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3、穷人》说课稿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穷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穷人》是第三单元第九课,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述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在深入钻研课本,了解单元的训练目标后,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舒适、搁板、勉强、抱怨、倾听、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1.从环境和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2.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环境、人物言行和心理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将这三者之间的对话落到实处?对于高年级阅读教学,感悟品味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的方式。因此,在本课中,我准备抓住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这条情感线索,采用启发质疑、以读促悟、层层深入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内涵。
四、说学法
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引导学生从文本读进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以此实现学生与文本深层次的对话。我主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两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现在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认读并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抓住重点语句细读深思、用心感悟,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体会他们的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对此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一)出示课题、解题
1.出示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这个名字熟悉吗?谁来介绍一下他。
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穷人。
2.托尔斯泰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呢?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当时的时代背景。找学生介绍写作背景。(课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托尔斯泰写了这篇文章,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他笔下的穷人是怎样的。
(设计思路:这样的导课设计,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由简介作者的文学地位以及作品特点,激发同学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写的穷人是谁?围绕这些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检查课前对课文词语的预习情况
搁板抱怨掀起湿淋淋撕破倒霉忧虑魁梧蜷缩黧黑呼啸汹涌
澎湃心惊肉跳
3.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连线方式检测。
4.思考:课文写的穷人是谁?围绕这些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简要概括文章的内容。文章篇幅长,可以将人物串联起来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渔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三)自主探究,感悟“穷”。
穷人(物质上的贫穷)
1.课文的题目是“穷人”,但文中未出现一个“穷”字,字里行间却穷意浓浓。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并用笔画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
2. 交流:让我们一起来交流穷人“穷”在哪里?
总结:屋内摆设看出穷
从孩子的吃、穿看出穷
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劳动: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邻居西蒙穷的没钱看病。
师: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地捕鱼,即使是风暴袭击的恶劣天气仍冒着寒冷和危险出海;桑娜也从早忙到晚,即便他们这么勤劳,也只能吃黑面包和鱼,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而邻居西蒙穷的没钱看病只能死去,这穷苦的生活真令人心酸。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沙皇统治的黑暗。
(设计思路: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与西蒙两家的贫穷──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有疾病,是沙俄时期俄国渔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抓住“穷”这个字眼,勾画理解词句,让学生了解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状况。)
(四)小组合作探究
过渡:课文只写了桑娜和她丈夫的穷吗?除了穷,说说桑娜和她丈夫还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师:这些劳动人民生活虽然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他们的精神并不穷!
合作探究:找出体现桑娜和渔夫品质的句子,用“──”划出来,小组互相读一读,交流读后感受。
提示:分析人物的形象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还有关键词。
小组汇报交流。
1. 交流描写环境的句子:
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
读了描写环境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那就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总结:这是坏境描写,屋里的温暖舒适和屋外的寒风呼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了他们虽然很穷但小家很温暖,突出了桑娜和渔夫的勤劳能干,也反映了他们生活的穷困。
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桑娜沉思……
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
这对夫妻的勤劳和桑娜对丈夫和孩子的爱。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看似矛盾的心理体现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她忐忑不安地想:……
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用文中的词形容是忐忑不安。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好品质。心理活动时断时续,凸显忐忑不安)(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矛盾的心理过程通过读展示出来呢?抽生读,齐读。
3.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
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读了人物对话的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
(2)同桌分角色朗读。
对话中有两个沉默?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