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表现手法教案

合集下载

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

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

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教学目标1、能鉴赏古诗词中的对比手法。

2、通过例题理解古典诗词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3、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对比手法的答题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高考考纲1、考纲要求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考点解释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

三、设题方式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4、赏析这首诗(词)对比的艺术特色。

四、方法探寻典例精析1:阅读此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采用对比的手法。

(步骤一)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

前者忧,后者乐。

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朱门贵族的愤慨。

(步骤三)探究学习1: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答: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一)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步骤二)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步骤三)探究学习2:问:“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2013四川卷)九日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答: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

(步骤三)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步骤二)既构成对比,又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完整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完整版)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熟悉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基本题型和特点。

2、熟知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提高答题能力。

3、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

【教学重难点】1、熟练掌握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艺术构思等相关概念。

2、熟练掌握解题思路,用“自我诊疗法”有效提高答题技巧。

3、规范答题思维,掌握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解读考情,典例解析,随堂诊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贯彻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

)2、讲练结合法:例题解析,随堂巩固练习,随讲随练,随错随改,及时巩固教学成果。

(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8题(6分)得分情况:全市均分为3.08分,此题得0分的比例为1.72%,1分的为2.90%,2分的为21.86 %,3分的为39.80 %,满分的仅占0.89%。

三分及以下的占了66.28%!三、知识回顾1、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2、知识框架四、真题体验1、考向一——表达方式(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3分)(1)【审清题干】(解读核心信息)题干信息我的解读分析颔联明确答题区域,紧扣颔联分析说明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明确答题方向(表达技巧),“哪些”说明至少应该有两种分值3分一种修辞手法1.5分,且要明确答出是何种修辞手法并结合诗句分析(2)【审读文本】(确定答题要点)落日鸟边下:落日西坠,鸟儿在晚霞中飞去,“日落”“鸟飞”皆是动景。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最详细最实用)精品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最详细最实用)精品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设题方式:(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表现手法)?⑵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⑶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运用该手法的作用。

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结构服务的。

1、为形象服务。

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

能营造出确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

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

表达技巧的种类: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建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实行的特殊的方式。

它的含义特别广泛,简洁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结构技巧的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与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第一类、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依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须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争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验或事情的发生、发展、改变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中学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务、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争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看法。

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抒情:表达作者剧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一、引言现代诗歌是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其艺术表现手法独特而丰富。

通过对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现代诗歌的内涵与特点。

本文将从意象、语言、韵律等方面,探讨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意象的艺术表现手法1. 比喻与隐喻现代诗歌的意象呈现常常使用比喻与隐喻的手法,通过将不同事物进行比较,达到传达作者内心情感或思想的目的。

比喻的使用可以丰富诗歌的形象,使之更加生动。

隐喻则借助抽象的符号来表达主观意识,给诗歌增加多样的解读空间。

2. 色彩与形象现代诗歌中采用鲜活、夸张、富有层次的色彩和形象,以展示诗歌的艺术魅力。

通过色彩和形象的运用,诗人可以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形象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传递的情感。

三、语言的艺术表现手法1. 新意的表达现代诗歌在语言上追求新意的表达,注重对词语的审美与变异。

通过创造新词、扭曲词义等方法,使诗歌语言更具活力与张力。

2. 对白的运用现代诗歌中普遍运用对白的形式,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示诗歌中的冲突与思想碰撞。

对白形式的使用使得诗歌更具戏剧性,读者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意的冲击。

四、韵律的艺术表现手法1. 自由诗体现代诗歌摒弃了传统的诗歌形式,采用了更为自由灵活的韵律形式。

自由诗体通过自由的排列与节奏感,使诗歌表达更加多样化,更加贴近现代人的情感和生活。

2. 声音与韵律的变换现代诗歌注重声音的表达与韵律的变换,通过重复、对偶、拟声等手法,打破了传统韵律的束缚,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五、结语现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它们在意象、语言和韵律的运用上有独特的创新和突破。

通过对这些艺术表现手法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同时,这也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可以通过教导学生掌握这些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期待未来,现代诗歌能够在更多的人群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第一章:诗歌与生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和生活情感的特点。

1.2 教学内容介绍古代诗歌的生活背景和文化环境。

分析古代诗歌中描绘生活情景的例子,如田园诗、边塞诗等。

1.3 教学方法讲座与讨论相结合,介绍诗歌与生活的关系。

分析具体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解析来感受诗歌中的生活情感。

第二章:诗歌的形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诗歌中形象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形象来理解和感受诗意的技巧。

2.2 教学内容解释诗歌中形象的概念和分类,如自然形象、人物形象等。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形象构建和作用,如意象、象征等。

2.3 教学方法讲解诗歌形象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发现和解析诗歌中的形象。

第三章:诗歌的情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特点。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情感来理解和感受诗意的技巧。

3.2 教学内容分析古代诗歌中的情感类型和表达方式,如抒发怀才不遇、思念家乡等情感。

解读具体诗歌的情感内涵和情感表达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座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介绍诗歌情感的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体验诗歌情感。

第四章:诗歌的语言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语言来理解和感受诗意的技巧。

4.2 教学内容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简洁、含蓄、跳跃等。

解读具体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4.3 教学方法讲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和修辞手法的理论知识。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创作等活动,运用诗歌语言和修辞手法。

第五章:诗歌的节奏与韵律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特点和作用。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节奏和韵律来理解和感受诗意的技巧。

5.2 教学内容解释古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概念和分类,如平仄、押韵等。

分析具体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构建和作用,如韵律的和谐、节奏的起伏等。

诗歌表现手法教案

诗歌表现手法教案

一、诗歌表现手法教案二、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2. 难点:如何运用这些表现手法创作出富有意境的诗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诗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魅力,引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2. 诗歌表现手法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并通过具体的诗歌例子进行分析。

3. 诗歌欣赏与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诗歌,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中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4. 创作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表现手法,尝试创作一首诗歌,要求富有意境。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诗歌表现手法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继续学习诗歌的兴趣。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背诵一首经典的诗歌,加深他们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2. 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表现手法,创作一首诗歌,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诗歌创作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板书设计:1. 诗歌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2. 诗歌欣赏与分析展示经典诗歌分析表现手法3. 创作练习选择表现手法创作富有意境的诗歌十、教学资源:1. 经典诗歌选集2. 相关诗歌表现手法的资料六、诗歌表现手法教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包括对仗、反复、设问、互文等。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第一章:诗歌与生活1.1 诗歌的来源讲解诗歌起源于生活,是人们对生活感悟的一种表达方式。

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和情感。

1.2 诗歌与情感解析诗歌是情感的载体,可以表达喜悦、忧伤、愤怒等情感。

通过具体的古代诗歌实例,分析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章:诗歌的形式与结构2.1 诗歌的形式介绍古代诗歌的常见形式,如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等。

讲解不同形式诗歌的特点和韵律美。

2.2 诗歌的结构解析古代诗歌的结构,包括起承转合等部分。

通过具体的古代诗歌实例,分析诗歌的结构如何体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第三章:诗歌的语言与意象3.1 诗歌的语言讲解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简洁、含蓄、富有音乐性等。

通过具体的古代诗歌实例,分析诗歌语言的美感和表达效果。

3.2 诗歌的意象解析古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和意义,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通过具体的古代诗歌实例,分析诗人如何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第四章:诗歌的表现手法4.1 比喻讲解比喻在古代诗歌中的运用,如拟人、夸张、对比等。

通过具体的古代诗歌实例,分析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和美感。

4.2 象征解析象征在古代诗歌中的运用,如月亮象征团圆、梅花象征高洁等。

通过具体的古代诗歌实例,分析象征手法的表达效果和深层意义。

第五章: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5.1 诗歌鉴赏的方法介绍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了解背景、品味语言、感受意象等。

讲解如何通过这些方法来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

5.2 诗歌鉴赏的技巧解析古代诗歌鉴赏的技巧,如抓住诗眼、理解典故、感悟情感等。

通过具体的古代诗歌实例,分析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鉴赏古代诗歌。

第六章:对比与对偶6.1 对比手法的运用讲解对比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如突出主题、强调情感等。

通过具体的古代诗歌实例,分析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和美感。

6.2 对偶手法的运用解析对偶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的运用,如平衡节奏、增强韵律等。

通过具体的古代诗歌实例,分析对偶手法的表达效果和美感。

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教案

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教案

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教案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教案一、表达技巧简介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

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说。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算是直接抒情。

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却是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借景抒情。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拟人化等等,不一而足。

例1: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

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旺火,多么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

看来诗人是运用了多种技巧来描写这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教案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教案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教案第一章:诗歌与诗歌鉴赏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和形象性。

诗歌通过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哲理的思考。

1.2 诗歌鉴赏的意义与方法诗歌鉴赏是指对诗歌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和欣赏,以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启示。

诗歌鉴赏方法包括感受、分析、理解和评价四个方面。

第二章:诗歌的表现手法2.1 意象与意境意象是诗歌创作中的基本元素,通过具体的物象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意境是诗歌中意象组合形成的整体氛围和情感境界,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

2.2 抒情与描写抒情是诗歌的核心特点,通过表达诗人的情感来打动读者。

描写是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事物的形象,增强诗歌的视觉效果。

2.3 对比与衬托对比是通过对照两个事物的差异来强调其特点,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衬托是通过与主题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来突出主题,增强诗歌的层次感。

第三章:诗歌的结构与韵律3.1 诗歌的结构诗歌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部分。

不同的结构形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节奏和韵律感。

3.2 诗歌的韵律韵律是指诗歌中音节的长短、轻重、高低和停顿等有规律的组合。

韵律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具音乐性和节奏感。

第四章:诗歌的语言特色4.1 诗歌手法与修辞诗歌手法是指诗人运用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修辞是指通过语言的装饰和变化,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美感。

4.2 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可以是豪放、婉约、清新、深沉等。

不同的语言风格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和艺术效果。

第五章:诗歌鉴赏实践5.1 诗歌鉴赏案例分析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从意象、意境、抒情、描写、对比、衬托、结构、韵律、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5.2 学生诗歌创作与展示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创作要求,创作一首诗歌。

学生将创作的诗歌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诗歌表现手法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诗歌表现手法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诗歌表现手法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表现手法来分析和欣赏诗歌。

3.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对仗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详细讲解。

4.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示范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讲解和练习。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用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讲解环节,教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示范分析实例来引导学生掌握诗歌表现手法;在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来评价他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设计不够丰富。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表现手法上,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意境等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刻。

2. 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

虽然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是在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诗歌表现手法的应用能力还不够熟练,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作业指导和检查。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教案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教案

古代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教案第一章:诗歌与虚实结合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以节奏、韵律、形象和情感为特点。

诗歌通过语言的精炼和想象力的运用,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1.2 虚实结合的定义与意义虚实结合是指在诗歌创作中,将现实与想象、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手法。

虚实结合可以丰富诗歌的意境,增强表现力,使读者产生更深刻的共鸣。

第二章:古代诗歌中的虚实结合实例分析2.1 李白《静夜思》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探讨虚实结合如何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2.2 王之涣《登鹳雀楼》分析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探讨虚实结合如何展现诗人对壮丽景色的感受。

第三章: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3.1 想象与现实的结合通过对现实事物的描写,加入诗人的想象,形成虚实相生的效果。

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运用想象与现实结合的手法。

3.2 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在诗歌中,通过具体的事物描写,表达抽象的情感和思想。

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运用具体与抽象结合的手法。

第四章:虚实结合的创作实践4.1 创作背景与动机解释诗人在创作时,如何根据个人经历、情感和时代背景,运用虚实结合手法。

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创作动机和背景。

4.2 创作步骤与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运用虚实结合手法。

提供创作技巧,如观察事物、运用想象力、巧妙运用象征和隐喻等。

第五章:古代诗歌虚实结合的评价与欣赏5.1 诗歌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介绍古代诗歌评价的标准,如意境、情感、语言表达等。

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方法,对诗歌进行评价。

5.2 诗歌欣赏与感悟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感受诗歌的美感。

鼓励学生通过欣赏和感悟,提升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六章:古代诗歌虚实结合的类型与特点6.1 景物描写中的虚实结合分析古代诗歌中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运用虚实结合手法,如山水、季节变化等。

探讨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如表达诗人的情感、营造意境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案)第一章:诗歌与生活1.1 诗歌的来源讲解诗歌是如何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

1.2 诗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诗歌是如何反映现实生活的。

第二章:诗歌的节奏与韵律2.1 诗歌的节奏讲解诗歌的节奏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不同的节奏所表达的情感。

2.2 诗歌的韵律讲解诗歌的韵律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第三章:诗歌的形象描绘3.1 诗歌中的形象讲解诗歌中的形象描绘,如景物、人物、事件等。

3.2 诗歌的形象描绘手法讲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描绘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第四章:诗歌的情感表达4.1 诗歌中的情感讲解诗歌中的情感及其分类。

4.2 诗歌的情感表达手法讲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表达手法,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

第五章:诗歌的主题与结构5.1 诗歌的主题讲解如何把握诗歌的主题。

5.2 诗歌的结构讲解诗歌的结构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第六章:诗歌的修辞手法6.1 对仗与排比解释对仗与排比在诗歌中的运用,以及它们如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6.2 对比与象征分析对比与象征手法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来深化意义。

第七章:诗歌的意境与审美7.1 意境的概念探讨意境在诗歌中的定义和作用,如何通过意境传达诗人的情感。

7.2 诗歌的审美特点分析诗歌的审美特点,如含蓄、凝练、深邃等,以及它们如何吸引读者。

第八章:古典诗歌的类别与特点8.1 不同类别的诗歌介绍古典诗歌的不同类别,如田园诗、边塞诗、闺怨诗等,以及它们的特点。

8.2 诗歌风格的变化讨论诗歌风格的历史演变,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风格如何反映时代精神。

第九章: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9.1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阅读、分析和感悟来鉴赏诗歌。

9.2 诗歌鉴赏的深入技巧探讨如何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以及如何评价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十章:实战演练与作品鉴赏10.1 诗歌创作实践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诗歌,通过实践加深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

高中诗歌表现手法赏析教案

高中诗歌表现手法赏析教案

高中诗歌表现手法赏析教案
教案的开头部分应该简要介绍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为学生构建一个宏观的诗歌知识框架。

可以从诗歌的起源、发展、流派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案应详细阐述本次课程的重点——诗歌的表现手法。

这一部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比喻、拟人、象征、夸张、对比、反复等常见的诗歌修辞手法。

每一种手法都应该配以具体的诗句例子,并分析这些手法是如何增强诗歌表达效果的。

在讲解了表现手法之后,教案需要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诗歌赏析中去。

例如,可以让学生选择一首诗歌,识别并分析其中的表现手法,然后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案还应该包含诗歌赏析的标准和步骤。

这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如何赏析一首诗歌,包括诗歌的主题、情感、结构、语言等方面。

通过这些标准的引导,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案还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活动,如创作自己的诗歌、收集不同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教案的结尾部分应该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可以是通过小测验、课堂提问或者作业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

诗歌表现手法教案

诗歌表现手法教案

诗歌表现手法教案教案标题:诗歌表现手法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不同的诗歌表现手法;2. 能够运用不同的诗歌表现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2. 诗歌作品的选集;3. 学生的诗歌作品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展示一些著名诗歌作品的片段,引发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了解程度,并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二、讲解不同的诗歌表现手法(1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黑板,讲解以下几种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a. 比喻: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传达一种意象或感觉。

b. 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特质和行为,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c. 对偶:通过对比两个相反或相似的事物,突出作品的主题或情感。

d. 押韵:通过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音韵,增强作品的韵律和美感。

e. 借景:通过描写具体的自然景物,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 通过展示相关的诗歌片段,让学生理解和感受不同的诗歌表现手法。

三、分组讨论和创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诗歌表现手法进行讨论和创作。

2.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著名诗歌作品进行分析,理解该作品中使用的诗歌表现手法。

3. 小组成员共同创作一首诗歌,运用所选的诗歌表现手法,并展示给全班。

四、诗歌分享和评价(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将他们的诗歌作品分享给全班。

2. 全班学生对每个小组的诗歌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对表现手法的运用、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等方面。

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1. 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总结不同的诗歌表现手法和它们的作用。

2.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研究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更多的诗歌作品,进一步了解和运用不同的诗歌表现手法。

2. 组织学生参加诗歌创作比赛或朗诵比赛,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诗歌作品创作质量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公开课)

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公开课)

课堂导入
诗词鉴赏 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艺结术构构章思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一.什么是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 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分产生效果。
二、重点掌握 六种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上 的等同于表达技巧,而高考通常在狭义方面使用它,主要包括:借景 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托物言情),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衬托、对比,联想、想象,化用典故(用典),借古讽今,烘托,渲 染,比兴等。
【参考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 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 “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 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 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 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 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 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 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解析】解答 此题,要学会运用一些赏析诗词的术语来概括, 比如,对抒情诗,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触景 生情、融情于景等;对说理诗,有托物言志、寓 理于物等。其他还有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等。
(2014年云南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
成8—9题(11分)
含山店梦觉作
宿渔家
【唐】韦庄①
【唐】郭震②
曾为流离惯别家, 几代生涯傍海涯,
等闲挥袂客天涯。 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一觉江南梦, 惆怅起来山月斜。
灯前笑说归来夜, 明月随船送到家。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 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 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赏析诗歌——表现手法

赏析诗歌——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与化虚为实的区别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柳梢青 (清)蒋春霖 芳草闲门,清明过了,酒带香尘。 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
若待上林花似锦,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阑未温。 出门俱是看花人。 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虞美人》
诗词常用表现手法
• 动静结合 • 虚实结合(化虚为实) • 对比 • 反衬(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 • 多感官描写 • 托物言志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运用对比(衬托), 将暴雨过后零落殆尽的桃李与翠绿齐整 的青草对比。 突出桃李虽艳丽而生命力很弱,青草虽 朴素而生命力顽强。 赞扬了青草难以摧毁的顽强精神。
诗句赏析 之
“手法”
·学习目标·
1.结合课内诗词,整理中考常用的表现 手法,了解该手法在诗词中的作用。
2.强化训练,掌握高频出现的表现手法, 提高答题能力和鉴赏能力。
3.了解中考题型,明晰答题规律,提高 答题能力。
·2019年济南中考真题再现·
柳梢青 (清)蒋春霖 芳草闲门,清明过了,酒带香尘。 白楝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句的妙处(4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运用虚实结合, “河边骨”是实写, “深闺梦里人”是虚写。 通过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对 和平的渴望。
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表现手法·
江郎山和韵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高中诗词表现手法赏析教案

高中诗词表现手法赏析教案

高中诗词表现手法赏析教案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

本节课旨在通过对经典诗词的赏析,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诗词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并能运用这些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

我们将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作为案例,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等。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详细解析每首诗的内容和形式,点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例如,在《静夜思》中,我们可以分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的意象美。

诗人通过“明月光”与“地上霜”的比喻,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又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运用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产生共鸣。

在《春望》中,杜甫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感慨。

这里的“国破”与“山河在”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历史的沉重感,也有自然的生机勃勃。

通过对这种对比手法的分析,学生能够理解诗人如何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然的赞美。

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互动式教学。

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分享他们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在点评时,不仅肯定学生的见解,还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拓宽思路。

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诗词的理解。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后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

比如,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诗词,运用所学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并尝试创作一首自己的诗。

这样的作业既能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语文授课人:李星课题诗歌阅读—表现手法第1课时
三维目标1、了解表现手法的定义,掌握对比、用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定义及其作用。

2、了解表现手法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

3、在合作练习的基础上掌握该题型的答题策略。

重点在合作练习的基础上掌握该题型的答题策略。








难点了解表现手法的定义,掌握对比、用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定义及其作用。

教具多媒体课型复习课课时安排 2 课时教法引导点拨学法合作探究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诗歌表达技巧: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二、知识链接: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除过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外还包括对比、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烘托、用典等。

三、预习展示:(4名小组代表展示预习成果,其他同学补充、质疑)
1、对比
定义:指两种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相对比较。

作用:
示例:
2、用典
定义:
作用:
示例:
3、虚实结合
定义:
作用:
示例:
4、动静结合
定义:
作用:
示例:
四、高考考查方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典题导航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i):沙漠。

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②安西,唐西北重镇,此时已被吐蕃占据。

问: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①虚实结合(或想象联想)。

(2分)②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的走过沙漠,驼铃发出悦耳的声响,使人不由的想起往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而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了。

(2分)③抒发了由对唐王朝落寞衰微的无奈而产生的辛酸沉痛之情。

(2分)
解答策略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或哪些)表现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手法的。

3、指出此种手法有什么效果,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合作练习:
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问题:请分析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1)用典。

“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或世外桃源)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2)象征(或以物喻人),用别有东风情味的桃花象征诗人。

作用:寓指诗人心地高洁、凌越世俗、不与世俗同流
合污。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问:试分析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答:虚实结合。

作者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
而通过想象写故乡亲人思念自己,借此表达自
己的思乡之情,把深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委婉
含蓄。

课堂检测: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问题:本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
的思想感情?
答: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托物言志。

衬托,
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
显示梅之高洁守志;托物言志,借白梅表现坚
持理想操守的心志。

从而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
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教后
反思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