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循环水鱼类高密度养殖效益分析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近年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该设备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经济角度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效益进行分析。
首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大幅度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水的使用量和排放量。
传统的养殖方式需要大量的水来维持养殖环境,而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处理和循环利用水,可以将用水量减少50%以上。
这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还可以降低养殖过程中对水源的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该设备通过循环利用水,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养殖需求对水质进行调节,保持水质的稳定性。
稳定的水质可以提高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养殖环境的适宜性,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量。
相比传统的养殖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提高养殖产量50%以上,降低了养殖单位面积的投资成本。
此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还能有效控制疾病发生的风险。
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对养殖水进行过滤、消毒等处理,有效去除水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
同时,设备还可以监测水质的变化,及时发现疾病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通过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减少鱼虾等养殖生物的疾病感染率,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收益。
另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降低养殖成本和节约能源。
传统养殖方式需要大量的水源和能源,运营成本较高。
而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了用水量,降低了养殖成本。
同时,设备还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养殖过程的监控和管理,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劳动力投入。
通过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营成本,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可以提高养殖利润和经济效益。
总结起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经济效益显著。
它可以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控制疾病风险、降低养殖成本和节约能源。
这些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密度与养殖效益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密度与养殖效益水产养殖是一种以人工方式在水域中养殖和繁殖水生生物的经济活动。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养殖密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对养殖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养殖密度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一、养殖密度的概念和意义养殖密度,顾名思义,是指在一个单位面积或容积内养殖的生物数量。
养殖密度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生物的特征、水质条件、养殖设施等多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养殖密度能够有效利用水域资源,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养殖密度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合适的养殖密度可以提高养殖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养殖场的生产潜力;其次,养殖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养殖物种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
二、养殖密度与养殖效益的关系1. 养殖密度对养殖效益的影响养殖密度对养殖效益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物种和环境条件下效应可能存在差异。
一般而言,过低的养殖密度会导致养殖场资源的浪费,养殖效益不高。
而过高的养殖密度则会导致水质恶化、病虫害的发生以及养殖物种的生长发育受限,进而降低养殖效益。
2. 养殖密度的选择合理的养殖密度需要根据多个因素来确定。
首先,要考虑到养殖物种的特性和习性,不同物种对养殖密度的要求存在差异。
其次,水质条件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如果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高,那么需要适当降低养殖密度以避免水质的恶化。
此外,养殖设施和管理水平也会影响养殖密度的选择。
三、养殖密度的调整方法1. 常规养殖密度的调整养殖密度的调整可以通过调整养殖物种数量来实现。
可以增加或减少单位面积或容积内的养殖物种数量来调整养殖密度。
一般来说,当养殖物种的体型较大,对水体富营养的忍受力较强时,可以适当提高养殖密度,以提高养殖效益。
但要注重水质和养殖物种的健康状况。
2. 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调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养殖密度的调整也可以借助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例如,可以利用循环水系统来提高水质利用效率,从而可以提高一定程度上的养殖密度。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助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助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我国水资源总体紧缺,水产养殖优质水资源严重不足,江山市优质水资源总量丰富,但能用于水产养殖的少之又少,与绿色高质量发展需求相比更是杯水车薪。
只有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鱼,集约节约利用水资源,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水资源匮乏的难题,真正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因此具有节水降耗、规模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新模式,将成为未来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5]。
一、传统模式升级难,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受限制山塘水库养鱼是江山市渔业生产主要模式,五水共治以来,该模式养鱼产量降低、品质有所提升,但大多集中在秋冬时节上市,无法保持常年稳定供应,且受水体菌藻生物等影响有时会产生“土腥味”,口感不稳定,品牌打造难,无法实现优质优价,容易回归传统养殖老路。
山区流水养鱼,投入大、产量低、病害多,养殖效益低下,亏损的养殖户较多。
究其原因,一是,水养鱼所需的大量优质水源,以满足,研究显示,养成每公斤鱼需消耗1000m3水;二是,山溪流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夏秋枯水期水量不足严重影响鱼类生长;三是,更容易暴发或复发小瓜虫病、卵甲藻病等,难治也也难防,暴发时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
稻田养鱼,鱼类适宜品种少、鱼单产低、易被偷盗、且生产季节性强,夏季高温干旱影响大,水利条件要求高(真正适宜种养的田块少),管理和捕捞成本大,集中上市销售难,实际生产中主要是通过稻田养鱼打造生态稻米品牌。
二、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占领现代渔业发展高地江山市于2015年率先引进国外工业化循环水养鱼技术,经多年实践探索和自主创新,极大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在技术方面走在了浙江省前列,向全省输送了全新的发展理念。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清洁生产无污染,可解决光唇鱼、斑鳜、台湾铲颌鱼等名贵溪流性鱼类无法规模化养殖的难题,可解决诸如“千岛湖有机鱼”、“开化清水鱼”等优质水产品无法大量稳定均衡供应市场的难题。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效益分析与提升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效益分析与提升养殖渔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在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加,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效益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养殖渔业工作中养殖效益的分析和提升策略。
一、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效益分析在养殖渔业工作中,养殖效益是衡量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养殖效益的分析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计划,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生物生产效益分析生物生产效益是指养殖过程中获得的产品数量和质量。
例如,在养殖渔业中,可以通过分析鱼类的产量和品质来评估养殖效益。
同时,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养殖方式和技术的产能差异来进一步优化养殖工作,提高生物生产效益。
2. 经济效益分析经济效益是指在养殖渔业中获得的经济收益。
养殖渔业的经济效益分析可以通过计算投入产出比、成本回收期等指标进行评估。
同时,还可以考虑市场行情和需求变化等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提高经济效益。
3. 生态效益分析养殖渔业工作中的生态效益是评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
在养殖过程中,合理利用养殖废弃物、控制养殖密度等措施,可以减少水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
二、养殖效益的提升策略为了提高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效益,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改进。
1. 推广科学技术养殖渔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保障。
通过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优化水质管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可以有效减少疾病发生和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
2. 资源合理配置合理配置养殖资源,确保养殖环境的稳定和充足供给,对于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规划养殖场地,科学选择养殖种类和数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3. 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效益分析与提升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效益分析与提升养殖渔业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于满足人类食物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要提高养殖渔业的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
本文将对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养殖效益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一、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效益分析养殖渔业的效益与多个因素相关,包括水质管理、饲料利用率、病虫害防控和市场需求等。
以下将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水质管理水质是养殖渔业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合适的水质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鱼类生长和群体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养殖场应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体清洁和适宜水质参数。
2. 饲料利用率高效的饲料利用率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饲料种类和喂养方式的合理选择,能够提高鱼类对饲料的吸收利用率。
此外,定期清理池塘、增加容积和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也能够减少浪费,并提高养殖效益。
3. 病虫害防控养殖渔业常常面临病虫害的威胁,这会对养殖效益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防控病虫害,养殖场应加强疫苗接种、定期清理和消毒设施、控制池塘密度等措施,确保鱼类的健康生长。
4. 市场需求养殖渔业的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养殖场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养殖品种和规模,并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价格波动等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提升养殖效益的方法与措施为了提升养殖效益,养殖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与措施。
1. 技术创新养殖渔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行业,技术创新对于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养殖场可以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2. 培训和教育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养殖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他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养殖渔业中的各种挑战,并运用新技术和方法提高养殖效益。
3. 合理用水合理用水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养殖场应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和损失,并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
4.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养殖场更好地掌握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提高养殖效益。
渔业养殖的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渔业养殖的养殖经济效益分析渔业养殖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在特定的水域中养殖各类水生动植物,以满足市场需求。
渔业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在发展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渔业养殖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一、渔业养殖的收益来源渔业养殖作为一种农业生产活动,其主要的收益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养殖产品销售收益:渔业养殖的最主要的经济效益来源于销售养殖产品。
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养殖者可以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获取较高的销售收益。
2. 养殖相关配套服务收益:渔业养殖所需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是产生经济效益的重要来源。
比如,养鱼塘的修建和改造、养殖设备的购买和维护、饲料和兽药的供应等,都是为了提高养殖效益而进行的投入,其对应的收益即为配套服务收益。
3. 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收益:渔业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鱼粪、养殖废水等,可以通过综合利用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例如有机肥料、鱼粉等,从而实现废物资源化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
二、渔业养殖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为了科学评估渔业养殖的经济效益,常用的评价指标有:1. 养殖产值:养殖产值是指养殖所获得的产品销售额。
通过对养殖产品的产量和市场价格的综合评估,可以得到养殖产值。
2. 养殖投入产出比:养殖投入产出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养殖的产出值与投入值之间的比值。
养殖投入主要包括饲料、兽药、设备、人工等成本,而产出主要为养殖产品销售收入。
3. 养殖净利润:养殖净利润是指在养殖过程中,扣除了各项投入成本后所获得的纯利润。
养殖净利润可作为评估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渔业养殖的经济效益影响因素渔业养殖的经济效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养殖技术水平:养殖技术的熟练程度和科学性是影响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科学的养殖管理、疾病防控、环境调控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提高养殖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2. 市场需求和价格:市场需求和价格直接影响着养殖产品的销售收益。
工厂化循环水与静水养鱼模式综合效益分析
收 稿 日期 :0 80 —1 20 -91 ;修 回 日期 :0 9 2 5 20 - - 0 0 基金 项 目: 山东 省 科技 攻 关 计 划项 目 (04 G 29 3 20 G 20 14 作者 简 介 : 一 ( 96 ) 女 , 张婧 16一 , 在读 硕 士 , 级 会计 师 , 事 财 务管 理 和 资 本 运 行研 究 。 高 从 通讯 作 者 : 有 光 (9 1 ) 男 , 究 员 , 事 水 产 养 殖与 设 施 渔 业 专业 研 究 。Ema : hno gagOO yho cm c 陈 16 一 , 研 从 — i ceyuun2O @ ao.o . n l
深 7 0m, 温 2 0 水 5℃ , 出水 量 为 8 0~10 m / 。 2 h 根 据实 际运行 状 况 , 模拟设 定技 术参数 见表 1 其 。
80 0 2 T 0 1
2 12 模 拟 效益 参 数 设 定 . .
对收益 、 成本 作 线
性假 设 , =产 量 , R =总 收入 , C =总成 本 , Q T T F =固定 成 本 , =可 变成 本 , :单 位 售 价 , C D P
( Q) = 需求 概率 密度 , : 则
摘要 : 工厂化养鱼车间静 水与循环水养鱼 2种运行模式 的基础 上, 用经济预 测与决策技术 , 据随机型 在 运 根
需求 的 投 资 模 型 决 策 的分 析 方 法 , 立 了 2种 风 险 决策 模 型 , 定相 应 的技 术指 标 体 系 , 别从 利 润 贡 献 、 建 设 分 运
行成本 、 设备利用 、 效益风险、 态效益等方面进行 了综合评估和 全面分析 , 生 阐明 了循 环养殖模式 节水降耗、
非 鱼 2~ 3茬 , 过工 厂化循环 水养 鱼与静水 养鱼 通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鱼类养殖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应运而生,通过循环利用水体,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详细探讨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淡水鱼;养殖效率;环境污染1. 引言淡水鱼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水产品养殖方式,对于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淡水鱼养殖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养殖效率低、水质污染严重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研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提高养殖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优势。
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的原理和特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是一种通过循环利用水体的方式进行鱼类养殖的设备。
其原理是通过过滤装置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去除鱼粪、残饵和其他杂质,同时保持水体中的必要营养物质。
处理后的水体再经过氧化装置进行氧气供应,保证鱼类的正常生存。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具有以下特点:2.1 循环利用水体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减少了鱼类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可以减少用水量,节约资源。
2.2 保持水体稳定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通过对水体进行过滤和净化处理,保持水体的稳定性。
在水体中添加适量的氧气,保证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充足,提高鱼类的生存率和生长速度。
3.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案例为了进一步研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备在淡水鱼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案例分析。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案例的研究结果。
3.1 案例一:黑鱼养殖在传统养殖方式下,黑鱼养殖存在水质污染和饲料利用率低的问题。
池塘工业化循环水系统水槽养殖鳜鱼生产试验总结
2019.1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新型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单个主养水槽面积仅有百平方米,放养密度高出常规池塘养殖数十倍,其基础建设、设施购置及运行维护产生的各类成本较传统养殖模式高出很多,如果水槽养殖常规品种,难以产生理想的经济效益。
宝应县水产技术指导站通过生产实践,探索出一种适用于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水槽养殖鳜鱼的高效养殖模式,现将2018年生产情况总结如下。
一、循环水系统建设建设池塘循环水系统的池塘为东西向长方形,总面积17亩,四周有低于滩面0.5米左右的环沟。
池深平均1.8米,池底淤泥平均10厘米,水源清新无污染,池塘进水口安装双层过滤网。
四周用60厘米的加厚聚乙烯薄膜作为防逃设施,下端埋入土中20厘米,高出地面40厘米。
在东西向长约2/3处筑南北向池埂,池埂两端于池塘环沟处开口,便于水槽排出的养殖污水经过净化区域形成循环水流。
建造3个砖混钢筋结构的水槽,单个水槽面积109.2米2(24米×4.55米),除集污部分,养殖面积91米2(20米×4.55米),深2.5米,进排水两端与池塘相通,用网目1厘米的金属网片做成防逃网。
三个水槽设增氧机2台,2.2千瓦的微孔增氧机开启后在水槽进水口的推水装置产生水流,另一台3千瓦的微孔增氧设施外接36个微孔增氧盘均匀分布在3个水槽中;中间养殖鳜鱼的水槽设有水质智能监控设备,及时掌握水体溶氧、pH 及温度等水质指标,出水端有集污沟并设有移动式吸污装置。
水槽建成后,池塘剩余面积16.3亩作为净化区域。
二、池塘环境营造1.池塘清整4月初开始对池塘及水槽进行清整检修,清除池底过多淤泥,用600千克漂白粉对池塘及水槽进行清塘消毒,5月初对池塘内淤泥较深的地方使用1500千克生石灰化水泼洒,随后池塘加水至平均0.5米,7天后用4千克敌百虫全池泼洒,半个月后放养河蟹苗种,放养前用青虾、小龙虾试水,24小时活动正常,可以放苗种。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该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养殖的效率和
经济效益。
当前,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已经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逐渐被淘汰,取而
代之的是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利用恒温恒压水源蓄水池进行供水,通过管道输送到鱼塘,水进入池塘后,将经过一系列处理,如增氧、杀菌、过滤等。
同时,还会配合特定的饲料,保证养殖的质量。
在该模式下,水质得到了有效地改善,鱼
类得到了更好地生长条件。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相比传统的养殖方式,受到了广泛欢迎。
首先,水质的管理更
加完善,鱼类的免疫力、抗病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其次,可以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案,
提高养殖效率,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最后,减少了废水排放,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通过对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调查发现,该模式的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以鱼类养殖
为例,相比传统的养殖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养殖密度,缩短养殖周期,减少成本。
同时,可以大大提高鱼类的健康生长,提高市场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
综上所述,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在当前的养殖行业中至关重要。
其将成为未来的主
流养殖方式,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同时,在推广过程中,还应该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养殖者的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使用该养殖模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效益分析与提升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效益分析与提升随着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对于高品质、安全食品需求的增加,养殖渔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养殖渔业工作中,提高养殖效益成为了一项关键性的任务。
本文将对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一、养殖效益分析1. 成本分析在养殖渔业工作中,成本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成本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饲料成本、养殖设备成本、劳动力成本等。
了解不同成本项的占比以及成本与养殖产出的关系,有助于确定成本控制和调整的方向。
2. 产出分析养殖渔业的产出主要包括养殖物的数量和质量。
通过对产出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养殖物的产出情况,并找出产出低的原因。
同时,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提升养殖物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
3. 市场分析市场情况的分析对于养殖效益的提升至关重要。
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情况、价格波动等。
通过市场分析,可以精确把握市场需求,调整养殖规模和养殖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而提升养殖效益。
二、养殖效益的提升策略1. 引进先进技术养殖渔业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行业,为了提高养殖效益,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
例如,在饲养管理上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提高饲养的精准度和效率;在水质管理上可以采用先进的水质处理设备,保持良好水质环境等。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提升养殖效益。
2. 推行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提升养殖效益的关键。
需要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体系,包括养殖计划制定、饲料管理、疫病防控等。
科学管理可以提高生产的组织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优化产出,提高养殖效益。
3. 加强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对于养殖渔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需要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并且制定相应的产品营销策略。
建立健全的渠道网络,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量,增加市场份额,进而提高养殖效益。
4. 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素质养殖渔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工厂化养鱼,又名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鱼是指运用建筑、机电、化学、自动控制学等学科原理,对养鱼生产中的水质、水温、水流、投饵、排污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鱼类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
应用学科主要为水产学和水产养殖学。
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形成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循环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是取代传统池塘、流水、网箱、大棚温室等养殖方式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
1、我国工厂化养鱼的发展概况工厂化养鱼亦称工业化养鱼,其特点是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械仪器设备,高密度、集约化养鱼的一种类型。
它立足于海洋环境保护,对养殖水体进行科学净化处理,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状态,实现全年稳产、高产。
我国的工厂化养殖是逐步演进过来的,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对虾的大规模养殖以来,对虾养殖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概念。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初以鲍鱼工厂化的养殖为代表的模式,对我国的工厂化养殖发生了重要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创造的工厂化养鲍。
第三阶段时开始步入现代化设施的养殖方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98年建立了海水循环式养殖系统,建设模式比较先进,除生物净化外,还设立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国内工厂化养鱼多数尚处在起步阶段,养鱼工厂的设施配套不完善,科研滞后于生产,工厂化养鱼应具备高溶氧、控温、生态式防病等条件,另外,水质净化技术还比较落后,养鱼水质较差,饲养密度小,饵料系数高,病害频发,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近年来,以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为代表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已经趋于形成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养鱼工厂,配套设施有生物净化、液态纯氧、臭氧灭菌、高效内循环和水质监控等,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生产,在完全封闭式内循环条件下建立了高产高效益的养殖模式。
工厂化养殖投入成本及效益估算
工厂化养殖投入成本及效益估算
一、投入成本
1、硬件设备:臭氧杀菌消毒设备、沙滤器、蛋白质分离器、活性炭吸附器、增氧锥、生物滤器等。
1个标准车间建设投入约2000万元,其中设备投入1600万元(8组养殖池,每组配套循环水养殖系统设备1套。
2、水电费:车间正常运作,全年耗电量约为50万度,用水量约为12吨(换水3%/天)。
农业用电按每方0.6元/度,每年电费30万元。
800亩地可建成80座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总投资约16亿元,总水体10万立方。
二、养殖收益
1、石斑鱼养殖,每立方米水体产量可达90 kg,一个标准车间约1200 m3的水体年产量可达到108吨,按照100元/kg的销售价格,产值为1080万元。
80座标准工
厂化养殖车间年收益86400万元。
2、半滑舌塌养殖,每立方米水体产量可达21kg,一
个标准车间约1200 m3的水体年产量可达到25吨,按照300元/kg的销售价格,产值为756万元。
80座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年收益60480万元。
3、三文鱼养殖,每立方水体产量可达40kg,一个标准车间约1200 m3的水体年产量可达到48吨,按照120元/kg的销售价格,产值为576万元。
80座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年收益46080万元。
4、对虾养殖,每立方水体产量可达12kg,一个标准车间约1200 m3的水体年产量可达到14.4吨,按照120元/kg的销售价格,产值为172.8万元。
80座标准工厂化养殖车间年收益13824万元。
鱼类养殖的循环水系统成本效益分析
鱼类养殖的循环水系统成本效益分析1、合同主体11 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乙方(受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合同标的21 本合同的标的为对鱼类养殖的循环水系统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2 乙方应按照科学、合理、准确的原则,对甲方所提供的鱼类养殖循环水系统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3、权利义务3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311 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质量和方式完成成本效益分析工作。
312 甲方应向乙方提供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所必需的准确、完整的鱼类养殖循环水系统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313 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应的费用。
3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321 乙方有权根据合同约定获取相应的报酬。
322 乙方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323 乙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成本效益分析报告,并向甲方提交。
324 乙方应对甲方提供的资料和数据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4、违约责任41 若甲方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导致乙方无法按时完成成本效益分析工作,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按照约定支付乙方已完成部分的费用。
42 若乙方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质量和方式完成成本效益分析工作,应承担违约责任,退还甲方已支付的费用,并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43 若乙方泄露甲方的商业秘密或相关数据资料,应承担法律责任,并赔偿甲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高密度养鱼可行性分析报告
高密度养鱼可行性分析报告引言高密度养鱼是一种将大量鱼类放养在较小面积的鱼池中的养殖方法。
相比传统的养鱼方式,高密度养鱼具有占地面积小、产出高、节约资源等优势。
本报告旨在分析高密度养鱼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1. 市场需求1.1 食品安全问题随着人们对鱼类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水域中的鱼类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而高密度养鱼能够在较小面积的鱼池中实现较高的产出。
由于养殖环境受控,可以更好地保障鱼类的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对于绿色有机食品的要求。
1.2 鱼类产品多样化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鱼类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也越来越高。
高密度养鱼可以在较小的空间中同时养殖多种鱼类,使得鱼类的品种更加丰富,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口味和需求。
2. 技术支持2.1 先进的循环水养殖技术高密度养鱼采用先进的循环水养殖技术,通过水质处理设备对鱼池中的水进行循环利用。
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2 自动化管理系统高密度养鱼系统还采用了自动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鱼类的精准管理和监测。
自动喂料、自动换水等功能的引入,有效减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
3. 可行性分析3.1 投资成本相比传统的养鱼方式,虽然高密度养鱼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和技术,但由于其占地面积小、产出高的特点,相对投资成本还是较低的。
3.2 经济效益高密度养鱼的产出可以远远超过传统养鱼方式,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此外,高密度养鱼还可以实现多品种、多样化的养殖,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利润空间。
3.3 环保效益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还可以有效降低养殖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高密度养鱼有助于实现绿色环保的养殖模式,符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4. 应用前景4.1 农村经济发展中国具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农村地区广泛分布着许多水塘和鱼塘。
高密度养鱼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为农村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是一种将水从塘区循环引流到鱼池,经过生物处理再排放回塘区的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养殖废水中的养分,提高养殖效益,减少水体污染。
在中国,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通过改造和调整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引进循环水处理系统,提高水质的管理能力和养殖效果。
目前,这种养殖模式已广泛应用于鱼类、虾类、蟹类等水产养殖中。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显著的效益。
它能够有效降低养殖成本。
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需要大量清水来冲洗鱼池,而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可以减少水的使用量,节约了大量清水资源。
这种养殖模式能够降低水体污染和养殖废弃物的排放。
通过循环引流和生物处理,养殖废水中的养分可以更好地被利用,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水质管理更加稳定,能够提供更适宜的生活环境,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部分养殖户在引进和维护循环水处理系统方面存在困难。
鱼池的布局和设计需要合理规划,以便实现最佳的循环效果。
由于循环水处理系统需要持续投入和维护,对养殖户的技术和经济要求也较高。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在中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种养殖模式,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设备改进,提高养殖户的技术和经济能力,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标准。
只有在科学规范的指导下,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才能发挥出更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厂化鱼类养殖的现状工厂化养鱼,又称设施渔业,是集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养殖业。
其特点是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械仪器设备,高密度、集约化养鱼的一种类型。
目前,大多数工厂化鱼类养殖以流水式为主,单位产量达不到13kg/m2,即浪费能源又对环境污染严重。
而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高产高效益的养殖方式,在工厂化鱼类养殖中采用封闭式循环水系统,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而且使养鱼密度增加,单位产量提高到35kg/m2以上的水平。
循环水养殖属循环经济,“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要求符合“3R准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水是无端封闭循环使用的,属“零排放”,无废化生产。
循环水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将成为未来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
二、循环水高密度养鱼与流水养鱼的效益评估(一)模型建立以大菱鲆鱼的养殖为例,1年为期,对1000m2水面内循环水养鱼与流水养鱼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如下几条效益评估参考标准:1、盈利的可能性;2、实现最低成本的可能性;3、期望成本最低;4、期望利润最大。
建立模型有以下基本假设条件:1、市场调查表明,养殖鱼类的需求一般波动不大,在平均值附近波动。
因而假设鲆鱼的需求规律服从正态分布,年平均需求量!=25000kg,标准差为"=4000kg#(Q)=140002$!%-12(Q-250004000)22、设:Q=产量;TR=总收益;TC=总成本;F=固定成本;C=可变成本;p=单位售价;&(Q)=需求概率密度。
对收益、成本做线性假设:总收益:TR=P*Q总成本:TC=F+C*Q总利润:$=TR-TC=(P-C)*Q-F3、两种方案的数据(1)循环水养殖固定成本:电耗、工厂基本建设投资、设备投资、水处理车间投资;每日用水功率:80KW,实际电耗:1350KW;每年电费:1350×360×0.75=364500元(电费按0.75元/度);工厂基本建设投资:10万元;设备投资:40万元;水处理车间基建投资:30万元;固定资产按照10年折旧:(10+40+30)×10%=8.0万元;固定总成本:F1=364500+80000=444500元;可变成本:大菱鲆鱼生产成本C1=60元/kg;年生产能力:假设循环水养鱼年平均单位产量可达30kg/m2,鲆鱼成活率95%,年最大生产能力M1=30×1000=30000kg。
(2)流水养殖固定成本:电耗、养鱼场基本建设投资;每日用水功率:33KW,实际电耗:33×24=790KW;每年电费:790×360×0.75=213300元;养鱼场基本建设投资:10万元;固定资产按照10年折旧:10×10%=1万元;固定成本:F2=213300+10000=223300元;可变成本:C2=70元/kg;年工厂化循环水鱼类高密度养殖效益分析单连超,魏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摘要:本文运用经济预测方法,建立风险决策模型,设定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鱼与流水养鱼进行综合评估,从利润贡献、成本、设备利用率、效益风险、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优势,指出相应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工厂化养鱼;循环水高密度养殖;风险决策;效益分析中图分类号:F32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006)01-0061-04收稿日期:2005-10-20作者简介:单连超,男,祖籍山东潍坊,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E-mail:nipinfo@hotmail.com魏颍,女,祖籍山东济宁,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生产能力:假设流水养鱼年平均产量可达13kg/m2,年最大生产能力;M2=13×1000=13000kg;其中,单位售价p=150元/kg。
(二)模型分析依据假设做线性盈亏分析:循环水养殖TR1=TC1!Q*1=F1P-C1,盈亏平衡点:Q1*=444500150-60=4939kg流水养殖盈亏平衡点:Q*2=223300150-70=2791kg循环水养殖有较高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高,可变成本低,单位产量付出得代价小,因而产量一旦超过盈亏点,利润会增加很快。
相反,流水养殖盈亏平衡点相对较低,固定成本小,可变成本高。
盈亏分析不能充分评估效益,依据做出的需求假设,并根据提出的效益评估标准,做进一步分析:1.盈利可能性①盈利可能性计算:盈利的条件是需求量大于盈亏平衡点产量,故盈利可能性是需求大于平衡点产量的概率。
循环水养殖:P(Q>Q1*)=P(Q>4939)=84939""(Q)dQ≈1流水养殖:P(Q>Q2*)=P(Q>2791)=82791""(Q)dQ≈1其中,"(Q)=140002#%е-12(Q-250004000)2②盈利60万以上可能性计算:由&=TR-TC=(P-C)*Q-F得:Q=&+FP-C循环水养殖:盈利60万以上,Q1>&+F1P-C1!Q1>600000+444500150-60!Q1>11606l因而,P(&1>600000)=P(Q>11606)≈1流水养殖:盈利60万以上,Q2>&+F2P-C2!Q2>600000+223300150-70!Q2>10291P(&2>600000)=P(Q>10291)≈1③盈利100万以上可能性计算:循环水养殖:盈利100万以上,Q1>&+F1P-C1!Q1>1000000+444500150-60!Q1>16050因而P(&1>1000000)=P(Q1>16050)=98.73%流水养殖:盈利100万以上,Q2>&+F2P-C2!Q2>1000000+223300150-70!Q2>15291由于M2≤13000,因而P(&2>1000000)=0④盈利200万以上可能性计算:循环水养殖:盈利200万以上,Q1>&+F1P-C1!Q1>2000000+444500150-60!Q1>27161,因而P(&1>2000000)=P(Q1>27161)=29.5%流水养殖:盈利200万以上,Q2>&+F2P-C2!Q2>2000000+223300150-70!Q2>27791由于M2≤13000,因而P(&2>2000000)=02.期望利润计算:循环水养殖:E(&1)=M1-8’(P-C1)*Q*"(Q)dQ+8M1"(P-C1)*M1*"(Q)dQ-F1=1787288流水养殖:E(&2)=M28"(P-C2)*Q*"(Q)dQ+8M2"(P-C2)*M2*"(Q)dQ-F2=8165773.期望成本计算:循环水养殖:E(TC1)=F1+M1-8"C1*Q*"(Q)dQ+8M1"C1*M1*"(Q)dQ=1932359流水养殖:4.最低成本可能性计算:如下图,TC1与TC2相交于A点,在A点处TC1=TC2!QA=F1-F2C2-C1=22120kgQ<QA时,流水养殖成本较小,Q>QA时,循环水养殖成本较小实现最低成本的可能性为循环水养殖:P(Q>QA)=P(Q>22120)=822120""(Q)dQ=76.42%(P-C2)*Q-F2当需求量Q≤M2时(P-C2)*M1-F2当需求量Q>M2时FC2{=(P-C1)*Q-F1当需求量Q≤M1时(P-C1)*M1-F1当需求量Q>M1时FC1{=(P-C2)*Q-F2当需求量Q≤M2时(P-C2)*M1-F2当需求量Q>M2时&2{=(P-C1)*Q-F1当需求量Q≤M1时(P-C1)*M1-F1当需求量Q>M1时&1{=流水养殖:由于M2=13000kg<QA,因而Q<M2时,流水养殖本成较小,P(Q<M2)=130008!!(Q)dQ=99.87%图1成本曲线图5.设备利用率计算:设备利用率L=QM(生产量设备量大生产能力)①设备充分利用可能性:循环水养殖:设备的最大生产能力为每年30000kg,故设备充分利用的可能性就是需求量不少于30000kg的可能性P(Q≥30000)P(Q-250004000≥30000-250004000)=10.56%流水养殖:设备的最大生产能力为每年13000kg,故设备充分利用的可能性为P(Q≥13000)P(Q-250004000≥13000-250004000)=99.87%②设备利用率在80%以上的可能性循环水养殖,其可能性为:P(Q≥0.8×30000)=P(Q≥24000)=59.87%流水养殖其可能性为:P(Q≥0.8×13000)=P(Q≥10400)=99.99%三、评估结果分析为便于综合分析,将上述评估结果列成下表:根据模型建立时提出的效益评估参考标准,还要考虑设备利用率和满足市场需求方面的参考标准,结合上表进行全面的优化分析。
(一)利润贡献分析从上表可看出,两种养殖方式的盈利可能性与利润在60万以上的可能性都接近100%;利润在100万、200万以上的盈利可能性,流水养殖为0,循环水分别为98.7%、29.5%。
从期望利润看,循环水养殖为每年1787288,流水养殖为816577。
由于两种养殖方式的期望利润在60万以上,因而利润在60万以上的可能性很高。
循环水养殖的期望利润在170万左右,因而利润在100以上的可能性远大于在200万以上的可能性。
(二)成本分析从期望成本上看,循环水养殖比流水养殖高出接近一倍,然而高期望成本带来的规模效益也是很可观的。
实现最低成本的可能性分别为76.42%、99.87%。
(三)设备利用率分析要使设备得到充分得利用,需求量必须大于或等于该设备的最大生产能力,因此,规模越小设备利用率就越高。
循环水养殖设备充分利用的可能性为10.56%,流水养殖为99.87%,所以,循环水养殖比较容易实现规模效益。
循环水设备利用率在80%以上的可能性为59.87%,完全可以接受,而且相对于流水养殖设备利用率在80%以上的可能性为99.99%,在规模经济中,循环水养殖更具发展潜力,而流水养殖的发展潜力很小。
(四)效益风险分析规模效益是影响成本的一大因素,风险性主要决定于市场。
工业化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对“水、种、饵、密、防、管”几个要素实现最佳的调节控制,必须应用各种高新技术,其中包括水质净化、生物工程、制饵及自动化控制、信息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