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代码:MTE101学分:3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无课程教师:XXX1.课程简介本课程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材料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材料的种类、性质、组成、加工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2.教学目标2.1理论掌握: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材料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包括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相图与相变、合金与非晶态材料、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2.2实践应用: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材料问题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3专业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工程伦理道德素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材料工程专业人才。

3.教学内容3.1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2材料的晶体结构与性质3.3材料的非晶态结构与性质3.4材料的相图与相变3.5金属材料与合金3.6陶瓷材料3.7高分子材料3.8复合材料3.9材料的加工与应用4.教学方法4.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材料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4.2实验教学:开展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3讨论和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5.考核方式5.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

5.2期中考试:对前半学期的知识进行考核。

5.3期末考试:对全年知识进行综合考核。

5.4实验考核: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进行考核。

6.参考书目6.1《材料工程基础》(第三版),材料工程系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6.2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第四版),William D. Callister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7.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3-4周:材料的晶体结构与性质第5-6周:材料的非晶态结构与性质第7-8周:材料的相图与相变第9-10周:金属材料与合金第11-12周:陶瓷材料第13-14周:高分子材料第15-16周:复合材料第17-18周:材料的加工与应用注: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具体教学内容和进度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由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andEngineering of Materials课程编码:0802ZY017 课程类别/性质:学科基础/选修学分:2学分总学时/理论/实验(上机):32/32/0开课单位:化工学院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一、课程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程。

是一门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和使用状况四者间关系的交叉学科。

材料科学、材料工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要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大材料”基础和“中材料”专业的宽厚知识结构。

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建立“大材料”基础。

通过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学生将接触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各种材料,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高分子材料在整个材料家族中所具有的结构特点、性能优势、加工特殊性以及合适的应用领域,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高分子材料和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Materials》is a basic course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I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that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properties, processing and use of materials.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ial science, material industry and high technology requires that students majoring in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must have the foundation of "big materials" and the generous knowledge structure of "medium materials". The course of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 mainly to enabl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of "big materials". By studying the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will be exposed to various materials such as metal materials,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polymer materials and composites. Students can clearly understan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performance advantages, processing particularity and appropriate application fields of polymer materials in the whole material family, Lay a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further study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age in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the future.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物质结构、性质、加工和使用性能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具备“大材料”基础和“中材料”专业的宽厚知识结构,使学生建立“大材料”观。

本科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1)

本科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1)

四川大学本科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课程号(代码):30014530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48 /3先修课程:大学化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二级学科材料类专业开课时间:大学二年级下期二、课程的目的及任务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创立的研究材料共性规律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金属、无机非金属和有机高分子等材料的成分、结构、加工同材料性能及材料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材料科学、材料工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要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二级学科材料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大材料”基础和“中材料”专业的宽厚知识结构。

本课程是材料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联系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

本课程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出发,采用“集成化”的模式,详细讲授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各种材料的共性规律及个性特征。

使学生建立材料制备/加工——组成/结构——性能---应用关系的“大材料”整体概念,从原理上认识高分子材料等各种材料的基本属性,及其在材料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以后二级学科“中材料”专业课程的学习、材料设计、以及材料的应用等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采用中文教材与英文原版教材相结合,实施“双语”教学。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主要英文专业词汇,提高对英文教材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点及学时分配(以红字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1学时)本章概要:简要介绍材料的定义及分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内容。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讲授要点:材料的定义、分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定义、性质、重要性(举例)课程学习的目的、方法、要求第二章材料结构基础(15学时)本章概要:按照从微观到宏观、从内部到表面、从静态到动态、从单组分到多组分的顺序,阐述原子电子结构、原子间相互作用和结合方式,固体内部和表面原子的空间排列状态、聚集态结构的有序性、无序性和转变规律及相互关系。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号: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II 学分:4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II)周学时: 4预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I》面向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一、课程介绍(100-150字)(一)中文简介《材料科学基础II》是《材料科学基础I》与材料科学后续专业课程的连接纽带,是材料系学生学习其它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课的基础,内容主要包括固态扩散、相图、固相反应、陶瓷烧结过程、熔融态与玻璃态、金属的凝固与结晶、固态相变过程等。

(二)英文简介This course provides fundamental knowleges for more specified courses related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major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solid diffusion, phase diagrams, solid state reaction, sintering process of ceramics, molten and glassy states, solidific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of metals, and solid 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s.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材料科学基础II》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在学生学完《材料科学基础I》课程之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材料研究与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基础理论问题,如相平衡与相变过程、材料不同尺度范围内的本征结构、晶体组织、几何形态及表观性能,材料微观行为与宏观表现的有机联系,具有不同化学成分、加工过程、组织结构及宏观性能材料的物理本质、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固相反应和烧结过程等。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掌握固态扩散基础知识;各类相图的判读以及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理解固相反应、陶瓷烧结过程的实质和控制条件以及相关的动力学关系;掌握玻璃制备过程中的熔融态结构与性质以及玻璃形成过程与结构;掌握金属凝固和结晶基本过程以及成分分布、组织结构调控;掌握材料固态相变,特别是钢的奥氏体化、珠光体相变、马氏体相变、贝氏体相变、脱溶与时效、调幅分解等基础知识。

《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课程代码:07410085学分:1学时:32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测试方法,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适用专业:复合材料工程教材或实验指导书:(选填)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大类专业完成本专业的基础课程的理论学习后开设的对应实验课程,旨在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先导课程中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测试方法、表征手段与工具等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材料科学研究所需的各种微观组织表征手段,如X射线衍射仪、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设备用于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课程目标2:掌握材料科学研究所需的各种力学和物理性能测试方法如硬度、拉伸和压缩试验、冲击韧性、摩擦磨损等力学性能测试手段和热膨胀系数、导电性等物理性能测试手段用于获得材料内在的性能参数;课程目标3:掌握利用文字报告、图表等对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实验数据的表达和解析能力。

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毕业要求指标点3-2. 能够在社会、环境、法律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环境评价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毕业要求指标点4-4. 能对实验数据或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归纳总结有效的结论。

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

二、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注:1.类型:指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2.要求:指必做、选做。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其后续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通过系统地讲授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材料科学基础
1.1 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
1.2 材料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1.3 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
2. 材料结构与性能
2.1 材料的晶体结构与非晶体结构
2.2 材料的晶体缺陷与非晶缺陷
2.3 材料的晶体结构与性能关系
2.4 材料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5 材料的机械性能与材料强度
3. 材料制备与加工
3.1 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3.2 陶瓷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3.3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3.4 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3.5 材料制备与加工中的工艺控制与监测
4. 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
4.1 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4.2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4.3 材料热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4.4 材料电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大纲适用四年制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参考时数:80学时)一、课程代码8103010二、课程的性质、任务“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从材料的内部结构探讨其性质与行为,揭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及规律,为认识和改进材料的性能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

人们可以从其基本理论出发,指导材料的生产及科研,解决材料使用中的问题。

三、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1. 晶体学基础,特别是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2. 晶体缺陷对材料性能的影响;3. 固体中各种相的结构及特点;4. 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及基本条件;5.材料的相图与性能的关系,重点掌握铁碳相图;6.材料中原子扩散及固态相变的基本理论;7.塑性变形对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8.回复及再结晶对冷变形金属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四、课程内容1.工程材料中的原子排列1).原子键合金属键,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键,氢键2).原子的规则排列晶体学基础:晶体,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布拉菲点阵,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晶体结构及其几何特征: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晶胞中的原子数,点阵常数,晶体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晶体结构中的间隙,晶体中原子的堆垛方式晶体结构的多晶型性;陶瓷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的结构,共价键晶体的结构。

2.原子的不规则排列----晶体缺陷1).点缺陷点缺陷的形成、结构和能量,点缺陷的平衡浓度,点缺陷对晶体性质的影响;2).线缺陷位错的基本类型,柏氏矢量,位错密度,作用在位错上的力及位错的运动,位错的应力场与应变能,位错之间的交互作用,位错的增殖、塞积与交割,3).实际晶体中的位错常见金属晶体中的位错,全位错和不全位错,位错反应;离子晶体中的位错,共价晶体中的位错。

4).面缺陷晶界,小角晶界,大角晶界,晶界能;亚晶界,孪晶界和相界。

3.固体中的相结构1).固溶体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有序固溶体,固溶体的性能。

《材料性能测试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性能测试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性能测试实验》教学大纲材料性能测试实验的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的能力。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材料性能测试方法和技术,并能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常用的材料性能测试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技术;3.学会分析和解读实验数据,评估材料的性能;4.培养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2.静态力学性能测试实验;3.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实验;4.热性能测试实验;5.电性能测试实验;6.光学性能测试实验;7.表面性能测试实验。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介绍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材料性能测试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技术;3.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分析和解读实验数据;4.团队合作: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2.实验操作考核: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术进行考核;3.课堂提问: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1.教材:《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张三等著,XX大学出版社,20XX年。

2.参考资料:(1)《材料分析与测试教程》,李四等著,XX出版社,20XX年;(2)《材料性能测试技术与方法》,王五等著,XX出版社,20XX年;(3)相关学术期刊论文。

七、实验课表安排1.第1周:课程介绍,实验室规章制度讲解;2.第2-5周:静态力学性能测试实验;3.第6-9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实验;4.第10-13周:热性能测试实验;5.第14-17周:电性能测试实验;6.第18-21周:光学性能测试实验;7.第22-25周:表面性能测试实验;8.第26周:总结和复习。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大纲(本站推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大纲(本站推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大纲(本站推荐)第一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大纲(本站推荐)材料科学与工程毕业实习教学大纲一、毕业实习的目的:《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课程学习、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结合到生产实践的综合性训练;是使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和企业工作的锻炼,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现场了解材料(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的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生产工艺参数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学会测定并收集各工艺参数,尤其是收集国内先进企业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信息资料;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刻苦认真的工作精神,为毕业论文和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实习形式、地点、单位(一)实习形式采取集中实习与个人分散实习两种形式。

1.集中实习:集中实习的学生由学院统一指派带队老师到省内相关实习点进行实习。

2.分散实习:分散实习的实习单位首选与就业单位挂钩,必须与学生自己所学专业方向一致。

实习地点不限。

学生应于毕业实习前一学期最后一周内提交分散实习书面申请。

书面申请内容包括:(1)实习单位名称、地点、负责人及电话;(2)实习单位简介。

书面申请经学院批准后生效。

实习过程由各自导师布置具体任务,并进行远程指导和流动检查指导。

学院提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

(二)实习地点集中实习地点初步拟定为:福建源鑫建材有限公司,福建闽清豪业瓷砖有限公司。

学生先到学院报到,由学院统一安排。

鉴于市场经济新形势及实习面临的新问题,应大力加强实习教学改革。

一方面要完善现有的实习模式,另一方面要继续扩大与企业的合作,开拓新的实习基地,探索新型实习途径与模式。

经审批后确认为个人分散实习的学生,必须按时直接到各自实习场所进行实习。

(三)实习内容1、单位简史与发展规划;企业管理、结构及改革;经济状况、产品名称、质量与产量等;2、产品生产车间的设备型号、功能与生产能力,车间平面布置图3、产品加工工艺流程、详细工艺参数及其控制(按车间);不同产品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分析比较。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验,学生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材料科学实验技术,加深对材料性能与结构关系的理解,提升科研与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材料科学基本实验技术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2.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判断能力;3.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材料基本性能测试实验a)密度测定实验b)弹性模量测定实验c)硬度测定实验d)导电性测定实验e)热导率测定实验f)热膨胀系数测定实验2.材料组织结构观察实验a)金属晶体结构观察实验b)陶瓷微观结构观察实验c)聚合物结构观察实验d)复合材料断口观察实验3.材料处理与改性实验a)金属材料热处理实验b)陶瓷材料烧结实验c)聚合物材料添加剂改性实验d)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测试实验四、教学方法1.实验指导:在每次实验前,进行详细的实验指导和操作说明,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注意仪器使用方法和个人安全。

3.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及结果判断,形成实验报告。

4.实验讨论与总结:每个实验结束后进行实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实验中的问题和心得体会,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5.课后作业:布置课外作业,包括文献查阅和实验报告写作等。

通过课外作业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实验考核1.实验报告:每个实验完成后,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内容。

报告要求清晰、准确,重点突出实验结果与结论。

2.实验操作能力:根据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实验讨论:根据学生的实验讨论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思维与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材料现代测试方法》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现代测试方法
英文名:Advanced Analysis Methods for Materials
课程编码: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总学时:12
课程总学分:3
实验课学分:
开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开课学期:6
本大纲主撰人:刘云飞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学院各专业一门必修的实验课。

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分析仪器的分析原理、使用方法和在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了解和掌握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和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的仪器结构、操作、试样制备及结果分析方法。

三、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1、实验过程中对每位学生预习、出勤及实验完成情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察,占总成绩的50%;
2、对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结果、思考题回答等)进行综合评分,占总成绩
的50%;
3、对上述实验成绩综合后作为本课程实验成绩按照20%计入总成绩。

五、实验教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1》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1
英文名:Experiments on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Part 1
课程编码: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总学时:32
课程总学分:2
实验课学分:2
开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5
本大纲主撰人:兰祥辉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包括了晶体结构、材料科学基础与材料表面与界面等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的科研、生产等必备的专业基础。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教学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材料科学基础、晶体结构、材料表面等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独立进行相关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过程,能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

学生根据相关课程的要求、专业情况以及自己的兴趣在下述实验内容中完成不少于32学时的实验。

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1、实验过程中对每位学生预习、出勤及实验完成情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察,占总成绩的30%;
2、对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结果、思考题回答等)进行综合评分,占总成绩
的30%;
3、所有实验完成以后,对实验课程相关内容进行笔试考核,笔试成绩占40%;
二、实验教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2》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2
英文名:Experiments on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Part II
课程编码: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总学时:32
课程总学分:2
实验课学分:2
开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6
本大纲主撰人:周勇敏陈涵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包括了材料工程基础、粉体工程(粉体科学与工程)、工程测试技术与仪表、反应工程概论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的科研、生产及相关工作必备的专业基础。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已学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教学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材料工程原理等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独立进行相关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过程,能应用已学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

课程要求学生完成总共32学时的实验。

三、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实验过程中对每位学生预习、出勤及实验完成情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察,占总成绩的30%;
2、对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结果、思考题回答等)进行综合评分,占总成绩的30%;
3、所有实验完成以后,对实验课程相关内容进行笔试考核,笔试成绩占40%;
五、实验教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3》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工程试验
英文名:Experiments on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Part Ⅲ课程编码:
课程总学时:16
实验总学时:16
课程总学分:1
实验课学分:1
开课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7
本大纲主撰人:兰祥辉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实验课程,包括了材料物理、材料工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是学生从事本专业的科研、生产及相关工作必备的专业基础。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验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已学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教学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原理等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材料物理性能的相关知识,独立进行相关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过程,能应用已学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

课程要求学生完成总共16学时的实验。

三、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1、实验过程中对每位学生预习、出勤及实验完成情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考察,占总成绩的30%;
2、对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结果、思考题回答等)进行综合评分,占总成绩的30%;
3、所有实验完成以后,对实验课程相关内容进行笔试考核,笔试成绩占40%;
五、实验教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