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b93fbe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b.png)
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导体部分或者外壳用足够容量的金属导线或导体可靠的与大地连接,当人体触及带电外壳时,人体相当于接地电阻的一条并联支路,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接地电阻,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将会很小,避免了人身触电事故。
保护接零: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零线做良好的金属或者导体连接。
当某一相绝缘损坏致使电源相线碰壳,电气设备的外壳及导体部分带电时,因为外壳及导体部分采取了接零措施,该相线和零线构成回路。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区别:
(1)保护原理不同
保护接地: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过安全范围。
保护接零: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时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
(2)适用范围不同
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也适用于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如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
保护接零: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3)线路结构不同
保护接地: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只设保护接地线。
保护接零: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时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有什么区别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1f2956f4ba0d4a7302763acc.png)
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T--一点直接接地;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O--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1)IT系统: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
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其工作原理是:若设备外壳没有接地,在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设备外壳带上了相电压,若此时人触摸外壳,就会有相当危险的电流流经人身与电网和大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所构成的回路。
而设备的金属外壳有了保护接地后,由于人体电阻远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大,在发生单相碰壳时,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从而对人身安全起了保护作用。
IT系统适用于环境条件不良,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场所,以及易燃、易爆的场所。
(2)TT系统: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
即:过去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其工作原理是:当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经保护接地装置和电源的工作接地装置所构成的回路流过。
此时如有人触带电的外壳,则由于保护接地装置的电阻小于人体的电阻,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从而对人身起保护作用。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和优缺点[1]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和优缺点[1]](https://img.taocdn.com/s3/m/57e0135bf01dc281e53af041.png)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1)保护原理不同保护接地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过安全范围。
在高压系统中,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使电网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
此外,在保护接零电网中,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还可限制设备漏电时的对地电压。
(2)适用范围不同保护接地即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也适用于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如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保护接零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3)线路结构不同如果采取保护接地措施,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只设保护接地线;如果采取了保护接零措施,则必须设工作零线,利用工作零线作接零保护。
保护接零线不应接开关、熔断器,当在工作零线上装设熔断器等开断电器时,还必须另装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
保护接零的优点防电器外壳带电,若采用保护接地,在接地电阻RG符合要求不大于4欧姆的条件下,如果电器外壳带上220V的电压,则保护接地回路,短路电流I=U/(R0+RG)=220/(4+4)=27.5(A),其中R0是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叫工作接地电阻。
为了保证保护设备可靠的动作,接地短路电流不小于自动开关整定电流的1.25倍或为容丝熔断电流的3倍,因此,上式中的短路电流仅能保证断开整定电流不超过27.5/1.25、即22A的自动开关,或27.5/3、即9.2A 的熔断器,如果保护设备的额定电流值大于上述值,保护设备就不能迅速、可靠的动作。
此时,电器设备外壳上将长期存在对地电压,对操作电器的人员是非常危险的。
而采用保护接零,电器外壳绝缘击穿时的短路电流远大于27.5(A),只要合理选择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当绝缘击穿造成单相短路,短路电流通常很大,足以使保护装置迅速切断电源,消除触电的危险。
可见在接地电网中,为防止用电设备外壳带电伤人,采用保护接零比采用保护接地效果好的多。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有什么区别?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d34afd87e21af45b207a821.png)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有什么区别?接地有两种,一种是工作接地,一种是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大地的零电位,保护接地的目的是为了人身安全。
第二,有关接地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是IEC 60364,国家标准是GB16895。
这两部标准都是强制性标准,也即任何配电系统,都必须无条件地百分百执行的标准。
第三,什么叫做零线零线,指的就是PEN线,它的正确名称又叫做保护中性线。
我们来看我们早已熟知的IEC60364中有关TN-C接地系统的图,如下:相信,这张图大家不陌生,至少我在知乎中也引用了N遍。
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看这张图。
这张图的接地系统是TN-C。
这里的T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注意看图的左侧,我们看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其用途是获得地电位,也即零电位。
所以,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又被称为工作接地。
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开始,这条线被称为PEN线,也即零线。
零线这个名词颇有争议。
不过,零线的知名度相当高,连老奶奶级别的人都知道,可见这个词汇还会长久存在下去。
第四,什么叫做保护接零注意看,上图的中下部有两只负载,左边一只需要引入三条相线和中性线,右边一只仅需要引入三条相线即可。
我们来看PEN线是如何接到负载中去的。
我们看到,PEN线首先接到负载的外壳,然后再接到中性线输入端子。
这就是保护接零。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大家已经知道,零线的正确名称是保护中性线,并且保护是第一位的,中性线是第二位的。
由此可知,在国际标准IEC60364中,TN-C接地系统的PEN线被首先引至设备外壳的意义就是保护人身安全。
注意:负载的外壳也即外露导电部分不直接接地,而是接到保护中性线PEN线上或者保护线PE上,这种做法在IEC60364中用符号N来表示。
所以上图的接地系统属于TN接地系统,而将PEN线也即零线直接连接到用户端,这种接地系统被称为TN-C系统。
实际接线中,PEN线首先引入零线端子,再引入到外露导电部分的专用端子,和IEC60364的TN-C原图恰好相反。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之间的区别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之间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f6459758e9951e79b89271f.png)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维护人身安全的两种技术措施,其不同处是:其一,保护原理不同。
低压系统保护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围;高压系统的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成系统中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
保护接零的主要作用是借接零线路使设备潜心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其二,适用范围不同。
保护接地适用于一般的低压不接地电网及采取其它安全措施的低压接地电网;保护接地也能用于高压不接地电网。
不接地电网不必采用保护接零。
其三,线路结构不同。
保护接地系统除相线外,只有保护地线。
保护接零系统除相线外,必须有零线;必要时,保护零线要与工作零线分开;其重要地装置也应有地线。
接地和接零董振邦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与外壳相连的金属构架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地连接起来,以保证人身安全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地,简称接地。
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与外壳相连的金属构架与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的零线连接起来,以保护人身安全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零(也叫保护接中线),简称接零。
保护接地一般用在1000伏以下的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与1000伏以上的电网中。
保护接零一般用在1000伏以下的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目前供照明用的380/220伏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广泛采用保护接零措施。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假设电动机的A相绕组因绝缘损坏而碰金属外壳,外壳带电(参看图5-5),在没有保护接地的情况下,当人体接触外壳时,电流经过人体和另外两根火线的对地绝缘电阻Re 、RC(如果导线很长,还要考虑导线与大地间的电容)而形成回路。
如果另外两根火线对地绝缘不好,流过人体的电流会超过安全限度而发生危险。
在有保护接地的情况下,当人体接触带电的外壳时,电流在A 相碰壳处分为两路,一路经接地装置的电阻R d ,一路经人体电阻R r ,这两路汇合后再经另外两根火线的对地绝缘电阻R e 和R C 构成回路。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https://img.taocdn.com/s3/m/ff3566b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6.png)
(4)直流电力网的接地装置不得利用自然接地体。
2. 人工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是采用钢管、角钢、扁钢、圆钢等钢材特意制作而埋入地中的导体。按照机械强度的要求,钢质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尺寸应满足表1;铜、铝接地线只能用于地面以上,其最小尺寸见表2。
右图所示为TT系统采用保护接地极其等效电路。
通过等效电路图我们可以看出人体电阻和保护接地电阻的关系为并联,然后与中性点接地电阻串联,一般情况下 设RE=R0=4Ω,Rb=1700Ω,在380/220V电网中,利用欧姆定律可以求出,接地故障电流IE=27.5A,人体承受的电压UE=Ub=110V。流过人体的电流Ib=65mA>30mA。
保护接零电路的等效电路
RΦ
RN
Rb
R0
U=220V
设人体电阻RN >>R0(接地电阻),Rb>>RN(零线电阻)时,RΦ—相线电阻,RN—零线电阻,若相线截面为零线的2倍,则RN=2RΦ,利用欧姆定律可以求出此时人体承受的电压Ub=147V。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保护接零的有效性在于线路的短路保护装置能否在碰壳短路故障发生后灵敏的动作迅速切断电源。
(1)架空线路干线和长度超过200m的分支线终端及沿线路每100m处; (2)线路引入车间及大型建筑物的第一面配电装置处; (3)采用金属管配线时,金属管与保护零线连接后作重复接地; (4)同杆架设的高低压架空线路的共同敷设段的两端。
对重复接地电阻的要求:
第四节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接地体是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接地线是指将电气设备需要接地的部分与接地体连接起来的金属导线。
设另外,由于接地电阻很小,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压降也很小,故外壳对大地的电压也很低,人站在大地上去碰触外壳时,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很低,不会有危险。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https://img.taocdn.com/s3/m/9438d3e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2.png)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在电气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中,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这两个概念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们直接涉及到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就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论述。
一、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即PE)是指将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与地面连接起来,以确保工作场所的人员和设备能够得到良好的绝缘和保护,同时防止电气设备及其周围产生的静电和过电压等引起的意外事故。
保护接地一般使用黄绿相间的导线来连接。
具体来说,保护接地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防止触电危险。
保护接地可以帮助释放电气设备中的漏电流,从而有效防止电气设备中的漏电流对人体产生的威胁。
2、防止设备损坏。
保护接地可以将电气设备产生的过电压引到地面,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
3、防止静电危险。
保持设备的接地状态还可以有效预防产生静电危险。
4、提升信号质量。
一些信号接口需要保持接地状态,以确保数据和信号的质量不受干扰。
二、保护接零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即PE/N)是指将电气设备的导电部分与0V(零位)相连接的一种电气保护措施。
其作用是将设备的零位有效地与地面连接起来,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通常情况下,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是同时存在的。
具体来说,保护接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保护接零可以防止漏电流对设备的损坏和对人员产生安全隐患。
2、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
保护接零可以有效降低环境中电气噪声和干扰,从而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
3、加强设备的稳定性。
保护接零可以通过连接零线和牢固的连接来加强设备的稳定运行。
三、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区别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而采取的措施。
但是,它们也存在一些区别。
1、连接方式不同。
保护接地是将设备的导电部分与地面连接,而保护接零是将设备的导电部分与零位相连。
2、作用不同。
保护接地主要是防止漏电流对设备和人员产生危害,同时降低环境中电气噪声和干扰;而保护接零则更加侧重于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基础知识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02b3be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5e.png)
穿线钢管等。
2 保护接零
在工作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把与带电体相绝缘的金属外 壳与中线(或专用保护线)相联。这种方法适用于变压器中性 点接地系统。
3、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适用范围 (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携带式及移动式用
电器具的底座和外壳。 (2)电器设备的传动装置。 (3)配电屏及控制屏的框架。 (4)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和混凝土的架构,以及靠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基础知识 1、保护接地
将用电设备与带电体相绝缘的金属外壳跟接地极作金属联接。
(1)不接地时用电有危险。若绝缘良好,外壳不带电,人触及 外壳无危险。若绝缘破坏,外壳带电,此时人若触及外壳,则通 过另外两相对地的漏电阻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2)保护接地时用电安全。人若触及带电的外壳,人体电阻和 接地电阻相互并联,再通过另外两相对地的漏电阻形成回路。因 为人体电阻比接地电阻大得多。故流过人体的电流小得多,通常 小于安全电流0.01A,保证了安全用电。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相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相比较有哪些不同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cec4565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d.png)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相比较有哪些不同之
处
爱护接地和爱护接零的相同之处有以下几点:1.接地和接零都有符合肯定要求的接地装置,比如都有爱护接地装置、工作接地装置和重复接地装置等。
这些接地装置的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施工和连接基本相同。
2.要求实行接地措施与接零措施的项目及内容大致相同。
3.在低压系统,都属于防止漏电造成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
爱护接地和爱护接零的不同之处在于:1.爱护原理不同:低压系统爱护接地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电压,减轻对人体的触电损害;高压系统的爱护接地除有限制对地电压的作用外,在某些状况下还具有促成爱护装置动作的作用。
而爱护接零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接零线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对地短路,促使爱护装置快速动作,以减轻人体触电损害;其次,在爱护接零系统中,爱护零线和重复接地也具有肯定的降低危急电压的作用。
2.适用范围不同:爱护接地一般用于不接地电网,而爱护接零则运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不接地电网不必采纳爱护接零。
3.线路结构不同:爱护接地系统除相线之外,只有爱护地线;而爱护接零系统除相线、地线(重复接地)外,还必需有零线。
1。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d773b595ef7ba0d4b733b9e.png)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1)保护原理不同保护接地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过安全围。
在高压系统中,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使电网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
此外,在保护接零电网中,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还可限制设备漏电时的对地电压。
(2)适用围不同保护接地即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也适用于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如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保护接零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3)线路结构不同如果采取保护接地措施,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只设保护接地线;如果采取了保护接零措施,则必须设工作零线,利用工作零线作接零保护。
保护接零线不应接开关、熔断器,当在工作零线上装设熔断器等开断电器时,还必须另装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
三相五线制中五线指的是:3根相线加一根地线一根零线。
一般用途最广的低压输电方式是三相四线制,采用三根相线加零线供电,零线由变压器中性点引出并接地,电压为380/220V,取任意一根相线加零线构成220V供电线路供一般家庭用,三根相线间电压为380V,一般供电机使用。
三相五线制比三相四线制多一根地线,用于安全要求较高,设备要求统一接地的场所。
三相五线制的学问就在于这两跟"零线"上,在比较精密电子仪器的电网中使用时,如果零线和接地线共用一根线的话,对于电路中的工作零点会有影响的,虽然理论上它们都是0电位点,如果偶尔有一个电涌脉冲冲击到工作零线,而零线和地线却没有分开,比如这种脉冲却是因为相线漏电引起的,再如有些电子电路中如果零点飘移现象严重的话那么电器外壳就可能会带电,可能会损坏电气元件的,甚至损坏电器,造成人身安全的危险.零线和地线的根本差别在于一个构成工作回路,一个起保护作用叫做保护接地,一个回电网,一个回,在电子电路中这两个概念是要区别开来的,在正规公司里,这两根线规定要分开接.现在实际中还有一种三相六线的接法,除工作零线,保护接地外,还专门另配一路接地线,这根线跟设备地线分开来接,不与其他任何线相接,用做对仪器设备的保护,因为电气件的损坏往往只几微秒的时间,所以要将误动作电流更快的引回,需要仪器直接接地.中性点接地是指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通过导线与地线相连接,目前有用很广泛;中性点接零,没听讲过,你的意思可能是中性点直接相互连接,而不接地。
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https://img.taocdn.com/s3/m/6aa2a643aaea998fcc220eda.png)
• 以保护人身安全为目的,把电气设备不带电 的金属外壳接地或接零,叫做保护接地及保 护接零。源自第三部分 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 一、保护接地:
• 保护接地应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系统中。 •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源系统中,当接到这个系统上的某电气
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时,如果人站在地上用手触及外壳, 由于输电线与地之间有分布电容存在,将有电流通过人体及分布 电容回到电源,使人触电 。 • 下图:没有保护接地的电动机一相碰壳情况
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 4.1.3.2 接引至电气设备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开。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 表4.1.3保护零线最小截面
相线截面(mm2)保护零线最小截面(mm2) S≤16S
16<S≤3516 S>35S/2
相线截面(mm2)保护零线最小截面(mm2) S≤16S
据原系统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 • 4.1.6 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采用焊接、压接、螺栓连接或其他可靠方法连接。严禁缠绕或钩挂。 • 4.1.7 低压用电设备的保护地线可利用金属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等自然接地体,但严禁利用输送可燃液
体、可燃气体或爆炸性气体的金属管道作为保护地线。 • 4.1.8 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保护地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 4.1.8.1 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 • 4.1.8.2 利用串联的金属构件作保护地线时,应在金属构件之间的串接部位焊接金属连接线,其截面不得小于
第三部分 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 3.在采用保护措施时,必须注意不允许在同 一系统上把一部分设备接零,另一部分用电 设备接地。
• 注意:不得在TN系统 中混用 TT 方式。图 示TN系统中构成TT系 统。当该设备漏电时, 该设备和保护零线对 地电压分别为 UE=U×RE/(RN+ RE),UN=U×RN/(RN+ RE),而这时故障电流 不太大,不一定使短 路保护元件动作,因 此,危险状态将在大 范围内持续存在。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https://img.taocdn.com/s3/m/6d040062011ca300a6c39045.png)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一、保护接地(一)保护接地定义:将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但可能带有危险电压(36V以上)的金属外壳、构架等与埋设在地下的接地极用金属线连接起来,以减少漏电时金属外壳对地的电压的设施叫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一般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井下接地网接地电阻值≯2Ω(二)保护接地作用:在井下电网中,当电气设备内部绝缘损坏而使内部某相带电体碰壳时,外壳便成为带电体,若人体碰触外壳,故障电流将会通过人体和接地装置并联入地,再经过电网对地的绝缘电阻和电容回到电源,接地装置起到分流作用,大大降低流经人体的故障电流,确保人身安全。
(三)接地装置的定义:接地极以及与它相连接的接地线称接地装置。
(四)接地装置的规格:1、接地极规格(1)主接地极设置在井下主副水仓,采用钢板制作:S≮0.75m²,δ≮5mm (2)局部接地极设置在巷道水沟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钢板制作:S≮0.6m²,δ≮3mm钢管制作:Ø≮35mm,L≮1.5m,钻20个Ø≮5mm的透眼,垂直埋设,深度1.5m Ø≮22mm,L≮1m,钻10个Ø≮5mm的透眼,2根,垂直埋设,深度≮0.75m,两根接地极相距5m以上2、辅助接地母线:(1)采用裸铜线:S≮25mm²(2)采用镀锌铁线:S≮50mm²(3)采用扁钢:截面积S≮50mm²,δ≮4mm3、接地线的连接用M10mm以上的镀锌螺栓加防松装置(弹簧垫、螺帽)或双螺帽,扁钢连接时连接处不少于两道紧固螺栓,铜线同扁钢连接时加用卡爪或平垫。
(五)下列地点应装设局部接地极1、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2、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3、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4、无低压配电点的采煤工作面巷道以及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至少分别设置1个局部接地极5、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二、保护接零(一)保护接零定义:把在故障状态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设备金属外壳同电网的零线可靠地连接起来,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简介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17e2859bb4cf7ec4afed0ee.png)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简介2011-06-24 12:07以保护人身安全为目的,把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接地或接零,叫做保护接地及保护接零。
一、保护接地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源系统中,当接到这个系统上的某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时,如果人站在地上用手触及外壳,由于输电线与地之间有分布电容存在,将有电流通过人体及分布电容回到电源,使人触电,如图1所示。
在一般情况下这个电流是不大的。
但是,如果电网分布很广,或者电网绝缘强度显著下降,这个电流可能达到危险程度,这就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图1没有保护接地的电动机一相碰壳情况保护接地就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用足够粗的金属导线与大地可靠地连接起来。
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措施后,设备外壳已通过导线与大地有良好的接触,则当人体触及带电的外壳时,人体相当于接地电阻的一条并联支路,如图2所示。
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接地电阻,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避免了触电事故。
图2装有保护接地的电动机一相碰壳情况保护接地应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系统中。
二、保护接零(一)保护接零的概念所谓保护接零(又称接零保护)就是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零线作良好的金属连接。
图3是采用保护接零情况下故障电流的示意图。
当某一相绝缘损坏使相线碰壳,外壳带电时,由于外壳采用了保护接零措施,因此该相线和零线构成回路,单相短路电流很大,足以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迅速熔断,从而将漏电设备与电源断开,从而避免人身触电的可能性。
图3保护接零保护接零用于380/220V、三相四线制、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系统。
在电源的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只能采用保护接零,如果采用保护接地则不能有效地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如图4所示,若采用保护接地,电源中性点接地电阻与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均按4Ω考虑,而电源电压为220V,那么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使电气设备外壳带电时,则两接地电阻间的电流将为:图4中性点接地系统采用保护接地的后果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是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要求选定的,如果设备的容易较大,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工作,所选用熔体的额定电流也会较大,在2 7.5A接地短路电流的作用下,将不断熔断,外壳带电的电气设备不能立即脱离,其值为电源,所以在设备的外壳上长期存在对地电压Ud=27.5 × 4 = 110VUd显然,这是很危险的。
电工上岗证5: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电工上岗证5: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https://img.taocdn.com/s3/m/b0ac7b08aef8941ea66e059e.png)
电力设备的每个接地部分, 应用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 体或接地干线连接。禁止 串接
2021/7/13
36
二、电气设备的接地范围
电动机、电焊变压器、变压器、电加热设备和电力电容 器等的金属底座及外壳;
电器设备的传动装置;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 配电、控制、保护用的柜、屏、台、箱、盘等的金属框
2021/7/13
29
一、接地体
接地装置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
埋入地下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 体,称为接地体
接地体分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
2021/7/13
30
自然接地体
指兼作接地体用的直接 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 构件。
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 建筑物内的钢筋、金属 管道和设备行车的钢轨、 埋地的非可燃可爆的金 属管道及埋地敷设的不 少于两根的电缆金属外 皮等。
三相四线制中性线、负载直接接地 系统
每台设备均经过各自的PE线单独接 地。
特点:抗电磁干扰;若有设备因绝 缘不良或损坏,但当接地电阻值较 大时,使其外露可导电部分带电时, 漏电电流一般很小不足以使线路过 流保护装置动作,增加了触电危险。
要求:必须装设灵敏的漏电保护装 置。
应用:农村用电、老式民居、电子 设备。
架、开启门和基础型钢; 钢质电缆终端箱和钢质计费电能表箱的箱体; 电缆的金属铠装层、电缆接线盒及终端盒的外壳、穿线
的钢导管、母线槽外壳、金属线槽和电缆桥架及金属支 架等; 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 电梯桥厢、起重机轨道; 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接地装置的连接要牢固可靠。 地下接地装置的连接应采用焊 接。当采用搭接焊时,搭接长 度应为扁钢宽度的两倍(且至 少三个棱边焊接)或圆钢直径 的6倍。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https://img.taocdn.com/s3/m/d8d5d4c7a1c7aa00b52acbb6.png)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要认识和了解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掌握这两种保护方式的不同点和使用范围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统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这两种保护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原理不同。
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的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壳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二是适用范围不同。
根据负荷分布、负荷密度和负荷性质等相关因素,《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将上述两种电力网的运行系统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划分。
TT系统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方式;TN系统(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C-S、TN-S 三种)主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业等电力客户的专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方式。
当前我国现行的低压公用配电网络,通常采用的是TT或TN-C系统,实行单相、三相混合供电方式。
即三相四线制380/220V配电,同时向照明负载和动力负载供电。
三是线路结构不同。
接地保护系统只有相线和中性线,三相动力负荷可以不需要中性线,只要确保设备良好接地就行了,系统中的中性线除电源中性点接地外,不得再有接地连接;接零保护系统要求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确保保护中性线的存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保护中性线与接零保护线分开架设,同时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必须具有多处重复接地。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为什么不能同时使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下应做到:①所有用电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都必须采用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②在三相四线制的同一低压配电系统中,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不能混用,即一部分采用保护接零,而另一部分采用保护接地,但若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采用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则是允许的,因为其安全效果更好;③要求中性线必须重复接地,因为在中性线断开的情况下,接零设备外壳上都带有220V的对地电压,这是绝不允许的。
配电系统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型式
![配电系统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型式](https://img.taocdn.com/s3/m/baf9c2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2.png)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配电系统 的保护措施将更加完善和可靠, 对人员的安全保障将更加有力。
未来配电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 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电 流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未来配电系统的设计将更加人性 化,充分考虑人员的安全和舒适 性,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效
保护接地的作用
防止触电事故,保障人身安全, 同时避免设备损坏。
保护接地的种类
工作接地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 使设备正常运行时外壳不带电。
保护接地
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将电流引入大地 ,避免人身触电。
保护接地的应用场景
在配电系统中,对于不接地的系统或设备,应采用保护接地 措施。例如,在IT系统中,为了防止设备外壳带电,应将设 备外壳通过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上。
配电系统保护接地、保 护接零型式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保护接地型式 • 保护接零型式 • 接地与接零的比较与选择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 结论
引言
01
配电系统简介
01
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负责将电能从发电厂传输 到用户端。
02
配电系统通常包括高压输电线路 、变压器、配电线路和低压设备 等。
保护接零的应用场景
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低压配电系统 通常采用保护接零作为防触电措施。
在农业和养殖业中,对于用电设备也 应采取保护接零措施,以确保用电安 全。
对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以及潮湿、 腐蚀等恶劣环境中的用电设备,应采用 保护接零作为主要的保护措施。
接地与接零的比较与
04
什么是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什么是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https://img.taocdn.com/s3/m/bb61ab5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a.png)
什么是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是保证人身生命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以及正常生产工作的前提条件。
为了实现这些保护功能,在用电过程中必须对电气设备进行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什么是保护接地呢?•保护接地就是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带电部分是绝缘的,正常情况下设备的外壳不会带电,但是如果由于电气设备内部绝缘体的老化或者损坏,与外壳短接在一起时,电源就会传递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上来,由此电气设备的外壳就会带电。
如果外壳没有接地,这时如果操作设备的人员碰到带电的电气设备外壳,电流就会经过人体回到电源形成回路,此时操作人员就会触电。
•如果电气设备的外壳是接地的,那么当操作人员碰到电气设备外壳后,由于接地的电阻值远远小于人体的电阻值,所以大部分电流会经过接地装置形成回路,电流就会通过地线流入大地,而经过人体的电流很小几乎没有,对人身的伤害也就降低了。
如果当漏电电流较大时,线路中的漏电保护器就会动作跳闸,从而切断线路的电源,对人体实现保护作用。
保护接地适用于不接地的电网系统中,在该系统中主要是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由于绝缘损坏或由于其它原因可能出现危险电压的金属导体部分,均应采用保护接地措施。
什么是保护接零?•保护接零是指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外壳连接的金属构架与系统的中性线连接起来,以来实现保护人身安全的目的。
•如下图所示,保护接零线路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底座等与线路中的中性线连接起来。
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会导致其中的一相与外壳相连,导致外壳带电。
由于外壳采用了保护接零的措施,此时形成相线与中性线的单相短路,由于短路电流较大使线路中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电源实现保护功能。
•保护接零主要用于1000伏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
常见于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地的380v/220v三相四线制电网中,如应急照明及消防供电等需要自用配电变压器的系统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IT方式供电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 统进行接地保护。
I表示电源测没有工作接地,T表示负 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
供电距离不长时,安全可靠。一般用 于不允许停电或者要求严格连续供电 的地方。因为电源中性点不接地,如 果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单相漏电电流 很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 以比中性点接地系统还安全。
接地电阻越小,接触电压越小,流 过人体电流的越小。
r/3
220V
R
RE
• 定义 • 不采用情况 • 采用情况 • 实质 • 适用范围 • 存在问题 • 注意事项
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采用 保护接地可靠。
对三相四线制系统,采用保护接地十分不可 靠。一旦外壳带电时,电流将通过保护接地 的接地极、大地、电源的接地极而回到电源。 因为接地极的电阻值基本相同,则每个接地 极电阻上的电压是相电压的一半。人体触及 外壳时,就会触电。所以在三相四线制系统 中的电气设备不推荐采用保护接地,最好采 用保护接零。
• 定义 • 不采用情况 • 采用情况 • 实质 • 适用范围 • 存在问题 • 注意事项
这种安全技术措施用于中性点直接接 地,电压为380/220伏的三相四线制配 电系统。
三线三线制不可能进行保护接零,因 为没有零线。
• •
定义
不采用情况
工作零线不允许断线,为防止可将工作零线重复接地。
图例
• 定义 • 不采用情况 • 采用情况 • 实质 • 适用范围 • 存在问题 • 注意事项
保护接零的基本作用是当某相带电部分 碰连设备外壳时,通过设备外壳形成该 相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 路上过电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把故障 部分断开电流,消除触电危险。
保护接零的实质是提高动作电流,而保 护接地的实质是降低人身触电电压。
•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
线PE是分开的,所有设
备的金属外壳均与公共
PE线相连。正常时PE上
无电流,因此各设备不
会产生电磁干扰,所以
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精密
检测装置使用。此外,
N和PE分开,则当N断线
也不影响PE线上设备防
触电要求,故安全性高。
缺点是用材料多,投资
R
大。在我国应用不多。
A
B
N
C
PE
三相设备
L1 L2 L3 N
此处接 地电阻 比电源 处大
• 定义 • 不采用情况 • 采用情况 • 实质 • 适用范围 • 存在问题 • 注意事项
如果两台设备同时进行保护接地,两者都 发生漏电,但不为同一相,则设备外壳将 带危险电压。
图例
L1
L2
L3
如果将多个接地体用导体连接在一起,则 可以解决此问题。称为等电位连接。连接 线组成接地网。
R
A
B C PEN
三相设备
单相设备
TN-C系统
由于三相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 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连接的电气设备外壳对地有一定 地电压。 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 如果电源的相线碰地,则设备的外壳电压升高,使中 性线的危险电位蔓延。 只适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情况。
单相设备
TN-S系统
把工作零线和专用保护线严格分开的系统。 正常工作时,保护零线上没有电流,只有工作零线上有不 平衡电流。PE线对地没有电压,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在专用 的保护线上,安全可靠。 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负载回路。 专用保护线(保护零线)不允许断线。 TN-S系统安全可靠,但造价高。
采用保护接地之后,当发生人身触电 时,由于保护接地电阻的并联,人身 触电电压下降。
假设人体电阻假设为1000,接地电 阻为4,电网对地绝缘电阻为19k
图例
r/3
220V
R
RE
• 定义 • 不采用情况 • 采用情况 • 实质 • 适用范围 • 存在问题 • 注意事项
通过人体与保护接地体并联连接, 降低人身接触电压。
• 定义 • 不采用情况 • 采用情况 • 实质 • 适用范围 • 存在问题 • 注意事项
保护接零又叫保护接中线,在三相 四线制系统中,电源中线是接地的,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 外壳或构架用导 线与电源零线(即中线)直接连接, 就叫保护接零。
图例
L1
L2
L3
工作零线
N
接 零 线
• 定义 • 不采用情况 • 采用情况 • 实质 • 适用范围 • 存在问题 • 注意事项
图例
保护地线
接地极
• 定义 • 不采用情况 • 采用情况 • 实质 • 适用范围 • 存在问题 • 注意事项
如果不采用保护接地,当发生人身触 电时,由于触电电流不足以使熔断器 或者自动开关动作,因此危险电压一 直存在,如果电网绝缘下降,则存在 生命危险。
图例
r/3
220V
R
• 定义 • 不采用情况 • 采用情况 • 实质 • 适用范围 • 存在问题 • 注意事项
但是如果供电距离很长时,电容不容 忽略,危险性增加
• TT方式供电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 统进行保护接地。 在TT系统中负载的 所有接地都称为保 护接地。
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 或者设备绝缘损坏漏电时),由于有接 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漏电的危险性。 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 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电压对地电 压高于安全电压。
采取保护接零,一定防止单相设备电源端火零 接反,否则设备外壳将带上火线电压。
同一电网中不宜同时用保护接地和接零:电机1 漏电,形成单相接地短路时,如果短路电流不 足以使其动作,则电机2的外壳将长期带电。如 果电机1的接地电阻和电网中心点电阻相同,则 外壳电压为110V。即所有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 外壳都有危险电压。因此不允许。
一、厂部通报违章行为 二、厂部通报安全隐患 三、现场不安全行为纠正情况 四、隐患整改情况 五、现场质量监督情况 六、现场存在问题分析及措施 七、下周工作安排 附:保护接零与保护接地
一、厂部通报违章行为
序 号
时间
违章人 所在单位
现场负责人或 违章人
问题类别
存在问题
1
2012.5.25
抽油机维修中 心
3 2012.5.22 动力车间
徐军
安全设施 隐患
绿化喷水作业后,消防井多处盖板 没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需要 整改。
已整改 已整改
• 定义 • 不采用情况 • 采用情况 • 实质 • 适用范围 • 存在问题 • 注意事项
在正常情况下,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 壳或构架用导线与接地极可靠地连接 起来,使之与大地做电气上的连接, 这种接地的方式就叫保护接地。
朱东升
违章
朱东升在抽油机龙门吊场地装卸抽 油机的吊装作业时,将牵引绳挂在 吊索具。违反了《机械厂反“违章” 管理规定》第三章第十一条:(三) “违章”作业行为之第9项“吊装 作业不按规定使用引绳。
1、上周隐患整改情况
二、厂部通报安全隐患
序 号
时间
隐患所 隐患地点 在单位 或班组
问题 类别
无
存在问题
当漏电比较小时,即是有熔断器也不一 定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的保护, 因此TT系统难以推广。系统耗费钢材, 施工不方便。
•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 护线PE合为一根PEN 线,电气设备的金属 外壳与PEN线相连。 若开关保护装置选择 适当,可满足供电要 求,并且其所用材料 少,投资小。故在我 国应用最普遍。
保护接地要耗费很多钢材,因为保护接地 的有限性在于接地电阻小。
• 定义 • 不采用情况 • 采用情况 • 实质 • 适用范围 • 存在问题 • 注意事项
接地电阻一定符合要求; 接地一定可靠; 保护接地的目的是降低外壳电压,但由于
工作性质的要求,并不需要立即停电(一 般允许运行半小时),所以危险一直存在。 从防止人身触电角度考虑,既然保护接地 不能完全保证安全,应当配漏电保护器; 但从安全生产角度考虑,不允许漏电就断 电,所以是个矛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 定漏电时是否断电。如果要求断电则安装 跳闸线圈。 产品: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
对三相四线制,如果不采用保护接零, 设备漏电时,人的接触电压为火线电 压,十分危险。人体触及外壳便造成 单相触电事故。
图例
• 定义 • 不采用情况 • 采用情况 • 实质 • 适用范围 • 存在问题 • 注意事项
对三相四线制,如果采用保护接零, 当设备漏电时,将变成单相短路,造 成熔断器熔断或者开关跳闸,切除电 源,就消除了人的触电危险。因此采 用保护接零是防止人身触电的有效手 段。
发生漏电时,保护接地允许不断电运行,因此存在触电危险, 但由于接地电阻的作用,人体接触电压大大降低;保护接零要求 必须断电,因此触电危险消除,但必须可靠动作。
按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低压配 电系统接地,接零系统分有TN、TT、IT三种基本形式:在 TN形式中又分有TN—C、TN—S 和TN—C—S三种派生形式。
1)对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如果电气设备金属外 壳不接地,当设备带电部分某处绝缘损坏碰壳时,外壳就带 电,其电位与设备带电部分的电位相同,显然这是十分危险 的。
2)采取保护接地后,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体与人体 两条途径流过。因为人体电阻比保护接地电阻大得多,所以 流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小,绝大部分电流从接地体流过(分流 作用),从而可以避免或减轻触电的伤害。
实质:通过接地电阻与人身电阻的并联,使整体电阻 下降。当发生漏电时,降低人体触电电流。
关键:接地电阻越小越好。
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保护接地有一定的 局限性。这是因为在该系统中,当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 便形成单相接地短路,短路电流流经相线和保护接地线、 电源中性点接地装置。如果接地短路电流不能使熔丝可 靠熔断或自动开关可靠跳闸时,漏电设备金属外壳上就 会长期带电,也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