0-! 年,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息的变幻》 一诗: 她的行径? 1 催一 阵急雨, 抹一天云霞……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 1 来抚慰恋爱的消失, 死亡的痛 1 但谁又能参透这幻化的 2 诗人把自然的 轮回 1 谁又大胆的爱过这伟大的变幻? 变幻轮回、 瞬间永恒看作是人们造的谎, 诗中流露出人 生如梦、 世事变幻的迷惘与空虚, 传达了对于生命神秘 及人生悲哀感到无可奈何的美丽。 全诗采用英式十四 行诗的格律, 并且严格遵循其对诗行、 押韵等表达方式 的要求, 这样的风格和技巧, 由林徽因写来可谓驾轻就 熟, 毫不勉强, 当中无疑离不开她对西方文学的高深造 诣和修养。 如果仅仅停留在西诗以及西方文学的修养上, 林 徽因的诗不免流于普通, 幸而不然。 早年的旧学熏陶、 浓郁的书卷气质同样散发在她的新诗创作中。 她擅长 把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与西方诗艺的表现技巧融合一 《去春 》 “人去时 1 孔雀绿的 处且能不着痕迹。 比如 一诗: “孔雀绿2 、 “白丁 园门, 白丁香花 1 相伴着动人的细致 2 , 2 香 , 富于中国传统的色彩意象, 读来处处透着典丽; 又 《 时间 》 “ 春去时你留下多处残红, 如 : 翩然辞别……现 在连秋云黄叶又已失落去 1 辽远里, 剩下灰色长空一 ” 片 1 透彻的寂寞, 你忍听西风独语? 乍看是现代新诗, 细读则旧时意味呼之欲出: 西风黄叶、 秋云残红、 辽远 长空, 渲染着时日苦短的一缕闲愁, 令人不由想起马致 远感时伤世的元曲小令。 类似的描写在林徽因的诗作 《旅途中 》 《黄昏过 中处处皆是: 的山门小庙、 笠帽草履; 泰山 》 的山色青黛、 月夜长河……林徽因以西方诗歌形 式的现代诗, 传达中国古典诗词的诗情画意, 两者水乳 交融, 意趣天成。 林徽因前期的诗作大多以个人情绪的波澜起伏和 ・!"#・
特性 ” 。 三、 成因—— — 家世经历 毋庸置疑, 家世出身造就了林徽因所有一切的基 础。 林徽因是幸运的: 她有一位开明而重视儿孙童蒙教 育的翰林祖父, 有众位旧学修养深厚且待她视如己出 的才女姑姑, 祖父与姑姑让她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她 有一位学识源博又懂培养女儿之道的父亲, 送她赴美 留学接受西方教育的洗礼; 她有一位学贯中西、 公认为 学界泰斗且钟爱这位儿媳的公公, 支持她留学并指导 她探寻西方的文化精神; 她还有一位爱她至深、 志趣相 投的丈夫, 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 回想林徽因 的生平, 应该说是亲人们为她悉心营造的教育环境, 加 “ 文艺的和科学 上她个人的颖悟与勤奋, 造就了这位 的, 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的, 东方的和西方的, 古代的 和现代的—— — 汇集于一身. 的杰女性。 研究林徽因的创作, 不能不提到徐志摩, 这不仅因 为两人之间曾有的一段情爱纠葛, 更因为徐志摩对林 徽因文学创作上所起的影响。 早在游历伦敦时期, 林徽 因就通过父亲接触到英国当时最杰出的一批文人, 而 “ 总是和雪莱、 她对徐志摩的回忆, 也 济慈、 拜伦、 曼斯 菲尔德、 伍尔芙等这样一些文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 林徽因在其诗作发祥地—— — 香山养病期间, 徐志 起.; 摩与她谈论诗艺时所提到的, 也正是这些作家; 比照林 徐诗作, 不难发现他俩的创作的确具有同源的影响和 明显的互相借鉴、 承接的印记。 据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 闯进十六岁少女林徽因生命中的, 除却 !)*- 年的伦敦, 徐志摩炽烈的爱情, 还有他富于启迪性的友谊, 更有林 徽因文学创作的最初酵素。 林徽因的建筑家身份及其在美术、 戏剧方面的素 养, 使得她对于形体、 线条、 色彩和构图有着一种特殊 的敏感, 一种深刻而细腻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几乎在她 的每篇作品中, 都有对于形体、 色彩等的细致描述, 宛 如幅幅或清丽或斑斓的水彩画, 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 《 深笑 》 “ 是谁笑成这千层塔高耸, 视野中。 例如 : / 让不 知名鸟雀来盘旋? / 是谁 / 笑成这万千风铃的转动, /从 . 诗人将阵阵动人的 每一层琉璃的檐边, / 摇上 / 云天? 笑声与建筑中常见的塔、 琉璃檐角联系起来, 用建筑物 的立体形象表达了笑声的悠扬与高远, 使建筑成为表 现文学的一个符号, 显得别具一格, 让读者们获得了视 觉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美感。
作实践上来, 无疑使作品的题材范围显得狭窄, 因而也 “ 客厅文学 ” 让一些人把她的作品简单看作是 的代表, 其实这是对她的一种误解。 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 她 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局促, 力图突破生活的限制, 进入 时代的洪流。 当耳闻目睹了乡民们的贫困生活, 了解到在自己 优裕生活环境里所无法了解的东西, 她深深地被这些 朴实的劳动者打动, 情不自禁地要去关注这一批不幸 者的命运, 或许她并没有像丁玲、 杨沫等女作家那样追 随时代的轩然大波, 但却以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展示了 “ 窗外 ” 对这个时代以及 生存状态的思考, 在她笔下我 《 九十九度中 》 们可以清晰看到时代的一个侧面。 小说 摄取了华氏 如同一幅上世纪 ,- 年代都市生活素描图, 九十九度高温的一天中北平城内一组各个阶层的日常 生活镜头, 形象地展示了贫富悬殊、 阶级对立的现实: 有钱有势的人为祝寿兴师动众挥金如土, 穷挑夫染病 身亡无钱置棺; 老爷太太安坐在人力车上浮想联翩, 车 夫在滚烫的马路上汗流浃背……寒暑表中的水银一直 过到九十九度的黑线上, 人生的热闹已过了极点, 世态 的不公也到达了极点。 在这里, 林徽因再一次展现了她 中西合璧的完美写作技巧: 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 意 识流的运用、 人物心理的联系, 加之对社会现实的严峻 《九十九度中 》 披露, 最终成为林徽因最负盛名的小说。 “只有这一篇, 作为京派小说的范本, 李健吾评价道: 最 富有现代性; 惟其这里包含着一种独特的看法, 把人生 《 九十九度中 》 看作一根合抱不来的木料, 正是一个人 ” 生的横切面。 “许多作者误会了短篇的限制, 林徽因认为 把它的 ” “ 可能性看得过窄 , 又反对当时文坛盲目 趋向农村或 少数教育分子或劳动者的生活描写, 反倒撇开自己所 《九十九度中 》 熟悉的生活不写 ” 的现象, 因此在 的创作 中, 无论是表现形式的独具一格还是作品内容的以小 见大, 都可作为当时小说写作的一个榜样, 这正符合了 “ 现代性 ” , 即由崇尚理性转为反 理 *- 世纪西方文化的 性, 以个人化的主观想象更为深刻地表现现实世界。 “独特性 ” 《九十九度中 》 所谓的 , 的最大特色, 一是 场景转换的不着痕迹且每次转换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但时间空间始终是围绕酷热天气下北平城的一天, 情 节自卢先生离家始到卢先生归家终, 始终给我们一种 整体感; 二是意识流的运用明显经过改造, 有别于西方 严格意义上的意识流而具有内里的约束, 带有中国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 学传统中特有的 的叙事方式和感 物伤怀、 情景交融的审美方式。 林徽因更打破了人们对文学作品真实性的狭义理 “ 所谓诚实并不是作者必须实际的经过 解, 在她看来, 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活, 而是凡在作品中所提到的生 活, 的确都是作者在理智上所极明了, 在感情上极能体 现出的情感或人性 ” 。 诚然, 林徽因个人的生活背景, 导 “旧派 ” “洋派 ” 致她在小说中对 或 权势者的揭露和批判 还谈不上有革命的含义, 但正因不是出自某种政治追 “诚实 ” 求, 反而使她的爱与憎显得分外 。 令她的观察与 分析表现出另一种特有的深刻性和说服力。 由此可以 “现代性 ” 看出, 林徽因的 是中国式的, 是真正吸收西方 “独 影响却又保留中国传统特色的创造, 这便是她的
参考文献: (文学卷) $ ! % 梁从诫 & 林徽因文集 $ ’ % & 天津: 天津百花 出版社( !))): *)& $ * % 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 ’ %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 , % 刘小沁 & 窗子内外忆徽因 $ ’ %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 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