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8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心理学》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认知风格: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3.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方式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模式中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4.学习: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

5.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学习者通过比较、辨别大量的正反例子,从中归纳出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过程,叫做概念形成。概念形成是儿童在生活中掌握日常概念的主要形式,也是小学儿童获得初级概念的一种典型方式。教师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叫做概念同化。概念同化的关键是学习者头脑中拥有可以用来同化新概念的知识基础。

6、社会性:社会性是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7、观察法是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

8、品德又叫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是指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

9、接受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是以现成的、或多或少已经定论的形式提供给学习者的,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现。

10.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两性的生物属性”b理特质和角色行为的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

11、发展:发展通常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变化。

12、遗传:所谓遗传,是指亲代将自己的生物特征传递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

13、社会化:社会化是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14、个性化:个性化是个体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统一的体现。

15、学习准备:它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16、知识的准备:主要是指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储存状况,它取决于学生先前的学习和保持。

17、成熟:成熟是指个体的某些心理机能和生理过程在内部的先天原因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

18、控制点:就是一个人找出控制他生活的主要力量,也即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和命运的某些力量的看法。

19、学习: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持久变化及其获得这种变化的过程。

二、单选

(1)发展通常是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

A.情感 B.心理 C.身体 D.身体和心理

(2)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故事法

(3)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之为()。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故事法

(4)亲代将自己的生物特征传递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称之为()

A.发展 B.遗传 C.成熟 D.个性化

(5)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称之为()。

A.发展 B.成熟 C.社会化 D.个性化

(6)成熟是指个体的()的变化。

A.各种器官 B.心理现象 C.生理过程 D.心理机能和生理过程(7)作为个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称为()。

A.自我意识 B.自我观念 C.自我控制 D.自我体验

(8)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持久变化及其获得这种变化的过程,称之为()。

A.学习 B.发展 C.情绪 D.态度

(9)就人类的学习而言,学习从广义到狭义大致可以分为()个层次。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0)通过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领悟其中关系而发生的学习,称之为()。

A.试误学习 B.顿悟学习 C.模仿学习 D.有意义学习

(11)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12)用公式S-O-R表示学习的是()。

A.联结说 B.工具说 C.认知派 D.人本主义

(13)学习就其本质来说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这是()的观点。

A.反射说 B.联结说 C.认知说 D.工具说

(14) 工具说认为强化有多种序列安排,反应效果最好的是()强化。

A.连续 B.可变时距 C.固定比率 D.可变比率

(15)工具说认为强化有多种序列安排,反应效果最差的是()强化。

A.连续 B.可变时距 C.固定比率 D.可变比率

(16)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提出的学习规律。

A.工具说 B.认知说 C.联结说 D.人本主义

(1)D (2)C (3)A (4)B (5)C (6)D (7)A (8)A

(9)B (10)B (11)B (12)C (13)B (14)D(15)A (16)C

1.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称之为( )。

A.学习

B.成熟

C.学习准备

D.知识准备

2.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