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_杂文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https://img.taocdn.com/s3/m/ee6ce415b8f67c1cfbd6b880.png)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鲁迅的杂文不仅是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哲学,道德,文学,艺术,乃至于经济,军事的“百科全书”。
而且以其对中国现代国民的文化心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以及民性,民情,民俗,民魂的真实、生动而深刻的描绘,成为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
鲁迅的杂文具有某种不可重复性。
鲁迅杂文的这种“个人性”体现了“文学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从而具有某种典范意义。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鲁迅把杂文分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两类,所强调的正是杂文的“批评”内涵与功能。
鲁迅杂文所显示的这种“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不屈不挠的批判精神,集中体现了鲁迅其人其文的反叛性,异质性。
现代知识分子与他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有着一种不相容性,“批判”是他们与现实惟一的联系点,他们的基本任务就是不断揭示现实人生,社会现存思想文化的困境,以打破有关此岸世界的一切神话。
鲁迅在他的杂文中所达到的难以置信的批判广度,以及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批判的深刻性与尖锐性,正是根源于他的“立人”的理想与彼岸关怀。
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他把自己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这就是一种文学家的观照。
如《论“他妈的”》,从中国人习以为常的“国骂”背后,看出了封建等级,门第制度所造成的扭曲而不免卑劣的反抗心理。
“推背式”的思考方法,即“正面文章反面看”,如《小杂感》鲁迅杂文于常规之外,另辟蹊径,别处心裁,打开了全新的思路,如《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嵇康,阮籍之毁坏礼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却是爱之过深的表现。
鲁迅杂文中的基本联想模式之一:在“形”的巨大反差中发现“神”的相通。
如《小品文的危机》,文人雅士的小品文与烟花女子的生意。
鲁迅杂文中的基本联想模式之二:历史的鬼魂与现实的活人的“循环叠合”。
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鲁迅杂文所采取的方法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而有意排除了为这一点所不能包容的某人的其他个别性,特殊性,从中提炼出一种社会类型。
鲁迅的杂文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df72cfa58da0116d174903.png)
鲁迅的杂文的特点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
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
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
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
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
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
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
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
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
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
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
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
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
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
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
![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7a428a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5.png)
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杂文作品在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鲁迅杂文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他关注社会现实,呼吁人们改变现状,反对封建主义、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侵略。
他的杂文作品大都表达了强烈的思想观点,有深刻的批判意义,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警醒。
第二,鲁迅杂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语言简练、深刻,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他采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他的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第三,鲁迅杂文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他关注人的生存和尊严,批判社会不公和人类的苦难。
他的杂文作品充满了人文精神,是对人道主义的强烈呼唤和关注。
第四,鲁迅杂文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他的作品反映了民族历史的重要时期和社会变革的深刻内涵,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精神遗产。
总之,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了他的思想深度和文学才华,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遗产。
他的杂文作品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1 -。
鲁迅,杂文
![鲁迅,杂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27817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b.png)
鲁迅,杂文篇一:鲁迅杂文的特点鲁迅杂文的特点我本人以前对杂文类的文章可以说孤陋寡闻,在经过鲁迅杂文的学习渐渐的杂文的特点有一丝丝的明白。
虽然我只有发现自己的迷迷糊糊感念。
坊间但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在网上的了解,开始对杂文艺术有大致框架的了解。
以下就是我本人对鲁迅短诗特点基本特征的叙述。
杂文是鲁迅(1881--1936)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表达方式。
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
他的杂文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中。
鲁迅杂文所含甚“杂”,主要包括内容有两大特点:1、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的历史面貌。
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
因此,他的杂文又很具概括性和短诗代表性。
2、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
鲁迅杂文形象性非常高,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
鲁迅杂文的莫费特自由多变,短评是他常用的形式。
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圆笔。
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
鲁迅说:“其实?杂文?也不为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
”这种广义上用的杂文,确如鲁迅所说,是“古已有之”的,但进来在这种微分形式杂文基础上发展起来,海外具有了独立含义的中国现代杂文,却是鲁迅的一种独立塑造。
是鲁迅赋予了杂文这种文体一种新内涵,使其有了完全独立的思想艺术特征,并在中国现代和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成了一座光辉的丰碑。
不论从历史事实上进行观察,还是从社会中的思想和社会文艺发展的辩证规律进行分析,我们都能看出,鲁迅杂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
论鲁迅杂文地艺术特征
![论鲁迅杂文地艺术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b0f362d964bcf84b9d57b7d.png)
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摘要】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鲁迅杂文在思想内容方面堪称“现代中国的百科全书”,在艺术形式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生动的形象性、浓郁的抒情性、强烈的讽刺性、语言的独创性。
【关键词】鲁迅杂文形象性抒情性讽刺性鲁迅是现代杂文的奠基人,是《新青年》作家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之一。
他的杂文内容十分广泛,思想深邃,理论含量异常丰富。
他的前期杂文分别收入《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四本杂文集,后期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十本杂文集。
此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中也有许多杂文。
鲁迅的杂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学散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互相统一和有机的融合,在思想内容方面堪称“现代中国的百科全书”,在艺术特色方面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为生动的形象性、浓郁的抒情性、强烈的讽刺性和语言的独创性。
一针砭和隽永―生动的形象性鲁迅曾对自己杂文的艺术手法有一个基本的说明:“我的坏处,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因此,他的杂文并不局限于描写这一个具体的人与事,而使它具有历史的概括性和普通性,成为这一类人和事的图象和标本,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常取类型”。
他的杂文的形象创造不是通过行动和对话来刻画完整的人物性格,它“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它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借助想象、联想创造出那些带有比喻和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如“落水狗”、“叭儿狗”、“夏三虫”、“二丑”等形象。
鲁迅在这方面的笔力,就像名画师的速写,寥寥几笔,然而逼真,传神。
他抓住对象特点描绘出来的形象,经常给予读者以永不磨灭的印象。
例如他根据帮闲文人的行径,惟妙惟肖地勾画了二丑的嘴脸。
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
![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ff7552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f.png)
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1、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2、鲁迅杂文擅长分析,他的论辩能制强敌于死命,揭露矛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3、鲁迅在运用逻辑思维来揭露事物的矛盾时,经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寥寥几笔,逼真传神。
4、鲁迅经常运用书本或自己创造的故事来构成形象,表达思想.鲁迅的形象化手法,都表现了贴切、平易、新鲜的特点。
5、鲁迅杂文的感情力量,特别表现在讽刺上。
他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6、鲁迅还有一部分杂文,通过“曲笔”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延伸阅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的地位如何2、首次对中国古代小说全面地进行了类型研究,从而开创了小说批评的新模式。
《中国小说史略》对宋代及其以前小说的分类并无太多的新意,基本沿袭了古人的说法;他对小说类型的新设计主要体现在元明清时期各类小说的划分与界定,如元明之讲史,明代之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拟宋市人小说,清代之拟晋唐小说、讽刺小说、人情小说、狭邪小说、侠义小说、公案小说、谴责小说等,这些名称迄今沿用。
3、对每类小说的渊源与流变进行了系统地考述。
如第二十六篇关于狭邪小说的分类与源流、第二十八篇关于谴责小说的理论界定与例证阐释,即为显例。
格言鲁迅的格言真正的强者不是因件事而壮烈的死去,而是因件事而卑微的活着。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600cb19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c.png)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鲁迅的杂文,无疑是他无与伦比的独创的思想天才和艺术天才的结晶。
关于鲁迅杂文的思维特点,是鲁迅研究专家早就注意了的问题。
徐懋庸和毛泽东曾分别指出唯物辩证法在鲁迅杂文中的出色运用;冯雪峰认为鲁迅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
”唐弢认为鲁迅杂文是逻辑和形象思维与具体材料和统一。
我们认为更确切的说法是,鲁迅杂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完美统一。
那么鲁迅式的辩证的理论思维有些特点:微观和宏观的统一。
鲁迅杂文内容是极其广泛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大到整个“社会”,整个“文明”作批评对象,小到寻常的社会现象,但又“以小见大”,“借一斑而略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
这种分析和综合相结合,鲁迅曾在《准风月谈•后记》中,有很好的说明:“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
”在鲁迅杂文中,有单纯的历史考察和单纯的现实解剖的出色篇章,但大多数是历史的反思和现实剖析相统一的,这是鲁迅杂文辩证的理论思维的重要特征。
鲁迅这类杂文,善于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中勾画出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鲁迅的杂文,包容我们民族的整部历史,充满丰厚有历史感和深刻的历史预见性。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鲁迅的博识是无与伦比的。
他精通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医学、地质学,也有丰富的文学、绘、历史、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民俗、考证等。
使他的杂文在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时,总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调动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
“破坏”与“建设”的统一。
鲁迅的杂文,是不留情面,坚忍不拔地“暴露”和“攻打”旧社会和旧文明的匕首和投枪,充满着批判和战斗的激情。
别林斯基说过:“任何否定,如果要成为生动的,诗意的,都应当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
杂文家的鲁迅,既是尖锐的社会批评家,又是伟大的社会改革家,既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是热烈的理想主义者,他杂文中的“任何否定”都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
谈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谈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9accb7af011ca300a7c390c3.png)
谈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提到鲁迅,我们不仅会想到《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及其笔下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还会想到他那战斗力极强的杂文。
鲁迅一生共出版杂文集16部,近700篇,计140万字,而这些杂文的形式又是多样的,除了辩论形式外,有的用抒情形式,鲁迅的杂文是一座难于跨越而至今还无人能够跨越的高峰,他开创了杂文创作的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他的影响下,现代杂文在30年代就进入繁荣期,“左联”的刊物和其他许多进步的文学刊物,都刊登了大量的鲁迅杂文作品,以他为旗帜,在当时左翼文坛上涌现了一大批追随他效法他的左翼杂文作家群。
他们的杂文创作风格相似。
这种文学现象,一些学者文人称之为“鲁迅风”,可以说,鲁迅的杂文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无论是语言、形式、内容还是标题的使用,都具有独特的风格。
1 标题的悬念艺术一篇文章,最先与读者见面的就是标题。
好的标题富有吸引力,能唤起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
鲁迅作为文章大师,从不轻易设置文章的标题。
纵观鲁迅的杂文,每个标题无不体现了他的精巧构思,从而使标题与文章相得益彰,作品内容与形式两臻其美。
鲁迅的杂文之所以能深受读者的欢迎,震撼人们的心魄,这主要来之于作者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与作者精湛的标题艺术密切相关。
巧设悬念,就是鲁迅杂文标题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
鲁迅独创性的将文学创作中的这一技巧运用到了杂文标题之中,故意在标题中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登错的文章》这个标题就十分奇特,当读者一看到这个标题时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什么“文章”?为何“登错”了?结果将会怎样?这不能不引发读者的浓厚兴趣,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促使人们非看内容不可,待看完全文方解其意。
原来作者是借当时少年刊物上登载岳飞、文天祥的故事,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言行不一的丑态:这两位人物“做现在的少年们模范,却似乎迂远一点”,而应该“励现在的文官武将,愧前任的降将逃官”,对国民党反动派出卖国家、屈膝投降的罪行也进行了猛烈的鞭挞。
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5213f54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d.png)
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雄辩的语言风格
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独具特色,语言雄辩、铿锵有力。
他善于使
用生动的比喻和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2. 激烈的批判精神
鲁迅的杂文充满了激烈的批判精神,犀利地揭示社会黑暗面,揭
露人性的丑陋面。
他毫不留情地批判社会的种种不公和歧视现象,反
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关切。
3. 黑色幽默感
鲁迅的杂文中常常出现一些黑色幽默的元素,通过富有幽默感的
表达方式,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让人在阅读中
获得一定的快感和启示。
4. 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手法
鲁迅的杂文表现手法多样,艺术价值极高,例如他运用对比、象征、抒情等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他的杂文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更让人们领略到
文学的美感。
小度写范文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要特点 [杂文特点 鲁迅杂文的特点]模板
![小度写范文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要特点 [杂文特点 鲁迅杂文的特点]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80bd41cdaef5ef7bb0d3c82.png)
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要特点 [杂文特点鲁迅杂文的特点]鲁迅杂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
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
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
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
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
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
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
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
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
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
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
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
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
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
鲁迅30年代杂文的特点(一)
![鲁迅30年代杂文的特点(一)](https://img.taocdn.com/s3/m/28c4de9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f.png)
鲁迅30年代杂文的特点(一)
鲁迅30年代杂文的特点:
1.独立观点:鲁迅的杂文往往体现了他独立的观点和见解,不受时代潮流和主流思想的牵制。
2.批判思维:鲁迅的杂文经常采用批判的方式,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进行深刻揭示和批评。
3.犀利语言:鲁迅的杂文常常使用犀利而有力的语言表达,让人印象深刻。
4.文革思想:鲁迅的杂文在30年代,处于百花齐放的时期。
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后来的文革运动。
5.视角多元:鲁迅的杂文不仅关注社会问题,还关注个人命运、人性、道德伦理等多个层面。
6.字里行间的忧虑:鲁迅的杂文常常流露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民众命运的担心。
7.字数精炼:鲁迅的杂文往往字数不多,但言辞犀利、内容丰富。
以Markdown格式、标题副标题形式呈现:
鲁迅30年代杂文的特点
1. 独立观点
•鲁迅的杂文体现了他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不受时代潮流和主流思想的牵制
2. 批判思维
•鲁迅的杂文采用批判的方式
•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进行深刻揭示和批评
3. 犀利语言
•鲁迅的杂文使用犀利而有力的语言表达
•让人印象深刻
4. 文革思想
•鲁迅的杂文处于30年代百花齐放的时期
•预示了后来的文革运动
5. 视角多元
•鲁迅的杂文关注社会问题、个人命运、人性、道德伦理等多个层面
6. 字里行间的忧虑
•鲁迅的杂文流露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民众命运的担心
7. 字数精炼
•鲁迅的杂文字数不多,言辞犀利、内容丰富
以上就是鲁迅30年代杂文的一些特点。
鲁迅的杂文之所以经典、具有影响力,正是因为他在这些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简述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简述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a15af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0.png)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言辞犀利、锐敏: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本质和现象。
他的文笔锐利,措辞恰当,直抒胸臆,充满了强烈的生命力。
2.直指社会现状:鲁迅的杂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通过对当代社会现状的描摹和批判,直面现实,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唤醒了人们的思考和反思。
3.对人性的深刻揭示:鲁迅的杂文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共情善恶,对社会末位者进行细致的描写,从而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关怀和探索。
4.思想深刻,切中时弊:鲁迅的杂文反映了他的思想深刻和思维敏锐,在对时代的反思中,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立场,针砭时弊,指出了社会问题的症结。
5.多元化的技法:鲁迅的杂文不仅丰富多彩,内容也涉及讽刺、幽默等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优美的情感与比喻的技巧共同营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鲁迅30年代杂文的特点
![鲁迅30年代杂文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078993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3.png)
鲁迅30年代杂文的特点
鲁迅30年代杂文的特点有:
1.犀利的批判精神:鲁迅在杂文中揭示社会问题、批判
封建习俗和压迫力量。
他抨击社会弊端和人性的丑陋,用尖锐的
语言揪出问题根源。
2.深刻的思想内涵:鲁迅的杂文也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他关注人性的善恶、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命运等重要议题,
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个体的挣扎,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3.简练而有力的语言:鲁迅运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风格,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观点和批评。
他以犀利的文字将观点点燃在
读者心中,使读者深刻体会到社会的无奈和个体的痛苦。
4.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尽管是杂文形式,但鲁迅的作品
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他灵活运用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
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触动读者的情感。
5.讽刺和幽默的元素:鲁迅的杂文中常常融入讽刺和幽
默的元素,使作品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
他巧妙地运用幽默的笔触,以讽刺的方式揭示社会问题,使读者在娱乐中思考,达到更
好的教育效果。
Markdown 格式的文章:
鲁迅30年代杂文的特点
1.犀利的批判精神
–针砭时弊,揭示社会问题
–批判封建习俗和压迫力量
2.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注人性、社会进步、民族命运
–引发读者思考社会问题
3.简练而有力的语言
–犀利文字点燃读者思维
–表达观点和批评
4.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高水准的艺术作品
–修辞手法生动有趣
5.讽刺和幽默的元素
–以讽刺幽默道出社会问题
–在娱乐中思考,达到教育效果。
简要概括鲁迅杂文的风格特点
![简要概括鲁迅杂文的风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f7d9e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9.png)
简要概括鲁迅杂文的风格特点
鲁迅的杂文风格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犀利批判:鲁迅的杂文非常尖锐,经常对社会现象和人性进行深刻的批判。
他以冷嘲热讽的方式揭示社会的黑暗和人们的虚伪,展现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2. 语言简练:鲁迅的杂文语言力求简练、有力,用词精准,往往能通过少量的文字表达出强烈的意味。
他的笔触犀利直接,直指问题的核心,不浪费笔墨。
3. 冷静客观:尽管鲁迅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但他的杂文具有冷静客观的特点。
他以客观的立场观察与揭示问题,用理性而冷静的语调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忧虑和呼唤。
4. 幽默讽刺:鲁迅的杂文中常常运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以戏谑和嘲笑的方式揭露现实的荒谬和荒唐。
他的幽默讽刺常常伴随着锐利的洞察力,使读者不禁感到警醒。
5. 独特的观察角度:鲁迅有着独特的观察角度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看到普通人所看不到的问题和现象。
他常常从社会底层或犄角旮旯的角度出发,带给读者一种不同于常人的视角。
总体来说,鲁迅的杂文风格鲜明、独特,文字简练而尖锐,善于批判和讽刺,以客观冷静的语调展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
他的杂文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引导读者思考与反思,并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刻而挖掘性的批判。
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2da658e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6.png)
论述鲁迅杂文的艺术风格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杂文作品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鲁迅的杂文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人所称道。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鲁迅杂文的独特艺术风格呢?
首先,鲁迅的杂文风格鲜明、犀利。
鲁迅笔下描绘的社会现实常常令人触目惊心,而他对此的批判和反思更是切中时弊。
在他的杂文中,他不仅痛斥社会黑暗现象,更以一种犀利、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们深感震撼和思考。
其次,鲁迅的杂文语言生动、贴切。
鲁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材料,利用细节描写和丰富的比喻、象征手法,将抽象的社会问题具象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如《阿Q正传》中那个“吊死鬼”,就让人感受到了社会压迫和个人妥协之间的矛盾,令人深思。
最后,鲁迅的杂文思想深刻、意蕴丰富。
他不仅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揭示和批判,更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狂人日记》中的“我唯一的快乐就是认为自己是一个疯子”,不仅表达了疯狂和自由的诉求,更暗示了现代人在现实中的无奈和挣扎。
总之,鲁迅的杂文风格深受后人推崇,其犀利、生动、深刻的艺术风格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更对后人的思考和启示有着重要的影响。
- 1 -。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ba2b70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8.png)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一)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鲁迅因为感同身受着中国社会的"弱者"(无地位者,不被承认者、受压迫者)的痛苦,而自觉地进行他的反抗(复仇),他以不断批判来体现自身(包括自己的文学)的价值。
他要求个体精神独立与自由,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并几乎在现实社会的一切方面都发现了这种奴役与压迫关系的延续与再生产,他的批判性也就永无终结。
(二)在"反常规"的"多疑"思想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在于他把自己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灵与灵魂,还在于他同样违反"常规"的联想力。
它能够把外观形式上离异最远,似乎不可能有任何联系的人和事联结在一起,总是在"形"的巨大反差中发现"神"的相通。
(三)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勾画"个"与"类"统一的类型形象("社会相"、"共名"),可以说是鲁迅杂文基本的艺术手段,也是他在进行论战时所采取的基本方法。
鲁迅不是对某个人作出全面评价,而是将某个人一时一地的言行作为一种典型现象来加以解剖,他所采取的方法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某一点,而有意排除了为这一点所不能包容的某人的其他个别性,特殊性,从中提炼出一种社会类型。
在这个意义上,读者不熟悉文章时代背景材料,反而是有助于对其实质性内容的把握与理解的。
(四)鲁迅杂文的主观性:鲁迅宣称:我的杂文"不过是,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样偏激,有时便都用笔写了下来??,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是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
这就是说,鲁迅杂文确是由某一外在客观人事引发的,但它所关注与表现的,却是做着自己的主观反应。
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
![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473a8b2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0.png)
1.犀利的语言: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直接表达出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怒。他运用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形象来描述各种社会现象和人物,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2.深刻的思想:鲁迅的杂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他通过杂文揭示社会观点鲜明,有力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相。
3.独特的风格:鲁迅的杂文风格独特,他善于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来展现社会现象和人物的形象,同时运用对比和反讽等手法,使文章显得生动而富有张力。
4.对后人的影响:鲁迅的杂文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杂文作品不仅成为了现代文学的重要经典,而且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55c698c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2.png)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一、形象性
1、善于以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和谐统一。
如《拿来主义》中以“大宅子”比喻中外文化遗产,以人参、鸦比喻精华、糟粕,形象的说明了对文化遗产要批判继承。
2、创造了类型形象,如叭儿狗、蚊子等类型形象,概括了社会上某一类人群的某种普遍性特征,用比喻、白描等方法创造出来,简练传神。
类型形象具有典型力量。
二、抒情性
鲁迅强调作家应当有分明的是非和热烈的爱憎,像《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情文并茂,情感浓烈。
三、讽刺性
把社会上公然的、常见的、不以为奇的,但却不合理事物,加以精练、夸张予以辛辣的讽刺。
四、文体上
杂文文体多样,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等。
其风格也多姿多彩。
结构严谨论证严密;三言两语,尖锐锋利。
但多样而又统一,作为鲁迅杂文主要风格的,是切实锋利,精练泼辣,似匕首投枪。
五、语言上
语言鲜明生动、机智幽默,常有包含深刻哲理的警句。
好用反语,常“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充满幽默感。
小度写范文鲁迅 杂文 鲁迅杂文精选-鲁迅杂文模板
![小度写范文鲁迅 杂文 鲁迅杂文精选-鲁迅杂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7f29b51a300a6c30c229fed.png)
鲁迅杂文鲁迅杂文精选|鲁迅杂文鲁迅的杂文有什么特点?(一)浓郁的抒情色彩:鲁迅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关注民众的,他心里汹涌着爱的激流,他的一切嬉笑怒骂皆源于爱,他的杂文从不满足于讲清一个道理、阐明一个观点、表示一种态度、而总是把道理、观点、态度揉进满腔的激情和强烈的好恶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为主,寓理于情。
(二)鲜明的形象性。
善于以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把逻辑性和形象性和谐统一。
如《拿来主义》中以“大宅子”比喻中外文化遗产,以人参、鸦片比喻精华、糟粕,形象的说明了对文化遗产要批判继承。
(三)、雄辩的逻辑性。
从思维方式看,鲁迅的杂文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高度结合,既有形象的感染性,也有很强的说服力有理论色彩,能以理服人,在于其雄辩的逻辑性,他不在于拥有真理,还在于会表达这种真理,有行之有效的表达方式。
他杂文中的逻辑力量正是他的杂文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所在。
致使许多人害怕他的杂文,他杂文的逻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善于抓住事物的要害和本质。
2、善作鞭辟入里的分析。
3、善于利用敌人的自相矛盾。
四、辛辣的讽刺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还在于用反语。
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鲁迅杂文还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
在鲁迅的杂文里,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如:“媚态的猫”、“比主人更厉害的狗鲁迅杂文的讽刺是讽刺往往和幽默连在一起。
(五)、形式的多样性。
鲁迅杂文的文体是多种多样的,有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政论、文论、短评、速写、随笔、小品、书信、日记、序跋、演讲、通讯、寓言,甚至启示,书单等,为古已有之的杂文,开拓出极其广阔的天地。
风格也是灵活多样的。
《我之节烈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结构严谨,论证严密;《在钟楼上》、《马上日记》等任意而谈,从容不迫;《小杂感》、《无花的蔷薇》等三言两语,尖锐锋利;《题未定草》、《病后杂谈》等议古论今,挥洒自如等等,从整体而言,鲁迅杂文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就字数讲,有长篇,达一万字的,多数是短篇,短小精悍;就题材而言,更是多样,连一瓦一碟,小猫小狗苍蝇等都能挖掘出重大意义;就风格而言,有的杂文像小说,有的像格言,有的多曲笔,像寓言;从笔法上讲,有的偏重于抒情,有的偏重于写事,有的偏重于写人,更多的偏重于议论;从语言上讲,有的明白如话,有的泼辣犀利,有的隐晦曲折。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6f58def2a417866fb84a8ef8.png)
一,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特色。
鲁迅先生认为杂文工作者的任务是在“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和抗争”顺次翻开鲁迅14本杂文集,就可以看到一步都不停息的批判,论战,反击的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例”五四“时期与复古派争论的《热风》: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坟》鲁迅先生“不克厥敌,战则不止”不屈不挠的批判精神,从根本上有违雨中国文化和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恕道”、“中庸”传统,这的体现了鲁迅先生其人其文的反叛性和异质性二,在“反常规”的“多疑”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
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他把自己的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这就是文学家的关照而且正如鲁迅先生自己说的“我的习性不太好,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因此他最为关注的并且要全力揭示的,正是人们所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完全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
鲁迅先生的杂文;《论“他妈的”》,就是从中国人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国骂”的背后,看出了封建等级,门第制度所造成的扭曲而不免卑劣的反抗心理三,杂文中思维的“个”与“类”鲁迅曾说过“我的坏处,。
是砭固弊常取类”这就是说,鲁迅的思维的起点总是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但是他以一种非凡的思想穿透力,快刀斩乱麻的迅速切入本质,做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整体概括,将这一个提升为这一类的标准,同时又保留着形象,具体的特征,成为个与类的统一,其中《论“费厄泼赖”应当缓刑而言》鲁迅先生就概括出了叭儿狗的形象。
四,鲁迅杂文的主观性,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鲁迅先生宣称;我的杂文“不过是,讲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的浅薄,怎样的偏激,有事便都用笔写了下来。
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时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这就是说鲁迅先生杂文确实是由某一处在客观人事印发的,但他所关注和表现的,却是作者自己的主观反映。
五,自由创作的杂文语言。
与思想的天马行空相适应,鲁迅杂文的语言也是自由无拘而极富创造力的,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把抒情表一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鲁迅杂文反常规,不合语法制造了一种不和谐的拗体张爱玲:以《金锁记》为例分析其小说的艺术特色1,对灰色人生,凡俗饮食男女的非英雄人物的关注2,喜欢参差对照3,语言绝对可以称的上富丽堂皇名词解释1,新歌剧《白毛女》:《白毛女》是由贺敬之丁毅执笔的一部现在民族的奠基之作,故事来源于晋察冀边区流传的一个关于“白毛仙姑”的传说,属于民间创作,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提炼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是民间文化,五四新文化与革命文化三者的融合全新2,七月诗派: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及以后的《希望》《诗垦地》《泥土》《呼吸》等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诗人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_杂文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下面是有关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的内容:
鲁迅的杂文,无疑是他无与伦比的独创的思想天才和艺术天才的结晶。
关于鲁迅杂文的思维特点,是鲁迅研究专家早就注意了的问题。
徐懋庸和毛泽东曾分别指出唯物辩证法在鲁迅杂文中的出色运用;冯雪峰认为鲁迅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
唐弢认为鲁迅杂文是逻辑和形象思维与具体材料和统一。
我们认为更确切的说法是,鲁迅杂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完美统一。
杂文精选那么鲁迅式的辩证的理论思维有些特点:
1、微观和宏观的统一。
鲁迅杂文内容是极其广泛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大到整个社会,整个文明作批评对象,小到寻常的社会现象,但又以小见大,借一斑而略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
这种分析和综合相结合,鲁迅曾在《准风月谈•后记》中,有很好的说明: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
2、微观和宏观的统一。
在鲁迅杂文中,有单纯的历史考察和单纯的现实解剖的出色篇章,鲁迅杂文但大多数是历史的反思和现实剖析相统一的,这是鲁迅杂文辩证的理论思维的重要特征。
鲁迅这类杂文,善于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中勾画出事物发
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鲁迅的杂文,包容我们民族的整部历史,充满丰厚有历史感和深刻的历史预见性。
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鲁迅的博识是无与伦比的。
他精通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医学、地质学,也有丰富的文学、绘、历史、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民俗、考证等。
使他的杂文在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时,总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调动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
4、破坏与建设的统一。
鲁迅的杂文,是不留情面,坚忍不拔地暴露和攻打旧
社会和旧文明的匕首和投枪,充满着批判和战斗的激情。
别林斯基说过:任何否定,如果要成为生动的,诗意的,廉政杂文都应当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
杂文家的鲁迅,既是尖锐的社会批评家,又是伟大的社会改革家,既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是热烈的理想主义者,他杂文中的任何否定都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
因此,鲁迅的杂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学散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互相统一和有机的融合,这一思维的根本特定,决定了鲁迅杂文带有鲜明的艺术特质:即集中表现了议论的形象化、议论的理趣化和议论的抒情化。
1、议论的形象化。
鲁迅曾对自己杂文的艺术手法有一个基本的说明:我的坏处,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因此,他的杂文并不局限于描写这一个具体的人与事,而使它具有历史的概括性和普通性,成为这一类人和事的图象和标本,王小波杂文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常取类型。
这也是要求作家杂文创作时,议论要形象化。
而
议论形象化的途径和方法很多,首先是借助想象、联想创造出那些带有比喻和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如落水狗、叭儿狗、夏三虫、二丑等形象,创造的意象如黑色的染缸,小摆设等。
单就叭儿狗类型形象的创造,就让人拍案叫绝,不仅在早期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得到充分的刻划。
而且鲁迅与形形色色的叭儿狗长期战斗中,不断地画出了其种种变幻,如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比它的主人更严厉的‘叭儿狗’;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疲,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小杂感》变成了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丧家犬,曾经是激烈的狼,现已被驯服,失去了野性的狗,地位虽在主人之下,但总在别的统治者之上的。
殖民地上的洋大人的宠犬,岌岌不可终日,《二心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一有变化,它们就另换一付面目的不忠实的狗等等。
《二心集•上海文
艺之一瞥》将鲁迅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演变,陆续勾勒下的狗相合起来看,现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走狗的类型形象,都得到了充分的刻划与表现。
其次是起绰号或漫画,鲁迅曾《五论文人相轻明术》中说:果弋里夸俄国人之善于给别人起名字或者也是自夸说是名号一出,就是你跑天涯海角,它也要跟着你走,怎么也摆不脱。
鲁迅很赞赏五四时期钱玄同创造的桐城谬种和选学妖孽,经典杂文认为只有他自己创造的革命小贩和洋声恶少,差可匹敌。
革命小贩是骂杨邨人的,这位曾加入共产党,28年参加太阳社,叛变革命之后,竟在《现代》杂志,公开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攻击鲁迅等对第三种人的批判是错误的。
所以鲁迅在《答杨邨人公信的公开信》,揭露杨邨人是革命声中的一位小贩,革命与否以亲之苦乐为转移,为做稳,第三种人起见,总得一点零星的忏悔,对于统治者,其实是颇有些用处的。
洋场恶少指的是施蛰存,这是一位《现代》杂志主编。
向青年推荐《庄子》、《文选》,鲁迅发表了《重三感旧》一文,进行了恳切的批评。
但施蛰存立即写《〈庄子〉与〈文选〉》进行反驳,说鲁迅文章如没有古文学的修养,决不会写到现在那样好,还讽刺鲁迅用骈体文为《淑姿的信》作序,因鲁是素昧平生,无话可说,以骈文含胡之。
韩寒杂文针对施不良倾向和态度,鲁迅又写下《感旧以后》(上)、(下)、《扑空》、《答兼云》等许多杂文,明确揭示这虽为书目所引起,问题是不专在个人的,这是时代思潮的一部,是一大群遗少群的风气。
鲁迅还严正批评对手在论争中的表现:无端的诬赖,猜测,撒娇,装傻,这就不仅是遗少的问题,还现出洋场恶少的本相了。
除此之外,还有捐班文人、粪帚文人、商定文豪等,也都是寥寥几笔,就把对象形神毕肖勾画出来,让他们逃到天涯海角也甩不掉的。
(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