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3_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意义_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高一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17世纪的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必考知识点一、争取民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 原因(1)经济: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政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独裁,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3)思想:洛克、霍布斯等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影响(4)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 过程(1)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2)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3)1649-1660,共和国时期(4)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5)1688年光荣革命3. 意义(1)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确立民主:《权利法案》1. 目的:以法律的权力限制国王的权力2. 内容:(1)以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2)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等。
3. 意义:(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政体)(2)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3)资产阶级的权益之争,在议会得以和平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三、发展民主:责任制内阁形成1. 形成:1721年,沃波尔是第一位首相2. 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3. 内阁:(1)内阁成员集体负责,要与首相共进退。
(2)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对议会负责。
(3)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 首相:①议会多数党领袖;②被国王任命为首相;③首相组建内阁,掌握国家行政权;④集体负责和对议会负责;⑤首相掌握行政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从而掌握国家大权;⑥遭议会不信任案,要么垮台要么解散议会。
高一历史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归纳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与国王斗争(2)过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成立共和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2.确立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1)内容: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概况18世纪初,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2.组成:下院议员由普选产生,多数党领袖为首相3.职能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4.特点内阁成员(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首相(内阁首脑)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行政权立法权);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5.意义: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权,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三、议会改革1.概念: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2.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3.过程:英国1832年议会进行选举改革4.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四、君主立宪制的意义1.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2.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高一历史必: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背景1.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2.独立之初,美国是松散的邦联制,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3.华盛顿等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二、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1.主要内容(1)联邦制①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有机结合(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②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三权分立①国会由参议员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对宪法负责)③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有利于防止专制的出现)2.特点:分权与制衡;联邦制;民主制3.意义①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关系特点:1 .在内阁制政体下,议会不仅是国家立法机关,而且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国家权力中心。
2 .政府(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内阁由占议会中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多数党领袖任内阁首相,有最高行政权,首相提名内阁成员,与之共进退。
3 .国家元首是世袭并终身任职,只是最高权力象征,“统而不治”,没有实权。
1 .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2 .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3 . 1832 年议会改革法案使更多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人议会。
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4 .政党制度的形成。
作用及影响1 .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 .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稳定社会秩序;(各派可通过议会竞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3 .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4 .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政体模式。
(六)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女1 .连续性。
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
渐进性。
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 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 .创新性。
如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内阁制。
横向拓展:理解18 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的区别。
〔l )性质不同:明朝是封建王朝,其“内阁”是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是封建性的;而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历史必修一背诵知识点
历史必修一背诵知识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
-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 内容: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 宗法制。
-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封地里又是大宗。
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二者互为表里,共同维护西周的统治秩序。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皇帝制度。
- 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 三公九卿制。
- 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三公九卿制下,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 郡县制。
- 内容: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权利法案》:1、 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2、 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3、 意义:①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②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2)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⑴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⑵特征:①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的首领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④内阁首相的权力——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⑶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发展完善:1832议会改革;①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了积极斗争(根本原因)②内容:A、富有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B、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
③影响: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英国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②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了种种限制。
(一分为二)(3)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意义:1、特点:⑴国王作为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⑵议会掌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
⑶内阁(首相)是真正掌握实权(行政权)的。
2、意义:①大大削弱了国王权力,议会逐步掌握国家权力,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②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是历史一大进步。
【复习学案】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师版)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读考纲·明核心·建体系]一、考纲解读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二、核心提炼站在文明的角度上看英国政体变革,革命的勇气源自英国人对自由的向往,避免流血的妥协彰显了人性的尊严,而基于传统的渐进创新及温和改革则凸显了对每个社会阶层的人文关怀。
三、知识结构[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1.经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1)原因:封建势力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过程: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议会最终获胜,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此后,英国建立共和国;但是,政局动荡,查理二世复辟;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了“光荣革命”,玛丽和威廉共同统治英国。
3.思想:启蒙思想影响(霍布斯和洛克)。
4.传统:议会有限制王权的传统(1215年《大宪章》)。
知识点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开始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1)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意义: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标志英国开始由“人治”转为“法治”。
2.正式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1)责任内阁制的演变:光荣革命前,枢密院是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1721年,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国王真正“统而不治”(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18世纪中叶,形成内阁遭反对、首相须辞职的惯例,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首相掌行政大权,同时,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2)责任内阁制的运行:首相由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国王形式上任命);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内阁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议会不信任政府时可以倒阁,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说课稿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以及这一体制的特点和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史料,使学生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来龙去脉,认识其在英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英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君主立宪制这一问题上,学生可能存在对概念理解不深、历史事件联系不紧密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深化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英国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掌握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崇尚的思想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影响。
2.教学难点: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尤其是《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直观展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英国国旗的设计,引发学生对英国历史的兴趣,导入新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3.史料分析: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影响。
第8课:英国君主立宪制(2015)
第8课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知识体系)考点: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权利法案》1、背景①历史传统:《大宪章》限制王权;后来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②经济因素:资义经济发展(根本原因),但受封建君主专制阻碍③阶级基础:资阶、新贵族(后者具有妥协性)日益强大。
④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推翻了封建专制⑤思想因素:A洛克、霍布斯的早期启蒙思想适应了英国资革命的需要;B受到雅典民主、罗马法治精神的影响。
2、标志:1689《权利法案》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
3、意义①政治: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集体统治,人治→法治,长期稳发。
②经济:确保了资义经济迅速发展;③思文:促进了文艺繁荣。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君宪制之核心)形成1、含义:内阁向议会负责的制度称责任内阁制,或议会内阁制。
2、五要素①国王:逐渐退出内阁,统而不治②首相主持内阁:承担行政职责即掌握行政权,同时首相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首相还掌握立法创议权③议会:是权力中心(有立法权、选举多数党),监督内阁④政党:两党制(托利党即保守党,辉格党即自由党20世纪初为工党取代)3、运行机制①两党在议会进行选举,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由国王形式上任命为首相,首相组阁;②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若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提请国王解散下院(议会),重新大选,若新选出的议会仍不信任内阁,内阁必须辞职(议会决定内阁去留)。
三、君主立宪制的完善:1832议会改革——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1、原因: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工业资阶迅速壮大2、内容:新兴工业资阶获更多席位(贵族席位减少,选举权扩大、民主化下移)3、意义:确保资民主政体稳定,资义经济迅发。
四、君主立宪制的意义1、政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走上资阶民主化道路,议会使各派政治斗争有序进行,稳定了社会秩序;2、经济:保障了资经迅发,是长期称雄世界的重要条件。
【2021年】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资产阶级革命前:议会与王权的斗争1、议会与王权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1)王权专断: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士一世狂热地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2)法律政治传统:英格兰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议会组成:议会由上下两院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
2、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1)议会抗争: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1628年,议会向国王查理一世递交《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
(2)查理一世应对:查理一世先是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却解散了议会,议会和王权的矛盾开始激化。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1.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开始: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由此挑起内战。
2.初步胜利:几年后,议会军队打败国王军队;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接着英国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独裁:革命后,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但克伦威尔独揽大权,议会有名无实;革命废除了君主制,却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4.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很大的限制;詹姆斯二世继任后,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人民反抗。
5.结束:1688年,英国议会废黜詹姆斯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又叫“光荣革命”。
三、巩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权利法案》1、时间: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2、内容:(1)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等。
(2)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3)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什么是君主立宪制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种形式,君主立宪制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应用。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既保留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的地位和权力,又限制君主权力的制度安排。
本文将从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优点和缺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君主立宪制有更深入的理解。
君主立宪制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
在英国历史上,17世纪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在该时期,英国国王的剧权达到了顶峰,但与此同时,议会的权力也在不断增加。
1642年至1651年的英国内战期间,清教徒联邦领导者奥利弗·克伦威尔推翻了君主制,并建立了共和制度。
然而,在1660年,君主制恢复,并结合了立宪限制,成为了君主立宪制的雏形。
君主立宪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君主的地位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受到宪法或法律的制约和限制。
君主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决策者,而是一个象征性的元首。
他的权力受到议会、宪法或法律的限制,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
这种制度安排确保了君主不会滥用权力,同时有效地维护了公众和政府的利益。
君主立宪制的另一个特点是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在这种制度下,君主和议会之间的权力分配是明确的,政治稳定性更高。
君主立宪制通常采用两院制的议会形式,例如英国的上下议院。
这使得政府在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提升民主程度,增加政府的合法性。
君主立宪制还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制度稳定性和连续性。
由于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的地位是终身制,并且君主的继任通常是通过世袭或家族继承来确定的,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确保国家在君主更迭时不会陷入混乱。
相比之下,共和制度通常需要通过选举产生首脑人物,这可能导致政治动荡和制度不稳定。
然而,尽管君主立宪制在一些国家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君主权力的滥用风险。
虽然君主的权力被宪法和法律所限制,但仍然有可能出现君主在某些情况下违反规定行使权力的情况。
这可能对国家的稳定性和民主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中考知识点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中考知识点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1、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以《大宪章》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
2、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和议会发生矛盾。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爆发:1640年革命爆发。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二、《权利法案》1、背景: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并统治英国。
这场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议会取得胜利。
2、内容: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3.意义:议会的主权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影响:“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第期稳定发展时期。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指国王召集亲信商议的秘密小房间,后指决定国家事务的最高行政班子。
2、首相制度的形成。
18世纪,“首相”产生,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3、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4、国王权力的逐渐削弱。
5.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被允许组阁,该政党的领袖理所当然是首相。
6.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四、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必修一 资本主义代议制重点知识整理
专题七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重点知识梳理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光荣革命”的原因、实质、意义(1)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主要原因是复辟的王朝施政措施损及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2)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的妥协。
(3)意义: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及资本主义发展;破坏了世袭继承规则,为限制王权奠定了基础。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虚君,其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
(2)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法律上赋予国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3)君主立宪制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内阁权力逐步扩大。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实行分权原则。
二、美国总统制共和制1.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内容、基本原则(1)背景: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无力保护本国工业及海外商业的发展与利益;不能征税无力偿还国内外债务;不能维持常备军无力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安全威胁;加强中央集权成为当务之急。
(2)图示内容:(3)1787年宪法内容中体现的原则①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美国是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总统拥有极广泛的权力。
②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是各州中央政府,地方各州在行政上拥有部分自主权。
③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④民主原则: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并对选民负责。
2.美国1787年宪法的不足(1)宪法没有规定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后经人民斗争才补充。
(2)承认黑人奴隶制及黑人贸易;留有种族歧视与压迫的烙印;剥夺了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奴隶的选举权。
高一历史重要知识点整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高一历史重要知识点整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在现代英国,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权力象征。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有相当的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并限制国王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
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权利法案》。
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君主立宪制”。
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
就法律地位而言,国王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等。
但实际上,立宪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从国王手中夺取了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最高权力,议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
从表面上看,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但这只是一种形式。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保守,议会的作用下降,国家的权力中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点总结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点总结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点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光荣革命
时间:1688年
原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权利法案》
时间:1689年。
特点: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目的:直接目的——限制国王权利
根本目的——扩大资产阶级权利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点总结: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
改革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
意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责任内阁制: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点总结:君主立宪制
形成: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政治基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传统:国王征新税必得议会同意
理论依据:英国启蒙思想家声音
正式确立:《权利法案》颁布
发展完善:责任制内阁,议会改革
作用:
政治方面:1.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是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代便历史发展进步趋势。
2.资产阶级不同利益斗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有序方式出现,有利于社会稳定。
经济方面: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世界影响: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其他国家成立一种模式。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点总结”。
2、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什么特点?
2、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什么特点?上一页下一页【问题提出与解析思路】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一种类型,是英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发展的结果。
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其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和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实质。
【问题解析】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一)英国的“光荣革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加强,他们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自1603年起,斯图亚特王朝开始统治英国。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还宣称国王居于法律之上,认为“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所以,在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时期,经济上,国王可以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可以实行部分商品的专卖,可以任命亲信控制大部分国内贸易和几乎整个对外贸易。
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触犯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在宗教问题上,严厉对待“非国教徒”,实行宗教专制,特别是残酷迫害那些主张取消国教中天主教旧习的“清教徒”。
这些政策,使资产阶级和王权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1638年的苏格兰起义,严重威胁着查理一世的统治。
为了筹措军费讨伐苏格兰人,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企图以合法的形式筹集经费。
英国议会有赞成或拒绝征收新税和特别税的权力,政府征税须经议会授权成为传统。
因此,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结成反对派利用这个权力同国王展开斗争。
他们对国王推行的政策和专横行为进行指责,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
他们的斗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声势日盛。
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断同国王进行斗争和较量。
内战爆发后,由克伦威尔组织议会军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内战的结果是议会军打败王军。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历史意义
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议会权利超过君主的立宪君主制度以
及两党制度等,不仅对英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而且对欧美许多国家的政治都发生了重要影响。
在17世纪的西欧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君主专制是一种普遍的政体形式。
西欧的法国、西班牙、奥地利以及丹麦、瑞典、德意志的一些公国,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在这些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君权神授。
至于东欧的俄国以及东方的.中国等,则等级森严,绝对专制君主制更为强固。
1688年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及由此而萌发的政治思想,对欧洲绝对君主专制
制度和君权神授、君主万能、臣民必须无条件服从等思想,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对一些民主、进步的思想家,如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等
则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虽然对东欧、俄国及东方的中国等国未发生直接影响,但当这些国家的改革运动兴起的时候,英国的“巴力门”(议会)、“君民共治” (立宪君主制)就成了鼓舞
他们进行斗争的现实源泉和效法的榜样。
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派在为改革而奋斗的时候,就常常引用英国的民主政
治制度作为楷模。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 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的英国。它留下的最深 刻的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来完成,
从此后,英国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
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
———钱乘旦教授
政治斗争不一定非要你死我活,妥 协是一种政治智慧。
考向二:一轮新日照英伦(君主立宪制 确立)
• 1.《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目的? • 2.《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保证了 议会的哪些权力? • 3.《权利法案》确立了什么原则?起到什么作用? • 4.此后英国国王是不是就毫无权力? 《权利法案》:从“王权至上”到“议会至
三、完善宪政:责任内阁与议会改革
(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材料三 1841年保守党第一任领袖罗伯特·皮尔率领保守
党获得大选胜利,迫使维多利亚女王让其组阁……从此, 下院在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直接组织内阁,内阁首相和 · 阁员在一般情况下须从多数当中挑选。 ——曹婉莉《从责任内阁的特点看英国议会与内阁的关 系》 原则三:大选获胜的议会多数党直接组阁,其领袖担任首相。
• 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 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 工业革命对英国代议制的影响 • (2013•江苏单科)“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 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 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 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年 1885
年 1918 年 19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君主立宪制
【典型例题】
材料二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里,总会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 生命、自由和财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于是, 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但是,政府的权力不能太大,必须 依法行事,还必须实行分权。 材料三 自18世纪早期,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 而是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久而久之,英王不 出席内阁会议,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就形成为一 种政治惯例。他当政期间,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之后进一 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
【答案】 C
【解析】 英王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也是英联邦首脑,
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故A项错误;没有独立前苏格兰 还是英国的一部分,英王作为国家元首,不能说无关,故B项 错误;按照英国法律,英王“临朝不理政”,是“统而不治” 的虚君,故C项正确;女王虽然表态在公投上将保持中立,但 是她同样表态赞成苏格兰继续留在联合王国,从英国公民的个 人身份来看,她是“统派”,“苏格兰国家元首”这个许诺不 可能成为其中立立场的动因,故D项错误。
知识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上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 的政治制度,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和二元 制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第二帝国)。一切都要由法律 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守法律。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前提: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传统:议会、自由大宪章和宗教改革; 理论依据: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影响; 正式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发展完善:责任内阁制和议会改革。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力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 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 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典型例题】
1.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就是否脱离英国而独立举行公投, 联合王国面临分裂危机,此前有些英国国会议员建议,女王应 该介入。白金汉宫却罕见地发表公开声明说,女王在公投上将 保持中立。英国女王之所以在苏格兰公投问题上“保持中立” 是因为( ) A.英王只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 B.独立公投是苏格兰内部事务,与英王无关 C.根据英国法律,女王对政治议题须保持中立立场 D.即便独立,女王还是苏格兰国家元首
英国君主立宪制
【典型例题】
(1)材料一中国王与议会的矛盾从本质上反映了什么?结合 材料二分析这一矛盾的解决体现了洛克民主思想的哪些政治原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上述材料概述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基本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国君主立宪制
【答案】
(1)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之间的矛盾。自由、 法治、分权。 (2)国王统而不治;政党政治;内阁对议会 负责。 (3)要求限制王权;提出民主思想加以论证; 建立完善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组成】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司法权独立于王权(议会是权力中心); 2.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 3.内阁对议会负责; 4.随着议会改革的推进,选举权不断扩大。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1.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 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 3.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 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 4.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欧美 有深远影响)。
英国君主立宪制
【典型例题】
2.17世纪英国经历了一次近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政治革命,政治 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 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 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 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