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与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股骨转子间骨折(定稿)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34
DCS和95度切割钢板治疗反转子 骨折
完整版PPT课件
35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6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7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8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39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40
病例
完整版PPT课件
41
股骨头-髓腔髓内针
主要有Gamma钉、PFN、Unioex钉等,其特点 是通过髓内针插入一螺栓至股骨头颈。其优点 主要如下:有固定角度的螺栓可使股骨颈干角 完全恢复;有效的防止旋转畸形;骨折闭合复 位,髓内固定使骨折端干扰减少,提高愈合率 ;中心位髓内固定,内固定物所受弯曲应力较 钢板减少,内固定物断裂发生率降低。目前股 骨头-髓腔髓内针已逐渐成为股骨转子间骨折, 特别是粉碎、不稳定型的首选固定方法。
完整版PPT课件
12
Evans' classification
完整版PPT课件
13
Evans' classification
Type I: Undisplaced 2-fragment fracture
Type II: Displaced 2-fragment fracture
Type III: 3-fragment fracture without posterolateral support, owing to displacement of greater trochanter fragment
48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49病例病例50病例病例51病例病例52锁定钢板锁定钢板锁定钢板为立体固定增加骨折近端固定和抗拔出作用有效防止骨折旋转移位有利于骨折的稳定及其愈合多枚锁定螺钉均匀承担所受应力对骨的切割就小减少了螺钉穿出股骨头的发生率
股骨转子间骨折PPT课件
转子间骨折的坚强内固定和
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被认为是标准疗法。手术 的目的是要达到骨折端坚强和稳定的固定。 手术前通过x线区分骨折属于稳定性和非稳定 性非常重要。若小转子骨折较大且有移位, 后内侧有明显的皮质骨缺损,属于TronzoEvansⅢ型、Ⅳ型骨折,表明复位后有潜在 的不稳定性。
14
2.手术方法:转子间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两大类:带 侧板的髋滑动加压钉和髓内固定系统。
(1)DHS和动力髁螺钉系统(DCS):DHS是临床常用 的内固定钢板,它的钉板角度多设计为135°,含有可伸缩 的固定装置,允许骨折近端在固定装置上滑动实现骨折端的 加压。DHS的松质骨螺钉进入股骨头的深度对近端骨折块的 拉力至关重要,螺钉顶端距软骨下骨应在1cm之内。鉴于大 部分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均有明显的骨量减少,因此,选择股 骨头颈部位骨折量最好的部位进行内固定非常重要。目前, 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加压螺钉位于股骨头颈的中央或稍偏下方。 若患者股骨大转子有严重粉碎的不稳定性骨折,可以选用带 有大转子稳定接骨板的DHS,防止骨块向外移位,减少内固 定失败的几率。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在床上进行不负重的功 能锻炼,若固定较为牢固,可以扶拐部分负重。
DCS的钉板角度为95°,主要用于股骨髁上骨折,但对 于Tronzo-EvansⅤ型骨折,DHS的进针钉点选取有困难, DCS可以使进钉点上移,手术操作较为容易,易取得理想的 固定效果。
15
尖顶距
1995年Baumgaertner提出 正侧位X片上拉力螺钉尖至股骨头-颈中轴线 与股骨头关节面交点的距离之和 小于25mm或20mm 评价拉力螺钉的位置,预测螺钉切出风险
股骨转子间骨折
平遥古陶骨伤科医院
1
一、概述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髋部骨折, 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对比股骨颈骨折约为1:3, 患者平均年龄70岁,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 6岁。与股骨颈骨折不同的是,股骨转子部大 多为松质骨,骨折两端血供丰富,骨折很少 发生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由于患者高 龄,卧床时间长,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多,死 亡率为15%--20%。
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被认为是标准疗法。手术 的目的是要达到骨折端坚强和稳定的固定。 手术前通过x线区分骨折属于稳定性和非稳定 性非常重要。若小转子骨折较大且有移位, 后内侧有明显的皮质骨缺损,属于TronzoEvansⅢ型、Ⅳ型骨折,表明复位后有潜在 的不稳定性。
14
2.手术方法:转子间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两大类:带 侧板的髋滑动加压钉和髓内固定系统。
(1)DHS和动力髁螺钉系统(DCS):DHS是临床常用 的内固定钢板,它的钉板角度多设计为135°,含有可伸缩 的固定装置,允许骨折近端在固定装置上滑动实现骨折端的 加压。DHS的松质骨螺钉进入股骨头的深度对近端骨折块的 拉力至关重要,螺钉顶端距软骨下骨应在1cm之内。鉴于大 部分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均有明显的骨量减少,因此,选择股 骨头颈部位骨折量最好的部位进行内固定非常重要。目前, 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加压螺钉位于股骨头颈的中央或稍偏下方。 若患者股骨大转子有严重粉碎的不稳定性骨折,可以选用带 有大转子稳定接骨板的DHS,防止骨块向外移位,减少内固 定失败的几率。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在床上进行不负重的功 能锻炼,若固定较为牢固,可以扶拐部分负重。
DCS的钉板角度为95°,主要用于股骨髁上骨折,但对 于Tronzo-EvansⅤ型骨折,DHS的进针钉点选取有困难, DCS可以使进钉点上移,手术操作较为容易,易取得理想的 固定效果。
15
尖顶距
1995年Baumgaertner提出 正侧位X片上拉力螺钉尖至股骨头-颈中轴线 与股骨头关节面交点的距离之和 小于25mm或20mm 评价拉力螺钉的位置,预测螺钉切出风险
股骨转子间骨折
平遥古陶骨伤科医院
1
一、概述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髋部骨折, 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对比股骨颈骨折约为1:3, 患者平均年龄70岁,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 6岁。与股骨颈骨折不同的是,股骨转子部大 多为松质骨,骨折两端血供丰富,骨折很少 发生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由于患者高 龄,卧床时间长,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多,死 亡率为15%--20%。
股骨颈、转子间骨折课件PPT课件
9
▪ 旋股外侧动脉发自股深动脉或股动脉,在髂 腰肌前面,发出前颈升动脉至股骨颈。由此 可见,旋股内侧动脉的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 血坏死的主要因素
10
【损伤机制】
▪ 凡是剪切力能够集中到股骨颈部并超过其所 能承受的强度时,均可引起股骨颈骨折。以 外旋伤力引起最为常见。老人骨质疏松、骨 小梁脆弱,平地滑倒或绊倒即可引起骨折, 因暴力大小程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移位。
4
第一节 股骨颈骨折 解剖特点
部位:股骨颈位于股骨头与粗隆间线之间, 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
发病率:占全身骨折6%-10% 发病人群:多见60岁以上老人,女略多于男
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
5
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干之 间的内倾
角。 正常值:110º~140º
前倾角:颈中轴线与股骨 两髁中点连线所成夹角。 正常值:12~15º
40
▪ 3.术后处理术后病人穿中立位鞋,保持患肢 外展轻度内旋位,禁止任何的能使患肢外旋 动作。若断端后侧有碎骨片,复位固定后稳 定性稍差,应给适当的外固定。每月复查一 次,3个月后骨折临床愈合,完全骨性愈合需 5一6个月。
41
▪ (三)青壮年的股骨头颈粉碎性骨折、65岁以 上病人的股骨头下型、头颈型、颈中型骨折 有明显移位或旋转者,若全身情况许可,可 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周后即可下地负重力 活动。
20
▪ 2. Ⅱ型股骨颈骨折是 完全性的,下方的骨皮 质完全断裂,骨小梁中 断但并不成角,骨折有 良好的对位.治疗合理骨 折能顺利愈合
21
▪ 3. Ⅲ型 股骨颈骨折是完全性的,股骨头 在髋臼内外展并向内旋转移位。颈干角变小, 远折端轻度向上移位。骨小梁断裂并向前成 角
22
▪ 4、Ⅳ型股骨颈骨折完 全移位,远折端向后上 移位,而股骨头基本处 于中立位,由于关节囊 和滑膜损伤严重,故预 后差
▪ 旋股外侧动脉发自股深动脉或股动脉,在髂 腰肌前面,发出前颈升动脉至股骨颈。由此 可见,旋股内侧动脉的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 血坏死的主要因素
10
【损伤机制】
▪ 凡是剪切力能够集中到股骨颈部并超过其所 能承受的强度时,均可引起股骨颈骨折。以 外旋伤力引起最为常见。老人骨质疏松、骨 小梁脆弱,平地滑倒或绊倒即可引起骨折, 因暴力大小程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移位。
4
第一节 股骨颈骨折 解剖特点
部位:股骨颈位于股骨头与粗隆间线之间, 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
发病率:占全身骨折6%-10% 发病人群:多见60岁以上老人,女略多于男
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
5
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干之 间的内倾
角。 正常值:110º~140º
前倾角:颈中轴线与股骨 两髁中点连线所成夹角。 正常值:12~15º
40
▪ 3.术后处理术后病人穿中立位鞋,保持患肢 外展轻度内旋位,禁止任何的能使患肢外旋 动作。若断端后侧有碎骨片,复位固定后稳 定性稍差,应给适当的外固定。每月复查一 次,3个月后骨折临床愈合,完全骨性愈合需 5一6个月。
41
▪ (三)青壮年的股骨头颈粉碎性骨折、65岁以 上病人的股骨头下型、头颈型、颈中型骨折 有明显移位或旋转者,若全身情况许可,可 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周后即可下地负重力 活动。
20
▪ 2. Ⅱ型股骨颈骨折是 完全性的,下方的骨皮 质完全断裂,骨小梁中 断但并不成角,骨折有 良好的对位.治疗合理骨 折能顺利愈合
21
▪ 3. Ⅲ型 股骨颈骨折是完全性的,股骨头 在髋臼内外展并向内旋转移位。颈干角变小, 远折端轻度向上移位。骨小梁断裂并向前成 角
22
▪ 4、Ⅳ型股骨颈骨折完 全移位,远折端向后上 移位,而股骨头基本处 于中立位,由于关节囊 和滑膜损伤严重,故预 后差
2018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ppt课件-2019年医学文档资料
两个概念需要明确:Ward三角和 Singh指数
这个骨小梁图案最早由Ward描述 。自股骨头顶扇形分开止于股骨颈内 侧的骨小梁是初级压力骨小梁,这是 股骨近端最致密的松质骨,且将身体
1978年Singh提出用X线测量骨小梁形态以衡 量骨的机械强度,根据没有骨折的髋部正位 片把骨质疏松分为6个等级。Ⅵ~Ⅰ级,Ⅵ级 是指所有的5组骨小梁结构都存在,Ⅰ级是指 严重的骨质丢失切有证据表明所有的骨小梁
治疗
Kaufer总结到: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总体上依 赖于五个因素: 骨的质量 骨折类型 复位情况 内固定的选择 内固定与骨的位置 骨科医生仅能控制后三种因素,但必须考 虑前两种因素来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髓外固定:Richards钉板、DHS、 DCS、LCP; 髓内固定:Gamma钉、PFN 、PFNA 等。 关节置换 外固定架 · 没有统一的标准来指导如何选择手术方式
Ⅰ型顺转子骨折分为四个亚组,分别为: Ⅰa型骨折无移位,小转子无骨折,为稳定骨折; Ⅰb型骨折有移位,小转子有骨折,复位后内侧骨质能附着,骨折稳定; Ⅰc型骨折有移位,小转子有骨折,复位后内侧骨质不能附着,骨折不稳定; Ⅰd型粉碎骨折,大小转子成为单独骨块,为4部分骨折,骨折不稳定。 Ⅱ型为逆转子骨折,骨折线自大转子下方斜向内上方,到达小转子上方。
转子是否需要固定 范围大的骨折影响骨内侧皮质支撑作用
如何确定DHS主钉在股骨颈中的理想位置
Baumgaertner提出TAD(尖顶距)理论,认为螺钉的切割和较大的 关。
值
Baumgaertner对198例 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研 究,分别从正位片及侧 位片计算螺钉钉尖到股 骨头顶点的距离来确定 螺钉的位置。 研究发现,螺钉的切割 率和TAD值呈正比。当 TAD值在25mm时,股骨 头切割率是8%,当TAD 值在20mm时,没有发生 股骨头切割。 TAD值大于25mm建议重 新置入导针。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3
关注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
未来的研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需求, 评估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 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治疗过程
术前准备
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评估患者 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手术过程
根据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 式,如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等。
术后护理
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疼痛 管理、康复训练等,促进患者早
日康复。
04
护理措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前护理
评估患者情况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手术方式和预期 效果,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时报告医生处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 给予适当的止痛措施,如药物 止痛、物理止痛等。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 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肌 肉收缩、关节活动等,促进术 后恢复。
预防并发症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肺 部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预 防泌尿系统感染;定期翻身,
预防压疮等。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ppt 课件
目录
• 引言 • 骨折原因及影响 • 诊断与治疗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预后与康复 • 研究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 活质量。
背景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于老年人。 由于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因此,了 解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知识对于老年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非 常重要。
定义和分类
定义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和髋臼部位的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ppt课件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定义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由股骨 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 位的骨折
包括粗隆间骨折、大粗隆骨 折和小粗隆骨折
其中最常见为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
有多种分类方法,各种分型均围绕骨折是否稳定来划分,常用的分型有以下几种:
Evans分型:
•第一类,转子间骨折,骨折线自小转子向外上方延续 (顺粗隆间型)
股骨近端髓内钉产品的新进展
→
→
Gamm a钉
PFN
PFNA
PFNA
PFNA临床指征: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粗隆 间骨折,特别对不稳定 型粗隆间骨折,反粗隆 间骨折及高位股骨转子 下骨折有较好的效果.
PFNA的特点
PFNA的螺旋刀片 和骨质贴合紧密, 增强了稳定性,防 止旋转和内翻畸 形的发生.
首先仰卧于骨科手术牵引床,牵引复位 后,用C臂拍正侧位片
牵引复位后C臂确认
切口
切口:以大粗隆为顶点向下延伸,长约 10CM,显露大粗隆下方,无需暴露骨 折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要求
正位片:位于股骨颈中心,螺钉尖距离 股骨头软骨下5~10mm
侧位片:位于股骨颈中心
术中正侧位片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
DHS不能用于反转子间骨折
对反粗隆间型骨折,加压可导致骨折端分离,致 DHS失效,故为禁忌症。
DHS的手术方法
目前很多医院都有了C臂机及骨科手术牵引床 ,对粗隆间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DHS内固定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一个病例的手术过程
男,80岁,右粗隆间骨折,AO分型31-A1.2为稳定 型
至股骨颈
☆ 全髋置换 伤前合并严重骨关节炎
定义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由股骨 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 位的骨折
包括粗隆间骨折、大粗隆骨 折和小粗隆骨折
其中最常见为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
有多种分类方法,各种分型均围绕骨折是否稳定来划分,常用的分型有以下几种:
Evans分型:
•第一类,转子间骨折,骨折线自小转子向外上方延续 (顺粗隆间型)
股骨近端髓内钉产品的新进展
→
→
Gamm a钉
PFN
PFNA
PFNA
PFNA临床指征: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粗隆 间骨折,特别对不稳定 型粗隆间骨折,反粗隆 间骨折及高位股骨转子 下骨折有较好的效果.
PFNA的特点
PFNA的螺旋刀片 和骨质贴合紧密, 增强了稳定性,防 止旋转和内翻畸 形的发生.
首先仰卧于骨科手术牵引床,牵引复位 后,用C臂拍正侧位片
牵引复位后C臂确认
切口
切口:以大粗隆为顶点向下延伸,长约 10CM,显露大粗隆下方,无需暴露骨 折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要求
正位片:位于股骨颈中心,螺钉尖距离 股骨头软骨下5~10mm
侧位片:位于股骨颈中心
术中正侧位片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
DHS不能用于反转子间骨折
对反粗隆间型骨折,加压可导致骨折端分离,致 DHS失效,故为禁忌症。
DHS的手术方法
目前很多医院都有了C臂机及骨科手术牵引床 ,对粗隆间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DHS内固定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一个病例的手术过程
男,80岁,右粗隆间骨折,AO分型31-A1.2为稳定 型
至股骨颈
☆ 全髋置换 伤前合并严重骨关节炎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理
预防措施
保持适当的体位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应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避免过 度屈曲和伸直。
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以预 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控制疼痛
预防感染
及时使用止痛药或镇痛泵,减轻患者的疼 痛,避免因疼痛引起的并发症。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预防伤口 感染。
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如抗生素、止痛药等。
THANKS.
随访计划
随访时间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随 访。
康复指导
根据随访结果,指导患者如何进一步进行康 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随访内容
了解患者恢复情况、评估功能恢复程度、检 查有无并发症等。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和辅导,帮助患者克服困难和压力。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
07
康复护理
康复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 行适当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
协助康复锻炼
在康复锻炼过程中,给予患者必 要的协助和监督,确保康复锻炼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康复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时 调整康复计划,促进患者早日康
复。
出院指导和随访
06
出院指导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病因和病理机制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护理评估 • 护理措施 • 出院指导和随访 •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案例分析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提供关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详细护理指南,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 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股骨转子间骨折演示课件
压疮
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压疮。 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 部血液循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病人,长期卧床血液缓慢,血 液高凝状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鼓励病人进行 下肢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应用抗 凝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05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重要内脏器官损 伤
重要周围组织损 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并处理休克,输血补 液,恢复血容量。
发生在骨折后1~3天,表 现为突然发作性的呼吸急 促、呼吸困难、心动过速 、高热等症状。应立即给 予吸氧、激素等药物治疗 ,同时积极处理骨折,减 少脂肪滴进入血流。
训练、认知重构等。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家属是患者的重要支持者,他们的参与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 上的支持和安慰,同时也有助于家属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和治疗过程。
家属沟通技巧
与家属沟通时,应保持耐心和同理心,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和关切;向家属提供疾病相关信息和治疗建议,帮助他们更 好地理解和支持患者;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过程,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努力。
地域与季节差异
不同地域和季节的发病率 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气 候、饮食等因素有关。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髋部外伤、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 要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骨质疏松的防治、避免髋部外伤、 合理使用药物等,可以降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此外,适当的锻炼和保 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骨折的发生。
长期卧床使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压疮。 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促进局 部血液循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多见于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病人,长期卧床血液缓慢,血 液高凝状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鼓励病人进行 下肢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应用抗 凝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05
休克
脂肪栓塞综合征
重要内脏器官损 伤
重要周围组织损 伤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 发现并处理休克,输血补 液,恢复血容量。
发生在骨折后1~3天,表 现为突然发作性的呼吸急 促、呼吸困难、心动过速 、高热等症状。应立即给 予吸氧、激素等药物治疗 ,同时积极处理骨折,减 少脂肪滴进入血流。
训练、认知重构等。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家属是患者的重要支持者,他们的参与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 上的支持和安慰,同时也有助于家属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和治疗过程。
家属沟通技巧
与家属沟通时,应保持耐心和同理心,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和关切;向家属提供疾病相关信息和治疗建议,帮助他们更 好地理解和支持患者;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过程,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努力。
地域与季节差异
不同地域和季节的发病率 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气 候、饮食等因素有关。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髋部外伤、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 要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骨质疏松的防治、避免髋部外伤、 合理使用药物等,可以降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此外,适当的锻炼和保 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预防骨折的发生。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课件
发病年龄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中青年人。
诊断方法
X线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但 CT和MRI等检查可提供更准确的 诊断信息。
治疗方法
股骨转子间骨折常采用闭合复位 内固定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而股 骨颈骨折常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 等方法进行治疗。
恢复情况
手术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恢复良 好,但术后康复和功能锻炼也是 非常重要的。
发病原因
01
外伤
摔倒、车祸、高处坠落等外伤是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和 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原因。
02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质量下降,容易发生 骨折。
03
骨骼疾病
骨髓炎、骨肿瘤等骨骼疾病可能导致骨质破坏,增加骨 折的风险。
流行病学
发病率
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在老年 人群中较为常见,其中股骨转子间骨 折的发病率高于股骨颈向患者介绍股骨转子间骨折与 股骨颈骨折的病因、症状、治 疗方法及康复过程,提高患者
的认知水平。
遵从医嘱
教育患者遵从医生的诊疗意见 ,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 以及注意饮食和休息。
自我监测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如发 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避免病 情加重。
预防再次骨折
向患者强调预防再次骨折的重 要性,并告知相应的预防措施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 骨颈骨折课件
目录
• 概述 • 股骨转子间骨折 • 股骨颈骨折 • 预防与康复 • 案例分析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 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 ,而股骨颈骨折则是指股骨头、 颈与大转子之间的骨折。
分类
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分为简单骨折 和复杂骨折,而股骨颈骨折可分 为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中青年人。
诊断方法
X线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但 CT和MRI等检查可提供更准确的 诊断信息。
治疗方法
股骨转子间骨折常采用闭合复位 内固定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而股 骨颈骨折常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 等方法进行治疗。
恢复情况
手术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恢复良 好,但术后康复和功能锻炼也是 非常重要的。
发病原因
01
外伤
摔倒、车祸、高处坠落等外伤是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和 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原因。
02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质量下降,容易发生 骨折。
03
骨骼疾病
骨髓炎、骨肿瘤等骨骼疾病可能导致骨质破坏,增加骨 折的风险。
流行病学
发病率
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在老年 人群中较为常见,其中股骨转子间骨 折的发病率高于股骨颈向患者介绍股骨转子间骨折与 股骨颈骨折的病因、症状、治 疗方法及康复过程,提高患者
的认知水平。
遵从医嘱
教育患者遵从医生的诊疗意见 ,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 以及注意饮食和休息。
自我监测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如发 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避免病 情加重。
预防再次骨折
向患者强调预防再次骨折的重 要性,并告知相应的预防措施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 骨颈骨折课件
目录
• 概述 • 股骨转子间骨折 • 股骨颈骨折 • 预防与康复 • 案例分析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 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 ,而股骨颈骨折则是指股骨头、 颈与大转子之间的骨折。
分类
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分为简单骨折 和复杂骨折,而股骨颈骨折可分 为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
股骨转子间骨折ppt课件
①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 手术指征:只要能耐受手术,均应手术治疗 ❖ 手术目的:
良好复位,坚强固定,实现早起离床活动,避免卧 床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恢复髋关节正常功能,防止内翻、短缩畸形
❖ 手术时机
24h内急诊和24h后立即手术病死率明显增加。目 前多数作者认为伤后72h手术较为安全。
①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2.影像学评估
3.转子间骨折稳定性评估
❖ 严重的旋转畸形,或严重的肢体短缩畸形 ❖ 内侧弓的完整性(小粗隆是否累及) ❖ 后侧皮质的粉碎程度(大粗隆粉碎程度) ❖ 逆粗隆间骨折非常不稳定 ❖ 股骨头颈与股骨干间明显移位:影响学见股骨
头颈和股骨干失去接触 ❖ 严重的骨质疏松,Singh指数评估低于3 ❖ 骨折粉碎:影像学见骨折粉碎,骨块分离。有
原因有:病人年龄大;造成骨折的创伤较重;骨折后失血量大;治疗 手术相对较大。
❖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治疗逐渐受到骨 科医生的重视,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成败的关键 因素之一
二、应用解剖
❖股骨转子间:股骨大、小转子之间的部分
以松质骨结构为主 血供丰富,由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的分支供应 骨折愈合率高
❖股骨近端的力学支撑 结构:
股骨转子间的骨小梁与 股骨头部的骨小梁组成了 一个吊臂样的三角形力学 结构。
主要压力骨小梁和次要 压力骨小梁与内侧皮质以 及后内侧的股骨距融为一 体,起到承托作用,以此 对抗髋部强大的内翻应力。
二、应用解剖
二、应用解剖
❖肌肉 附着及骨折块的 移位机制:
臀中肌、臀小肌附着于 大转子,大转子骨折后受 其牵拉向上、向外移位
Hale Waihona Puke 、治疗2. 手术治疗① 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② 内固定方案选择 ③ 内固定方式介绍 ④ 手术技术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PPT课件
Ⅲ型:大、小粗隆分离
9
股骨颈骨折分型
(一)按骨折线部位分:
①头下型 (囊内骨折)
②经颈型 (囊内骨折)
③基底型 (囊外骨折)
10
(二)按骨折线的方向 1.按X线正位片Pauwells角分 Pauwells角: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
线所构成的夹角
Ⅰ型: Pauwels角< 30°,外展骨折,稳定 Ⅱ型: 30° < Pauwels角< 50°
移,外旋短缩畸形,
外旋可达90° 4.X片:明确骨折的类型 和移位情况
13
鉴别
股骨颈骨折 外旋角度 局部肿胀 瘀斑 45°~60° 常无明显肿胀 少见瘀斑 股骨转子间骨折 90 ° 肿胀明显 常见瘀斑
14
髋部骨折治疗
1.传统:转子间骨折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股骨颈骨 折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决定是否手术。 2.近来:多主张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优点: (1)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
1
要求
• 掌握:骨折的解剖学特点及股骨头的血液 供应 • 熟悉:两种骨折的常用分类及骨折治疗 • 掌握: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的异 同点 :部位(即骨折线)、体检(包括瘀 肿情况、压痛点、外旋角度)、预后
2
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 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
①小凹动脉 ②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 ③旋股内、外
1,骺外侧A:4/5~2/3区域 1,旋股内侧A 2,干骺端上侧A 股深A 3,干骺端下侧A 2,旋股外侧A
旋股内侧A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 的主要原因
7
【股骨转子间骨折】
1.关节囊外骨折 骨折易愈合 2.转子部血供丰富 股骨头缺血坏死少
Ⅲ型:Pauwels角>50°,内收骨折,不稳定
9
股骨颈骨折分型
(一)按骨折线部位分:
①头下型 (囊内骨折)
②经颈型 (囊内骨折)
③基底型 (囊外骨折)
10
(二)按骨折线的方向 1.按X线正位片Pauwells角分 Pauwells角: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
线所构成的夹角
Ⅰ型: Pauwels角< 30°,外展骨折,稳定 Ⅱ型: 30° < Pauwels角< 50°
移,外旋短缩畸形,
外旋可达90° 4.X片:明确骨折的类型 和移位情况
13
鉴别
股骨颈骨折 外旋角度 局部肿胀 瘀斑 45°~60° 常无明显肿胀 少见瘀斑 股骨转子间骨折 90 ° 肿胀明显 常见瘀斑
14
髋部骨折治疗
1.传统:转子间骨折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股骨颈骨 折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决定是否手术。 2.近来:多主张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优点: (1)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
1
要求
• 掌握:骨折的解剖学特点及股骨头的血液 供应 • 熟悉:两种骨折的常用分类及骨折治疗 • 掌握: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的异 同点 :部位(即骨折线)、体检(包括瘀 肿情况、压痛点、外旋角度)、预后
2
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 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
①小凹动脉 ②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 ③旋股内、外
1,骺外侧A:4/5~2/3区域 1,旋股内侧A 2,干骺端上侧A 股深A 3,干骺端下侧A 2,旋股外侧A
旋股内侧A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 的主要原因
7
【股骨转子间骨折】
1.关节囊外骨折 骨折易愈合 2.转子部血供丰富 股骨头缺血坏死少
Ⅲ型:Pauwels角>50°,内收骨折,不稳定
股骨转子下骨折 ppt课件
16
角度钢板也是股骨粗隆下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材料。根据骨折部位的高 低,可 选择90°或130°角度钢板(见下图)。角度钢板在股骨头颈 中的部分呈铲状,较螺钉能较好地控制旋转。但铲状部分插入股骨头 颈的操作较复杂,需准确定位。另外插入前需充分开好骨窗,否则入 点部分将会劈裂。由于角度钢板为偏心位固定,与Richards钉、DHS 相比,固定后钢板上所承受的弯曲应力更大。根据骨折复位后的稳定 程度常需在钢板对侧植骨,以尽快恢复钢板对侧骨骼的连续性,减少 钢板疲劳断裂的发生。
20
谢谢!
21
17
(4)带锁髓内针:近年来,带锁髓内针日益普遍地应用于股骨转 子下骨折。其优点在于,闭合复位下操作,手术创伤小,对骨折 端环境干扰小,由于中心位固定,具有良好的抗弯曲应力强度。 (见下图)
18
常用的标准带锁髓内针有Zickel钉、Russell-Taylor重建钉等。Zickel 钉插入股骨头颈部位为三叶状,通过钉杆近端孔插入并与钉杆锁定。 由于三叶钉与钉杆之间角度固定,故可有效地防止内翻畸形发生(见 下图)。但Zickel钉只有近端锁定,对于严重粉碎的股骨粗隆下骨折, 则无法防止短缩。Russell-Taylor重建钉在近端及远端均可锁定。通 过近端锁定孔可向股骨头颈拧入2枚拉力螺钉,通过远端锁定孔可拧 入1~2枚全螺纹螺钉,有效地防止短缩并可很好地控制旋转。改进型 Russell-Taylor重建钉(R-T Delta钉)直径较小,可用于髓腔较小或严 重粉碎骨折的病人。Klemm等人曾提出,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应用带锁 髓内针的基本原则:对稳定型骨折,可用非锁式髓内针,即远近端均 不锁定。对位于髓腔狭窄处近端的骨折,可仅在近端锁定。对位于髓 腔狭窄处远端的骨折,需行远端锁定。用于在某些情况下存在无移位 的骨折块而不易发现,有报道仅在近 端锁定,术后常发生不同程度的 短缩。因此,远近端同时锁定更为可靠。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型: 2 部分骨折,骨折无移位。
Ⅱ型: 2部分骨折,骨折有移位。
Ⅲ型: 3部分骨折,由于大转子骨折块移位而缺乏后外侧支持。
Ⅳ型: 3部分骨折,由于小转子或股骨矩骨折缺乏内侧支持。
Ⅴ型: 4骨折片段,缺乏内侧和外侧的支持, 为Ⅲ型和Ⅳ型的结合。
编辑版ppt
10
Jensen指出大小转子的粉碎程度与复位 后骨折的稳定性成反比。 Jensen等在Evans分型的基础上改良,应 用更广,研究表明,Jensen-Evans分型 为判断复位后的稳定性和骨折再次移位 的风险提供了可靠的预测。
Ⅱ型为逆转子骨折,骨折线自大转子下方斜向内上方,到达小转子上方。
编辑版ppt
8
Evans分型认为稳定复位的 关键是修复股骨转子区后内侧皮 质的连续性,简单而实用,并有 助于理解稳定性复位的特点,能 够预见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和穿 钉后继发骨折移位的可能性。
编辑版ppt
9
这一分型方法将股骨转子间骨折分为5型,
编辑版ppt
3
1978年Singh提出用X线测量骨小梁形态以衡量骨的机械强度,根据没 有骨折的髋部正位片把骨质疏松分为6个等级。Ⅵ~Ⅰ级,Ⅵ级是指所 有的5组骨小梁结构都存在,Ⅰ级是指严重的骨质丢失切有证据表明所 有的骨小梁组均有丢失,包括一部分初级压力骨小梁组。研究发现,骨 折稳定的失败与低Singh指数之间有联系。
编辑版ppt
11
A1型:经转子的简单骨折(两部 分),内侧骨皮质仍有良好的支 撑,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1、 沿转子间线;2、通过大转子; 3、通过小转子。 A2型:经转子的粉碎骨折,内 侧和后方骨皮质在数个平面上
破裂,但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 1、有一内侧骨折块;2、有数 块内侧骨折块;3、在小转子下 延伸超过1cm。 A3型:反转子间骨折,外侧骨 皮质也有破裂。1、斜形;2、 横形;3、粉碎。
编辑版ppt
17
长期以来,DHS是公认的金标准,但它还是存在生物力学上的不足,偏心固定, 抗旋转能力较差,也并不是对所有的粗隆间骨折均适用。
统计发现DHS存在较高的失败率, 应用DHS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好适应症 DHS最适于稳定性顺转子间骨折,对于不稳定骨折以 及反转子间型骨折,股骨远端的螺钉承受较大的应力,容易出现断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与治疗
编辑版ppt
1
转子间处于股骨干与股骨颈的交界 处,是承受剪式应力最大的部位。
股骨距:由于力线分布的特殊性, 在股骨颈、干连接的内后方,形成
致密的纵形骨板,称为股骨距。 板状面稍成弧形,沿小转子的前外 侧垂直向上,上极与股骨颈后侧骨 皮质相连,下极与小转子下方的股 骨干后内侧骨皮质融合,前缘与股 骨上端前内侧骨皮质相连,后缘在
编辑版ppt
15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髓外固定:Richards钉板、DHS、DCS、LCP;
髓内固定:Gamma钉、PFN 、PFNA等。 关节置换 外固定架
·没有统一的标准来指导如何选择手术方式
编辑版ppt
16
DHS
由滑动加压螺钉(Richard钉为代表)发展而来, 1970年起在世界范围普遍开展。DHS主钉为一根 较粗的螺纹钉,钉的近端为粗螺纹,远端是滑动 槽,侧方为套筒钢板,粗螺纹钉远端可在套筒上 滑动,具有加压和滑动双重功能,当局部肌肉收 缩或下肢负重时,钉远端可在套筒的滑动槽内后 退,使骨折断端之间出现压应力,负重后依靠钉 板间的滑动产生一个持续性加压有利于促进骨折 愈合。
编辑版ppt
4
Ward三角和Singh指数有助于 了解骨质疏松患者的股骨头及
股骨颈骨质结构的密度和强度
变化,对医生选择内固定及内 固定位置有帮助。
编辑版ppt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型
转子间骨折最著名的分型Evans分型出 现于1949年的文献,直到1975年,丹麦的 Jensen发布了改良Evans分型,即EvansJensen分型,这种改良分型为日后大多数研 究粗隆间骨折的学者采用。目前临床上常用 的粗隆间骨折分型为Evans-Jensen分型和 AO分型。
2 .主钉在股骨颈的位置 主钉并非位于股骨颈的中心最好,中心实际上张力 骨小梁和压力骨小梁交界的空白区域,即Ward三角为力学的薄弱区,相反骨 矩上方,骨质较为坚硬,进钉后较为可靠。 3. 是否加压 老年人普遍骨质疏松,过分强调加压后可能出现骨折 端吸收,髋内翻畸形。
4.小转子是否需要固定 范围大的骨折影响骨内侧皮质支撑作用
股骨上端外后侧相连。
股骨距的存在决定了粗隆间骨折的稳定性。
编辑版ppt
2
两个概念需要明确:Ward三角和Singh指数
这个骨小梁图案最早由Ward描述。自股骨头顶扇形分开止于股骨 颈内侧的骨小梁是初级压力骨小梁,这是股骨近端最致密的松质骨, 且将身体的重量传递至肢体远端。自股骨头窝骨皮质外侧到大转子 远侧的弧形结构是初级张力骨小梁组。次级压力和张力骨小梁组分 布于股骨颈外侧皮质,Ward三角是骨小梁结构相对缺乏区域。
编辑版ppt
6
编辑版ppt
7
Ⅰ型顺转子骨折分为四个亚组,分别为:
Ⅰa型骨折无移位,小转子无骨折,为稳定骨折;
Ⅰb型骨折有移位,小转子有骨折,复位后内侧骨质能附着,骨折稳定;
Ⅰc型骨折有移位,小转子有骨折,复位后内侧骨质不能附着,骨折不稳定;
Ⅰd型粉碎骨折,大小转子成为单独骨块,为4部分骨折,骨折不稳定。
编辑版ppt
12
AO分型便于进行统计学分 析。既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 形态学描述,又可对于预后作出 判断,同时对内固定物的选择方 面也具有指导意义。
编辑版ppt
13
这些分类的中心是稳定性的概念。
骨折的稳定与否是分型的重要依据,其决 定因素包括:
1.内侧弓的完整性(小转子是否累及,股骨 矩是否完整) 2.后侧皮质的粉碎程度(大转子的粉碎程度)
小转子骨折使内侧弓骨皮质缺损失去力学 支持,造成髋内翻,大转子骨折则进一步加 重矢状面上的不稳定,造成股骨头后倾。
关于稳定和不稳定的描述,可以指导治疗和了 解预后。
编辑版ppt
14
治疗
Kaufer总结到:骨折内固定的稳 定总体上依赖于五个因素:
骨的质量 骨折类型 复位情况 内固定的选择 内固定与骨的位置 骨科医生仅能控制后三种因素, 但必须考虑前两种因素来制定适 当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