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诗音画教学文档
《音诗音画》教案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时:歌曲《美丽的村庄》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节奏、旋律、结构等特点,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用创造性的积极态度为歌曲伴奏。
2、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嘎达梅林》、《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 (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知道俄国作曲家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的主要贡献,并能背唱《嘎达梅林》的民歌主题及《图画展览会》的漫步主题,为《图画展览会》的音乐作画。
3、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初步了解交响诗及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
教学重难点:附点及切分节奏,弱起小节,密集的节奏难点:把握歌曲的风格,有感情的演唱教学方法:视唱法、欣赏法、讨论法教具:录音机、磁带、钢琴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歌曲采用二部曲式结构而成。
降E大调、2/4拍。
歌曲的第1-16小节由两个完全对应的乐句组成。
可以说,这16小节已经构成一个完整的乐段。
而此后的8小节(第17—24小节)实际上发挥着补充前面两个乐句的作用。
因此,这两部分内容依然可以看做是一个完整的段落。
即:第1—24小节为这首歌的第一乐段。
这个乐段由弱拍起始,节奏比较密集。
其中,附点及切分节奏使音乐的动力感得到加强。
歌曲的旋律起伏较大,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
歌曲的第二乐段开始部分的节奏疏密相间,其中的切分节奏刻意加长,而旋律线主要呈上扬的趋势,使人们的情绪激昂、振奋,感情更加激动,由衷地表达出人们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这就与前面的音乐情绪形成了对比。
其后半部分的音乐基本上是与第一乐段呼应着的,从而使歌曲在对比之后又求得统一。
新课教学:一、初听歌曲《美丽的村庄》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它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作曲家怎样来表达的?生讨论,师归纳。
二、学唱乐曲:1、找出最难唱的乐句,跟着老师学唱旋律。
2、跟着钢琴轻声唱,注意附点、切分节奏3、分析歌曲:歌曲采用二部曲式结构而成。
初中音乐第四单元:音诗音画《图画展览会》教学案共6页word资料
要成员有 5 位,他们分别是: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
像画、风俗画以及与民间创作密切相关的画面有感而写 思。
的。可以说这部作品,倾注了姆索尔斯基全部的哀思和
热情。
学生跟着唱主
我们唱着漫步主题,走进图画展览会,来到了第一 教师领唱 题
幅图画前。
2.欣赏音乐,分析作品
㈠、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
从美术的角度
此时此刻,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服图画,从图画中,
主题。鸣钟是故俄罗斯庆典仪式不可缺少的内容,乐曲 中的钟声热烈辉煌,表现了古俄罗斯的节日气氛。最后, 在尾声中,城门的主题越来越辉煌,呈现出全民欢腾的 壮丽景象。
美术角度:一座具有俄罗斯风格的城门,有教堂, 总结体裁 有钟。
音乐角度:体现出了城门的雄伟,还描绘了三个不 介绍作者 同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全民欢庆的景象。
车》、《基辅大门》)?乐曲的力度有了怎样的变化?
同学们闭眼欣赏、用心感受。
作曲家用了怎样的力度来描绘牛车的呢?
远——————近——————远
(弱)
(强)
(弱)
学生表演哑剧
感受音乐要描 绘的图画 找出音乐要素 力度的变化
力度有着很大的变化。乐曲从积弱的音响开始,好 像这负重的牛车从远处慢慢走来。当音乐到达高潮的时 候,我们听到的牛车好像走到我们跟前一样,同时我们 还听到了小鼓模仿牛车的吱吱呀呀声。后来,这驾车人 在带弱音器的法国号和低音单簧管上闪现,最后便在远 处慢慢地消失了。
回答问题
你都看到了什么?
穆索尔斯基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两个主题分别
代表了哪个人物?
从音乐要素的
我们将用填表格的方式对胖子和瘦子进行对比:
角度上来进行
人物
胖子(富有) 瘦子(穷人)
音诗音画-冀少版六年级上教案
音诗音画-冀少版六年级上教案一、教学背景教材:《冀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课本学生:六年级学生,年龄段在11-12岁之间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音诗音画”这个主题,在音乐课上讲解图画与音乐的关系,与学生一起欣赏具有表现力的图画,并通过演示与听音乐类别进行区分,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本节课还会进行组合练习,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技能。
二、教学内容1.引入本节课引入的方式可以使用绘本或是具有特殊音乐节奏、音效的音乐播放器,进而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中国传统节日中勤劳亿万农民的艰辛生活,让小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快乐不仅仅是劳动,还有美丽的音乐与画面。
2.重点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对“音诗音画”主题的讲解。
让学生对此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它的存在。
(1) 图画与音乐的关系通过用图片来表现声音,用声音来表现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能认识到对自身的认识。
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欣赏有表现力的图画在本单元,让学生们通过直接画画和观看别人的画来了解图画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 演示与听音乐类别进行区分邀请孩子们一起观看段影视片,并且边看边辨别各种类型的音乐:快乐音乐、哀伤音乐、忧郁音乐,以此提高孩子们的音乐审美品位和技能。
3.课堂练习在学习完上述内容之后,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以下练习:(1) 个人练习要求小学生在歌声中进行舞蹈运动,让小学生感到音乐与舞蹈之间的互动性和联系性,同时用运动锻炼出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 组合练习将小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完成一幅图画。
这样不仅有助于小学生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技能。
(3) 表演最后,让小学生们能够通过画和音乐的方式,表演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
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示学习的成果。
三、教学方式1.板书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用表格的形式写在黑板上,以此方便学生观看,清晰明了。
《音诗音画》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美丽的村庄》是意大利的一首著名民歌。
《美丽的村庄》歌词以色彩明亮的大调旋律展示了一幅美丽、平和的家乡村庄的风景画卷,散发出亚宁半岛温暖阳光的气息。
将半岛美丽的景色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使人陶醉,令人忘怀。
歌曲为C大调2/4拍,中速稍快,歌曲旋律优美而流畅,钢琴伴奏模仿吉他的风格,再加上词曲间有机的结合,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教学目标:1.学会《美丽的村庄》并能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2.通过聆听、模唱、演唱等活动,让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节奏、结构特点等,感受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节奏、结构特点教学难点:附点及弱起节奏的演唱把握教学过程:导入在同学们的心中一个美丽的村庄是什么样的?---小桥,溪水,绿树,鲜花遍地。
这里有一副学生的绘画作品,描绘的他心目中美丽的村庄,如果我请同学们用音乐来表现这个美丽的村庄,你们会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呢?---(提示:节奏—轻快的,旋律---紧凑的。
)如果让你们来演唱这样的歌曲,会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这样的音乐呢?(欢快、活泼、热情、有活力的。
)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意大利的民歌,看看那里的人们是怎么样来歌唱自己美丽的村庄的?(播放歌曲)二、歌曲教学1、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提问:(1)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拍子?(2)歌曲中描绘的村庄是怎么样的美丽?请找出关键词。
总结:诗一般的词句,画一般的意境。
2、二遍听赏提问:(1)这首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2)你认为歌曲的结构如何?各段表现了什么?(3)你觉得歌曲哪里比较难唱?3、听唱(1)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声跟琴学唱歌曲曲谱同时划拍,(注意起音的击拍;弱起及附点)第一次唱唱名,第二次用“啦”过渡唱(2)提问:歌曲的旋律起伏大不大,歌曲中有哪个节奏比较突出,使歌曲的动感加强?(附点节奏,或重音,或长音等等)4、学唱在熟悉音乐曲调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学唱歌词,纠正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错误并要求继续学唱。
《音诗音画》教案
《音诗音画》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并演唱江苏民歌《无锡景》。
2、总结江南音乐的特点。
3.尝试配乐朗诵。
教学重点:欣赏并演唱江苏民歌《无锡景》。
教学难点:总结江南音乐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课程师:大家知道无锡在哪里吗?生:江苏。
师:是的,无锡是江苏南部的一个美丽的城市。
那大家知道无锡有哪些著名景点吗?(生踊跃回答)师: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就向我们介绍了无锡的美景——《无锡景》。
三、学唱歌曲1.听听《无锡景》A关注歌词内容,介绍了江苏名城无锡的哪些特色?用了哪些语气衬词?B关注旋律特点,歌曲的结构,乐句旋律的走向怎样?2.师生讨论旋律---“音串”曲折下行的模进。
“小桥流水”形象的音乐化身。
结构---四个乐句,起承转合。
一曲多段词,分节歌形式。
歌词---多语气衬词“呀”“末”。
柔和的语调让听者倍感亲切。
师总结:《无锡景》歌词有很多版本,大体都是生动地介绍无锡城的历史、风光、特产与城市发展新面貌的,旋律细腻秀美,富有江南特色。
3.唱唱《无锡景》A视唱歌谱。
(击拍学唱)难点解决:曲谱当中的装饰音记号倚音、波音,以及切分节奏的唱法。
B普通话学唱难点解决:十六分音符一字多音的唱法。
要求:歌唱状态;用轻柔的声音学唱,要有气息的支持;女生用轻假声,男生低八度,鼓励男生用假声唱。
4.品味《无锡景》A欣赏吴方言演唱问:欣赏了方言演唱后,听觉上有什么不同感受?讨论:苏州方言的特点,并举例:“我”“让”B模仿吴方言演唱(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至少会唱一段方言歌词。
C分组反馈,即时评价。
D教师弹奏琵琶为学生伴奏。
四、体会特点师:大家能总结江南音乐的特点吗?江南民歌曲折婉转,清丽流畅。
而软、糯、甜、媚的吴方言的演唱更让他具有温柔、含蓄、缠绵的音乐特质。
人们把这种小腔调,小结构的歌曲称为“小曲”、“小调”,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是民歌一种典型的体裁。
初中音乐《音诗音画》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3、总结:是一般的词句,画一般的意境。
活动二:新课—--学习歌曲,模打节奏、模唱旋律。
1、通过学唱歌曲,熟悉旋律,提问:你认为歌曲的结构如何?各段表现了什么?
2、你觉得歌曲哪个地方比较难唱?
教师引导学生们对音乐要素(速度、力度等)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划分歌曲。为了更恰当的有感情的演唱。多次练习,达到最好效果。
专题二:(研究性学习)欣赏《在中亚细亚平原上》
分析音乐要素的变化,通过画面表现。(1课时)
专题三:自主欣赏《图画展览会》与《嘎达梅林》
分析音乐要素变化,通过对音乐画面想象表现。(1课时)
其中,专题二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学唱歌曲:《美丽的村庄》,分析旋律、节奏、结构等特点。
所需课时
课内共用1课时,每周1课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音乐要素对于不同音乐体裁的重要意义,感受音乐世界带给我们的无穷宝藏;2、体验聆听“音诗音画”的神奇与魅力,彰显音乐世界的博大精深;3、“音美结合村庄》是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演唱的?
2、歌曲共分几部分?如何划分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音乐要素对于不同音乐体裁的重要意义,感受音乐世界带给我们的无穷宝藏;2、体验聆
听“音诗音画”的神奇与魅力,彰显音乐世界的博大精深;3、“音美结合”,体现了我们集体智慧与结晶
对应课标
过程与方法:学科综合“音美结合”,让学生们有听觉视觉、抽象形象的双重音乐体验与享受。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分析,让学生们对于音诗音画这种体裁有更深的了解,对音乐作品分析有更深的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音乐要素对于不同音乐体裁的重要意义,开阔视野,提高音乐修养。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欣赏沃尔塔瓦河》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欣赏沃尔塔瓦河》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学习主题为初中音乐课程中的《欣赏沃尔塔瓦河》,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生平和音乐创作背景,重点欣赏《沃尔塔瓦河》这一经典音乐作品,并初步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斯美塔那的生平及音乐创作背景。
(2)能够准确识别《沃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和主要旋律。
(3)学会运用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节奏感、和声感、旋律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赏、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协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于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其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评价任务1. 知识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斯美塔那生平和《沃尔塔瓦河》曲式结构的了解程度。
2. 技能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完成的音乐欣赏报告,评价学生运用音乐欣赏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程度以及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斯美塔那的生平和音乐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
2. 听赏《沃尔塔瓦河》:首先,让学生完整听赏《沃尔塔瓦河》全曲,感受其整体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其次,分段听赏,分析各段落的曲式结构和主要旋律;最后,再次完整听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沃尔塔瓦河》的理解和感受,以及运用音乐欣赏方法和技巧的体会。
4. 汇报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进行补充和评价。
5.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和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我的祖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5. 合作素养: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歌曲《我的祖国》的音乐特点分析
2. 学生对爱国歌曲的情感共鸣和表达
10. 音乐教学的方法:音乐教学是指通过讲解、分析、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七、板书设计
①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1. 歌曲《我的祖国》的背景和意义
2. 歌曲《我的祖国》的音乐特点
3. 爱国歌曲的基本概念
4. 音乐的表现手法
5. 音乐欣赏的方法
6. 音乐实践的方法
7. 小组合作的方法
1.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歌曲《我的祖国》的音乐分析报告,包括歌曲的背景、音乐特点、情感表达等方面。
2. 请学生选取一首其他爱国歌曲,对比分析其与《我的祖国》在音乐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3.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的音乐欣赏方法,录制一段自己对《我的祖国》这首歌曲的欣赏和分析视频。
六、知识点梳理
1. 歌曲《我的祖国》的背景和意义:这首歌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歌曲《我的祖国》的音乐特点:这首歌曲采用了抒情、优美的旋律,和声丰富,节奏明快,表达了欢快的气氛和激昂的情感。
3. 歌曲《我的祖国》的词曲作者: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乔羽和刘炽,他们是中国的著名音乐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5.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音诗音画教学设计(精选5篇)
音诗音画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音诗音画教学设计第四单元:音诗音画一、教材分析:《音诗音画》是人音版的八年级上册的第4单元,这是第二课时,本课的教学内容为:学唱《我的祖国》、欣赏《图画展览会》这两个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了解“音诗、音画”这一概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我的祖国》,并从中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聆听《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求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2、知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在歌谱上标出适当的表情术语、呼吸记号及力度记号。
通过小组合作,在理解音乐意境的基础上,能创编哑剧,并自信的表演3、过程与方法:在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通过欣赏、创编、表演掌握“音诗音画”这一概念,并能了解穆索尔斯基这个音乐人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并从中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2、欣赏《图画展览会》,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进行二声部合唱时,能够关注并力争做到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
2、学生创编、表演《图画展览会》——“两个犹太人——胖子和瘦子”哑剧。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吗?说说为什么?2、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你们的这种情感代表着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感情,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吧!(揭示课题)(二)、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我的祖国》感受作品,熟悉旋律。
2、请同学说说听后的感受。
3、简单介绍作者斯美塔那(1824---1884)捷克作曲家。
斯美塔那是捷克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
4、再次聆听歌曲《我的祖国》,进一步感受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音诗音画-冀少版六年级上教案
音诗音画-冀少版六年级上教案教学目标1.听懂、说出本单元中所学的音诗音画。
2.学会辨认本单元重点生词。
3.掌握本单元的阅读技巧,并能理解文章大意。
4.学会写出本单元所学的文章。
教学内容音诗1.听写本单元中的绕口令,让学生感受音韵之美。
2.分组进行绕口令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节奏与语调的协调。
音画1.学生观看相关音画视频,理解画面与音乐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
2.拓展音画相关词汇,让学生了解绘画与音乐的基本术语。
3.制定音画作品的创作计划,提高学生的创作技巧和动手能力。
阅读1.学生阅读本单元课文,并将重点词汇标出。
2.向学生介绍并讲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让他们能够理解作品中的隐含意义。
3.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大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1.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完成短篇故事的写作。
2.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文章,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安排时间内容第一周学生理解和掌握音诗第二周学生学习音画并实践第三周学生阅读本单元文章,并逐步掌握技巧第四周学生写作短篇故事并改进教学方法1.组合式教学方法:音诗、音画、阅读、写作四个环节结合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绕口令表演、音画作品创作、文学作品理解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互动体验并得出知识。
教学评价1.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2.留作业后进行逐个点评,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3.周期性测试,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教材《冀少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2.相关音画和文章的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总结音诗音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创作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强学生的聆听和感知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创作音画作品,可以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音画文化,掌握音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希望学生对音画文化有更深入地认识,发现音画之美。
初中音乐十五册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二课时《图画展览会》教学案
新课标人音版初中音乐十五册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二课时《图画展览会》教学案教学内容:1、欣赏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画作品《图画展览会》中的《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音乐段落。
2、认识一种新的音乐体裁:音画。
教学目标:1、认知性:通过聆听作品,认识“音画”这种音乐体裁。
2、技能性: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作品,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3、体验性:充分发挥想象力,体会作品表达的音乐形象和绘画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牛车》、《两个犹太人》、《基辅大门》三个音乐段落,体验音乐要素在表现越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
教学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去参观过画展?今天,老师将邀请同学们用耳朵去参观一个图画展览会。
一会儿,我们就将在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音乐的引领下去参观一个精彩的图画展览会。
新作赏析、目标落实一、认识作曲家:穆索尔斯基。
二、走进作品1、《漫步主题》1)课件播放创作背景,介绍漫步主题。
2)聆听漫步主题,提问作曲家的心情是怎样的?3)音乐知识:变换拍子、复合拍子、混合拍子4)跟随钢琴伴奏,随老师一起将这段音乐主题进行视谱演唱。
用“beng”模唱,并用手在桌子上模仿脚步。
伴随着漫步主题,我们来到第一副画作面前。
2、《牛车》1)初听牛车提问:音乐力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音乐呈现出一部怎样的牛车?2)复听牛车用手跟随音乐速度、力度轻拍桌子。
提问:哪种乐器突出体现出这种形象?牛车比喻了什么?3、《两个犹太人》1)创作漫步主题。
告别了牛车,老师远远的看到前面的一副画上有很有意思的两个人,这是怎样的两个人呢?我非常好奇的走过去。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演唱漫步主题?2)分别聆听胖子和瘦子的主题片段,让学生选择哪个是胖子,哪个是瘦子。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我的祖国》教案-人音版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一课《我的祖国》教案-人音版教材分析:《我的祖国》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这首歌曲是根据捷克人民音乐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填词而成的。
歌曲精神饱满、富有张力,蕴含了作曲家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演唱歌曲《我的祖国》,感受蕴含的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
知识与目标:了解交响诗及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主要贡献,掌握6/8拍节拍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用优美的声音、满怀深情地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感受第二乐段。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歌曲的感知和模仿能力也有一定基础,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导入:PPT出示沃尔塔瓦河的美丽图片,同时背景音乐为《沃尔塔瓦河》。
提问:1、刚才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是哪一条河流?(沃尔塔瓦河是捷克最大的河流,它由南北纵贯捷克国土,是捷克人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是捷克民族繁荣昌盛的摇篮,在捷克人民心中占由重要的地位。
2、介绍作者斯美塔捷克作曲家、钢琴演奏者和指挥家。
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
引出本堂课的歌曲《我的祖国》新课教授:1、欣赏《我的祖国》并思考问题:歌曲的速度?节拍?中速,6//8拍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二段)3、跟琴模唱《我的祖国》的第一段旋律,伸出手边演唱边划旋律线。
感受旋律线的起伏,就像一条弯曲的河流。
4、欣赏《我的祖国》并思考问题:(1)、歌曲的情绪?(2)、第二段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将引入转调的概念。
5、模唱第二段旋律,处理最后的渐弱句。
6、完整演唱全曲旋律。
7、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
在这一遍将处理学生不正确的地方。
并且处理学生的气息。
(2)分组演唱歌曲。
第一句一起唱,第一段第一遍歌词女生唱,第一段第二遍歌词男生唱,第二段歌词一起唱,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第二段的情绪和前面的对比。
音乐教案-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
音乐教案-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魅力。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音乐与绘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交响诗。
2.相关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感受音乐与绘画的结合。
2.教学难点:理解交响诗的表现手法和音乐内涵。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沃尔塔瓦河》交响诗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曲子给你什么感觉?2.分析作品(1)介绍斯美塔那和《沃尔塔瓦河》的背景。
(2)分段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结构、旋律、节奏和音色。
(3)讨论:这首曲子中,哪些部分让你感受到了河流的流淌?哪些部分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3.音乐与绘画的结合(1)展示相关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画面的内容、色彩和构图。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绘画作品与《沃尔塔瓦河》有什么联系?(3)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幅作品,结合《沃尔塔瓦河》的音乐,进行创意改编。
4.展示与交流(1)每组展示自己的创意改编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讨论:通过音乐与绘画的结合,你们对《沃尔塔瓦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其他音乐与绘画结合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创作。
五、作业1.欣赏并熟记《沃尔塔瓦河》交响诗。
2.结合《沃尔塔瓦河》的音乐,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绘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对交响乐产生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音乐片段的反复聆听,引导学生分辨出《沃尔塔瓦河》中的主题旋律,理解其音乐结构。
初中音乐 音诗音画教案
音诗音画教案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最新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教案.doc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一、教学目(一)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初步了解交响诗及交响音画的一(二)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嘎达梅林》、《图画展览会》,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 (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知道俄国作曲家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的主要贡献,并能背唱《嘎达梅林》的民歌主题及《图画展览会》的漫步主题,为《图画展览会》的音乐作画。
(三)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节奏、旋律、结构等特点,用欢快、活泼、热情、二、教材分(一)1880年,为了庆祝亚历山大二世登基25周年,俄国准备举办一项庆祝活动——展出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活动画景,而用音乐来配合解释内容。
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专门为此而写的。
后来,这项活动没有办成,但鲍罗丁的这首美妙的乐曲却作为一首独立的作品逐渐获得广泛的传播。
1881年夏天,当鲍罗丁在魏玛同李斯特重逢时,由于李斯特特别喜欢这首乐曲,鲍罗丁便把它题献给了李斯特。
一段详细的文字说明,用以解释作品的内容:听到渐渐走近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抑郁的东方歌调。
一支当地的商队在俄罗斯士兵卫护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
他们安然无虑地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长的旅程。
商队越走越远。
俄罗斯和东方的安详曲调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它的回声长时间萦回在草原上,最后才消失在远方。
”画面。
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在高音区轻轻地、持续地奏出八度音的背景音乐,并在乐曲进行中反复地出现,从而使人联想到大草原空旷的景色。
在背景音乐的衬托下,由单簧管奏出一段俄罗斯民歌风格的主题:拨弦模仿马蹄的脚步声:它徐缓如歌,富于表情:力度,仿佛商队渐渐走近。
经过多次反复后,形成宏大声势。
接着,乐曲再现草原的背景音响和马蹄声,东方音调的旋律也再次轻轻出现。
这两支旋律在不同声部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它象征着俄罗斯与东方民族文化的友善融合。
人音版八上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人音版八上音乐教案第四单元音诗音画
人音版八上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教案
【课堂教学内容】
1学习意大利民歌《美丽的村庄》。
2学习线谱D调调号和音阶各音位置识别。
3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思想教育内容】
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点】
歌曲的学习。
能够根据它的节奏、旋律、结构等特点,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
【教学难点】
用创造性的积极态度来学习歌曲和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T:Goodmorning/afternoon;boyandgirls.
S:Goodmorning/afternoon;Misszou.
二复习歌曲:
全班在老师的指挥下一起唱《让世界充满爱》第二部分。
三师:全世界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希望它充满美好。
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提出:第四单元《音诗音画》
今天,我们首先去一个“美丽的村庄”,为它的美丽齐声来歌唱。
提出课题:《美丽的村庄》。
初中音乐《音诗音画》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钢琴,
学习活动设计
本专题为 1 课时。 包含的学习活动及主要步骤: 1、 学生聆听马头琴背后的故事,导入新课,将学生引领进蒙古音 乐及美丽的大草原。 2、 聆听引子时,引导学生辨别双簧管的音色,表现蒙古人民安详、 宁静的生活氛围。 3、 聆听第二主题表现嘎达梅林号召起义的英雄气概及人民愤怒的 浪潮时,引导学生辨别小号的音色,并模唱主题。 4、 引导学生辨别单簧管的音色,表现的意境,起义队伍,起码背 枪奔驰在广阔的草原上,什么样的情绪?——(乐观的气息),要求 学生讨论探究如何表现此主题? 5、 模唱、学唱《嘎达梅林》民歌主题,学生积极参与。 6、 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形式的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相同吗?在表 现作品时有何不同?
1、每一首歌曲、每一段旋律,都常隐藏着一段动人 的故事,聆听马头琴的故事及蒙古乐曲,引导学生 走进音乐,走进美丽的草原。草原主题描绘了一种 怎样的景象,你能听出它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吗? 2、听恶势力主题并提问:a、幽静的音乐突然被刺 耳的音响打破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专题问题设计 b、对比前一个主题作曲家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塑造 音乐形象的? 3、作品的意境是怎样变化的? 器乐在表现作品中 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不同形式的《嘎达的梅林》带给我们的感受有何 不同?
专题二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
适用年级
八年级
音诗音画
所需时间
课内共用 3 课时,每周 1 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音诗音画》是义务教育音乐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设计为三课时,第一课时,歌曲《美丽的村 庄》,第二课时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会》,第三课 时欣赏《嘎达梅林》。要求学生能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了解交响音诗、交响音画(标题音乐)的一般特点,背唱相关主题,感 受音乐的意境及各种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听音乐时做漫步动作、作简笔画等。
《嘎达梅林》
一、作者介绍: 二、乐曲分析:重点介绍关于嘎达梅林的故事,引
起学生们的兴趣; 三、学习建议:
(1)先听演唱的歌曲(推荐赵鹏演唱); (2)音乐比较长,建议听交响诗选听主旋律, (3)听各类型《嘎达梅林》歌曲,增加对歌曲的 理解;
交响音画
“交响音画”是以绘画为裁体,或者是 描写自然风光的交响诗,可称为“音画”、 “交响画”、或“交响音画”。
交响诗始创于19世纪中叶,创始者时匈 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美丽的村庄》
歌曲学习的重难点: (1)力度的把握; (2)歌曲速度快,音准的把握; (3)附点音符的把握; (4)弱拍起唱,节奏密集; 教学建议: (1)学习歌曲前播放带视频器乐曲; (2)初学时放慢速度; (3)分组分段学习;
四、学习重难点: 唱熟《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两个不同主
题片断;(广漠寂静、空旷的草原;行进 中的土著商队;)
五、学习建议: (1)在聆听音乐时,加入草原的图片; (2)最好欣赏现场演奏乐曲视频;
《图画展览会》
一、作者介绍 二、背景介绍 三、学习重难点:
启发学生联想、想像,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 培养其创造能力。 四、学习建议:Fra bibliotek交响诗
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 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 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 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 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 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 常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音诗、 音画、交响童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类似 的音乐体裁。
音诗音画
周和平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节奏、结构等 特点,用欢乐、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 音来演唱本曲。
2、初步了解交响诗及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 3、聆听《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图画展览
会》、《嘎达梅林》,能够感受乐曲中的 音乐要素。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了解交响诗、交响音画 学习歌曲《美丽的村庄》
第三课时
《音乐的要素》 (自制教材)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音乐形象的比较,感受各基础要素。 (2)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感受,把握各基础要素的表现力。 (3)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增强欣赏音乐的兴趣,为进一步
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作好准备。
小结本单元
希望各位老师斧正, 谢谢大家!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图画展览会》 《嘎达梅林》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一、作者介绍 介绍鲍罗丁时,再介绍“强力集团”。 二、背景资料
三、乐曲分析
这是一首描写吉尔吉斯草原风光,并从中表 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交响诗。鲍罗廷在总谱前面, 写上了这个作品的标题:“在平沙漠漠、一望无 际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了不大听见的俄罗斯 和平歌声。从远处可以听到马和骆驼的脚步声, 以及东方曲调的奇异的歌声。一个土著的商队渐 渐走近。它在俄国军队的保护下,穿过无边的沙 漠,平安自由、无忧无虑地赶着路。商队渐走渐 远。俄国人的歌声和亚洲人的曲调结合在一起, 构成共同的和声,它的回声逐渐消失在草原的空 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